《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语言品读+能力训练课

时间:2024.5.13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语言品读+能力训练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学习,在脑海中树立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

2.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感受樟树外形特点和可贵之处。

通过搜集资料领会樟树和宋庆龄高尚人格之间的联系,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初步了解“对比”与“借物喻人”的写法。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3.自主阅读《白杨》、《落花生》、毛泽东《咏梅》进一步领悟“借物喻人”

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

敬和怀念。

2.自主阅读《白杨》、《落花生》、毛泽东《咏梅》进一步领悟“借物喻人”

的写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白杨》、《落花生》、《咏梅》文章每个学生一份。

生:熟读课文及《白杨》、《落花生》、《咏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明确任务。

1.出示图片,简介宋庆龄生平。

2.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两棵树。

出示:这是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这是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

3.这是上海宋庆龄故居里的两棵樟树,当周恩来劝宋庆龄同志搬家时。宋庆龄不肯,因为她——“舍不得这两棵树。”(出示: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4.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宋庆龄非常喜爱这两棵樟树)你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的?(红笔标注“舍不得” )指导朗读

5.那么这究竟是两棵什么样的樟树呢,宋庆龄会如此的喜爱?今天我们来学习《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文感受樟树外形美

1.是怎样的两棵樟树,让宋庆龄如此的不舍呢?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这两棵樟树。

2.出示第四自然段,学生自由读,找出一个最能反映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 出示第4小节。

(读后交流)“蓬蓬勃勃”

(出示:这是蓬蓬勃勃的两棵樟树。)

(板书:蓬蓬勃勃)

什么叫蓬蓬勃勃啊? 理解意思:生命力非常强、长得很茂盛、很繁荣、很旺盛的意。

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反映樟树的蓬蓬勃勃呢?让我们再读课文(读后组织交流)

A 从“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这一句看出樟树的蓬蓬勃勃。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 “枝繁叶茂”。)

(从“枝干不仅伸向四面八方,而且伸得远远的”这一句,可以看出枝干多,而且长得粗壮。)

师:你能读一读这个句子吗?(指名读、齐读)

B “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这一句中,“稠密”是说叶子又多又密,“绿 得发亮”,说明叶子长得好,只有叶子长得好,才能发亮。

师:多美的树叶。女生一起把它的美读出来。

女生深情朗读: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C “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

勃”中的“四季常青”这一个词看出樟树的生命力非常强。

师: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还有哪个关联词也说明它生命力顽强呢?(“无论??总是??”)

师引读:是啊,“无论 ?? ,它们总是?? 。” 多么顽强的两棵樟树呀,它还会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条件下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呢?让我们想象一下,同桌交流彼此的看法。

出示句式: 无论 ??总是??

师:多么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齐读第4小节)如此蓬蓬勃勃的樟树,难怪宋庆龄这样的舍不得它。

三、品味樟树内在美

1.这两棵樟树除了长得的蓬蓬勃勃外,还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在这一段中找找答案 (这樟树还具有可贵之处。)

你能说说樟树的可贵之处在哪里?

(出示:这是具有拒虫香气且永久保持的两棵樟树。) (板书:拒虫香气,永久保持)

2.这种拒虫的香气可以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么程度?

(即使??也??) (只要??就??)

师引读:(师)这木质存在一年,(生)虫类就怕它一年。

(师)这木质存在十年,(生)虫类就怕它十年。

(师)这木质存在一百年,(生)虫类就怕它一百年。

师:这个香味保持得也算够久的了!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展现出,这是樟树独有的品格的呢? (与其他树木比较)

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怪不得宋庆龄那么不舍得它们。

4、文章读到这里,我们了解了

屏示:这是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这是蓬蓬勃勃的两棵樟树。

这是蓬蓬勃勃、具有拒虫香气且永久保持的两棵樟树。

师:这还是—— 这是宋庆龄故居里蓬蓬勃勃、具有拒虫香气且永久保持的两棵樟树。

四、品一品,感悟写法。

1.宋庆龄的故居有很多东西,为什么作者只写了这两棵樟树呢?宋庆龄跟这两棵樟树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或是说,宋庆龄根这两棵樟树有什么共通之处呢?

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关于宋庆龄的小知识和故事(抽屉中取出) 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你读懂宋庆龄和樟树究竟有哪些共通之处了吗?

学生说说,宋庆龄与樟树的关系。

老师还为同学们搜集到一些外国友人对宋庆龄的评价(课件出示)学生自读 师:这就是宋庆龄!

她的声名,不仅在中国地大地上传播,而且香飘过洋,她的品德像樟树一样飘洒着永远的芳香!

(出示:她的美德就像樟树一样四季常青,芳香四溢,播洒在人们的心间!) 齐读。

2.透过这两棵樟树,人们仿佛就看到——宋庆龄 请你 “当我来到宋庆龄的故居,站在这两棵樟树下,我———— 。”写话,指名读。

3.小结:

这两棵樟树与宋庆龄一同度过春夏秋冬,一起走过风风雨雨。这不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正如在人们的心目中,化身红烛的老师,化身青松的陈毅爷爷,这樟树就是宋庆龄的化身,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宋庆龄的影子。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在写宋庆龄;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宋庆龄。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借物喻人”(板书)。

五、课外拓展

1.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故居,为什么总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因为樟树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才使得很多人到樟树前来留影纪念。

2.面对宋庆龄故居,面对故居的两棵樟树,你想说些什么呢?动笔来写写自

己的感受。

六、作业:

1.搜集一些有关宋庆龄的故事,深入地了解她身上所体现的那种樟树精神。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检查背诵。

请几位学生背诵,师生共同纠正错误。

2.谁来把你收集到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1)先在小组内交流。

(2)找生交流。

3.你从本课学到了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借物喻人)很多的人都采用了这种写法老师这里有几篇文章,我们来欣赏一下。

二自主阅读,领悟写法。

1.生自由阅读三篇文章,边读边写上自己的感想。

2.你喜欢哪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

3.我们先来看《白杨》《落花生》这两篇文章,谈谈你的体会。 预设一:《白杨》

(1)白杨的品质,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赞美白杨,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杨那样,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作无私的奉献。

爸爸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他们一样为边疆出力,一样建设边疆。 爸爸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白杨一样顽强,不怕困难。

(2)找出课文的重点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3)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借物喻人,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预设二:《落花生》

(1)这篇课文借“落花生”来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作者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他父亲的教诲和希望,后来就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终于成为一个著名作家。

(3)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借物喻人,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4)大家齐读最后一节。(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印在了我们大家的心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要有真才实学,有本领,将来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预设三:

1.听录音感知这首词。

简介:卜算子:词牌名 咏梅:题目 咏:用诗词叙述

2.诵读、赏析。

(1)词里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那些词可以点明它生活的环境?

(2)这个季节里自然界里一般有没有花盛开了?梅怎样这样开的?哪个词表现出来的?梅花的美展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寄托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 (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3)梅花在冬季开的那么傲然艳丽,装扮我们的冬天,给我们以力量,鼓舞,春天会怎样呢?像《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吗?哪些词表现出来的?在你的眼里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表现梅花的谦逊无私。)

烂漫山花——笑:藐视困难的笑:苦尽甘来的面对胜利无比欣慰的笑;功成身退谦逊的笑;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笑。

(4)词里用是什么写法?(以物喻人)

3.找出三篇文章的共同点。(以物喻人)

4.都是来比喻哪样的人?

白杨——顽强,不怕困难的人

花生——要做有用的人

梅花——积极乐观的人

5. 你知道“以物喻人”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三、回顾课文,总结提升

1.物如其人!三篇文章和本课都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宋庆龄的伟大形象。

(出示)外国人眼中的宋庆龄的形象:

海伦斯诺说“ 我说为当时在上海,只有一个光辉灿烂、无与伦比的人物,她就是勇敢、美丽而又孤独的孙中山博士的遗孀。”

美国记者安娜说“她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温柔,最高雅的女性。” 新西兰记者贝特兰写过这样一件事“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卧室里有两张女人的照片,一张是好已故的妻子,一张就是孙夫人。”

法国著名的作家罗曼罗兰说“你认为我们卓越的宋庆龄只是一枝香溢全球的美丽鲜花吗?不,不,她是一头要冲破天罗地网的雄狮。

2. 这就是外国人眼中的宋庆龄! 她的声名,不仅在中国地大地上传播,而且香飘过洋,她的品德像樟树一样飘洒着永远的芳香!

3.有感情的齐读全文

四作业 (选做):

1.人们为什么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请以《想去宋庆龄故居》为题写篇文章。

2.面对宋庆龄故居,面对故居的两棵樟树,你又想说些什么呢?请以《_____,我想对你说》为题写篇文章。

3.结合《科学》课自我搜集樟树标本,查阅樟树的相关资料,搞清楚樟树香气能够拒虫的科学道理。

板书设计:

2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精神蓬勃 蓬蓬勃勃

一身正气 坚强不屈 拒虫香气 永久保持

高贵品质 高贵木质

借物喻人

更多相关推荐: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好课反思

在好课周学到的点滴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吴苏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田小秋毋庸置疑这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人的状物类文章全文看似写的樟树其实是为了讴歌樟树的主人宋庆龄一般来说阅读状物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描写事物的特点任何物体...

(江承波)《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1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苗坝小学江承波一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主题介绍本文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

蒋俊倩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教学反思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反思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整篇文章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教学时我紧紧围绕舍不得这一主线进行教学我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樟树的特点和可贵之处让学生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___第二课时____教学反思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反思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的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它主要写了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可贵之处学习这一段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看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再让学生自读圈点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听课有感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听课有感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文章的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对樟树的赞美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语言的朴素干净的风格和人物的高贵一脉相承这篇课文的大多数篇幅都是描写樟树这只是物之形但真正的目的...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一课时吴佩佩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小节3初步了解宋庆龄的生平事迹通过朗读观察和想像感受樟树外形特点和生长特点激发学生对樟树...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

备课教案1快速浏览课文体会樟树的高贵2交流樟树的高贵又可以从哪里看得出来的精神蓬蓬勃勃樟树拒虫香气永久保持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宋庆龄坚强不屈一生正四种不同的虫子他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3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渲染切题导入1上课前媒体介入播放宋庆龄的影集2上课伊始出现宋庆龄故居的图片画面并同时播放舒缓的音乐3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宋庆龄同志很...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