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孔孟语录

时间:2024.4.14

孔孟语录

请看两副对联,判断分别怎样对应孔府和孟庙?

战国风趋下 斯文日再中 (孟庙)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孔府)

孔府,旧称衍圣公府,在曲阜市内孔庙东邻。为历代衍圣公的官署和私邸。始 建于宋仁宗宝元年(公元1038年)。为我国仅次于北京故宫的贵族府第,号称“天下第一家”。这幅对联是孔府第一道大门处的对联。相传是清人纪均的手书。文佳字美,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这副对联口气之大自不待言,发人深思的是上联“安富尊荣”的富字,下联“文章道德”的章字,从上图可以看出,“富”字上少了一 点,“章”字中多了一笔,意思是说衍圣公官职位列一品,田地万亩千顷,自然富贵没了顶;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孟庙,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南门外,庙、府毗邻。孟庙又称亚圣庙,是历代祭祀战国时思想家孟子之所。这幅对联是黄野鸿题邹县孟庙。 风趋下:儒家认为当时世风趋下。 日再中:喻儒学又兴旺起来

今天,我们来学习孔子、孟子的相关言论文章。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 孔子《论语》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对其言行的记录。“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的“论”lún,是依次编纂的意思;“语”,孔子和弟子之间的问与答,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共20篇492章,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论语》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孔子在哲学、政治、文学、教育等多方面的思想和主张。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论语》特点:语言简练概括,含蓄有致,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的风格。这在当代社会高竞争、快节奏、多变化的时代里,需不需要一种平衡心理的雍容和顺的风格来引导我们呢?

二、课文解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陪长者闲坐,一般含恭敬、陪侍之义。开篇交代了谈话的人物和方式:四位得意弟子围着老师团团坐,氛围融洽,方式独特,充分体现了大教育家的风范。类似于西方大学教育方式,老师和学生随意坐在一块,畅所欲言,在交谈中亮出自己的观点,在辩论中明确道理。)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孔子的开场白,意在诱导、启发学生各言其志,有打消学生顾虑、缓和紧张气氛的作用,表现了作为长者的孔子的随和、谦虚的性格。三个“以”依次作“因为”、“认为”、“做”讲;“毋吾以也、不吾知也、则何以哉”都是宾语前置。)

子路率尔而对曰:(突出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回答的内容,充分表现了子路的志向远大、信心十足,这自信的回答与他毫不谦让的性格相得益彰。)

夫子哂之。

(哂shěn,即微笑,这笑内含丰富:既有对子路不谦虚、不礼让的不满和善意批评,也有对他大志和豪情的赞许,还有对弟子的宽容和理解??)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有的回答彬彬有礼,极其谦让:自己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家,并且还只能解决吃的问题,礼乐教化的事还待君子。这既和他的性格有关,更主要是他从老师的笑中意识到了老师对子路的批评,懂得了“为国以礼”的道理。两个“如”依次作“或者”、“至于”讲;“以”是连词,相当于“而”。)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华的回答更加的谦虚,甚至不敢说“能”了,只是“愿意学着做”一个小小的官;究其原因,一是受老师和冉有的影响,二是由其性格身份决定:他虽也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但年龄最小,与子路、曾皙相比小二十多岁,按儒家礼法,他自然十分注意规矩,知道怎样说话了;这也就形成了他谦虚礼让、善于辞令的性格。)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一连串的动作,刻画了曾点的从容、坦然、识礼,写足了与众不同的悠然和沉稳、自信,为下文的与众不同的“志”的描绘作铺垫;也巧妙地交代了当时谈话的和谐、融洽的氛围。)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伤,妨害。)乎?亦各言其志也!”(再次诱导和鼓励,显示了大教育家的风范:循循善诱、诲人不卷。)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很有特色的回答!不是像前三人那样用理性的语言直接回答,而是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

幅充满诗请画意的盛世安乐图,这里天下太平,人们安居乐业,怡然自得,欢歌笑语,乐趣融融:好一幅礼仪之邦的治国理想蓝图!)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的“感叹、赞许”,说明了曾皙的治国思想完全符合孔子的“为国以礼”的治国主张,也透露出孔子晚年隐居避世、对太平快乐、悠然恬淡生活的无比向往。)

子路、冉有、公西华走后,面对曾皙的疑问,孔子针对各弟子的志向一一作了评述: 冉有比较谦厚,他只希望能在3年内,使一个方圆六七十里的小国的人民得到温饱。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公西华说他的志向是在诸侯祭祀时,当一位小相。针对公西华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曾皙的言谈中描绘出了一幅暮春郊游图,这是儒家思想中所向往的“礼治”社会之蓝图,民风淳朴,民德归厚,天下太平。这是孔子的理想,也是儒家所追求的礼治社会的图景。

三、文本分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节选自《论语?先进篇》。全文虽不长,但可分三个段落。

第一段写孔子问志。孔子的问话说得很委婉,态度是平易亲切的,说明了孔子教育方法是循循善诱的启发,使学生能够各尽其言。

下面第二段写学生们的述志。子路首先发言,而且大言其治理国家的能耐,表现得不谦虚,所以“夫子哂之”。“哂”是微笑,“哂之”略带贬义,可以看出孔子对子路骄傲态度的不满。第二个发言的是冉求,他说自己如管理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三年可使民富足,但礼乐教化上自己能力不足,话说得很谦虚。其实,他本人有治理能力,孔子说他“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论语?公冶长》)。第三个发言的是公西华。公西华在孔子弟手中有外交才能,孔子说他“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论语?公冶长》)。他的发言也带有外交家的色彩,他说自己并不是就有能力,但愿在干中学,可以在祭祀和会盟时当个司仪。曾点的发言在四人中最具特色,文章也作为重点加以记写。先写他“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并不直接回答老师的问话。再写他在孔子的劝诱下,说出了自己的志向,也确与众不同:“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似乎与治国安邦无关,但孔子却大有感慨地表示赞同:“吾与点也。”

第三段写孔子评说各人的志向。孔于的评说是在子路、冉有、公西华离开后在曾晰再三请求下才说出来的,这很符合孔子大教育家的身份,对学生的评价是应该慎之又慎的。孔子首先肯定三人所言是各言其志,是可以的,应该的,接着对三人所言都作了评说。对子路有批评,但所批评的仅是他“其言不让”的讲话态度,而对其治国的志向从下面看还是肯定的。《论语?公冶长篇》中孔子曾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治其赋,指管理兵役、军政工作)。”可见孔子对子路的军政才能是肯定的,只是治国要以礼,而子路本人“不让”,于“礼”略有欠缺(孔子曾说子路对礼义“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对于冉求、公西华所言,孔子皆予肯定,特别赞扬了他们既治国且重礼义的态度。

三人所言都是治国以礼的事,那为什么孔子对曾晰所言又特别地予以慨叹和肯定呢?孔子一生忙忙碌碌地周游列国以求实施自己治理天下的主张,这主张就是以礼治国,普施教化,但是,却终于一无所成,于晚年回到鲁国,从事教育学生的工作。四人言志都是对于孔子理想的实施,但其中曾点所言非直言其志,而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礼乐教化大施后万民同乐的美好和平景象。孔子不仅对曾点所言内容,而且对他形象化的语言本身也表示赞赏,以为深得己心,而这种教化大施的景象孔子知道虽追求至今也难以实现,所以在曾点言后,他“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既赞同点的意见,又慨叹其难以实现。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文章以问志、言志和评志表现了孔子以礼乐教化治国的政治主张,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

四、文章的艺术特点

一是围绕“言志”的中心进行记述,集中表达孔子治国以礼的主题,结构紧密,中心突出,作为语录体的文章,实难能可贵。

二是人物描写生动细致,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孔子与四位弟子的性格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这是语录体的特点),人物性格特点如:孔子——态度谦和、亲切,批评含蓄,耐心地指导、热情地鼓励;子路——“率尔”两字,很准确地表现出子路直率而又粗疏鲁莽的性格;冉求——谦逊谨慎,坦率真诚,其谈吐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谦谦君子的风范;公西华——谦恭有礼,善于辞令;曾点——委婉、知礼、自信、成熟和言之有文都言如其人。同时也描写了各人的动作行态,也都栩栩如生地反映了各人的不同性格。特别是曾点鼓瑟的几个动作,恰切地表现了人物悠然洒脱和胸有成竹的神态,生动至极。

三是人物语言运用生动而灵活。如孔子的话一般都平平道出,体现了与学生坐而论道的长者形象,但文章最后一段“评志”连用几个反诘句,一气连接而发,气势磅礴,极具说服力,反映了孔子也有善于雄辩的一面。

五、延伸阅读

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认为“仁”就是 “爱人”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经典原意】孔子说:“如果财富可以通过正道取得,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财富无法通过正道取得,那就还按我的喜好去做事。”

——孔子在这里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经典原意】孔子说:“富裕和尊贵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会接受;贫穷与下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脱离它,君子就不会摆脱。 君子如果抛弃了仁德,又怎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违背仁德的,就是在紧迫时也一定会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时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经典原意】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道德像爱好美色那样的人。”

——《礼记·礼运篇》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承认饮食男女之事是人的强烈欲望所在。而好德则比好色困难得多,由此说明道德学习的困难。(释永信)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经典原意】孔子说;“对于学问道德,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讨论题目: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实 践 出 真 知

【经典原意】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彻夜不睡去思考,没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经典原意】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为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对待各种言论,都能不觉得不舒服;七十岁,即使随心所欲,也不会越出规矩。”

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

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

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

到了“六十而耳顺”,这里问题又来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么问题不顺,耳腔发炎吗?这句很难解释,可能在当时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下面有一个句读。如果照旧,“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注意!心里平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平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

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经典原意】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正好与此相反。”

互动讨论:

不一样的人有着不一样的性格,有着不一样的志向。子路志在通过一大国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冉有通过一小国治理来实现的,公西华志在学习,曾点志在通过礼乐教化实现治国理想。假如给你一个机会,你会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请说说你的志向是怎样的?

其实,一个人并不是志向越高远越好,对于理想而言,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和信念,实现理想的基础是要在内心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起点,它应该是一个淡定的起点,是一个清明的心境。孔子曰“君子不器”,一个真正的君子从来不是以他的职业素质谋求一个社会职位为目的,而是以修身为起点,从最近的内心为起点,为实现自己真正理想而储备好心灵快乐的资源,让自己的理想永远有根。

推荐阅读:1.于丹《论语心得》(百家讲坛视频20xx年)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现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2.傅佩荣《孔子九讲》、《向孔门弟子借智慧》(20xx年9月 山东卫视《新杏坛》) 傅佩荣祖籍上海。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

好乐何如(庄暴见孟子)

一、孟子、《孟子》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98),名轲, 字子舆,活动于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 县)人。他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主张实行 “仁政”、“王道”,反对“残民”、 “虐民”,尖锐地抨击暴君、暴政,提出 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重要的民本思想。

《孟子》共7篇,258章。《孟子》是一部儒家经典,主要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言行,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撰而成。其政治主张是施行“仁政”;政治理论是民本论;哲学理论是性善论。孟子常把君与民加以对比,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一书,沿用《论语》的语录体形式,但篇幅更长,更具文学色彩。《孟子》的散文,感情充沛,气势磅礴,高屋建瓴,锐气逼人。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强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二、课文解读

1.课文内容:孟子主张人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思想。

通读全文。

2.论题的提出有哪些特点?

论题是“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要注意的是,在庄暴谈到齐王“好乐”的问题时,孟子并没有论述为什么齐王好乐齐国就能大治。这里的可能有几种:一是事实上孟子根本没有与齐王详谈,但更大的可能是有意留在与齐王谈话时写出,那样就更加恰切有力。另外,在面对齐王展开论述与民同乐的观点

前,通过与庄暴的谈话引出论题,作用却是多方面的:不仅造成了悬念,而且以庄暴无言以对来说明论题的难度,为后文显示孟子论辩艺术的高明作好铺垫。再说《孟子》是对话体的文章,其切入方式当然最好是对话形式。

3.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学界出现了这样三种解释:齐王有不悦之色,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齐王有羞愧之色,认为自己不应该“好乐”;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

权衡上述几说,以第三说为最佳。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齐宣王心中要“怪恚”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

儒家历来重视礼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从音乐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并反对把音乐作为单纯的娱乐活动。“先王之乐”是先王用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手段,与“世俗之乐”截然不同。齐宣王爱好的不是“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这又与儒家的音乐主张不甚吻合了。齐宣王之所以直言不讳地向孟子表白“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是考虑到隐情既已泄露,也就不必再转弯抹角了,免得孟子纠缠下去。所以,齐王的“变乎色”应是“愠怒之色”。

4.孟子是如何调控与齐王谈话的气氛的?

首先,齐王把自己和孟子对立起来,谈话气氛非常僵硬,齐王简直是给孟子来了一个大关门。孟子与齐王谈话,是从齐王好乐开始的,可是,齐王根本不顾孟子的面子,变了脸色,还说“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这等于是堵住孟子的嘴巴,不让孟子谈他的“先王之乐”,而事实上,孟子的谈话肯定是离不开谈“先王之乐”的,因为孟子的音乐观是与王道有关的。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齐王为什么要故意和孟子对立。对这个问题,朱熹在他的《孟子集注》中有个说法可供参考:“惭其好之不正”。意思是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

其次,我们要看清孟子面对这并不融洽的气氛所用的对策。如果孟子勉强硬谈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的是非,谈话气氛可能更加紧张,更关键的是达不到劝说齐王与民同乐、行仁政的目的。所以,孟子在此时转换了谈话的内容,几乎是迎合齐王似的说了那句“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其目的很明显,那就是想通过引起齐王兴趣,改变谈话气氛。但是这句话却是很有文章的,它已经巧妙地把谈话内容引入了政治领域。紧接着,孟子又说“今之乐犹古之乐也”,这话是承接齐王的“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而言的,但更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其间孟子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概念,于是,出现了四个概念:“先王之乐”、“世俗之乐”、“今之乐”、“古之乐”。这四个概念的出现,使孟子转换了话题,为齐王钻进自己的圈套作好了准备。

至此,孟子就已经完成了化被动为主动的转移。

要指出的是,孟子为了缓和谈话气氛所用的手段,并没有改变自己原来对音乐的立场,却把谈话引入了自己想说的领域。这是不容易的。

5.谈话中的两层铺垫的作用

这两层铺垫就是孟子的两次提问和两次回答,孟子的两问是“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齐王的两次回答“不若与人。”和“不若与众。”说这话的前提是齐王忍不住主动地说“可得闻与?”孟子在此故意不直接阐述自己的道理,其目的

很明确,一是蓄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重谈话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

6.两幅画面的妙用

一是人民个个“疾首蹙頞”,“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悲惨图景;一是人人都“欣欣然有喜色”,祝福国君身体健康的太平景象。这两幅画面使用的是描写的手法,目的是为了说理,其好处是避免直接的、枯燥的说教。这种手法的运用,通过描写来说理,在议论文中可以借鉴使用。

7.对比手法的运用

为了引出“与民同乐”的观点,文章不仅用了两幅画面,而且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当然,这里主要是惨景图和乐景图的对比,这个对比在用法上有一个特点,即分两步采用分述的方式进行,惨景图的描绘,引出的是反面的结论“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乐景图的描绘,引出的是正面的结论“此无他,与民同乐也。”这种两步分述的对比法也是不同于一般对比的,在学习时要注意借鉴。

8.语言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描写类语言的形象和精炼。在文中,形象化的语言主要是指那一些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比如,“疾首蹙頞”、“欣欣然有喜色”、“王变乎色”等,这些神态语言,胜过无数心理活动的描写,这是《孟子》中优秀的地方。而精炼的语言在文中主要是指那一组描写齐王娱乐、田猎的词语,那是一组经过提纯的生活场景的概括,比如,“钟鼓之声”、“管籥之音”、“车马之音”、“羽旄之美”,这些词语,非常概括地绘出了王公们的日常生活,是语言运用上的精彩之笔。有人说,文章写作,就是剪辑生活场景的艺术,这一组名词短语的锤炼技巧,就值得后学借鉴。

9.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针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孟子的思想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

三、相关知识补充

孟子论仁政重民

(1)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孟子见 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试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在哲人眼里,水是运动的,悟出的是人生的哲理。

孟子说“民归之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比喻民心似流水,谁也无法抵挡。 荀子对政权与人民的关系,给后人留下了发人深省的警句:“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老子呢?他既说“天下莫柔弱于水”,又看到了水“莫能御之”的力量。

孔子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叹的是人生之有限而宇宙之无穷。

(2)仁者无敌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tì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tǐng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3)与民同乐

不得而非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为民父母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子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後察之; 见贤焉,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 国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见不可焉,然後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後察之;见可杀焉,然後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後可以为民父母。

推荐阅读:傅佩荣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20xx年6月)

四、延伸讨论

诸子百家中,孔孟是延一脉相承的,儒家主张的都是“仁义”“仁爱”。但细观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会发现,它是有限度的,是有阶级的“爱”,即,这种仁爱是为统治阶级更好地统治百姓而服务的。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春秋战国之际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任宋国大夫。初学儒,后自成学派,广收门徒,游说诸侯,使墨学成为当时的显学。)主张“兼爱”。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何为“兼相爱、交相利”?墨子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墨子·兼爱中》)墨子无意追求爱的浪漫,而视之为济世救世的良方。墨子认为,先秦社会之所以失范,在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与此相伴,自私自利亦是乱世之因,如“亏父而自利”、“亏子而自利”、“亏兄而自利”、“亏弟而自利”、“亏君而自利”、“亏臣而自利”、“乱异家以利其家”、“攻异国以利其国”等等皆为自私自利之结果。

一言以蔽之,违反兼爱互利原则的恶果是“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这表明,墨子有意凸显爱的现实性一面,拙于或不屑渲染爱的幻梦色彩。而这一步骤又主要

是通过把爱与利予以贯通得以完成的。也就是说,爱必言利,以爱启利,以利寓爱,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交相利”也不是鄙视自利,而是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是故,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3孔孟语录

儒学早于墨学。墨子曾学习于儒门,接受过孔子思想的训练,后来深感儒家厚葬浪费财物而贫民,服丧时间太久伤害身体而妨碍工作,于是反叛儒家自立门户,墨子的许多学生也是如此。如曾一度受业于孔子的大弟子之一 ——子夏,后来师从墨子,并成为墨家学派的著名人物。由此可见,墨家学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儒家学派分化出来并与之相对抗的学术团体。

孔夫子提倡“仁者爱人”,虽是爱人,但却爱得有界限,而墨子的“兼爱”则超越了孔子的界限,可谓是大爱无疆,真爱无界。“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应是对墨子“兼爱”的最好诠释了。

其实大爱无疆的故事,一直在我们身边不断流传着,请你谈谈身边大爱无疆的感人故事。

往大处说:20xx年5·12汶川地震,不同国籍的人伸出援手,全国各地的伸出援手;20xx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全国各地鼎力支援;20xx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突然发生了9.0级强烈地震,尽管中国与日本在历史上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但依然伸出了援手(别让狭隘的仇恨心蒙蔽了你的人性。);往小处说:邻里间的关爱,车上让座,同学间互帮互助??这些,都是大爱。

结论:

“大爱无疆”。仁爱,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道德规范。儒家所说的仁爱,是有差别、分等级的爱。墨家所说的仁爱,是兼爱,是不分等级差别、更广泛的爱,其根本宗旨都是强

3孔孟语录

调以爱已之心爱人、利人、助人,提倡尊重人、热爱人、关心人、同情人、帮助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只有具备了这种“无疆”的“大爱”精神,才能真切地做到视人若己,“爱人若爱其身”,才能深切地去爱他人。 一言以蔽之,自己幸福如意,也要帮助他人幸福如意。

更多相关推荐:
第一课 孔孟语录

第一课 孔孟语录,内容附图。

诸子语录(孔孟)

诸子语录发布admin来源中文教研室点击2776时间20xx522写作背景春秋战国文学常识孔子生当礼崩乐坏的奴隶制末期其先祖本是宋国贵族后迁鲁父亲叔梁纥字叔梁名纥是陬邑邑宰他本人出身下层贵族家庭属于新兴的士的阶...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第一讲远古神话重点12345关于神话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的异同了解并掌握希腊神话的影响荷马史诗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掌握世代如落叶和西西弗神话的中心一何为神话1内容是关于神或神话了的英雄的故事2以记叙为主要表现...

孟非随遇而安经典语录

孟非随遇而安经典语录孟非直言不是每个男生的爸爸都叫孟非对俞夏说我非常担心你的衬衫扣子会崩开1107第76期女人真的有时候搞不懂比如和她说甜言蜜语这件事情如果你对一个女孩嘴很甜那个女孩会说一看这种油嘴滑舌就会...

非诚勿扰经典语录

非诚勿扰经典语录1韦多利亚我姓韦我母亲给我起的名字叫韦多利亚孟非你母亲很有学问啊你母亲是做什么的韦多利亚我母亲你猜呢孟非弯腰大笑我怎么猜啊给我20分钟吧2某位男嘉宾戴着墨镜鸭舌帽格子外套在升降梯中背对着大家遭到...

孟非经典语录

孟非经典语录孟非经典语录1我们每个人一生中发展的局限和性格有关我们的停滞不前和性格有关我们所犯的人生错误的代价和性格有关重复的人生代价和性格有关我们无法突破的自我瓶颈和性格有关我们自以为是以为我们全部都知道了其...

孟非经典语录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耀眼的光芒一种圆润而不刺耳的音响一种不再向外界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遇极难之事以不难视之遇不难之事以极难视之快乐三法舍得放下忘记快乐四要素可以改变去改变不能改变去改善不能改善去承担不...

非诚勿扰孟非经典语录

孟非经典语录一孟非直言不是每个男生的爸爸都叫孟非对俞夏说我非常担心你的衬衫扣子会崩开1107第76期女人真的有时候搞不懂比如和她说甜言蜜语这件事情如果你对一个女孩嘴很甜那个女孩会说一看这种油嘴滑舌就会说甜言...

孟子语录教学反思

感情的共鸣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孟子语录教学反思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八鱼镇姬家殿小学庞亚梅文言文是祖国文化的精华文言文的学习不但可以提神学生内在素质还可以传承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内涵孟子语录是六年级第二学期的一篇...

语文教案.《孟子语录》doc

语文教案孟子语录学习目标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3掌握理解舍生取义的意思学习重点全文字词含义全文大意学习难点对舍生取义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提问有关孟子的资料和字词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

孟子经典语录

孟子经典语录全集文章来源中国思贤网作者思贤网内容组浏览次数380喜欢我们的文章就点击关注吧点击这里订阅无忧演讲好口才每日一句短信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

孟子语录揭示职场生存之道

孟子语录揭示职场生存之道孟子语录中有不少名言深刻地揭示了职场生存之道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译文人要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专家解读要事业成功那么就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与行动选择从职业发展上来说就讲究目标的清晰和定...

孔孟语录(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