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悟空传》中所见到的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

时间:2024.5.2

论文:《悟空传》中所见到的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 《悟空传》中所见到的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

陶永莉 聂树平

(重庆长寿区龙溪中学校 重庆长寿 401249)

内容提要:

网络文学作品《悟空传》的成功主要表现于对《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悲剧本质的纵深发展。本文根据互文性理论,对之作了初步解读。网络文学只有吸取传统文学 的审美质素才能开出新的“诗世界”。

关键词: 互文性理论、《悟空传》、《西游记》

在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看来,无意识运作的“第三个过程──从一个符号系统到另一个符号系统的转移——”即“互文性”,它“表示一个(或几个)符号系统与另 一个符号系统之间的互换;但是因为这个术语经常被理解成迂腐的‘渊源研究’,我们更喜欢用互换这个术语” (Raman selden, 450)。可见,作品是“特定的指意系统”,它与创作前接受的“指意材料”具有互换性。创作作为“一个指意行为都是各种各样的指意系统互换的领域”。无独 有偶,巴赫金亦曰:“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一切可能有的语言语体、言语语体、功能语体,社会的和职业的语言等等??‘全语体性’正是文学基本特性使 然” (童,97)。“全语体性就是指各种言语体式在文学作品中实现了交汇??它本身就是被加工的对象,就是构筑成的艺术形象”(童,97),作为文学话语蕴含 之源的“互义性”“指作品中的全部话语处在同一大语境中,因此任何一个词、词语、句子、短语的意义??从本作品的全部话语中获得意义”(童,101),这 使作家创作时必须“瞻前顾后”,“使自已笔下的句子能够属于作品的整体的符号系统”(童,104),形成“表现链”。这两个概念具通约性,大致可说,二者 分别是文本之间、文本内部各构成联系的表现。通过对“互文性”的分析,可洞见其审美意蕴,它由历代文本积淀而来,对于网络文学而言,表现为基于“互文性” 的传统文学审美质素,在《悟空传》中表现为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本质纵深跃进发展 我们曾在《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本质问题》中从文史哲“三维理论视野”论述了“悲剧性乃孙悟空形象的本质特征”。在这里,我们进一部认为《悟空传》则利用了 其悲剧性以塑造悟空(在此以“悟空”指称《悟空传》中的“孙悟空”)形象 。

1、“成神”与“成妖”的徘徊

我国素来少语神怪,但神、妖对立观之存在不容遮盖。《易》:“阴阳不测之为神”、《孟子》:“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可见神至上莫测,无法究竟;《左传·庄 公十四年》:“人弃常,则妖”,可见妖背弃常理,预示灾祸。对此理念,文本作了形象演绎,其中悟空的所历所感,堪称民族精神成长的心灵史,其系列二律悖反 也暗示了生存的困惑,故“神”、“妖”间的徘徊是对《西游记》中悲剧性的继承。

“五百年前”,悟空于两次大战后,封为弼马瘟、齐天大圣,悟空似已抛弃众妖,“仰天大笑上天去,我猴岂是凡间妖”,跨入仙班,险些安乐死于“大圣”之号; 蟠桃宴上,才觉封号只是符号的狂欢,“热闹是他们的”,他“像一个优伶,时哭时笑”“也不知这悲喜是自己的,还是一种表演” (27,《悟空传》,下引

此书只标页码),他只得反抗而弄得下凡,但内心仍难舍神仙“体制”,不愿再回归妖众,乃以“这是??私怨,是神仙之间??和你们 无关”(107)来回应老妖的鼓动。所以,锁妖柱上,雷击、鹰啄,都未致之于死。他“心不死,是杀不死他的”(115),此“心”即“我想飞起时,那天也 让路,??再无我做不成之事”(152)的壮志,仙界却否决道:“你是??妖王孙悟空!??孙悟空不能成正果的”(116、117)“哀莫大于心死”,本 来自以为大闹蟠桃宴只是“神仙内部矛盾”,孰料竟如此收场。

后来,他复生了(或曰,“从炼丹炉跳出来的,不过是??欲望”(176)),如来镇之,此时如来正面对金蝉子的诘问:“真的没有人能跳出你的掌心么?” (213)于是他作了牺牲品。按理两者伯仲之间,但因如来“利用了他心中最后一点爱着的东西”(215),乃罩之于山下。五百年后,悟空随玄奘取经,他已 忘却爱恨,为加功德分并成佛,乃以三大使命(保唐僧上西天、杀四魔王,及不得而知的第三件)为务。但因欲望太强烈,另一悟空出现了,自称“没有被抓住 过”,而称被压山下者是“傻冒”(124),我们姑且称之为“Un悟空”(借英语表非前缀)。Un悟空杀死唐僧,阻碍了使命的完成,于是悟空下冥府寻其 魂、找龙王借宝均未果,而Un悟空则杀冥王、龙王,悟空寻之仙界,被责以杀人罪,观音乃对悟空说:“你杀了他,紧箍咒自然就解除了”当他战胜对方时,他也 倒了,“一切幻影都消失了“原来并没有两个孙悟空”(175),这时紫霞赞曰:“我要你记住你是一只猴子??不用去学做神仙??比所有的神明都高贵” (177)堪称曲终奏雅。

可见,悟空两次理想幻灭背景各异。他认为(神仙)“没有妖那么多恶心贪欲的”

(89),“自己的命运不用握在他人之手”(89);“你想把他们(妖精)变 成人,结果就会害了他们”(89),“神仙没法管的东西??叫??妖!”(91)于是有了首次幻灭,此时悟空仅是为了获得自由,这就陷入了二律悖反:他如 果做自由之猴,虽可过快活日子,但据神仙看则终是异类;如果他做齐天之圣,虽可逍遥仙界,却不齿于同类,于“有灵魂”(80)的他而言,这是痛苦的。“神 仙”OR“妖精”,“这是一个难题“!因唯紫霞可算其仙界知己,故观音借之作了最后判决:“你永远不要想和我在一起!”于是,此二律背反似得以解决。 尔后,其观点有变:“(当什么神仙啊,和俺老孙一齐当妖精去,??不比在这窝着强?”(137)“(妖精虽是生)可妖精??是自然化生的”“盘古(造天 地,天地在神之先)??是妖精罗???是妖精造的吗?”(143)“神仙和妖精的区别就是神仙给一切东西定下它们是什么,而妖精打乱这一切??妖精是谬误 所生,他们因为意外而得以存在”(222)——于是有再次幻灭,此时对神妖观念的思考已上升到发生学层面,还原其最初面目,于是悟空要从“妖猴”积“功德 分”上升为“神”,自面临着又一二律悖反:如顺从神的安排,则他不应成神,因神天然地为一切亦为“妖”下定义;如不从神旨,企图“打乱这一切”,这必将引 来镇压。终觉醒地“摸了摸头上,还好,金箍还在。”“那是证明他是孙悟空的惟一标志”(176)。Un悟空死了,悟空强烈的欲望灭了,其成神、成妖冲突也 平息了,只是,他自己也死了。紫霞的话堪视为悟空心路历程的礼赞,“本性比所有的神明都高”,还成神何为?毕竟“误落‘神’网中,一去三十年”,虽说妖是 异端,但这与悟空何涉呢?

2、“失忆”与“记忆”之折磨

记忆,即对表象之识记、保持与再现。“时间从记忆和遗忘两方面帮助了作家” (黄,243)。悟空作为昔日美猴王的如今孙大圣统一体,是对自己在《西游记》中悲剧性的进一部发展。

文本中,就“失忆”与“记忆”生发众多情节。其中玉帝等身份贯串始终,与此无涉,而它如“阿瑶—双儿”、“美猴王—悟空—齐天大圣—Un悟空”、“天篷— 猪八戒”、“卷帘大将—沙和尚”、“金蝉子—江流—玄奘”皆或因过度记忆,将友谊等永铭心版,或因不当失忆,忘却战斗精神,由是意蕴增殖。阿谣“不能变回 从前的样子”(11),但“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14)、“会永远记住”(15),却被悟空认为“记忆错乱”(15)。卷帘大将为救王母,失手将琉璃 盏打碎,但他却将这失误牢记500年,当琉璃盏复被摔碎,才惊觉这“只是一个骗局”(178)。下面看天篷、金蝉子、孙悟空三者在穿过“失忆”高墙时的作 为吧!

天篷在陪阿月精选银粒汇成“月球”时结下爱情,在悟空大闹蟠桃宴之后,他却被人以“勾结妖魔”之罪打下凡间。临别,阿月将“失忆”药放入他口中并说:“你 一定要忘了我??会幸福得多”。天篷发誓:“我永远不忘。”(113)并在降生时就“吐出了”药丸,为此,他付出不能抢猪奶吃之类代价,总对月长哭,因为 自已变形,只得“忘记回家的路!”“明知道是不可能相见的,为什么还要记住?”(170)。漫天风雪中,阿月伤心于“大风把一切都刮走了,记忆、爱情?? 都刮走了”(170),终于在“火焰奔涌的银河”中永生!

金蝉子被如来以闪电击碎。“他的信念太强烈??只怕有一天,他还是会想起自己来的”(216)于是,其后身江流“江上飘来,姓名也不知,父母也不识”,他 呼问:“何人??何人生我?生我又为何?”“既带我来,又不指我路??为何,为何啊!”(60)。这已表明了他对自己前缘的茫然,直到想学:“我要这天, 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55),才让如来大惊:“他又回来了。”他终于明确了使命。但 他从未与失忆作对抗,只是自发地修大乘、圆满,甚至说金禅子“笨嘛!”(9)临死前他还问:“我是谁?你杀我之前能不能先告诉我。”(19),看来,对自 己的前缘今世都很迷惘。这使唐僧形象的理性色彩、佛学思辩的自觉性打了折扣,也许是文本的不足吧!

悟空对“神”“妖”之争耿耿于怀说明他对表象进行了选择,记下或忘却。蟠桃宴后,自视为“神仙内部矛盾”,可谓为了忘却的怀念——忘猴之浪荡、记圣之辉 煌。悟空从山下出来时对往事已全忘却,双儿说:“你难道已忘了从前的一切”堪为此时悟空思想写照。Un悟空杀死唐僧,八戒怪悟空“得了失忆症”,龙王纳闷 悟空忘事而唉叹。他在梦中才记起“自己是谁”(86)。在整个现时段中,悟空一心要杀妖积分、灭四魔王,他称紫霞“女菩萨”,说双儿“认错人了” (14)。对唐僧则“秃头”(11)、“和尚”(22)乱喊,全无昔日尊师之道。悟空则对往事概不认帐,真似根正苗红仇似海、杀妖除魔正果修,失忆完善了 其形象的塑造,所以两个悟空,前者贯穿始终,后者欲望所化,是乃精神分裂之物,实皆“失忆”机制造成。也许此即作者匠心之所在吧!

3、“战斗”与“爱情”之选择

《西游记》中,孙悟空可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而对于爱情这一人类最个性化感情的忽略则是其局限(具体原因,容另文)。战斗共爱情 一体,是文本出新之处。爱情是“主体把自己抛舍给另一个性别不同的个体,??感到自己只有在对方的意识里才能获得对自己的认识” 。在《悟空传》中,悟空与紫霞的情感纠葛,是其悲剧性开拓的第三方面。

在文本中,金箍棒仍是其最主要的战斗工具,但比《西游记》“只认做是块黑铁” (《西游记》,13,下引此书,只标X)的形下认识已有提高。金蝉子说:“将来若是有人脑袋不开窍,你就用它敲醒它!”(158),已多出形上意味。故悟 空的战斗形象仍是亮点,在昏呓时也“一个翻身蹦了起来,??吼道:‘如来!出来与我大战三百回合!’”在全书将近十处关于悟空战斗的文字中,有的如定格: “他宁愿一直战灰斗到死”(68)“等到那一刹,黑暗的天空突然??将金箍棒直指苍穹”。“‘来吧!’那一刻被电光照亮的他的身姿,千万年后仍凝固在传说 中。”

基于金箍棒的形状如易学中的阳爻“——”,而阳爻源于生殖器崇拜,象征着“男根”,则正好可照应弗洛伊德的观点——人在3—6岁左右,是性欲发展的第三阶 段,即阳物(亦即男根)崇拜阶段。于是,金箍棒在成为其战斗工具的同时,也成了其男根的影射与指涉。传统西游作品中,孙悟空嘻笑怒骂,时或涉性,但却与此 大异,与金箍棒意象无甚联系。如元杂剧《西游记》中的性只是喜剧因素,而未能上升到个体爱情层面上。

金箍棒作为工具完成了其英雄形象的塑造,紫霞的出现,则丰富了其精神维度。以易学起卦言之,紫霞的霞,与云雨之类天象有关,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从卦象上 看为坤,从爻象看为阴爻“— —”,即“女阴”,这正好与阳爻呼应。悟空或因Oedipus Complex“害怕自己的性器被割除”,故要用金箍棒打扫出朗朗乾坤,即在潜意识的性上实现“本质力量对象化”;而紫霞由于Electra Complex而“表现出对阳物的羡慕”,故对和其他仙人迥异的齐天大圣非常感兴趣,当着巨灵神之面毫不犹豫地承认“喜欢上了那只猴子”(93),并再三 称之为“英雄”(94)。当她将金色战甲??紫金冠送给悟空被拒时“泪从她的眼中流下来”

(95)。她因出于对“阳物”化身金箍棒所代表的战斗力量的肯 定,而送袍冠给悟空。作为大闹天宫的美猴王,应该“感到自己只有在对方(即紫霞)的意识里才能获得对自己的认识”,但因向往神仙生活,他忘了造反的经历。 故对战袍极为愤怒。“宝刀赠英雄,脂粉赠佳人”,悟空未赠“脂粉”倒也罢了,竟将“佳人”所赠战袍视为侮辱。这实为两难:因其战斗精神,从而使得紫霞注意 到他而喜欢他并送他战袍;也因其战斗精神已兑换了“齐天大圣”之号,故不屑于紫霞所送战袍。

其后,悟空两次被败,而收场中都有紫霞出现。首次被俘,观音请来紫霞作心理战:“我喜欢的是金甲的英雄,??那天说喜欢你,因为你是猴子,我可以喜欢一只 猴子??但爱是不一样的,你明白吗?”(116)悟空至死拿着紫霞送的披巾、等着她的来临,但未料其如此绝情,但紫霞的话实有言外之意;“你当年身披金 甲,战天斗地的形象才是我喜欢的,我喜欢你和许多东西,但我也‘爱你’,但爱是不一样的,你应该明白!”表面的拒绝了暗示了两者的心已经走到一起来

了。而 后来的悟空“从炼丹炉中复生,大闹天宫时死了,死于突然自毙”(176),此时紫霞自动走来想:“孙悟空,再逗逗我吧”(177)。而此时他“手却渐渐冰 凉了”(177),天界的火被如来看成“天外之灾,无根而出,其源却是人间的欲望。心魔一去,其火就自灭了”(177)。紫霞却愿:“做它的燃料”,它 “是灭不了的”(177)。按照传统易学:“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如果仅是悟空一人,则天外之炎会消亡殆尽,由于与紫霞有了结合,于是他们在火中涅 磐、精神不朽。才“有一道金气和一道紫气缠绕着从火中开起,向天际而去”(78)。在凡人眼中,天空中的云霞“是一只展翅的凤凰”(177),也是“一个 人挥舞着兵器跃起怒吼”(177)。这说明他们的爱情与战斗的矛盾也得到较好解决。两者合理地统一了,但其代价却是形体的毁灭。因此,我们认为《悟空传》 较《西游记》更具悲剧色彩。

参考文献:

1、Aman selden:《The Theory of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中译本,刘象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5月,第1版

2、童庆炳:《维纳斯的腰带》,上海文艺出版社,20xx年10月,第1 版

3、赵心宪、聂树平《孙悟空形象的悲剧性本质问题》,见.cn/qi ... 002/0206/0206ml.htm

4、今何在:《悟空传》,光明日报出版社,20xx年2月,第1版

5、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

6、黑格尔《美学》第二卷,转引自:春潮文学社 --> 爱情美学,http://student./dangxiao/chunchao/list.asp?id=194

7、吴承恩:《西游记》,时代文艺出版社,20xx年5月,第1版


第二篇:选自《悟空传》


选自《悟空传》

仿佛黑暗中熟悉的身影

依稀又听见

熟悉的声音

点亮一束火在黑暗之中

古老的陶罐上

早有关于我们的传说

可是你还在不停地问

这是否值得

当然,火会在风中熄灭

山峰也会在黎明倒塌

融进殡葬夜色的河

爱的苦果

将在成熟时坠落

此时此地

只要有落日为我们加冕

随之而来的一切

又算得了甚么

——那漫长的夜

辗转而沉默的时刻??

有诗为证:千峰开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

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风从山中吹来,带着清新凉意,送来隐隐歌声:“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迳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自治州六年级:流月

更多相关推荐:
中文毕业论文范文篇

浅析苔丝悲剧命运的成因摘要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描写的是一个美丽而又纯洁的乡村少女苔丝的悲剧命运小说通过对苔丝丰富深刻的精神世界的描写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宗教伦理婚姻制度以及资本主义实质做了大...

中文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浅议荷马史诗的艺术魅力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曹世芳指导老师内容摘要诗史是用诗歌的形式书写一个民族的历史在世界文学史上成就最高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诗史当属荷马史诗古住今来东西方文学家哲学家都从不同角度对荷马史诗给予...

中文论文范文

学科代码准考证号040912100003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独立本科段毕业论文题目因材施教高效教学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姓名指导教师联系电话1593477xxxx完成时间20xx年4月因材施教高效教学多样化的教学...

中文学科论文写作

作业一1简述毕业论文写作的总体要求首先研究课题的选择要注重学科意义其次内容的表述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含量再次结构的安排应当注重逻辑框架的严整最后语言的运用要体现语体特征2简述论文写作过程中选择研究课题的原则要选择客...

毕业论文范文.中英文格式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及格式要求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毕业论文归档的要求对我院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规格规范及印制作出如下规定一内容及要求提交的毕业论文一般应包括封面目录中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相关附件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

中文系毕业论文格式(样本)

中文系08届毕业论文格式样本封面从网上下载基本信息填写清楚正文页面统一用A4纵向打印页边距设置为左317cm右317cm上254cm下254cm左侧装订1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论文分类号20xx届学士学位论文从纯洁到...

中文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1)

中文系毕业论文材料规范汇总20xx315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填写规范一立论依据二研究方案三论文进度安排四论文选题评议五考核组成员2中文系学生论文手册填写说明一总体要求字迹工整除成绩评定外其他项目的填写内容必须...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要求文面格式打印版式规范毕业论文统一用A4210mm297mm型纸打印文字以通栏排版每页36字28行页边距数据天头20mm地脚15mm订口左边20mm翻口15mm论文使用标准封面可从分校在线...

中文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

东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结构格式标准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加强这一工作环节的管理规范写作提高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质量特制定本标准一总则本标准由教务处负责制订修改与解释望各相关学院参照执行一适用范...

模板1:毕业论文中文模版

学院专业姓名指导老师题目文法学院法学刘逸峰学号071501011021职称付艳张东生助教教授中国珠海二一一年五月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XXXX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我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海洋环境立法研...

毕业论文 中文格式模板

东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众包模式及其对企业经营影响的实证研究作者林晓敏学院专业年级萨里国际学院工商管理跨国公司管理方向220xx219xx09185孟韬教授指导教师答辩日期成绩学号摘要众包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以群...

(中文的)论文撰写模板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旅游英语毕业论文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发展状况简析院系名称专业名称作者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xx年5月29日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专科毕业论文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中国比较文学在20世纪这一百年的研究...

中文论文(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