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孔子学说的感想

时间:2024.4.27

对孔子学说的感想

三中初一(16)班卢春阳

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就是以,和人讲道理为主,和平解决问题。但是,我不怎么同意这个观点,因为,中国有句古话: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例如说,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到处宣扬儒家学说,讲究以德教化人民,跟那些爱挑起事情的国家和不法分子讲道理,可是,各个国家都没有采纳他这个意见,因为,各个国家都是为了土地支配权而斗争,如果使用孔子学说,这国派去一个代表,谈判!“你说咱们两国,你在这,我在那!”“不行,我在这,你在那!”“我们不同意!”咔嚓!杀了。很难去谈判,所以,两国只有打,谁赢,这块地归谁!

还有,我认为,孔子的学说很单一,把中国人的思想都禁锢了起来,没有创新精神,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好像,中国人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固然重要,可没有创新不行,中国人的学习很机械搞点创新也行啊,可是,老一辈咋学,小一辈还咋学。一点创新没有!而且,人们都有点学傻了的感觉,最近网上的新闻就说,那名牌学校大学生,有的自理能力差,两天就退学了,为什么呢?他适应不了大学这个小社会,更别说大社会了,领导一看,只会学习,别的不会干!居家也不是好丈夫(妻子),你不会干,我也不会! 孔子的学说对社会,对国家都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孔子学说的弊端在某些方面也不小!


第二篇: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3、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李歌、傅丹娜)

孔子“仁”的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儒家学说得以确立其主流地位的主要根据。

一、《论语》中“仁”的基本涵义。

(一)孔子对“仁”有诸多阐释,仅在《论语》中就有一百零九处,而“仁”的基本内涵浓缩在他与樊迟的问答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二十二章》】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为父之道就是由爱子之心出发去对待儿子,为子之道就是由爱父之心出发去对待父亲。冯友兰认为,孔子的“仁”以同情心为本,本同情心以推己及人,故曰爱人为仁。

(二)有时候,孔子用“仁”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品德,这便是“仁人”一词的含义。在这一场合下,“仁”的含义是品德完美。

二、《论语》中“仁”的诠释。

(一)真性情的合理流露。

实践“仁”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它是我们真性情的一种合理流露。仁在我也,因此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三十章》

1、 性情为真。

孔子认为,巧言令色矫饰以媚悦于人,非真性情的流露,故“鲜矣仁”;“刚毅木讷”之人,质朴有真性情,所以“近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第三章》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二十七章》

2、“合礼”流露。

孔子认为,人的真性情或有所偏而为过,所以不但要有真性情的流露,还要合理。如何合理?即合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所以仁为人之性情是真的,而又须合礼流露。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第七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第一章》】

(二)能推己及人。

仁的实践包含了为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仁的积极方面,尽己为人谓之忠。仁的含义并不仅是“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还有另一方面“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方面加起来,称作“忠恕之道”,孔子认为,这就是把仁付诸实践的途径,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之方”。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第二章》】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三十章》】

(三)“大而化之之谓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

也·三十章》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够做到博施恩惠给百姓,又能周济大众,能怎么样呢?可以说是达到仁了么?”孔子说:“怎么会只是仁呢?一定是圣啊!尧舜对此事或许还感到为难呢!至于仁,自己想要成功,也让别人能够成功;自己想要通达,也要让别人事事通达。能够在近处找到这样的例子,推己及人地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德的方法了。”)

此外,要正确了解孔子“仁”的思想,还要认识到仁是“为己”和“为人”的统一,是“自爱”和“爱人”的统一。《论语》中仁与诸德(义、忠、信、恕、勇、知、礼、孝??)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

三、如何做到仁?

仁的实践在于真性情的合理流露和一颗仁爱的心,但要真正做到仁、达到仁的境界却是不易的。孔子明白,仁虽然是“在我”,但是人并不生而好仁,至少不像对声色之好那样。所以要成为仁者,需要一定的修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卫灵公》】【“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论语·宪问》】。

(一)自律 “欲仁而得仁”《论语·尧曰》

(二)他律 即礼求仁,以礼养仁 学礼——约之以礼——自觉地循礼行事

关于“义”的思想阐释

“义”是儒家思想体系中最基本的观念和范畴之一。

“博爱之谓仁,合而宜之,之谓义”。义者宜也,即一个事物应有的样子。它是一种观念形式的规范,一种绝对的道德律。社会的每个成员必须做某些事情,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如果一个人遵循某些道德,是为了不属于道德的其他考虑,即便他所做的客观上符合道德的要求,也仍然是不义。用孔子和后来的儒家常用的一个贬义词来形容,这是图“利”。儒家认为“义”和“利”是截然相反的。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后来的儒家常常强调“义利之辨”,认为这是道德学说中最重要的一点。

一、“义”的内涵和性质。

(一)孔子关于“义”的思想。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跟对其他概念一样,在《论语》中孔子并未对“义”的内涵和性质作出明确的定义和界定,但从他关于义的“义之与比”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义是判断衡量事物的标准,其对“义”的认识主要在重义轻利方面。

(二)孟子对于“义”的阐释。

孟子把“义”概括为人的思想和行为之路,而且是必由之“正路”。如: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离娄上》 居恶在? 仁是也;路恶在? 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

(三)义的思想的发展。

义者,宜也。《礼记·中庸》

行而宜之之谓义。”(韩愈《原道》)

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朱熹《孟子集注》《梁惠王上》注)

这样,“义”就成了“宜”的等义词,而“宜”就是正确、恰当、合理的意思,意义上与孟子所谓必由之“正路”是相通的。

二、小结。

义”和“道”、“德”、“仁”等概念范畴不同,它没有确定的内涵,而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性质进行判断的标准,是划定的一条界限。所以当代学者匡亚明先生说“义并不是一个特殊的道德规范,它是指一般的当然准则,亦即道德律令”。

金景芳先生则结合当代的现实说,“遵纪守法就是义”。按我们的说法,它乃是孔子根据自己的思想体系提出的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尺。拿这个标尺衡量人的思想和行为,合于其要求者就是“义”,不合者就是不“义”。

“义”这个概念范畴,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之所以非常重要,不只在于它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尺或准绳,尤其在于这个标尺或说准绳实际上浓缩了孔子在政治上、道德上、伦理上的整体上的要求,并且涵盖了其政治道德伦理体系中每一个具体的方方面面,它实际是孔子思想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儒家思想中“忠”的思想

一、“忠”的含义。

许慎《说文解字》“忠,敬也,同心曰忠。

王弼:“忠者,情之尽者也;恕者,反情以同物者也。”

孔颖达:“忠者,内近于心;恕者,外不欺物。”

朱熹:“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二、《论语》中“忠”的三类出现形式。

(一)交友

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

(二)事君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

(三)治民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

三、小结。

儒家中“忠”的思想经常与“恕”的思想一起合称为忠恕之道。尽己为人谓之忠,即“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这是“仁”的积极方面。忠恕之道又称絜矩之道,是对儒家“仁”的哲学的具体践行,其思想精髓为推己及人。

《论语》之“信”及其当代启示

一、“信”的含义。

所谓信,《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又说“诚,信也”,以诚与信互训,这表明“信”的基本含义是诚实可靠。从信的字体构成来看,信从人从言,由“言”和“人”组成,即“人言为信”,其基本内涵是诚实不欺,守言行诺,亦即“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

二、关于《论语》中“信”的解读。

在孔子看来,“信”是言行一致、行必求果的伦理常规, 是道德主体对自身和客体的价值判定后的实践规约, 它更是一种普遍实在, 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离开它, 所谓的德、仁、政、行将无从谈起。

德:第一,“信”是为人处世之基本准则之一。“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诚之,君子哉。”(《卫灵公》)在孔子看来,“信”是达至“君子”境界的基本道德标准之一。孔子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之哉?”(《为政》)就是说人若离开信,就不复为人。就像大车没有輗和小车没有軏就套不牢牲口而无法行进一般,这个生动的比喻更是说明,人若无信,就无法做人,就不能立身处世,“信”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品格,是为人的道德起点。所以,孔子把“信”列为教育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说明文化技能、生活实践、忠诚待人、信实办事对学生的发展是最为关键的。而当学生子张问行时,孔子更把“言忠信”( 《卫灵公》)放在首要位置。在人际关系上,孔子主张与朋友交往办事要守信用。在《论语·学而》中,其弟子曾参就认为“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应是个人每天检测反省自身的必修课之一,因为人只有讲诚明信才会取得朋友和别人的信赖,行事才会通达,孔子更把“朋友信之”(《公冶长》)即取得朋友的信任与支持作为自己的为政志向和人生理想之一。

政:第二,“信”是治国为政之要道之一。孔子看到了道德与政治的密切关联,强调道德在治理国政中的显要作用,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原则,同时认为“信”是为政的重要手段之一,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君民关系中,“信”是相互的。首先,统治者必须要诚实守信,以取得民众的信任。当权者必须做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尧曰》)。否则的话,老百姓不信任不支持,国家就难以生存和发展。《论语·颜渊》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就是说,在足够的军备、足够的食品、民众的信任三者之中,民众的信任对政权的存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民众对政权是不信任的态度,这个政权就难以存在长久。其次,民众也要讲求诚信,并取得当权者的信任。“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子张》)。只有取得当权者的信任,建议才能被听取。但是,民众的诚信是以当权者的诚信为前提的。如果统治者不能做到诚实守信, 就不能取信于民:“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子路》)里谈到了一个政府合法性认同的问题,当权者要取得民众的合法性认同,取信于民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仁:第三,“信”是“仁”的形式表征,是个人修身原则的表现之一。在孔子的整个道德体系中,“仁”是中心范畴和灵魂所在,是德之根本,但它的外显要借助于现实社会生活中“信”的表现程度和状态。因此“信”与“仁”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孔子的“信”真正把“信”作为一个独立的道德范畴,与其“仁”的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见于《阳货》的记载,摘录如下: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由此可见,“信”和恭、宽、敏、惠一样,皆为“仁”的表现和展示。孔子还进一步指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学而》)这就更清晰地表现出孔子把“守信”与“尊老”、“和善”等一样都归于“仁”的思想。这些都足以说明“信”是个人思想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评判标准和表现形式,一个人失信就会“失仁”,从而就会失去在社会中立身的基石。对于“信”与“仁”的这种表里、形质关系,成中英先生也给予过精彩的论释:“信具有内发性与推展性,是基于仁与诚而来的个人和社会的凝聚力,可视为仁的推展、仁的凝聚。信也可说有提升性,因人之立足于社会就在其信之有无,可信度之大小。故孔子有言:‘民无信不立。’在整体性和连续性上,信不能没有仁和义的引导,故信之为信就是仁和义在人的实际行为中的表现和效应了。”

行:第四, “ 信” 是知与行的有机统一。践行是道德自身的目标指向, 是其内含的本质要求。“ 信” 德作为一种道德规范, 其基础是“ 知” , 即明确什么是“ 信” 德, 哪种行为符合“ 信” 德,也就是说要具有认识能力和评价能力, 在此基础上, 还必须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当孔子看见弟子宰予白天睡觉, 发现他言过其实, 于是得出了一条重要的识人经验“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孔子认为一个人言不虚妄、说到做到才是真正有德性的人。宋代大儒朱熹也说“ 知行常相须, 如目无足不行, 足无目不见。论先后, 知为先论轻重, 行为重。” 可见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的归属和终极目的, 实际上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是否守信时, 也是看他的行为的, 所以两者的关系应是辨证有机的统一。

三、修养诚信应该注意的问题。

1.在日常生活中修养诚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和朋友交往有不诚信的表现吗? ??”)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子告诉我们, 诚信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一个人应该经常反省,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进行总结,努力做到诚实守信。除此之外, 曾子还在态度表情上提出了具体要求,力求让诚信做到表里如一。曾子言曰:“??君子所贵乎道者三:??正颜色,斯近信矣;??”(《泰伯》)(曾子说道:“??君子所重视的道理有三个方面:??让自己的脸色端庄起来, 这就近于诚实守信;??”)

2.对什么样的人可以讲诚信?

孔子对于诚信,绝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不分场合情由的“言必信、行必果”,他是有要求的。对于讲诚信的人,我们当然要讲诚信;但对于不讲诚信的人,我们自然也不能讲诚信。所以,夫子教育我们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看此人是否值得我们讲诚信,免得被他骗了。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做的事;今天,我对于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做的事。??”)

3.对什么事可以讲诚信?

孔子认为,与儒家的崇高理念“仁”、“义”等“正道”相比,诚信是次一等的东西,如果二者发生冲突,毫无疑问,应取“正道”而抛弃诚信。子曰:“君子贞而不谅。”(《卫灵公》)(孔子说:“君子坚守正道,而不必讲小信。”)所以,当子贡非议管仲,说他不能守信而尽忠死主时,孔子告诉学生:盲目地尽忠死主只是一般老百姓的做法, 对于管仲这样一个大政治家,造福国家,教化人民,影响天下,远比为守小信而忠于一人强得多。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宪问》)(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

称霸诸侯,匡正了混乱的天下, 老百姓直到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他难道要像老百姓那样遵守小信,在山沟里自杀,也没有人知道的吗? ”

4.不轻诺。

认为此人此事可以讲诚信,那就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夫子告诫我们:不轻诺。因为一旦承诺,就要千金不易,必须践诺。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子说:“古时候的人言语不轻易说出,以不能实践自己的言语为可耻。”)

5.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我们能够讲诚信,还不够,还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我们的诚信才能是明智的,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如果你见识浅薄,孤陋寡闻,那么盲目讲诚信的弊端很可能是既害人又害己, 因为你容易被人欺骗。子曰:“??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阳货》)(孔子说:“??喜好诚实守信却不喜欢学问,它的弊病便是贼害了自己;??”)

四、《论语》之“信”的当代启示

21 世纪初的中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大力推进,一方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综合国力的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滑坡、市场经济行为中“诚信”缺失、腐败现象滋生等,这些问题如不能合理及时地解决,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论语》中所蕴涵的诚信思想,不仅不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过时,而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体现出其时代的和现实的意义。

第一, “ 信” 是新时期人和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本准则。

“ 信” 是交友之原则, 是处理人际关系之准则。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 都有交友的愿望和需求, 而朋友之间相处是建立在平等关系基础上的, 不像封建社会中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关系, 它们表现为一种等级尊卑的从属关系。朋友之间没有强制性的权利与义务的限制, 只是因共同的情趣、志向、理想才互相接近的, 因此维系友情的纽带只能是诚信, 信任不仅是建立朋友关系的桥梁, 也是调整和衡量朋友之间关系的标尺。这种朋友之诚延伸至广泛的社会人际关系中, 同样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坦诚相待、彼此信任。这一点, 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孔子早就指出“ 言忠信, 行笃敬”(《论语·卫灵公》)“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21世纪的人类已进人信息化时代, 网络科技使地球空间日益缩小, 地球人的交流方式更加直接、迅捷和全面, 但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信息社会的快节奏以及市场经济下人们行为的“ 唯利是图” 也使得人们在交际中的“ 信任感” 大大减弱。因此,在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交往过程中注人“ 信” 的道德因子, 架起彼此互相信任的沟通桥梁, 对新时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健康和谐发展, 社会风气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这一点, 冯友兰先生从哲学思辨的角度进行了论说“ 一社会之所以能成立, 靠其中之分子互助。于互助时, 此分子和另一分子所说之话, 必须可靠。此分子所说之话, 必须使另一分子信之而无疑? ?若在一社会之内, 其各分子所说之话, 均不可靠, 则社会之不能存在。” 最后, 冯先生断言“ 人必有信, 不是某社会之理所规定之规律, 而是社会之理所规定之规律。”意思就是信不光是某种社会需要, 而是任何社会都需要的一种伦理道德规范, 在此种意义上的“ 信” 德, 更具有了永恒性、持续性、超越时代的价值。

第二,诚信是执政者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 信” 是执政者管理民众、维持社会稳定、维系国家政权的基本前提和有利保证, 这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已得到充分体现。宋代的司马光说得好“ 夫信者, 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 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 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 霸者不欺四邻,

善为国者, 不欺其民, 善为家者, 不欺其亲。不善则反之, 欺其邻国, 欺其百姓, 欺其兄弟, 欺其父子, 上不信下, 下不信上, 上下离心, 以至于败。” 这就将“ 信” 提到“ 守国” 的高度。因为民为国本, 只有取信于民, 国家才会巩固, 民心所向的前提就是能否获得民信。可以说, 统治者与人民的相互信任关系, 是政治凝聚力形成的前提和关键,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某一政权能否创建、巩固和发展。而在当今社会, 领导者要取信于民, 不仅要有大无畏的胆识、过人的智慧、前瞻的眼光以及开拓进取的精神, 更要有扎实的工作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他们只有以十足的干劲和富有成效的工作, 才能博得群众的理解、支持与拥护, 才能促使群众也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而为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奠定。

第三, “ 信”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不可少的道德维度。

诚实不欺是“ 信” 的基本内涵, 这种奉守诺言, 遵循契约,承诺过的事必付诸于实践的精神在商业活动中尤显重要。《孔子家语· 相鲁》曰“ 贾羊豚者不加饰。” 意思就是指经商者不售假货、劣货, 讲信守信是最起码的商业道德, 这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和未来, 同样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市场经济是各企业主体间、独立的人际间通过公平竞争与合作的经济交往关系来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方式, 是一种以等价交换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形态。和以计划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计划经济不同, 市场经济中经济行为者都是自由的主体包括个人、企业及国家, 双边或多边的交易行为不再受上级部门指令的限制和约束, 经济行为主体的行动由原来的向上级部门“ 交差” 转化为双边或多边的交易方相互牵制、负责, 这样, “ 信” 便凸显出其重要性。交易中, “ 信” 的链条一旦被打破, 就会给行为的双方或多方带来利益损失, 势必会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机制运行的停滞。因此, “ 信” 可说是使市场经济这台机器正常运作的关键。时下, 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诸如借贷逾期不还、不履行合同条款等缺诚少信的现象大有泛滥之势, 必需引起高度重视。

第四, “ 信” 应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动力。

“ 信”的本义是诚实、信任、不欺骗。但笔者以为, 随着历史变迁和时代演进, “ 信” 的内在意蕴也不断得以拓展和弥新。在现时代,“ 信” 的内涵又被加注新的元素—信念, 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追求以及对理论的真实性和实践行为的正确性的确证。《论语》中虽然没有对这一层面意义的正面阐释, 但孔子为了实现其政治和学术理想而辗转周游列国勤奋讲学的精神, 以及他迫求目标不屈不饶的人格魅力, 本身就是对信念一词的最好诊释。再者, 从实践意义上看, 人在现时的种种奋斗都是实现未来之目标的必要手段, 对理想的追求, 对信念的坚持,实质上就是实践主体对自身行为的价值肯定, 是对自己最终有能力实现目标的内心确定和信任。

《论语》关于诚信的论述大体完备;这些真知灼见, 两千年来一直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中国人,直到现在,依旧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一、《论语》原文

《里仁》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长治公》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卫灵公》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恕是孔子思想中重要的范畴。关于恕,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中给予明确的规定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论仁、义、礼、知、信等,尽管一向没有给出现成的概念解释,而是善于在具体的与语境场景中,针对不同的人物与问题而展开富有针对性的阐发与评说。在孔子弟子不断将老师旨意上升到一般理念的尝试过程中,还是能较为清晰的得到孔子关于恕的表述。从曾子对“一以贯之”的“夫子之道”所做的“忠恕而已”的高度概括,再到子贡“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追寻,可以感受到仁爱精神从理论层面进行一次次凝练的同时,实际上也为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层面而摸索出可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恕”的伦理意义上,意味着这样一条道德法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换句话说,行恕的根本依据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之前提到过,既然孔子对“恕”做了很明显的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规定,那么,接下来,就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行剖析,进而理解“恕”。

这里强调和着重要解决的是个体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准则问题。个体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注定要面对和处理“己”与“人”之间的关系。“己”强调了“恕”的主体性问题,这里的主体性一方面体现在“恕”是指向主体自身的,是对“己”自身立身行事的要求,强调的是一种内省和自律;另一方面体现在事物的“欲”与“所不欲”是取决于主体“己”的价值判断的,换言之,“己”以自身的主观决定着恕的标准。“勿”即“不要”。与其坚决,强化了恕的自律性,同时“勿”也规定了恕的使用原则,即恕是一种不作为的准侧,它不强调主体需要做什么,而是规定着主体不可以做什么,在恕的“己”与“人”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恕是由己出发而指向“人”即他人的,也就是说这里体现着恕的单向性。 梳理一下上述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恕”实现的可能;2.“恕”实现的过程;3.“恕”实现的原则

1)首先来看“恕”如何可能的依据?

从对“恕”字原义的梳理,可以看出,对“恕”的阐发都建立在“将心比心”的基础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所以可能,正是人们在自己内在同情心的基础之上“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结果。从自己的本心出发并通过设身处地和角色置换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理,可推出“己予立而立人,己予达而达人”。

朱熹解释“恕”,如心为恕,推己之谓恕,可谓揭示了恕的本质特征。“如心”是体验,“推己”是推情,说明恕是一个自律性的、体验性的推情过程,不依恃抽象的逻辑推衍和外在的义理灌输。因为所推之情,来自于人的本然之善的“良知”“良能”。应该说,这是孔子对性善论的肯定。

2)“恕”实现的过程也就是行恕的路径,即以心度心。度由己出,度的对象是别人,度的方法是通过心,经由情而进行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类推。

需要注意的是,孔子的恕是有这样的一个预设前提的,那就是己的所不欲是可以代表他人的,亦即己做出的价值判断是正确的,合理的,是在人与人平等基础上的,换而言之,我之欲与不欲一定是他人的欲与不欲,己是可以充当道德判断的标准的。

有观点认为,如果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对仁的积极表述,那么“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就是对仁的消极反映,前者是有所为,后者是有所不为,孔子强调着己是可以“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的,也就是说,己的思想和判断,己的欲与不欲就是他人的欲与不欲,从表面上看这是建立在平等思想的额基础上的,但是,孔子对价值判断主体的自信已经不自己的将自己列于一个相对于课题的伦理优势之上了,由此可见,恕是一中在强调平等基础上的强者之道。

3)“恕”的实现是有原则的,并非无底线。

孔子思想的是关于仁的建构,其中最熟悉的原则性规定就的话语就“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角度而言。对不欲的容忍,对欲立的执着都决定着“宽恕“意义上的底线问题。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的原则即“克己复礼”,进而可孔子欲立仁的角度推出,孔子恕的底线——违仁不恕。

三、“恕”与其他思想

“恕”作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最为常见就是与“忠”一起出现,形成所谓“忠恕”。 里仁15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恕是作为“仁”的“人”字形大厦的一部分支柱。恕作为为中介,整合孝与忠并由孝及忠构建起君子的社会性人格,又为仁行天下提供了人格担当,也为自身提供了主体性动因。 “仁”的最基本含义是“人”,“仁”所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爱人”。在关于仁的众多表述中,“忠恕”即作为实现“仁”的途径。可以这样理解,“忠恕”就是“爱人”的具体表达方式。相比之下,恕比忠更具基础性和普遍性,是人类社会维持正常秩序的起码准则,直白的会所,假如你不能自觉的帮助他人,至少你不要有意去损害他人,而这个“他人”,指个人,指群体,包括民族和国家。到爱的行为是相互的,普世伦理必须普遍是使用,可以看淡,“恕”,是孔子“仁学”得以实现普世性功能的依据。

四、“恕”的现代价值

“恕”作为孔子建立的道德准备对今日的社会仍有重要的影响,我选取恕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为视角,简单的对恕做一个评价。

“恕”是在人际交往中的处事原则,“己所不欲”的事物是外在的他人所造成或可能造成的,是在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出现。在己与他人的关系中,在己一方建立以个包容和消化的空间,通过对己的约束,使得在己与人的关系的处理上最大限度的利于他人,但这是很难做到的。在孔子恕的心理前提便是对他人的容忍,狂输,这种推己及人的思维及处事方式体现着一种博大的慈悲悯人和人文关怀。

——儒家把“仁”、“智”、“勇”列为“三达德”

《论语》中论述“勇”的次数不多 ,共12次:

《为政第二》、《公冶长第五》、《泰伯第八》、《子罕第九》、《先进第十一》、《宪问第十四》、《阳货第十七》

何为“勇”

一、发乎仁 ——以“仁”为基础的“勇”

将“勇”建立在其思想核心“仁”的基础之上的,“仁”是“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宪问 》

“仁”中一定包含“勇”,而“勇”未必能做到“仁”。而这样的勇不是真正的勇。“勇”是要为实现“仁”服务的。

孔子对勇的肯定是建立在勇属于仁德的基础上。

二、止乎义 ——以“义”为指导的“勇”

勇本属于仁德,仁行不合宜(义) ,就离开仁的本质。

以“义”来衡量“勇”,并提出了为了“义”勇往直前甚至不怕牺牲的勇德观。 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

“勇”必须受“义”的制约与引导,否则“勇”就会变成为一种破坏力量,从而导致“乱”。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阳货》

三、适乎礼 ——以“礼”为规范的“勇”

不知礼,无以立。

在孔子看来,“勇”是“成人”标准的必备因素。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宪问第十四》

孔子以“礼”作为标尺,来规范“勇”。对于脱离“礼”的“勇”是持批判的态度,认为无礼之勇会导致犯上作乱。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思,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泰伯》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敫以为知者,恶不孙(去声)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阳货》

小结:勇发乎仁,适乎礼,而止乎义。

《论语》中的“勇”是必须服从、服务于“仁、义、礼”的。

由此可见,孔子在《论语》中所倡导的“勇”并不是今天意义上的勇敢之义,也不是西方古希腊的尚武崇力之义,而是指源于人的道德本性的直觉任情和意志自由、自控。 “勇”是德性的内在构成要素之一,与“仁”、“智”共同构成孔子理性人格的德性基础。同时孔子的“勇”德思想既体现了个体德性修养和人格完善的理论向度,同时又涉及到到社会价值目标对“勇”德的导向性。

《论语》中的原文

1. 《为政第二·第十七章》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里仁第四·第一章》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里仁第四·第二章》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公冶长第五·第十八章》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悦,何如其知也。”

5.《公冶长第五·第二十一章》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6.《雍也第六·第二十二章》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子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7.《雍也第六·第二十三章》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8.《子罕第九·第二十九章》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 《颜渊第十二·第二十二章》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不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推,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10.《宪问第十四·第十二章》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11.《宪问第十四·第二十八章》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12.《卫灵公第十五·第八章》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3.《卫灵公第十五·第三十三章》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4.《阳货第十七·第一章》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15.《阳货第十七·第八章》

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

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一、《论语》中的知

《论语》中“ 知”字有三种用法

一相当于知道、了解,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第一 一相当于知识,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第九 一相当于“ 智”。在《论语》中论及相当于“ 智”的内容共有十八章.

二、“智”在论语中的体现

1.为学方面

做学问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 为智。

爱学习,不放荡,打好根基 为智。

《论语》中并没有直接提出“智”,而是以对待知识的态度来说明智的语句也有很多,如: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业精于勤荒于嬉

孔子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归咎为知识的差异,所以提倡养 成尊重知识、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习惯,特别在知识上 要突破陈规,勇于创新。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最终才能有所成就。

2.统治国家方面

作为统治者能够了解人才,选拔正直的人居上位 为智。

不失人亦不失言,即慎言 为智。

做符合人民利益的事、敬鬼神但不沉湎于鬼神之事 为智。

3.为人处事方面

居住在仁德的地方,接近仁德 为智。

“有道”时智,“无道”时愚,实际上在混乱世道下装傻,即“愚”,是大智若愚。 入仕从政,出来做事 为智。

三、智的性质与内涵

智, 用现代语言理解, 一般认为相当于“ 聪明”“ 智慧”。

孔子的智的特点:第一, 所涉及的全是社会人事范围。

第二, 孔子所论及的智, 基本上都不属于认知性判断,而是是非性的判断。

第三,孔子所谓的智, 实质上指的是人所应具备的理性精神。

第四, 孔子所讲的智, 不属于知识论、认识论或智能论的范畴, 而成为一种品格要求, 具有了道德修养的性质。

“智”的内涵

其一,以“知人”释“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

其二,以明“是非”、“不惑”释“智”。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论语·为政》

其三,以“知天命”、“知道”、“知人命”释“智”。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

其四,以“审慎”、“明通于事”释“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四、孔子眼中的智者

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篇第六 从审美情趣而言,智者爱水,喜欢行云流水,悠然得;

仁者爱山,喜爱崇山峻岭,伟大宁静。

从心理活动而言,智者外向,爱好热烈的生活;

仁者内向,爱好宁静的生活。

从生活情趣而言,智者乐观进取,积极向上;

仁者安谧静穆,健康长寿。

2.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篇第九

一、明“察”

二、“慎”行

三、远“虑”

四、善“权”

五、“达”命

3.如何成为“智者”?

孔子认为,条件主要有四: 好学 乐思 勤问 笃行

五、“智”与“仁”关系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不可。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智者如水般灵动,仁者如山般沉稳,二者之间虽然存在着似乎不可逾越的鸿沟,但又是非常贴近的。仁者没有智就不能真正理解仁,更不用说施行仁了;而智者的“智”又必须以“仁”为根本,没有“仁”,即使得到“智”也必定会守不住失去。“智”和“仁”并不一致,却又必须同时存在。

六、智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智与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其他范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一,智是一种高度的理性精神, 道、德、仁、义、礼的推行与实践, 都离不开理性精神的主导与裁断.

二,智又是与其他的道德伦理范畴紧密相联

系的, 只有理性精神, 和其他道德修养相结合, 才能算是真的智。

一、礼序思想

孔子理想中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天下有道”的社会,就是要求整个社会有序而又和谐。礼强调秩序性,要求等级分明、人人各安其位、各尽其职;“礼之用,和为贵”又强调礼对社会秩序具有整合作用。因此,礼象征着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的建立。礼序思想是孔子的重要思想,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起和谐有序的理想社会呢?

1、正名主义与有序社会的建立

为了切实保证社会结构的和谐有序,孔子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提出正名主义的思想。 “正名”是通过礼的“别异”、“明分”功能来得以实现的,其目标就是追求等级有序的社会理想。孔子正名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通过兴礼乐,整顿纲纪,重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政治、伦理秩序,让君、臣、父、子各按其自身的社会角色完成自身的社会职能,从而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礼序思想中就包含了规范、有序、节制、恰当、分寸、适度的原则。

由此可见,通过正名所确立的礼序社会是一种差序社会结构,而这种等级秩序本身也正是礼的本质规范,即“别”,别君臣父子兄弟男女,有“别”然后有敬,以下敬上,以卑敬尊,这样才会民不相争,天下太平。由此礼就勾划了社会的层次和组织结构,同时也规定了处于社会各层次的人们为维护这种组织结构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则。

礼的作用就是改善人际之间的关系,让每个人都遵纪守法,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各人按自己的职分,按自己的分工去办事。这也正是孔子正名思想的真正价值所在。这样,礼既以等级秩序为本,又注重等级之间的协调,在促进有序而又和谐的社会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礼别与乐和的统一

礼之本质是“明分别异”,即区别上下贵贱的尊卑等级;乐之本质是“和”,即调和各种等级类别之间的关系。但礼是“别”中有“和”,乐则是“和”中有“别”,两者辩证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来维护社会的稳定。

礼乐具有同样的功能,即都既有巩固等级秩序的功能,又有沟通调和的功能。孔子把兴礼乐、定名分作为治平天下的手段,认为礼乐大体有强调秩序与强调和谐的分别,但礼与乐一样亦重视和谐,强调社会的整合。《论语·学而》记载,有子曾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小大之事皆需遵循礼而行,大事:征伐、祭祀之类:小事:乡射、饮酒之类。小大之事皆需有节才‘能和。从礼的外在形式来看,容止饰物、名位仪节莫不有所差别,但差别本身又是规范,这样一种差序格局的规范反而能够满足不同等级的不同需求,有利于社会的整合。

所以,礼乐应互相配合、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既和谐又有序的要求,实现孔子理想的礼乐制度。

二、礼教思想

教化管理是孔子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感化,陶冶和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进而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礼教是儒家教化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的作用首先是提供给人们一些行为规范以维持社会秩序,更在于通过这些外部的规范起到教化的作用,启发和涵养人们内在的理性自觉,不断培养人们的道德心,从而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

当道德境界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人们的行为就会由礼的约束进为道德自觉,由他律进为自律。这种在潜移默化中将人引向道德之途,于不知不觉中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就是礼的教化之功。

三、礼治思想

儒学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和传统社会管理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儒家所主张的“为国以礼”的思想更成为自汉代以来,历代封建王朝和统治者,用来管理国家、控制社会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已经形成。

那么何为礼治呢?礼本身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它包括了社会道德规范、政治制度、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是社会生活中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以礼治国实质上就是以规范治国。”《论语》礼论认为礼治就是将礼作为管理国家的控制手段。

那么,礼的规范准则在国家的管理中是如何发挥它的控制作用的呢?这主要集中在孔子所言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中。孔子认为如果以德来教化民众,用礼来规范民众,老百姓就会形成廉耻之心,自觉地服从管理; 如果以政刑来约束、整顿百姓,他们虽然会暂时免于罪过,但并不会形成廉耻之心。德是礼所蕴含的内在本质,礼是德的外在表现,两者在管理中以道德仁心为出发点,目的是引导人们向善,从而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标,因而是一种内在自觉性控制。政刑是利用严格的法制、刑罚等强制的手段来管理,属于外在强制性控制。孔子所主张的是以德礼作为控制管理中的主要手段,以政刑作为补充。两者互相依存,共同发挥着作用。

《论语》里出现孝字出现了17次。《论语》一共20章,这17次出现孝,有15次在前10章

“孝”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之一 -----为人的根本,也是为政的根本

孝,包括孝顺、孝养和孝敬,首先是孝顺。

顺,就是无违。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无违。”樊迟为孔子赶车,孔子就对他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是无违。”樊迟又问:“那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父母在世是要以礼相待。父母去世后要以礼安葬,以礼祭奠”。)

“无违”,是指无违于礼,而不是无违于长辈(孟懿子问孝)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问什么叫做孝。孔子说:“对父母,做儿女的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操心”)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只要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狗马都能得到饲养,如果不是真心孝敬父母,那养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难的是儿子经常保持和悦的脸色。有要做的事,儿子替父母去代劳;有了酒和饭,父母去吃喝,这能叫做孝吗?”)

“孝” 行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一惧”

孝与仁

仁这个道德强调的是人们的一种内在信念,强调的是一种真诚。仁这种道德他是比较抽象的。他要通过一个具体道德来体现。在具体道德中那种道德最能够体现仁呢?仁可以通过很多具体道德来体现。比如孔子也讲过“恭,恭敬;宽,宽厚;敏,敏捷;惠,恩惠”。这些都是道德。但是在孔子看来最能够体现仁的道德的、能够更好的、集中的体现仁的道德的莫过于“孝”。孝是最能体现仁。仁也能够通过其他道德来体现。但是最好最好是通过孝来体现,孝是最能体现仁的道德的。

为什么孝能够体现仁的道德呢?因为孝道最讲究内心真诚、没有代价、不是为了别人,就是我的内心,就是发自内心,实实在在的,仁不就是这么一种道德吗?仁就是讲内心,而孝这种道德是最强调内心,所以孝最能够体现仁的道德。

孔子这里强调的是孝不能光追求形式。孔子说最高道德仁就是这样,仁不能够停留在形式上。要内心真诚的爱别人,讲仁的时候,不能够光表面上互相赠送礼品、敲钟打鼓,互相说好听的话,互相敬酒。这是仁吗?这不一定是仁,还得看你的内心

如果你内心真诚的爱对方,那你才是真正的仁爱。那么孝就是这样。如果你内心真的对父母好,真正的关心父母,真正的尊敬父母,那才是真正的孝。不要光讲究那些表面的形式

孝与礼

(只有发至内心的真诚才有发至内心的孝顺,那么孝顺应该怎样表现呢?孔子认为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是他的第一层社会关系。所以对父母要讲礼节。那么孝是通过什么样的礼节来表现的呢?而完全拘泥于礼节,符合孔子所说的孝吗?)

孝也是一种礼节。通过各种各样的礼节来表现出孝。而且它不是一般性的礼节,它是每一个人一生中最基础的礼节,最初的礼节

孔子“孝”论 现实价值 积极意义

重根源、主入世的精神 溯宗归祖 凝聚性 家庭美德建设 拯救道德失落的危机 修身养性 道德自律

人文关怀

更多相关推荐:
感悟孔子

学院法学院班级101姓名董俊学号1002100110指导老师吴小强感悟孔子人生需要感悟有感悟的人生才是睿智的人生先哲的人生不能复制但可以创新先哲的智慧不能抄袭但可以借鉴生命就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创新和借鉴之中延续发...

孔子感悟

孔子感悟学习之道在今天这个时代信息纷纭复杂很多无用无效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头脑耳目我们静心想一想这些东西我们真的需要吗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哪些东西真正有价值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虽然学习了但未必有效率学到的东西也未必...

感悟孔子

走进文化遗产感悟华夏文明作者刘毅然书院街小学四年级三班今年国庆节我在爸爸的带领下游览了我们家乡的孔府孔庙感悟孔子领悟孔子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天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我的心情格外高兴我们很快来到了目的地在游览过程中爸爸告...

孔子教育思想感悟

孔子教育思想感悟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千百年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早在几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已经出现一位资深的思想政治家他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儒家教育理论的奠基...

感悟孔子

感悟孔子读孔子感悟自然与真实有种如沐阳光的感觉如行走在高山流水之间细细品味孔子的言行他的思想好似滴滴甘泉流入心田心灵得到了滋润和养护他的思想渗透到平时的生活中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做事孔子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无论什...

学孔子哲学思想后的人生感受

学孔子的哲学思想我的人生感受学习科学知识我们是一个明白人但是学哲学是一个糊涂的过程我们都不知道哲学是什么没有办法去解释清楚哲学的真正含义我学习了孔子的哲学思想后得到了一些感受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虽然他...

读“孔子的心灵修养”时的感悟

读孔子的心灵修养时的感悟谭婧婧何谓心灵修养心灵又是什么我认为心灵他能感受到喜感受到怒感受到哀感受到恐惧感受到痛苦心灵一种器官动物与生俱来就拥有的一种器官它是一个生命场它是以场的形式与周围世界发生相互作用同时它也...

读孔子语言观的感想

读论语语言观的感想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虽然他不是语言学家没有系统的语言理论但一部论语就有许多处直接涉及到了人的语言问题论语是以仁为核心的论语中所谈的言言语说话也是围绕仁这个轴心旋转的孔子往往...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袁佳琪最近在读孔子的故事这本书作者李长之是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学者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奠定中古儒家的思想的人也是把中国名族所有的优长结晶为一个光芒四射的星体而照耀千秋的人但是自五四...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暑假我和爸爸一起读了一本课外书书名是孔子的故事这本书记录了孔子的一生从孔子的出世讲学周游列国再到编写春秋宣扬仁政德政的一系列故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明志小学六4班胡强指导老师胡勇今天我读了一本好书孔子的故事我认为孔子是一位学富五车博古通今的贤人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孔子名丘字仲尼人们尊称他为孔子是春秋时鲁国人他一生虚心求学不耻下问可谓是活到...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20xx0904作者891146394153人读过相关作文我来投稿我读了史记中孔子的故事知道了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

对孔子的感悟(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