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心得

时间:2024.4.30

身如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常拂拭 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非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孤独是一种情调 比承诺更可靠

恭 宽 信 敏 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

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 同其尘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矣已”

百行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天下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天行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两利相权取其中,两害相权取其轻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道不同,不相为谋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三不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止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

仁者爱人;中庸之为德;学而时习之;性善与性恶;修身养性;明与天人之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忘者寿。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以其不病。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自损者益,自益者缺 或损者益,或益者损。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中足常足矣。

不谋一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赫之功。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1

温良者,仁之本也。 敬慎者,仁之地也。 宽裕者,仁之作也。

孙接者,仁之能也。 礼节者,仁之貌也。 言谈者,仁之文也。

歌乐者,仁之和也。 分散者,仁之施也。

世人个个想长年,不语长年在目前。我得宛立平易法,又见将食粥致神仙。

胸中自有雄兵百万

刚柔相摩,八卦相荡。(两种力量,八种现象:天 地 日 月 水 火 风 雷)

易经的四大功能:

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慎1 曾子有疾,召门第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

慎2 子曰:苟错之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慎3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而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工资往上爬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临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择不处仁,焉得知?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著书只为稻粱谋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 辞,达而已矣。

板凳应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直的分寸:不可则止,毋自取辱焉)

打透生死关,生来也罢,死来也罢;参透名利场,得了也好,失了也好。

童子智少,愈少愈完,成人智多,愈多愈散。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故能为百谷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2

一盆之水,一拳之石,足以容泰山江海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每临大事有静气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晶,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人乎。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诫,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纳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而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收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盘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静者,心不妄动之谓也。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许尔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神传于目,而目则有胞,闭之则可以养神也,祸出于口,而口则有唇,阖之则可以防祸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无积,既已为人,已愈有;既已与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如梦亦如幻,如露亦如电。

尊德乐意,则可嚣嚣已。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理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明之。使民宜之。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祜之,吉无不利。”

3

以义为先,义利结合。

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正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知至至之,知终终之。(认识与行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面对主客观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时机已来时,行为就要跟上去。看到机会已过去,就要收手,不要强求。)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一般性的结论是可以听到,见到的。但其中深渊的道理,我们是理解不到的。)

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期知仁矣。

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不迁怒,不二过。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未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程子教人以静,朱子教人以敬,静者,心不妄动之谓也。 敬者,心常惺惺之谓也。又况静能延寿,敬则日强。 为学之功在是,养生之道亦在是。静敬之益人大矣哉,学者可不务乎? 致果曰毅

信:人言为信,人言无不信者故曰信。人言:人类的正确思想,正确主张。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 信以成之。

果哉,末之难矣。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谦:高而不显者。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子曰:吾叩其两端而竭焉。

4

敬业 奉献 苦干 勤学 合群

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知崇礼卑--知:人的认识,思想。知崇:认识不断提升。礼,同履,履行。卑:实地,卑者,近也。)意为:思想认识无限广大,不断提高警惕,行动无限实在,稳扎稳打。是高与低的结合,思想虚灵与行动具体的结合。

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5


第二篇:道德经心得汇编


一,道,绝非科学所能企及。

二,道,绝非哲学所能企及。

三,道德经中道字是什么含义?

四,道德经中德字是什么含义?

五,道德经中自然是什么含义?

六,道德经中浴字是什么含义?

七,道德经就目前发现的版本而言,帛书甲本堪称最早。

八,老子的修行方法是什么?

九,老子是如何传道的?

十,无为,指的是什么?

十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十二,老子的世界观。

十三,老子说无身是否鼓励自杀?

十四,知乃失道真祸根。

十五,什么是无身?

十六,老子为何用道字?

十七,老子为何称老子?

十八,老子治国治民治心之道。

十九,老子三葆——大我三剑客。

二十,道德经之正反和。

二十一,道,不可知,不可说。

二十二,人生三个必经阶段。

一,道,绝非科学所能企及。

(一),道,科学难以企及。

道德经中,老子以醒悟者姿态,向我们阐述了诸多宇宙人生大道理。 01原动力是妄想。

大道本恒。因“可”而失道。动念起心,或说“妄想”,是一切发展变化的原动力。道德经中,老子说得清清楚楚。修道者通过修行,能够自我实证浑心乃万物主,万物皆是自心变现。浑心动念妄想而生无;无生有;有生万物。反之,万物又归有,有归无,无归于道。

科学只能凭借感官理性研究万物现象及其规律,而不能达到老子所说的无和道的境界。甚至老子所说的有,科学也只能识其表面,而不懂实则是无。

所以,心是原动力,万物皆是自心变现,因妄想而有了宇宙及其变化,对于科学而言,无异于天方夜谭。

02无是万物之极。

最小,由分子到原子;进而质子中子;进而夸克。夸克可以再分吗?没有内部结构了吗?科学确实不知其极何在。

老子在道德经中,则明确指出,无是其极,无是万物之始,也是万物之终。 修行者通过艰苦修行,早就实证老子观念是正确的。这种证,是自证自知,他人替代不得。所以,知者寥寥,信者寥寥。但却星星之火,流传下来。 03万有本不可得。

科学乃至经验,需要肯定这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在这个大前提下,一切推论思维才是合理的。而道,永恒之道,恰恰不“可”。“可”,则失道。修行达到玄

同境界,就能自明一切都是“不可得”的。这就否定了科学和经验的大前提。科学,如何继续思维论辩下去?

对道的感悟,需要彻底打破科学经验的束缚。科学,识也;道,则无识。所以,老子才主张“弃知绝学”。放下一切知见,才可能回归大道。“知见立知,是无明本”,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04道从自心求证。道之实证,是心证,而非物证,是自明,而非他明。自明者,如心中所想,只有自己明白,没有所谓外在事实根据。表述出来后,他人只有信或不信。自己不能证明给他人看,他人也不能证明真假。信之则有,不信则无。有人不懂自明之理,想欲通过科学证明道,是徒劳的。道这里,岂止是有,即便无,即便心,也是妄想而生,是虚幻的。哪有意识立足处?

05不可向外找眼。

只有反闻闻自性,才可能与道谋面。如同以眼看眼何在,向外观遍世界乃至微尘,也不可能得见其眼。只有在观看外物中反观,才能自明其眼。世俗经验乃至科学,都向外求,向外聚光。可见,经验乃至科学,想欲见道,是不可能的。“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间不能及”,说的正是此理。

06只有生死事大。

没有科学,就没有生活。科学重要。一切修行,都是不碍世间法的,当然也不碍科学发展。

但科学,却永远解决不了生死问题。所以,生活再重要,和生死问题相比,也还是小事。生死事大,此乃硬道理。

?

(二),无,科学与道衔接。

01国人的衔接。

阴阳五行八卦学说,衔接于万物之母“有”。而有,实际是无,绝对的无。 道德经中,无是阳,有是阴。继而产生后天阴阳八卦五行。衔接得十分自然。 后天的阴阳、五行、八卦之理,是入世法。是道用。是中国古人的科学哲学。因学而得。

后人运用阴阳五行八卦学说于医学,建立了中医理论。

后人运用阴阳五行八卦学说于算命,建立了预测体系。

阴阳五行八卦学说,也一定能运用到当代社会生活更多方面,古往今来的专家学者们,正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

02科学的衔接。

自然、社会科学,最终,也只能衔接万物之母“有”。有,实际是无。这无,不是科学所言的最小粒子,也不是科学所言的场,也不是科学所言的真空。而是通过修道才能自明自证的“空”。如此而行,科学才最终找到了其母有,找到了其父无。回归无,心,才最终脱落意识粘缠,归于清净本体,这正是“浴,神不死”,大道得成。

无,绝不妨碍科学继续探索更新的小大、始终。但无论如何更新结论,科学都逃不出“无”的窠臼。实际来说,科学,寻找不到最小,也不可能寻找到最大;寻找不到开始,也寻找不到最终。因为开悟圣人实证了一切乃心变现。心无形无相,根本没有大小之分,没有始终之别,没有边际,那么,企图寻找边际,是不可能的。

和无衔接,科学没有话语权,只能相信。正所谓“信是道源功德母”。不信,则陷入无限的求证、不可证。始终没有可以依靠的绝对的最终理论可以建立。只能

建立相对的假设,仅仅假设而已。和圣人修道实证,不是一个层次说话。 03两个关节点。

一是道动念而生无,而立无为太极。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何谓太极?不开悟者当然不知。此太极即是无,是阳,从道生。无生有,有是阴,而成两仪。 二是阴阳与矛盾,可以衔接,二者相类。

阴阳之理包含对立统一之理,但阴阳之理比矛盾之理要深刻的多。阴阳变化,其极是无,这一点,道德经中已有明示;而矛盾之理,唯物主义归于物质,唯心主义归于意识,和道德经相比,都是皮毛。无,其根在浑心;辩证法没有这样见地。 矛盾与阴阳衔接,道便与哲学相衔接,继而与科学相衔接。一切便都理顺。 总而言之:

只有信道,才有机会悟道,回归永恒,长生久视。不信道,无论科学发展到什么高度,最终都要归于死地。悟道者,根本不执著有或无的。那些以为通过科学可以证明道者,一定要执着有,执着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在这个前提下,他们的科学证明才有意义。而如此执着者,根本不是悟道者。不悟道者,欲运用科学阐明道,乃至运用科学证明道,无异于自欺欺人了。

我尊重科学经验,这是我们生存的指路明灯;科学经验使我们得以生存,解决的是生存问题。我更崇拜圣人言,这是我们醒悟的金科玉律;圣人言使我们得以长生久视,解决的是生死问题。

道即万物,万物即道。原本是一,妄分为二,明得此妄,与道相合。虽然是一,发用成二,又不可体用混淆。得其道用,如科学哲学经验等,便以为悟道,此乃假道,发用之道,非恒道;离开道用,想欲悟道,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只有借假,才可修真,才可得见恒道。

二,道,绝非哲学所能企及。

读老子,想在哲学层面理解老子是很难的事情。因为老子高度是哲学家们望尘莫及的。

首先,从辩证法角度看。

套用对立统一规律,就把不能再大的老子套进黑格尔的小小瓶子里了。如有和无,强和弱,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样读老子,老子思想便被抹杀了。 实际来说,老子的正反和辩证运动,比对立统一规律要深刻得多。

其一,老子的和,和在“无”,是令众生解脱,回归永恒,长生久视。辩证法则和在对立面的同一,令众生学会辨证思维。二者相去甚远。

其二,老子辩证法是建立在开悟基础上的,而世俗辩证法则是纯粹的理性思维,没有达到开悟之高度。

其三,老子的辨证运动,其原动力是心之起“念”,注意,此心不是世俗所说心,而是只有开悟者才能晓得的“心生种种法生”的那个“心”。辩证法则把这个动力归于世俗所谓的矛盾,或归于世俗所谓的理念。

其四,老子大言“反者道之动”,意在提醒我们“有为”会适得其反而不得的;同时也在引诱我们“无为”而能无不为的,最终归还道的。辩证法是在提醒我们应该“无为”吗?

其次,从本体论角度看。

本体论,是哲学核心内容。实际来说,老子的道本体论,比哲学本体论要深刻得多。

其一,世俗的本体,或者是物质乃至物质具体形态;或者是世俗之意识、意志、及理念,或推论出的所谓客观精神、理念、意识。因此,世俗哲学,分成唯物论和唯心论两大派别。

圣人的道本题论,不是唯物的也不是唯心的,是超越二者之上的。因为道不是物,也不是心;又非不是物,非不是心。开悟的人,自然懂得这一切。把“道本体论”划分到唯物论或唯心论阵营,这样划分者,绝对没有证悟什么是道。或是把道认作物,或是把道认作心,实际都是错误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暗示“心”就是道,“我”就是道。佛祖也说“心生种种法生”,“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但此心绝非世俗所谓的心;此我绝非世俗所谓的我。有兴趣者,可以参照《楞严经》中佛祖专门讲“心”部分,深入参验体会,慢慢证悟真心。一旦证得,如同梦中知梦,梦中之主观客观,梦中之心物,乃至梦中之我,瞬间烟消云散,皆成假象。到这个高度,我们才明白了佛祖所说“心”,解悟了老子所传“道”。也就知道,唯物唯心之世俗哲学,和圣人所传道,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说话。

其二,世俗的本体论,都是建立在虚幻基础上的妄想,不能达到真正的“真实”。老子的道本体论,则是真正的事实真相。

哲学家中也有修行达到绝顶高度者,如贝克莱主教,但大多数都流于思维论辩,而不能达到证明道的开悟的高度。

其三,哲学家们谈到的本体论,开悟者已经超越这样高度,所以都能心领神会,都明明白白。

而开悟圣人所言本体,哲学家们就不懂了。因为圣人所说本体,靠哲学家们的逻辑思维是达不到的,是不可能理解的。圣人所言本体如同大梦醒悟,越是迷恋梦中情境及思维,越是不能醒悟。所以,哲学思辩是不可能理解圣人所言本体的。 圣人所说的本体——道,信,则可入,不要试图通过逻辑思维证明后,再入道,没有这样道理。“信不足,案有不信”,人们才失道的。“信是道源功德母”,一切圣人都是这样说的。千万不要用“迷信”这两个字挡住自己开悟的道路。把自己当作圣人的孩子,信其所言,依教而行“无为”,便可得见道之本体。 关于道德经的道,黑格尔这样说:“据雷缪萨说,道在中文中是道路,从一处到另一处的交通媒介,因此就有理性、本体、原理的意思。综合这点在比喻的形而上的意义下,所以道就是指一般的道路。道就是道路、方向、事物的进程、一切事物存在的理性与基础”。大家仔细读读,老子的道,被哲学家们理解成了什么?老子圣人的修行高度,被世间法硬生生抹杀,甚至连个哲学家都不如了。 再次,从认识论角度看。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不能以此范围老子。

道,不可知,所以,说老子是可知论是错误的。老子说过,“识,乃道之华,而非道之本”,“道,下知有之”,所以,老子才要求“弃知绝学”,这样可以归还道。世俗之知,正是离道。

道,又非不可知,所以,说老子是不可知论也是错误的。老子说“知常曰明”,这常就是道。只不过这样的知,恰恰是灭了一切识,也即“无知”。所以,老子把这样的知叫做“明”。把明和世俗的知混淆,用世俗知理解老子的明,不对,因为有知,便落入识,便无明;把二者截然分开,以为道如灰灭,乃至心之大明也灭,这也不对,因为此明乃大明,无识,却不失其明。

总之:

其实,老子哪里是为了什么政治、哲学、军事等等这些小事而写道德经啊,哪里

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啊。老子是为人生第一大事而书写道德经,解决的是生死问题。

老子自言:“我道甚易知甚易行,而世人莫能知莫能行”,为什么不能知不能行?因为老子的道,只有通过无为,只有通过弃知绝学才能达到。世间人都有为,谁愿无为呢?世间人都求知,哪个肯无知呢?由此故,老子高唱无为上千年,直至今日,世人依旧不肯知,也不肯去行。老子自言: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世人稀能及之矣。

道是什么?醒悟者自然知道,个个心领神会。不醒悟者,写得头头是道,说得天花乱坠,也是不知,还在道外。

哲学乃入世之法。道德经是入世法也是出世法,远在哲学之上,不可相提并论。但二者也非截然分开,也有联系的。

道。说不成。只有修道,实证其明才成。实证后,再建立哲学体系,就有了根基。如贝克莱,如佛家唯识论,如老子道德经。等等。皆是真正的有根基的哲学。这样哲学,是悟道手段,既能助人美好生活,又能助人解脱生死。

不实证大道,如莱布尼茨,如黑格尔,如康德,如费希特,如詹姆士,等等哲学家,尽管也言本体,却是门外汉。他们不敢言天上天下惟我独尊,不敢自称老子,因为他们不是醒悟者。这样哲学,皆是没有悟道根基。哲学仅仅成了生活手段,不能助人解脱生死。

生死事大,这是人生硬道理。解决生死,这是人生根本目标。

三,什么是道?

(一),道恒,无名。

老子说:“道恒,无名”。在最后一章,老子又一次强调“道恒,无名”。 道恒:道是永恒长存的,是不动不变的。

无名:不可名说,不可靠语言文字等表述出来。老子自言:强字之曰道。是不得已而为之。基督教圣经中把道用[]表述,更可彻见大道“无名”之含义。我们没有证悟大道,尽管大道不可言说,但我们可以通过譬喻去大概理解道。因为譬喻,是一切修行共用的说法手段,是圣人开辟的方便捷径。但,仅仅是譬喻而已。以手指月,切莫只见其指。

设定我们在做梦。梦中圣人告诉我们,“道生出这个世界,也在滋养这个世界,也能毁灭这个世界。请问,道是什么?”。

……

(二),我们等不及醒悟,睡梦中的我们,开始思维论辩“什么是道”。 1把道理解成是规律。

老子不会满意这一答案的,因为规律是可以言说的,可以表述的。非是无名,而是有名。实际来说,一切规律都是道发挥作用的表象,如天道,地道,人道,阴阳之道等等。把规律理解成道,必须先推翻老子说的“道恒无名”才可。这是不可能的。

2把道理解成“无”,如空、一、朴,等等。

在老子体系中,一,无和有,都同出于道,由道而生。以为无就是道,以为空就是道,以为一就是道,这样的理解,把老子修行层次给抹杀了。也是错解道。 3很多人从哲学意义上,为道做定义,这是不明智的,是不懂老子的。能定义的话,老子自己早便会说得明明白白,不会留下诺大疑问让后人乱猜他一葆再葆的道。这样对道的哲学定义乃至解释,实际会妨碍人们对道的感悟,反使人们陷入

思维议论道的泥潭。比如说,“道是体,德是用”,这样说并没错。可没悟道的读者,会从日常哲学或生活含义上,把道错误理解成“本质”,“本体”,“本源”,这就大错特错了。再如,“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样说也没有错,但没有悟道的读者,很容易把道的这些作用当成道去理解,这就是离道了。所以,老子对“道”不敢多说一字,因为他已经悟道,怕多说一字,人们从字意上误解道。

4道,不是概念。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道,没有内涵,尽管道涵盖一切质;道,没有外延,尽管道囊括一切量。譬喻,做梦。二人梦中讨论什么是道,只要没有醒悟,说什么,都不是道。可见,道,只有悟,才知“道”;梦,只有醒,才知“梦”。道中演说什么,都还在道中;梦中任何理论,都不能出梦。

所以说,道,需要“证悟”。一旦证悟,恒道是道,非恒道也一样是道。心是道,物也是道。性是道,相也是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

(三),证悟。

睡梦醒来,我们醒悟了。这时,才知道圣人所说的“道”是醒悟后的“心”。睡梦中一切都是心演化出来的。梦里梦外都是“一心”而已。老子称其为浑心,佛家称其为真心,贝克莱大主教称其为大心。这大心,又不出日用之意识心,意识心外,无有大心。所以,在根本上可以说,我心即是佛心啊。

由此可见,睡梦中知的越多,越贪恋,越糊涂,越缠陷其中而不能醒悟。所以,老子才主张“弃知绝学”,主张“无为”,主张“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只有这样,才可止息妄想贪婪,从睡梦中醒悟,回归大道。

想想这些圣人传道,何其劳苦,何其无奈。“此墙不准写字”,他们又只能把这几个字写到此墙上。真苦涩啊。由此,我们又能得见圣人大慈大悲的救人救世之胸怀。

四,“德”字在道德经中的含义。

德:《集韵》行之得也。得,求有所获即是得。

今天,定义为“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相比之下,古人定义更为准确,因为古人的定义,突出了“得”,体现了行与得的关系。让人更能接受“德行”之要求。德,一方面其行其心被世人赞誉,另一个方面能有得啊。做好事好人,岂止为了他人赞誉?还有大得,有如是因就有如是果的。

古圣贤懂得因果,才教人以德的。长期生活经验,告诉人们,德,是富有之行。如德而行,名利双收。

(一),普通之德。

01

人类祖先,最善于观察。通过生存生活的长期磨砺,他们总结出什么样的行,得的最多、最大、最真。这就是德之行。依照德而行,心求其德,外行其事,才能真得、大得、多得。反之,去烧杀掠抢,偷盗拐骗,贪污受贿,如此之得,终究被社会淘汰。因为,这种行与得,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截然对立的,是不能长久的。

02

祖先列举德如下。《周礼·地官》,列出六德:知、仁、圣、义、中、和。老子道德经,列出:仁、义、礼。儒家列出仁、义、礼、智、信。战国时期又有兵家

六德:礼、仁、信、义、勇、智。如是等等。

03

上述德的言行:

首先,这是正言正行,是被社会普遍接受认可和赞誉的言行,是人生正路,是一个社会得以存续的纽带。

社会力量终究大于个人力量。从得来说,依靠社会,借助社会力量,可以得大,得多,得好。维系一个社会存在下去,对其个体言行,必然有种种限制及提倡,这就形成了道德。符合道德之言行,是一个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纽带,所以,道德的言行,被社会普遍接受并加以提倡。

其次,这是个人成就事业的保障。

离开社会,个人是没有前途的。而在社会中立足,就要得人心。得人心者,才得天下。事业才可以越做越大。欲得人心,就要有道德,知礼法。反之,不仁义不道德者,人心丧尽,焉能长久?

可见,符合道德之行,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基本保障。

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孩子有道德,因为他们清楚,只有如此言行者,才有大“得”啊。任何一个民族,都要在生活实践中建立起自己的道德规范。从根本上说,社会是依靠道德力量在维系的。而刀兵,老子说,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时,只能小用。任何一个智慧的民族,都是这样选择的。

(二),上德不得。

01

上德不得,即尊德者不得、无为。老子把有为者,称其为下德,即不尊德。如尊仁义礼者,老子称其为下德。道德经中,老子高举起不得大旗。

合格的母亲,会以普通之德教子。教之以礼,遵守规矩;进而以义,帮助奉献;乃至以仁,爱人爱物。如此步步上进,心量渐渐变大,离道越来越近。但,教导孩子不得,教导孩子吃亏,教导孩子损之又损,普通母亲,真的做不到。只有能够生出天地万物那样伟大母亲,才可能教导自己孩子不得,无为。因为这样母亲清清楚楚,天下万物皆是自己所生,都是自己的,无需争。圣人,只有得道圣人,才能教人以不得,教人吃亏,教人放下,令我等失道众生,最终达到长生久视,回归大道。在道德经中,老子赋予德字新的内涵,那就是不得。能做到不得,才是上德,即尊德;反之就是下德,不尊德。

02

尊德无为。反推,不尊德有为。尊德即是上德;不尊德即是下德。老子把下德分为:仁、义、礼。老子明确指明尊仁义礼乃是不尊德。《周礼·地官·大司徒》:六德:知、仁、圣、义、忠、和。这是周代大司徒教化民众六项道德标准。比老子稍后的孔子,崇尚仁义礼,这不能不说是当时的一种时尚。稍后战国时期又有兵家六德:礼、仁、信、义、勇、智。仁、义、礼见于其中。所以,从历史事实角度,可以肯定,在老子所处的周代,仁义礼,确实属于德的范畴。而老子却言其不尊德,这是敲了世人一大棒,着实醒人眼目。

仁义礼之德,在道德经中,被老子划入下德,是有据可查的。

请看: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

这段经文中,无为和为之,其相对性明显可见。上字皆是尊之意。尊德无为,尊仁、尊义、尊礼则是有为。无为即尊德,有为即不尊德。所以,上仁上义上礼,就是下德。

03

有人反对,说德、仁、义、礼是并列的。

理由是,经中“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明显可见其并列。

答曰:这个推定不对。请看: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

故失道。

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这段话,上下对看,失道而后德之德,是尊德。尊仁、义、礼则是下德。由上文可以推定。

(三),不得,能做到吗?01

不得,孔子知道做不到,便取老子仁、义、礼而为之。创立了儒家入世法。 02

老子清楚,有人能做到,所以,才传法于世,期待众生都达到长生久视。 03

实际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在用我们的一生,践行着得,也践行着不得。 首先,我们必须解决生的问题。

这就需要依照世间法,广行礼、义、仁等道德,通过有为而去得。注意,得到最终,却无一例外奔向死亡。人生争得,其实是在争死啊。

人生如同鸡笼中的肉鸡,被判了死刑啊。刑期都是一定的。傻瓜们,争吃争喝,争名夺利;聪明的,力行打破牢笼,逃出生死大关。争吃争喝、争名夺利的傻瓜们,即便当了王者,还是傻瓜,免不得一死。而力行打破牢笼者,才是真聪明,才是所有必死者真正的大王,因为他能带领我们解脱生死啊。

其次,我们需要解决死的问题。

这就需要依出世间法,广行无为,广行上德,从而不得。目标是老子所说的长生久视。这才是人生最大问题所在。生死事大,便是此理。

04生活中,如何做才是不得呢?

修行一旦达到玄同境界,便明白一切都是不可得的。所谓的得,仅仅是众生的妄想。不得,才是事实真相。

不修道者,不懂这一真相,可以利用不得的世间含义,依照圣人教导,在强弱间能够守弱;在大小间能够不争;如是等等行持,就是不得了。注意,后世所言舍得,吃亏是福,实际都符合老子的上德不得教诲。如此而行,久而便能达到老子所说的玄同境界,最终实证一切原本便是不得的。这时,才能懂得,不得乃是修道境界,绝非口头功夫。

04与此类似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放下?

实际是,修道者利用世俗“放下”一词,标示修行的一种境界。

修道者,达到这种修道境界,放下,已然了了明明了。

非修道者,只能以世俗观念理解修道者的放下,实际来说,确实是隔靴搔痒,盲人摸象,与修道实证的“放下”境界,相去甚远。但,世俗的放下,确实与修道放下有相类之处,普通众生确实从世俗的放下,渐渐可以达到修道的放下,从这个角度说,世俗理解,是引导众生悟道的巧妙。因此,得道圣人皆是利用世间言说,以世间义,渐渐引导世间众生进入出世间真义,从而最终令众生解脱生死。

附录:德字的含义。

(一),德,即不得。

德,有诸多理解。都有道理。所以,道德经读者最为宽泛。

1理解成善良仁义之德,应该最普遍了。如果投票表决,这类理解,应该人数最多了。

2理解成依照规律做事,也有一部分人。把道解释成规律;把德解释成依照规律办事。也算是一家之说。

3理解成得,这是德字本义。理解成“不得”,应该是极少有人赞成了。而道德经高妙处,恰恰就是以不得为德。只有理解成不得,才不失老子高度。反之,老子最多是个聪明人,是个哲学家,而不能称其为具有绝顶高度的圣人。实际上,老子修行已经达到高度。从道德经中,明眼人一看便知的。

(二),德,有如下几个层次。

1众生贪得,皆是凡夫。

德:〈集韵〉德,行之得也。道德经中,德,通得。今天,定义为“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相比之下,古人定义更为准确,因为古人的定义,突出了“得”,体现了行与得的关系。让人更能接受“德行”之要求。后世把德说成仅仅在心理上约束人们,是错误说法。因为,德,实际关乎得失啊。做好事好人,岂止为了他人赞誉?还有大得啊。有因就有果的。古圣贤懂得因果,才教人以德的。关于德行,依照老子观念,普通划分如下。无德乃败德,乃无得之行,乃丧失人心天下之行,如刀兵,老子说,不得已而为之,要小用为上。下德不尊德,乃有得之行。行礼、义、仁,这在当时,是受社会普遍接受并提倡的。而老子,却称其为下德,即不尊德。可见,老子之德,绝非世俗有为之德,而是无为之玄德。

2能行不得,才是圣人。

老子提出:“不得而得”,从世间解,得,上升了一个层次。

道德经开篇,大声疾呼,“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即尊德。能无为、不得,便是尊德。可见。老子赋予德字全新的内涵,是不得。这无疑是告诉我们,不得,才是最好的“得”。乍看,有点大人欺骗傻瓜小孩的味道。其实不是欺骗。 得,是不得,形式逻辑上是违背矛盾律的。辩证的看,不矛盾。时间上看,眼下不得,可以成为将来大得的原因,如渔业规定的的禁捕期。空间上看,此处不得,别处大得。站在这个角度看是小,站在那个角度看就是大。这就是不得而得的世间解。这是事实。事物本身就是辩证的。老子正是懂得这样辩证看问题,才令我们信服,信服他的辩证法,信服他的辩证言论。我们才在现实的逼迫下,勉强接受老子“不得”的言论。

这个层次,我们还存在“小失大得”的贪念,但是,却肯“不得”了。这比最初

只知道一味去得,上进了一步。这样,这个世间,至少有一部分人,迈上了一个台阶,高出了那些只想“得”者一头。

但这是老子的钓饵,他的目的,绝不是到此为止。

——“不得而得”,出世间解,得,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出世间,是老子的目的。不辩证去看,只这样直观,“不得,也是得的”。只不过需要解释,那就是“得无”。得无,是不得而得之出世间解。说穿了,不得,就是不得,得无也是不得嘛。换句话说,老子的“不得”,进一步理解,不是什么辩证法,而是真不得。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认定老子比哲学家们高明的多;才知道老子是有修行层次的;才知道老子是悟道者。老子不得主张,不是唱高调,而是说出了事实真相,事实就是不得的。修行一旦归根,回归到玄,老子说:亲,不可得,疏也不可得;贵不可得,贱也不可得;利不可得,害也不可得。进而推知,有不可得,无也不可得;福不可得,祸也不可得;大不可得,小也不可得。等等,一切对立双方,都是不可得的。达到这样高度,就是玄同,也即与玄相同了。得?得一个让老子看看,什么都得不到的,原本便是不可得的。

有人说,得无,还是得,得那个无。这样理解也是可以的,反之,老子就不会说“上得不得”了,老子正是抓住“得”的诱惑力,才不直接说“不得”,而说“得”的。关键是,老子的得是“得无”,哄骗小孩的把戏。动真格的,做到“得无”,我们肯吗?那可不是得有啊。那是令我们“放下”啊。

所以,把“得无”叫“得”,是老子的巧妙手段;是对不得的我们,一种安慰。看到老子的“得”字,我们象小孩一样高兴以为真得,就是小孩了。 有人问,不得,哪个能做?

最初不得,如平常人的善良举动,就是不得。上升一个层次,母亲喂养子女,就是不得。能够把世间一切看做是自己子女,不得之心就定了。佛祖就是这样看世间的。

——达到玄同境界,进而回归大道,得,上升到最高层次:“得而无得”。 修行一旦达到回归大道,这样境界中,即便得,也明白是不得了;即便有,也明白是无了。打个比方,做梦,知道是梦了,得什么,都清楚是梦幻,清楚是假的,手中紧握元宝,也知道是没有的了,这就是“得而无得”了。到这个境界,就知道老子所说的“为而无为”,“争而不争”,到底是什么含义了。

老子的德字,运用的很神妙。普通众生都能接受。即便修行到巅峰,德字也不失其用。道是本体,德乃道用。修行一旦达到高度,就能彻悟道德是一不是二。天地万象,一浑心而已。

五,道德经中的自然是什么含义?

01

自然一词,眼下,通常用在两个含义上,一是自然界,二是事物本然,本来如此,不经人力干预。

道德经中的自然,不是这样的含义,这一点,一定要清楚。

02

道德经中的自然:自己发烧。自,指己,道之体。然,指燃,引申为道用。然是燃的本字。《说文》然,烧也。燃,代指有,也代指无。《道德经》中自然的含义就是:万事万物,皆是自发挥作用,也即自有自无,一切生灭皆出于自。这和“自然界”,和不经“人力”干预,有极大差别。不可当成一回事。 03

面对天地万物,称为自然,这不错。但,这自然之自,却有种种分别。

首先,有道者,明白其“自”乃指自家之心;天地万物皆是一心幻化;天上地下,惟自独尊;如此之我,便是大我,便是圣人。

而凡夫,不解自乃自家之心;把“自”外化为天地万物,而有了你、我、他、牠、它,如是等自;如此之我,自贬身价,遂成小我,落入凡夫。

凡夫之自,乃一身一家一乡一国之自;从小到大,各有其心量。

圣人之自,是天下之自,是大道之自,其心无量,也即浑心。

04

圣人之自然,是道发用(浑心发用),大道无为而为,为而无为,无分别取舍,这便是老子所谓的道自然,大我自然。

百姓之自然,因为他们心量不足,迷失其中,画地为牢,不解自乃一心,自外生自,心外生心,是小我自然,而非道自然。

万物之自然,其自实际是真心大我,不开悟者迷失,把万物推出大我之外,失却自家宝藏。

05

万事万物,无论美丑,善恶,好坏,大小,高低,等等一切,都是大道子民,从大道生灭。大道没有取舍,不拣不择。大道造就一切生死,自家却无知无欲,不喜不悲,不取不舍。这就是“无为而为”,就是大道之“自然”。

失道之心,则落入分别。不明一切好与坏皆从“己”出,反而有取有舍,不认一切善恶好坏皆是自家珍宝。这也是自然,但却是“小我自然”,而非“大我自然”。

06

自然,乃老子当头棒喝,世人不觉,不悟自乃自己,把道推出身外。

老子醒悟,自身便是天下,天下便是自身,自便是道,便是佛,便是主。自之燃,便是道用,便产生天下万物。实际来说,天下无我、无他、无你,无有、无无。醒悟至此,大我孤明,此即自;大我发用而生天下,此即然。

回归道,息其燃,即不得,即无为,歇其心识,自,才得以显现。

只有修行达到高度,才能理解“自然”二字。

07

自然一词,自是体,然是用;自乃王,然乃民;自乃心,然乃相;心乃永恒,相乃无常。

由自到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然到自,万物归三,三归二,二归一,一归道。

从回归大道而言,自,被燃得干干净净,一路观其眇。从产生万物而言,自,被燃得绚丽多彩,一路观其噭。

08

哪个能醒悟,天下万物皆是一然,其然之源头却是“自”?

哪个能醒悟这“自”乃是自心?哪个敢当下承当?

无为者,符合自然。生有生无,生好生坏,一心作为,没有拣择,皆能担待。没有任何烦恼,这是生活中真正高手。

有为者违背自然,执着一端,择大选好,不能全部担待。结果烦恼无穷,这不是生活中的高手。

六,道德经中的浴字是什么含义?

(一),浴字含义。

浴,洗浴也。借为洁治意。礼·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道德经中,指浴心。越浴,心头污垢越少,从有逐渐归无。可见,浴,一方面是洗心之意,是修除玄蓝的手段;另一方面是净的含义,标示着修除玄蓝的结果——无。

(二),本着浴字上述的理念,我们可以一一解释道德经中所遇到的“浴”字。 依照得见浴字先后顺序:

1,“浴得一以盈”(通行本第三十九章)。

浴得一,是说浴,达到无浴。大水盈满,都在水中,无需洗浴。这就是“浴得一”。后人改成“谷”字,则无解。谷若盈的话,何谓得一?有人说一是道。道生一,何解?道德经前后贯通,没有矛盾。有矛盾,一定是我们自己没有弄清楚。 2,“浴神不死,是胃玄牝。玄牝之门,是胃天地之根”(通行本第六章)。 洗浴心之污垢,洗到彻底清净,便是空无。空无,不是落入顽空。不是死光光,这时,还有“神”不死。这就是“浴神不死”。

觉此空无之心,便是玄牝。此心,是产生天地万物之门,是天地根。老子描述“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

通行本改成谷字。谷神成了一个特有概念流传下来。修行中,人们开始在身体中搜寻谷神,搜寻玄牝,修心大法变成了修身大法,老子修行层次埋没。实际来说,道德经中,浴神二字是分开的,浴是浴,神是神。只是没有修道或修道不到层次的后人不解其妙而已。

3,“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为天下浴,恒德乃足”(通行本第二十八章); 知道自己洁净,却能守污浊,为天下净。也即常浴己身,为天下一切洗心浴德者的典范。白:〈增韵〉洁也。辱:污浊。由此可证,浴字,是洗浴、净的含义。浴到最净,就是无。正是无为之恒德十足。

通行本把浴改成谷。这样一改,白字也就必须改成荣字了。谷取空虚含义。实际来说,浴字既有洗浴含义,也有净的含义,比谷字要高明得多。

4,“俾道之在天下也,猷小浴之与江海也”(通行本第三十二章)。

“俾道之在天下也”,是说“使道在天下发用”。“猷小浴之与江海也”,是说“好比小浴于大江大海”。江海喻道之体;小浴喻道之用。

通行本把浴改成谷。小字必须改动了,所以把小字改成川字。和原文相比十分逊色。

5,“上德如浴”(通行本第四十一章)。

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其含义是:上得如不得,大白如不白,广得如不足,建得如不建,质真如假。明显可见,上德即上得,浴,即洗浴、不得、净。上得如不得,这样理解“上德如浴”,才和这一段话语义保持了一致。浴,本字有解,当从本字,再求通假,便是本末倒置了。

6,“江海所以能为百浴王者,以亓善下之,是以能为百浴王。”(通行本第六十六章)。

川流湖泊溪涧等等小水都可浴,但能成为百浴之王者只有大江大海。因为江海善于居下,容纳百川,大水充盈,污浊自然无存,何浴之有?无浴,乃无为也,才能成为百浴之王。

(三),一切修行,浴神而已。

老子浴神二字,已经告诉我们修行最基础行持是什么了。但净此心,令其无染,就是修行。一切修道,其根在此。浴到最终,一切污染清除干净,唯独一心明明了了,这就是所谓的浴,神不死。所以,老子以开悟者口吻提醒我们,“修除玄

之染污,能如玄原本便无瑕疵吗”?原本没有瑕疵,老子何其高明。

浴,从修行角度看,确实比谷字恰当。浴字既有损之又损的无为之功用;也有浴,神不死之修行关窍。根器大者,浴神不死四个字,就能使其开悟。而谷字,最深刻者,只能得见其虚无。关键在于帛书本和简本原本就是浴字,后人不解,改成谷字,抹杀了老子修行层次。

浴,我们能做到吗?真的修除了污渍,达到高度,此心就没有瑕疵了。就不再是有身之小心,而是无身无家无国无天下之大心了,也即老子所说的“浑心”。如此非世俗之大心,正是道。

七,就目前发现的版本而言,帛书甲本堪称最早。

(一),《道德经》目前发现的版本:

1,从出土时间看,楚简本之坟墓、竹简、文字等,其年代要早一些。 2,从文字内容看,帛书本是真正原本。

道德经,其成书年代可以推定在春秋一带。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想推翻这一点,尚没有足够证据。这个前提确定了,我们就能确定,如果发现了春秋时期的版本,才是最早版本。而春秋之后的任何时期发现的道德经版本,都没有资格以发现时期来确定自己是否真本。我们不能说后来有人用“甲骨文”抄写的道德经是最早版本;也不能说用竹简抄写的道德经一定早于帛书抄写的道德经;更不能依照出土坟墓早晚来断定哪个版本是最早版本。春秋时期之后所有抄本,我们只能根据抄本内容来判断其真伪,并断定哪个可能是正本。这是唯一正确的办法。 3,为什么要根据内容来断定呢?

道德经如果只是一本单传,无论传抄多少年,都是版本年代早者接近原本。而目前发现的《道德经》,不是一本单传,而是传二、三本乃至更多。这时候判定哪个版本更接近原本,用发现版本的年代早晚来断定,会出现差错,是不科学的。所以,只能根据内容断定哪个版本更合理。

从内容上分析哪个版本更合理,这是可以做到的。因为老子毕竟是得道者。老子是得道者,这一点,从已经发现的道德经帛书本可以得到明证,绝不是凭空妄言。以此为标准,我们可以通过厘定某版本文字内容从修道角度看是否合理,由此断定哪个版本更接近原本。

当我们详细分析楚简本、帛书甲本、帛书乙本及通行本,我们会发现:

(二),从修行角度看,帛书甲本才堪称目前发现的最接近正本之版本;其次是乙本。具体明证如下。

01

如三十八章,通行本,在“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之后,加进一句“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帛书本是没有这一句的。乍看,加的好似有理,原文真象是丢失了这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是后人妄加的。请看,上仁也是下德,是有为者。“上仁为之而无以为”,这是老子的话。这和修改者加进的“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这一句话是矛盾的。这是修改者忽略的地方。老子本人,绝不会如此不济的。

02

如第四十一章,通行本是“大器晚成”,楚简本有人考订为“大器曼成”。而帛书乙本本则是“大器免成”。因免字有晚音,通行本改写成“晚”字。免字有万音,可读做万,丧冠也。楚简本改写成“曼”,因为曼字也有万音。可见,是“免

成”在传抄过程中,被改写成“晚成”、“曼成”,而不是相反,因为,只有免成,其意义才和前后文意义保持一致。由此可证,帛书本所传道德经抄本,应该是老子原本。

03

如第十九章,“绝声弃知,民利百负”,这是帛书甲本内容。绝声,无圣也;弃知,无凡也。修行一旦达到这个高度,不执着有,也不执着无。这个时候,民利自然百负,失去贪心,回归大道。

而楚简本改成“绝智弃便(辩)”,声字改作辩字。在修改者看来,“声”不取通假之“圣”字涵义,而取其“言语”含义,“辩”字由此而来。知字改作智字,是不解本章和第十七章的“大上下知有之”乃是一气呵成而造成的。“民利百负”,帛书甲本是这四个字。乙本改成倍字,通行本改成倍字,楚简本也有人考证为倍字,这是不解负字深刻含义所致。细细想来,老子在负和倍字间只能选择负字,才和自己“无为不争”、“守弱不强”主张保持一致;才和修行中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保持一致。

04

简本甲:绝智弃便,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又。绝伪弃虑,民复季子。 帛书本:绝声弃知,民利百负;绝仁弃义,民复畜兹;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通行本: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对比可以发现,简本把“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一句移动到中间位置。从修道角度而言,这样排序是绝对错误的。可证简本不是原本。

05

简本甲:绝智弃便,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又。绝伪弃虑,民复季子。三言以为吏不足,或命之,或有所属。视索保朴,少厶颁欲。

简本乙:绝学亡忧,唯与可,相去几可?美恶,相去可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不畏人。

绝学无忧四个字,帛书本,是紧接在少私寡欲四个字之后的,和前面八个字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句子。表明修道从浅到深的三个过程。前后一贯,其内在联系十分明显。

而简本,在摘抄时,使之牛郎织女两分离。通行本,也将十二个字分开两章。或是通行本抄袭了简本,或是简本抄袭了通行本。这种分离,是对修道层次一无所知导致的。总之,简本和通行本都不是正本。

06

如第十三章,“贵大梡若身”,有专家考订为梡字。梡字本义是案板。这句话是说“可贵的是,大的宰杀案板遇到这样的身——无身”,无身,有何梡?宰杀案板还有用吗?楚简本及通行本都改写成患字,或二字通假,也说得通,却远不如梡字本义形象生动。

07

宠辱若缨还是宠辱若惊?

帛书本:宠辱若惊,贵大梡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梡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有何梡?!

这一段话是说:宠辱,有那般醒悟心,我能为下,宠辱能耐我何?大患,有那般空无身,我能贵无,何患之有?

其中,若字,乃是如此那般含义;为下,乃是无为含义。梡,乃是祭祀案板,比喻死地。

这是修道境界,不是哲学哲理之类。不修道者,做哲学哲理解,无不可,但切莫以此贬低老子修道层次。

竹简本的“宠辱若缨”, 很难解出醒悟心来。面对宠辱,缨乃约束,强制不动心;警则醒悟,自觉而不动心。相比之下,警字更佳。把缨强解作通婴,作婴儿解,算是通达,但也不如警字直截了当;作通惊解,则另当别论。可证,帛书本是原本。

08

通行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章,和楚简本此章一样,都没有“恒也”二字。而帛书甲乙本都有“恒也”二字。对修道有一点知识者都应该知道,执着二边为常,犯的是什么错误。有了这“恒也”二字,我们便明白道可道一章“恒无欲也,恒有欲也”是什么含义了。说穿了,是执着二边,落入妄想。因此,老子才承接第一章继续写道:有无之相生?恒也。老子继而言明,凡夫之心执着一切都是恒;也告诫我们,有无既然相互转换,执着有为就是错误的。为了归还大道,达到真正永恒,在无和有之间老子选择无,在大和小之间老子选择小,在强和弱之间老子选择弱,所以,老子才说:“是以声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不执着任何一边),是以弗去(才得永恒)”。可证,帛书本才是正本。楚简本和通行本皆不是正本。

09

如第四十章,“有生于无”,这是帛书内容。楚简本则是“生于无”三字。修道者都清楚,确实是“有生于无”的。“生于无”,应该是抄写者漏抄一字。可见,帛书本所传应该接近原本。

10

如第三十五章,“过格止”,意思是说,通过推究道,改正人们对道错误的理解。帛书甲乙本都是“过格止”。从前后文含义看,此为真正原文。而楚简本和通行本,都修改成“过客止”,一字之差,含义大变。也可证帛书本为老子原本。

11

通行本: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楚简本:罪莫厚乎甚欲,咎莫慘乎欲得,化莫大乎不智足。

帛书本: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对比可见,帛书本是原本。帛书本和通行本都有“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而楚简本则没有。可见简本绝非正本。

天下无道,则是罪,是祸,是咎。

道,最初失于“可”字,所以,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也即罪莫大于欲可,即人们开眼便当真、便认定、便执着,心外驰求,粘缠外相,便失道了。

有了欲可,心化作识的对象而存在,忘却自家本明本足。如此不知足,浑心便化作识心,所以,老子才说“祸莫大于不知足”,才欲知。

不知足,当然就欲得了。得则有为失道,所以,老子说“咎莫大于欲得”。 此三句乃一气呵成,缺一不可的。欲可,欲知,欲得,明明白白,内在联系十分清楚。

楚简本不解可字奥妙,把可字改成甚字,虽然保留了三句话,但却把三句话逻辑联系割裂了。通行本干脆把这句话删掉,错以为欲得可以代替可欲。可见,楚简本和通行本都不是正本。

12

通行本第四十八章“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王弼本,河上公本,文字排列皆是如此。楚简本,则在两个无为之间加入一个也字。到底哪个是原本呢? 首先,通行本若是来源于楚简本,在抄写时,不可能丢失也字。因为,一个也字,确定了断句只有一种,也字之前为一句,也字之后为一句。去掉也字,就存在两种断句了,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可见,楚简本抄写了通行本内容,并加入一个也字,做了自以为是的断句。

其次,损之又损,以至于无,这说得通,而以至于无为,则说不通。因为,损益之间能够选择损便是无为。如此而言,以至于无为之说法便是不通的。

再次,无为,乃不执著有;为无为,乃不执著有也不执著无;相对而言,为无为才是最圆满表达,如此不落二边,最终才能做到无不为。

由上述可见,多出也字的楚简本绝非原本,相对而言,没有也字的通行本所记,就眼下史料而言,应该属于老子原本。

13

古之善为道者,古之善为士者。帛书本是道字,简本是士字。如果简本真的在先,不修道的人不会把士字改成道字的;修道的人不碍世间法,更不可能把士字改成道字的。由此可见,一定是“古之善为道者”先有的,是原本。后世不修道的学者,喜爱老子之言,站在士的层次,以士字替代道字,倒是可能的。

有朋友说,由士字发展到道字。这种说法,否定了老子的存在,否定了道德经是老子所写,不是随便说说的,需要史料证明。目前还拿不出确实的史料,所以,这种说法不可取。

14

闻道者日损,是帛书本。通行本用的是为道者日损。

二者哪个更合老子本意?当然是帛书本的闻道二字,更见圣人情怀。闻道二字,包含所有众生,而为道二字,仅仅局限于上士,最多,中士能够沾点边,下士则被排除在外。

日损,损之又损,老子用闻道二字,把闻道之上中下士尽皆纳入,以能行损的上士引领中士下士,足见圣人救世之胸怀。

通行本貌似正确的改动,是错误的。

15

道德经,根据史书记载,是早于孔子的老子的著作。那个年代,五行观念还没有

流行。一部道德经,提到阴阳,确实没有提及到五行,也没有提及易经,可证道德经确系春秋时期早于孔子的作品,司马迁所言非虚。因为道德经非比寻常,涉及宇宙人生根本问题。如果五行观念及易传之内容老子之时已经成形,从哪个角度而言,老子都不能回避,就如阴阳观念老子没有回避一样。后世传抄的简本有太一生水之论,五行观念已然确见。如此说来,简本只能说是藏者对道家著作的摘抄了。道德经属于“摘抄”的对象之一,且其所抄底本还不是正本。简本对道德经的抄写,又只是片段摘抄,可见藏者重视程度及研究深度皆不够。而帛书,甲乙本皆是通篇不同字迹的抄写,且存在甲乙本之间对照关系,足见珍藏者的重视程度及研究深度。可见帛书本才是正本清源之作。

这样例证还有很多,我不一一列举。

(三),有人说,“这才证明版本发展过程,通行本从帛书本发展而来,帛书本从简本发展而来”。这样说是错误的。理由如下。

其一,这样依照出土坟墓年代早晚顺序排序本身便不科学,事实和逻辑上都说不通。

其二,不懂得道德经的修行层次已经达到绝顶高度。

帛书本道德经表明,老子已经“证悟大道”。这就足以证明帛书本就是道德经正本。因为道德经,是开悟后才可能产生的修行圣典,是修行达到高度的圣人说法传世。

其三,不开悟者,根本写不出道德经。

观察道德经可以发现,道德经,是开悟者才有的语言。一篇,一部,一章,乃至一节,即可独立成语,又有整体逻辑联系。可见,这是老子多次对机说法,久而运用娴熟,又借机整理而成一体。如此深刻的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修道经典,所谓学者或修行没有开悟者,是根本写不出来的。

其四,不存在开悟的圣人去改动不开悟者留下的断文残简,来传播自己醒悟的大道。

要知道,一个真正科学家,会去改动别人的文章,把自己的科学结论穿插其中吗?修道经典,达到修行高度者都清楚,不同于科学文学哲学等,是根本不存在发展的。相反,倒是存在不开悟、不修道者,因不懂作者本义,而站在政治哲学乃至修辞角度进行的自以为通达的错误更改。

所以,有个朋友说,道德经是开悟者一人创作,却经历了后世不开悟者多人“修正”。这样判断,应该更符合实际了。

八,老子的修行方法是什么?

一部道德经,老子教导我们如何做人、修道。

其原则就是:依照下德做人;依照上德修道。

下德,礼、义、仁,是有为。逐步上进到仁,爱心确立。由此爱心,才可上进到上德,才可行“不得”。由此无为之上德,才可渐渐回归大道。

可见,下德是上德的基础;上德是下德的升华。下德是有为,有得,解决的是生活问题;上德是无为,不得,解决的是生死问题。

修行,解决的是生死问题。所以,修行基本方法,是无为,不得。

第一:信道。

信是道源功德母。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信字。百姓失道原因,老子指明百姓对道:信不足,案有不信。

对道信心不足,乃至不信,才最终失道。可见,信道,是回归大道的关键。 信,孩童之初,信父母之言不动摇,毫无疑问。随着长成,我们信科学和经验不动摇。一旦修行,我们信圣人之言不动摇。一旦修成,便归无名,长生久视,归还大道。

道在何处?看不见,摸不到,如何证明?道乃无形无识,有形有识就不是道。所以,道不能用所谓的事实证明,因为,用事实证明,离不开形与识。世间之明有两种,一是证明,明以物相,这是外证,是可明示的;二是自明,明于自心,这是内证,是不可明示的。道乃大心。一旦大道修成,道便自明,无须外证。回归大道,就是“袭明”。

??

第二:行道。

信后起行。道,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

(一),行无为。

行上而言,后世一切修行善法,都没有离开“无为”二字。

老子不讲施舍,无为已经涵盖了施舍;老子不讲持戒,无为已经涵盖了持戒;老子不讲忍辱,无为已经涵盖了忍辱;等等。

老子的无为,指明了我们这个世间人生奋斗的目标是“无”。这一点很重要。 ??

〈一〉为什么把“无”当作奋斗目标呢?

首先,老子醒悟一切原本就是无。

老子清楚,起心动念,“可”而失道。失道,失却本心,落入意识。一切便不永恒了。换句话说,无常,是天地万物的真相。

其次,老子清楚,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无是天地万物之父,是“根”。寻根,回归“无”,我们才能认清自家本来面目。 再则,无和有原本相互转化。而百姓却执着“有”,不懂“有”是靠不住的,不懂争好实际就是争坏,不懂好越大坏也越大,一味争好,结果呢?如老子所说,生生之厚,而步入死地。所以,老子立无,与物反,令我们不争好,守弱守小,乃至于不得,如是损之又损,最终才能归顺“无”。好消失了,坏自然也没了,一切归于平静。

注意了,活的自在,才是最重要的啊。对非要活的不自在者,无话可说。想想看,一是得,一是不得。到底哪个能够消除人们的烦恼恐惧,而活的自在呢?当然是圣人传下来的“不得”了。不得,好坏皆无,当然活的自在了。而得,坏随着好的增大也同步增大,烦恼恐惧也就日益增大,真有智慧者,不会争好啊。 所以,老子才提出无为主张,令我们不得,这才是离苦得乐的唯一通道。

我们相信老子,就能最终达到“无”的高度,品尝无之法喜,进而由此归还大道。我们不相信老子,永远是背道而驰啊。

信信信。信是道源功德母。最高层次的道法,都以信入。因为道法乃心法。心只能自明,不能证明。所以,只能相信,不能求证。信与不信圣人之言,是我们每个人的自由,也是缘分。不可强求。

??

〈二〉无为,如何去为?

1,知退,“进道如退”,此乃令我们从下士转化成中士。

下士乃离道者,不懂阴阳相反相成大道理,而一味争好。

中士懂得阴阳大道理,知道退,这就是进道。少得,小得,乃至不得。目,少见五色;耳,少闻五音。如此等等。这是入手功夫,是一切修行必经的初级阶段。不要当作消极。当“退”成为奋斗目标时,这退又是积极啊。譬如争取吃的好,是积极;有时争取吃的不好,也是积极呢。

——如禁欲。

老子说“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之耳聋”;“罪莫大于可欲,惨莫惨于欲得”。“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这是令我们否欲,令我们知道止。老子说“知止不殆”。止其心也。 ——如不争。

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治人事天,莫若啬”。

总之,不争,息争,才能心明眼亮,放下万有,回归大道。

——如知足。

老子说:“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有能安乐,无也安乐。这才是人生极乐。

——如舍有。

老子说:“葆此道,不欲盈”。“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悝”。“天地而弗能久有,况于人乎”?“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予人,已愈多”。“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修道,不是求有,而是去“有”。去因争“有”所犯的一切罪过。这正是与物反,与人反。这也就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去有,又不舍一人一物,试问,哪个能行?

——如尚无。

老子说:“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五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化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及吾无身,有何患”? ——如弃知。

老子说:“使我介,有知也;行于大道,唯他是畏”。“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知不知,尚矣”。“绝学无忧”。“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注意,可,才离道。可便是肯,认定其有。知,是离道根源。所以,老子才说:识,乃道之华,愚蠢之首。知,使我小。知道不去知者,才是上上;而不知道不知者,才是大病。所以,要弃知绝学。弃知绝学,却又不是白痴,其中玄妙,修行便可自知。

——如求静。

老子说“请靓,可以为天下正”。

修行,归于寂静,心头无染,才能得见空明之心,而归还道。无为,正是为了达到寂静。由此寂静,才可以归还道。静,是修行必由之路。

??

2,知空,“明道如费”,此乃令我们从中士转化成上士。

那就是,一切为,心知其虚幻而为之,也即看破放下。这才是真正的无为。所以,无为,乃圣人行也,是修行境界,非嘴上功夫。凡夫只会有为,即便不做,也还是有为。

道德经中,老子令我们“毋闸亓所居,毋厌亓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就是说,任其红尘滚滚,能矫正自家之心。也就是“修除玄蓝”,洗净心头污染,舍掉一切虚幻梦想。我们之心,本自清净,没有生死,没有瑕疵,永恒不变。如今失道,却要练习“禁欲知足,修除玄蓝,放下妄想”。岂不是大迷?

转向之人,本是自家心迷,向,何曾转过?一旦醒悟,向不用转,一念心转而已。

注意,这是无为必经的从低到高的两个层次。缺一不可。

(二),心起观。

心上而言,都没离开观字。就是通过“有”,观其“无”,返闻自性。

任何事物,从空间时间乃至自身性质都不断变化着,都不能永恒。关键是,一切事物原本便生于“无”,“无”是万物父。所以,一切有,骨子里就是“无”。生活中,我们如此去“观”一切有,不“可”,而“否”,这就是行“观”。如此长久熏习,长久观之,久而久之,机缘成熟,我们就能“和其光,同亓尘,坐亓阅,解亓纷”,从有归无,达到“玄同”境界。这时,就会明白,一切“有”,原本便是“不可得”,便是“虚幻无常”的。

到达“无”的境界,看破了,放下了。在这个基础上,才有机会返闻自性,醒悟“尚有心在”,也即老子说的“浴,神不死”。明得此心,观,才达到高度,才湛然常寂。自然归还大道。

??

第三:次第。

成道有次第,绝不是空中楼阁。老子“恒善救人而无弃人”,所以,老子从最低层次如何做人讲起,大开方便法船,令我们步步上进,直至成道。道德经中,对于做人、成道次第,老子有如下开示。

??

(一),下德,转化成上德。

1,底层:非德之我。

老子告诫我们,活在最低层次,是动用刀兵。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少用小用为上。这是做人最低层次。一定要学会摆脱。

2,中层:下德之我。有三。

——进而礼。遵行人为规定的礼节法度,循规蹈矩。能够规规矩矩做人,无须刀兵相见。这比起刀兵,自然上进一步。所以,要依礼行事。

尽管礼比刀兵上进,但老子清楚,礼非自然,乃硬性规定,非都出自本心,容易引发争端。所以,老子称礼是祸乱之首。但比起刀兵,又近大道一步。

——进而义。广行帮助。帮助众生,而不伤害众生,比以礼约束人的言行,自然上进一步。这样做人,也才有了高度。相对礼字而言,义字更加近道。

——进而仁。那就是广行爱。爱人,爱万物。能做到这一点,比起帮助人,其心量自然上进一个台阶。如此做人,堪称社会贤良。和义字相比,仁更近道。 礼、义、仁,依此做人者,老子称其为下德。

以下相称,因为这还是有为,是离道。以德相称,因为这样的言行,乃是有利于社会,是社会普遍接受并积极倡导的言行。

3,高层,上德之我。

仁再上进,乃是广行“不得”。这是质变。此我从有为者转化成无为者。此我已经是上德之我。老子所言“不得”,乃是“为而知其虚幻”,当然是不得了。此不得之德,乃是圣人之行,非凡夫所能为者。心知万物百姓皆是虚幻,而用万物百姓,何得之有?既然虚幻,一切原本便是“不可得”啊。修行达到高度的老子,早就看破一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圣人乃上德者,当然不仁,这是舍弃下德,而行“不得”之上德。

4,圣人,浑心大我。

圣人,与道同体。无心无我,无道无德,无识无念,无名永恒。其心无心非无心,其心无物非无物。如此等等。

朋友问:这样心如何生活?答曰:这样之心,老子称其为浑心,无死无活,无有无无,你说怎么活?动念即乖,回语便错。以不得心,为天下事,如此而已。 ??

(二),小我,转化成大我。

通过“无为”修行,步步上进。我,从一身之我,变作天下之我。如同攀登高峰,直到峰巅,而归于虚空。其修行次第如下:

最小者乃是一身之我。能担负一身之责任。

进而扩大为一家之我。能担负一家之责任。

进而扩大为一乡之我。能担负一乡之责任。

进而扩大为一国之我。能担负一国之责任。

进而扩大为天下之我。能担负天下之责任。

进而扩大到无为之我。能担负一无之责任。

天下归无,死光光。还不到高度。拥有空无,还在门外。干干净净中,猛然醒悟还有不死之神——心——我。一我独明,光光亮亮。天下一心,哪个敢担?万物一我,谁人豪气?此时之我,才是大我,才是永恒。

一我独明,光光亮亮。这就是大道。

??

醒悟“大”我,便归大道。

老子说:我永恒,有三保。

一生,万物生由我,我主天之生气。

二死,万物死由我,我主地之死气。

三无为,我主人之无为,不敢为天下先。一切原本虚幻无常,如何还敢为天下先? 老子说“言有君,事有宗。亓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者希,则我贵矣”。“天下皆胃我大,大而不宵”。

百姓日用大我,却不识大我。画地为牢,守定小我,执着为真。无为修行,此我渐渐扩大,直到明此大我,我便无身,我便无心。物质意识,与我便是一体。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修行达到这样高度,没有分别界限,一切皆不可得。我,才是真正大我,才是永恒之我。

一我独明,光光亮亮。

我,六道众生,什么没做过?

我,好事坏事,什么没干过?

我,遍十法界,哪里没去过?

我,烦恼之时便是魔;

我,清净之时便是佛。

我,以有为心做事,便是魔;

我,以无为心做事,便是佛。

?

佛魔本是一心作,何须心外找佛魔?

万古虚空明日月,日月岂怕乌云遮?

九,老子是如何传道的?

(一),说苦:对怕苦者,以苦传道。

老子,最早做出了榜样。

传道者,说苦使人产生厌离情绪,生“不得”心,生修道心。后世如“苦说”,“六道轮回说”,“人间地狱说”,“灾难说”,等等。

老子,指出世间众生贪求“生”而最终归于“死”地。老子以此令众生学会“无生”、“不得”,而归还大道。

老子,指出“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老子以此令众生学会“不得”,而归还大道。 ??

(二),说乐:对向乐者,以乐传道。

老子,最早做出了榜样。

传道者,说乐使人产生向往情绪,生“不得”心,生修道心。如“天堂说”,“极乐世界说”,“神通说”,“招财进宝说”,“治病说”,等等,令众生欢喜,而生向道之心。

老子,指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正。

老子,指出塞亓闷,闭亓门,和其光,同亓尘,坐亓阅,解亓纷,是胃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浅。故为天下贵。

老子,指出“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胃深槿固氐,长生久视之道也”。

??

朋友问,长生不死之说,可信吗?

这是圣人言,圣人把我们当作孩子一样看待。这如同母亲对孩子说教,要“相信”,要依照母亲所说“去做”便是,不要问为什么。母亲不会害孩子的。总有一天,你达到圣人高度了,就知道圣人为什么这样说了。

(三),说理:对论理者,以理传道。

后世修行,任何一个派别,都有自己说理体系。无论基督教、佛教、道教等等,都有自己的说理体系。

老子,则最早做出了榜样。

1道生万物之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有物昆成,先天地生。蕭呵缪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

如此说来,最高最贵者,是道。归还道,只能三而二,二而一,损之又损,也就是需要行“不得”,行“无为”。

2有和无之理。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五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如此说来,无也是有用的。懂得无的作用,人们才肯无为,不得。

3恒和非恒之理。

“可道非恒道,可名非恒名”。“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之足,恒足矣”。“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亓厚而不居亓泊,居亓实而不居亓华”。?

如此说来,永恒长久是最重要的。而想达到永恒长久,只有无为才能做到,也即不得,不可,不知,不欲。

4真和妄之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声人不仁,以百省为刍狗”。“知常,明也;不知常,芒,芒作凶”。?

天地间一切知,都是妄,都是假象。而知常,也即知“道”,才是真,才是明。此知非世俗之知,此心非世俗之心,修行到这样高度,自然醒悟。如此说来,一切都是假象,认假当真,才有了凶。怎样才能归真?无为,不得,便能归真。舍弃世俗之知,无知了,便知常了,便归真了。

??

如此之理论,是不变之理。修行达到高度,是自明之理;没有修行或修行不到高度,只有世俗逻辑思维论辩者,不可证明此理。所以,欲证明这样理论真实者,需要通过修行,才能达到实证。

(四),榜样:以榜样传道。

列举见证,是后世传道一个重要手段。老子,也是最早做出了榜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货, 财有余,是胃盗夸。盗夸非道也。

修之身,亓德乃真;修之家,亓德有余;修之乡,亓德乃长;修之国,亓德乃丰;修之天下,亓德乃普。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

这都是树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鼓动我们行“不得”。后世的编造好坏榜样故事,修行见证,都是以榜样震撼我们这些失道者。

(五),譬喻:以譬喻传道。

后世传道,常以譬喻说法,老子,也最早做出了榜样。“俾道之在天下也,猷小浴之与江海也”。“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亓无以易之也”。“浴,神不死”。“鱼不脱于渊”。“治大国若亨小鲜”。?这都是以譬喻,鼓动我们行“不得”,行“无为”。

道德经中,老子常以王侯譬喻浑心,常以民众譬喻意识心。所谓治国治民,就是治理意识心,去其烦恼业障。所以,老子说法,皆从心说。最下是缺德心,争强斗狠;进而下德心,能行礼义仁;进而上德心,能行无为;进而浑心,得成大道。一心上进,便是万物归有,有归无,无归道。一心下行,便是道生无,无生有,有生万物。

十,无为说的是什么?

1圣人的无为。

老子告诉我们,修行达到玄同高度,就明白一切都是虚幻的,都是无的,都是不可得。到达这个高度,自然明白,一切都是空无;一切为,都是无为。基于这样原因,老子才提出“无为”。

什么是无为?心知其空而为之,此为就是无为。老子言:“无其为,是为;无其事,是事;无其味,是味”。这说的是事物本相。由此可见,无为,就是心知其空而为之。也就是心不著相,不执著。

心知其空而为之,圣人才能做到。所以,圣人不失道。普通百姓,他们只知其有, 不知其无,所以,百姓之为都是有为。百姓失道。

2百姓的无为。

百姓做不到心知其空而为之,退而求其次,老子便令百姓“不敢为天下先”。 观察阴阳鱼我们会发现,从长远看,阴阳原本平衡。大小当然也是平衡的了。可人们不明此理,总是拼命争大,把人之自我利益最大化。殊不知,跳得越高,摔得越疼。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的。聪明的老子,对阴阳大道理,当然了如指掌。告诫我们,不争好,便无坏,自然可以长久。

不敢为天下先,也即不争大,如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这样无为,才可以渐渐浴却心头污垢,归根归静,放下一切缠缚,回归长生久视之大道。

3无为是否什么都不做?

老子见状,又娓娓道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原来这样啊。这个肚子还是要填饱的,这个身骨还是要强壮的,事情该做还是要做的。只不过,要“虚其心,弱其志,常使民无知无欲”。 什么叫无知无欲?仓廪空虚还能做到安乐,就是无知无欲;田地荒芜能做到安乐,就是无知无欲;地位低下能做到安乐,就是无知无欲。

看来,无为,是在“心”上做文章。事上守弱守下守小,心能因此而常知足,便是百姓的低层次的无为。百姓如果能够依照老子无为法如法修习,自然可以上进到高层次的无为。

把“无为”当作什么都不做;把“绝学弃知”,当作不学无术;把“不得”,当作什么都不要;如此等等,都是对老子的误解。真是害死老子,害死道德经。

有为当下就是无为;无为当下就是有为;二者一是不是二。如同有无,迷者当作二,悟者知是一。不是有之外存在着无,而是有当下就是无,无当下就是有。 无为,不得,乃是圣人之为之得,凡夫做不来的。即便凡夫真的什么都不做了,还是有为;即便凡夫真的什么都不要了,还是有得。而圣人,即便言,也是不言;即便行,也是无行;即便得,也是不得。因为凡夫是迷惑者,而圣人是醒悟者。迷惑者沉迷梦中,一切为,都当真执着,都是有为。醒悟者则知道梦幻,一切为,都知其虚妄,都是无为。总之,分别在于一迷一悟而已。

老子,目的是令凡夫转化成圣人,也即令失道者归还大道。他站在醒悟的高度,知道万有皆是虚妄,都是不可得。因此而提出无为、不得的主张。而世间众生都有为,都求得,哪个能信老子之言?从有回归无,有为回归无为,有可操作性吗?老子高明,不离世间法,十分巧妙的把我们从有引导到无上来了。利用世间众生对不得、无为的朴素乃至辨证理解,老子站在开悟者的高度,浅入而深出,对不得、无为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含义。

读了道德经,由于老子使用的是浅入深出方法,所以,我们至少明白了在生活中,不作为,也很重要;上一个层次,我们能用辨证观念对待有为和无为了;一旦达到醒悟,我们就明白了有为原本就是无为。为而知其虚幻,其为便是无为,这就是老子无为本义。至于无为的世间种种解,被醒悟的老子所用,以此引导我们最终达到真正的无为而已。与此相同,道,无和有,等等,都是老子借用世间法传播出世法。所以,不修行者,只能在世间法角度解老,道德经不离世间法,也是老子之意;但老子出世真意,绝非不修道者所能理解的了。

可见:

正道:善,苦,空,心,依次上行,如此浴心大道自明。此即无为,乃修道者。 反之,心缠于物,可而当真,当真便求甜,求甜便成恶。此即有为,乃失道者。 能够做到事无事,味无味,知不知,欲不欲,如此等,此即为无为,乃证道者。 。

十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天,地,人。注意,道指浑心,人指妄心。国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王,便是无为之心王。

(一),道生天,天生地,地生人。

1道乃浑心,不生不灭,永恒无名。

2可而动念,妄见生无。无即天,天无体。无,极而生有。所以天主在其兹,即主生,无中生有。天得行其权。

3天生地,地有体。有,极而生无。所以地主在其检,即主死,有反生无。地得行其权。

4地生人,人在天地间,半生半死。何堪人被欲障,欲恒其生,反动皆往死地。所以,人欲为其主者,只能主在无为,也即不敢为天下先。如是之心,才是心王。

(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人法地:

Α,地有体。有,所以,人心崇尚有,追求有,积聚有,都是法地而来。个人利益最大化,人类利益最大化,如是等等原则,人心被有缠缚,离道越来越远。 Β,地主死,检,知止。心却不愿止。心只求生生不息,不肯知检,这就是凡夫。可见,凡夫法地只法其有,不法其无,与地相抗,所以最终难免一死。

圣人不同,圣人法地,法其有,亦法其无。圣人不得,不争,所以,圣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圣人才是法地的真正楷模。

为什么人要法地?心取生生。奈何地令其死,最终趋于死地。可见人无常,人非恒。人只好以生人之地为法。心能法地,心便归地,心便是地,最终知止证空。 2,地法天:

Α,天无体。无,所以地法天之无,而主检,即主止。

Β,天主兹,滋生有。所以,地法天之生,而生地有。

为什么地要法天?地取死。奈何天令其生,最终难舍其生。可见地无常,地非恒。地只好以生地之天为法。心能法天,心便归天,心便是天,最终大爱无疆,悟彻万物皆是自心所生,皆是自己子孙。

3,天法道:

Α,道恒无名,道无形体。所以,天法道,以无为形。

Β,道乃万物母,生万物,所以,天法道,天主滋生。

为什么天要法道?天取生。奈何道生死同出,最终难舍其死。可见天无常,天非恒。天只好以生天之道为法。心能法道,心便归道,心便是道,最终证得永恒无名,长生久视。

4道法自然:

Α,浑心不用,本自清净无染。才自具无形无相。

Β,心动念发用成妄,才自生一生二生三生万有。

为什么道法自然?自者指道体,然者喻道用。道,无法可法,所以说道法自然。说穿了,至此无法可依,因为没有大于道者。此乃说之于理者。

若大根器者,当下便能大悟:自然,这自绝非他人,一我而已。此我发烧,而生天地万物,即然也;此我能息,则归于浑心大我,即自也。道即本自,无须外求。 总而言之:

道之立法,其无其有,道而天,天而地,地而人,归根到底,确系大我自燃。一切一切,乃我造作。由我之妄心,回归道之浑心,经历了万物回归有,也即归一,众生心回归地之心,归万物母;经历了有回归无,也即地之心回归天之心,即实证无,归万物父。由此无,最终实证道,证得浑心。

可见,这是回归大道之路啊。

十二,老子的世界观。

从哲学角度解析老子,落在道外。但又不能不解。存此,聊供一笑。

这个世界是如何产生的?老子说:宇宙生成,源于欲望妄想。古往今来,哲学家们有这种说法吗?哪些圣人这样说过呢?老子,大圣人。

??

(一),道(浑心)。老子的“大心”,就是道。大道修成,即可实证,我生宇宙万物,我即是老子。

从其不变、不可见闻一面而言,称其为玄;从其可变、可见闻一面而言,称其为性。

道,无名,永恒。同时,道又具备动变能力。一旦因缘成熟,就会产生道用,转化为非恒、有名。

(二),道生先天无和有。1道生无,无即万物父。

为什么生无?答曰:妄想使然,源于“可”欲,也即源于起心动念的妄想。只因此“可”,恒道变作非恒道。

道,本永恒不变,无知无欲。一旦动念,知道有道,便是可道,便是执着道。道体无形,所以,得见的就是“无”。这就是最初的先天之无。

注意,此先天之“无”,靠修行证悟得,不靠后天科学思维论辩得。此无和后天之无有相通处,又不完全相同。

此无是无又非无,此无乃是万物父。

这无,称其为一,因为一切数从此无妄想而起,无是根基。

这无,称其为朴,因为万般形象皆从此无造作,无是本初。

这无,称其为父,因为无是万物种子。

这无,称其为混沌,因为元气未分,天地未判。等等??。

普通人对此无根本无知。修行者,只有达到一定高度才能证明这一切都是真实。 此无乃真无,是修行才能达到的“空”,不是世俗肉眼所见之无、静、空。这一点必须清楚。

普通人,知道“有”是利益。修行者,知道“无”是奥妙。而大彻大悟如老子者,则明白“道”是一切,一切是道。

2无生有,有即万物母。

为什么生有?无是正,何故生有?当然还是源于妄想。

可欲,一旦认可并执着此“无”,欲望就在膨胀。开始不知足。正因为不知足,眼下之无才满足不了欲望,才欲有。在欲望支配下,正,必然走向反;就是说,无必然走向反面。正是老子所说:“惚呵望呵,中有象呵”。

由此可见,欲望妄想,所养就的习气,是一切动变的原动力。

这象,就是“无”之象,“有”此无。注意,无,产生于妄想,无成为有,这有,自然还是妄想。

至此,先天父母齐备。

(三),道生后天有和无。

无,后天化为阳,为乾,为天。

有,后天化为阴,为坤,为地。

天下乾坤确立,阴阳相互激荡,继而产生“子女”,四季八节确立,也即乾坤生六子,八卦确立。这正是二生三。为什么止于三?一是父,二是母,三是子女;子女复作父母,一二三生生不息。

先天之空无,如何生出后天子女万物?答曰:妄想使然。

有了三,生而复生,万物因此而产生,世界由此而确立。

后天有无,修行与否,都能得见。

(四),天地之间犹如大风箱。

心动念,生出无和有。无和有,一阳一阴,相反相成,犹如一呼一吸。盛极而衰,衰极而盛,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动力是一心之念力;万物,乃一心之妄想。所以,老子棒喝我们,执着其有,计著其无,不如守中即守心。

道生一,一生二,即是一心生出阴和阳。心之阴阳变化,造就一盛一衰。阴阳相反相成,所以,盛极而衰,衰极而盛,阴阳此消彼长,即相争又相衡,是世界的基本规律。而一二所生之三,才有了遗传和变异。这遗传和变异,也是世界发展的一大规律。

这一盛一衰,一阴一阳,细分为八卦,乃至六十四卦,由此而产生无限多样的世界。

盛衰,纯系自然,也即一心发用。

醒悟此者,视盛衰皆从己出,没有分别。盛时是此心,衰也是此心。盛衰不同,心则无二。没有选择,高明者,即便活在衰中,也是一心清净,一尘不染。 不醒悟者,有之又有,盛而再盛,贪著其盛而不舍。盛时大行其乐,一旦衰至,

苦不堪言。虽然阴阳平衡,苦乐各半,但由于对苦和乐的欲念不同,自然是苦多乐少。

一心生阴阳。阴阳变化犹如呼吸,心执着呼不对,执着吸也不对。心能不执,顺其自然,呼吸之间肆行无碍,才得道眼。

??

(五),几个趣味问题。

1先有男还是先有女?

我们知道,科学上还没有统一结论。

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说先有男人。

道德经中,老子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是万物母,无是万物父,可见,老子认为先有阳,后有阴。道德经体系中,阴阳原本一体,同时生。但人们先见阳,后见阴。看来,先有男人之说,在我们这个世间,《道德经》是鼻祖。世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当然先有蛋。蛋和鸡相比,蛋是阳,鸡是阴。这些结论,依照道德经阴阳理论,是可以推定的。以此而言,这个世界最先生火还是水?哲学观念中,有的认定先生水,有得认定先生火。殊不知,说水在先或说火在先,都是正确的呢。依照老子观念,逻辑上,应该是火在水先,因为火属于阳,水属于阴,这是从先天角度而言,所以,言火是本源,乃真知灼见。从后天角度看,无形化为有形,太一确实先生水的,这时说水是本源也有道理的。只是层次浅一些而已。如今,人们渐渐在热或寒的角度探寻这个世界形成根源,方向确实正确。足可证明,哲学科学也是离不开道的。但却不能最终寻找到根源,因为最终根源是道。这是有为的哲学、科学无法企及的,因为,只有无为,才能与道谋面。 2这个世界边际何在?

科学一直探索这个问题。一直不能圆满解决。依照老子观念,这个世界根本没有边际。因为醒悟者知道这个世界乃是一心生,最终还是一心。心是没有边际的,世界如何有边际?最大是心,最小还是心。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3这个世界为什么要有“正反和”的变化模式?

这是贪欲造就的。贪欲,而生可,当真执着。失道最初,也即世界之始,是无。这无是父,是一,是阳,是天,所以,虽然失道,但却离道只有一步之遥,所以,老子称无为“正”。再远一步,此无反观就是有;这有是万有之母,是二,是阴,是地;与无相比,又远一步,所以,老子称有为“反”。有无和合,而生子女,二生出三,生出新有,有了共同所有的贪著对象,在此和合,老子称之为“和”。有无如此相反相成,构成了一切二边对待之正反和得变化运动模式。物极必反,是对这一模式运动变化的简单描述。

只要有世界,一定有正反合。而其变化原因,则是贪欲。回归大道,就是消弭其变化,消弭其正反合,回归独立而不该,回归永恒无名,只有知足知止,消弭其欲念,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最终才能达到归还大道的目的。

??

总结。

注意,道,含有欲望妄想的种子。先天有无产生于欲望妄想,后天有无也是产生于欲望妄想。欲望膨胀,决定宇宙膨胀;欲望收敛,决定宇宙收敛。老子的一二三,确立了宇宙以代数级数及几何级数扩张;也确立了宇宙以代数级数及几何级数收敛。老子之前之后,有谁这样说过?开悟人看老子,知道老子说的是宇宙真相,是大圣人。不开悟者看老子,要么以世俗眼光解老子,要么骂老子胡说八道。 老子的浑心和普通世俗心,不可一概而论;先天有无和后天有无,也大不相同。

后天有无,可以世俗及科学眼光去揣度;先天有无及道,需要修行证悟。如同梦幻中人,只求速速醒悟。梦幻中,进行科学推理,言谈论辩,从醒悟角度说,一文不值。

所以,道,只求醒悟,不求知解。

十三,老子说无身,是否鼓励自杀?

老子言:“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不得”,“无身”,“绝学”。

面对老子言辞,心生恐怖畏惧者,便是离道之凡夫。

面对老子言辞,不惊不怖不畏者,就是修道之行者。

心生恐怖畏惧者,乃是“有”我、人、众生、寿者相。

不惊不怖不畏者,乃是“无”我、人、众生、寿者相。

……

朋友问:“把房子钱财烧成灰烬,就能成道?把知识学问都弃之不用,就能成道?灭掉这个身子,就能成道”?

朋友作如是问,乃是错误。不知老子所言学、身都是空无;不知无身、无学本是事实真相。反把“无身”解作不要身;把“绝学”解作不要学;把“无”解作什么都不要。圣人之真言,作凡夫之曲解。有如是解,便有如是行。后世修行,才有落在相上者。如燃身命,弃财物,皆落外道。

而高层次的不落相的燃身命、弃财物,乃是燃而无燃,弃而无弃。这又不是凡夫所能思议者。修行,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证悟老子所言的“无身”、“绝学”乃是修行境界,非是所谓的不要身不要学啊。圣人所传“无身”、“无为”之本义,不修行者,猜不来的。

佛家有“以身、命布施”,有“燃身供佛”。理解成自杀,便是错解圣人言。修行达到高度者,此身此命,舍亦无舍,燃也无燃的。修行不到高度,而舍身舍命者,犯“杀生”之大罪过。不修行,修行不到层次,而敢“无身”者,实是西施效颦,绝不可取。

十四,知乃失道真祸根。

00

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

可,乃肯,执着知为真。

开眼便可,不知一切原本虚幻无住,错以为可住。如此去“住”,道便阻塞不通了。我们才失道。

可见,知,是失道根源。

所以,老子才主张弃知绝学。

01

譬如梦幻中,研究科学,哲学,建立知见,建立体系。越是深入,迷失越深。由此可见,知见立知,是无明本。

反其道而行之,则是不知,不立知见,不执著知见。如此歇下诸识,静归一心,一我,才有机会醒悟。

02

修道之学,也在建立知见。但却以破除知见为目标。所以,修道之学,表面是学,实际是行。

03

深谙哲学科学之道者,观修道之学,只见其学。这样,修道之学便与世间法之哲学科学结缘,被人误认作世间法。所以,修道之学,被当作哲学乃至科学去研究,就不足为奇了。只学其道,而不能行,不能得道。不得道者,乃是门外汉。谈道亦在大道之外。

而真正修道者,也即行道者,观修道之学,不仅能见其学的一面,更重要的是能行其道。行其道,才能得道。得道者,不谈道,也在道中;谈道,也在道中谈。 04

哲学、科学,等等,都在建立知见。都在寻求知。

能不知者,老子说:以不知治国,邦之德也。

不知不知者,老子说:以知治国,邦之贼也。

何谓治国?

理解成治理国家民众,是凡夫知见。这是在低层次解读道德经。

站在修行高度理解,老子之国之民,则是指诸多知见,或言贪嗔痴等诸多烦恼。而其王,则指心王。这才是正解。

能去其知见,贪嗔痴等诸多烦恼便自然消亡,心地便自然清明。一心孤明,国土自然清净了。

05

不知足,反求知,乃是凡夫。无明,不明其心。一我分二,进而分三,乃至万物。这一切从我分离出去,让出本家宝藏于你他它。我由大变小,大我转换成小我。全知化作无知。反去争夺自己让出的宝藏,求知求为。如同小孩过家家。本都是自己的,却分成你我他的。

知足,则无知。归于大明,明其心见其性。万物归有,有归无,无归道。 06

哲学,科学,乃至修道之学。为其学,则日益。

越学越多,此乃学者。

07

能行道,则绝学。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

达到无,才有机会得见不死之神,归得玄牝。才能找到天地之根。

此乃行者。

08

绝学主张,吓死很多人。

绝学,只有修道者,知道何谓绝学。

以为舍弃知识是绝学者,还是凡夫。

老子写作道德经,没知识能写成吗?

只有修行自己,才能理解圣人之言。

09

修行,行什么?

能行仁义礼者,便是善行。这是成贤至圣的根基。

能行无为,能行不得,便是道行,这是成道之门。

10

最初,行者行事。

最终,行者行心。

得道,心不住相。

成道,大寂灭心。

知足,乃是圣人,明心者,天下无非一我,一心,因此,悟道圣人全知全能。知足者,不求知。

十五,什么是无身?

01

老子言: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

02

何谓无身?

普通人理解成为了某种事业敢于献身、舍身,而站在修道高度,无身不是这个含义。无身,其身当下就是空;空,当下就是身。

03

身,从小处看,仅此肉团身或言心在一定程度可支配身。而修行渐次进到高度,家、乡、国、天下乃至有、无皆是身的。所以,天下一身一心,身心是一不是二。 只不过,普通凡夫以肉身为身;而有修为者渐次以家、乡、国、天下为身。 04

圣人之无身,乃无一切身,又非无一切身。落入执着即不是。

浑心生无,圣人无其无,凡夫恒其无。无生有,圣人无其有,凡夫恒其有。有生万物,圣人无万物,凡夫恒万物。

圣人心地无染,一相不住;凡夫心地染污,相相执着。

05

可见,无身,随着修行进步,简而言之,就是无肉身,进而无万物,进而无有,进而无无。这是修行境界,不是口头功夫。

无身,不是消灭身,不是火化身,而是有在当下就是无。有,当下是无;无当下是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只有开悟,才能得其玄妙。靠理解,只是皮毛。 理解,也只有通过譬喻才能做到。譬如,梦中如果悟到是梦,那么,眼见一切有,都清楚是无的。这样,其心就没有恐惧,没有生死,没有颠倒梦想。象这样有生灭又不住生灭之心,便是所谓的涅槃心。

06

可见,无身过程,就是“浴”的过程;就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的过程;说穿了,就是无为过程。修行只要达到高度,就清楚一切身当下就是无身,一切为当下就是无为。所以,把无身理解成献身、舍身,把无为理解成不作为、不做事,这样理解是很初级的,是对无身、无为实实在在的误解。

可见,无身,说穿了,就是无为。

十六,老子为何用道字?

01

老子悟彻本心,悟彻大我。道字,表此真心大我,在老子看来,最恰当不过。 请看:

心如镜,镜不动,镜中万象纷呈不息。镜却不存任何一象。有一象可留,镜便不是镜。

心如道,道不动,道上车马人物奔流。道却不住任何一物。有一物可住,道便不是道。

镜与道,皆是比喻真心。佛祖也曾把真心称之为“道”。

堵车,则失道,道上住车了。堵心,则失心,心头住相了。

疏通道路,正是道不留车,道自通达。明心见性,正是心不住相,心自明矣。 02

道,生万物。万物在大道上川流不息。这正是道生万物。

道,死万物。万物在大道上稍纵即逝。这正是道死万物。

03

生死川流无常,不离永恒之道。

可见,不得,才符合道。得,则失道。百姓贪得,哪个肯不得?

不得,才可永恒长久,因此,老子称不得为上得(上德)。

有得,道便阻塞不通。因此,老子称有得为下得(下德)。

因为这,老子才创立自己的道德观:不得,无为,才是事实真相。不得,才是上得,也即通过不得能够得道。不得之上德做不到,才失德而后仁;仁做不到,才失仁而后义;义做不到,才失义而后礼。仁、义、礼,老子称其为下德,此乃失道之德。

十七,道德经何以自称老子?

《道德经》最初曾被称作《老子》,仅仅从修道角度看,道理也极深。

天上天下,皆是我生。修行达到这个高度,才醒悟,我就是天下万物之父母。一切皆是我生,我是万物父母,我当然就是老子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何谓自?我就是自。自然,即我之作用。醒悟天地万物圣人皆孩之,醒悟一切皆是自心现量,佛祖才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我才是老子。

圣人皆孩之,视我等如同小儿。可见,一部道德经,原来是教导我们如何变成老子的经典。

心同老子,能生天下万物,便天上天下惟我独尊。到达这个地步,才知道天下一我,一我天下。

1道德经通行本第六十七章说:天下皆胃我大,大而不宵。夫唯大,故不宵。若宵细久矣。

我,很多人解释成老子,这是错解。老子不可能自称“我大”的。即便天下人真的都说老子大,老子也不会自己说出的。

老子的我,有大我小我分别。

佛家有“常乐我净”之我,老子也说“我恒”,恒者道也,“我”乃大道,岂可小看。因此,老子才说“天下皆胃我大,大而不宵”。注意,“天下人都说我大”,天下人乃是百姓,所说之我,只能是小我,肉身之我。我的身体我做主,我就是一身之王。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王者,说成国王自然可以,说成一身之心王,也可。老子特别指出,“大而不小”,说的是,“我大”,只能是大我,而非天下百姓的小我。这我不是普通之我,乃是无身无心之我,以天下为身之我,以百姓心为心之我。这我,大到与地同大,与天同大,与道同大,我就是道,道就是我。

2道德经通行本第十七章说:道使百姓成功遂事,而百姓却说“我自然”,实际是道“我自然”。

然,老子用在燃烧意义上,自然,就是自燃,自己燃烧。自是体,燃是用。百姓的我自然,只见小我,不知大我。而老子的我自然,则是大我,而非小我。 在老子道德经中,我们能看到老子从我有身修行到了我无身的境界。如今,老子提出“我自燃”。我们抛开百姓的我自燃,只看圣人的我自燃,这我就是一团光明,别无他物。读道德经,需要慢慢体会老子的“我”。老子的我,和佛家“常乐我净”之“我”,本是一个。

后来有人说,自然是道,这没说错。但老子那里,“我自”才是真正的道,“然”,不过是道的表象而已。

老子,深不可测。

埋没老子,就是埋没“我自己”。

可见,道,是“我”,“我”是道,哪个敢承当?

3道德经通行本第二十章说:“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修行到什么高度?这一章,我们可以细细品味。

对立矛盾双方,老子选择了无,选择了无为。这是修行的方法手段。老子能够复归于虚无,达到本初。他能象什么都不懂的婴儿那样没有一点动静,无私无欲。可见,老子确实“独异于人”。

“而贵食母”,这个而字,表示递进。明显是说我这些“独异于人”处根本算不得什么,真正可贵的是通过“独异于人”的无为,我最终达到“食母”。

〈釋名〉:“食,殖也,所以自生殖也”。食当动词用,“我食母”就是说,贵在万物之母是我所生。道德经中,“有”是万物之母。生有生无者,是玄。可见,老子要说的是:“我就是玄,我就是道,我生万物之母,我生天地万物”。天上天下惟我独尊矣。

“食母”,又是个名词,见〈礼记-内则〉篇:“大夫之子有食母,士之妻自养其子”。食母,卽乳母也。这样解释也可以通达。解释如下:“而贵食母”,我是欲通过“独异于人”的无为,最终回归“乳母”。我即乳母,乳母即我;我就是喂养虚无者。

老子的“我”,大矣哉。正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之我。

4,道德经通行本第六十九章说:“祸莫于于无适,无适斤亡吾。吾葆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老子又一次透漏信息,我是主,我是道。“葆此道”,就是保我。这和“我自燃”一样,透漏出“我”。

5道德经通行本第七十章说:“我”贵。

“亓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者希,则我贵矣”。百姓所知都是小我,大我不靠知得,只能醒悟。而醒悟者寥寥无几,所以,大我才贵。

老子所传,“人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

此我太平常,谁都不会想到,也不会相信的。

6道德经通行本第六十七章说:“我恒,有三葆”。是说,我是永恒的,有三点可以葆我永恒。那就是:

道,就是大我。葆大我,就是葆道。

我恒有三葆。

首先是“兹”可葆。就是悟彻一切都从大我生,此我自然可葆。

其次,退一步,“检”可葆。就是悟彻一切都是无常虚幻,都是不永恒,都要归于死地,此我可葆。

再次,什么都悟不到者,只要“不敢争天下先”,也可葆。就是广行无为不争,自也可以步步上进,葆此大我。

从普通百姓角度说,只要做到“不敢争天下先”,广行无为不争,必然是损之又损,可以达到“检”,悟彻一切都是无常虚幻。如此醒悟,又必然悟彻一切都从大我生。大我自然可葆。

总之:

我是道,道是我,我即老子。只是此我非彼我,又非非彼我。说好说,认难认。圣人不敢多说,因为圣人知道,此我需要感悟才能谋面。说出来,怕百姓以自己日用我去理解,便大错特错;而离开日用我寻找大我,殊不知,也是大错特错。老子“我”,感悟去。

十八,老子治国治民治心之道。

会治己者,才会治人,才会治家治国。道德经,是老子留下的修道之治己经典,同时,也自然成为治人治家治国之经典。

老子乃得道者,他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治己之手段:1道,2德,3仁,4义,5礼,6兵。

一,道。

1道。一心不二,无知无欲,永恒不变,无治而治。回归道,是“己”之最高境界,是己之清净“无治”处。此心,是老子所说的浑心,佛家所说的真心。 二,无为。老子尊称为上德。

2德。不得是德,无为是德。老子称无为作尚德。失道而后德。道,因起心动念,因“可”而失道。失道,一心变作二心,真心变作妄心。这就是失道。失道后,己,由清净,变作有染。老子说,到这等地步,只好退一步,用德治心。世人以得为德。老子以不得为德。老子以不得治心,以无为治心。

实际来说,道,原本不得啊。有得,道便阻塞,道还是道吗?老子修行到玄同高度,悟彻,一切皆“不可得”。不得,是事实真相。基于这样高度,老子才提出不得、无为主张。

不得,自然比不上不失道。但失道后,没有比不得更近道的手段了。所以,老子把不得称作上德,因不得乃是无为,能得道,因此是上得。

上德做不到,无可奈何的老子,又倡导仁、义、礼,称其为下德。称其为下,因为仁义礼乃是有为,是失道。称其为德,因为仁义礼,确实有得,其得被社会普遍接受认可。

三,仁义礼,老子贬称下德。

3仁。失德而后仁。不得做不到,老子说,只好退一步,用仁治心。仁,爱为仁。爱众生,爱世界,才能施舍,才能给予啊。施舍久了,主动放下,才能渐渐醒悟一切皆“不得”。由此“不得”,才可回归大道。

4义。失仁而后义。爱,做不到,老子说,只好再退一步,用义治心。义,助人为义。

5礼。失义而后礼。助人,做不到,老子说,再退一步,用礼治心。礼,乃规矩法度。后世法制,也不能超出老子之礼。

老子蔑视礼,因为礼乃强制,非出本心,生大虚伪,老子称其为祸乱之首。

四,刀兵者,绝非君子之器。

6兵。失礼而后兵。礼,做不到,老子说,不得已而动用刀兵,小用为上。道德经中,老子反对乱用刀兵,但不是不用刀兵。可见,老子之治,何其完备。 老子在第五十七章中说,“以畸用兵”;第三十一章中,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袭为上”。

后世众生,误解老子,不解道德经乃治心正世之宝典,反以为老子消极,贻害不浅。

……

总结:

从小用刀兵,进而用礼,进而用义,进而用仁,进而用无为、不得,进而归道,这是老子治世救民之大道。

后世所谓高人,用仁、义、礼、兵者多多,用无为治国者也大有人在。比如提倡大公无私,就是无为治国;提倡奉献爱心,就是以仁治国;提倡利他,就是以义治国;提倡法治、伦理,就是以礼治国;动用强力暴力,就是刀兵治国了。哪个超出老子划定范围了呢?只不过侧重点不一样而已。

老子侧重无为,因为老子目标是救民解脱生死。孔子达不到老子层次,割取“仁、义、礼”为主体,创立了自己儒家的入世学说体系,虽不能救民解脱生死,也能令民安居乐业,对社会贡献也是极大。

十九,老子三葆——大我三剑客。

(注意,帛书本为兹、检、不敢为天下先。通行本改成慈、俭、不敢为天下先。通行本容易使人误解成慈悲、节俭、不敢为天下先,这样乃是弃高就低,抹杀了老子的修行层次。所以,以帛书本为准)。

??

诸家修道说法,都不离三个层次:小,中,大。老子三葆,正是言明修道必经三个层次。

道德经中,老子告诉我们:小我,是不永恒的;大我,是永恒的。我,欲达到永恒,有三点可葆。

??

第一葆:悟彻兹,明浑心。

说心,这是最高法。

万事万物都从一我生,我是天地万物之母,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悟彻这一点,此我得永恒。有了这样的浑心大我,才不怕死,才无死。

这是得道者。

注意,这是修行境界,不是口头功夫。

??

第二葆:悟彻检,证空无。

说空,这是中等法。

悟彻一切都从我死,都不能恒在,都是无常虚幻。悟彻这一点,此我也可以回归永恒。有了这样的检,才不怕生,才无生。

这就是达空者。

??

第三葆:醒悟苦,不争大。

说苦,这是最初法。

争大,这是普通人的做法。大小本是平衡的。可人们不明此理,总是拼命争大,把自我利益最大化。殊不知,争到大,一定是争到了小;争到多,一定是争到了少。阴阳鱼,从长远看,总是保持着平衡啊。

老子聪明,令我们守弱不争,取小取少。“不敢为天下先”,也就是“不敢争大,不敢逞强”。如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必然是浴却心头污垢,归根归静,放下一切缠缚,回归大道了。

只有不敢为天下先,才能为成事长。成什么事?离苦得乐,成道之大事。 这就是行道者。

注意,这也是实实在在修行,不是口头功夫。

??

古今中外,所有修行,都离不开这三葆,这是修行的三个层次。

所有修行正法,从低到高,都是“说苦,说空,说心”。

这三宝,是检验修道者的三个标尺。

我则戏称其为“大我三剑客”。

二十,道德经之正反和。

01正。

道德经中,多次提到正,如以正治国,等等。什么是正?老子的正是无。

老子自言:“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亓日固久矣”。这是说,正转为不正,善转为不善,人人迷失其中而不自拔,如此轮回辗转,其时日固而久了。

老子为何以无为正?因为可而失道,失道最先知无。老子自言:“无,名天地之始也”。始,自然为正,所以,无是正。

因此,老子言“失道而后德”,此德即无为;能行无为即是上德。可见,正,确实是无。

02反。

反也者道之动也。道德经中不止一次提到反。

道动,与道反,生出无。无动与无反,生出有。有动与有反,生出无。世间凡夫之心,要么执着有,要么执着无,因为一个反字,即物极必反是铁定规矩,所以,执着有者必失去其有,反归于无;执着无者必失去其无,反归于有。如此轮转不休,不遂其心,而陷入烦恼泥潭,不得出期。

如何去除烦恼?人们使尽千般妙计,折腾的死去活来,还是烦恼重重不尽。圣人出招,告诉我们:和。

03和。

中气以为和。道德经中多次提到和。讲和,即不左不右,居于中,大家都能接受,矛盾就消除了。如是之和能够保持正吗?老子告诫我们:“正言若反,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老子持否定态度。老子提出办法:“是以圣右介,而不以责于人”。这说的是,让我们学习圣人,行“右介”,“而不以责于人”,即是说尊舍,而不于人有取。舍,即不得,焉能不和?这才是最好办法。所以,老子定论:“有德司介”,行不得者有德;“无德司彻”,行得者无德。有德者行无为,是善人,高人。老子安慰我们:“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可见,无为,与天道同体。

无为,不得,回归大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的正反和,也遵循了无为、不得的原则。

二十一。道,不可知,不可说。

01

道,只能悟。

知,已经离道,老子说:“下知有之”。因为,知就是起心动念,而道是永恒的,是无形无念的。

道,无名,也即无名说。因为,任何名说都不离概念,而道是无念的。 02

即便说,也只能说“无”。

在第三十五章,老子指出“道,平常人以为可以如音乐去听闻,如食物去品尝,这是错误的理解。通过推究道,令他们改正错误认识”。“故道之出言也,曰:谈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道,能说,说的是什么?“无”而已,也即“无名”,以无去名说。可以慢慢体会。

03

道,真正有智慧者,是不说,而是去行的。

参见第四十章“上士闻道,堇能行之”。就如游子还乡,演说再有理也没用,要一步步走回去。往回走,就符合道;不往回走,就是叛道离道。

04

一部道德经,也是说啊。

是说。因为道德经和世间法一样,是说法,任何法都是可说的。 道德经的说,有两点需要明白。

首先,道德经的说,不是说“道”具体是什么模样,而是说道“无名”,指明回归道的“必要性和方法”。所以,无名,是说道无名,不是说回归道之法无名。

其次,道德经之说和世间之说又不一样。那就是目的不同,一个是出世间的,一个是世间的。这也需要分清。

05

可用知和智字作比喻,来说明问题。

圣人的知,和不悟道众生之知不同。最形象的文字是“智”可以表达。

圣人的知是智,知字下面多了个日字;众生的知仅仅是知。圣人之知是在明心见性基础上的知,有道;众生之知不能明心见性,失道。

06

恰如梦中。

凡夫心不知是梦,其知仅仅是知而已。知中,把一切当真,缠陷梦中,煎熬苦海。 圣人心知道是梦,其知则是智。智中,知道一切皆是假象,明白天下万物皆是刍狗,心不住物,解脱一切苦厄,跳出生死轮回。

07

一切言说,其内容是知。道既然不可知,一定不可说了。所以,开悟圣人教导我们,道,知不得,思维不得,说不得。

08

明心见性者,才堪称有智。有智者,其知其说才是真正的不得、无为,才是与道相合;所以,一旦有了圣人心,道,就是可知可说的了。

为了得到快乐平安,人们才活着。在这条平安快乐的道路上,人们经历如下三个渐次上进的必经阶段。

二十二,人生三个必经阶段。

为了得到快乐平安,人们才活着。在这条平安快乐的道路上,人们经历如下三个渐次上进的必经阶段。

第一阶段。在损益之间,人们选择益。

拼命学习劳动,争好,得益。这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不仅吃饱了,还要吃好了;不仅穿暖了,还要穿好的;住,遮风挡雨不行,还要住好的;如此等等。但,人们忽视了如下根本问题,那就是得到好的同时,也得

到了坏;好扩大同时,坏也一样扩大。好和坏相伴存在,这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规律。但,人们对好的感受时间往往过得快,而对坏的感受时间往往过得慢。如此,人的一生,便成了苦多乐少的一生。这是必然的。 为了益,人们绞尽脑汁,花样百出。渐渐,人们总结出德。德,行之得。什么样的行能得,什么样的行不能得,随着生活实践的深入,人们已经了然于胸。如今细想古人的总结,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啊。礼,守规矩法度。这是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刀兵强力相比,礼确实前进一步。得,相对来说有了保障。义,帮助人。不仅守社会规矩法度,还能帮助他人,这又上进一步。仁,爱人。不仅帮助他人,还能爱他人,这又上进一步。礼义仁,这是有为之德的三个基本行持。

第二阶段。在损益之间,人们选择损。

这是较少有人选择的道路,也是得道圣人教导我们一条损而最终全得的道路。普通人视之为愚蠢。殊不知,大智若愚。这正是人生正确的选择。如佛祖耶稣等圣人,选择了乞丐生活方式,正是大慈大悲,为我们做出榜样。

选择损,这无疑是教导我们往低处走。乍眼一看,好似和社会人类进步是矛盾的。实际不是。理由如下。

01,进步仅仅是生存手段,不是目的。

人类为了生存,在科学技术上必然要进步。不进步不足以生存。在这样前提下,我们的学习和劳动是不得已而为之。绝不是人们愿意劳动愿意学习。我们的一切进步皆是如此。简而言之,我们的进步仅仅是生存手

段,我们的目标是生存,而不是进步。当不需要进步我们能够生存时,这时再追求进步,就是画蛇添足,就是愚蠢,就是自讨苦吃。可见,满足了生存需要,进步就是多余了。

02,幸福和我们的进步没有比例关系。

人类科技在任何水平上,根据辩证统一规律,苦乐都是相伴而存在。绝不存在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了,我们的痛苦便没有了,这是不可能的。旧的痛苦没有了,新的痛苦还会如约而至。快乐和外物有联系,但没有必然联系,没有必然的比例关系。所以,以为随着科技进步,我们的快乐会如数增加,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03,幸福和欲望成反比,少欲便幸福。

欲望是苦乐之根。快乐和欲望有比例关系。欲望和快乐成反比。欲望越大,快乐越少;反之,欲望越小,快乐则越大。如此而言,能够去欲,就是获取快乐的最佳捷径。心头去欲,就是行损。如此而行,快乐自然增益。从控制欲望下手,才是我们获得幸福的根本途径。实际来说,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不自觉的控制着自己的欲望。

04,聪明人永远把自己泡在苦水中活。

在苦乐之间能够选择苦,不争,守弱,守下,无为,不得,就是行损。这就是无为之德的行持。在苦水中浸泡自己,久而久之,便适应了苦,苦便不苦,天下便是甜的了。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傻瓜总往甜罐子里钻,一旦适应甜,甜也就失去了。显见,吃苦,苦行,是把人生变成极乐世界的真正通途。

我们经历了人生第一阶段,能得,固然知足了。但这仅仅是足了一半,另一半苦我们还是要受的。当我们经历人生第二阶段,便补上了第一阶段的不足。即便不得,即便损,我们也做到知足了。注意,如此知足,就是全足,也即永恒知足。这就是人生大快乐啊。

第三阶段。在损益之间,不再选择,不执着任何一边。

这是看破了损益,放下了损益。至此,既不多闻,也不数穷,守中恒定,归于大我,不生不灭,长生久视。这个阶段,只有修道达到一定高度才能达到。真的达到,心才不纠缠苦乐,才不在意生死,才不执着祸福,才不计较高低上下,才自明自亮,永恒自在。至此,人生才获得大圆满。

这三个阶段,说穿了,是我们每个人必经的心路历程。我们愚昧,一味求有,以为如此才能获得幸福,所以,太多太多的时间我们都消耗在第一阶段里。我们的道因为我们的执著便阻塞不通,结果,还是苦多乐少。感谢圣人出,为我们指明了损的道路。我们才有机会通过修道品尝无的快乐。这种无的快乐,只有身临其境者才能感受到,绝不是贪恋有所能相比的。不仅如此,在无的基础上,我们还有机会步入人生第三个阶段,那就是成道,获得人生大圆满,大喜乐。至此,人生最大宝珠才熠熠生辉,显露光芒。

更多相关推荐:
《道德经》心得6

道德经读后感暑假里我阅读了国学经典道德经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

学习道德经心得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蔡国花学校组织大家学习了道德经学完后心灵的触动是挺多的我觉得道德经潜藏的一个主题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

学习道德经心得2

学习道德经心得悟真子一方法论象卦象数数术理道理法方法窍窍诀先天八卦乾三连坤六断离中虚坎中满震仰盂艮覆碗兑上缺巽下断23415687从象数理法窍五元方法论入手学习象者指参考先天八卦的卦象用无极八卦玄极八卦和元极八...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

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一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寒假之前学校组织大家学习了道德经的前两讲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学完后当时心灵很是触动于是利用寒假时间又继续学了道德经的其它几讲当然触动还是挺多的我觉得道德经潜藏...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自从我局开展文化讲堂学习了老子的道德经自己受益匪浅对道德经一书的理解还很肤浅但是认真学习能让我受益的地方多之又多会影响到各个方面要不断地揣摩慢慢地体会加减乘除上有苍穹世界上不存在绝对今时好许是...

道德经课心得体会感谢

1你如何理解道法自然答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经的一句原话原话应该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道就是对自然欲求的顺应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天然的自然欲求...

道德经学习心得

最初想学习道德经的原因动机很简单学中医的老师说要学好中医首先要看道德经然后是伤寒论历代的医案实践最后才是黄帝内经那会儿迷迷糊糊的学中医学得很困难听中医老师说了就赶紧买了本道德经偶把道德经当成了学习中医的钥匙捷径...

道德经心得汇编

一道绝非科学所能企及二道绝非哲学所能企及三道德经中道字是什么含义四道德经中德字是什么含义五道德经中自然是什么含义六道德经中浴字是什么含义七道德经就目前发现的版本而言帛书甲本堪称最早八老子的修行方法是什么九老子是...

《道德经》心得1

初读老子道德经有感假期闲暇初次拜读了我国道祖老子的道德经感触颇深正如世人所云老子的道德经阐述了一套真正完美的人生价值理论其中的道理博大精深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理解和感悟老子认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人具有欲能认识有思想在...

《道德经》第五十章悟道心得——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

道德经第五十章悟道心得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系列让我们一起进入道德经第五十章摄身之道的悟道心得一暗藏杀机不如消化杀气能够化解杀气可以保生慈眉善目可以长久二一生中您善待天地天地也善待您您善待万物万物也善待您您善待动...

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习惯——道德经心得

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习惯有感道德经的智慧一书6月份以来我全面阅读了道德经的智慧的一书深感受益匪浅个人认为贯穿全书起码有以下几个观点一是道家思想利于促进和谐发展道家强调要顺应自然之道在天人合一基础上追求的社会的进...

《道德经》心得22

道德经读后感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诚如老子之所言道路和名字这两种东西乍看起来确实是平淡无奇但认真思索之后便可感觉到...

道德经心得(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