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征求意见稿)

时间:2024.4.20

中共新昌县委关于制定新昌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时期(二〇一一年至二〇一五年)是我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县”战略部署、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使命、实现新跨越,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力转方式、促转型,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发展快、人民实惠多,发生显著变化的五年。“十一五”以来我县经济社会持续稳健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高,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期完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经济总量、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统筹进程加快,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 1

步,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层面的全覆盖,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县委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县”战略,制定建设产业集聚新平台和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等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了保稳促调、转型升级等方面一系列政策。这些成就和决策举措,都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十二五”时期我县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格局有新变化,但经济全球化大趋势没有改变;国内经济发展方式有新变化,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国内外环境对我县加快发展总体有利。从国际环境看,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发生深度调整,为我县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机遇。经济危机孕育科技革命,催生新兴产业,为我县发挥科技优势,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受全球资源环境约束,绿色经济呈现强劲发展态势,为我县发挥生态优势,加快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新的机遇。从国内环境看,内生型发展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经济发展基点,扩大内需将成为常态化措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及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存在巨大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我县经济增长空间。从县内环境看,我县已处在人均GDP由6000美元向10000美元跨越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城镇化快速推进, 2

特别是随着产业集聚新平台的启动建设和生态休闲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我县将进入发展平台扩张期、转型升级加速期、休闲旅游发展期、城市品质提升期,发展的潜力巨大,我们完全有条件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发展。

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十二五”时期,面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内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双重挑战,以及深化改革调整深层次利益关系等重大问题,我县加快发展形势更加严峻,仍然面对诸多风险挑战和困难问题。特别是从我县实际来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距明显,城乡统筹压力较大;发展平台较小,缺乏大项目的支撑,发展后劲相对不足;随着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新旧矛盾相互交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面临着改善民生的巨大压力。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县既面临加快发展新的机遇,也面临各种严峻挑战,机遇大于挑战。只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够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市委“创新创业、走在前列”战略部署,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立足点,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平台和科技生态新城建设,加速经济结构 3

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着力建设科技新昌、生态新昌、休闲新昌和人本新昌,提升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要切实把握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推进创新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推进科技各个方面的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赖资源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上来。

——必须坚持集约节约,推进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行绿色投资、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努力实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协调发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促进城市农村发展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经济社会文化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切实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在富民、惠民、安民上,切实改善民生,维护公平正义,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统一。

(4)“十二五”时期主要发展目标。总体目标是:率先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 4

基础。主要目标是:

建设科技新昌。加强科技引领,深入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基本建立科技要素多元、创新能力强劲、成果转化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争取成为全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县。

建设生态新昌。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使得资源消耗得到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生态优势得到有效彰显,可持续发展明显增强,努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

建设休闲新昌。挖掘休闲旅游资源,利用丰富的人文、生态优势,依托项目带动,提升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服务功能,加快把新昌打造成为长三角知名的旅游休闲中心。

建设人本新昌。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全力保障和改善民计民生,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完善,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显著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发展方式有效转变

(5)全力推进产业集聚新平台建设。按照规划先行、功能叠加、产业错位、空间整合的原则,加快两个省级工业园区的扩容工作,着力推动产业集聚新平台的建设。东翼产业集聚新平台以新昌工业园区为核心,西翼产业集群新平台以新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核心,通过低丘缓坡、河谷 5

平原的有序开发,逐步扩大两个园区的规模,为产业发展拓展新的空间,致力形成“中间崛起、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坚持基础设施先行,重点是加快推进新平台交通设施完善、给排水管网延伸、土地整理等开发配套设施工程,并强化城市现有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污水垃圾处理、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与新平台的共享和衔接。积极引进和落地一批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项目,加快向中小企业供地速度,东、西两翼先进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要初具规模。积极探索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扶持,创新融资模式,协调推进两大片区错位发展、联动发展和抱团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新平台完成工业用地开发8平方公里,实现新增产值超180亿元。

(6)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加强粮食功能区建设,确保粮食安全。继续按照“县抓茶叶、乡镇创特色”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五个十”工程,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培育扶持一批农业经营主体,做强茶叶产业,做大高山蔬菜、名优水果、花卉苗木、珍稀水产和杨桐柃木、红豆杉等特色产业,培育3-5只亩产超万元的农产品。依托“一乡一品”、“一片一品”和农业节会等载体,积极培育区域品牌,着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广先进种养殖技术,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和集生产、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农业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动植物防疫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推广农业标准化示 6

范,健全农产品市场监管体系、流通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现代农业的保障能力。

(7)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按照“存量优化、增量提升”的思路,继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做强新型医药、装备制造、特色纺织三大重点产业,积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从一般加工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转变。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做好招商选资工作,重点引进一批产业链高端的整车、整机、新能源、新材料项目。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组织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引导产业合理集聚,加快推动医药、制冷、汽车零部件、纺织机械等特色优势产业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全面推进“新昌轴承”省级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1-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8)优先发展现代旅游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以休闲旅游发展为龙头,不断提升服务业的活力和比重。继续深化与浙旅集团的合作,高水平建设天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进一步打响“天姥山”品牌,积极推进大佛寺景区5A级旅游景区创建,加 7

快大佛寺整合提升工程、十里潜溪项目和天姥山文化休闲旅游基地建设。有效整合生态文化资源优势,探索旅游、文化、休闲“三位一体”发展新模式,做好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开发建设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精品休闲项目,大力发展精品农家乐、农业观光休闲、森林休闲等生态旅游业,形成旅游休闲“大融合、大开发、大配套、大网络”格局,加快把新昌打造成区域休闲旅游中心。通过外引内提、退二进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服务业,积极培育总部经济,谋划建设潜溪休闲度假娱乐区、横街中心商圈、新昌江风情休闲带,加快完善现代物流、科技研发、服务外包、信息中介及咨询服务等服务功能。加快发展健身、家政、养老、社区服务等消费潜力大的生活性服务业,丰富消费服务产品类型。

(9)着力优化企业结构。抓好“123”工程的实施,继续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重点成长型企业、大量中小企业多层次有机分布的企业梯队。引导企业集中力量做强、做大主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鼓励优势企业采取联合、并购、控股以及战略联盟等方式实施企业间、企业与科研院所间的资产重组。助推企业高端切入、延伸产业链,实现规模扩张、技术升级,抢占产业发展先机。支持大企业大集团通过直接投资、参股并购等方式在境外设立原材料基地、研发基地、制造基 8

地和营销网络。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走“专、精、特、新”之路,突出主业,加强与周边企业的协作,围绕大企业发展专业化配套。

三、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

(10)优化县域空间布局。按照统筹发展的要求,认真梳理潜力空间开发资源,进一步明确区域发展功能定位,合理引导生产力布局和要素流向,形成“一心两片三轴”的城乡空间发展体系,为经济发展、城乡统筹提供空间支撑。扎实推进新型城市化,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城镇体系,建立起中心城市—中心镇—特色镇组团式城市化体系,形成以城带县、以镇带村、城乡互动的良好发展格局,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11)加快中心城市空间拓展和功能提升。以打造环境优美、景观精致、宜居宜业的现代生态山水城市为目标,加快建设七星新区,改造提升中心城区,稳步开发台地缓坡,进一步拉大中心城市框架,加快把新昌带状结构做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的城市基础社会综合体系,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提升城市服务功能,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商务办公、文化创意、人才居住、科研服务等业态。依法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切实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以管理促进发展环境的优化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9

(12)强化中心镇培育和特色镇建设。进一步推进扩权强镇改革,继续下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县级管理权限,积极开展行政管理体制、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户籍制度及相关配套改革,探索财政和规划审批、监管、执法等方面的分权模式。加快中心镇道路、客运、供水、排水、电力、通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心镇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和要素集约,加快把澄潭梅渚组合发展成综合型中心镇,把儒岙培育成三产融合型中心镇,把大市聚镇培育成工业型中心镇,争取儒岙镇成为具有小城市功能的示范中心强镇,不断提升中心镇的集聚辐射能力。同时加快建设镜岭、沙溪、回山、小将等四个特色镇。

(13)大力推进村庄集聚和美丽乡村建设。修编完善中心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臵换工作,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改革,加快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集聚。建立健全农村住房改造机制,开展“两房”分离建设等新模式,继续推进空心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宅基地整理复垦、下山移民、地质灾害点农户整体搬迁、农村破旧危房拆迁改造、农村住房困难户集中建房的力度,推进配套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农村新社区建设投入和管理机制,加快形成一批“生态文明、风景秀丽、民生富裕”的美丽乡村。

四、切实强化科技支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4)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加强科技创新引导,研究设 10

立引导、激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的专项资金,重点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和优势产业。制定产业关键技术攻关计划,通过资源集中配臵和政策资金扶持,鼓励优势骨干企业与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加强产业链关键和共性技术、关键产品和缺失环节研发。做大做强企业研发机构,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文化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等,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鼓励建设标准厂房、集聚功能区,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努力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创新型苗子企业。

(15)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结合产业集群发展,依托科研机构,联合中小企业,抓好省轴承与专用装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引导、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联合创建区域创新平台,扶持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面向产业和服务社会的公共研发基地和创新服务机构。提升发展现有科技孵化器和创业中心,谋划建设新的科技孵化器和创业中心,积极争创全国山区科技促转型示范县。

(16)着力集聚创新资源。加强科技合作力度,以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为重点,探索创新产业龙头企业与对应优势院校的科技合作模式,组建科研攻关创新联盟。加 11

大科技多元接轨,主动承接沪杭甬等地创新资源转移,加强与长三角各城市的科技合作,形成机制灵活的双边、多边技术协作机制,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集成与共享。

(17)加强人才创新队伍建设。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实施“招才引智行动计划”,探索团队式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方式和载体,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和优秀科技团队参与我县的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积极举办各类高技能人才培训班和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培育和凝聚一大批支撑新昌自主创新的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创新团队和一流企业家、创业家。加强人才公共服务,创新人才管理方式,继续抓好高层次人才的住房建设,营造高层次人才安居乐业的环境条件。完善科技创新人员激励机制,健全完善技术入股、科技人员持股经营、技术开发奖励等制度,形成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和经营制度。

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

(18)扎实推进节能减排。进一步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控制重点工业企业废水废气排放,确保完成COD、二氧化硫以及氨氮、氮氧化物减排目标。积极发展低碳技术,探索推行低碳企业、低碳产品等绿色认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坚决整顿关停非法产能,强制淘汰耗能高、技术水平低的工艺和设备,严格执行重点耗能行业能耗限额标准,抓好年能耗1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改造。全面推行固定 12

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

(19)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加强水环境整治,全力推进钦寸水库工程建设,加快澄潭江、黄泽江、新昌江等流域治理和长诏水库、门溪水库、巧英水库等库区水环境治理,全面改善县域水环境。实施清洁空气行动方案,深入整治城区阵发性臭气,严格治理餐饮业油烟,有效控制城市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强化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监管工作。积极防治固废污染,构建较为完善的固体废弃物处臵体系。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切实加快县乡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臵。推进生态修复,加强交通工程弃土方治理,扎实推进土地开发整理、水土保持等项目的实施,推进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建设生态屏障,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和生态经济林,重点推进城北台地低矮景观林木封育,加快南部、东部山区大体量生态林保护区建设,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20)推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加快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园区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序推进工业“三废”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培育发展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加强对闲臵土地的清理和处臵力度,提高土地的使用强度和利用效率。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在全社会倡导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深入开展节能、节水等系列活动,加强重点耗材行业原材料 13

消耗管理,加大替代型材料、再生材料的推广力度,加快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模式。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拓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途径、新领域。

六、统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改善民生状况

(21)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完善工资增长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行业人工成本等公共信息发布机制,落实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及支付保障机制。鼓励城乡居民家庭以资金、房产、知识产权等入股兴办物业或企业,扩大居民投资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深入实施欠发达乡村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快发展集体经济,推动农民获得更多的集体收益与股份分红,拓展农民增收空间。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妥善运用价格、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合理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稳定弱势群体的基本收入。

(22)促进充分就业。落实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建立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服务保障体系,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职业技校作用,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开展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民工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加强在岗职工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的整体职业能 14

力,促进素质就业。

(23)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改革,积极推进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并轨,加快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标准和保障水平。按照省市统一部署,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实现养老、医疗保险关系异地转移。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五费合征”制度,依法巩固和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实现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移。进一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补助为辅助,其他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优抚安臵政策,健全双拥优抚安臵体系,确保优抚对象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继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完善城镇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制度,扩大廉租住房制度实施受益面,积极探索实施公共租赁住房制度,推动新就业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保障工作。

(24)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卫生事业投入,不断提高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臵,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卫生人才素质,推进城乡卫生均衡发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合理布局医疗机构,规范基本医疗服务内容,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 15

革,不断满足群众医疗卫生需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控制人口增长,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巩固提升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水平。

(25)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平安新昌”、 “法治新昌”建设,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不断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形成多元化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格局。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减灾防灾体系,增强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对社会组织和“虚拟社会”的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继续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维护司法公正。完善外来人员服务管理机制,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七、积极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

(26)统筹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面提升教育强县。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推进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拓展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扩充建设农村学前教育,使学前教育达到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和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城乡薄弱学校倾斜,实现基础教育的高位均衡。大力发 16

展职业教育,打造新昌职业教育“高技能、高素质”品牌。积极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职业培训,逐步扩大城乡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覆盖面,重点加快新昌紧缺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教育,多渠道解决外来流动人口入学问题。

(27)全面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以图书馆总分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广电村村通工程、新华书店村级流通点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文化公共品供应能力。深挖佛教文化、唐诗文化、茶道文化、丝绸文化、影视文化、名人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潜力,发展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较强的文化骨干企业,打响一批特色鲜明、适销对路、知名度高的文化名牌产品,进一步提升新昌文化影响力。积极实施“新昌县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保护继承和发扬光大新昌调腔、越剧和剪纸等民俗传统文化,科学、合法、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加快体育事业发展,加大对全民健身的投入,建成一批体育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农村小康体育工程,积极启动市民健身服务工程,提升全民健身参与率,普遍提高城乡居民的身体素质。积极发展竞技体育,增强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

(28)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17

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群众共同的行为取向。坚持和发展“新昌精神”,增强新昌人民的精神动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县城为载体,推动各级机构主体投身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八、强化保障措施,凝心聚力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29)着力加快改革攻坚,完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围绕经济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健全市场竞争机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破解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深化经济领域的改革,推进地方金融创新,完善新昌区域金融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准入、税收管理、规费标准等机制,加快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准入机制,拓展非公有制资本发展领域;加快环境资源有偿取得和公开交易市场化进程,深化电价、水价、土地价格改革;推行排污权交易;完善资源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农村改革创新,推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集中改造建设,完善农村宅基地臵换和退出机制,健全土地征用和臵换中的补偿机制,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深化行政绩效改革,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18

健全民意表达机制,不断扩大市民参与社会管理、保障民生权益的途径。

(30)着力扩大对外开放,构建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树立大开放理念,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不断优化出口产品和出口市场结构,推动出口贸易转型,保持外贸出口平稳增长。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大力培育出口名牌商品,不断推进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农副产品出口,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大力引进对我县产业升级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大企业。积极促进在外资本回流,完善在外新商回乡创业服务机制,吸引在外新商回乡投资创业。创新境外投资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以周期短、见效快的收购、兼并、股权臵换等方式进行跨国合作,充分利用国外企业现有的先进技术、研发力量、营销网络,增强国际竞争力。完善风险预警体系,加强风险控制和监管。促进区域合作,发挥我县特色制造、生态资源、休闲旅游等优势,主动接轨上海、杭州、宁波等大都市,参与分工合作,全面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抓住国家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鼓励企业拓展市场,实现产业梯度转移和跨地区发展,扩大新昌经济发展空间。

(31)着力加强党的建设,汇聚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 19

实现“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要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不断深化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全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效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进出机制、激励保障机制,培养造就一支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严格责任追究,扩大信息公开,有效预防和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匡正选人用人风气;要进一步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统筹推进城乡基层党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使全县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具有新昌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健全权力运行控制体系,提升执纪办案水平,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转变经 20

济发展方式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新昌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为实现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推进新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而努力奋斗!

21

更多相关推荐:
张家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当前位置人代会专题gtgt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张家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xx513154156httpzjk本纲要依据市委九届八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张家口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

江苏省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十二五时期20xx20xx年是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

沌口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沌口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讨论稿一沌口街版图面积907平方公里辖21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138万人其中失地农民65万人现有发展用地8600亩根据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教育部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新网7月21日电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日前教育部下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规划提出到20xx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国家教育事...

新洲区十二个五年规划

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洲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新政发20xx11号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涨渡湖龙王咀农场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新洲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20xx...

北京市朝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北京市朝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印发北京市朝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朝政发20xx3号各街道办事处地区办事处乡政府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北京市朝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

海淀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执行情况和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情况的报告

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执行情况和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情况的报告20xx年11月23日在海淀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海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刘伯正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受海淀区人...

凤凰街道第十二个五年经济发展规划

凤凰街道20xx20xx年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认真制定凤凰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推进街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为建设全省强区和推进钟山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对市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思路 (征求意见稿)的建议

关于对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思路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中共彬县县委彬县人民政府咸阳市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思路征求意见稿下发后彬县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及时组织召开了相关...

水利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参考表

附件2水利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参考表123456789101112注1规划纲要四十八章中涉及水利的表述主要体现在本表所列的十七章之中请各司局流域机构及各省区水行政主...

樟市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樟市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xx年至20xx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总任务的关键时期根据上级有关...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城镇化重点专项规划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城镇化重点专项规划序言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加快城镇化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诸多矛盾的重要途径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

第十二个五年计划(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