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与积累教学研究.doc 苗

时间:2024.4.21

小学语文阅读与积累教学研究

腰站镇中心小学 苗瑞

摘要 阅读是教学之母,阅读乃教育之本。大量的阅读,广泛的积累,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背景。阅读能力既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能力,也是一个人终生学习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在视听技术不断普及、人们阅读能力不断下降的今天,积极主动地开展拓展阅读活动,抓好基础段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分阶段达标进入高层次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需要。 关键词:阅读 积累 兴趣 习惯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的阅读与积累,并对学生的阅读与积累分不同的学段进行了定与量的相关要求;对教师的阅读与积累的教学行为进行了相关建议。

以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明确在小学开展语文拓展性阅读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新课标强调阅读积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精神强调语言积累。重视语言积累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精神。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在总目标中要求“有较丰富的积累”,在各阶段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语言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对象,因此,语言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任务。重视语言积累,既抓住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也寻找到了一个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突破口。如何指导儿童进行课外阅读?如何对儿童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和探讨。特别是就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阅读实际、教材的实际、社会发展的实际,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让学生凭借课堂学习中认识的规律,掌握的方法,形成的技能,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形成课内外校内外的有机整合,切实提高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和质量,使学生语言积累得到加强,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我们就想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综合学习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还包括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一个小学生语文素养好与坏,主要是以各种能力的高低去衡量。而各种能力的高低,其实就是学生平时在学习生活中逐渐积淀而成的。能力的前身是方法,方法掌握多了,就形成了能力。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还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还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

160篇,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六年不少于145万字。并着重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因此,我们认为开展“培养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实践探索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

1.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积累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广读书、丰富语言积累,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积累,从小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和能力,为适应未来的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2.是落实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需要。新的语文课程改革使广大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语文课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语文教育观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要有大视野,教师要胸怀远大目标,放眼世界,展望未来,课堂教学不是唯一的教学形式,语文书也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新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对语文课程资源作了说明,它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由此可知,语文课程资源是非常广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了,接受的信息量就增加了,这符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如果老师的眼光只盯在课内、校内,远远适应不了学生发展的需求。可见,课外、校外资源都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给学生创设语文学习积累的时间和空间,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语文素养的环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3.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语言积累”的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文积累的机会,让学生从中吸收到更多的“精华“,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淀浓厚的文化底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我们广大教师的神圣职责。

三、实施过程

1、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学校读书环境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读书环境的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了“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图书角的建设,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

要满足学生不同的语文课外阅读需要,应为学生准备大量的阅读材料。为此,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闭路电视教学网,从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适合其阅读的文本的、网络的、视听的课外阅读资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能看到书柜上丰富多采的阅读材料,其阅读的欲望自然就会由然而生。此外,还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使家长提高认识,

为学生购买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并在家中形成相应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动机。

2、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兴趣。

孩子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用自身的语言描述给孩子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让孩子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每周的阅读课,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精典名著,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孩子读书兴趣。

要关注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成就感的生成。实践证明,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又得到他人肯定时,他的人格就能正常发展。同样,在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适时组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通过课外阅读所获得的新信息,并给予其积极的评价,学生就能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快感,生成成就感,从而激发自己再去广泛阅读,使自己的认知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此往复,学生便在自我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构建起了自己的认知体系。

阅读到一定的程度,学生也会在日记中有所表达。因此,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特别重要。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修改文章时,用红笔标出并加以好的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慢慢体会到正确应用积累的语言的方法。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评价同学的语言。对学生在表达时应用的好词好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在班级制度中,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交流所积累的语言,积极进行展评,从而给学生个舞台,让积累腾飞。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环时,还要有教师、学生、家长的协调配合,为学生提供可进行课外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其次,在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要组织多种活动,通过合作阅读、相互交流、分组讨论、正反争辨等形式,让学生充分释放自己的积累,展示自己的收获,感受到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与快乐,从而形成和谐、合作的课外阅读氛围。同时,在合作、交流、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思想的火花,获得新的信息,充实自己的积累,使自己跃上新的高度。再次,要有一定的检测方式,使学生产生相应的压力。平时,每周给学生规定一定的课外阅读量,使之有任务感。对课外阅读的检测方式很多,如查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故事演讲等,还可以采用办小报、展示知识卡片、平时交流以及辩论会等形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促进学生自觉地去进行课外阅读。 在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指导学生形成并保持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使学生在多次

的反复、强化中逐步把课外阅读当成自己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而自觉地、主动地去进行阅读。在形成和保持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要让学生学会选择。这里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目前,市场上各种小学生读物琳琅满目,但不是都适合小学生去阅读,教师需要指导孩子去选择那些积极的思想健康的读物来阅读,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或推荐优秀的少儿读物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指导,使其配合老师,教会孩子选择读物。另一方面,还要教学生在有益的读物中学会选择自己有用的信息。尽管是一部好作品。但其中的内容、观点未必都适合自己,因此,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有选择地吸收有益于自己的信息,以促进自己的健康发展。

第二、学生知道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具备了一定的鉴别和选择能力,但未必就形成了良好的习惯,还有必要在学生日常的课外阅读指导中,通过一定的“强制”,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给学生规定相应的课外阅读任务,通过一些必要的手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监督。通过适当来自于教师或家长的外部强制,逐步使学生过渡到自我“强制”,即强制自己按照良好的课外阅读态度、方法去阅读。

第三、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在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重视抓好开端,由易到难,逐步养成。首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的身心特点,向他们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做到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其次,教师一旦提出某种要求,就必须坚定不移。尤其是在个别学生身上表现出不良倾向的时候,更须严格要求,毫不放松。再次,教师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特别留心去发现学生中由于好的课外阅读行为而取得好的效果的典型,给予积极的正确的评价,让个别学生的成功成为良性的刺激,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4、帮助学生养成积累习惯

学生学习的时间不能无限扩大,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改变以往唯教材独尊的想法,把学生当成主体,为学生而教,努力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教给积累方法,提高积累效率,才能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丰富阅读,扩大语言的积累。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使学生积累语言更主动健康。

(1)、在读中品味,提高感受能力。让学生选择或者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择某个句子词语,反复诵读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从语调,语气,轻重音,如何特殊处理等方面,小组全班性的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学生,教师,书本三者之间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以个别读、小组读、自由组合读、赛读、个性化朗读等形式进行朗读背诵、积累。

(2)、想象延伸法。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边读边想,让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通过联想的方法把它变成生动连贯的画面,把具体的场景活灵活想的再现眼前,把情景文字语言融为一体,在语言积累的同时提高其使用语言的能力。

(3)、引导体会各种修辞方法的用处。恰当的修辞方法能使语言更加的生动传神,在研究中,我们结合年级段的教学重点,通过句子形式的变化,把陈述句变成反问句,把陈述句变为比喻句或者拟人夸张的句子,给句子添加补充说明成分等等,在练习中引导学生体会修辞方法的形象性,使其养成使用修辞方法的习惯,并善于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修辞方法。

四、研究的成效

(一)教师对阅读教学中积累的意义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1、对一个人来说,有效的信息积累越多,这个人就越聪明。读书方法积累多了,自学能力就提高了;良好的道德信息积累多,就有可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2、积累是阅读与习作的一座桥梁。从阅读到习作(或从生活到习作),必须要跨越这座桥梁。同样积累是阅读与做人的一座桥梁,要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同样要跨越积累这座桥梁。

3、积累必须讲求实效。有效的积累才是有助于人的成长。在强调有效积累的同时,要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学生在大量的积累实践过程中运用方法进行积累并逐步掌握了方法,在以后的实践中会自觉地用这些方法进行学习。这对一个人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确定了积累对象,明确了积累途径,构建了积累流程

本课题研究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探索,以及理论分析,我们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积累对象有了比较清晰的梳理。初步明确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积累的途径,并构建了以积累为主题的阅读教学流程。

(三)形成了 “以积累促积累” 、“以积累促表达”的一系列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实验教材语文园地中展示台、复习课等,就是利用平时的各种积累、不同时候的积累,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习作课时,利用平时在阅读中所积累的习作方法、词句以及在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各种现象,让学生尽情地表达。

(四)形成了有效积累的一系列方法

概括起来有以下方法:通过整合,进行板块式积累;多元感悟,进行个性化积累;拓展阅读,在延伸中积累;读、思、议、写,在实践中积累。

(五)实验班的学生的表现

不仅在积累的质和量上有比较的优势,阅读和习作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而且积累的意识比较强。

五、反思与讨论

在探索与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丰富小学生语言积累的经验,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探索。

1、“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教师首先要做读书人,教书首先要重视自身的语言积累,提升个人素质,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才可以感染学生,去教育学生。

2、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参与指导,为小学生语言积累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尤其是家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给以有效的配合。

3、对孩子来讲,在课业负担并没有实质性改观的情况下,语言积累是件繁琐的工作,如何在面上使所有的孩子都把语言积累作为日常学习的一部分?如何在强化积累的基础上,更好的运用,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最终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上的表达能力呢?这就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深思和探索。


第二篇: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许多专家、学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然而语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尽 如人意。究竟存在哪些问题,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效率已成为广大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选 择了占小学语文教学比例最大的阅读教学作为突破口,成立了“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课题组,以常州市局 前街小学及博爱路小学作为突破口,从1989年2月至今进行了二轮实验。 首先,我们对常州市区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及各种类型的课文中抽取50节课 ,组织教研员分五个方面,即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结构、课堂训练、提问情况、学生参与情况进行实录及分析 。调查的结论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二缺一多: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存在明显的随意性、盲 目性,缺乏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课堂中一问一答过多。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四个措施:整合目标、块状结构、加强训练、及时反馈。现逐一加以 说明。 (一)整合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有效的教学以制定明确的、恰当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为首要条件。而 要制定这样的课时目标,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必须使目标整合优化。 这里的“整合”,决不是把目标简单地、机械地连接或叠加,而是要把各项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学 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智能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就是要选择最佳的结合点、最佳的结合方式和结 合顺序。 在具体操作时我们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整合。 在实际教学中认知和情感总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必须使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以达 到最佳教学效果。这就要根据教学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准交汇点,并作为教学中的重点,有目的地创设情 境或设计智能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的训练中感受或领悟。 2.知识和技能目标的整合。这是指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各项目标之间的有机整合。这 也是语文教学自身综合性、整体性强的特点所决定的。关键是要在最佳方式和最佳时机上下功夫。要尽量使每 一个教学活动能起到“一箭双雕”或“一石三鸟”的作用。 3.各级目标的整合。 根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从纵向来看可以分为六级,即总目标、年级目标、每册教 材目标、单元目标、每篇课文目标、课时目标。而课时目标是教学的立足点,因此,必须把各级目标有机地渗 透到每一课时

中去。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设计课时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与课之间的合力作用,特别是对各单 元的重点目标要有层次地,用不同方式来强化和巩固。 因此,目标整合优化的过程,就是对目标进行分析、组合,使之具体化的过程,是把课时目标分解为可以 操作的子目标的过程,也是使目标具体落实的过程。 (二)块状结构 所谓“块状结构”,就是将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根据完成整合后目标的需要,划分为若干个较大 的组块进行教学。每一个组块内部应当有明确的整合目标,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可操作的学生的训练和教师 的指导,还应当有围绕目标的反馈环节。 为什么必须形成“块状结构”呢?这是因为: ①整合后的目标,实际上是一个一个将知识、技能、情感各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的目标群,因此一个简单的 教学环节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所以块状结构就成为完成整合目标的必然的形式。②由于整合后的目标有一定 的难度,想靠一问到底、一讲到底的老方法是达不到“整合”的要求的,只有让学生自学,通过听说读写的综 合训练才能达标,这样克服了当前小语教学讲得过多过碎的弊端,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③由于每一块教学 内容都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因此学生学得怎么样,可以通过必要的检测立即得到反馈信息,并及时对教学调控 ,保证整个教学向着预定的目标逼近。 关于块与块之间的组合也应体现内在的逻辑联系,而决不能是简单的拼凑。如体现“整体——部分——整 体”、“尝试——指导——练习”的教学思路,或体现阅读教学由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再由思想内容 到语言文字的双向心理过程等,要特别注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主轴来组块,学习水平应 由低到高形成台阶式,前一块是后一块的基础,后一块是前一块的必然提高。还要注意块与块之间的稀衔接, 做到既可分,又不机械生硬。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这样的块状结构提高了效率,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感、层次感、立体感,既不同于过 去的教学环节,也不同于按课文逐段讲解。最大的特点是按整合后的目标来划块,由于教学活动有明确的目标 指向,所以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由于知识形成网络,又配合智能的训练,更便于学生记 忆和形成技能,因此教学效果显著。 事实上这种块状结构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也并不少见,只是有些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和自觉运用而已。随 着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学措施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学生的训练越

来越放到重要位置 ,那么块状结构的趋势也必将越来越明显。 (三)加强训练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长远的意义。然而,人类的精神文明发展成果——无论是“ 语言”还是“科学”,儿童如果不借助能动的活动来掌握它们,成为“自己”的东西,那么在人类的精神文明 发展成果上刻着的人类的能力,就不能在儿童身上再现出来。正因为这样,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动口、动手、 动脑,通过语言的实践活动来学习语言就成为必然的过程。 有效阅读教学在这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①保证训练的时间。我们对平常的语文课作了调查,一般学生的读及练习的时间只有10分钟左右,甚至 更少。因此,要求每节课必须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活动时间,一般应二分之一左右。②要注意训练的质量。不 注意质的过量训练是低效的,甚至是有害的。要注意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语言文 字的训练,要以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为主要形式。因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听觉的学习,效率只有30%;视 觉通道的学习,效率为50%;而复合通道的学习,效率可达70~80%。③训练要贯穿于教学过程,要到 位,要有层次。重点训练要分步实施。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迁移,特别要帮助学生掌握思维的过程和方法 。④训练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所有的学生能参加训练。不要让学生把训练看作是负担,要为学生创设愉悦的 气氛,以达到最佳效果。要变单一的“教师出题——学生做题——教师评价”模式为让学生自己提要求,共同 拟答案,集体来评价。凡重要问题和说话训练都要在全班同学参与的基础上再请个别同学回答。 通过以上措施,增加了学生有指向的紧张智力活动时间,促使知识的内化,提高了效率。 (四)及时反馈 根据反馈原理,作为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必须包括学习者吸收信息并输出信息,通过反馈和评价知道正 确与否,四者不可缺一。我们开始阶段主要通过单元形成性测验进行反馈和评价,但很快感到这远远不够。因 为一个单元的教学一般要二周左右,而小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矫正的意识和能力都不强,对部分学生来说,一 个单元学习的累积误差难以在短时间内校正。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反馈在学习上效果之显著,尤以每日的反馈 ,较之每周的反馈,效率更高。于是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建立逐级反馈系统。每节课根据课时教学目标,特别是读、写重点和能力目标设计反馈环节,在教学过 程中增强反馈意识,做到每大“块”也有反

馈。逐步形成了“块”有反馈,课有反馈,课文有反馈,单元有反 馈的系统。②促使信息的多向交流。我们充分发挥四人学习小组的作用,通过小组讨论、相互对练、互相批阅 、组际竞赛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变原来师与生之间的单向交流为师与生、生与生、小组与小组之 间的多向交流,增加了获得反馈信息的机会和信息量,增强了学生自我评价、自我矫正的能力。③及时评价, 积极鼓励。为了改变过去主要依靠练习、作业获得反馈信息而评价不及时的状况,我们在课堂采用做对的同学 举手,用手指数表示选择题项、相互校对等办法,让学生及时获得评价信息。并以表扬、鼓励为主,使他们充 满完成学习任务的满足感和喜悦感,以更大的主动和热情投入新的学习。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充满创造性的劳动。以上四项主要措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视教材、学生 、教学条件等各种因素作出合理的安排,选出最佳组合,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几年来,我们始终立足于课堂教学,把“学习——研究——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主攻方向,走过了从优化单个因素到各个因素综合优化的过程,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现在学生学习语文的 兴趣很高,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热烈,听说读写能力普遍提高。教师也从“自在”的教学向“自为”的教学转 化。他们深有体会地说:“过去是教到哪里算哪里,心中无数。现在是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讲什么,练什么 ,教得怎样,学得怎样,心中有数感到踏实。” 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我们的研究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使各项措施更具操作化 方面还很不够。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很复杂的,但课堂教学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的 主要渠道,研究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积累的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积累的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积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了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但在教学实践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表现为一重视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积累忽视方法的积累词句精彩片断的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一课题的提出1社会背景及人才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和文化呈现出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特点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为人的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同时也为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收集积累和整合运用各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积累的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积累的研究积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了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但在教学实践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表现为一重视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积累忽视方法的积累词句精彩片断的积累固然重要这有助...

宝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

宝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一课题的提出1社会背景及人才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和文化呈现出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特点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为人的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同时也为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收集积累和整合运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积累和感悟的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积累和感悟的探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且十分明确地指明了这一任务要通过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通过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来实现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积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积累来宾市金秀县三角中心小学翁日艳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许多语文老师也充分认识到语言积累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效果不一本文认为解决此问题主要从读和背这两方面...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结题报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结题报告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心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研究方案介绍课题的提出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验研究结题报告20xx年4月我申报并批准了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旨在彻底改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千人一面缺乏个性表达的现象还阅读教学以应有之义还阅读教学之本来面目因此结合班...

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研究阶段报告

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研究阶段报告我们实小课题组自承担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这一研究课题半年来经过深入认真地学习求真务实的研究现报告如下一课题的提出教育的社会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服务面对以知识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个性化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个性化研究实施方案江苏省通州市金沙小学226300曹海永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文本文本是指包含丰富教育资源的可供学生教师与之对话的阅读材料的总和本课题所指的文本既包括语言文字构成的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丁为群摘要本课题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联系生活的规定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活化教材探讨了生活化阅读课堂教学操作的策略性初步构建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丁为群摘要本课题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联系生活的规定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活化教材探讨了生活化阅读课堂教学操作的策略性初步构建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积累的研究报告(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