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时间:2024.4.20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勿忘国耻”这一专题,安排了4篇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在展现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采用倒叙的方法先阐述了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接着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最后描述了圆明园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及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课正是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在本组以“勿忘国耻”为专题的学习中起到引领作用。课文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时曾学过《颐和园》一文,对祖国皇林艺术的成就有了初步的了解,加上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对文章进行了初步阅读,对文中圆明园曾经的美和惨遭毁灭有了初步了解,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史料较多,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前利用学校网络,给学生提供便利条件,进行有关资料的查找与课文内容进行整合。制作成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生动丰满的想象,从而提升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进行设置:

1、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抓住重点词句、透过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并学会这种阅读方法。

2、在过程和方法方面,利用课件展示、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关键词句,读悟结合,深刻感悟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及侵略者的罪恶行径。让学生运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让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难点:

由于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所以,我把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离现在学生生活的年代已久远,所以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学校效

果,所以我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⑴以读促进,激发情感。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因此,我采用以读代讲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读中求解,读中品味,读中明理。

⑵电教媒体,从旁辅助。

圆明园昔日的壮观已成为历史,单单对语言文字来理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充分利用媒体的作用,采用直观演示法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帮助学生解决了语言文字想象艰难的问题。

教学设计

我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法、学生的认识,将本课分为三个课时,今天,我重点讲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请看大屏幕, 第一环节:创设环境,走近圆明园。

第二环节:感受辉煌,走进圆明园。

第三环节:园林毁灭,再进圆明园。

第四环节:宣泄情感,走出圆明园。

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走近圆明园

利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的宏伟建筑,激发出学生对圆明园热爱之情。课件图片一切换,使学生感到惋惜、愤怒,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为下文学习做铺垫。课件出示全文中心句“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接着提出质疑,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还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带问题走进文本。

二、感受辉煌、走进圆明园

课文的第二段圆明园的布局优美。我主要采取抓重点词“众星拱月”先让学生从字面意思理解,画出草图,师再出示图片众星供月的格局,以及圆明园的全景图,并让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交流圆明园有多大,进而激情引导;孩子们我们拥有世界闻名的圆明园,此时你的心情怎样?指导学生读出自豪之情.此环节不仅进一步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学生交流收集的信息,得到老师的称赞。获得学习的快乐体验,增强收集信息材料的积极性,有效完成单元的学习目标。

在学生形象的理解了文字难词后,再让他们进入课文第三段,理解体会圆明园风格各异的景观。第一句“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让学生抓住这一系列的“有”字进行朗读体悟,然后观察这句话中特殊的标点符号;提问:“分号前后的建筑风格分别是怎样的?”——富丽与朴素,感受圆明园建筑风格的不同。第二句依然抓住分号进行提问,让学生从朗读中体会仿造和创造的建筑风格,同时强调句中顿号的使用。这样设计是让学生体会标点符号在文中起到的表情达意的作用。课文写到这里,园中那些美丽的景观已令学生赞叹不已,但课文并没有习惯性的打上省略号,而是用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一句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准备了这样的问题:先让学生数出这一段写景物时用了多少个“有”字,再问“如果要写尽园中的景物还要用上多少个‘有’字?你的依据在哪儿?”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圆明园昔日的布局和辉煌景观后,再引导学生 “圆明园中有的仅仅是辉煌的景观和宏伟的建筑吗?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什么?” 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去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我会让学生观察三句话在段落中起到怎样的作用。第一句是过渡句,第二句是介绍文物,第三句是总结。通过把握句子之间的关系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为了让学生体会圆明园的文物多,从而激起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我让学生通过填空的方式感悟:

1、 圆明园从收藏的文物时间来看:有------的。也有-----的,

时间很------。

2、 圆明园从收藏的种类来看:有------有------也有-----。总

之,种类很------。

这样进一步理解圆明园收藏的文物久远、种类的繁多。

为了让文中的风格各异的景物形象地进入学生的脑海,我准备了这些景物的图片(播放),学生齐读“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体会作者的感受。在充分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了解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后,我还让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品读二、三、四自

然段。对重点句段的反复品读体现了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学生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

通过以上步骤,就完成了第一环节:走进圆明园,再现辉煌的学习,在这个环节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使教学难点得于突破。接下来进入到了教学的第三环节:园林毁灭、再进圆明园。 在这个环节,为了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让学生默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想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读后交流感受。

接着:抓住重点句“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通过对重点词“凡是、统统、任意”的反复朗读体会,让学生了解侵略者是如何掠夺的。

然后:扩展交流收集到资料,让学生补充描述当时被毁灭的情景,并观看火烧圆明园的录象片段。结合前文用圆明园“没有?.也没有?”配乐朗读,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验。这一环节很好的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当学生对侵略者仇恨的情感被激发出来后,就可以进入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宣泄情感。走出圆明园。

通过刚才两个环节的教学,学生的心中可以说是爱恨交织,心情难以平静,所以,在接下来的最后一个环节,

1、教师激情引导: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一个损失吗?英法联军,还

有后来的八国联军,他们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指引着他们的舰队驶入中国领海,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成的枪弹、炮弹屠杀中国人,然后,逼迫满清政府在中国人发明的纸上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这仅仅是损失吗?我想每一个中国人读了这篇课文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把此时此刻要说的话写下来。

2、学生交流,给予中肯的评价。

3、师生小结:贫穷受欺压,落后就挨打!国盛则园兴,国衰则园毁。 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教师激情引导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但唤起学生的个体体验,深层次的思考,而且也有效地促成学生情感上的升华。在写话中把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之情转化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次突出了教学重点。 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我本着作业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拓展知识面的观点,因此我布置这样一道作业题“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板书的内容是课文内容的“纲”,是课文内容的缩影,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爱国情感。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21 圆明园的毁灭

博物馆 艺术馆

举世闻名 爱

瑰宝 精华

侵入 闯进

化为灰烬 恨

掠 毁 烧

这样的设计既展现了圆明园的举世闻名,又展现了侵略者把它化为灰烬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由爱到恨的情感变化。这样的板书能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把握课文的整体脉络,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及情感的把握。

就整个设计而言,我认为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 以读为本,读思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指导思想 。有效地实现了读与情感体验的统一,实现了读与思想教育的结合,实现了读与人文精神的内化。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也增强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效果。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恳请各位专家进行批评指正。谢谢


第二篇:《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砬小-刘利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砬子山小学

刘 利

1.教材分析: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本课选自人教版第九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单元主题为“勿忘国耻”。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教材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小学语文高段课标明确提出:学生要有根据需要收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而本组以:“勿忘国耻”为专题的教材,因学生对国耻、历史之陌生,造成了走进文本,体会感情之困难。故本册本单元教材成为了实现这一学生能力目标的载体。

2.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理解能力,在初读课文后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但爱与恨情感上又不是十分鲜明,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这一难点,更需要老师的引导。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课堂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这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说:“要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丰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中,透过字里行间充分挖掘“爱恨变换”的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带着他们在爱的情感中走进圆明园,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圆明园,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3.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对比的表达方法。

(2)把阅读、感悟、想象、多媒体资料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3)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教学内容与过程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因为学生对圆明园知之甚少,而且圆明园昔日的壮观已毁灭,无法再现,单单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远远不够。因此,教学中我借助各种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以音乐、录象、图片,直观地感受圆明园的精美,规模的宏伟,收藏的珍贵,建筑的多彩,想象圆明园当年的壮观。再为学生播放毁灭的影片,激发起学生对侵略者滔天罪行的恨。通过这些教学手段,使教学主题与思想达到自然的升华,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以三大版

块构建主题教学,即“走近圆明园——走进圆明园——走出圆明园”, 层层推进教学。

走近圆明园、以情激情诉真情

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圆明园(播放课件图片)。

说说你看到图片后的感受好吗?预设:宏伟、壮观、美丽、举世闻名?? 是啊,圆明园历经150多年的营建,无数的能工巧匠辛勤劳动,为之耗尽毕生的心血。它移天缩地,辉煌壮丽,曾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美最壮观的皇家园林,被称为“万园之园”。板书:圆明园

(点击切换为如今的圆明园图片)而如今,你在这里看到的是残垣断壁,圆明园昔日的壮观被彻底毁灭了。板书:毁灭

此时你的感受如何呢?预设:惋惜、痛恨??

是啊,这是我国近代一段受屈辱的历史见证。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课文,走进历史,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具体了解这段惨痛的历史。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老师听出了同学们心中的遗憾,再读课题

再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老师听出了同学们心中的意思惋惜和毁灭

此时此刻,作者是如何表达心中的感受的?

齐读课文第一段。

并讲解多音字“量“的读音。

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走进圆明园,字里行间悟真情

那么,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呢? 昔日的圆明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点击文中的景物出现图片)(师板书: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

请同学们一起去看一看昔日圆明园的美景吧。(播放圆明园昔日辉煌的视频) 其实圆明园中的美景还有很多,光著名的景点就有40多处,如果我们一天一景的观察,得需要多少天哪!

这40处景点犹如“众星捧月”般环绕在圆明园的周围,(课件:展示布局图) 我们不得不发出啧啧的赞叹:圆明园不愧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圆明园中,除了建筑宏伟,还有什么?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史名人书画??(师板书:上自??下至)

从秦到清一共多少年呢?(2300年)国家得收藏多少宝贵的文物啊!有谁知道其中哪件宝物的价值?请同学们看圆明园中的十二生肖喷水头(课件展示奇珍异宝图片)

就牛首、猴首、虎首这三个喷水头,就花费了国家数千万买回来,继续欣赏,这只是老师搜集到的一部分,每一件都是极其珍贵。

这足以说明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万园之园,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却在几天之内被大火化为了灰烬,下面请同学们自读第五自然段,画出最能表现英法联军罪行的词语。 同学们画了哪些词语?体会到了什么?

凡是、统统、任意破坏、全部夺走??.体会到了英法联军的贪婪、残暴??我们对他充满仇恨。

圆明园在北京城的西北郊,烟云却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们可以想象圆明园是怎样化为了一片灰烬。面对强盗,皇帝只顾逃命,却把偌大的北京城留在了烈火中,让我们再看一看这惨痛的一幕吧!(火烧圆明园烧杀抢掠视频)

看过录像有什么感受?

我对英法联军充满仇恨,愤怒??

一个人的愤怒代表不了一个国家的愤怒,一个民族的愤怒才能换来微弱的曙光,请所有愤怒的同学把你满腔的怒火读出来吧,此时孩子们对侵略者的愤怒之情也油然而生。

走出圆明园,字字句句表真情

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史名人书画??

可现在却化为一片灰烬,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没有??也没有??还没有??不仅没有??还没有??没有了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也没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历史名人书画??(师板书:没有了)有的只是圆明园的废墟(课件:废墟图)师:所以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此时此刻,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最想说些什么呢?

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屈辱史,这段仇恨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

??

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同学们,当我们再读“圆明园”三个字,你心中仅仅是骄傲和愤恨吗?圆明园的大火已经熄灭,可我们思考的脚步却不能停止: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毁灭不了的是什么?

这把火烧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但是,这把火烧不毁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烧不毁炎黄子孙的刻骨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 149年风风雨雨伫立在这里,它像一块警示牌,告诉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可以想象孩子们此时情绪是多么高涨,在这样的氛围中,老师进行激情升华,激励学生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也许今天的学习只是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希望同学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下来,也希望同学们从这扇门出发,带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 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板书的内容是课文内容的“纲”,是课文内容的缩影,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爱国情感。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圆明园的毁灭

没有??也没有?? 没 有??也没有??

??没有?? 没有??没有??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上自没有了??下至没有了??

这样的板书设计,既表现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又

再现了侵略者如何把它化为灰烬的变化,也体现民学生由爱到恨的情感变化。 就整个设计而言,我认为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 以读为本,读思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指导思想 。有效地实现了读与情感体验的统一,实现了读与思想教育的结合,实现了读与人文精神的内化。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也增强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效果。

5.教育技术的应用

创设情境(走近圆明园、以情激情诉真情。激发学生兴趣)

利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的宏伟建筑,激发出学生对圆明园热爱之情。课件图片一切换、毁灭了使学生感到惋惜、愤怒之情,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为下文做铺垫。

感受辉煌(走进圆明园,字里行间悟真情。突破教学的重点)

利用图片和文本的结合,使学生感受到昔日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壮观、美丽。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圆明园的了解和热爱。进一步体会昔日圆明园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文化。学生感受到圆明园的布局、规模之大,不愧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园林毁灭(走出圆明园,字字句句表真情。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视频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英法联军的贪婪、残暴、朝廷的腐败无能,激发起学生对侵略者滔天罪行的恨。由爱入恨,使教学主题与思想达到自然的升华,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6.评价和反思

评价:《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教材和多媒体资料为主源,以学生素质提高为主旨的原则。牢固树立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创新意识。 借助各种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的人文环境,以音乐、录象、图片,直观地感受圆明园的精美,规模的宏伟,收藏的珍贵,建筑的多彩,想象圆明园当年的壮观。

围绕“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才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这一主题,充分多媒体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学习,通过对《圆明园的毁灭》的推敲、感悟、反思,使学生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魅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既有信息资源的获取,又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对文本的解读中超越、整合,在整合中生发提炼,母语文化在课程资源的不断补充和融合中,渗透并丰盈学生的生命。

为学生播放毁灭的影片,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激起学生对昔日

圆明园的无比热爱和无限向往。另外以“爱之深”,“恨之切”的愤怒之情。引进爱激恨,先总后分的课堂教学环节展开语文课堂教学。

反思:教学中我借助各种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的人文环境,以音乐、录象、图片,直观地感受圆明园的精美,规模的宏伟,收藏的珍贵,建筑的多彩,结合书面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当年的辉煌。让学生充分的真正的感受到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辉煌到毁灭,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这部分我首先让学生通过读,思。让学生感受到英法联军的贪婪、残暴、朝廷的腐败无能,我还设计了火烧圆明园视频,激发起学生对侵略者滔天罪行的恨。使教学主题与思想达到自然的升华,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不足之处:本人教学经验欠,课堂生成问题的把握有待加强。

更多相关推荐:
圆明园的毁灭讲课稿

班级语文教育09级10班姓名王娜学号20xx020xx224圆明园的毁灭讲课稿一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今天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十分惋惜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最珍贵最精美壮观的皇家园林面积达300多公顷这个举世闻名的园林分为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许多小园也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圆明园内不仅有民族...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平坝县逸夫小学五5班刘依璠指导老师汤春丽圆明园昔日的光辉哪去了圆明园金碧辉煌的殿堂哪去了圆明园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哪去了圆明园那热闹的买卖街哪去了还有那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哪去了如今的圆明园已是一...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终生难过久久不能忘怀说到圆明园它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镇北面的一片平原上原为清朝的皇家御院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到清朝乾隆九年1744年基本建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内容分析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是人教版小语第九册教材第七单元的开篇之作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还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文章构思巧妙...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正稿)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童瑛一导入语1同学们我们曾在语文殿堂中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壮观也领略过秦兵马俑的宏大规模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看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看看它会给你们带去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提问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学生...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一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语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组共有四篇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圆明园的毁灭这篇精读课文...

辽宁教师考试之《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最全汇总gtgtgt辽宁教师招聘历年真题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20xx年辽宁教招大部分考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资讯辽宁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辽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

圆明园毁灭的读后感

一什么是读后感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二读和感1写读后感读是基础要读懂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为更深入地感提供对象2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德育课)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中卫市第七小学白艳华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第九册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教材选编本课的...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五年级商红艳圆明园的毁灭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砬子山小学刘利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究竟遭到了怎样的毁灭引导学生抓住主线问题抓住关键点来理解回答主线问题凡是统统任意体会英法联军的不耻行为我顺机引导学生如果把这些词去掉再读一读学生读中感悟英法联...

圆明园的毁灭演讲稿(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