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y微生物实验报告--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的微生物检查,9.26

时间:2024.4.20

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的微生物检查

摘要:

在该实验中,我们利用高温蒸汽灭菌的200ml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对空气、人体表面、铁锈、自来水、课本表面的细菌进行培养,在培养7天后对菌落的数目、大小进行观察,并识别某些菌种,从而达到检查实验室环境的微生物确立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重要性的目的。

关键词:

实验室环境;人体表面: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微生物接种;恒温培养

前言:

众所周知,微生物无处不在,从看似很脏的地面到透明无色的空气再到我们的身体上都分布着数不清的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因此我们从环境获取微生物,希望从这些环境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形态观察出实验室环境中微生物的大体情况,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这次我们在实验室里是采取将看不见的微生物“放大”成子细胞群体即菌落的方法确认和观察微生物。实验内容包括培养基的制作和一些简单的微生物接种,并对其进行初步的观察,同时熟悉了微生物实验的操作(包括最基本的棉塞制作2011.9.12日制)。目的是熟悉微生物实验的操作并了解无菌操作的重要性。首先我们组一共制作了二十个(选出较好的18个做接种环境的实验)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培养基,对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接触和掌握;之后,分别对制作的平板培养基作了保留空白、放置空气和用棉棒沾取环境获取微生物等处理;经过大约两天左右的恒温培养,可以观察到除了空白对照以外,其他十个培养基都生长着各式各样的菌落。该现象表明,在空气、地面等环境和人体表面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所以,无菌操作是微生物实验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实验报告先介绍了本次实验的实验材料与方法,然后是对实验的结果与分析进行描述,最后是总结性的小结部分。

【实验目的】

1.   证明实验室和人体表面存在微生物

2.   体会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3.   明确培养基制备原理,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4.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原理及操作技术

5.   观察并描述不同类群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区分细菌与霉菌

6.   比较不同条件下细菌的数量类型

7.   体会无菌操作与划线分离操作

【实验原理】

显微镜技术是观察到微生物的其中一种方法,这是通过放大微生物个体,使我们能够看到它们。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放大”成菌落,使我们看到它们的存在,即通过培养的方法是肉眼看不见的单个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经过生长繁殖形成几百万个菌聚集在一起的肉眼可见的菌落。

高温对微生物具有致死效应,因此在微生物的转接过程中,一般在火焰旁进行,并用火焰直接灼烧接种环,以达到灭菌的目的,但一定要保证其冷却后方可进行转接,以免烫死微生物。

细菌的培养一般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这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天然培养基,其中牛肉膏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蛋白胨主要提供氮源和维生素,而NaCl提供无机盐。培养基配好后,用稀酸或稀碱将其pH调至所需酸碱度或自然pH。在培养固体培养基时还要加入一定量琼脂做凝固剂。

高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是将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套间的水沸腾产生蒸汽。待水蒸气急剧地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尽,然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由于蒸汽不能溢出,而增加了灭菌锅内的压力,从而使沸点增高,得到高于100°C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儿达到灭菌的目的。

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时,灭菌锅内冷空气的排除是否完全极为重要,因为空气的膨胀压大于水蒸气的膨胀压,所以,当水蒸气中含有空气时,在同一压力下,含空气蒸汽的温度低于饱和蒸汽的温度。

一般培养基用0.1MPa(相当于15Ib/in2或1.05kg/cm2),121℃,15~30min可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灭菌的温度及维持的时间随灭菌物品的性质和容量等具体情况而有所改变。一般盛于试管内的培养基以0.1MPa,121℃灭菌20min即可。

【实验器材】

1.培养基

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

2.溶液和试剂

无菌水,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等。

3.仪器和其他用品

灭菌棉签,试管,试管架,酒精灯,记号笔,废物缸,接种环,三角烧瓶,烧杯,量筒,玻璃棒,天平,高压蒸汽灭菌锅,pH试纸(pH5.5~9.0),棉花,牛皮纸,麻绳,纱布,培养皿等。

【操作步骤】

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

1.1  称量

按附录所示比例准确称量无菌水,牛肉膏,蛋白胨,NaCl。

1.2溶化

将上述材料倒入大烧杯,搅拌溶化。(*放入牛肉膏后应等其从称量纸上完全溶下后再搅拌,不然称量纸上杂质会混入培养基)

1.3调节PH值

先用PH试纸检测培养基的酸碱度

若偏酸,则用NaOH溶液调节pH,使pH保持在7.0~7.2。

1.4加琼脂

将培养基倒入500ml三角瓶里,然后按比例1.5%~2.0%加入剪碎的琼脂(约6.0g)。加塞,包扎。

2.灭菌
    将2包培养皿(每包10个)、2支装有无菌水的试管(水加至1/2)、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分别用牛皮纸包好并标记(我组的标号为五角心  )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20min。

3.倒平板
    将取出的培养基冷却至五十度左右时(琼脂未凝固手可以触摸的温度,较少冷凝水),开始倒平板,右手持盛培养基的三角烧瓶,在火焰旁(宽2cm,高5cm),左手取下瓶塞,使瓶口保持对着火焰;左手持培养皿翻转并将皿盖在火焰旁打开一点,迅速倒入培养基约15~20ml(恰好覆盖培养皿底部),后由桌面边缘推入(保持表面平),待凝固后即为平板。倒置备用。

4.微生物的获取与接种

接种过程要完全严格在火焰附近进行,操作要尽量迅速准确。

(1)  在空气中取样6组。取3个培养皿(制标签2-2-空-5-1/2/3)开盖暴露于空气中5min后盖好,并分别标记后将其中一个平板置于27°C环境下培养,另外两个平板置于37°C环境下培养;另取3个培养皿开盖暴露于空气中10min后盖好,并分别标记(制标签2-2-空-10-1、2、3)后将其中一个平板置于27°C环境下培养,另外两个平板置于37°C环境下培养。

(2)    桌面取样3组。取3个培养皿,用浸灭菌水后的无菌棉签在桌面上擦拭后在培养基上划线,并分别标记(制标签2-2-桌-1/2/3)后将其中一个平板置于27°C环境下培养,另外两个平板置于37°C环境下培养。

(3)    手表面取样6组。取3个平板,分别用浸灭菌水后的无菌棉签在未洗的手上擦拭几下后在培养基上划线,并分别标记(制标签2-2-手前-1/2/3)后将其中一个平板置于27°C环境下培养,另外两个平板置于37°C环境下培养;另取3个平板,分别用浸灭菌水后的无菌棉签在洗过的手上擦拭几下后在培养基上划线,并分别标记后(制标签2-2-手后-1/2/3)将其中一个平板置于27°C环境下培养,另外两个平板置于37°C环境下培养。

(4)    自选(头皮)取样2组。取2个平板,用浸水后的无菌棉签在发根处擦拭后在平板上划线,并分别标记(制标签2-2-头发-1/2 27°C)后将其中一个平板置于27°C环境下培养,另外一个平板置于37°C环境下培养。

(5)    自选(纸币)取样1组。取1个平板,用无菌棉签蘸取少量碱液后在平板上划线,并标记后将平板置于37°C环境下培养。

(6)    空白对照组

5.培养
    将接种好的18个平分别置于恒温箱(12个于37°C,另6个于27°C)中培养一周。

一周后(9.19~9.26)

6.观察

(1)                  观察菌落的形态,区分细菌与霉菌(*平皿不开盖

(2)                  对单个细菌的菌落进行描述,应该对菌落的大小(大、中,小),颜色(白,黄,粉红等),干湿(干、湿),边缘(整齐,不整齐),表面(光滑,粗糙,有无突起等)分别进行阐述并详细记录。

(3)                  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对菌落的数量及种类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区分霉菌和细菌:

见右图:【图一. 2-2-空-10-2】

A.霉菌表面有毛状菌丝,多能看到发生点,

般菌落较大

B.细菌菌落多成规则的圆形

2.   菌落特征描述

      ——见【组图一】

1.大小:大,中,小

2.形状:圆形,不规则,树叶状

3.干湿:湿润,干燥(*通过折光性观察

4.表面:光滑,干涩,扁平,微凸

5.边缘: 齐整,光滑,齿状,树突状,褶皱,花状

6.颜色:白色,米色,淡黄,金黄,粉红

        表1 实验室和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恒温培养结果统计表

【实验图片记录】      

        组图2. 菌落特征描述

3.菌的比较

4.寻找相似菌

5.案例分析

图三·比较图组(左图为手前,右图为手后)

   有趣的现象是我组的洗手前后接种的培养皿的培养结果与尝试相反!原因在于,洗手前接种时,我们的第一组直接由手指按压培养皿。而洗手后,我们严格按照用沾了无菌水的棉签擦手后涂抹培养皿而形成!

心得:实验步骤要严格遵守!

【实验小结及心得】

本次实验是我们进行的第一次微生物实验,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初步熟悉微生物的存在。物实验的各项操作,观察实验室环境与人体表面微生物的形态,树立“无菌操作”的概念。

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空气中的微生物种类很多,根据实验时间的增长,微生物的数量也迅速的增加,可以看出我们平时所在的空气中的微生物是非常丰富的,微生物无处不在,另外,有很多乳白色、黄色、橘黄色的菌落,所以应该有放线菌,但其他颜色的不知,在形状上,有成环状和放射状的菌落猜测是因为扩散造成的现象。还有试验台,纸币,头发,手指上也有大量的微生物,基本上都有乳白色的菌落,所以猜测有放线菌存在,只是暂时无法确定。

虽然第一次实验有失误,但总体来说还很顺利。在实验中,我们锻炼了独立思考,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包括实验前应对整个实验进行充分的设计及统筹,包括实验当中要用到的器材的种类,数量,药品,并预先进行必要处理,如:灭菌等,以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也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实验快乐!当然,以后做下面的实验时,我们会更加认真仔细,努力让自己掌握微生物实验的各种技能和技巧。

【参考资料】

沈萍,陈向东  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的微生物检查   《微生物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沈萍,陈向东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微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编写完成日期:20##年1月2日星期日

指导老师:钱卫老师


第二篇:实验二 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


实验二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

实验二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

实验二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

实验二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

实验二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

实验二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

实验二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

实验二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

实验二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

更多相关推荐:
微生物实验报告:环境中微生物

实验四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和分离纯化一、实验目的1.熟悉常用微生物培养基的配置方法。2.学习并掌握各种无菌操作技术,并用此技术进行微生物稀释分离、划线分离接种。3.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法分离微生物。4.认识微生物存…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和分离纯化实验报告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和分离纯化一实验原理1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可以从中分离纯化得到很多有价值的菌株微生物常用的分离方法是平板分离法根据某种微生物对生长条件的不同要求供给它适宜的培养环境再用稀释...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检查1 郭森

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的微生物检查作者郭森地址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楼341微生物实验室摘要这次我们在实验室里进行了培养基的制作和一些简单的微生物接种目的是熟悉微生物实验的操作并了解无菌操作的重要性首先我们组...

实验3 环境微生物的检测

实验三环境微生物的检测一实验目的1了解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2懂得无菌操作在微生物实验中的重要性3了解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特征二实验原理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数量庞大的微生物土壤江河湖海尘埃空气各...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四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实验四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一实验目的1了解血球计数板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原理2了解血球计数板的结构学习并掌握血球计数板计数微生物数量的技术包括...

水及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实验报告)

水及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为食品监测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定被检食品能否食用的科学依据之一通过食品微生物检验可以判断食品加工环境及食品卫生环境能够对食品...

实验室微生物检测报告_

实验室微生物检测报告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培养基肉膏蛋白胨琼脂平板112溶液和试剂无菌水113仪器和其他用品灭菌棉签装在试管内试管架煤气灯或酒精灯记号笔和废物缸等12步骤和方法121培养基的制作1211称量...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环境微生物学学院资环学院姓名邓丁年实验报告专业学20xx年05月22日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掌握显微镜的操作及保养方法2观察识别几种...

20xx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报告要求

1书写工整卷面整齐2内容完整结论正确3报告内容量保持在大约115页1页报告纸为1页书写在1张报告纸上可以写在背面不要写2张纸不得少于1页也不得多于2页4报告结构为6部分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材料4实验步骤5...

实验七 微生物细胞大小测定

实验七微生物细胞大小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的构造2掌握用显微测微尺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方法实验材料1菌种啤酒酵母菌24h液体培养物2其它光学显微镜镜台测微尺目镜测微尺盖玻片载玻片香柏油擦镜纸实...

微生物的大小测定与显微计数

微生物实验实验二微生物的大小测定与显微计数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用测微尺测定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方法2了解血细胞计数板的构造及计数原理3掌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酵母菌大小测定在显微镜下测...

周围微生物检测观察实验报告

周围微生物检测观察实验报告汽车14班张建宇20xx010780实验时间20xx1年10月16号同组成员马跃陈浩A实验原理1微生物的的分离与纯化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某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根据微生物对营养...

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实验报告(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