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及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时间:2024.5.13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及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新课程理念已经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可我们发现,尽管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时闪烁着靓丽火花,但整体效果还不尽人意。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师生角色定位,还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细节,都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理念与行为脱节,教学成果与先进经验的引进吸收变成了简单的模仿,单纯的理论学习由于缺乏实践案例的支撑变得枯燥乏味、有些甚至于新理念格格不入……

如何融合理念与行为,是广大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关注学生,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教学的出发点,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教学实效,将实效作为自己教学的落脚点。更需要我们关注教学实践操作层面,关注教学细节,关注教学实效,关注教学智慧,关注自身专业发展。

教育部《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课改, - 1 -

让课堂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文化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等各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学生作为课堂的重要组成要素,新课改中提出把课堂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不仅面向学生的现在,更要注重面向学生的未来。新课程要求采用“互动式”教学势在必行。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开始思考怎样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于20xx年9月提交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及有效性的研究》的课题申报表,经市专家审议于20xx年3月9日获准立项,现据市评审意见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的学者把师生互动行为放在很重要的地位,国外对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虽然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是基于全班学生的特性这种内在教学情境而进行的。它们所研究的是师生互动行为,理论性很强。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和教师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主要见于师生关系的研究之中,它是作为多种师生关系中的一部分而存在的,不是一种师生互动行为的专题研究,且多数都是对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的探讨,真正从互动行为的角度的研究还不多 - 2 -

见。比较具有特色的是吴康宁等人对课堂互动行为类型的探讨和王家瑾构建的课堂互动行为模型,前者是以互动行为主客体的关系为依据的,直观明了,易于观察,且与我国课堂中的实际情况相符;后者简洁明了,但与动态变化的教学行为相套用,显得呆板而不太切合实际。

我们在网上查阅到安徽省宿松县城关中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在总结阶段,昆山市锦溪中心学校、桦川市第一中学、鹤岗市第二十六中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研究》已经结题,他们的研究成果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但都没有找到专门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方式及有效性研究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针对此课题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3、研究的意义与课题特色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动态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与学生 - 3 -

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通过信息的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教学手段的“一取一舍”,教学过程的“一张一弛”都会闪现教师的智慧之光,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对教师教学素质的一种打磨,是教师教学经验的一种积累,是对教学现实的一种思考。本课题组认为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使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师生共同营造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有机统一的积极地课堂气氛。将三维目标融合为一体,促进每个学生的达成与发展。凝聚教师的向心力,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让教师展示自我、提升自己,更实现了自我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1、初中数学:是指本课题研究的学科仅是七—九年级的数学学科。

2、研究的对象:基于课题组成员都是从事一线数学教学工作,故确定七—九年级的全体学生共208名为本课题研究对象,用于检验互动教学的效果,选取每个年级的一班(每班各30名学生)为本课题的实验班(施加互动式教学)。

- 4 -

3、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指以班级授课制为表现形式,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为目的,由相对固定的教师和学生在相对稳定的时间和相对固定的空间内,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行的教学活动。

4、师生互动: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也给老师以启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师生互动分为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群体的互动;生生互动可分为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共五种类型。

5、师生互动的方式:可分为行为互动、情感互动、认知互动。行为互动是基本的互动形态,指师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双方是否积极或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情感互动是指师生在课堂中的情感投入,双方学习中是否伴随着积极的情感。认知互动是指师生在课堂中所采用的策略,双方思维的活跃程度是通过一些策略来体现的,认知互动能够使学生获取和整合新知识。在一个有效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行为、情感、认知的互动是密不可分的。

6、有效性:通过改变当前互动存在的单调形式,丰富互动的内容(认知、情意、行为),提升互动的深度及作用,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有效的师生互动,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指向性,突出重难点,又要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

- 5 -

三、理论依据

1、认知心理教学理论: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猜想的价值和可修正性,得出假设的激活效应;培养学生运用心智解决问题能力的信心。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我们不是要建造一个活着的小型藏书室,而是要让学生自己起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

2、情感心理学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促进者,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融洽的个人关系,促进学生的成长。课堂中的气氛是融洽的、真诚的、开放的、相互支持的、以使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引导自己的思想。师生之间要坦诚相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

3、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试图为学习者勾画一个外部现实的结构,而是帮助学生建构出他们自己的对外部世界的有意义的、概念的、功能的描述。”强调自上而下的教学,重视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支持性的环境。教师的任务是搭建脚手架,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鼓励学生自生项目,通过不同观点之间的讨论与交流深入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4、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 - 6 -

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在这一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5、《初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学重心要下放。要把课堂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问题意识、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问难上来。学生资源要及时收回。教师要有有效地整合、提升众多的“生成性资源”,整合不同的理解和思考并将之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一套初中数学教学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将行为互动、情感互动、认知互动三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充 - 7 -

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使自己的课堂角色发生变化,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让教师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形成一支教学能力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

3、通过研究使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生学习方式开始多样化,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逐步形成新的课堂环境。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新课程实施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理论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比较新课程与传统课程中师生互动的不同要求,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互动方式的内涵,提炼、概括出与实施新课程相匹配、相一致的师生互动方式的要素和特征。

2、本校教师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存在问题的现状研究

通过观测和调查,对本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互动方式所呈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改善现状的方式和途径。

3、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呈现的案例研究

- 8 -

选择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有效性较高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研究从中呈现的特征和规律,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4、促进教师对课堂管理进行变革的研究

针对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更新理念,变革管理行为,为师生互动的方式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及人员分工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充分查阅资料,借助各种相关的理论和经验,指导课题研究。

2、调查法: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相关情况。

3、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改进和总结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途径和方法,滚动式推进研究过程。

4、经验总结法:通过各级各类公开课、示范课活动,及时总结、调整和完善;重视资料的积累,按照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经验总结。

(二)、人员分工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和启动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 9 -

成立课题组,使每位组员了解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标,明确分工,布置任务,并且着手制定各自的实施计划和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

2、研究实施阶段(20xx年1月——20xx年6月)

在实施阶段主要是将制定的课题研究的计划和方案落到实处,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具体做法如下:

⑴通过听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调查、发现现阶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主要方式及其优缺点。

⑵课题组成员全面实施课题研究方案,注意实验材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不断完善实施方案。

⑶课题组经常召开课题研究会议,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对课题进展中的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加以改进和调整,保证课题研究能得到顺利的开展。

3、课题总结阶段(20xx年6月——20xx年8月)

在这一阶段,课题组成员要认真总结,根据自己和同事的实验心得撰写有关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总结,同时,学校将采用各种手段,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在全校其他学科进行推广。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阶段性成果

- 10 -

(1)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思考(论文)

(2)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论文)

(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放”与“收”(论文)

(4)初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技巧(论文)

2、最终研究成果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与有效性研究(研究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本课题组成员都是学校数学骨干教师,多次参加市、县级骨干教师培训,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理论修养,具有一定的感召力,能够承担和胜任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课题组具备良好的课题研究的资料准备、信息交流和科研设备,完全可以满足课题研究的需要。

学校领导积极鼓励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工作,针对本课题组拨付3500元研究经费,用于购买研究用书、资料和外出学习培训。 - 11 -


第二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实施方案(郝学英)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实施方案(郝学英) 作者:admin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009 更新时间:2006-10-27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学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要求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提倡“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运用能力。教学正逐步由传统的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学生将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辅助者。因此,探求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迫在眉睫。“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学观念,从教师单一的“一言堂”向“师生共同探讨”模式转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在新课程中,以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也将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使学习过程更多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以生生的互动学习、师生的双向互动,产生“共振”作用,真正丰富课堂,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提高课堂效率。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于“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国内起步较晚,主要近两三年开始,且大都是国外“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介绍和验证,有的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升华,理论基础往往不够明确和完善,对照国外较成功的“互动式”教学经验,及新课程要求学生采用“互动式”教学势在必行。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一)内容1.提出问题,探索过程,师生共同讨论,形成集体结论教学内容应落实语言

基础知识和发展基本技能,精选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语言材料及与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材料,为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同时又是学生所能接受的知识。在内容安排上,既要注意部分知识的系统性,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生活经验相互配合。更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课程标准,科学性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设想,不断探索,提出各自的目标、观点,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语言实践中形成集体性的结论。充分尊重学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2.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即兴创造,超越预设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各领域广泛深入的影响,课堂教学应“与时俱进”。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必须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经验、认知性特点和学习兴趣,作为确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教师要依据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把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世界作为重要课程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即兴创造,超越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中,要发扬民主、师生相互尊重、密切合作,共同探索,要鼓励学生质疑、探究,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学科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3.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语言的实践能力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一条基本原则。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使学科学习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二)预期目标“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转变教学的过程,而教学过程包含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四个要素。因此,首先要实现以下四个要素的转变:1.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吸收者。使学生具备敢想、敢说、敢问、敢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创造性发展的素质。2.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师”只是一种职业的称呼

而已,他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3.教材功能的转变: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材除了文字教材之外,还包括音像教材等,教师要从“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让学生在大容量教材中各取所需,并形成能力。4.媒体功能的转变:媒体不再是教师传授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语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四、课题研究方法、步骤及人员分工(一)研究方法1、对比研究法:就一个研究内容,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平行班中进行对比,然后检查各自的教学效果。2、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在广大学生中总结“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的优越性。3、教学实践法:通过各级各类公开课、交流课逐级反馈,及时调整,逐步完善。(二)研究步骤及人员分工1、准备阶段:学习总课题研究方案,明确任务,精心设计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对学生整体情况进行调研,2、实施阶段:构建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的结构体系,同桌互学、小组讨论、大组辩论等形式。师生互动产生“共振”作用,形成合力,整体提高课堂效果。3、结题阶段:对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撰写结题报告、论文,推广普及。4、人员分工:课题负责人: 郝学英负责课题材料汇编:刘秋菊 岳春青学生调查、座谈会:常 辉 车继秋 国兰菊课堂实录: 王春梅 张雪松教学随笔: 李春香 丛淑荣 五、课题研究条件分析1、教育部《课程标准》规定,在英语教学中应积极探索“任务型”教学途径,提倡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结合我校正在开展的新课程改革形式,联系国外成功改革经验,目前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2、领导重视:学校领导积极鼓励教师从事教科研工作,针对目前学生实际情况,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方面给予高度重视。3、研究环境优良:我校为呼玛县内唯一的一所中学,学校十分重视教学改革,坚持科研兴校。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施较齐全,学校自主性强。目前全日制在校生一千余人,分三个年级,大多数课题组教师均有两个平行班,有大量的实验样本,这为方案实施提供优良条件。四、结束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方法,从形式上看是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意识到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你(教师)教我(学

生)听的被动形式,而是互动的,他们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之一,在学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紧迫感和积极性,这样便会调动起他们的主角能动性去认真地阅读教科书,查阅参考书、有关资料,思考问题。通过这样一种手段而达到我们的目的,即训练和培养学生逐渐养成一种善于思考的学习方法和具有创新意识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看这对于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都是有一定好处的。当然,这种教学形式由于受到主观上和客观上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存在着许多遗憾和不足,所以在今后的实践中将积极探索,使“互动式”课堂教学更有效、更完善。

更多相关推荐: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概念界定二预设的研究目标和任务三研究内容设计四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五研究思路六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七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一课题概念界定1薄弱初中指某一特定区域内生源质量相对较差教学质...

初中数学课题报告

庆阳市州环县区小南沟中学学校学科分类语文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xx年度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名称初中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探究课题负责人董环宾负责人所在单位小南沟初级中学课题完成期限20xx年填表日期20xx年4月...

20xx初中数学经典小课题研究报告

怎样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内容摘要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中学生的提问质疑能力较薄弱积极性较差本课题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一是营造民主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提问质疑的胆...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在课题研究中实验老师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所有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学到所需要的知识都学有所得并享受到学习数学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

初中数学研究性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国培计划20xx湖北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题目学员姓名研修学科研修时间20xx结业论文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课题研究朱山旭初中数学置换脱产研修年9月16日20xx年12月22日黄冈师范学院20xx年12月1初中数学探究...

省课题结题报告(初中数学)

城乡结合学校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内容摘要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数学阅读中能让学生亲近数学理解数学同时由于城乡结合学校所处的特...

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徐颖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课题的提出(一)背景1、对当前教育形式和“变式教育”的认识新课程标准提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现代教育过程中…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数学教...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数学教...

初中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南楼中学赵洪斌一课题名称课题培养学生计算准确率的研究二课题的提出1我们原有的数学课堂教学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大潮的冲击下逐渐显露出它对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无耐和乏力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教育工作者渴...

课题——初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研究报告

莱阳市20xx年小课题研究初中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研究研究报告工作单位莱阳市姜疃中心初级中学课题编号LYXKT14072课题主持人赵纯纯课题组成员姜国臣辛德飞吴庆龙报告执笔人赵纯纯序言数学作业优化设计是指教师在设计...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其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多的被教师引进课堂这种形式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也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更多的互相交流的机会使...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