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开题报告

时间:2024.3.31

开 题 报 告

初中数学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名称

一般课题 课题类别

数学 学科分类

廊坊市第八高级中学 所在单位

时间 2014.6--2014.12

1

2

初中数学开题报告

3

初中数学开题报告

4

初中数学开题报告

5

初中数学开题报告

注:将开题报告送交一份至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或市教育科学规划办。

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河北省教育厅(北院)办公大楼3楼 (306)

电话:0311-66005937 66005936

6

初中数学开题报告


第二篇:初中数学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板块三串式”教学模式研究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要解决的三个根本问题就是“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其对应的学生学习就有“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在当前广大中学数学教师围绕上述问题积极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式,其中“板块式教学”模式和“问题串”设计已经得到很多教师的认可,特别是江苏省常州市对该教学模式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研究目的

“板块三串式”教学,是对当前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的一种有益探索,这种设计结构从学习的角度较完整地反映了教学设计的本质。为让教师在具体实践中更加清晰如何操作,现对其结构从操作层面再作相关分析。

三、研究内容

“板块三串式”教学模式主要研究两个层面的内容:“板块设计”和“三串设计”。

(一)“板块设计”结构

“板块设计”是解决教学设计中如何对学生学习任务进行整体思考的逻辑结构设计。目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般采用的是过程性板块结构,如:“创设情境→探究活动→拓宽练习→课堂小结”。这种过程性板块结构虽也能完整地反映一堂课的环节,但难以清晰地反映出学生学习任务。基于此,我们提出的板块设计是突出学生学习任务的板块结构,其模式如右图所示。

如:对初中七年级《有趣的七巧板》一课的教学,其学习任务板块设计可分为第一板块:学会制作七巧板;第二板块:认识七巧板中线及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第三板块:拼常见的几何图形;第四板块:拼生活中的卡通图形,这四大板块构成学生本节课学习任务的逻辑结构。

再如:对《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学,可设计四大板块的学习任务,即第一板块: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第二板块: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第三板块:如何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含特殊解);第四板块:生活中的二元一次方程。这种以学习任务为逻辑的板块结构设计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思考和编排后形成的清晰的学习任务板块。

 (二)“三串设计”结构

“三串设计”是针对每一个板块的学习任务如何展开教与学活动的具体设计,分为:①教师的有效问题串设计;②针对每个问题学生的有效活动串设计;③针对每个活动后目标达成反馈串设计,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针对上述结构,现提供一个具体案例作说明。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第三板块“如何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学习任务时,“三串设计”的结构如下图表所示:

 1、“有效问题串设计”

“有效问题串设计”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是目前广大数学教师研究和实践比较多的领域。上述二元一次方程案例设计中,第三板块通过五个问题展开数学活动,这五个问题是学生探求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五个学习递进过程,是目标层次的逐步递升,它是学生探求二元一次方程解这一学习目标的具体分解与可操作化实施。因此,这里的问题串设计不仅能体现出学生学习活动的思维层次,同时,也能体现学习目标的具体化。

2、“有效活动串设计”

“有效活动串设计”是针对问题呈现后,学生采用何种学习方式的设计。目前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常常忽视学习活动方式的设计,导致课堂场境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盲目及低效,导致整个课堂的低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和有选择地感知外在信息。那么学生活动的设计如何能展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真正达成这种活动建构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设计时,应针对每个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与基础,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是倾听,是独立思考,是同伴交流,是动手操作,还是小组合作等等。同时设计时要明确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能给予怎样的支持。在上述二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案例中,针对第一个问题:设计先由学生自我探求(基于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解的认识),再同桌相互交流(基于学生具体探究过程中的多样性);针对第二个问题,设计由学生独立完成(基于有了对第一个问题的基础,学生能自我分析);针对第三个问题,学习方式设计为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分析(基于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的理解及对前两个问题的感悟,进行转化分析);针对第四个问题,设计由学生自我感悟、同桌交流归纳(基于对前三个问题的理解,学生能辨析不同方法);针对第五个问题:设计先独立探求再小组分析(基于对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一般方法掌握后,如何寻找限制条件的解还缺乏经验)。这种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多样化设计学生学习活动,是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中不可不考虑的重要环节。

3、“目标达成反馈串设计”

“目标达成反馈串设计”是针对学生学习活动后,用什么样方式来检测活动效果的设计,即用何种反馈方式来观察学生学习效果。目前课堂中教师反馈方式大多采用单一的一问一答反馈形式。其实,目标达成反馈形式多样,可一问一答,可教师巡视,并在巡视中及时帮助学生,可在巡视观察后根据学生学习结果,呈现学生各种学习情况进行资源分析,可采用同伴互助互评,还可由个别学生(或小组)与其他学生进行互动式生生交流等。同样在上述二元一次方程案例教学设计中,针对第一个问题,由于学生探求解无序,因此选择教师巡视后,呈现学生在探求时的不同思考路径,进行分析反馈,帮助学生;针对第二个问题,因为有了第一个问题的反馈分析,因此这里的反馈方式是只要在巡视过程中及时帮助学习一般的学生即可;对于第三个问题,在学生学习活动后,采用由巡视过程中发现的不同方法的呈现并分析;对于第四个问题,它是一个归纳型问题,反馈形式是学生代表表述,教师及时归纳即可;针对第五个问题,它是上述内容的进一步拓宽,同样可采用呈现教师在巡视中的不同结果并对其分析。只有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后的目标达成反馈方式才能真正及时关注学习效果。当然,在具体课堂教学实施时须关注反馈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关注追问艺术,同时及时归纳。

以上“板块三串式”课堂教学设计结构能反映出一个完整的且有效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是一种能真正体现出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的效果的教学本质设计。

四、研究意义

1、体现设计的高效性。美国教育博士加里·D·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中提出促进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是清晰授课,任务导向,多样化教学,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在“板块三串式”课堂教学设计结构中,强调学习任务的明晰呈现,并以问题串的形式进行具体的学习任务导向,同时针对每个问题设计合适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并通过合适的反馈方式来确保学生成功率。因此这种教学设计较清晰地体现了这五种关键行为,突出了该设计结构的高效性。

2、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高效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板块三串式”课堂教学设计结构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对教材进行加工整理,对教学内容的清晰梳理,并以清晰的且具有逻辑关系的学习任务板块呈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对于每板块内容以“问题串”为导向的设计过程中,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对活动的指导作用及活动后对教学目标达成反馈全过程中。

3、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效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更应反映学生主动思维与主动参与上。“板块三串式”课堂教学设计的每个板块中,教师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数学思维活动,特别强调针对不同的问题,学生采用不同的数学活动方式,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因此,“板块三串式”课堂教学设计结构是改善当前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有效途径。

五、研究原则

1、目的明确,难易适中原则。问题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提出这样的问题对最终解决问题起什么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目的地设计问题,并准确地加以表述。其次,严格控制问题的数量.在教学时选择一些繁简得当,难度适中的问题,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处于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谓“跳一跳,摘得到”。少提质量粗糙、简单重复、无关紧要的问题。

2、面向全体性原则。教师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然后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与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

3、鼓励探索性原则。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而且提问不仅可以是教师提,也包括学生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或让学生议论,或给予适当的启发、诱导、指导思路,但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在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时,首先应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其次要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在评价学生解决问题时,不仅关注解答结果的正确,更应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能否表述自己发现的规律及与同伴进行交流等。

六、研究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采用对比法选择全县两所学校四个实验班和四个对比班,进行比较实验,对比班的情况与实验班的情况大致相同或略好于实验班。

一是调查分析法:研究者为了深入了解教育实际情况,借以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教育规律而采取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研究方法。

二是行动研究法:一种适合小范围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或者揭示规律,而在于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三是经验总结法: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实践按课题研究的要求进行阶段性小结和课题研究结束时的总结,形成结题报告和论文。

七、任务分工

八、预期成果

初中数学“板块三串式”教学模式研究

 “新授课板块式教学”研究方案

水坪镇中心学校  曾宪斌

“板块式三串模式”是指在每一板块中教师提出导向性问题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安排合理的学生活动创造探究机会,采用灵活多样的反馈方式激发学习兴趣,达到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效益。

数学课上常常出现:课堂全按老师思路,学生被牵着走,思维节奏偏快,学生思维得不到发展,不能掌握知识;以学生为主体的放任式,一堂课学生处在无序的活动之中,虽然很热闹,但一节课下来概念规律未能有效得出,收获极小,以上两种情况不能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国家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目标,教学效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目标

1、提高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和问题设计的能力。能够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问题设计,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教师反思问题设计技巧的能力,对问题设计进行反思评价,从而探索出问题设计的方法、技巧。

2、提高教师设计指导学生活动的能力。活动设计要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实施问题,组织教学的能力。把握问题提出的时机、方式,能根据反馈信息随机调整问题;以及对于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的灵活处理应变的能力。

3、学生在“板块三串式课堂教学模式”下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活动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获得提高。

4、建立我校“板块三串式教学模式”的资源库(包括优秀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分析报告等)。

二、研究策略

 1、精心设计导向性问题,诱发和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平时听课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的课中提问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1)提出的问题太复杂、目标不明确甚至模棱两可,浪费了很多时间也难以探索出结论。

(2)问的问题过于简单,不能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机会。

(3)提的问题超出学生的能力水平。这些问题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我感觉很差、信心不足、甚至使学生恼火。所以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导向性的来激发学生思维。并及时观察学生对问题的反应。观察所提问题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作用。

“板块式三串模式”中的问题是①任务性问题,是核心问题②问题设计的逻辑结构 ③问题承载着教学目标的分解④问题设计的层次性⑤最后一个问题,一般为巩固性问题,做到块块清。

2、合理安排学生活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有倾听,有独立思考,有同桌讨论,有小组合作,有动手操作感悟,有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等等多种学习活动方式。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多样化的学生活动,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

3、反馈方式的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目标达成反馈方式至少有以下常见的方式:①典型学生代表发言反馈方式,亦即一问一答式。②教师巡视并适当指导及时解决的反馈方式。③同伴互评的反馈方式。④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结果到台前表达讲授反馈方式。充分让各层次学生到台前表达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想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自信,有利于其他学生的倾听。在这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追问,及时归纳,关注生成资源。

“板块式三串模式”是一种路径,但关注了教师的主导、学生主体学习多样,学习的成功率,更能体现教师的清晰授课。在数学课中运用“板块式三串模式“有三大优点:①在每个板块中有”三串模式“保证了教与学的双方对整个课堂板块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利于有效教学和高效学习。②在每个板块中运用”三串模式“使得教与学有机统一,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学生及时巩固,弥补了传授式和放任式的不足。③及时反馈符合元认知理论,让学生及时知道当前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通过多种反馈方式及时反馈,提高效率,激发兴趣。

三、研究措施

当前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仍比较单一,师生间的单向活动多,生生间的双向活动少;学生接受式学习多,同伴互助学习少,学习方式仍较传统,学习效率不高。

要改变目前这种较低效的课堂学习状态,有两个环节必须改革。一是教师的教学设计结构;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课前小组学习的精心准备

1、合理组建小组学习团队。

2、明晰小组学习的多样方式

3、清晰“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

(二)、课后小组学习的后续环节

1、课后学习的小组合作。

这种小组学习间的合作方式可延续至课后学生的学习,如对于课后的综合实践性学习,课后作业的互相指导与督促完成,每学完一章节后内容结构梳理,综合复习前整体梳理补缺补漏,都可采用这种小组间合作学习方式。有的教师担心课后的小组间合作学习会造成学生“抄作业”,其实学生“抄作业”的根源并不是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所造成。我们只要分析清学生“抄作业”的动因,这种现象完全可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形式而消除。

2、开展小组学习的阶段性效果评价。平时统计学生学习的效果,往往是检测后对单个学生进行分析或集体讲评很有必要。

四、研究方法

1.课前相关资料的收集,课后反思体会的反馈。学生的反思总结有利于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能让教师抓住学生的思想动向,促使学生大脑形成已有知识的巩固与延伸。

2.考试后实验班与普通班成绩对比分析。

3.学习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4.研究学生反思总结,创新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5.通过教师的有效干预,在数学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权利,实施主体性教育。

五、预期成果

1.得到一定量的学生成果.

2.形成研究性论文多篇.

3.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20##年1-3月

学习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确定九(四)班和九(六)班为两个实验班,九(一)班和九(二)班两个班为对比班。

2.实施阶段:20##年4月―20##年12月

(1)20##年2月―6月:A课题开题;B与各班课代表小组长一起开始课题研究实验;

(2)20##年7月―20##年9月:A讨论研究课题实施策略;B总结自己的经验,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反馈倾听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商榷应该改进的地方;C整理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并提出新的方案。

(3) 20##年10月―20##年12月:根据调整后方案进一步实施研究.

3.总结阶段:20##年1月―20##年5月

(1)20##年1月―3月:A以平时学生课后总结及学生的作业反思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B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研究对策在课堂教学以及分层作业中使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C撰写教学反思、论文。

(2)20##年4月―5月:A课题阶段总结;B学生和教师的反思体会。

(3)20##年4月―5月:A根据反思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优化课堂教学;B编撰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C采取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反思总结方式。

(4)20##年5月―20##年6月:整理资料,完成课题总结报告。

初中数学“板块三串式”教学模式研究

“复习课板块式教学”研究方案

水坪镇中心学校  沈伶俐

一、指导思想

复习课是学生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初中数学而言,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各知识点做到了然于心,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精力做好复习工作。

在“板块三串式”课堂教学设计结构中,强调学习任务的明晰呈现,并以问题串的形式进行具体的学习任务导向,同时针对每个问题设计合适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并通过合适的反馈方式来确保学生成功率。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成功的体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研究目标

1 .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具体学习提纲
  数学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但很多抽象的数学问题都是基于一定情境而发生的,通过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操作活动情境,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要求。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使数学知识注入生动的生活气息、丰富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带着学习目标去思考,去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 建构数学模型,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后大胆地提出问题,大胆猜想与假设,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求异的思维与创新精神,并有意识地将新知识和材料纳入已有的认识结构中,融会贯通,发展智力,形成能力,更多地增加师生的交流,增进师生的情感,活跃课堂的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多方位、多角度地转移和变换,开拓人脑的思维,使之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的思维状态,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不断认识和探究的必然。只有有所思,有所悟,才能有进一步的追求,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又有助于进一步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3. 通过练习发现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强调学生活动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自觉实践。让学生勤动手,多练习,掌握方法,提高到一定水平,形成技能,从反馈本节课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有机会、有时间、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检验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有利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有重点地组织练习和辅导,更能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学生仿例练习后,可由学生自主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也可通过组内合作的形式把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再由组长派组员总结、反思。

4 .师生交流,达成共识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学生会对课上内容有一个新的认识。学生思维积极地跳跃,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师生交流,共同归纳,强调重点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学生不能正确解答的问题,教师要精讲,引导启发。
  师生共同梳理知识结构,由点串成线,由线制成网,使学生学到方法。课上精心设计的例题,题型多样化,经典有梯度,包含基础性、技能性,又有针对性,学习时可采用“分工合作、组内交流、分组展示”的模式, 体现主体性、个性化行为发展。对运用到3个以上知识点或2种以上数学思想方法的题目,教者通常要预设好一组变式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例题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形成“学而思、思而疑、疑而问”的探索精神。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分组开展讨论交流,然后由各小组代表进行汇报。这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善于尝试评价不同解题策略之间的差异,去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研究策略

1、关注学习任务板块的内容逻辑结构。

在具体确定学习任务板块设计时,首先要明确该任务板块的内容之间的联系,并结构化地分析这些内容,形成知识树。

2、关注问题串设计的有效性。

教学内容设计以“问题”为纽带,精心设计这些问题。以知识形成、发展和学生思维过程为主线,师生合作互动,从而激发学生思维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关注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学生活动设计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对于一般识记性问题可独立思考;对于探讨性问题,可设计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对于实验操作性问题可小组合作;对于经验分享性问题可同伴交流;对于理解应用性问题可先独立思考,再同伴交流等等。

4、关注目标的预设与达成反馈。

“板块三串式”课堂教学设计要求将总体目标具体分解到每个教学环节中,每个问题中,使得目标由问题清晰呈现,问题围绕目标设计,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设计用什么方式对分解后的每个小目标进行达成预设。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可选择多样方式来达成这些学习目标。

5、关注预设留白与生成。

“板块三串式”课堂教学设计结构是一种教学预设。预设问题时要留有空白,留有学生思考拓展空间,让学生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在具体活动时会出现生成性资源,教师应善于捕捉。特别是在学习活动后的反馈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活动中的生成状态资源进行及时的分析、总结。

四、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研究者深入了解教学实际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

2.考试后实验班与普通班成绩对比分析。

3.学习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4.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研究学生复习效果,进一步优化复习板块和问题串的针对性、实效性。

5.通过有效的问题引导,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和交流的时间,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分析原因,找到对策。

五、预期成果

1.取得很好的复习效果,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成绩。

2.形成研究性案例、反思及论文多篇.

3.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开题——20##年5月

学习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确定九(一)班和九(二)班为两个实验班,九(四)班和九(六)班两个班为对比班。

2.实施阶段:20##年5月——20##年5月

(1)20##年2月―5月:A课题开题;B与各班课代表小组长一起开始课题研究实验;

(2)20##年5月―20##年7月:A讨论研究课题实施策略;B总结自己的经验,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反馈倾听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商榷应该改进的地方;C整理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并提出新的方案。

(3) 20##年9月―20##年5月:根据调整后方案进一步研究.

3.总结阶段:20##年2月20##年6月

(1)20##年2月―3月:A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B根据学情制定研究对策,使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C撰写教学案例、反思、论文。

(2)20##年4月―5月:A课题阶段总结;B学生和教师的反思体会。

(3)20##年4月―5月:A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优化课堂教学;B形成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C采取有利于学生的复习方式。

(4)20##年5月―20##年6月:整理资料,完成课题总结报告。

初中数学“板块三串式”教学模式研究

 “有效问题串”研究方案

县教研室   魏祖成

一、研究内容

“有效问题串设计”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是目前广大数学教师研究和实践比较多的领域,主要研究问题串设计的原则、方法、作用。

二、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让教师掌握问题串设计的原则、方法,能够熟练地掌握教学问题串的设计,整体提高课堂效益。

三、研究成果

1、形成有价值的论文多篇;

2、收集汇编有价值的影像资料;

3、形成研究报告。

四、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2.5—2012.6)

认真学习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及有关信息、资料,吸取广大教师的有关经验和体会,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形成较为实用、科学的研究方案。

2、探究阶段:(2012.7—2012.12)

依据研究方案,开展问题串设计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研究,不定期的组织教师参加研讨、分析实验情况,完善方案。并将设计内容及时汇总使用,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交流推进。

3、总结阶段: (2013.1—2013.5)

(1)进行课题实验总结,形成实验报告。

(2)整理实验资料,总结出具有特色的经验、成果。

初中数学“板块三串式”教学模式研究

 “学生活动串”研究方案

                        竹溪县城关中学    王美兰

一、研究背景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它的指导思想是:学生活动是教学的起点,学生有效活动是教学的重点,思维是活动的实质,发展是活动的核心。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数学课堂确实变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组织”和“参与”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最大限度地被激活,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活动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实效性不大。数学老师们普遍意识到,数学课堂内学生活动的时间把握、学生活动的形式设置、数学课堂各个环节学生活动的安排以及各种数学课堂类型中学生活动的灵活设计等等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探讨、尝试并总结,因此,只有开展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组织策略研究,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永远充满活力,才能更有利于全面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更有效地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

学生活动设计必须遵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对学生有效地进行素质教育;因地因时因人设计活动,务求丰富多彩,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多方体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创造意识,促使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增进身心健康。问题的提出,通过活动来研究解决。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之中并享受活动成功的快乐。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就是“反应的习得”,学习是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行为在于促进学生产生反应,产生新的行为变化,就是让学生参与学习。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也是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进程中的成长者,教师所做出的行为应该是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习得。通过寻求更有效的组织策略,既让教师成长,又能使学生成才。

四、研究目标和意义

(一)目标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信念,贯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研究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高效、实用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活动组织的新途径、新方法,力求使一线数学教师受益,进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最终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二)意义

1、本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高一线数学教师素质。

2、本课题研究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并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五、研究内容

1、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开展学生活动的现状与分析。

2、根据初中学生年龄及身心特点,寻求各种课型、各个课堂环节中学生活动的有效组织模式与策略,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操作和归纳总结。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活动的原则和理论,尤其是相关学科的具有实效性的经验,及时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并接纳运用相关理论,重新审视现有方法,取其精华,修改不足,探索新路,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2、行动研究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课堂教学个案中组织学生活动所遇到的问题;开展合作探索实验研究活动,充分利用我校优秀的数学教师团队,探究实用有效的学生活动组织策略。

3、实验研究法:

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不同的课堂组织方式进行对比实验,总结各自的优缺点,及各自的适用范围,由此归纳出适合本班学生和各种课型的学生活动组织方式方法。

4、经验总结法:

及时总结不同形式、不同课型的学生活动组织模式的做法和效果,总结研究中的经验与成果。

七、实施的步骤

1、准备阶段    20##年2月至20##年6月

(1)选题  (2)制定课题方案  (3)专家论证  (4)课题组人员分工

2、研究阶段    20##年7月至20##年12月

(1)开题论证  (2)具体实施  (3)中期分析  (4)反馈与修证 

(5)阶段性成果展示

3、结题阶段    20##年1月至20##年5月

(1)撰写结题报告  (2)征集研究论文  (3) 收集各类课题资料 

(4)成果鉴定汇编  (5)成果鉴定

初中数学“板块三串式”教学模式研究

 “学生反馈串”研究方案

水坪镇中心学校    艾红星

一、指导思想

随着数学革新的不断深入,如何科学地、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是有效推动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的一项工程。本方案主要探索师生互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研究数学课堂交流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思维能力及学习效果的影响,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相互交流的和谐课堂气氛,使课堂成为师生的共同舞台。本方案研究中以行动研究为主,同时采取边行动边研究和边总结边改进的做法,用经验总结法归纳和探索适合于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提出一些看法,以寻求师生间教与学的相互推动

二、研究目标

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会因为有些教师反馈意识不明确,教学机智不足,而无法驾驭学生课堂反馈引发的动态生成资源,与原先的教学安排相冲突,无法落实教学反馈环节。我们教师面对学生课堂反馈时,千万不要因与原先的教学设计不符,而弃之不理,则可能会失去一次创造课堂学习新高潮的机会;也不要因担心打乱原先的教学计划,而过早下结论性评价,则会扼杀一次学生尝试思考的过程,长期以往会造成学生思维惰性。我们要勇于面对学生在反馈时形成的新问题,冷静机智地处理动态问题,改变以往“学生——教师”单一的反馈形式,可以把问题反馈抛回给学生,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把学生错误资源生成为有效的教学材料。利用好课堂反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思维,而且让学生加深了对本节课知识教学注意点的认识,利用学生反馈生成的资源顺理成章地进一步理解学习知识的重难点。

三、研究策略

1、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学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过程,要较好地实现情感互动,需要教师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的思维就容易被激活,课堂教学效果就好。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老师的喜爱,可以激发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科的喜爱,这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

  成功的课堂教学要求师生互动,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借助对不足的探究,互相追诘,智慧在撞击中产生睿智的火花。这种活动在教师居高临下“满堂灌”的课堂上是难以出现的,只有在民主、平等、友爱的和谐氛围中才能孵化、繁衍出来。因此,师生关系如何,是师生互动成效的另重要制约因素。

  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交往,建立起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气氛。在教学互动中,尤其应十分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切随意挫伤,既要对自满者有所抑制,又要对自卑者有所激励;尤其应善于调控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行为,教师有了亲善、热情、平和、幽默的态度和情绪,才会引起学生满意、愉快、喜悦、崇敬的态度和情绪;尤其应谨记韩愈在《师说》中关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哲理,虚心向学生学习,使自己的思想水平、理论基础和专业能力得到升华。所有这些,都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可以说,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是对新型师生关系的检测和考验,更需要教师精心培育和珍惜。

  2、运用互动的多种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互动主体虽然只有教师和学生,但互动形式多种多样,既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既有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也有教师与学生集体之间、学生个体与学生集体之间的互动。所以,要使课堂教学互动有效,就需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择互动形式,将各种形式的互动在一堂课中融合在一起。

  3、发挥学生在数学互动主体作用

  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数学互动中主要体现为“乐学”。学生的“乐学”,是实施数学互动的重要因素和前提基础之一。“乐学”要求学生在教学中必须发挥能动性,展现创造力。发挥能动性,是学生主体性的基础,集中表现为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展现创造力,是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态。学生作为数学活动的主体,应在老师的引领与指导下,参与创新,学会创新,在“学”中“创”,在“创”中“学”。

  4、适当评价推动互动

  传统的评价用单一的量化、标准化测试来评定每学生,这种评价策略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习方式的转变,依赖学生自己完成,必须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逐步完成。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方式应多样化,尤其要注意转变评价中“教师专利”的局面。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如同伴互评、班组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甚至学生评价教师等。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二次评价”法对学困生进行推迟判断,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见解,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并通过正确合理的课堂评价,激起学生主动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升华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5、重视互动反馈信息

  重视互动各种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调节和制约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当学生表现出注意力集中、目光有神、会心微笑等情感反应时,教师可按原计划展开教学;当学生皱起眉头、目光迟疑或情绪松懈、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就应对自己的教学做相应的调整,或变换教学策略,或放慢教学节奏。

  互动式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具有内在的联系,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就越能保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反之,学生越是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越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只要师生双方有共同目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就会有机结合起来。

    四、研究生成预期效果

    教学反馈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已经越来越受到老师和研究者的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反馈有三种非常重要的作用,即激发功能,检测功能,调控功能。因此,作为课堂互动的中心环节,教师反馈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反馈的方法,其中包括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正反馈和负反馈,及时反馈和延时反馈。正反馈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在很多老师眼中,它比负反馈好。但一些研究者认为教师反馈的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识。所以,有时候老师需要给学生一些负反馈。为了让学生们更直接清楚地知道他们表现得好与不好,一些教师倾向于给学生直接反馈。一些老师认为,间接反馈可以很好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关于什么时间反馈,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这基本上是由老师对课堂情境决定的。教师对错误的及时反馈可以预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积累。另一方面,在一些情况下,一部分学生需要老师的延时反馈。当然,老师该怎么给学生反馈并不是一个简单易答的问题。但是,很明显,学生需要老师的课堂反馈。因此,老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反馈。

五、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年1-3月

学习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确定七(三)班和七(四)班为两个实验班,七(一)班和七(二)班两个班为对比班。

2.实施阶段:20##年4月―20##年12月

(1)20##年2月―6月:A课题开题;B与各班课代表小组长一起开始课题研究实验;

(2)20##年7月―20##年9月:A讨论研究课题实施策略;B总结自己的经验,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反馈倾听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商榷应该改进的地方;C整理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并提出新的方案。

(3) 20##年10月―20##年12月:根据调整后方案进一步实施研究.

3.总结阶段:20##年1月―20##年5月

(1)20##年1月―3月:A以平时学生课后总结及学生的课堂反思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B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研究对策在课堂教学以及分层作业中使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C撰写教学反思、论文。

(2)20##年4月―5月:A课题阶段总结;B学生和教师的反思体会。

(3)20##年4月―5月:A根据反思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优化课堂教学;B编撰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C采取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反思总结方式。

(4)20##年5月―20##年6月:整理资料,完成课题总结报告。

“板块三串式”教学模式研究备课纸

更多相关推荐:
初中数学开题报告

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立项编号XHXNO12110582影响学生初中数学课题名称课题类别学科分类课题承担人所在单位学习效率因素的实证研究一般课题数学宋素杰高邑县教育局教研室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

初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凤城四中黄秀君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与数学新课程标准贯彻实施的新环境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养初...

“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南丰二中邱云生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我市参加初中数学课改已有几年了,教师们遇到前所末有的提高理论认识与教学水平的机遇。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明了方向,…

初中数学学生数学活动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促进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大佛中学数学课题开题报告(1)

资阳市普教科研课题农村高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四川省乐至县大佛中学20xx年10月1资阳市20xx年普教科研立项课题农村高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四川省乐至县大佛中学高中数学课题组欧阳...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五步教学法(开题报告)

安康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时间20xx年5月安康市20xx年十二五规划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五步教学法课题编号Xkt20xx0406课题负责人李显国20xx年5...

初中数学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板块三串式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要解决的三个根本问题就是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其对应的学生学习就有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在当前广大中学数学教师围绕上述问题积极探索高效的课堂...

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校本化行动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编号20xxB016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校本化实施与评价的行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道真自治县玉溪中学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好我代表课题组作省级课题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校本化实施与评价的行动研究的开题报告请老师们认真...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及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及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新课程理念已经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可我们发现尽管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时闪烁着靓丽火花但整体效果还...

初中数学课堂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低效成因分析及提高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教育不断改革过程中广大教师学习新理念探索新教法经过这段时间的修炼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出现了一些可喜的转变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在课堂教学方面出现了...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开题报告莱阳市沐浴店中心初级中学数学教研组20xx11一问题的提出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初中数学课题开题报告(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