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

时间:2024.4.21

河南城建学院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

          0224091     

         环境科学      

课程名称     环境影响评价 

指导教师    袁英贤、陈寒玉

环境与市政工程系

20##6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年6月11日--20##年6月22日。(第18、19周)。

  2、地点:河南城建学院环境工程系教室(9号A-407)。

二、设计目的和要求

1、本次大作业的题目是“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对拟议中的《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进行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于时间和各种条件的限制,本次大作业以真题真做和假设条件真做的方式,来完成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通过本次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的实际工作过程,掌握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方法、工作程序及有关要求。重点在于最终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方法和编制要点。

3、要求每位同学接到任务书后,各自写出“环境影响评价大纲”,通过老师审核后,按大纲的具体内容、方法要求去认真负责完成实施。(此内容由老师和同学们在第一天共同制定出来,各位同学可以有自己具体的评价大纲)。

4、按已审定后的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内容来实施具体评价任务。查阅有关资料、监测、收集具体数据及假定的各种因素、条件和有关的数据。最后要求每位同学的都必须单独的完成并写出“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5、纪律要求:要按时完成调查资料,认真完成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处理任务,遵守学校的纪律要求。按时按要求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同时在课程设计期间注意安全。

三、设计题目和内容

1、题目: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内容: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                            

四、设计方法和步骤

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1、总论

1.1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由来

1.2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目的;

1.3编制依据;

1.4评价标准;

1.5评价范围;

1.6评价工作等级;

1.7控制与保护目标

2、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的基本概况

2.1平顶山市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气候,经济状况,交通状况,工业,农业现状,地形,地貌,生态状况(附市地图)等。长远期规划,近期规划,规划区划分。

2.2 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基本状况

1.2.1自然环境、

1.2.2社会环境、

1.2.3区域的环境质量概要及污染源分布

2.3 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的排放量。

    1.3.1主要污染源;

    1.3.2主要污染物;

    1.3.3 拟定的污染防治措施;

    1.3.4 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因素分析;

3、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现状调查

  3.1大气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3.2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3.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3.4环境噪声的现状调查

3.5生态环境的现状调查

3.6 其他环境调查(文物古迹、社会发展等)

4、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4.1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污染源的预估

4.2评价区域内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5、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1污染气象资料的收集及观测

5.1. 2预测模式及参数的选用

5.1.3预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5.2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2.1地面水的水文地质条件

5.2.2预测模式与参数

5.2.3预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5.3环境噪声的预测与评价

5.3.1环境噪声源的分布

5.3.2环境噪声的预测模式与参数

5.3.3环境噪声的预测的结果与评价

5.4生态环境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4.1建设期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4.2使用期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5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5.1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分析

5.5.2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方法

5.5.3固体废物的影响分析与评价

6、环境保护护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6.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6.2废水治理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6.3对固废的处理处置方法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6.4对环境噪声与振动等其他污染的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6.5对绿化措施的评价与建议

6.6环境监测制度建议

7、环境影响的社会文化经济效益分析

7.1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的建设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7.2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的建设项目文化效益分析

7.3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的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7.4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的建设项目对文物古迹的影响分析与评价

8、公众参与

8.1公众参与的目的

8.2公众参与调查对象和方法

8.3公众参与调查意见统计分析

8.4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9、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与建议

9.1评价区的环境质量状况

9.2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主要的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9.3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评价区域的环境影响

9.4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10、附件附图及参考资料

五、设计成果的编制

1、通过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工作,掌握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方法、工作程序及有关要求。重点在于最终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方法和编制要点。

2、按已审定后的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内容来实施具体评价任务。查阅有关资料、监测、收集具体数据及假定的各种因素、条件和有关的数据。最后要求每位同学的都必须单独的完成并写出“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六、评分标准及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完成报告书后成绩,由带队老师根据学生在大作业中的表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报告内容,做出综合考核成绩。

成绩分五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优:遵守纪律,工作中认真努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内容全面准确。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要求,字迹工整规范,引用数据和假定数据可信有意义,能真实的反映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的环境影响结果。具有指导规划建设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价值。

良:遵守纪律,工作中认真努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内容较全面准确。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基本要求,字迹工整规范,引用数据和假定数据较可信有意义,较能真实的反映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的环境影响结果。具有一定的指导规划建设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价值。

中:遵守纪律,工作中较认真努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内容较全面准确。基本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要求,字迹工整规范,能引用数据和假定数据做出环境影响评价,反映了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的环境影响结果。

及:遵守纪律,工作中较认真努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内容比较全面。基本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要求,能引用数据和假定数据,作出了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的环境影响内容。

不及:不遵守纪律,工作中不认真努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内容不全。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要求,不能真实的反映河南城建学院新校区的环境影响结果。

七、设计指导教师及分组情况

  1、指导教师:袁英贤 、陈寒玉

2、分组情况:0224091班,9号教学楼A-407室。

      八、参考书: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测与标准,  中国环境科学出社

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水、气、噪、生)

互联网资源:

1.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网:http://www.china-eia.com/

2.环评俱乐部:       http://www.eiaclub.com/

3.环评爱好者论坛:   http://www.eiafans.com/

4.环境影响评价资料库:http://www.acee.cn/

5.环评无忧网:www.51hp.net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环境工程系0224091班

                                                20##年6月


第二篇: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1)


青海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紫晶矿业青海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

学    号  1020201015                         

班    级  10级环境工程                              

专    业  级环境工程                      

姓  名    姚瑞                        

指导教师     王晓                          

青海大学  化工学院盐湖系

青海大学本科课程设计任务书

                 西宁市紫金矿业有限公司

德尔尼尾矿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项目

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青海大学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RESEARCH  &  DESIGN  INSTITUTE

二○=一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目录

1总论.................................................................................................. 1

1.1项目由来............................................................................................................ 1

        1.1.1项目的建设项目、背景、由来.........................................................................1

        1.1.2项目的基本情况简介.................................................................................................1

        1.1.3项目前期建设情况、批号、时间..............................................................................1

        1.1.4开展环评的目的和要求.............................................................................................1

1.2编制依据............................................................................................................ 1

1.2.1法律法规.................................................................................................. 1

1.2.2环评技术规范、导则.............................................................................. 2

1.2.3 项目技术文件与资料............................................................................. 2

1.3评价标准............................................................................................................ 2

1.4评价因子和评价等级的确定............................................................................ 2

1.5确定评价范围.................................................................................................... 3

1.6评价重点............................................................................................................ 3

1.7环境保护目标.................................................................................................... 4

2周围环境概况........................................................................................................ 5

2.1项目的地理位置(文字或图示).................................................................... 5

2.2水文(影响河流、流域、特征)....................................................................... 5

2.3气象资料............................................................................................................ 5

2.4社会环境............................................................................................................ 7

2.5环境背景值量.................................................................................................... 7

    2.6主要污染源和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工程分析.........................................................7

    2.7相关发展规划(水资源、供水)......................................................................................7

    2.8生态环境状况........................................................................................................................7

3工程污染源强分析......................................................................................... 7

    3.1拟建项目的工程概况(名称、性质、地点、内容).................................................7

    3.2如是技改项目说明其污染情况....................................................................7

    3.3拟建项目工程分析(主要因子年发生量数据,主要因子日或小时最高发生量数据....................................................................7

    3.4污染源强分析...........................................................................................................7

4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现状的评价.............................................................. 15

4.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6

4.2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7

5环境质量与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的预测评价.......................................... 17

6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评价................................................................ 19

7清洁生产及总量控制的分析........................................................ 20

7.1清洁生产及工艺先进性分析.......................................................................... 20

7.2总量目标确定.................................................................................................. 21

    7.3总量平衡方案......................................................................................................................21

8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措施............................................................ 21

8.1污染治理措施分析.......................................................................................... 21

8.2稳定达标分析.................................................................................................. 21

9环境风险评价................................................................................ 22

10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23

11产业导向规划布局及选址合理分析.......................................... 23

12公众参与...................................................................................... 26

13环境经济损害分析...................................................................... 29

14环境监测计划及管理要求...................................................................29

15环评结论..............................................................................................29

    15.1环境可行性分析..............................................................................................29

    15.2环评主要数据及污染治理措施.......................................................................29

    15.3环保治理的措施.....................................................................................................29

16附件、附图、参考文献................................................................................................29

              

1总论

1.1项目由来

        1.1.1项目的建设项目、背景、由来  

       紫金矿业集团青海有限公司是拟成立的有限责任制企业,注册资金 10000 万元。主要是开发利用青海德尔尼铜矿资源,将德尔尼铜矿及尾矿资源经过处理加工,可生产铜精矿、铁精矿、硫酸等产品,该产品主要用于冶炼铜、铁及化工产品方面,市场前景广阔,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良好。

    主营矿产品的冶炼、加工、销售;化工、建材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有色金属、金属矿的勘探、开发与技术咨询服务;农产品、机电产品

及设备的生产、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专

项规定的除外)。

     紫金矿业集团青海有限公司由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成立。紫金矿业作为在香港 H 股上市、上海 A 股上市的国内大型矿业集团,在矿业开发、冶炼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实力。公司设立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两室十处,由公司董事会聘任的经理层负责公司的具体运作。公司现设总经理办公室、监察审计室、人力资源处、财务部、生产技术部、采矿厂、选矿厂、设备动力处、基建工程处、环境安全管理处、保障部、资源部等 12 个部门。目前公司共有员工 520 人,其中总部派驻人员 17 人,当地招聘 503其中研究生 4 人,本科 56 人,大专 159 人,高级职称人员 12 人,中级职称人员 35 人,初级职称 51 人。

   公司于 20## 年 10 月 26 日通过公开竞拍,成为德尔尼铜矿的开发业主。德尔尼铜矿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现的大型铜钴矿床,探明储量和平均品位分别为:铜金属 54 万吨、含 1.27%钴金属 2.9万吨、含 0.09%硫 1461.7 万吨、含 30.02%锌 14.7 万吨、含 1.04%伴生金 29.29 吨、含 0.43g/t 伴生银 275.01 吨、含 4.73g/t。超基性岩中发现共有 27 个矿体,以 I、II、V、VII 号四个矿体规模最大,I 号矿体储量 19 万吨,II 号矿体储量 5 万吨,V 号矿体储量 24 万吨,VII号矿体储量 6 万吨,德尔尼铜、钴矿藏量均居全国前列。德尔尼现已建成日处理原矿石 8000 吨,年处理 240 万吨的采选联合系统,矿山服务年限以 20 年计,每年将有 100 多万吨的尾矿进入尾矿库。德尔尼尾矿含铁 40.7%、硫 38.5%、铜 0.35%、锌 0.81%、金 0.44 克/吨、银 7.6 克/吨、钴 11.3 克/吨;铁、硫含量高,有价金属含量丰富。2500多万吨尾矿中含铜 9 万吨、金 11400 公斤、银 19 万公斤、钴 29 万公斤,硫 997 万吨,铁 1218 万吨,具有极为可观的开发利用价值。

    公司于 20## 年 8 月开工建设,到 20## 年 1 月开始试生产。截止目前公司已投入 6.6 亿元资金在德尔尼建设成了日处理原矿石 8000吨的现代化矿区,是目前青藏高原海拔最高、处理矿量最大的矿山企业。采选联合系统达产后每年可生产铜精矿 11 万吨,其中含铜金属1.2 万吨,伴生金 100 公斤,伴生银 1500 公斤,实现年销售收入 5.5亿元,年创利税 2.6 亿元,其中上缴税费总额 7236 万元。该项目于2003 年 8 月被列入青海省第二批重点工业项目,2008 年 5 月,青海威斯特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德尔尼铜矿二期工程(处理矿石 240 万 t/a)竣工,环保工作已顺利通过验收。

   紫金矿业集团计划用十年时间在青海建成三条 40 万吨硫酸生产线和一条 10 万吨铜冶炼生产线,并利用青海省丰富的钾盐生产硫酸

钾(K2SO4)和聚氯乙烯(PVC),以消耗部分硫酸,最终建成:年产德尔尼尾矿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研90-100 万吨铁精矿,硫酸 140 万吨(部分自用),硫酸钾(60 万吨),聚氯乙稀(PVC)40-50 万吨,阴极铜 10.5 万吨,钴 1000 吨,并配套余热发电的大型联合企业。整个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150-180 亿元,利润 15-20 亿元,税收 15-20亿元。

近期目标(2008 年 9 月-2009 年 12 月)

公司将德尔尼铜钴尾矿富集后运至西宁甘河工业园区,在园区建

成年产 40 万吨硫酸的生产线一条,余热回收发电。

中期目标(2010 年 9 月-2012 年 12)

在工业园区建设两条年产 40 万吨硫酸生产线并配套生产硫酸钾30 万吨,PVC20 万吨,余热回收发电。

 中远期目标(2013 年 1 月-2017 年 12 月)

     建设一条年产 10 万吨铜冶炼厂(利用德尔尼铜精矿和玉龙铜精矿)并扩大硫酸钾生产能力 30 万吨,PVC 生产能力 30 万吨。

    公司自投产以来,青海省省长宋秀岩、副省长邓本太、全国政协

常委、原青海省省长、地质学家宋瑞祥、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马建

堂、青海省环境保护局、青海省安全监督管理局、青海省国家税务局、

青海省国土资源厅领导以及果洛州、玛沁县政府、人大、政协以及相

关部门领导及中央驻青挂职“博士服务团”多次到到公司考察调研。近年来公司先后荣获紫金矿业集团“优秀外部项目”、果洛州“诚信企业”、果洛州“消防先进单位”、青海省“促进就业先进单位”、青海电视台“CCTV 全国青年歌手大赛青海赛区颁奖晚会”特邀嘉宾单位等荣誉。

   公司以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秉承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理念及员工、企业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价值观,依靠技术创新和社会各

界的支持,坚持规模开发、综合利用、依法经营、规范运作的原则和

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的可持续发

展的方针,努力把德尔尼铜矿建成国内一流的有色金属矿山,将青海

威斯特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做大、做精、做强。

  为了充分发挥德尔尼铜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存量资产优势,实现其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变,进一步提升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培育新的增长点, 紫金矿业集团青海有限公司在广泛调研与分析基础上,拟在青海西宁甘河工业园投资建设 2×30 万吨/年硫铁矿循环经济项目。

       1.1.2项目的基本情况简介

           该项目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项目对照国家有关产业政策,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规定的限制和淘汰项目,项目的生产工艺,设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等相关法律。我国铁矿石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国内硫资源的自给率不足 50%,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不断发展,硫铁矿会越来越紧俏。本项目利用副产高品位硫铁矿、采用沸腾焙烧技术生产SO2 气体制取浓硫酸,其产出的铁焙砂含铁量高(Fe>62%) ,是炼铁的优质原料。该技术已经可以做到基本上没有废渣排放。不仅解决了副产硫铁矿的出路问题,而且生产出市场急需的硫酸及高铁铁焙砂,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使企业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谓一举几得。完全符合:“今后中国硫酸生产将积极发展硫铁矿制酸,鼓励发展冶炼气制酸,适当发展硫磺制酸”的国家规划。符合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 资源化"为原则的循环经济政策。符合以下产业政策和准入的原则:

   (1)国内具备研究开发、产业化的技术基础,有利于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广阔,有利于提高短缺商品的供给能力,有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

   (3)有较高技术含量,有利于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

   (4)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有利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高能源效率,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5)符合"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总之,该项目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济增长模式的项目,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项目。

        1.1.3项目前期建设情况、批号、时间

       1)本项目利用德尔尼铜矿副产的硫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符合国家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也符合国家依托老企业利用资源优势的投资政策。

       2)本项目设计中所采用的主要设备先进、稳妥、可靠,除 SO2鼓风机、余热锅炉循环泵;酸冷器等引进外,其余基本上可以实现国产化,做到了投资省,国产化率高。

      3)由于采用了先进、可靠的工艺技术,硫铁矿制酸的环境污染基本上得到了解决;本工程铁焙砂及烟尘得到了充分回收利用,可作为钢铁厂的优质原料;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大部分回用;硫酸尾气达标排放。

      4)副产 3.82MPa,450℃的中压充分利用了焙烧炉烟气高温位热,过热饱和蒸气,并用于发电。利用转化省煤器回收中温位余热加热WHB 的给水。实现了余热回收利用率高的目标。

        1.1.4开展环评的目的和要求

           本次评价通过对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调查,摸清该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掌握该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和自然、社会经济概况;分析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预测项目建设期及投产后对周围环境影响程度和范围,论证项目环保设施的可行性;提出污染防治的对策与建议;充分分析建设项目工艺的先进性和清洁生产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开展公众参与和调查,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进而为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本项目的建设是充分发挥紫金矿业硫铁矿资源优势及矿山存量资产效能,实现向其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的有效途径,能更大程度地促进本企业“高品位硫精矿沸腾焙烧”工艺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将本工程生产的铁焙砂作为炼铁的优质原料。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防治法》(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7);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

      (5)《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1);

      (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2002);

      (8)《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

      (9)《青海省水环境功能区划》(2005);

      (10)《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价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青海省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的《青海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和环发[1999]107号《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1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2.4~1995);

      (16)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发的计价格[2002]125号文件《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1.2.2环评技术规范、导则

       (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

    (7)国务院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令》;

    (8)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87)国环字第 002 号《建设项目环       境保护设计规定》;

   (9)《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HG20667-1986)

       1.2.3 项目技术文件与资料

       (1) 青海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

       (2)《西宁市大气监测报告》(青海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3)《西宁市甘河滩废水监测分析报告单》(青海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4)《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1.3评价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②《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

   ③《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 类标准;

   ④《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 类标准;

   ⑤《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

  (2)污染物排放标准

   ①《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

   ②《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

   ③《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级标准;            

   ④《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 3类标准;

   ⑤《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⑥《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5085.7-2007)

1.4评价因子和评价等级的确定

         根据建设项目性质与特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制酸系统的尾气排放,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酸雾,根据HJ/T2.2-93《环境影响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规定,本次评价,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可划分为三级,按导则要求大气评价工作做适当简化。本次评价范围定为以厂址为中心,半径1Km区域范围。

       废水中主要污染因子为PH、砷、氟化物(以F-计)、铜、铅、锌,由于项目排水量相对受纳水体大水量较小,故本次地表水环评按HJ/T2.2-93《环境影响技术导则-水环境》等级划定原则定为三级,评价范围为厂址上游500m、下游1000m的水域。

1.5确定评价范围

      (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焙烧炉烟气采用动力波稀酸洗涤净化技术,制酸工艺采用两转两吸的工艺流程,以提高 SO2 的转化率,降低制酸尾气中 SO2排放浓度,使其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要求,达标后制酸尾气经 90m 高的尾气烟囱排放。 制酸尾气为本项目主要废气污染源,由于设计采用了较为先进的两转两吸制酸工艺处理,使 SO2 净化率 99%,转化率 99.74%,SO3的吸收率 99.99%。使尾气中 SO2 的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

   (2)对水环境的影响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超标废水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采用两段中和处理工艺集中处理后出水水质可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一级标准要求,废水不外排,全部回用。预计项目的建成对周围水体水质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1.6评价重点

     工程分析、清洁生产工艺分析以及环保治理措施分析作为本次评价的重点,对水环境的影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超标废水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采用两段中和处理工艺集中处理后出水水质可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一级标准要求,废水不外排,全部回用。预计项目的建成对周围水体水质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1.7环境保护目标

(1)保护项目选址附近水质,使其水质控制在目前的(GB3838—2002)Ⅲ类标准。(2)保护项目周围的居民居住区空气环境质量维持(GB3095—1996)二类标准。

    (3)保护项目地下水环境质量维持(GB/T14848-9)三类标准。

2周围环境概况

2.1项目的地理位置(文字或图示)

     本项目拟建设在青海西宁甘河工业区。青海西宁甘河工业区位于西宁市湟中县城鲁沙尔镇西北,甘河滩镇所辖的甘河沟内,地理坐标:北纬 36°30′~36°36′,东经 101°30′~101°32′。工业区距鲁沙尔镇 7km,距西宁市中心 37km。工业区内有鲁沙尔—多巴的公路南北向穿过,工业区北部约 9km 分布有 109 国道丹东—拉萨公路和青藏铁路,区内西部矿业铁路专线从青藏铁路双寨站接入,工业区的内外交通较为便利。

   规划的工业区为狭长地形,东西宽 1.4km 左右,南北长 8.0km 左右,占地 1438.2hm2,其中规划建设用地 1246.4 hm2。

    2.2水文(影响河流、流域、特征)

      多年平均降雨量 566.9mm,多年平均蒸发量 1304.5mm。年降雨量少

   而集中,全年降雨集中在 4—10 月,占年平均降雨量的 93.85%,其

   中 4—6 月占 33.23%,7—10 月占 60.62%。1)外部水源拟建项目位于青海湟中县甘河工业园,由于业主暂未提供外部水源资料,其水源能力按能够满足本设计技术要求,就近接管引水考虑。新建厂区汇水面积约 58.0 ha,拟分二个系统就近排至厂外;经计算,二个雨水系统的平均排水量为 1500.0l/s。

  根据甘河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厂区排水系统拟采用雨污分流制;其中生产排水拟采用清污分流制,生产污水均压力输送至排水处理工段,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及使用要求后全部回用。厂区雨水拟采用重力流、分二个系统就近排至厂外市政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初级处理后,汇合仅受热污染的生产废水,按重力流就近排至厂外市政污水管网考虑。

2.3气象资料

     本区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接地带,具有温凉、半干旱内陆高原气候特征:气候温凉,日温差较大,无霜期短,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日照时间长且辐射强烈,风多风大。

      根据湟中县气象站的长期气象观测资料和本区域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该区气候气象特征参数详见以下所列。

年平均气温  3.1℃,最暖月(七月)平均气温   14.6℃,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 -8.9℃,极端高气温   33.4℃, 极端低气温-31.7℃,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年平均风速 1.5 m/s, 最大风速20.0 m/s,最大冻土深度 130 cm, 年平均日照时数 2578.2 h。

2.4社会环境全

   厂总体配置,除满足工艺生产要求外,充分考虑了劳动安全卫生等因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主导设计观念,总体上作了以下综合考虑:

   (1)据现有场地及外部交通运输情况,将人流、物流区分开布置,以避免或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2)注意厂区内功能区的划分与设置,实行“清”、“污”片区分开配置,生产厂区和办公区分开布置。

   (3)根据当地主导风向,将办公区域设置于上风向,以改善工作人员的劳动条件。 鉴于当地雷暴日数较多的特点,设计中充分重视防雷措施。 厂区内各工序间均设置了厂区道路,厂内交通、运输畅通。

   (6)工艺主要工艺设备露天配置,采光、通风条件好,并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

2.5环境背景值量

     全厂废水:进废水处理站废水主要来自净化系统的废酸(240.0m3/d)及拟建项目可能被车间烟尘和酸污染的场地冲洗水和初期雨水82.0~165 m3/d,废水处理站采用中和处理工艺,经处理后的外排废水水质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经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厂区排水管网。

      污水处理过程中石膏产生量 81.2t/d(含水率为 10%),可作为制造水泥的掺合料和建筑材料的原料等,送防渗漏的渣场堆存。废水处理过程中产出中和渣量为 2.71 t/d(含水率为 40%)采暖回水(70℃)进入汽水板式换热器,被加热后,成为采暖供水(110℃)后,由热水循环泵加压送至各采暖用户。采用补给水泵对采暖循环热水系统进行补水,同时对循环水系统进行定压。

2.6主要污染源和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工程分析

   (1)企业水质现状调查

     本工程生产外排废水总量为 2076.0 m3/d,其中:仅热污染生产废水量为 1996.0m3/d、经化粪池初级处理的生活污水量为 80.0m3/d,外

排废水主要成份如下:

 PH=6~9   As<0.5mg/l       Cu<0.5mg/l           Zn<2.0mg/l

 F<10.0mg/l        Zn<2.0mg/l        油类<10.0mg/l

      新建厂区汇水面积约 58.0 ha,拟分二个系统就近排至厂外;经计算,二个雨水系统的平均排水量为 1500.0l/s。

  根据甘河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厂区排水系统拟采用雨污分流制;其中生产排水拟采用清污分流制,生产污水均压力输送至排水处理工段,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及使用要求后全部回用。厂区雨水拟采用重力流、分二个系统就近排至厂外市政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初级处理后,汇合仅受热污染的生产废水,按重力流就近排至厂外市政污水管网考虑。

(2)水污染源、特征污染物和污水处理情况调查

    污水量及水质

  污水主要来自净化工序的废酸(240.0 m3/d)以及拟建项目可能被车间烟尘和酸污染的场地,平时冲洗地面或下雨初期地面上的雨水量(82.0~165 m3/d),各车间排出污水量及水质详见表 。

表 1             污水量及水质表              

          

          废水量(m3/d )                  杂质含量 ( g /l )

 废水来源                  H2SO4  As  F  Zn  Cu   Fe

 废酸         240.0        160.0  0.08  1.04  0.09 0.02 7.50

 场面水     82.0~156.0     4.0  0.005  /  0.005 0.006 0.30

 合计        322.0~396.0

==式中AAa

目前国内建设的工厂均采用酸洗净化流程,减少废酸排出量,并增设中和处理设施。使经处理后的排水符合环保标准。有的工厂采用石灰中和稀酸,然后一起送到增湿器用于将热矿渣增湿降温;有的工厂将中和后的污泥用卧式螺旋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再回收利用;有的工厂利用稀硫酸生产磷肥或用于矿山废石堆浸和选矿作业。

2.7相关发展规划(水资源、供水)

     A. 外部给水

    (1)外部水源

        拟建项目位于青海湟中县甘河工业园,由于业主暂未提供外部水源资料,其水源能力按能够满足本设计技术要求,就近接管引水考虑。

     (2)水源接管口

       1)生产水

         新建项目要求增加生产新水量为:最高日用水量 5651.0 m3/d,最大时用水量为 354.0 m3/h;水质要求为工业用水(SS≤10.0 mg/l),接管口水压要求大于或等于 0.30MPa,拟从本项目界区边缘线外 1.0m处接入,设生产水接管口二个,接管口管径均采用 DN350 mm。                                                         

       2)生活水

        新建项目要求增加生活水量为:最高日用水量 100.0 m3/d,最大时用水量为 12.0 m3/h;水质要求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接管口水压要求为 0.30MPa,拟从本项目界区边缘线外 1.0 m 处接入,设生活水接管口一个,接管口管径采用 DN65 mm。

     B.给水系统

        根据用水户对水质、水压、水温及供水安全性等不同要求,以及同类工厂的设计经验,给水系统分为事故水、生产水、软化水、生活水、回用水及循环水六个部分,现就基本情况简述如下:

       (1)事故水系统

       该系统主要供给一旦出现全厂停电断水,将发生重大生产事故的设备(沸腾炉余热锅炉循环泵设备)用水;在余热发电循环水泵房内设置水泵供上述设备用水。当全厂停电时,由柴油发电机组供电至该泵恢复供水,沸腾炉余热锅炉循环泵冷却水量为 8.0 m3/h。

      (2)生产水系统

       该系统主要供给生产工艺、循环水系统补充水及用水量较少的生产设备用户,供水方式为直流给水系统。该系统最高日供水量能力为5651.0 m3/d,最大时供水量能力为 354.0m3/h,水压按 0.30MPa 计,给水管网沿厂区道路环状布置。

       (3)软化水系统

        该系统供给焙烧工段循环水系统补充水,供水量为 185.0 m3/d,给水管网沿厂区道路支状布置。

       (4)生活水系统

         该系统主要供给新建生产车间配套的生活设施用水,供水方式为直流给水系统。该系统最高日供水量能力为 100.0 m3/d,最大时用水量为 12.0 m3/h,水压按 0.30MPa 计,给水管网沿厂区道路支状布置。

       (5)回用水系统

        该系统水源来自排水处理工段经处理后达标的废水,主要供给新建生产车间 对水质硬度要求不高的用户,如排水处理工段药剂制备系统补充水及地面冲洗水等用户。该系统最高日供水量能力为 497.0m3/d,最大时用水量为 31.0 m3/h,水压按 0.30MPa 计,给水管网沿厂区道路支状布置。

       (6)循环水系统

          该系统主要供给生产设备冷却用水,根据用水户对水质、水压及用水点的位置等不同要求,新建焙烧工段循环水、余热发电循环水、硫酸循环水设施共三座,分述如下:

       1)焙烧工段循环水:该系统采用机械通风冷却循环供水方式,

       新建循环水设施供水规模为 150.0 m3/h。系统补充水水质采用软化水,

       2)余热发电循环水:该系统采用机械通风冷却循环供水方式,

       新建循环水设施供水规模为 3914.0 m3/h。

       3)硫酸循环水:该系统采用机械通风冷却循环供水方式,新建循环水设施供水规模为 4090.0 m3/h

2.8生态环境状况

紫金矿业位于干涸工业园区,干涸工业园区位于西宁市的西南部,距西宁市区35km,西塔高速公路、109国道离园区不超过7km。园区现规划面积为36km²,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位于湟水河支流甘河谷内,地形呈带状,大致南北走向。西区与东区一山之隔,地形也呈带状,大致呈南北走向,属典型的黄土地貌景观,地势平坦,地势走向大体南高北低。近期人口达到18000人,远期人口达到36000人。

园区内现有:大石门水库供水能力4.5×104m3/d,盘道水库供水能力6.3×104m3/d,远期供水总能力16×104m3/d。

3工程污染源强分析

3.1拟建项目的工程概况(名称、性质、地点、内容)

德尔尼尾矿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项目,可行性,项目位于湟中县甘河工业园在南宁市西南面月 40km 处,新建 30 万吨/年硫铁矿制酸工程。

    3.2污染源强分析

 3..2.1废气(1)制酸尾气:制酸系统采用先进的二转二吸工艺技术,并引进国外触媒提高 SO2转化率,同时在二吸塔采用进口纤维除雾器,尾气 SO2排放浓度为 780mg/Nm3,酸雾排放浓度<40mg/Nm3,均达到国家标准,由一座高度为 90m 烟囱排放。

   (2)沸腾炉开炉烟气:烟气量 70000Nm3/h,烟气温度 300℃,烟气中含尘浓度 100 mg/Nm3, 2 浓度 829mg/Nm3, 该部分烟气经废SO2热锅炉冷却及旋风收尘器净化除尘后送到 30mg 烟囱排放。

3.2.2 废水全厂废水:进废水处理站废水主要来自净化系统的废酸(240.0m3/d)及拟建项目可能被车间烟尘和酸污染的场地冲洗水和初期雨水82.0~165 m3/d,废水处理站采用中和处理工艺,经处理后的外排废水水质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经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厂区排水管网。

3.2.3 固体物 固体物主要有沸腾炉渣(包括废热锅炉渣及收尘器收集的烟尘)、

污水处理产出石膏和中和渣。

    (1)污水处理过程中石膏产生量 81.2t/d(含水率为 10%),可作为制造水泥的掺合料和建筑材料的原料等,送防渗漏的渣场堆存。

    (2)废水处理过程中产出中和渣量为 2.71 t/d(含水率为 40%);

    (3)沸腾炉烧渣:19.84 万吨/年,烧渣尘因含铁量≥62%,可作

为钢铁厂的优质原料外售 。

    (4)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触媒回收后送回触媒生产厂家。

3.2.4 噪声 噪声源主要有 SO2 鼓风机、汽轮发电机以及余热锅炉安全阀(排

 ,噪声值约为 100dB(A)气时。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采用隔声门,并对基础作减振处理;控制室设隔声装置,采用双层玻璃窗和减振处理;风机安装隔声罩和消声器,以减少噪声源强,使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3.3拟建项目工程分析(主要因子年发生量数据,主要因子日或小时最高发生量数据

4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现状的评价

4.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紫金矿业集团青海有限公司为充分发挥德尔尼矿山硫精矿资源优势,进一步做大、做精、做强,该公司拟在青海湟中县甘河工业园新建 30 万吨/年硫铁矿制酸工程。项目位于湟中县甘河工业园在南宁市西南面月 40km 处,区内地势较平坦,常年平均气温为 3.1℃,常年年平均降雨量 566.9mm,年平均蒸发量 1304.5mm,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 类标准要求;工业园上游约 5km 处有一大石门水

库,其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区域内无其它地表水体。

   4.2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水资源环境进行评价:企业水资源现状分析与评价;
     全厂废水:进废水处理站废水主要来自净化系统的废酸(240.0m3/d)及拟建项目可能被车间烟尘和酸污染的场地冲洗水和初期雨水82.0~165 m3/d,废水处理站采用中和处理工艺,经处理后的外排废水水质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经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厂区排水管网。
污水处理过程中石膏产生量 81.2t/d(含水率为 10%),可作为制造水泥的掺合料和建筑材料的原料等,送防渗漏的渣场堆存。废水处理过程中产出中和渣量为 2.71 t/d(含水率为 40%)采暖回水(70℃)进入汽水板式换热器,被加热后,成为采暖供水(110℃)后,由热水循环泵加压送至各采暖用户。采用补给水泵对采暖循环热水系统进行补水,同时对循环水系统进行定压。

5环境质量与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的预测评价

  5.1.1  废水方面:目前国内建设的工厂均采用酸洗净化流程,减少废酸排出量,并增设中和处理设施。使经处理后的排水符合环保标准。有的工厂采用石灰中和稀酸,然后一起送到增湿器用于将热矿渣增湿降温;有的工厂将中和后的污泥用卧式螺旋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再回收利用;有的工厂利用稀硫酸生产磷肥或用于矿山废石堆浸和选矿作业。

     固废方面;就硫铁矿制酸工厂来说主要是铁焙砂,随着环境保护的要求,目前大型硫铁矿制酸工厂都在不同程度上考虑综合利用,70年代末,南京钢铁厂利用南化公司的铁焙砂,采用日本光和法制成球团,作为炼铁的原料。

5.1.2 预测模式

根据该项目排放源特征及评价范围内地形特征,本评价选取以下模式进行预测:

(1) 地面轴线浓度

    

式中:C(x)— 地面轴线浓度,mg/m3;

      Q — 污染物排放源强,mg/s;

      ū — 烟囱出口处环境平均风速,m/s,ū=ū10(Hs/10)p;

      ū10 — 10米高处平均风速,m/s;

      Hs —烟囱几何高度,m;

      P — 风廓线指数;

      бy— 横向扩散参数,бy=r1Xa1

      бz— 纵向扩散参数, бz=r2Xa2

      rn — 扩散系数,n取1、2、3、4;

      X — 下风距离,m ;

      He — 有效源高,He=Hs+△H,m;

H — 烟气抬升高度,m。按国标HJ/T2.1-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公式选取、计算。

⑵最大落地浓度及出现距离

对于有风正常排放点源扩散模式,其地面浓度cm (mg/m3)及其距排气简的距离Xm(m),按下式计算:

式中:

 

6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评价

 6.1 非工业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应作为报告书的评价重点。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1)、施工期的土石方平衡,土石方来源,弃渣场址选取,水土保持措施,以及施工后期的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对于施工过程对水土保持有特殊要求的建设项目应单独设立水土保持方案章节,水土保持方案内容可引用专业部门编制的《水土保持方案》主要结论,或根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规范自行编制。
(2)、施工废水数量、去向和影响分析。
(3)、如有底泥需要处置或综合利用,应考虑必要的底泥监测,提出分质处置办法和要求。
(4)、如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影响珍稀动植物的保护或对其他自然环境的破坏,应进行专题论述。
(5)、如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对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应进行专门论述。
(6)、沥青路面的铺设应分析沥青搅拌点及路面铺设过程的环境影响。
(7)、对资源、生态功能和重要生境的影响。
(8)、施工期水文条件的变化。
另外还需关注施工过程的噪声和扬尘,以及地下构筑和管网的影响。对扬尘的防治应要求施工单位采取必要的抑尘措施。对噪声的防治应特别注意夜间施工作业的环保要求。
根据项目性质及可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特别注意对工程建设的环境监理要求,根据《青海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办法》,严格实施施工期的环境监理制度。

6.2 .1、施工期扬尘的防治措施及分析

    施工扬尘防治对策:

      (1)施工场地每天进行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量减少70%左右,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 施工现场设置了防护网罩、围墙,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可保护周围的安全。

      (2)限制车速  施工场地的扬尘,大部分来自施工车辆。根据有关分析,在同样清洁程度的条件下,车速越慢,扬尘量越小。本场地施工车辆在进入施工场地后,需减速行驶,以减少施工场地扬尘,建议行驶速度不大于5km/h。此时的扬尘量可减少为一般行驶速度(15km/h计)情况下的1/3。

      (3)保持施工场地路面清洁  项目施工场地出入口道路路面进行了硬化,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施工场地、进出道路以及施工车辆的清洁,可通过及时清扫,对施工车辆及时清洗,禁止超载,防止洒落等有效措施来保持场地路面的清洁,减少施工扬尘。施工车辆出入应用水冲洗轮胎,以防止泥土带入市政路面。    

      (4)评价建议对于装运含尘物料的运输车辆应该加盖蓬布,严格控制和规范车辆运输量和方式,容易产生粉尘的物料不能够装得高过车辆两边和尾部的挡板;严格控制物料的洒落,以避免因为道路颠簸和大风天气起尘而对沿途的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5)避免大风天气作业   项目施工过程中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水泥、黄沙等的装卸作业,对水泥类物资尽可能不要露天堆放,即使必须露天堆放,也要注意加盖防雨布,减少大风造成的施工扬尘。  本项目采取的防扬尘措施是可操作的,部分措施已在施工场地实施,建议项目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加强操作工人的管理,对运输车辆加强管理,经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本项目采取的防扬尘措施是可操作的,部分措施已在施工场地实施,建议项目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加强操作工人的管理,对运输车辆加强管理,经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6.2..2 施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分析

     工方在场地内建旱厕及化粪池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经处理用于周围农田林地施肥。  施工废水主要是设备、车辆冲洗时产生的废水,污染物以SS为主,项目施工现场设置废水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可回用。  综上所述,本项目施工期废水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6..3施工期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是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施工期间基坑开挖产生废弃土方、以前倾倒的建筑垃圾等,工程土方在开挖堆放时易被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运输时造成沿路抛洒,选址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评价建议,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土方开挖时应避开雨天施工。 

      (2)采取建挡土围墙和建筑垃圾妥善处理、定期清运等措施。

      (3)目前项目厂区内的建筑垃圾评价建议建设单位将该部分建筑垃圾送至其它建筑场地用作建筑路基,进行综合利用,剩余的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建筑垃圾清运部门运输车运送到指定的建筑垃圾专用处置场。

    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由施工单位负责运送到南阳市垃圾中转站内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切实可行。

7清洁生产及总量控制的分析

  7.1清洁生产及工艺先进性分析

    硫酸工业对污染控制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清洁生产工艺的应用,即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充分体现本行业的先进性、可靠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排放量。本项目生产线采用了以下先进措施:

   (1)采用“两转两吸”制酸工艺,使 SO2 总转化率≥99.92%,保证尾气中的 SO2 达标排放;

   (2)采用氧化焙烧技术,提高硫的烧出率;

   (3)采用酸洗净化,减少酸性废水产出;

   (4)硫酸干吸工序干吸塔内设置捕沫器,提高对酸雾的捕集率;

   (5)在焙烧工段设置余热锅炉,在硫酸转化工段设置省煤器,回收废热用于发电,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余热;

   (6)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循环率达到 97.15%,节约水资源,减少废水的排放量,实现含重金属离子酸性废水“零排放”。

      由于本项目在设计阶段就注重了清洁生产,选择先进、稳妥、可靠的工艺技术  及其设备,使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配套建设厂区污水处理站和其它环保设施, 使项目的污染物排放能满足排放标准,整个项目清洁生产的设计指标达到国内硫酸行业先进水平。

   原料路线确定的原则和依据:硫酸生产的原料主要有硫铁矿、硫磺、含 SO2 的冶炼烟气、天然石膏以及磷石膏等,硫酸生产的原料构成。 硫铁矿(含有色金属伴生副产的硫精砂)是我国的主要硫资源,国内硫酸生产原来一直以硫铁矿为主。按处理 2×30 万吨/年硫铁矿制硫酸计,每年需要的硫铁矿原料折标硫计约 77 万吨(约德尔尼铜矿实矿 57 万吨左右)。德尔尼铜矿副产的硫铁矿至投产时年产可达到 135 万吨,完全可以满足处理 2×30万吨/年硫铁矿制取硫酸装置的原料供应。

   90 年代以来,国外硫酸生产工艺技术主要进展在于生产装置的大型化、新型高效设备的应用、废热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和 DCS 控制生产,从而使工艺指标先进,生产成本低,三废能排放达标。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装置大型化方面:国外制酸装置的最大日产能力硫磺制酸已扩大到 4400t,冶炼烟气制酸已达 3860t,硫铁矿制酸也达 1500t。

   2)环境保护方面:国外普遍采用两转两吸工艺,使用高活性、低燃点的新型钒催化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转化率,降低了二氧化硫排放,尾气中 SO2 浓度低于 200ppm;烟气净化普遍采用酸洗净化流程,污水得到了有效控制;矿渣得到了综合利用;故国外硫酸生产已基本消除了“三废”危害。

   3)废热利用方面:国外 70 年代硫磺制酸系统系统每生产 1 吨硫酸副产蒸汽 1.14 吨,80 年代初提高到 1.3 吨,近年来孟山都环境化学公司采用 HRS 技术成功的将 SO3 吸收的低温位热能用于产生蒸汽和发电,将蒸汽产量提高到 1.8 吨。

   4)装备质量方面:国外普遍采用优质关键设备和材料,保证了长周期稳定生产,年开工率均达 98%以上,使用 DCS 控制生产,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7.2总量目标确定

7.3总量平衡方案

本工程生产总用水量为 198433.0 m3/d,其中:新水量为 5651.0m3/d,循环及回用水量为 192782.0 m3/d,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97.15 %;本工程生活用水量为 100.0 m3/d,各车间及各工段用水量情况详见用水量平衡表7-1

  

8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措施

8.1污染治理措施分析

1、废气处理措施

(1)酸浸车间酸浸槽在烧渣入槽及酸浸反应过程中,会有烧渣粉尘和极少量的硫酸雾散出。本项目拟选用重力喷雾湿式除尘器——喷淋洗涤塔对酸浸废气进行除尘净化处理,正常情况下除尘效率在90%以上,净化后粉尘和很少量硫酸雾的排放浓度和速率均能够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新污染源二级标准要求。

(2)铜电积车间电解槽在生产阴极铜的过程中会挥发出一定的硫酸雾,本项目拟采用酸雾洗涤塔进行吸收净化处理,吸收液采用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雾的吸收率在90%以上,净化后的尾气通过30m高的排气筒排放,硫酸雾的排放浓度和速率均能够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新污染源二级标准要求。

2、废水处理措施

(1)铁精矿库陶瓷过滤机滤液排入一期制酸项目建设的生产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后全部回用于制酸工序以及各车间地面冲洗,不外排。

(2)生活污水进入一期制酸项目建设的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后回用于厂区绿化,不外排。

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拟建项目产生的各类污废水均通过管道收集并进行相应处理后回用。厂区尤其是生产车间将进行有效的地面硬化防渗处理,从而可以进一步防止各类污染物下渗。此外,厂内临时渣库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确保固废中各类有害物质不下渗进入地下水。

4、固废处置措施

固体废物处置是指最终处置或安全处置,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是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一些固体废物经过处理和利用,总还会有部分残渣存在,而且很难再加以利用,这些残渣可能又富集了大量有毒有害成分;还有些固体废物,目前尚无法利用,它们都将长期地保留在环境中,是一种潜在的污染源。为了控制其对环境的污染,必须进行最终处置,使之最大限度地与生物圈隔离。本项目产生的石膏渣、絮凝渣和除铁渣均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拟在一期制酸项目建设的临时渣库贮存,然后作为制造水泥的掺合料外售。生活垃圾由园区环卫部门收集后运至临近的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置。 

5、降噪措施

设计中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大的设备进行隔声、消声和减振处理等。如: 所有施工机械应符合环保标准,操作人员需经过环保教育。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推土机一次推土量、装载机装载量,严禁超负荷运转。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缩短维修保养周期,确保机械设备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

1、在正常使用下,易产生噪声超限的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等,采用封闭的原则控制噪声的扩散。封闭材料应选择隔声效果好的材料,其几何尺寸视现场情况决定。

2、尽量选择低噪声设备,最大限度降低噪声。要为操作工人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3、车辆噪声采取保持技术状态完好和适当减低速度的方法进行控制。

4、模板、脚手架支设、拆除搬运、修理作业,塔吊指挥哨音、混凝土剔凿施工过程等,这些施工过程噪声的产生多数为人因素。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通过对全体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培养环境观念,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减少环境噪声污染,使作业人员在工作中对噪音影响予以控制。

5、模板、脚手架支设、拆除、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钢模板、钢管修理时,禁止用大锤敲打;使用电锯锯模板,切割钢管时,应及时在锯片上刷油,且模板、锯片送速不能过快

6、在噪声敏感区域均需选低频振捣棒。振捣棒使用完毕后,及时清理干净,保养好;振捣混凝土时,禁止振钢筋或钢模板。

7、加强对混凝土泵、混凝土罐车操作人员的培训及责任心教育,保证混凝土罐车平稳运行。

(四)对于电锯、电刨等噪声源较大的车间进行封闭式作业活动时,劳动者应穿戴防噪声的护耳设备。

(五)对于土石方爆破产生的噪声应做好宣传,取得当地居民的谅解。距离爆破现场较近的人员应采取护耳措施。

(六)在人口稠密区域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需严格控制作业时间。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声的措施,并会同建设单位与地方政府或居民协调,求得谅解。非居民区或非人口密集区施工,各工区可结合现场情况制定(七)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尽量选用环保型机械设备;从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

(八)从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对于噪声较大的设备,如空压机、发电机等,应采取吸声、隔音、隔振、和阻尼等声学处理方法降低噪声,必要时设立专用工作间,以降低噪声。

(九)施工现场应切实采取措施,控制噪声的产生。如进场使用的机械设备要定期维护保养;施工过程中严禁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转;禁止夜间使用噪声比较大的机械;模板、脚手架等支拆、搬运、修理应轻拿轻放,修理时禁止使用大锤敲打,尽量降低人为产生的噪声等。

(十)当由于施工工艺或其他原因,必须连续作业或进行夜间施工时,相关单位要在施工前15日向地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并通报社区居民等相关方,争取得到社区及相关方的认可和谅解。

(十一)在高考期间和高考前半月内,应加强对环境噪声污染监管,按国家有关环境噪声标准,对各类环境噪声源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和减少噪声扰民。

(十二)加大治理噪声的宣传和奖惩力度,充分利用教育、经济等手段做好噪声的治理。

8.2稳定达标排放分析

  8.2.1 本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有沸腾焙烧炉开炉烟气、二吸塔的制酸尾气等。

   (1)沸腾焙烧炉烟气

   沸腾焙烧炉初始烟气量 93734 Nm3/h,烟气温度 900~950℃,烟

气初始含尘浓度 250 g/Nm3,烟气成分见表 8-1。

表 8-1          沸腾焙烧炉初始烟气成分表

     沸腾焙烧炉烟气经回收热能及收尘处理后送制酸系统,处理简要流程如下:

沸腾焙烧炉→废热锅炉→旋风收尘器 →电收尘器 → 制酸

经以上工艺处理后送制酸系统的烟气量为 123294Nm3/h,烟气温

度为 300℃,烟气含尘浓度 250 mg/Nm3,烟气成分见表 8-2。

        表 8-2       送制酸系统的烟气成分表

                                      

 (2)沸腾焙烧炉开炉烟气

      沸腾焙烧炉开炉烟气经回收热能及收尘处理后,送 30m 高烟囱排放。烟气处理简要流程如下:

沸腾焙烧炉开炉烟气→废热锅炉 → 旋风收尘器→30m 烟囱沸腾焙烧炉开炉烟气量 70000Nm3/h,烟气温度 300℃,烟气中含尘浓度 100 mg/Nm3,SO2 浓度 829mg/Nm3,

8.2.2 废水及其污染物

    本工程生产总用水量为 198433.0 m3/d,其中新水量为 5651.0m3/d,循环及回用水量为 192782.0 m3/d,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97.15 %;本工程生活用水量为 100.0 m3/d。本工程生产外排废水总量为 2076.0 m3/d,其中仅热污染生产废水量为 1996.0m3/d、经化粪池初级处理的生活污水量为 80.0m3/d。 

8.3 绿化

 绿化是减少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绿色植物具有吸附粉尘、净化空气、削减噪声、改善小气候等功能,同时也可美化厂区环境,因此本工程应搞好环境绿化,即针对厂区大气污染物的特点选择当地易生长的树种在厂前区,厂区道路两旁、厂区空地等处进行全面绿化。

9环境风险评价

 在硫酸生产、储运过程中,由于生产设备、工艺的原因,人为的或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废气超标排放和硫酸泄漏,造成的事故有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

  (1)、在生产过程中开车生产、工艺或设备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硫酸生产尾气中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超标排放。硫酸储存设备与装置由于受损或人员违规操作等原因造成硫酸泄漏,可能造成大量硫酸雾排放。后果会危及周围人群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硫酸雾会毁坏周围的植物及植被,腐蚀附近建筑物。

  (2)、在火车、汽车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如发生浓硫酸泄漏,可能造成以下后果:硫酸及酸雾会危及周围人群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硫酸泄漏后渗入土壤会造成土壤酸性;硫酸雾在空气中扩散污染环境空气,酸雾会毁坏周围的植物及植被,腐蚀周围建筑物。硫酸如果直接流入地表水中会污染水域;导致水中动植物死亡;浓硫酸遇水引起强烈反应,会产生浓烈的硫酸烟雾。影响周围环境空气,危及周围人群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10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德尔尼尾矿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由紫金矿业集团青海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大型硫酸项目。建设规模为处理硫铁矿 60 万吨/年,项目总体规划,分期实施,一期工程先建设一套处理规模为硫铁矿 30 万吨/年,项目原料为企业内部矿山所产的硫铁矿,硫铁矿含有效硫品位为 47.45%。工艺流程采用沸腾焙烧—余热发电—两转两吸制酸工艺。

   本工程属于新建项目,财务评价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的前提下,从项目的角度出发,计算项目范围内的财务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并按以下原则进行:

   (1)财务评价依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进行。

   (2)评价采用不含增值税价格进行,投入、产出物价格均按不含增值税价格计算。

   (3)项目以一期 40 万吨/年硫酸投入产出为基础进行评价。项目计算期 14.5 年,其中:建设期 1.5 年,投产期 1 年,投产年生产负荷 80%,达产期 12 年。

11产业导向规划布局及选址合理分析

  11.1 总体布置

      本项目拟建厂址征地面积为15.1ha,硫酸厂围墙内占地面积为12.68ha。依据甘河工业园西园区总体规划,考虑企业远期发展及总体布置需要硫酸厂新建项目设施布置在工业园的东侧,现状用地为农用林地及旱地,场地东西宽约为280m,南北长约为450m,占地面积为12.68ha。远期预留用地布置在其西侧,在场地在北侧设置人流出入口,便于厂区与外部公路连接,有利企业内外交通与管理。在场地东侧布置货流出入口,方便物料快速进出,减少内外交通相互干扰,保证厂区人流与货运交通安全、有序,且与外部连接顺畅。

11.2 总平面布置

11.2.1 总平面布置原则

      (1)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功能分区合理,物料输送顺畅,管线敷设短捷,人、货合理分流。

      (2)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竖向布置形式,尽量减少工程量,节约投资。

      (3)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国家现行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4)建构筑物布置力求紧凑合理,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11.2.2   工厂建筑物及构筑物组成

      工厂各车间及建、构筑物一览表详见表 11-1。

        表 11-1        建、构筑物名称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一)             仓储区

     1                 原料库

     2                原料库配电室

     3                原料输送皮带廊

     4                铁焙砂渣库

     5               酸库及装酸平台

     6                 地磅房

     7                 露天堆场

   (二)              焙烧区

     9                上料系统

     10                沸腾焙烧炉

     11                余热锅炉

     12                胶带输送机

     13            电收尘变配电及控制室

     14                硫酸综合楼

     15               应急柴油发电站

    (三)               制酸区

      16                 净化工段

      17                  干吸工段

      18                  转化工段

      19                 硫酸循环水

      20                  空压站

      21                 换热站

    (四)             废水处理区

     22               废水处理车间

     23                  石膏站

     24               石灰石乳制备

     25                 石灰乳浆化

   (五)               余热发电区

     26               余热锅炉发电站

     27              余热发电循环水

     28              焙烧工段循环水

     29                脱盐水站

     30              低压配电室

   (六)             动力区

     31              总降压变电站

11.3 总平面布置

      根据现有用地条件及本工程的特点,项目总平面布置分为八个主要功能区,它们分别是:仓储区、焙烧区、硫酸区、废水处理区、余热发电区、动力区、其它及厂前区。各功能区布置如下:

      (1)仓储区

      整个仓储区布置在厂区东侧,方便物料的到达及其产品外运输。原料经原料运输皮带廊转运到厂内的焙烧工段,新建一座铁焙砂渣库,布置在厂区的南侧,方便铁焙砂渣上料装车外运。酸库及装酸平台布置在原料库的南侧,靠近物流通道出入口,为汽车装酸外运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令厂仓储设施布置集中,便于管理,方便汽车装卸安全作业。此外在物流通道一侧布置了 100t 电子地中衡,方便物料过磅、计量。

      (2)焙烧区

      该区是硫酸厂的核心区域,布置在厂区的中部偏西,方便焙烧工段上料系统接收原料库来料。焙烧区从北往南依次为上料系统、沸腾焙烧炉、余热锅炉及电收尘装置,电收尘变配电及控制室布置其东侧。硫酸控制楼布置在焙烧工段东北侧,处于相对较洁净的区域。应急柴油发电站布置在焙烧区的东侧,紧邻焙烧工段,主要是为焙烧工段提供事故时的电力能源。沸腾焙烧炉焙烧过程中产生焙烧渣,统一采用皮带廊输送到铁焙砂渣库。

      (3)制酸区

   本区布置依据工艺流程,且考虑节约用地的原则。以电收尘器出口烟气管为轴线,由北向南依次布置了净化工段、干吸工段、转化工段、硫酸循环水、换热站。

      (4)废水处理区

   废水处理区布置厂区的南侧,主要包括废水处理车间、石膏站、石灰乳浆化及其石灰石乳制备,使其独立成区,有利于管理,也便于石膏及其中和渣的装卸运输作业。

      (5)余热发电区

   该区主要利用焙烧工段产生的余热进行循环再生利用,布置在焙烧区的东侧。考虑到余热发电区内车间相互联系的紧密性,采用集中统一布置的原则,该区布置余热锅炉发电站、余热发电循环水、焙烧工段循环水、脱盐水站及其低压配电室等设施,以缩短车间之间管道的长度,减少输送过程中的能耗,满足工艺管道的压力要求。

      (6)动力区

   由于厂区总降压变电站负责全厂供电,考虑其外部进线条件,因此将此区布置在厂区的东北侧,同时临近高压进出线的方向,且靠近用电负荷,缩短输电线路,减少输送过程中的能耗。

       (7)其它

     依据该工程的工艺特点,对厂区内的生产工段配备相应的配套设施。机修车间布置在酸库的南侧,主要用于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修理。

      (8)厂前区

    根据现状地形及外部交通条件,厂前区布置在人流出入口的东侧,厂区北部,并由西向东分别布置厂区办公楼、食堂及其单身宿舍,既方便对外协调和对内进行管理,又可对该区域进行集中景观规划,同时为人员集散,在建筑物的前面场地做了大片硬化处理,以供人流及小汽车使用。

11.4 竖向布置

     本项目场地地势起伏较大,竖向设计将生产区主要工艺流程布置在同一个台阶上,尽量保持厂区平整,利于工艺管线布置,缩短管线铺设长度。台地设计南高北地,利于场地排水。台阶设计标高为2521.0m~2524.5m之间;道路纵向坡度控制在6‰以上,场地排水坡度控制在5‰左右。沿道路两侧布置盖板排水沟。

     厂区排水为雨污分流制,污水采用暗管排水,雨水采用盖板明沟收集直接排入天然水渠。污水主要通过管道输送到废水处理工段进行处理。

12公众参与

针对公众提出的意见,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项目的实施的过程中应严格落实以下几个问题: 

(1)、经调查所知,公众认为本项目建设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环境空气污染,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使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造成最低。

 (2)建设单位在与当地村民协商好,能对村民们比较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所回应,采取措施,造成损失的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给予一定的合理的经济补偿,并希望建设单位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在当地招工,解决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以此来改善当地的居民经济生活,增加收入,并把环保工作落实到实处,使煤矿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另外,企业应聘请环保监督员,加强社会对企业环保工作的监督,以促进本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3)公众参与是明确广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管理的权利并保障公众行使这种权利的基本原则。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保持清洁、舒适、优美的环境,既是人们的愿望,也符合公众的利益。人们享有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依法参与环境管理的权利,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同时也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

  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这都是公众参与原则的立法体现。

  为了贯彻公众参与原则,要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保障公众知情权和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使公众和社会团体通过规范化的程序表达意见,对环境重大决策施加影响。

13环境经济损害分析

     建设项目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项目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根据项目的特性、总投资及生产规模分析其所采取的环保措施而引起的投资费用和得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进行经济分析,充分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由于除项目经济效益受到多种风险因子的影响外,以货币形式对建设项目各项环保设施投入、环保设施运行费用和环境社会效益进行定量化评估还比较困难,只能进行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与评述。本项目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着重对项目环保投资比例和项目投产后的年环保费用与效益进行分析

                       环保治理设施费+绿化费

工程环保投资比例=                                ×100%

                          工程项目总投资 

工程环境保护投资包括废水处理、废气治理、噪声防治、固废处置、绿化等。本工程环保投资约为 5730.05 万元,约占工程费用的13.2 %。

14环境监测计划及管理要求.

14..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管理是搞好工厂环境保护的中心环节之一,环境监测是监督生产、控制环境质量的手段,企业设置安全环保科,负责全厂的安全生产及环境管理,为节省投资,监测站与化验室尽量共用仪器设备。

14.1.1 环境监测制度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该企业应设置环境监测机构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测手段。

环境监测的任务是:

(1)  制定全厂的监测计划和工作方案;

(2)  定期监测本厂污染源所排放污染物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所规定的排放标准;

(3)  分析所排污染物的变化规律,为制定污染控制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4)  参加本厂环保设施竣工验收,负责污染事故的监测及报告。

14.1.2环境监测内容

1、监测项目及频率 

主要为污染源监测,监测项目根据生产工艺排污状况决定;另外在必要时做一些厂区及车间内环境状况监测,具体内容见表14-1。

2、监测仪器配备

根据环境监测计划,企业应自备少量必需的监测仪器,如声级计、便携式PH计、酸度计等,用于嗓声、污水处理的监测,对于废气监测,可鹰潭市市环境保护监测站进行监测,所需仪器的规格、数量及经费估算见表14-2。

表14-1    监测项目及频率一览表

表14-2  需配置的监测分析仪器和设施

14.2环境管理要求

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和江铜瓮福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实际需要,建议该公司在设置组织机构时,考虑设置专门的环保管理机构:环保处(科),负责全厂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1)贯彻、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2)组织制定和修改本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3)制定并组织本单位的环境监测;

(4)领导和组织本单位的环境监测;

(5)检查各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情况、负责污染事故性排放的处理和调查;

(6)组织开展职工的环保教育,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

14.3 环镜管理建议

    1、环镜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建立严格的制度化管理,使环保工作在厂内做到有章可循。

    2、将环镜工作纳入企业的目标考核计划中,对各车间的“三废”排放和治理设施的效率、能力进行考核,实行超标受罚,达标得奖。减量重奖。对车间跑、冒、滴、漏等排正常排放要加强管理、监督,以改善工人工作环境,促进清洁生产。

    3、环保机构、监测部门应充实专业技术人员的力量,必须设专项环保经费用于环保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仪器维护,不断提高环保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的水平,环保处(科)应加强对监测的技术指导,定期考核,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以保证和满足全厂环保工作的要求。

4、工厂对环保经费要有一定的保证,用于环境治理和监测工作的开展,对环保设施要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以保证良好的生产运行状况。

5、环保处(科)应加强环保管理工作,抓好环境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建档工作,借助于本次环评工作中的污染源调查,建立起全厂系统的污染源、治理设施、厂内环境监测数据档案。

15环评结论.   

15.1环境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符合甘河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切实落实可研及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下,本项目废气、噪声均能够达标排放,废水厂内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固体废物也均能够得到妥善处置和综合利用。根据预测,本项目建成后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类别,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从环保角度讲,本项目建设可行。

(1)符合产业政策:主要是开发利用青海德尔尼铜矿资源,将德尔尼铜矿及尾矿资源经过处理加工,可生产铜精矿、铁精矿、硫酸等产品,该产品主要用于冶炼铜、铁及化工产品方面,市场前景广阔,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良好。

(2)符和当地规划:青海西宁甘河工业区位于西宁市湟中县城鲁沙尔镇西北,甘河滩镇所辖的甘河沟内,地理坐标:北纬 36°30′~36°36′,东经 101°30′~101°32′。工业区距鲁沙尔镇 7km,距西宁市中心 37km。工业区内有鲁沙尔—多巴的公路南北向穿过,工业区北部约 9km 分布有 109 国道丹东—拉萨公路和青藏铁路,区内西部矿业铁路专线从青藏铁路双寨站接入,工业区的内外交通较为便利。

自身布局合理、符合环境要求、达到排放标准。

15.2环评主要数据及污染治理措施

.(1)沸腾焙烧炉烟气

   沸腾焙烧炉初始烟气量 93734 Nm3/h,烟气温度 900~950℃,烟气初始含尘浓度 250 g/Nm3,烟气成分见表 15-1。

        表 15-1          沸腾焙烧炉初始烟气成分表

组分   SO2      O2       N2         H2O       CO2      SO3

V%   12.218    2.697     75.277       9.495       0.062     0.25

 沸腾焙烧炉烟气经回收热能及收尘处理后送制酸系统,处理简要流程如下:

沸腾焙烧炉→废热锅炉→旋风收尘器 →电收尘器 → 制酸经以上工艺处理后送制酸系统的烟气量为 123294Nm3/h,烟气温度为 300℃,烟气含尘浓度 250 mg/Nm3,烟气成分见表 15-2。

      表 15-2             送制酸系统的烟气成分表

   组分   SO2      O2         N2          H2O        CO2     SO3

Kmol/h 511.27   368.4       4110.16       501.3       2.62      10.45

      (2)沸腾焙烧炉开炉烟气

      沸腾焙烧炉开炉烟气经回收热能及收尘处理后,送 30m 高烟囱排放。烟气处理简要流程如下:

沸腾焙烧炉开炉烟气→废热锅炉 → 旋风收尘器→30m 烟囱 沸腾焙烧炉开炉烟气量 70000Nm3/h,烟气温度 300℃,烟气中含尘浓度 100 mg/Nm3,SO2 浓度 829mg/Nm3,烟气成分见表 15-3。

         表 15-3            沸腾焙烧炉开炉烟气成分表

  组分      SO2       O2         N2           H2O       CO2

   V%     0.029       10.96       0.47          8.0        余量

      (3)二吸塔制酸尾气

      本项目焙烧炉烟气采用动力波稀酸洗涤净化技术,制酸工艺采用两转两吸的工艺流程,以提高 SO2 的转化率,降低制酸尾气中 SO2排放浓度,使其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CB16297-1996)要求。制酸系列生产 40 万吨 100%硫酸/年时转化率为 99.74%,制酸尾气中 SO2 排放浓度为 780mg/Nm3,酸雾排放浓度<40mg/m3 制酸系统尾气经高度为 90m,出口内径 2400mm 的尾气烟囱排放,制酸尾气排放情况见表 15-4。

        表 15-4              制酸尾气排放情况表

 烟气成分     SO2       O2      N2     CO2        Σ    SO3(酸雾)

  Nm3/h     <40mg/m     30      5740.5   104132.9   58.9   109963.3

 经采取以上污染控制措施后,废气中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相应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及《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级标准要求。

     (4)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针对本工程特点,设计采用石灰石-石灰两段中和法,该法是先用石灰石中和废酸处理滤后液中大部分游离硫酸,生成副产品石膏,可以外售作为水泥生产的掺合料;排出液再与其它污水混合采用石灰中和法处理,处理后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

一级标准要求。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1)石膏工序工艺流程图;图 1    

     经以上工艺处理后废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主要成分如下:15-5                                               

      PH=6~9       As<0.5mg/l        Cu<0.5mg/l             Zn<2.0mg/l

         F<10.0mg/l      Zn<2.0mg/l           油类<10.0mg/l

      经废水处理工段处理达标后废水全部回用,不外排,即节约了水资源,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本工程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初级处理后,汇合仅受热污染的生产废水,就近排至甘河工业园区市政污水管网。 为进一步节约水资源,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本项目设置了焙烧工段循环水、余热发电循环水、硫酸循环水等三个循环水设施及一个回水设施(废水处理站废水回用于尾气脱硫装置补充水、排水处理工段药剂制备系统补充水及地面冲洗水等用户)。

(5)固体废物及其处置措施

      固体废物主要有沸腾炉渣(包括废热锅炉渣及收尘器收集的烟尘)、污水处理产出石膏和中和渣。

       1)沸腾炉渣等(包括沸腾炉渣、废热锅炉渣及收尘器尘)

沸腾炉等烧渣量 24800kg/h,主要成分见表 15-6。

       表 15-6               沸腾炉焙渣成分表

                 

组分   S(有效)  Fe     Cu     CaO      MgO     As       Co   其他                                                             

w%    62.93   0.318    0.62   0.027       0.276   0.004     0.02   平衡

 

 沸腾炉炉渣等含铁较高,可作为钢铁厂的优质原料外售,以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

      (2)石膏

      污水处理过程中石膏产生量 81.2t/d(含水率为 10 %),可作为制噪声及其控制措施噪声源主要有 SO2 鼓风机、气轮发电机以及余热锅炉安全阀(排 ,噪声值约为 100dB(A)气时)。 高噪声设备的降噪措施主要以隔声减振为主,吸声为辅,对 SO2风机等采取基础减振、设置隔声操作间、安装消声器(以降低进气口的气流噪声)、提高安装精度以及在管道上用保温棉吸音材料做隔音处理等措施,有效地降低设备场地的噪声。以减轻噪声对外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影响。在总图布置和绿化设计方面,也考虑了对高噪声源的布置和防护。使厂界噪声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 3 类标准的要求。

15.3环保治理的措施.

15.3.1 清洁生产

       硫酸工业对污染控制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清洁生产工艺的应用,即

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充分体现本行业的先进性、可靠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排放量。本项目生产线采用了以下先进措施:

   (1)采用“两转两吸”制酸工艺,使 SO2 总转化率≥99.92%,保证尾气中的 SO2 达标排放;

   (2)采用氧化焙烧技术,提高硫的烧出率;

   (3)采用酸洗净化,减少酸性废水产出;

   (4)硫酸干吸工序干吸塔内设置捕沫器,提高对酸雾的捕集率;

   (5)在焙烧工段设置余热锅炉,在硫酸转化工段设置省煤器,回收废热用于发电,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余热;

  (6)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循环率达到 97.15%,节约水资源,减少废水的排放量,实现含重金属离子酸性废水“零排放”。

15.3.2绿化

         绿化是减少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绿色植物具有吸附粉尘、净化空气、削减噪声、改善小气候等功能,同时也可美化厂区环境,因此本工程应搞好环境绿化,即针对厂区大气污染物的特点选择当地易生长的树种在厂前区,厂区道路两旁、厂区空地等处进行全面绿化。

   由于本项目在设计阶段就注重了清洁生产,选择先进、稳妥、可靠的工艺技术及其设备,使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配套建设厂区污水处理站和其它环保设施,使项目的污染物排放能满足排放标准,整个项目清洁生产的设计指标达到国内硫酸行业先进水平。

16附件、附图、参考文献.

                      图 1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图2  中和处理工艺流程图

                 表7-1    用水量平衡表

                          参考资料

     [1]陆书玉主编.环境影响评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陆雍森等编著.环境评价.(第二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督管理司编.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0.

     [4]张从主编.环境评价教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5]郑铭主编.环境影响评价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与规划设计设  

      项目实施手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更多相关推荐:
设计任务书范本

XXXXX发展有限公司普兴基地办公楼宿舍楼设计任务书目录章节标题页码项目概况项目概况01第一章总体设计01第二章建筑设计08第三章装修19第四章结构设计21第五章给排水消防设计24第六章通风设计27第七章电气设...

设计任务书格式

设计任务书今委托有限公司进行我公司项目的总图规划及单体工程施工图设计一工程概况1建设单位2项目名称总建筑面积约3建设地点二总图规划1规划建筑用地面积为2本小区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绿地率3总图规划以我方认可并经上级...

项目设计任务书样本

项目设计任务书样本项目概述本项目位于站前区光华路东金牛山大街北根据20xx年7月10日批准的规划总用地面积936636一期计入容积率总建筑面积60139回迁占地面积13192回迁建筑面积20xx0容积率2本项目...

设计任务书范本

设计任务书范本发表时间20xx1030204201文章来源建筑设计网浏览次数6563信息发布admin双击自动滚屏设计任务书住宅小区方案设计任务书纲要一项目简介1项目概况住宅小区位于市开发区公路从门前经过附近有...

产品设计任务书范本

设计任务书电子文件编码GLWA114页码21建筑科学院建筑机械化研究所设计任务书一任务来源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所和杭州工程机械厂保定市建筑机械厂共同承提UJZ150灰浆搅拌机的研制任务机型采用卧轴...

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范本

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附件11项目方案设计任务书招标单位日期年月日1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目录一项目基本情况二项目定位三开发理念四项目技术经济指标五总体规划原则六交通组织原则七景观规划原则八单体设计原则九户型设计原则十...

施工图设计任务书范本

设计任务书第一部分施工图设计内容及部分做法要求1建筑部分11建筑111本设计须以甲方确认的规划总平面图为总前提进行设计112本项目的建筑平面以甲方确定的户型平面图及组合平面图为依据进行设计113建筑物层数XF其...

设计任务书(样本)

设计任务书住宅小区方案设计任务书纲要一项目简介1项目概况住宅小区位于市开发区公路从门前经过附近有等住宅小区风景秀丽的公园离小区距离仅100米该小区地理优越交通方便即将建设的轻轨地铁的起点站设在小区附近一旦通车仅...

方案设计任务书(模板)02

二零零年月方案设计任务书1目录一项目名称二设计依据三区域位置四项目规模及定位五物业类型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六项目策划要点七规划设计要点八景观规划要点九建筑设计要点十设计任务书时间安排十一设计成果提交深度21项目名称...

《景观设计任务书》范本

景观设计任务书发布日期年月日目录1项目概况42设计依据43设计要求53131131231331431531631731832333435363738基本要求5风格定位5景观空间营造5交通组织5竖向设计6种植设计...

项目设计任务书样本

项目设计任务书样本项目概述本项目位于站前区光华路东金牛山大街北根据20xx年7月10日批准的规划总用地面积936636一期计入容积率总建筑面积60139回迁占地面积13192回迁建筑面积20xx0容积率2本项目...

机械设计任务书格式

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学院专业班级课程名称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的展开式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指导老师签字银金光20xx年11月10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设计任务书范本(4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