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时间:2024.4.20

秦规划09年度高中课改专项课题(编号:Q115HS09)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达成途径的研究”

研 究 报 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教学在教学思想上重视教学实践,忽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重视教法研究与改革,对学法的研究与改革还不够深入;重视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对课外活动的研究与改革还不够广泛;重视知识的传授,对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的研究还很不系统;重视应试教学,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的研究还不够明确和自觉。

在教学实践上,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教轻学”,即重教法研究轻学法指导,许多老师在备课和上课时,只求“学会”,不求“会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得到保证。“重讲轻练”,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由于缺乏训练,学生读写听说能力无法提高。“重文轻道”。“因文悟道,因道品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规律。在21世纪,我们面对的不仅是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而且还有道德危机的挑战,我们更应自觉地遵循“文道统一”的规律。然而,从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有相当多的老师对此认识不足,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忽视了德育教育。“重‘传统媒体’轻‘现代媒体’”。传统的教学媒体是教科书、粉笔、挂图、黑板。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电子技术媒体(即现代教学媒体)已悄然步入课堂。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无疑有益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重‘课本’轻‘生活’”,教师就课文教课文的现象相当普遍,很少有人注意将奔流不息的生活之泉引进课堂,课堂是一潭死水,缺乏应有的勃勃生机。更不要说实效性了

河北语文课改的实施,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清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语文课堂教学悄悄的发生着变化:新课程倡导一种民主、开放、科学的语文学习氛围。在这个氛围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形成一个和谐的、师生互动的、活的课堂学习体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课程给了语文教师一个机会,一个倾听学生的机会,一个与学生共享幸福体验的机会;更是还给学生一个鲜活、开放、民主的语文课堂。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成为一个畅所欲言的学习主人。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是一个提高学生读、写、听、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的生动课堂。 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得到了张扬,学生主体性受到尊重,教学手段更加先进,教学方法更加多样。但是有的语文老师存在浮躁、

1 / 12

激进情绪,急功近利,刻意求新,使语文课改剑走偏锋;有的老师则是抱着传统不放,嘴上喊课改,实则穿新鞋走老路。在这样的现状下,如何构建一个行之有效又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模式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概念界定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达成途径研究”课题包括“新课程背景”、“课堂教学”、“实效性”三个核心的概念。

所谓“新课程背景”是教育部20xx年颁行《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随之发生深刻变革的大背景。

所谓“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这一特定平台上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优化的课堂设计、教学语言,科学的学法指导、师生互动来实施教学的活动。而“高中语文”对其做了学段和学科上的限定。

本课题所说的“实效性不是简单狭隘的分数量化,而是以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多方面素养的生成量为主要参照,以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语言等与学生的情感要求、思维状况、活动方式及强度、接受能力的和谐性和一致性为旨归,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正确的学科价值取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思想素养、思维素质的同步协调发展。

三、 研究目标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的目标: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达成途径研究”力求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大背景下对高中语文教学各领域(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 )的课堂教学效性进行全新的观照,要深入研究新课程的实质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并与以前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找出提高当下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将高中语文新课程和新教材所体现出来的新理念内化为教师的教学素质 和教学水平。使其成为研究型教师。

研究意义:充分发挥本课程的独特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四、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2 / 12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力求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大背景下对高中语文教学各领域(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必修课教学、选修课教学等)的课堂教学实效性进行全新的观照,在深入研究新课程的实质和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并与以前课堂教学相比较的基础上找出提高当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将高中语文新课程和新教材所体现出来的新理念内化为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取得突出的实践效果。

课题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课堂教学为基地,系统实施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目标是通过开课评课、讨论座谈、经验总结(撰写论文)等手段,加强大范围交流,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阅读、作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提高我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水平。

2、研究内容(子课题):

(1)高中语文新旧课堂教学比较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要求;高中语文新教材的主要特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嬗变;新旧课堂教学的目标性比较;新旧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比较。

(2)高中语文分领域课堂教学实效性专题研究。

主要包括作文课堂教学实效性专题研究、阅读课堂教学实效性专题研究。

(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达成途径研究。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a、思维度与情感度研究

b、预设与生成研究

c、诱导与激发研究

e、美文赏读作文教学法研究

五、研究方法

(1)比较研究法。对新旧课堂教学从各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找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法;比较不同年级、不同班级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研究。

(2)分析研究法。深入分析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挖掘其实质,总结其特点;分析国内同领域研究的得失,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分类研究法。将总课题分成若干个子课题,分阶段进行研究;对不同类别的研究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和比较,并互相借鉴。

(4)实践研究法。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以课堂为阵地,大力开展优质课评选和观摩活动,并进行认真讨论研究,撰写教学心得。

六、研究步骤

3 / 12

本课题将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分为申报阶段、比较研究阶段、分领域研究阶段和总结鉴定阶段。

申报阶段:

20xx年3月~20xx年4月:对本课题进行论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申报工作。

比较研究阶段:

20xx年5月~20xx年9月重点研究新旧课堂教学在目标 、理念、教学方法师生活动等方面的不同。

分领域研究阶段:

20xx年10月~20xx年3月分解子课题研究任务,举行开题论证会。展开阅读、作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工作;进行实效性达成途径研究。完成中期各子课题研究报告。

总结阶段;

20xx年3月~20xx年4月,召开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 汇编研究论文集,刻录研究课光盘。

七、研究成果

(一)理论成果

在课题研究实施的过程中,课题组不断自觉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探索有效教学的路径和行为,跟踪了一批教学骨干的成长与发展,开发了一批优秀的课例,提出并践行了许多关于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鲜明主张:

(一)关于课改的基本认识

1、没有思想观念更新的课改是盲目的改革。时代在发展,教师素质不达标,课改必然会失败。而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是改革是否能够顺利推进的前导。

2、没有具体目标的教学是自由、散漫的教学。“课程标准”为教师自由教学留下了巨大的创造空间,但没有具体目标的自由只能走向散漫。课堂教学要进一步强化目标的指向性,条条大路任你选,目标罗马必须到。

3、不能紧扣课本的课堂拓展是空谈。语文教学需要关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但这一中心任务如何落到实处?不能搞天马行空,须要让风筝有根线。教师须进一步强调“以本为本”,在具体文本研习的基础上,有针对的进行各种形式的探讨,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4、没有教师思考的问题是误导。学生会不会思考,会怎样思考,思考的深广度如何,具有怎样的思维品质,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教师只有自己思考在先,方能指导在后,发现在后。

5、没有文化氛围的人文是孤岛。课堂上大讲人文,个个文质彬彬,课外连文人

4 / 12

都做不到,人文就成了孤儿。人文之花只有花木成行柳成荫的环境中才会找到自己的天地。为此营造一个文化氛围是关键。

6、没有活动开展的课堂激励是哄骗。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而语文学习,对中学生来说,更需要一种群体的合作精神。语文课需要教师的“讲”,但教师不能“讲”风太盛。只有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才能共同搜集信息,查阅资料,才能相互讨论、各抒已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二)对有效课堂基本特征及基本要求的界定

好课就是有效的课。我们不强求人人的好课标准一致,但不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并作出基本选择的教师不是好的语文教师。我们比较认同杨九俊先生关于有效课堂特征的概括:主动的参与,明确的目标,挑战性问题,深刻的情感体验,适切的方式,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清晰的反馈,学生有迁移创造的欲望和能力。

任何一堂具体的高中语文课须正确回答并处理好七大问题:知识和能力的目标是否简明扼要?选择的切入口是否能激发学生思考?教学行为是否是有效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关键内容是否经重锤敲打?教学过程是否有师生、生生思维的碰撞?课堂收束和拓展是否得当?上的是否是语文课而不是别的课?

(三)关于教学内容选择正确的四条标准

众所周知,就语文学科而言,“教什么”其实是远比“怎么教”更重要的一个问题。但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中,习俗的角度是从教学方法入手,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技艺、教学艺术、教学风采,讲究上课如何精致、如何精彩。新课程背景下,随着“一标多本”的普及,全国并没有了统一的语文教材,语文课堂上教师到底应该“教什么”变得至关重要。即使同一文本,不同的教师由于着眼点不同,也会教出不同的内容来。更可怕的是,许多教师手拿新教材,根本不知道应当将什么样的内容呈现到课堂中去。上海师大学科教育研究所王荣生教授提出“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这种提法极有道理。

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必须是选对教学内容的课。关于教学内容选择正确的课堂应该满足以下要求:一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意识,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教学内容相对集中;二教学内容正确,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三教师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四课程目标能够有效达成,教的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一致。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坚决反对并杜绝“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教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的现象出现。

(四)专题教学必须遵循的“四大原则”

5 / 12

新的语文教材分模块、专题、具体文本几个层次。文本是构成专题(单元)的基本单位,专题的有机组装形成模块。这种以专题结构单元的文选方法,与传统教材以文体结构单元有很大的区别。以文体结构单元的教材强调知识构成的系统性,文本仅仅是一个例子而已,是作为完善学生的相关语文知识框架而存在的。新教材在认可单元结构的基础上,相对强调文本内容的独立价值,编者意在通过人文专题让学生获得对某一类情感的深刻感知,进而认识世界、建构世界。因此,高中教学尤其不能继续以单篇文本为核心展开割裂的学习,而要相对强化专题意识。构成专题的文本最好能在专题内涵的框架内展开解读,为专题的建构服务。 综上所述,专题教学须体现出专题意识,任何一篇文章的学习必须围绕原教材的专题核心展开解读和分析,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找准定位;同时,体现出文本意识,强调专题教学并不是倡导语文课堂教学可以离开教材提供的文本搞泛语文,语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话题的深度拓展尽量先依托文本展开;专题教学更要体现出必要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最好能以具体的问题为核心推进,不要做空洞的讨论或赏析;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最好以能否转化成可探讨、可解决的实际问题为前提;专题教学还学会弹钢琴,十个指头现时用力不会流泻出优美的旋律,教学要体现出节奏的原则,同一专题不同文本之间的研习要讲究相互配合和补充,前后文本的解读力求能在不同形式的对比中,张驰有致地进行。 另外,要高度重视经典文本的个案分析。无论教学观念如何更新,对教材的钻研,尤其独立深入解读经典文本永远是语文教师第一位的工作。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一标多本”背景下,大量新的文本被充实进了各种新的语文教材,广大语文教师本就捉襟见肘的文本解读能力进一步受到挑战。扣不紧文本,课堂满把抓却什么也没抓不透的语文课可谓俯拾皆是。 于漪老师感叹“我们常关注教什么和怎么教,而忽视作者写什么和怎么写,尤其认为写什么已经解决。其实,读懂写什么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与基础。文质兼美的课文,尤其是经典之作,必有丰富的内涵,必有作者独特的过人的见解,如果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往往难以领悟文中的真谛。”值得警惕。

(五)有效课堂三大关键教学行为

美国伊利诺州的中学教师加里.鲍里奇潜心研究课堂教学实例,提出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和五种辅助行为: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利用学生的思想和力量等。鲍里奇在介绍如何做到“清晰教学”时指出,有效的课堂授课,必须目标明确,能够连结新知与旧知,把握学情(教学适应学生当前的水平或者略高于当前的水平),他同时还指出,清晰有效的授课,教师需要缓慢而明确地发出指令,在每一节课的结束进进行回顾和总结。可见,正确的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保证。

6 / 12

语文是母语,母语习得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其关键是解决如何让学生想学,让学生能学,让学生会学,让学生学好等一系列的问题。要让学生想学、学得好,语文课上教师必须掌握“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倾听)”、“有效激励”三大关键教学行为。

有效讲授:教学无论如何改革,“讲授”作为一条有意义的教学方式仍然显得卓尔不凡。它以它的“优势”使之在长久的教学实践中延续下来,并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好老师总是那些善“讲授”的老师、“能说会道”的老师。好的“讲授”是适时的,“不愤不启,不徘不发”。反对过度的、不恰当“讲授”。教师在开讲之前首先要对教学的各个要素如琢如磨。如讲解问题:讲什么不讲什么,尤其是不讲什么更重要。讲解也是对话,会的不讲,永不会的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授要追求风格和个性,要从“我们的”走向“我的”。好的“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这意味着学生喜欢这个老师,至少喜欢这个老师的讲课方式、风格或某种讲课的细节。教师讲的语言要精确精练精彩,好的“讲授”总是保持一定的节奏,富有节奏感和节奏美,既要做到主次分明,详处泼墨如水,略处惜墨如金;又要循序渐进,张驰有度,过度自然。当然,讲授有它的局限性,它可能使学生处于被动静听状态,单调乏味,不容易充分地将学生带进课堂,加上内容过多或过长,使那些缺乏良好注意、记忆力差的学生获益很少。但这不是讲授的过错,而是不会讲授导致的。

有效提问(倾听):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有效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艺(技术与艺术兼而有之),它的关键是能不能提出有效的问题。“问题”的有效性与问题切入的角度、资料的提供(问题的语境)、思维引导和精神引领的程度有关。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空间上的的开放性,让学生能够回答;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内容上的深刻性,就语文而言,有一种力量叫思想,现在的小学教师上课都在强调做加法,要求增加课堂的内涵和思想,而中学教师常常以高考和语文的工具性为借口,要么不问问题,一讲到底,要么问一些小儿科的知识性伪问题,问题既不因对象的不同体现出层次性,也缺乏连续性和引导性,无法在课堂上形成一种自然的节奏;有效的提问同时是以倾听为保证的。我们听了很多的公开课,觉得效果一般,可上课的学生喜欢,为什么?因为名师都是善于“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倾听也是一种对话。教师在“提问”之后,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并对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

有效激励: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有效教学而言自然是重要的,但似乎还有比“方法”更重要的,这就是教师的人格。教师的期望、教师的热情,教师是否

7 / 12

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几乎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有效程度。在有效教师的所有行为中,教师的热情、期望和可信任感深刻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益。

(六)阅读教学有效对话的基本策略

按照哲学诠释学的逻辑,阅读教学的对话结构由这样三个层次组成:一是师生双方介入阅读,接纳文本的问题,阅读主体与文本主体之间展开对话;二是师生共同对文本进行重构,置入自己的问题,交流、碰撞,达成文本的历史视界与师生当代视界的有机融合;三是师生自我反思,拓展链接,把文本用于实践,实现对文本的超越。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对话基本处于初级状态:1、对话要素缺失,教师习惯将自己对文本的领悟或者理解强加给学生,忽略了学生与文本的个性对话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等资源的有效运用;2、对话情境虚化,虽然课堂有问有答,但整个对话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教师预设的框框中,对话的价值体现在教师个人的才艺展示上了;3、对话操作泛化,追求课堂表面繁荣的“满堂问”掩盖了对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真正审问、慎思与探索。

构建当代教学论背景下的课堂对话策略,首先需要搭建民主有效的对话平台。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互动的过程。对话需要师生、生生基于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或感悟而进行多向的交流。因此,对话平台能否成功搭建的第一前提是教学民主,离开了个体平等,对话教学学会被异化成一种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之间的关系;第二师生必须都介入文本,任何对话都是基于文本展开的,文本系统原本处于静止、非在场的沉默状态,只有师生双方都介入文本,使话语复活,变成动态的、在场的言说,师生与文本的距离消失,对话平台才算搭建成功。其次,要找到有效的话题,师生在问答中能够形成基本共识。众所周知,对话教学中话题确立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被调动起来,进而影响话题能否广泛而深入的开展下去。这里教师设计的话题必须让每个同学有话可说,而不是部分同学的专场。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双方必定知人论世,复现文本的历史视界,并且由被动接纳问题转而向文本发问,通过重新构置问题,去发掘文本背后的深层意义。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课堂留下充裕的对话时间极为重要。教者在保证学生充裕阅读的同时,还要给予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只有让诠释者被文本主题推动着,在主题方向上作进一步的底部时,才会出现真正的对话。”(德伽达默尔语)师生双方在课堂上相互接纳,又相互诘问,在追问中达成共识。第三,通过反思或批判,实现对文本的超越。这是对话的最高层次。在阅读教学中,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常常有不同的路径选择,尽管师生与文本问答对话的话题会有所不同,但创造、超越性阅读是每一个时代的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经典文本常读常新,是因为读者不断地读出新意,

8 / 12

产生不同于前人的阅读效果。“诗无达诂”,阅读也是如此。蒋成禹先生强调“阅读教学的问答对话结构,要求每一个学生,不论是领头雁、后进者还是居中者,都应当在教师指导下,以自己的认知结构为起点,依托个体的阅读体验,独立地与文本展开对话,并在对话中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要求虽高,道理却很实在。

(七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向度

一要充分发挥出评价的价值引导作用,让语文教学体现出时代的特色。1、让生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一堂好课首先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先进教学理念的反映。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定位在科学世界和书本世界,想方设法将一种预设的成人化、社会化的生活模式强加给学生,致使课堂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实际,颠倒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关系,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也成为课堂教学遗忘的角落。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现实生活世界,赋予课堂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努力改善和提升学生的生存状况、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2、重视学生课堂学习中的交往合作。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培养和构建学生的完满精神世界为目标的教育主体之间的特殊的交往过程,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创设各种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3、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要让评价尽可能激发和彰显出师生的个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涉及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什么样的评价是有效的“好”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谁参与,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参与。如果没有被评价主体参与其中,关于评价的目的、运作和结果,都有可能被忽略、批评和抵制。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有必要:1、目标多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新的高中课程是一种体现了层次性、发展性、选择性的弹性课程方案,它重在对学生各种潜能的辨认、开发和激励,不是关注哪一个学生更聪明,而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更聪明。因此,要努力构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三维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价学生在课堂生活中所展示出来的综合素质。 2、尊重个性,彰显教师的创造精神。教师评价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充满智慧的创造性活动,教师上好一堂课需要诸多方面的素质,当具备一些最基本的素质后,教师的个性特点就成了影响课堂特色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分析好自己的个性优劣点之后,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风格定向,就会有生动而富有特色的的课堂,也会培养会生动而有个性的学生。因此,评价课堂上的教师,不应当仅仅按照一个预设的理想模式,测量教师是否入轨,教学基本功是否适应

9 / 12

学科要求,而是应当更多地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确定的有效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活动建构、实施动态生成性教学、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对话质量等。3、关注个体差异,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存在着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因而即使在课堂上,也应该允许他们按照不同的节拍,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感受和成功体验。能否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树立起“尊重差异、追求个性”的现代教学观念,是衡量新课程背景下课堂优劣的重要标尺,也是课堂是否富于生命活力的重要分水岭。

三要让评价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保障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顺利过渡。从传统课堂切换到现代课堂,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认识渐进、实施步步跟进的发展过程。1、传统教育中的宝贵经验不能完全抛弃。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理想课堂,需要找准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着力点,勿让教师成为新课程计划的阻力;要正确认识知识在人的智慧生成中的基础意义,防止“去知识化”倾向的产生,对于传统教学一棍子打死的冒进理念和做法,是不切实际的。2、正确估价新课程实施的教育生态。新课程是伴随着新的培养目标一起走进我们的课堂的。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必要的物质支撑和广泛的社会支持。新课程的实施有一个由理念到实践的发展过程,不能急于求成,生搬硬套西方的课堂教学模式。边实践,边总结,再实践,再提高,这应是一个基本的操作思路。3、注重实效,保证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顺利过渡。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确立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在此之外,其他诸如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应用,都是次要的,属于从属意义的。没有最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有更好的课堂教学状态,真正有效的评价导向应该是目标简单、内容简约、方法简便的。

六、关于课题研究的困惑和思考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课题历时三年,行将告一段落,但本课题的研究远没有结束。我们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总结出来的教训,同样是本课题重要的成果之一。

(一)本课题研究伊始,便着力探讨教学指导、管理与研究相结合的最佳路径。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特别注重研究工作的实践基础和指导工作的研究背景,反复强调要将教研工作研究、指导和服务三大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可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以会议代替指导、以活动代替研究的现象。我们开了许多的研讨会,但研究会的成果多大程度的转化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实际行动和实践智慧,尚是一个未知数。课题组在学校调研的时候,个别化、选择性地走进课堂,对课堂的实际教学生态知之仍然不够多

10 / 12

(二)本课题研究确立了“面上推广、点上突破、环节上落实”的基本实施框架。总体来说,这种上下联动、团队联合攻关的课题研究模式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强势推进全市高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当课题组将主要精力投放到面上推广时,“点”的突破就显得略为薄弱。各子课题之间研究的力度、层次和水平极不均衡,少数子课题有蜻蜓点水、走过场的倾向,应该研究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三)课题组对语文有效教学相关因素的认识还不充分。语文是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五四以来,百年演进,流派众多,理论更迭较快,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及其习得的规律,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怎样学语文?如何推进语文教学的高效运转?其中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不言而喻。本课题研究的范畴虽然仅仅局限于高中语文,且是课堂教学,但关于语文学科所涉及的矛盾一个也无法回避。因此,研究的内容仍然偏多,面仍然偏大,对某些具体环节的深挖也不充分,如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问题、课堂中预设和动态生成问题、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相辅相成问题等等,因此,成果还不丰富。

(四)高度应试教育背景下,贯彻新课程理念,需要践行者的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尝试的步伐再迈开一点。相对于此,课题组显然还缩手缩脚,推进的策略和措施,整合、验证别人的理论偏多,原创观点并大胆付于实践的还相对偏少,一些看法还未经过时间的充分证明,正确与否还要进一步认证。但我们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我们以语文学科抱有深厚的热爱之心与探究之情,坚持不懈地在这块园地里继续辛勤耕耘,我们的事业就会不断深入,广大语文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终究会成为历史。

(二)论文成果

八、研究后的思考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比如作文教学的初高中衔接和系统化问题;阅读教学的“量”与“质”的关系问题;课堂语文实践活动与语文教学成绩的“转化”问题;如何利用情感因素提高课效的问题;语文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某些矛盾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度问题;课题组研究人员的力量统整问题;研究成果(论文、心得、公开课)向校外的推广问题等。

在今后的教学和研究中将把以下几个方向作为重点:

第一,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方式和效果研究。学生在作文和阅读课堂如何才能真正动起来,实现思维度的最大化。

第二,如何现代化先进教学设备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有利。目前教学先进手段的使用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已经流于形式,对提高课堂效果起反作用。

11 / 12

第三,对内涵型子课题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探讨,比如对教学环节、课效优化途径和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三年以来,本课题研究已经拓展到更深更广的领域,几乎涉及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各个方面。课题组也取得可观的研究成果和珍贵的研究心得。以后我们将把研究进一步推进,力争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九、主要参考文献及著作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钱梦龙与导读艺术(钱梦龙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有效教学十讲(余文森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周成平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 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林华民著,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6)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王荣生著,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8) 听袁卫星老师讲课(袁卫星著,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2) 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张天宝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韩军与新语文教育(韩军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课题组 20xx年10月

12 / 12

更多相关推荐: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规范格式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规范格式一般说来,一篇正规的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或结题论文应包括以下部分:课题名称:标题是对研究报告的高度概括,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常用一个动宾词组去表达,基本要求是确切、简洁、醒目和避免雷同…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中学生的早餐问题研究小组成员:***班级:高一(三)班指导教师:***结题时间:20**年3月31日中学生的早餐问题研究性学习摘要:目的是了解中学生对早餐的态度及认识,对学生的早餐情况进行调查…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雾霾谁才是环境的真正杀手有关雾霾对地点的影响的调查研究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执笔指导教师自己学校与班级有关雾霾对的影响的调查研究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年月有关雾霾对的影响的调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课题...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课题组长陈志良课题组成员林康金林进劲周坤华陈兆帮指导教师余丽一研究的缘起无论在课堂上还是休闲时间都会见到很同学玩手机打游戏的上网的在线聊天的甚至在睡觉前也会见到同学鹏...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

文字报告以文字说明为主,包括封面、摘要、正文和附件。各项基本要求如下:①封面标明课题名称、研究时间、班级、指导老师、组长、小组成员。②摘要控制在250字以内。③正文字数控制在3000字左右,4000字以内,宋体…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案例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组长向坤勇课题组成员胡浩执笔胡浩潢川县中学高一5班仁和中学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安顺一中学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研究性学习课题组62820xx安顺一中学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研...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案例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安顺一中中学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课题组长龙思佳课题组成员肖涵予执笔肖涵予贵州省安顺一中学高一5班安顺一中学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研究性学习课题组62820xx安顺一中学学生日常消...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当代教育思想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教育已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家所重视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课...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关于高中生打工及其工种的调查现在的社会生活条件普遍良好我们这些孩子更是没经过什么风浪平时衣服裤子零食书刊都只要向爸爸妈妈说一声便可得到但是仍然有同学在提出要去打工对于这个打工问题众说分云那么到底高中生打工是否一...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校园个性化垃圾桶的设计方案1504小组成员赵琼蝶万成刘英毅胡梦静王煊管莹莹摘要垃圾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另外随着时间的逝去垃圾桶渐渐地不被重视而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及样本设计等设计出了既美观...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组长王博伟组员任思纯任思洁翁悦芝朱龙真妮孙露倩吕珏妙崔安妮学校开展了一年一次的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是我们在学习课堂的知识外还有更多机会将课堂的知识加以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研究性学习这样的课程对教...

研究性学习 结题报告

研究背景目的本组研究性学习课题,基于太原频繁的交通状况,针对两个典型路口进行研究:广场路口(广场东街与迎泽大街交叉口)和火车站路口,旨在发现太原市堵车问题根源,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得出一般规律。太原市车辆多,…

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5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