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勉乎哉——读《敬告青年》有感

时间:2024.5.4

青年勉乎哉

——《敬告青年》读书报告

自鸦片战争失败,国门顿开后,中国开始艰难地走向民主富强的现代化道路,从经济政治到文化生活皆收到西方文明的影响。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最终效果不尽人意;辛亥革命后更近一步,学习西方的制度,国人仿佛看见了曙光,然而革命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再次使国人陷入了迷惘的深渊,中国何去何从?以陈独秀为首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开出了药方——开展新文化运动,从思想层面解放中国。而新文化运动的载体之一便是《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敬告青年》作为创刊号的第一篇文章,更是振聋发聩,影响深远。

陈独秀于《敬告青年》中提出“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的观点,重视青年对国家富强之意义,希望青年做到“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六点要求,成为“新鲜活泼、自觉而奋斗之青年”,以对抗陈浮腐朽的落后思想文化及习俗,使国家“脱胎换骨”。

其中,“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准则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直击中国不停错失发展进步良机的问题。在历史上重农抑商的中国曾有发展商业、积累原始资本的机会,就是玛戈尔尼访华时提出的通商要求,依照当时中国的经济水平、世界地位及各国对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的需求,在全球化世界贸易初期占据优势自然而然,但是我们的坚持“天朝上国、地大物博”,闭关锁国,拒绝通商。这一个简单的拒绝,不仅是拒绝了商贸利益,更是拒绝先进的经济模式、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以及发展壮大,成为世界强国的机会。直到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失败,国门稍微打开后,中国才被动地有了微弱的发展新气象。而日本打开国门,直面世界,最终强盛的例子也证明了“投一国于世界潮流之中,笃旧者故速其危亡,善变者凡因以竞进”。因此拥有世界眼光,打开国门才是发展的前提,只有这样,中国青年才能接触欧美先进的器物、制度、思想,才能“新鲜活泼”,中国才能有发展的动力。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高举“科学”大旗,主张用科学理性的思维看待世界万物,进行生产生活活动。这一准则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根基——天人合一。国人愚昧迷信,认为皇帝是真龙天子,代表了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天的意志,拥有无上的权威,如果妄加怀疑、冒犯、违背其言论就是违背天意,会遭到神的谴责和惩罚,因此一直匍匐在皇帝脚下,不敢稍有逾矩,自然也没有民权与皇权的对立。但如果国人开始懂得自然科学,则会明了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律,不再迷信有神明,有天意,更不会迷信皇权,对封建制度怀着畏惧心理。另一方面,这一准则也鼓励青年树立科学态度、发扬科学精神,客观看待历史、社会变迁,了解人民权利与义务,拥有独立的人格,运用科学知识造福民众使生产会更高效,生活会更健康。无疑,这一准则是改变国民性格、思维的极好方法。

但是《敬告青年》中,陈独秀先生在“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准则中提出的“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的观点较为偏激,有局限之处。先生判断虚文的标准是“物质不切于实用者,虽金玉圭璋,若事之无利于个人或社会现实生活者,皆虚文也,诳人之事也。”这样的标准较为主观,完全为作者激励青年摆脱旧文化的目的服务,而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单纯信奉“实用主义”。举例来说,文学、音乐、绘画等知识与经济、贸易、化工等知识相比实用性较低,对个人收入和社会变革的影响小、见效速度慢,甚至很多情况下掌握文艺性知识的人社会地位不如企业家、政治家。但是,看似、无法为个人或社会创造直接利益、物质财富的,没有多大实用意义的文化真的“不如布粟粪土”吗?如果只重视实利、重视看到见、摸得着之物,长此以往,社会将极容易道德缺失,人人争名逐利,陷入人心浮躁、焦虑不安的窘境。从某种意义上讲,“虚文”之物,比如孔子的某些思想,有利于国民道德的建设和人们精神境界的提高。现如今我们的社会人人浮躁,心灵空虚,幸福感微弱,不正是因为脑海里只剩“实利”,而没有存放些许能够抚慰人心,净化灵魂,提高修养的“虚文”之物?

读罢《敬告青年》,陈独秀先生对青年进步的殷切期盼令人动容。虽然他提出的六点要求中存在一定局限性,但这些都可以理解,在西方文明入侵,国家民族危急的时代,提出如此一针见血的建议难能可贵,其中的一些建议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作为青年群体的一员,我深深为先生的“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所感动。我们作为社会的新人,本该“新鲜活泼”,积极向上,“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肩负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并“奋其智能”为理想而奋斗不止。然而大学里终日碌碌无为,浑浑噩噩,只求三餐温饱,一觉睡到自然醒,甘于安逸平庸者为众,这样的生活如何能拥有青年的激情和勇气,如何能实现个人的理想与追求,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兴旺有从何谈起?既然我们生活在这个年代,就应当珍惜光阴,练就强健的体魄,“遵新陈代谢之道”,乐观积极,奋发向上。青年是社会的希望,青年的状态就是社会的未来,青年当自立自强,正如先生所言“青年勉乎哉”!


第二篇:敬告青年读后感


读书心得

读了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一书,让我更加明确

了青年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国家的昌盛与繁荣富强离不开青年的努力拼搏。陈独秀在这一书中以其丰富的社会阅历和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出青年人要“自主而非奴隶”“进步而非保守”“进取而非退隐”“实利而非虚文”等一系列观点。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

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一个国家就是需要这样的青年去建设。所以,强国首先要强民。要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待国家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

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将青年形象的比喻成细胞,国家比喻成人身,道出了青年对国家繁荣富强所起到的的重要性。

《敬告青年》一书中指出:“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盖自认为独立自

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陈独秀通过这句话来敬告青年做人要有自主性而不应有奴隶性。做事不仅要有自己的见解而且也要有勇气去实施。纵观古今,成就大事者无数,他们取得成功的途径各不相同,但却有一共同特点,即他们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做事从来都是自主的而并非是被别人奴役或驱使。

中国有一句古话:“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浩瀚的宇宙,森罗万象,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着,万无保守现状之理;从古至今我们也可以看到,凡是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故陈独秀在文章中指出青年要不断吸取精华,不断进步而不应故步自封。只有不断创新坚定信念并为之不懈努力才会取得成功,社会才会进步。

通过《敬告青年》一书我了解到了陈独秀对待

进取和退隐的态度——生存竞争,势所不免,一息尚存,即无守退安隐之余地。排万难而前行,乃人生之天职。以善意解之,退隐为高人出世之行;以恶意解之,退隐为弱者不适竞争之现象。作为新世纪青年人的我们要铭记陈独秀先生的劝告,我们要勇敢的面对

困难和挑战。要想办法去解决困难和挑战,而不应畏惧它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不要逃避,不要退缩,更不应置身事外。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自然规律。弱肉强食这是生存法则。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必须使自己变得强大。退隐,也许是喜欢与世无争的感觉;也许是不能承受来自外界的压力。但无论是哪一个,都不能成为你逃避困难的理由。他的积极进取的态度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要将这一敬告铭记于心。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畏惧,不服输,不退缩。在逆境中不断的磨练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陈独秀还在《敬告青年》一书中阐述了做人做

事应该重实际而非虚文这一观点。陈独秀在书中指出“周礼崇尚虚文,汉则罢黜百家而尊儒重道。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无一不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此段话用以说明不切实际的事物,虽金玉圭璋,不如布粟粪土。如果是不利于社会和个人的事,那就是虚文的,诳人之事。诳人之事,虽然是祖宗所遗留下来的,圣贤所垂教的,政府所提倡的,社会所崇尚的,皆一文不值!只有实际的事才是值得去为之努

力,为之奋斗的!在现今社会中也存在着这样的一些人,夸夸其谈,高谈阔论,做事说话不着边际。这样的人往往是不会有所作为的。只有脚踏实地的人才有可能成功。

无论在什么年代科学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经

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科学。科学是人们对于事物在客观认识的基础上阐述自己主观上的理解,二者并不矛盾。与科学相对的就是想象,想象就是超脱客观的现象,也脱离了主观的理性,只是凭空构造的,没有实际的证据。陈独秀提倡青年们要坚持科学拒绝想象。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于其他民族,主要原因就

是欧洲注重科学发展。想要脱离蒙昧时代,就应当以科学为重。农不知科学,故无择种去虫之术。工不知科学,故货弃于地。凡此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想要根治,就要利用科学。用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

《敬告青年》一书为迷茫徘徊的青年们指明了

道路,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为青年们设定了目标。同时也寄托了陈独秀先生对待青年们的期望,更是一种对国家命运的期望。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也要以此为戒,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

和社会有用的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更多相关推荐:
敬告青年读后感

读敬告青年有感近代以来为挽救国家危亡中国的先进分子曾历经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却屡屡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

敬告青年读书笔记

当代现代之青年敬告青年读书报告摘要敬告青年在开篇就热情讴歌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并且以进化论来阐述我们的社会要遵循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才能继续生存于世界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

敬告青年读后感

敬告青年读后感敬告青年是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表达了他反对封建礼教追求民主与科学的强烈愿望而谁又能完成这个壮举陈独秀寄希望于广大的青年但怎样判断孰为新鲜活泼而适于今巨之争存孰为陈腐朽败而不容留置于脑里呢...

敬告青年读后感

敬告青年读后感141711班阿依达尔12171025一写作背景陈独秀写下敬告青年的时间是19xx年1840年中国的被动开放至此已有75年在这个过程里中国自身的变革一直在不停地进行先是局部地区被西方打开后来逐渐变...

敬告青年读后感

敬告青年读后感清朝闭关锁国末期慈禧对天下的统治逐渐变的衰弱民间出现了很多革命与变法戊戌变法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救国变法运动尽管没有成功但是它所推崇的很多思想还是十分先进并且很有活力也为后续的革命做了很好的奠基辛亥革...

敬告青年读书笔记

敬告青年读书报告文章背景与主要内容本文是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表达了他反对封建礼教追求民主与科学的强烈愿望他满怀激情地讴歌青年涕泣陈辞寄希望于活泼之青年呼唤青年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号召青年奋其智能...

陈独秀《敬告青年》读书笔记

陈独秀《敬告青年》读书笔记19xx年陈独秀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当时中国时局变化使陈独秀深受刺激,他认为在中国搞政治革命没有意义,而欲“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经过努力,上…

敬告青年读后感

读书心得读了陈独秀的敬告青年一书让我更加明确了青年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国家的昌盛与繁荣富强离不开青年的努力拼搏陈独秀在这一书中以其丰富的社会阅历和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出青年人要自主而非奴隶进步而非保守进取而非退隐实利...

警告青年读后感

窃以少年老成中国称人之语也年长而勿衰英美人相勖之辞也此亦东西民族涉想不同现象趋异之一端欤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於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於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

青年近卫军读后感

青年近卫军读后感青年近卫军大体讲述了19xx年7月德军突破苏联南方军防线占领了克拉斯诺顿因为德国法西斯的暴行许多苏联共青团员组织起来建立起以奥列格和杜尔根尼奇为首的地下抗德军组织青年近卫军他们任务时大时小挂红旗...

18--《 青年近卫军》读后感

青年近卫军读后感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年轻的人们消逝在白桦林白桦林应该很多人都知道国际歌也许也有很多人学过吧那么在青年近卫军一书中那些英勇的青年近卫...

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是的考虑读后感

读书报告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完马克思的这篇文章不得不佩服马克思深刻的思想在刚刚中学毕业就能够写出如此深刻的文章实在令人叹服马克思在文章中谈论了青年人在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时应该考虑的事情并对青年人提出了一些...

敬告青年读后感(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