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开场锣鼓

时间:2024.3.31

第一讲

环节一:自我介绍

能和大家在这里一起学习,感到很荣幸。 开场锣鼓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作文特色班”和老师一起学作文。我姓吴,来自桃源新理念教育培训学校总部,

首先,我们相互认识一下吧。今天来到课堂上的同学不多,但都是作文爱好者,希望大家在课堂上能畅所欲言。 环节二:写好作文靠勤奋

一:鲁迅谈写作

一提到作文两个字,在少年朋友中间用的上一句俗语,叫做“几家欢喜几家愁”。写得好的同学,提起笔来,兴高采烈,喜上眉梢,笔下的文字如溪水一样汩汩流淌,文字内容具体,感情丰富,人见人爱。而不善于作文的同学呢,提起笔来,苦思冥想,愁眉不展,笔底下的文字犹如在挤已经所剩无几的牙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出不来多少,他们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自己也糊里糊涂,至于文采等,更是无法顾及了。为什么都是同龄人,水平竟有如此的差距?难道是天性决定的吗?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

最是令人凄绝处,孤檠长夜雨来时。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

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

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

“从来一别又经年”,是指鲁迅只能一年回家一次,每次一别就要分离一年;而又相隔万里,要经陆路和水路,仰望长空,深感路途的遥远。千言万语,并为一句,要说的是:可要努力学习啊,“文章得失”靠我们的勤奋好学,而不能听天由命呵。

鲁迅先生早已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的观点。写作文,靠的是勤奋。但在实际学习中,写作文,总有个高低优劣之分,但是,还要大家掌握了作文的基本要领,懂得了提高作文水平的基本途径,而且按照要求一步步去实践,我想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容易做到的。

二:文盲到作家的蜕变

1、出示图片,请你猜一猜图片中的信息。(出示高玉宝入党申请书图片)

第一讲开场锣鼓

1

2、解释图片

高玉宝是由文盲逐渐成为著名作家的。他读书、识字甚至后来搞创作都是缘于入伍后的入党。19xx年初,

战斗中机智勇敢而又积极上进的高玉宝一心想要入党,写志愿书难坏了他。最后他向党组织交去的虽然只是一张写有8个字的申请书,但费了他大半天的精力。在“我从心眼里要入党”8个字中,他只会写“我”字,其余的不是写别字就是靠画代替(见左上图)。“从”字画了个毛毛虫;“心”字画了颗红心;“眼”字画了一只眼睛,“里”

字画了个梨;“要”字写了个“咬”;“入”画了条鱼;“党”则画了个大钟,表示钟声当当(党)。

3、从图片谈起

这份近似天书的入党申请书破格被组织收下后,激发了高玉宝识字、读书的强烈愿望。后来,随着识字的增多,苦难的童年经历激起了高玉宝写书的冲动,并从此开始了艰难的创作道路。写书和写字完全是两码事,一段故事中不会写的字太多他就用笨办法画图。如“哭”字不会写,他就画一个孩子张着大嘴,眼睛下面滴着泪;“鬼”字不会写,他就画一个恐怖的人,嘴里伸着舌头??就这样,高玉宝用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连写带画,完成了二十多万字的长篇自传小说《高玉宝》。他还写出了《半夜鸡叫》、《我要读书》等许多作品。(出示相关图片)

第一讲开场锣鼓

第一讲开场锣鼓

我们现在同学的文化水平,总比高玉宝当时的文化水平高出许多吧,高玉宝能做到的,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到呢? 环节三、写好作文的关键——有内容

作文,又称为“写话”。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就可以成为作文了。当然,说话也要经过思考经过训练,并不是嘴一张,话就可以滔滔不绝地如地下的泉水不停的冒出来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文,言之有序,要做到这些,也都要进行训练。训练说话,有助于写作,训练写作,又有助于说话。下笔成文,出口成章,表明了说话与写作相辅相成,关系密切,我们在平时要同样重视,认真训练。

有人说,高玉宝能写出精彩的文章,是因为他有内容可写。这句话讲得非常正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的“米”,哪来作文的“炊”?问题是,有些人身在宝山不识宝,对于写作的内容不善于识别,不善于去选取,文章又怎么能写得好呢?帮助大家识米、找米、选米,也是我们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

小互动说了这么多了,老师想听听大家的看法。你认为 写好作文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有人说要掌握丰富的词汇。词汇丰富了,写作时,脑子里的词语就会一个一个跳出来。我书看得少,词汇不丰富,所以作文就干巴巴的。不错,没有一定的词汇量,作文当然写不好。但是不是词汇量多了,作文就能写好了呢?也不见得。否则,我手里准备好一本词典,随便翻翻,让词典中的词语跳进作文里,作文不就出来了?但天下哪有这么方便的事情呢?你看到过这样写作的人吗?又有人说,写好作文,要懂得各种写作的方法,怎么开头啦,怎么描写啦,如果心里有一套“作文大法大全”,一篇篇好作文不就会从我的笔下诞生了?不过,你是不是看到有这样的人成为“大作家”的?方法固然要懂一些,但如果没有好写的内容,你又去写什么呢?所以,我们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方法再好,没有“米”,没有内容,作文绝对写不好。由此看来,写好作文的关键,是要有内容可写。一个人如果有话好写,有话要写,即头脑中储存了许许多多的内容,那么,写好作文,就不用发愁了。

2

有人可能会说,我们一天到晚读书,从家里到学校,两点一线,生活十分单调,又有什么内容好写呢?告诉你,要写的内容可多了!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一样一样告诉你,千万不要着急。先教你一个小巧门吧,记日记。哪怕是三言无语也行,把自己一天中见到的新鲜事记下来,心血来潮的小点子记下来,小小心情记下来 呵呵,那可是一笔财富呢! 环节四、训练一《介绍自己的名字》

说行动咱就行动,先从每个人的名字谈起吧。今天我们就来完成《介绍自己的名字》这个小习作。自己的名字,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但要介绍得好,却须动一番脑筋啊。下面我们把王添舒同学写的《介绍我的名字》读一读。

介绍我的名字

我叫王添舒。王是我的姓,改不了。添舒是我的名,妈妈为我取的,这个名字取起来还有着一波三折呢!因为我家有两个孩子,我是老二,哥哥比我大12岁,我们俩都属狗,哥哥叫王贝舒。奶奶便开了个玩笑:“不如叫王狗舒吧。”这一说,大家先是笑了一阵,接着都纷纷摇头,是呀,这名字也太不雅了吧。多亏爸爸及时上前替我说情,他觉得我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为家里多添了一份快乐,叫王多舒倒不错。但又觉得读起来不顺口,哪天写名字时把“多”字写分开了点儿,变成了两个“夕”字,说不准谁还会叫我王夕舒呢!后来,英明的老妈上阵了,她一思考,“添”和“多”意思相近,读起来又颇具韵味,全家便叫我王添舒了。

现在,想想这个名字也挺好听的,为家里增添舒服,为学校增添舒服,为自己增添舒服。嘿,多好的名字呀!

本文在介绍名字的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全家温馨、和睦、民主的良好氛围,体现了新型的家庭关系。小作者文笔简洁活泼,显示了自己生活在这个家庭里的幸福、快乐的心情。

你看,这篇作文写得多么生动。你是不是可以结合自己姓名的特点,写出有趣的文字来?

看了例文,你觉得介绍自己的名字怎么介绍合理呢?

介绍自己的名字,除了将名字的写法外,还要讲讲它的来龙去脉,取这个名字的意义,还可以说说与姓名有关的趣事等。

下面,就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姓名的来历或故事吧!

真好,有了说的基础,写起来就不费事了,那就请大家课后完成这篇小作文,要求不少于300字。写好后在 《作文批改网》发表,老师给你批阅,期待佳作吆!

《开场锣鼓》教学反思

第一讲结束也有好多天了,但那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我是个急性子,备好课以后只试了一次,就邀请大家来上课了,什么设备、学员、网络因素都没有做过周密的思考,以为和以往一样备好了上就行了,没想到问题还挺多。

一是学员的问题。这个问题急得我大汗淋漓,眼看开课时间就要到了,来围观的却没有几位。赶快给自己的学生发邀请函吧,那知不是没电脑,就是有事忙。哎,都怪我没有事先通知大家。幸亏还有乔国茜、刘鼎轩、宫玺三个同学一直坚持着听完,要不我可就真的演“空城计”了。看来以后要开课,一定得事先告知每一位想来听课的同学。

二是讲课设备的问题。这个问题搞得人哭笑不得。本来老师讲课思路清晰,学生积极参与是件开心的事,可一会出现一个小故障,要么是有杂音,要么是错按了按钮,害得一节课讲了一个多小时。看来网络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啥都得考虑好。不仅要考虑自己,还得考虑学员。

3

三就是自己调整心态的问题。一遇到个事就发毛,这是我最大的毛病。一有点出乎意料的事出现就没招了,并且很容易就表露在了脸上,学员一下子就会发现老师的点滴变化,这哪行呢?还是磨练得少,还不够沉稳,这是自己目前第一时间要努力进步的地方。只有满怀信心地迎接所来临的一切,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好。

课后,这三个同学都介绍了自己的名字。读了孩子们的习作,心中还是有点成就感的,不管怎么说,自己的课没有白上,虽然漏洞不少,但有收获!

这一讲请大家写一篇作文,介绍自己的名字,大家都写得不错,不仅介绍了名字的写法,还说了名字的来龙去脉,还有的同学介绍了名字的故事,比如宫玺同学的作文,就讲了自己名字的谐音引发的有趣的故事,还寄托了他的美好愿望。看来,一个小小的名字也有许多可写的东西,而且如果大家能朝纵深处开掘,写出它的深广度,这样,文章可读性就强了。这就是“小”中见“大”,写作文,就要学会这种从生活中选择“小”的材料,“小”的角度,进而让它们反映出“大”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只有上好每节课才是最好的磨练。网络教学的魅力还有待自己和伙伴们发现!希望能更上一层楼,上出优质的网络课程。

4

第二讲 活色生香

环节一:了解“活色生香”这个词语

同学们,你看到这个词语想到了什么?“活色生香”这个词语,说的就是绘画等一些艺术品,由于色彩涂抹得好,看上去非常鲜艳,富有生命;把艺术品的色彩写活了,那所画的花卉等,竟会传出阵阵香味,就像真的一样。我们写作文,进行刻画,也要努力用文字做到“活色生香”这一点。今天我们就以《我最爱吃的??》作文为例,谈谈如何做到“活色生香”吧!

环节二:学习例文体会“活色生香”的妙处

说到自己爱吃的东西,不少同学就开始蠢蠢欲动了,有的竟直咽口水,恨不得马上能吃到这种东西。可是,如果让他把这种东西描绘一下,他却只能反复地说“好吃好吃”,“我太爱吃了”,别的就讲不出来了。这样讲,如果写下来,是不可能成为一篇好作文的。会写作文的人会怎样做呢?大家知道,凡是食品,一是有形状,二是有色彩,三是有香气,四是有味道。介绍,就要准确地把他们的形、色、香、味描绘出来,让人具体地感觉到。

第一讲开场锣鼓

常德有一种南翔小笼包,是常德的特色点心。有位叫张雪儿的同学最喜欢吃。她这样写道:

小笼包子是常德的特色小吃。当看到刚出笼的包子热气腾腾的样子就让人垂涎三尺。小笼包子很小,底较大,越往上越小,最顶端是打着皱褶的圆形小口,整个形状有点儿像迷你火山呢。它的皮呈象牙色,放在灯光下,可以发现皮是半透明的,透过薄薄的皮,还能隐隐约约看见里面的馅儿呢。

它不仅小巧玲珑,模样可爱,味道也非常好。在吃的时候,先让它在醋碟儿里蘸上一蘸,接着,轻轻将柔软的外皮咬个小口,沾有香醋味的韧韧的皮儿顿时在口中散发出一中特有的芳香。这时,你如果斯文地小心地对准了那被咬破了的小口子吸一下,将那鲜美的还带有一点烫的汁吸出来,你就会感觉到有一阵暖意渗透全身,浓郁的鲜香久久回味在嘴里,挥之不去。

5

品完了汁,便进入了最主要的环节——吃小笼包子。它可真是“小身材大滋味”啊。三口两口狼吞虎咽便下了肚皮,在填饱了肚子之后,自然忘不了回味那满口余香。小笼包子的馅儿又香又有嚼劲儿,好吃极了。

在这段文字中,张雪儿同学抓住了小笼包子的形、色、香、味,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特别写出了自己的感觉,很有感染力。不少外地人可能没有见过这种食品,如果对它的小再用比喻、比较等方法刻画一下(如写它只有半个乒乓球那么大),那就更好了。包子的馅儿,也可以写得再细致些。有一个同学这样写道:“一阵香味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起一个小笼包子,咬开了一点皮,然后慢慢地吮吸着里面又香又鲜的精细的肉末了。在如此美味的食物引诱下,我赶忙把它放进嘴里,瞬间,我的嘴里充满了蟹黄与肉末的清香。”

环节三:如何做到“活色生香”——全面观察,立体感受 写食品是如此,写别的事物也是这样。把形、色、香、味细致地写出来,就要学会去观察。有人认为观察主要用眼睛,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要把作文写好,就要调动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把他们充分运用起来。眼管视觉,耳管听觉,鼻管嗅觉,舌管味觉,身体皮肤管触觉。这样,你写出来的东西,才有可能是立体的。再把这些感觉汇总为人的印象,便有了人的褒扬、贬抑,有了人的喜怒哀乐,把它们用文字描绘出来,就能对读者产生感染力,使读者喜欢你写的东西。

有一位同学写迎花:“满遍野都是美丽、朴实的迎春花,开得生机盎然,热闹非凡。那比率柔软的直跳,像瀑布般从崖上直泻下来;弯曲上翘的枝尖,就是瀑布与山石相碰撞弹出的水花;粉黄色的花朵,星星点点地缀在绿枝上,微风轻拂,似一群俏丽的花仙子在秋千上荡漾。”这段描写,如果停留在“美丽”、“生机盎然”“热闹非凡”,给人的印象还是笼统的,模糊的。有了后面的细致刻画,迎春花才会活脱脱的出现在读者面前。只要我们尽可能调动感觉器官,把感觉到的东西刻画出来,作文就可以写得生动活泼起来。做这项训练,可以分别写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然后再将它们综合在一起,就如同画画一样勾轮廓、着色,所写对象便会在读者的眼前活起来。

环节四:训练二:写《我最爱吃的??》

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写的东西有很多,就那喜欢的食品包括小吃、零食、冷饮来说,少说也有十几种。我们能不能动手去写一写,试一试呢?如果写出来的东西让别人看了能产生食欲,那你的作品就成功啦!

6

7


第二篇:锣鼓乐


锣鼓乐介绍

陕西的锣鼓乐可分为伴奏锣鼓、清锣鼓和表演锣鼓三类。陕北多为伴奏锣鼓,关中一带以表演锣鼓和清锣鼓见长,陕南以伴奏锣鼓和清锣鼓显现其特色。 (一)伴奏锣鼓·以伴奏社火节目为主,这些节目,有陕北的秧歌舞,跑旱船,关中的狮子、龙灯、高跷,陕南的彩莲船、耍狮子。 (二)清锣鼓·这种锣鼓乐,也常在年节喜庆时演奏,但它不带任何舞蹈表演动作,也不为社火节目伴奏,而是纯锣鼓乐器合奏。 (三)表演锣鼓·这是指演奏者同时作各种简单舞蹈动作的锣鼓乐,舞蹈的表演者也就是各乐器的表演者,几乎每一种表演锣鼓都有一段传说故事。这种锣鼓乐,只见于关中一带。 应用乐器和组合形式 陕西锣鼓乐所用乐器可以归入鼓、锣、镓三类之中。 鼓,有大鼓、堂鼓、小堂鼓、板鼓等。 锣,有大锣、马锣、小锣、双云锣、云锣。 镓,大镓、小镓、大饶、小饶、大钹、小钹等。 曲目 有的班社,为继承一个大型曲目的演奏而存在,这个大型曲目,也是一个曲种。因此,曲目、曲种、班社三者就合用一个名称。如《转鼓》(宝鸡市)、《十样锦》(咸阳)。 有的曲目,原是练习用的基本鼓点或以这基本鼓点发展而成的。如《两槌》、《同槌》。 有的曲目表示一种结构形式或打法技巧。如咸阳市的《十样锦》由10个段子用不同的方式连接,循环交替,变化发展而成为一首完整的乐曲,西安市的《十样锦》则以10件乐器在乐曲中穿插独奏、对奏和镶嵌、交织敲奏,造成活泼跳跃的情趣和丰富的音色对比。 有的曲目表现一定的内容而在于定石。如《八仙过海》等。 风格特色 陕北、陕南、关中的锣鼓乐及其演奏,各具特色、风格不同。 陕北锣鼓乐多为秧歌伴奏,特点不甚显著。陕南锣鼓乐多用细铜器,编制以小型多样、单件乐器组合见长,而关中锣鼓乐则多用粗铜器,编制以完整完备,群体组合为特征。在艺术表现方面,陕南锣鼓乐讲究轻敲细打,鼓点疏密相间,节奏复杂,音色平富,风格明快爽朗,轻巧华丽,关中锣鼓乐则善于以不同类别的乐器作纯音色对比性演奏,阵容庞大整齐,气势夺人更兼舞姿雄健,步伐豪迈,有激人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鼓舞作用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山西绛州鼓乐初探

内容提要:山西是“鼓”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鼓乐品种繁多、艺术水平发展较高的地区之一。被称为“晋鼓之秀”的绛州鼓乐是近年来山西鼓乐发展的楷模。包括绛州鼓乐在内的山西“晋鼓”,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之。从部分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的文物来看,唐代大曲《秦王破阵乐》,是吸收了许多晋南地区(包括新绛县)的民间音调和鼓乐风格发展而来的;绛州鼓乐演奏技术丰富,风格独特,是山西鼓乐演奏的代表鼓种;绛州鼓乐的曲牌和创作曲目为我国鼓乐和山西

鼓乐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而《秦王点兵》又为绛州鼓乐众多曲目中的经典。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山西;民间锣鼓乐;绛州鼓乐

中图分类号:J619.426 文章标识码:A

山西民间音乐蕴藏丰富,绚丽多采。其中锣鼓乐是山西民间音乐中的一支奇葩,而近年来以崭新面貌活跃在民间音乐舞台的绛州鼓乐又是山西各类民间锣鼓乐中的姣姣者。它不仅在国内各类锣鼓乐比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且二十余次走出国门,将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和锣鼓精髓自豪地展示给了国际友人。

绛州是今新绛县的旧称,它位于山西南部,地处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三角州。远古处于尧、舜两都之间,是古代黄河流域暨河东地区经济文化的名城。北魏定雍州及太平郡,后魏明元帝时称柏壁城。唐初是秦王李世民转战南北的必经之路和主要战场。此后改柏壁为绛州,亦称绛郡。宋时合称绛州绛郡。金时升为晋安府。元后改回绛州。明时省正平县入州。清时该州直隶山西省。民国时定新绛县。

晋鼓历史悠久,其演奏艺术水平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处于领先的地位。而以三晋名城绛州为首的晋南锣鼓,又为晋鼓的主要流派之一。春秋时期,即有“晋鼓秦筝”之说。“晋鼓”,泛指流行于三晋地区的古代鼓乐,同时也指晋产名鼓。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19xx年)的基本完好的铜鼓,其形状与早期文献中记载的建鼓是基本一致的。《仪礼·大射仪》载:“建鼓在阼阶西。”郑《注》:“建鼓树也,以木贯而载之,树之跗也。”《礼记·明堂位》所说的“殷楹鼓”,意为“楹谓之柱,贯中上出也。”我们还可以通过汉代画像石上的建鼓,且建鼓又为三晋之鼓①中证明,南方一带的鼓,为先秦和汉时期晋鼓传到这些地区演变而来。民

间传说黄帝与蚩尤战于阪泉之野②,可能就是用绛州大鼓鼓舞士气:鸣鼓而攻,卒灭蚩尤。19xx年山西晋南襄汾县陶寺龙山夏文化遗址出土的单面鼍鼓③,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中最重要的文物,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年代最早的鼓。它可以证实,鼓至少在六千多年以前就已有之。比国外发现最早的埃及第三王朝时期的铃鼓壁画图早二千多年。《礼记·明堂位》载:“土鼓、蒉桴、苇龠、伊耆化之乐也。④”《吕氏春秋·古乐篇》也有“帝尧立,乃以麋 置缶而鼓之,以象上帝玉罄音,以致舞百兽”的记载,即《尚书·尧曲》中的“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礼记·明堂位》还有“夏后氏(夏禹的后人)之足鼓⑤,殷楹鼓,周悬鼓”之说。《毛诗传》中也说:“夏后氏之足鼓,殷人置鼓⑥,周人悬鼓”。因此,中国的鼓之渊源,山西晋南一带为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绛州鼓乐的产生,与当地鼓山和鼓水的传奇故事有相当联系。民间传说春秋时期新绛曾有一连刮了7天7夜黄风的天灾,当时的情景是飞沙走石,天摇地动⑦。它不仅扫平了晋国都城,且襄汾境内的焦泉也消声匿迹。但是,在新绛县的北部却流出一大股泉水。同时水的傍边也隆起九座土阜,即《山海经》所称“崆峒山”和“晋之九原”。以后又易名为“鼓山”。而鼓山傍边之泉水,也随之命名为“鼓水”。《乔宇记》载:“泉发于鼓山,山高远如鼓,以形似而名;又泉上有堆如覆釜,行履其上,发音如鼓,是以声似而名”。宋代司马光也曾在《题绛州鼓堆词》 的文章中写道:“作鼓者,人马践之,逄逄如鼓状”。这里的“人马践之”,实际上是指隋末唐初李渊、李世民父子晋阳起兵后,秦王李世民奉命南下。直取长安,途经鼓水,人马淌水而过,足履蹄踏,逢逢作响,顿时,声如擂鼓,一片轰呜,并在柏壁⑧一带与刘武周部宋金刚相持,采用“坚壁挫锐”之战术,大败宋金刚。《资治通鉴》188卷载:“(武德二年十一月)秦王世民引兵自龙门乘冰坚渡河屯柏壁,与宋金刚相持,时河东州县,俘掠之余,未有仓廪,人情 扰,聚入城堡,征敛无所得,军中乏食。世民发教于民,民闻世民为帅而来,莫不归附,自近及远,主者日多,然后渐收其粮食,军食以充。乃休兵秣马,唯令偏裨乘间抄

掠,大军坚壁不战,由是贼势日衰”。在新绛县,至今还有当年李世民屯兵柏壁用的擂鼓台,即秦王兵营的令鼓之地。后来部队将士与老百姓为庆祝秦王在各个战役中取得的伟大胜利,便创作了以表现李世民部车轮声、马蹄声、人喊马叫声、并具有气壮山河而战无不胜气势的乐曲 《秦王破阵乐》。并于武德三年在蒲州镇(今永济县)声势浩大地举行了擂大鼓庆功会。《旧唐书·音乐二》载:“自破阵舞以下,皆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振百里,动荡山谷”。秦王世民也因军民为歌颂他而创作的这首擂鼓渲天的乐曲感到自豪。李世民承父继任皇帝后,虽将此曲调入宫中,凡遇大典盛宴,无不表演这首燕乐大曲,以炫耀自己在灭隋建唐时的功绩。《旧唐书·音乐一》载:“贞观元年,宴群臣,始奏《秦王破阵乐》之曲。太宗谓臣曰:?朕昔在藩⑨,屡有征讨,世间遂有此乐,岂意今日登于雅乐。然其发扬蹈厉,虽异文容,功业由之,致有今日,所以被于乐章,示不忘于本也。”另外,从新绛吴岭庄、南范庄、寨里等地发掘的大量宋、辽、金、元时期的墓葬鼓舞乐俑中可以说明,绛州鼓乐在唐武德年间已成为当地百姓娱乐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以《秦王破阵乐》为代表的唐代大曲,在其音调、节奏和结构等方面的素材多来自于当地民间。

绛州鼓乐的风格,还与秦、汉时期产生的“鼓吹乐”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汉书·叙传》曰:“始皇之末,班壹避坠地于楼烦⑩,致马牛羊数千群。值汉初定,与民无禁,当孝惠,高后时,以财雄边,出入弋猎,旌旗鼓吹。”

明清时期,绛州鼓乐进入第一个高潮期。清朝《直隶绛州志》曰:“岁时社祭、夏冬两季,又乡镇多香火,扮社鼓⑾演剧,招集贩粥人甚便之。”民国时出版的《新绛县志》也曾说:“每逢赛社之期,必演剧数日,扮演各种故事,如锣鼓。……”这是新绛社火活动中流行的最有影响的节目。至今,新绛民间还一直流传着“北岸的棍,西岸的鞭,石坡上的镲儿绕的欢,八庄的锣鼓震破天。”……“北行庄的踩板扎得高,不如南行庄的鼓儿敲得好”等谚语。可见,绛州鼓乐此时已成为百姓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建国以后至八十年代中期,绛州鼓乐一直是当地民间社火中的主要项目,也是祭祀、庆典、婚嫁和庙会活动中的主要表现手段,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它还积累了《小秦王乱点兵》、《叽呱啦》、《厦坡滚核桃》、《老虎瞌牙》、《牛斗虎》、《冬最最》、《钉栏》、《头套鼓》、《连三套》、《小旦挽袖子》、《珍珠倒卷帘》、《狮子滚绣球》等三百余首曲牌。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绛州鼓乐进入了它的最旺盛时期。被人们推举为中国民族音乐中一颗最耀眼的明珠。这是因为它不仅将广场演奏形式的鼓乐搬入了具有高雅艺术气氛的室内舞台,更重要的是它所创作和改编的如《秦王点兵》、《滚核桃》、《老鼠娶亲》、《得胜回营》和《黄河鼓韵》等优秀作品,在其艺术上和演奏技巧上等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绛州鼓乐,亦称绛州大鼓,其内容泛指新绛县流行的一切锣鼓乐和吹打乐。一般地讲,绛州鼓乐有赛社锣鼓和鼓吹锣鼓两大类。而两类中赛社锣鼓又是绛州鼓乐风格的主要代表。赛社锣鼓亦称闹年锣鼓和社火锣鼓,它主要用于“赛社”和春节期间的社火活动。“赛社”是乡村祭祀中的一种大型群众活动,俗称庙会。每年中县城的庙会以六月六(阴历)为盛,而农村之盛无如三月者,即仅三月至四月间,就有三月三药王节、三月八圣母节、三月十五土地节或龙王节、三月二十二三皇节、三月二十八东岳太行山节以及清明孚惠圣母节,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清明孚惠圣母节。春节期间当地虽无庙会,但大多数乡镇均有类似的社火活动,其中赛社锣鼓又是这些活动中的重头戏。

在赛社锣鼓中,花敲鼓和穿箱锣鼓最具特色。

花敲鼓,亦称花庆鼓和花腔鼓。这是因为前辈艺人为取花敲(即花打)之意而取以此名。这种鼓乐的最大特性是所用乐器只有鼓、板和梆子三样乐器,而不用锣、钹等铜制乐器。因此,花敲鼓还俗称干鼓。

花敲鼓的起源尚无确凿的史料记载,但民间有两种传说,一说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内将军临汾县令梁轨开鼓水12条渠,引水灌溉500余顷,受益的老百姓为了感谢梁轨施惠于民,于是便兴建了梁公祠,并从第二年开始打起花鼓,以纪念为百姓造福的梁轨。另一说花敲鼓主要是为孚惠圣母节的迎神赛社所用。因为水母娘娘孚惠圣母过去嫁到古堆村时,这里曾是缺水少雨,连年旱灾。一日,孚惠到山下挑水途中遇见一位骑马将军向她求水饮马,孚惠欣然应允。骑马将军临走时赠给她一根马鞭,并嘱咐:“插入缸中,如需用水,你可将马鞭轻轻一提,便可取出水来”。孚惠回家照此方法去做,果然应验。从此孚惠再也不用下山挑水了。然而,对孚惠始终怀有敌意的婆婆,专门在一天偷看孚惠提鞭取水。婆婆看到后,顿时大怒,骂道:“肮脏马鞭岂能插入吾吃水之缸”?随即顺手将马鞭从水缸里抽出,结果水溢不止。眼看就要酿成大祸,孚惠连忙搬来石磨盖在缸上,并坐于其上,止住水患,使村民幸免于难。从此孚惠永远坐化成了仙女。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孚惠,于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在古堆村特为她立庙塑像,起名圣母祠,并将孚惠之生日(三月初八)为圣母节。这一天,鼓水流域的上八庄、下八庄都要去古堆村采用花敲鼓形式迎神赛社。又因为孚惠生于冯古庄,故下游的下八庄也建起了一座新庙,也进行赛社,与古堆村的赛社交相辉映。 花敲鼓的乐器为28件。其中扁大鼓24面,夹板和梆子各2付⑿,24面鼓分别代表24个节令,而夹板和梆子则分别代表牛、虎、狮、麒麟4兽,以取黄牛之忠、老虎之猛、狮子之威和麒麟之祥,意在庆贺往年风调雨顺,同时也祈盼来年吉祥如意。夹板是拍板的俗称,其最早在唐宋时期就已有之。它是用长35公分、宽12公分、厚1.2公分的本板并用绳将9块板或者6块板串联在一起制作而成的。唐杜佑《通典》载:“拍板,长阔如手,重十余枚,以韦连之,击以代拍”。《旧唐书·音乐二》也有“拍板,长阔如手,厚寸馀,以韦连之,击以代 ”。北宋陈 《乐书》还曰:“拍板,长阔如手掌,大者九板,小者六板,以韦编之。……唐人或用之为乐句”。花敲鼓中用的拍板是由三块板串联而成的。它

是我国诸锣鼓乐中唯一在绛州鼓乐中运用的乐器。

花敲鼓的节拍是用夹板和梆子来击打的。表演者在鼓的伴奏下,采用上打、下打、左打、右打、内打、外打、单手打、踢腿打、弓步打、蹉步打等等多种手段进行演奏,并且在演奏中还要跳起金银蛇(大十字步)、牛斗虎(八字步)、弓步、跳步、横蹉步等各种舞姿,以使听觉和视觉在艺术上达到更完美的统一。花敲鼓最初流行于上游村的古堆和三泉一带。自从下八庄也建起了新庙后,花敲鼓迅速在这一地区得到人们的喜爱。以后又在各地逐渐蔓延。今天,花敲鼓已形成了南路以上院村为代表、中路以三泉村为代表、北路以南行庄为代表的三大流派。三路中南路和中路的风格基本相同,区别是中路的表演要身系两串金色或者银色的马铃,串铃下端还要结扎一股红色的鬃毛,以使它发出“铃铃”响声,从而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北路在表演时加进了镟子⒀,其鼓架低于南、中路的鼓一尺左右,24面鼓不是一字、半圆和环形排开,而是4面鼓一组,成双成对,由简到繁,时而敲一鼓,时而互碰鼓棰,仿佛使人看到了唐朝富丽堂皇的乐舞。三路花敲鼓中,均可运用磕、擦、搓、挑、敲和碰等花敲干打手法演奏,表演中变化丰富,繁简有序,配合默契。

穿箱锣鼓因表演者身着古戏装,且又演译一个故事而得名。它主要流行于新绛县鼓水流域的东八庄和西七庄一带。其中三泉的穿箱锣鼓影响较大。民间传说在古堆村建成圣母祠后,每年都由东八庄和西七庄轮流在此地迎神赛社。由于这项活动以表演锣鼓为主,于是穿箱锣鼓便在这一带流传开来。笔者还未在史料中找到关于穿箱锣鼓的记载。但从当地考古学者对穿箱锣鼓中“竹杆”的考证,它至迟在宋、元时期就已形成。

穿箱锣鼓不仅在于身着古戏装,而更有意思的是在鼓乐演奏中描述一段有趣的民间故事。象三泉的《唐王出城》有14首曲牌,它讲述的是唐初北海龙王冒犯天庭,玉皇大帝降旨,下令唐朝大臣魏征斩首。这时龙王托梦向李世民求情,于是李世民便同魏征对奕,不让魏征离开他的左右,不料魏征打了个盹,将北海

龙王斩首。此时龙王大怒,随即便让天下大旱三年。唐太宗为了解救百姓,立刻亲赴地狱招魂,并召集皇子皇孙、文武百官敲锣打鼓去龙王庙还原。《唐王出城》主要描写的就是这支还愿的队伍──为首的是院牌,随后有数人鸣锣开道,中间为李世民和仪仗队以及宫娥、黄门、执御者数十人;最后为锣鼓队。在这支队伍中,领队要身着橙色大铠,头戴黄色国公帽,足蹬朝方,左手持翎扇,右手高举竹杆子,上挑#7@j头。在锣鼓乐队中,一部分人要扮演太子敲唐锣,一部分人要扮演皇孙打小鼓,其他人要扮演丞相击大鼓。整个还愿队伍约百余人。

穿箱锣鼓以广场表演为主,亦可游行表演。唐锣与小鼓为一个声部,大鼓与大钹为另一个声部。锣主要用于起拍作用。这种锣鼓最精彩的是持唐锣者的表演,他头戴紫金冠,上插#7@j翎,随着锣鼓点的跌宕起伏,时而以指挥者出现,时而又以伴奏者出现,并通过高难度技巧“甩翎子”的表演,使穿箱锣鼓的表现更加诙谐、华丽和热烈。

绛州鼓乐中的鼓吹锣鼓主要是指婚、丧、寿、喜所用的锣鼓乐。这种锣鼓乐还包括唢呐伴奏锣鼓和道士杂乐锣鼓两种形式,也属于吹打乐的一种类型。它在结构、节奏、气势、演奏技巧及舞蹈表演动作的难度等方面均逊色于赛社锣鼓和其它地区的吹打乐。

绛州鼓乐经过一千多年发展,现已积累了300余首曲牌,并逐渐形成了以鼓水流域(汾北片)、汾河流域(河槽片)和峨嵋山麓(汾南片)为代表的三个区域。虽然这三个区域的演奏在风格上等诸方面均有所不同,但她们却始终把握着“以鼓作主奏乐器,锣作击拍,镟子和小鼓作起奏”的共同特性。

绛州鼓乐中花敲干打的技巧,不仅是花敲鼓中的基本表现手段,且在穿箱锣鼓和鼓吹锣鼓中也广泛运用。所谓“花敲干打”,就是凭借鼓、锣、板、钹等乐器,运用各种演奏技巧敲击花儿。其常用表现手段如下:

1.击鼓心:用单棰和双棰正击鼓心。

2.敲鼓边:鼓棰敲击鼓面与鼓帮的交界处,发音响亮而干脆。

3.磨鼓钉:用鼓棰擦鼓钉,可发出“哗儿”的音响效果。

4.蹭鼓皮:将一根鼓棰顶住鼓皮,另一根鼓棰击鼓演奏。

5.顶鼓帮:鼓锤一端顶住鼓帮击打。

6.搓鼓棰:两根鼓棰相击以后,其中一根顺势向前搓,能产生一种细微而短促的音响效果。

7.碰鼓棰:用力将棰互碰,从而发出“击”或“卡”的声音。

8.磕鼓环:用鼓棰击打铁制鼓环。

9.打鼓架:用鼓棰击打鼓架。

从以上的表现手段中可以看出,绛州鼓乐实际上是把鼓的各个部位都充分的利用了起来,从而使其在音色上和力度上的对比更强,丰富了绛州鼓乐的表现力。

绛州鼓乐近年来之所以能在艺术上有新的突破,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有一大批潜心研究绛州鼓乐的专业和业余人才。他们通过多年的辛勤劳动,产生了象《秦王点兵》、《滚核桃》、《牛斗虎》、《老鼠娶亲》、《狗撵鸭子》、《黄河鼓韵》等几十首影响国内外的著名作品,其中《秦王点兵》无论在内容、气势上,还是在结构、节奏、演奏技术上更为叫好,被称为“鼓乐中的国之魂宝”和“令人振奋的民族交响乐”。

《秦王点兵》是景建树、王宝灿根据花敲鼓曲牌《小秦王乱点兵》改编而成的。它是集各锣鼓乐派之长的综合性大型套曲,其内容表现的是秦王李世民点兵出征,誓师北伐,转战河东,平息叛乱的大无畏精神和威武场面,展示了中华民族勇敢、豪放和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其编制一般是由1面帅鼓、4面将鼓、9面校鼓、13面卒鼓及若干夹板、锣、钹构成。

全曲由六个部分组成。引子肃穆幽远:采用散板节奏,并加入号筒和“嗯”的人声特殊效果,描绘了秦王的将士们快速进入演兵场的壮观场面。接着,夹板

突响,好似这支威武而战无不胜的部队开始接受秦王李世民的检阅。夹板与鼓边的交错,使将士们的步伐显得刚劲有力。

第二部分鼓边段:二段体。鼓棰、鼓帮、鼓钉、鼓边之声错落迭起,仿佛看到了千军万马从四面八方拥来,雄纠纠,气昂昂。

锣鼓乐

第三部分鼓心段:二段体。是急步进行式的乐段,随着强弱分明的“踢踏”声,时而鼓声锵锵,时而鼓声潺潺,加上几串铃铛的衬托,使人看到了马蹄声声,车轮轰鸣之图画。

锣鼓乐

第四部分锣鼓段:六段体。通过不同速度和不同节拍的变化以及强弱之间的对比,使一阵阵惊天动地的鼓声就象大海中的海潮一般,汹涌澎湃,表现了将士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英勇顽强、骁勇强悍、势如破竹的气势。

锣鼓乐

第五部分华彩段:一段体。进入全曲的高潮部分,也是整个鼓乐曲表现技巧最精彩的段落。各种鼓、锣、钹、夹板等乐器的交织进行,使人眼花撩乱,目不暇接。

锣鼓乐

第六部分尾声:一段体。金鼓齐鸣,呐喊如雷。将一股惊心动魄之力,排山倒海之势,克敌制胜之威印入了我们的眼帘,使人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锣鼓乐

山西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而绛州又为我国古代黄河流域经济、文化发达的名城。以绛州鼓乐等为代表的山西民间锣鼓乐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风格独特,演奏技术丰富。从陶寺龙山夏文化遗址发掘的鼍鼓和《礼记·明堂位》等文献史料的记载来看,包括新绛县在内的晋南地区是中国鼓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可作为我国鼓乐历史为世界之最的重要证据。从新绛县吴岭庄、南范庄、寨里等地出土的墓葬鼓舞乐俑和《直隶绛州志》等文献史料的记载以及新绛县鼓山、鼓水的民间传说来看,唐代大曲《秦王破阵乐》的原形虽然为隋末军中之曲,且又有龟兹乐之成份,但更多的养料是吸收了当地的民间音调和绛州鼓乐的风格。反过来也说明绛州鼓乐在唐时及其后的岁月里已深入人心,并在绛州及周围地区不断地流传、发展,直至今天形成的有300余首曲牌和40余首改编、新创作的曲目。由此,我们也能从现代绛州鼓乐中的风格中窥见唐朝以《秦王破阵乐》为代表的燕乐大曲之轮廓和面貌。绛州鼓乐种类繁多,风格各异,但赛社锣鼓中的花敲鼓是绛州鼓乐风格的主要代表,其花敲干打之方法号称中国鼓乐一绝。《秦王点兵》等名曲的产生为中国鼓乐在演奏技巧和演奏形式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积

极的推动作用,也为鼓乐由广场表演形式走向室内舞台提供了依据,为中国鼓乐的发展及中国鼓乐在国内、外的传播和传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见《国语·吴语》:“载常建鼓,挟经秉桴”。韦昭注曰:“鼓,晋鼓也。《周礼》?将军执晋鼓?,建,晋为楹而树之”。

②阪泉,即河北涿鹿。

③鼍鼓中的“鼍”是指面料。《诗经·大雅·灵台》中有“贲鼓(尺寸大的鼓)维庸”和“鼍鼓逢逢”的记载。

④土鼓:陶土制的鼓筒;蒉桴:以草裹土扎成的鼓棰;伊耆氏:即陶唐氏尧帝。

⑤鼓足:下有支脚的鼓(原文误为“鼓足”)。

⑥置作植。

⑦后人记载为特大地震。

⑧今新降县西南20里,亦称唐王堡、秦王堡,今称堡里。

⑨原意为封建王朝分封的地域,这里意指晋南一带

⑩太原娄烦县一带

⑾这里所说社鼓,意指绛州鼓乐。

⑿过去为鼓24面、夹板4付

⒀俗称呆呆、呶呶和得锣

⒁鼓谱字谱说明:

锣鼓乐

更多相关推荐:
上第一堂课的开场白

上第一堂课的开场白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堂课的种类很多从教师的经验来讲有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堂课从学生学习的时间上来看有每学期的第一堂课有每次期中考试后的第一堂课从学科知识来看有起始学科的第一...

新学期第一节课开场白

新学期第一节课开场白早就渴望着来给同学们上课可是同学们已经上课三周了我才有机会走进课堂和大家见面在此我郑重声明并不是我愿意来而是因为我教的是会考课不敢和高考课抢占地盘其实我心里一直盼啊盼啊就盼着和大家在一起的日...

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场白

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场白各位代表,我们今天召开的职代会,车务段包站干部白凤刚亲临现场,稍后段领导还会做出具体要求。同时,我们还特邀了驻站军代室邵主任出席我们的会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本次职代会选举正…

初次上课开场白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后3个月培训期间的理论实操老师以后主要负责你们的实操培训及跟岗学习目前大家对我并不熟悉希望以后各位同学能支持我的工作同时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我的名字叫XX很高兴能认识你们大家年轻相仿在上课...

第一节英语课开场白5篇

第一节英语课开场白5篇内容搜集整理自网络进入暑假了可是马上又一个学期就会开始相信大多数老师都会迎来新的老师面对新的学生喜欢一个老师是学好这门功课的前提要想孩子喜欢自己那么给他们的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您面对新的面孔...

第一堂课的开场白

第一堂课的开场白作者老默阅读数1467文有老师跟我说现在一门课上下来学生的到课情况可以用两个指数变化规律来描述第一堂课学生人数最多然后就呈指数下降中间到谷点然后期末几次课学生人数又呈指数上升这话虽然有点夸张倒也...

开学第一课开场白

第一堂课各位同学好我是咱们班的数学老师大家对我相对不熟悉首先请允许我来个自我介绍吧我是新来咱们学校的老师姓许大家可以叫我许老师能够有缘和在座的各位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同学们相识我感到非常的幸运我一直认为老师和学生...

1 节目开场白一般是让新人介绍自己的浪漫史,比如,说出你们的十八个第一次,有的就说,第一次见面,第一次

1节目开场白一般是让新人介绍自己的浪漫史比如说出你们的十八个第一次有的就说第一次见面第一次吃饭第一次看电影等等听者不依又要补充第一次亲热等等这个节目一般由新娘讲紧要关头眠嘴羞笑难言最是好看2要求新人一人抱着另外...

和初次见面的人聊天很尴尬?10句最实用的开场白

和初次见面的人聊天很尴尬10句最实用的开场白conversationWhetheryouwanttostartaconversationwithanewguyorgirlyoufindattractiveory...

客户初次见面开场白-标准步骤

客户首次见面标准步骤整个谈话过程语速要清晰有力第一步您好XX总冒昧打扰了我是合肥精众传媒的XXX快速递上名片我们是做合肥市中高档场所落地消防电子屏的第二步可适具体情况而定要求坐下来同时观察对方快速寻找赞美点需真...

初次见面的物种开场白

初次见面的物种开场白试图向不认识的人介绍自己可能会是件非常令人不好意思的事如果你对他们完全不了解你怎么知道该说些什么呢你如何能和完全陌生的人开始有趣的对话呢这儿就有五个避免第一次相识尴尬的英语开场白找共同点就算...

营销人员第一次与顾客见面该怎么开口说

营销人员第一次与顾客见面该怎么开口说1营销人员与准顾客交谈之前需要适当的开场白开场白的好坏几乎可以决定这一次访问的成败换言之好的开场就是推销员成功的一半笔者在多年的营销和咨询总结了以下几条仅供同仁参考1用金钱来...

第一次讲课开场白(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