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造型-立体构成

时间:2024.5.9

*立体构成的概念和立体构成形态要素之点、线(第一周)

一 教 学 时间:4课时

二 教 学 目的:立体构成形态要素之点和线

三 教学重难点:学生从平面构成到立体构成的思想差异。

四 教 学 方法:讲解,看图片,分析情景。

五 教 学 过程:

讲解:

一、设计:

设计源于观察。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阶段,也是人们学习、研究的第一步。设计不是存艺术,它是美学和技术的结合,是有目的的创造活动。

二、设计的产生

设计来源于平时的积累,更来源于对对象的思考,我们所要设计的主题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它和平面的构成又有着怎么样的不同。

三、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的区别

平面构成 立体构成

基本特点 视觉表现虚幻的二维空间 触觉表现真实的三维空间 点 二维的平面(无厚度) 三维立体的点(有厚度) 线 二维平面的线 。。 三维立体的线 。。 面 二维的平面 三维的立体

体 二维的虚幻的立体 三维可触摸的立体 四:立体构成的点

点在不同位置的心理感觉

居中;平静、集中/偏上:下落、不稳定/偏下:安定下沉/右下角或左下角:落入空间感觉/右上角或左上角:离开空间的感觉.

五:点的构成形态

1.大小不同点无序排列

2.大小不同的点渐变排列

3.大小不同的点规律穿插排列

练习:指出生活中点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

一:立体构成形态要素之--线

点的移动或连续排列成了线。线既是点移动的轨迹,又是面的边缘。线是立体空间中的基础元素之一,不同的线性结合,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空间线形态。

二:线的形态

1 直线 ? 水平线 ? 垂直线 ? 斜线 ④ 折线

2 曲线 ? 几何曲线 ?自由曲线

三:线的构造形式

线立体的构造形式是以线材为表现元素,营造空间的体量感。通过线与线之间不同的排列和交错关系,形成不同的构造形式。

线的构造形式主要有以下集中形式:框架结构、垒积结构、桁架结构、抻拉结构、线织面结构、曲线层构造、自由构造。

练习:指出生活中常见的线结构的建筑形式和构成手法。

课堂小结:

*立体构成形态要素之--面和体

一 教 学 时间:4课时

二 教 学 目的:立体构成形态要素之面和体

三 教学重难点:学生从平面构成到立体构成的思想差异。

四 教 学 方法:讲解,看图片,分析情景。

五 教 学 过程:

讲解:

面是线的移动轨迹,也是点的面积扩大,是空间立体构成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 一:面的基本形态

平面 规则平面 几何形、有机形、偶然形

不规则平面

曲面 规则平面 几何曲面、自由曲面

不规则平面

二:面的表现形式

1 重复排列

2 折切构成

3 插接构造

4 薄壳构造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之体

体是面运动形成的立体形态

三:体的基本形态

几何平面体、几何曲面体、自由体、自由曲面体四大类

四:体的构造形式

体的构造形式,是通过块材的变化和不同的加工手法进行变形,通过加法、减法的创造来实现各种形态的变换。主要分为:变形、切割、

积聚。

1 变形

?扭曲?膨胀?内凹④倾斜

2 分割

?分裂?破坏?切割④镂空

3聚合

?重复聚合?对比聚合

练习:指出生活中常见的面和体结构的建筑形式和构成手法。

题目:以“生命”为题,举例自然界中具有生命力的线性形态,并描述其在三度空间的生命力表现形式。

要求:注意观察自然界中的生命内在运动规律,注意生命生长感的表现,注意生命运动感的表达。

课堂小结:

*空间概述和空间类型以及空间形态的创造(第二周)

一 教 学 时间:4课时

二 教 学 目的:立体构成空间类型和空间形态

三 教学重难点:了解各种形态的类型和构成空间

四 教 学 方法:讲解,看图片,分析情景。

五 教 学 过程:

讲解:

所有复杂的有机形态都是从简单的基本形态演变出来的,如果要掌握复杂的自然形态,关键在于了解自然形态的形成的过程,同时赋予自然形态的生命力感。要创造一个空间形态,首先要赋予它设计意念,赋予它生命,这样它才具有美感,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

---------(Switzerland)保罗.克利 一:空间概述

各种形态空间图片欣赏。

空间是指实体形态与实体形态之间,或是被实体形态所包围的间隙。在立体构成各要素中,空间占据具足轻重的低位。

二:空间类型

1 半立体空间

介于二维和三维之间的空间形态,兼具二维和三维的空间特征。 可以利用纸张、泡沫板、玻璃、塑料、金属等创造半立体空间。 浮雕训练

浮雕图片展示以及纸张 雕、切、曲、折加工,产生方向,距离,高低等方面的立体效果。

2 三维立体空间

三维立体空间的立体形态是可以被感知的,具有机理、材质、体量感的实际存在。

?三维立体空间的实体与虚体之分

实体指积极的立体形态。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材料、工艺、美学等。 根据其外部特征可分为:线性立体、面材立体、块材立体和综合立体四类。

虚体指消极的立体形态,常被称为空间。虚体是被实体所限定的,具有长宽高,但没有材质、色彩、肌理等特征的三维空间,是一种依据实体存在而被消极感知的空隙。

?空间的线材构成

线材主要以长度单位为特征的型材。具有长度的方向性和运动感。 线材分直线和曲线。

线材的排列组合:平行直线、交叉线、放射线等。

线材的垒积组合:索扣、插接、粘结等。

线材的框架结构:立方体、柱体、锥体、曲线、园等。

线材悬吊式结构:支撑架--悬挂装饰。

?空间的面材构成

多为板材的组合结构,商品包装、建筑墙体、家居板材都属于面材立体构成的范畴。

面层排列

基本排列方式:直线、曲线、折线、分组、错位、倾斜、渐变、发射、旋转等。

插接构造

材料一般以纸板、KT板、金属片、木片、塑料等板材。 插接方式:几何单元形体插接和自由形体插接。

④立体空间的体块形体

单元形体 球 、圆锥 、圆柱

有机形态的创造

⑤立体空间形态的综合表现

将点、线材元素、面材元素、体块元素等不同的形态根据一定的造型方法重新组织形体,形成新的空间形态。

空间形态和综合构成

3 多维空间

是将实体重复延伸、扩展成群组的空间形式,由多个个体空间组成的三维空间体。多维空间用不同重复组合的限定空间群体带给人类不同的物理和心理刺激。在实践操作中,空间的多维延伸和思维空间的组合。

空间的多维延伸包括塑造空间立体元素、分割移位和重组以及空间的运动组合。

思维空间组合包括联想空间和假设空间。

练习:指出不同的空间类型并对其进行空间的类型剖析,运用什么构造和手法形成的立体空间。

课堂小结:

*空间形态的创造

一 教 学 时间:4课时

二 教 学 目的:立体构成形态的创作。

三 教学重难点:从理论到手工的转变。

四 教 学 方法:讲解,手工教授。

五 教 学 过程:

讲解:

一:从平面到三维的空间分割

(1)切割 切割是平面元素转换成立体构成的重要方式。

(2)折曲、弯曲 重新塑形的方法折曲、弯曲、拉伸、插接等。

(3)压曲 压曲指的是材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质的改变。 二:立体空间形态的创造

(1)创造与创造性思维

(2)空间形态的塑造

课堂基础训练:

运用排列、折曲、弯曲、垒积、插接等结构形式,进行点、线、面,体的立体成型。

要求:利用KT板、卡纸、木材、塑料、金属、玻璃、纺织材料、纤维、复合材料等进行创作,颜色、尺寸、表现手法不限,作品复合或点、或线、或面或体的立体构成这一主题。

课堂小结:

*形式美法则训练(第三周)

一 教 学 时间:8课时

二 教 学 目的:立体构成形态的美的法则训练

三 教学重难点:理论的升华,了解什么样的形态是可取的

四 教 学 方法:讲解,看图片,分析场景

五 教 学 过程:

讲解:

立体构成的多种形式关系,解释了自然界中各种空间形态。 一:对比与统一

对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相互比较,运用对比,能把好与坏、善于恶、美与丑这样的对比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统一是指从物质形态上来讲,整个大千世界虽然物种繁多,形态各异,但都一致归于物质。

二: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指两对图形或者物体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相应的关系,同时给人以大方、端正、稳定的感觉,产生静穆、高贵、理性的美,体现一种物理学的原则。

均衡是指图案的形式大都左右对称、上下均衡,或四面都采用均衡的形式。

平衡有对称的的平衡和非对称的平衡,均衡和对称是互为联系的两个方面。对称能产生均衡感,而均衡又包括着对称的因素在内。 三:节奏与韵律

节奏存在于多种方式中。比如点课通过对比大小、疏密、粗细、聚散形成节奏,也可通过单元组合形成节奏,还可通过有序或无序对比变化形成节奏。节奏是运动的结果,表现运动的感觉。不同的节奏会产生不同的韵律。在立体构成中,韵律表现主要有三种:起伏韵律、渐变韵律、交错韵律。

四:比例与尺度

黄金分割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经过反复比较,发现最完美比例1:0.618.德国美学家泽辛称之为黄金比例。

立体构成制作作品中还常用:

形态和重量完全相同的分割法--等形分割

形状不等重量相等的分割法--等量分割

不规则、自由性的分割法--自由分割法

一组数列中,比值不变的分割法--等比分割法

尺度是指准绳、衡量长度的定制,还指处事或看待事物的标准。 在制作作品时,会考虑作品的大小、材料、比例等问题、要把握好尺度。

五:稳定与轻巧

卢浮宫金字塔,现代立体构成作品,结合稳定与轻巧的双重特征。 稳定是一种状态,指所处的环境或者心境在一定量的时间之内不会轻易变化。带来平稳、安定、自然的感觉。

轻巧,基本的解释是轻便灵巧、外形轻巧、简单容易和操作轻松:视

觉上是具有轻盈感、运动感:心理状态上活泼、松弛、自然和运动之感。

两者关系密切,稳定在于整体,轻巧在于局部。一般来说,立体构成既要求实际重心稳定也要求视觉稳定,让人产生物理和视觉上的满足。

六:意境与联想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镜像为基础的,是通过对镜像的把握与经营得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这点不仅是创作的依据,也是欣赏的依据。

在立体构成中,意境是通过具体的立体作品在空间中表达某种精神特质。立体构成意境:双重意境、虚拟想象、矛盾想象、

练习:讨论各种形式美法则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结合现实中的案例。 说明你喜欢的不同的产品和环境,并分析是如何处理比例与尺度的关系。

课堂小结:

*立体构成材质训练

一 教 学 时间:8课时

二 教 学 目的:立体构成的材料认知和使用

三 教学重难点:了解各种材料语言对结课作业服务

四 教 学 方法:讲解,看图片,分析场景

五 教 学 过程:

讲解:

“这样,材料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可作如下界定:材料就其自身审美特性来说,不进入审美客体,但作为具有审美意义的一个要素,它又是审美客体必不可少的技术要素。”

-----(Russia)巴赫金 对于设计审美样的作品以及要表现的是什么?

材料对于作品有决定性的作品。不同的材料表现不同的效果,要进行深入的了解。

自然材料:木材、石材、泥土

工业材料:金属、纸材、玻璃、塑料、陶瓷、纤维

综合材料,多种可能性,各种新兴材料

根据不同的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加工手法。

一:材质

材质,材料的组成及性质

木材、玻璃、泥土、钢材等。选择合适的物理化学性能如密度、弹性、强度、硬度、抗酸性、抗碱性。

二:肌理

肌理指物体表面的感觉、形态,属于视觉与触觉的范畴。

天然肌理;人工肌理

肌理含义:1,材料本身的自然纹理和人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工艺肌理,它使材质增加了装饰美的效果。2,构成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视觉关系,不同肌理具有不同的视觉与触觉感受。(天然粗犷、自然;人工富于表现力和创造性)

三:立体构成所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和选材原则

1.艺术与技艺的统一

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3.设计要遵循自然和客观规律进行

《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和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

四:材料要素和视觉感受

材料决定了立体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心理效能,也决定了立体构成造型物的强度,加工等物理性能。

泥土:原始、笨拙、质朴

石材:厚重、粗犷、富贵

纤维:柔和、舒适

玻璃:庄重、神秘、空灵迷幻

钢材:坚硬、沉重等。

五:自然材料

木材、石材、泥土等

1.木材加工-锯、刨、磨、钉、塑形、雕饰、刮刻

木质的材质美感和物理特性表现为组合、弯曲、切割等。

2.石材 石材分为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两种

3.泥土 雕塑、陶器常用易找的构成材料。

六:工业材料

1金属 黑色金属(生铁、碳钢、合金钢)有色金属(重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金属质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具备的特性,表面独特的色彩和光泽;良好的延展性;电与热的良导体;容易氧化而生锈腐蚀。

?金属材料的种类 铁、钢、铝、铜、其他金属材料

2纸材

水彩纸、宣纸、铜版纸、色卡纸、牛皮纸、瓦楞纸。

纸材加工方法:

?增量加工---粘接;插接;栓接;编织;膨胀

?减量加工---划;切割;撕;磨

?等量加工---卷曲;弯曲;扭;拉扯;揉搓;折

④变质加工---烧;腐蚀;

3玻璃

白玻璃;钢化玻璃;花纹玻璃;磨砂玻璃

4塑料

聚氯乙烯PVC聚酰胺(PA尼龙)聚碳酸酯(热塑性树脂)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

阳光板;有机板;亚克力;塑料PVC管

5陶瓷

强度高;耐火;耐用;耐酸碱;腐蚀;耐水;耐磨 普通陶瓷

特种陶瓷

金属陶瓷

6纤维

线性材料,质地软、疏松,给人温暖的感觉。 天然纤维(棉、麻、纸绳、毛线等)

合成化学纤维(锦纶、腈纶、涤纶、丙纶等) 人工纤维(塑料绳、橡皮管)

七 综合材料概述

八 新材料

合金材料;新金属玻璃;高分子材料;

九 实践

形式美原则;材料选择;材料加工

练习:制作面材形式和体块形式的立体构成 课堂小结:

*实践环节

一 教 学 时间:8课时

二 教 学 目的:使用立体材料综合制作实践立体构成

三 教学重难点:综合材质进行专业训练

四 教 学 方法:手工指导

五 教 学 过程:

讲解:

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内容进行自命题的综合材料的立体构成 选择和环艺展示设计相关的内容进行立体构成作业 选择环境外观进行立体构成的实践

课堂小结:


第二篇:立体构成教学中的形态造型分析


立体构成教学中的形态造型分析

作者 陈志瀚

[摘要]本文所探讨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立体构成教学,就如何感知与分析物体形态在三维空间里的构建元素,如何对元素进行提炼等问题提出见解。

[关键词]环艺教学 空间架构 形态 形态作用力

立体构成是各大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之一,在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教学体系中,扮演着一个承前启后,使基础综合知识向环艺专业过渡的重要角色,能有效地锻炼学生在三维立体空间中的想象力与构建能力。当然,立构的意义不仅如此简单,在包装等其他专业也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在此之前,笔者觉得有必要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方向做一个限定——环境艺术,是空间架构的艺术。小至日常家居单位办公室的局部摆设,大至高楼大厦运动场馆表演舞台的宏观规划,无不处处存在“空间架构”,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制造符合形式美感的架构组合,并使之与功能完美结合,是一个设计方案成功与否的标准。而前者,正是立构课程的训练重点。立构是空间的艺术创造训练,更加注重抽象与理性的思考,是对空间形式美在纯粹地进行探索。至于建筑本身的实用功能,学生可以在后续的模型制作等课程中得到解决,不作为立体构成的训练项目。

如何让学生的思维能从平面过渡到立体,如何发现空间的形式美。“空间”的美不能仅仅是靠教师嘴上形容词的叠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在有形的实体前面学会观察与有意识的吸收,继而才谈得上再创造。我认为,此阶段的学习应该从“形态造型分析”入手。

一、结构感知

我们知道,万事万物的存在都以一定的形态出现,如果大致进行分类的话,可分为未经人为修饰的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两大类。无论哪一类,都有其相应的结构特征,并在一定的空间中形成可触摸的形态,正因为所处的是三度空间的立体状态,也就给我们提供了从多角度进行观察的可能。而“观察”的意义在于运用,旨在发现对象的形式美,将之置换到立体构成的制作中去。

形态的感知首先必须先确立一种观念,便是摒弃物体的生物属性或是社会概念,更不必深究物体组合部位的功能,眼中只需有“形态构成”,即由“球体、方体、锥体”等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形态”,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从物象提供的造型中直接提炼出有益于立构的组合元素。比如自然形态:海螺的造型婀娜多姿,其实质仅是螺旋形的渐变与梯形的递减组合而成的梭子形;鱼尾葵参差错落迎风招展,其实质仅是细长条形的对称组合。又比如人工形态:压路机本来就是两个大圆柱体与数个小方块的衔接;军用水壶与可乐瓶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扁圆体一个是窈窕的曲线分明的圆柱加圆锥。这样的观察方式好像带有点超然世外意味的哲学色彩(这当然也不坏),笔者仅是认为,所谓的立构最紧要的是用“体块”的方式去分解物体的结构本质,进而才谈得上去讲解形而下的停留在表面的点线面构成甚至“面”的闭合几何扭曲与开放的自由扭曲,才谈得上形而上的节奏、韵律、对立统一等美学概念的介入。

二、形态空间

当对物体的结构特征(即物理空间)有一定的分解能力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较为抽象的“负空间”概念的引导。一把雨伞,其物理空间不外是铁的骨架与几块布,而当其撑开的时候,给予观者造成的心理空间却是伞以下的类似圆柱形的

“负空间”,此“负空间”不可触摸不可量化,比如上文所提到的“海螺”,其结构本身属于“包裹式”,坚硬的外壳在其中一个侧面看来是块给人“厚重”心理感受的体快,而从另一个侧面,一个深邃的洞口告知观者:“你被骗了!其实我有自在的活动空间”,先前“厚重”的心理感受荡然无存,“体块”的印象转化为自由扭曲的不闭合的“面”,由此造成的心理体量的落差正是立构经常玩弄的把戏。亨利摩尔的雕塑是对“负空间”概念较好的注脚。他采取两种基本技法:一是在实体中挖出空间,以显示内在形体的扩散与空间的存在感,另一则是汇聚不同的形体,组合成一件分割组合的完整作品。学生在之前的“体块”认识之后加上“负空间”的概念,便可以较为主动的对之前所感知的“体块”以镂空、掏空、镶嵌等手段进行处理。这也是在“空间”教学思路上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再一个便是“作用力”概念。先比方说一颗植物,从出生、成长、成熟、衰老到死亡都呈现不同的结构美感。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又有不同的外在作用力影响,或舒展,或扭曲;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或柔弱,或惨烈;一一无论是内作用力还是外作用力,都在物象上刻下痕迹。以致其同类型的生物形态复杂多样,远远超出人的想象力,这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形态美,可以给我们提供某些形式感的参考。众所周知,一件成功的建筑,都需要具备某种“生命”气象,或是向上的,进取的,或是包容的,柔情的,总要流露出某些情感取向才不至于死板且黯淡。构成主义大师塔特林作品《第三国际纪念碑》是一个金属的螺旋式框架,成一个角度倾斜,环绕着一个圆柱。以工业材料为造型媒体,在追求机械美学的同时更加流露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悲壮美,似乎是在为理想主义者吹响冲锋的号角。整个作品呈上升的气象,这便是种螺旋上升作用力给予观者的心理感受。当然,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认为塔特林这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上文提到的“海螺”,来自予“形态”与“负空间”的分析。

三、形态的解构与重组。

事物形态纷繁复杂,但透过物质的表面我们会发现,任何物质的整体形状都是由一些相同或类似的微小结构单位,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律严谨地重复而成——它具有被其他性质的结构单位替代的可能性。格式塔心理学家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里说:“倒立会使图形完全改变,是由于在大脑的视皮层区域中含有一个占优势的定向缘故。”人们长期受到一个具有固定方向因素的刺激,对形状特点形成了特有的知觉,一旦打破这种视觉形象的恒常性,便形成了新的视觉冲击力,使日趋平淡的形象又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解构”与“重组”,是现代艺术特有的美学概念,将某个固有的形态打散,提取出构成单位元素,按照另外的组合规律进行归一或重新组合,或是依据原先的组合方式更改单位结构的形态特征从而得到另一种新的形态,不得不说是种飞跃性的思维与艺术理念,即便这是针对初涉立构课程的学生来说。同时,这也是本文“形态分析”这一主旨的最终指向:一个新形态的产生,并不是凭空臆造,而是在形态美学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符合美学的更改与蜕变,进而制造新的形态与新的空间语言。

综上所述,从物像中寻找“形态”的存在,找出其构成的“体块”,进而对此“体块”进行空间的分析,最后解散体块,依据形式美感规律重组新的造型,得出新的空间构成形态,以此探索“空间”塑造种种可能。

更多相关推荐:
立体构成小结

这是这个学期的最后一门课程,因为课程安排在学期的期末阶段,加上考试,所以有点紧张,不过感到紧张的时候同时也从中感到充实,刚开始觉得不就是折两张纸吗?觉得很简单,但是真的做的时候,拿到自己手上却折不来,时间过的也…

立体构成课程小结

立体构成课程小结:姓名:黎旭辉班级:10级艺术设计(2)班学号:10080220xx通过几周的立体构成的学习,让我更全面了解了一些关于立体构成的基础知识,总体上来讲立体构成这门课程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空间立体形态…

立体构成总结

作为研究形态创造与造型设计的独立学科所涉及的学科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造型雕塑广告等设计行业除在平面上塑造形象与空间感的图案及绘画艺术外其它各类造型艺术都应划归立体艺术与立体造型设计的范畴它们的特点是以实体占有空...

立体构成心得

立构成心得立体构成,我从一开始未接触时,我只是从字面上来理解“立体构成”的含义,认为它是通过一些立体的物质和材料把它组合成的一个作品,来给人一种三维的视觉效果。刚开始的第一堂课,老师给我们把立体构成与我们前面学…

立体构成结课小结

我们这阶段所学习的立体构成是三大都成中的一项。三大构成非常重要,它是学设计者的必须科目。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其含义是将不同形态的…

《立体构成》课程总结【肖斌教学资料】

《立体构成》课程总结肖斌立体构成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的理念、形式基础,产生于20世纪初。包豪斯学院首先把构成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当时的构成课程还处于探索阶段,教学内容偏重于对现代艺术创作经验和形式规律的总结,后来经过…

《立体构成》教学工作总结表

课程教学工作总结注1教材使用建议只需将非选项删除或划掉即可2教学工作基本情况填教学大纲学期授课计划执行情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学改革与研究情况作业布置批改辅导答疑情况保证教学质量的措施等内容3学生学习基本情况填学...

工业产品设计1~立体构成

工业产品设计1Industrialproductdesign1通过这门课我了解到工业设计的概念体会形态材料颜色对于一件产品的气质的影响概念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视觉及心理感受而赋予产品材料...

【土木建筑】立体构成教案与讲义

立体构成教案与讲义二七年十一月修订艺术设计系教师朱瑞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二七年三月1使用教材立体构成金宝升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xx年出版于20xx年8月再版教学时数56学时第一章立体形态概论一立体构成的涵义二立体...

包豪斯与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这门课程起源于19xx年是德国包豪斯学院在创办后确立的艺术流派包豪象斯构成理论在现代设计史上包豪斯构成理论及其教育体系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成立于19xx年的包豪斯设计学院不仅有在建筑史上被称为设计经典的校...

立体构成教案第7 周

广州市蓝天技工学校教案专业科计算机教研室课程名称专业班级授课教师职称职务教师教材名称立体构成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务处监制广州市蓝天技工学校教案授课21教研室审批意见一般教研室主任签字唐吉群日期20x...

3、立体构成基础知识

教师授课计划变换为既视觉化又触觉化的造型形象它展现的是看得见摸得的真实的点线面体并具有多视面这就是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的本质区别之一二视觉元素在立体构成中的形态大小色彩肌理等都被称为视觉元素1立体构成中的形态千变...

立体构成总结(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