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7教学设计

时间:2024.4.13

习作7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习作内容,明确习作要求,拓宽写作思路,写出这次习作的初稿。

2.完成初稿,赏评佳作,修改誊正。

3.把想说的内容写具体,写清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教学难点

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教学过程

一 多题导入,激发兴趣。

1.审题。

(1)启发谈话:今天出示的几个作文题,大家看看,你觉得应该怎么写?

(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作文的内容和要求:写写自己的体验或感受。 A 我喜欢的一篇课文。

B 有趣的一次实验。

C 冬天。

D 盼春节。

2.指导。

(1)回忆你的生活,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2)个人谈谈,在小组中交流。

(3)在班级里谈,老师和同学交流。

3.范文启发

(1)教师出示下水文。

(2)同学们阅读,寻找灵感,汲取创作的源泉

(3)师生交流。

(4)朗读,指导。

(5)分别谈构思,谈写作意向。

二 确定内容,自主表达。

1.在这些作文题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你为什么喜欢它?

2.选择,确定自己打算写的作文题目。

3.小组讨论,确定作文题目,讨论写作方法,把握作文的重点部分。

4.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说一说自己的作文内容。

5.全班同学进行评议。

三 自由命题,相机辅导。

1.把你想写的作文题目写下来。

2.自拟一个新颖的题目。

四 朗读赏析,交流激励。

1.自读自改。

2.同座互读互改。

3.把自己作文中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以肯定、表扬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五 展示习作,激发兴趣

将自己的习作修改好后,先抄到作文本上,然后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里。

六 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这次习作的收获。

七 誊写。

板书设计:

习作7

1抓住人物(景物)的特点

2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第二篇: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二册习作教案(7篇)


习作1 童年趣事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爸爸逗我玩》,选择一件童年趣事写下来。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

1、主动修改,养成多读多改的好习惯。

2、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打开话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亲人给了我们无尽的爱,和同学们在一起的生活乐趣无穷,在家里、在学校,一件件、一桩桩的事让我们经常忆起,难以忘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童年,追寻儿时的美好记忆吧!

二、范文引路,学习修改

1、初读例文:首先让我们看看大作家钱钟书女儿的童年趣事《爸爸逗我玩》。阅读例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写了爸爸“逗我玩”的哪些事?

(2)作者是怎样把有趣的地方写具体的?

2、汇报交流

(1)作者选这几件事紧紧围绕一个字来组织材料,你体会出来了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例文中作者紧紧围绕“趣”字组织材料。文中写了画胡子、画鬼脸;编顺口溜、起绰号;说单词几件事。

板书:突出有趣

(2)是啊!作者为了突出有趣,重点写了什么事,其他的事呢? 指名汇报后,师板书:抓住重点

(3)为了抓住重点,作者主要写了爸爸的语言和动作,你发现爸爸的语言和动作有什么特点?

幽默的语言动作都体现了一个“趣”字。

是啊,抓住重点我们还要通过一些细节描写,如人物的动作、语言,也可以是一些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把重点写具体。

板书:具体描写

3、对比阅读,学会修改。

孩子们,其实一篇好作文并不是一次就能写成功的,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请你对比影印稿片段和发表稿,看看作文都对哪些地方做了修改,怎样修改的?修改后的表达效果如何?

(1)学生阅读对比。

1

学生汇报。

(3)师简介常见修改符号。

作者反复修改习作,对你有什么启发?

三、讨论写法,快速作文。

1、孩子们,刚才的例文有趣吗?说到童年,老师也情不自禁想到自己小时侯的一件趣事,想听吗?(师讲述:和小树比个子)

2、有趣吧!我的童年就是这样,傻事趣事一箩筐,也正是那么多的趣事、傻事才使我的童年充满了欢乐和色彩。此时此刻,你一定非常想把自己的童年趣事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吧!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说给同桌听,注意将有趣的地方说具体。

(1)同桌交流。

(2)指名汇报。

3、大家的童年真是丰富多彩,我看还是让我们拿起笔记下童年的美好记忆吧!请打开课本19页,阅读最后一段,明确习作要求。

指名汇报后,师板书:童年趣事

4、怎样才能将习作写具体呢?(回顾板书)

孩子们,把自己的童年趣事写下来,再加上一个开头和结尾,相信你的文章一定很不错!试一试,快速写下来吧!

四、学生写文,教师巡视

五、习作交流,师生评议

六、全课总结

好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孩子们让我们下节课继续完善、修改,并与他人交流,共同体验、分享习作的快乐,让童年的趣事成为大家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吧!

习作2 老师不在场的时候

教学目标:

1、能按“习作要求提示”选择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老师不知道的故事,自拟文题写下来。

2、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3、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2、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

2

教学难点:

能够把事情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明确要求

上课伊始,创设一个教师不在场的课堂,给予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然后走进课堂引发讨论:老师没在课堂时,同学们都做过些什么?在讨论过程中,要打消学生的顾虑,要鼓励学生说出真实情况。进而引入新课,揭示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写老师不在时,你和小伙伴之间发生过的故事,无论是好事、趣事还是错事,都可以写下来。

二、借助例画,探究写法

1、叙事要完整、具体,注意详略得当。

引导学生把握记叙文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尤其是事情的发展过程要一步一步的写清楚,让事情的每一个发展层次清楚的展现于读者眼前。借助例画来引导探究。

(1)抓住整体观察例画,感知“面”的描述。组织学生讨论:画面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当时的情形怎样?

(2)抓住局部观察例画,感知学习“点”的描写。从例画中选取一两位同学进行细致的观察,想一想,他们在做什么?

2、写好人物的活动,插入必要的细节。

(1)选择特定的人物捕捉细节。

(2)插入突发事件添加细节。

三、联系实际,交流体验。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例画中描绘的场面学生一定也经历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老师不在时,自己曾经扮演过怎样的角色,先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交流时除了要抓住自己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还要把其他同学的种种表现都描述出来。

四、写法迁移,尝试习作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例画探究出的写法完成习作草稿。

第二课时

1、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2、引导学生进行自改。

3、组织学生集体评议。

4、引导学生进行互改。

5、将修改好的习作誊写到习作本上。

3

习作3 写一篇读后感

设计理念: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目标:

1、任选一篇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根据提示选取有意义的内容进行表达。

2、能结合具体事件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

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事件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回忆,揭开话题:同学们,你们最近看过哪些课外读物,看后有什么感受吗?——刚才大家讨论的很热烈,今天我们就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一写读后感好吗?什么是读后感呢?

二.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读一读例文《从〈海伦.凯勒传〉想到的》,想一想,小作者是怎样写读后感的?(注意分清哪些句子是复述,哪些句子是写感想)

三.习作指导

1、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两点上来发表议论。

2、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社会实际,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写并结合切身体会,体会才真切,文章才具有说服力。

3、读感结合有侧重。

正确处理好“读”“感”的关系。“读”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因此要有读有感,读感结合,比例协调。不能只读不感,一味抄写课文,没有体会,也不能只感不读,离开原文意思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通常情况下,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当然交代所读文章的名称和主要内容是必写的。

4、引导探究,总结写法:叙中有感,感中有叙。

5、题目可以用“《****》读后感”或“《****》有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

四、学生选材,互说。

五、打草稿。

第二课时

一、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二、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投影出示两篇作文:

4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习写法。 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三、修改作文。 四、誊写作文

读《西游记》有感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致使此书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点拨】

这篇读后感抓住小说曲折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谈感受,由此赞赏作者高超的写作技艺。作者还联系实际谈了唐僧师徒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对自己的影响。“读”和“感”自然结合,言之有物,中心突出。

读《差不多先生传》有感

今天,我读了胡适写的《差不多先生传》,觉得差不多先生实在是可笑:白糖与红糖差不多,山西与陕西差不多,就连自己得了重病,家人找错了医生,请来了牛医,也认为牛医与人医差不多,死前还说:“活人与死人差不多,事情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不要太精确。”“哪有这么傻的人呢?”我忍不住要笑,真的差不多吗?表面上差不多,实际上可差太多了!

但我冷静下来又一想,还笑别人呢,我自己还不是这样吗?考试时把“休息”写成了“体息”,白白丢了一分,卷子发下来了,我还认为差不多,不应该减分;还有一次,我把“切除食指”写成了“切除十指”,当时以为差不多,没什么大不了的,可现在想一想,如果是医生在开处方,把“切除食指”写成了“切除十指”,病人得受多大的痛苦啊!

文章最后写:“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习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天啊!”我忍不住要惊呼,这怎么成?打仗时部队潜伏在敌人后方,准备发动袭击,如果有一个人动一下,如咳嗽一声或蜷曲一下腿,就可能会造成全 5

军覆没;发射卫星,如果科学家计算时小数点错一位又认为差不多而不纠正,结果卫星掉了下来,那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啊!

看来,我们做事情是要处处求精,越精越好,事情才能成功。不能像差不多先生那样。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是如此。

习作4 写一次有趣的实验

设计理念:

观察是我们获取作文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在教案中重视写作前的作文活动设计,这样让学生学习观察、摄取和感悟,使作文教学达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美好境界,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心应是“有趣”,如何写出当时的有趣,是一个难点,激起学生的兴趣,并且使学生学会观察。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增强持续观察的意识;

2、能按照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记叙实验的经过,并能写清楚人的动作、语言和心情变化。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推理、表达,在语言表达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激发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把实验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具体地写下来。

教学难点:能按照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记叙实验的经过,并能写清楚人的动作、语言和心情变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入题,引导探究乐趣。

我们在科学课上,已经做了许多实验,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吧,你们做过哪些实验,还记得吗?谁愿意说给其他同学听。

二、组织活动,摄取习作素材。

1、我们现在到外面去做一个小实验,愿意吗?

2、组织学生到门口选好的树下找一只小蚂蚁,用樟脑丸在蚂蚁的前面划一道线,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做实验时动作怎样?(先??再??后??)

教师实验时说了哪些话?提了哪些疑问? 如果蚂蚁穿过这道“防线”,就在蚂蚁前面再划一道线,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等小蚂蚁跑累了,就在它的周围划一个圈,这个圈呀稍微大一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把圈子逐渐缩小,比一角钱的硬币还要下,你又会发现什么现象?

整个实验时,同学们的言行、神态及你自己的心情变化是怎样的? 6

3、教师做实验,指导学生观察。

三、创设情境,交流活动发现。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回到教室,教师采访学生:小摄像师们,你们刚才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2、反馈、评价。

①小组代表针对三个问题发表自己意见。引导针对一个问题作适当的描写。

②师生共同评议。

3、口述练习,随机指导。

四、自主表达,拟定个性文题。

1、自主拟题。

如果以这次实验为题,怎么拟订?

如果以你的心情变化为题,怎么拟订?

如果以这节课为题,怎么拟订? ?? 2、学生自由习作,放手试写全文,教师对习作基础差的同学进行指导。 五、互批互改。 第二课时 一、交流习作。

(1)指名读完成的初稿,师生共同讲评。

(2)引导学生分别就实验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写具体,就是否写出师生的言行、神态及心情变化等方面发表自己的建议。

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二、文后指导。

1、推荐优秀片段或者全文,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各自修改——同桌互提修改意见——自己再次修改。

三、修改作文。

四、学生誊写作文。

7

习作5 成长的烦恼

课前实验:

1、取出一个盒子:这是神奇的盒子。你们待会会知道这个盒子神奇在哪里的。 取出桌上的纸,写出你的烦恼。有多少写多少。写完塞到我的盒子里来。不写名字。

盒子的神奇之处在于,放进,不久的将来,烦恼就会烟消云散,你们信不信?生:信!

课堂回顾:

一、课前谈话:

你们觉得我是个怎样的人?你们认为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啊?

其实我喜欢的学生很简单:咧开你的大嘴哈哈大笑。我喜欢笑容满面的学生

二、写出烦恼(一个词,或几句话)

1、师:说实话,笑口常开的人大家都喜欢。但是在生活中有许多的烦恼,会让我们难受,培根说“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就得到两个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告诉一个朋友,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2、课前我们已经把我们的烦恼放进了神奇的盒子当中了,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分担成长的烦恼吧。(板书)

三、细说烦恼(写出印象最深的一次)

3、任意抽出一张——作业太多,像小山一样)

师:“有这样烦恼的请举手。(无人举)做个大胆的、勇敢的孩子。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快点做,做完不就没了吗?

吃饭时,会不会想小山一样的作业?(想)

平时作业都做到几点?做到九点多。平时做到八点多。有没有让你最难忘的一次。 想像一下,当时——夜——爸爸妈妈——你还在做,(是怎样做作业的)想什么——(很想睡)(当时你有没有向谁发过牢骚,他们是什么表现?)

谁再说,作业多时的感受。(在学校时作业多)

不觉得多——让同学们向你请教一下,提高作业效率的方法

上厕所,都不能——难受啊!(那烦恼时你最想对谁说?)

建议同学们,把内心深处对作业的想法都写下来告诉老师。

4、把这个烦恼放下,再看一个——爸爸老拿我跟和别人比。

师:你的爸爸妈妈也这样的举手。有没有一次经历让你印象深刻?(他们是怎么拿你和别人比的?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师:你感受如何?

师:有没有尝试和爸爸妈妈沟通。

师:有没有别的办法沟通呢?

生:可以用纸条偷偷写下来,放到妈妈的枕边。

生:我给爸爸发过电子邮件。

8

师:如果不行,给我打电话,我帮你和你爸爸妈妈说。

5、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我们的烦恼还真不少,再看——(出示幻灯)

四、倾听烦恼说感受(范文引路)

5、最后再看一个,写的长,谁来读——个子矮、字写得有些丑、总有上不完的课、总有学生捣乱、没时间休息、没工夫陪儿子

猜这是谁的烦恼。

今天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个子矮

有没有谁和我一样有这烦恼?(我们真是同病相连)我怎么会有这个烦恼的?有了这个烦恼,该怎么办呢?

例文讲述:

这个烦恼,它简直就像钻进鞋子里的一粒细沙,嗑得我难受、生疼。 ——我的烦恼

——关于烦恼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我的希望和感受

听了我的故事,你们想对我说什么?

(你有长处也有短处,想想长处;不要在乎,练呗;??)

听了你们的话,我轻松多了。那么你们能切身感受到我的烦恼了吗?为什么?

6、(通过具体地事例写出了我的烦恼,还注意了细节描写,把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淋漓尽致得写了出来。还注意写真事,诉真情。或敞开心扉,实话实说)

五、写写烦恼

为了留下我们成长的足迹,赶快动笔把令你烦恼的最难忘的情景写下来。

六、点评

师:写好后自己先放声朗读,听听是否顺口,想想词语用的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交代清楚具体了,不合适的自己试着改过来。

1、 指名上台

他的烦恼来自哪里?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他的烦恼?为什么?你认为这段文字里最欣赏哪些句子?为什么(感觉真实、注意了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一下?

2、回去以后请同学们给自己的文章加上精彩的开头和结尾,可别漏了文章的题目。相信大家不但说得好,写得更精彩,写完后自己放声读读、动笔改改,写完后把你的烦恼倾诉你给想要倾诉的人,让烦恼随着我们的倾诉烟消云散。

我的烦恼

这个烦恼,它简直就像钻进鞋子里的一粒细沙。磕得我难受、生疼。那就是个子矮。

个子矮,有时真不是好事,比如说写板书,我总是很犯难,因此黑板上方三 9

分之一的面积是我的“禁区”。

今天又上练习课,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我趁午休时,把练习都抄在黑板上。

上课了,我要讲最上面的题目,使劲踮起脚来吧,手上还是没劲,字写得歪歪扭扭的,怪难看;有时拼命地踮起脚来也未必够得着,真郁闷。我见讲台旁放着把凳子,顺手就操起来,“腾-----”得站到了上面,学生们的眼睛也就“刷---”的集体抬高了45度。我居高临下,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优越之感(不过有时未免会因为站得太快而有点晕乎乎),学生自然不敢再在下面做小动作,一个个抬着脑袋眼睛吧嗒吧嗒地看着我。我一会儿上去,一会儿下来,学生们的脑袋也就跟着一会儿抬高,一会儿低下,整齐划一。我若是站在上面时间长了,前排的同学总是会用手托着下巴,装着一幅聚精会神的样子看着我,看得我特不自在。唉,要是个子能再高那么一点,也就不用在学生面前这样犯窘了。幸好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要是让同事见了我这番模样,非得找个地洞钻下去。

还真凑巧,杨老师从外面走过,一向目不斜视的她居然突然停了下来,看着我们,笑着说:“黄老师,你今天站得真高啊!”我脸一下子就红了,因为我不但站在凳子上,还手舞足蹈地跟猴子似的比划着,真是有损形象啊!

我多么希望有一天,一觉醒来,个子能够突然长高,不用穿高跟鞋也能自信地站在学生面前高谈阔论,更不用窘迫得站在凳子上上课了。

10

习作6 写一份调查报告

教学目标:

1、找一个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间作一些调查,及时记录调查的结果。

2、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重点写好统计过程与结果,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4、调查报告的写法不拘一格,可以配上描画的各种统计图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如果我们能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去研究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

你做过这样的调查统计吗?

二、示范调查

1、老师想知道,我们班上做过这样的调查的同学有多少?还没有做过这样的调查,正想作调查的同学请举手。

2、统计小结

三、小组交流,回忆调查过程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开展的调查过程。

要求:要说清楚调查的原因及目的,调查的实施步骤。

四、各自整理汇报

1、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把自己调查的目的、实施的步骤一一列出来,可以用文字的形式,也可以画出图表,形式不拘。

2、学生按要求各自进行整理。

3、通过这次调查,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把你的调查结果也写下来。

4、指名汇报,交流调查结果。

5、相互补充,发表建议

五、集体交流,发表建议

请同学们根据统计的数据及结果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谈谈自己的建议。 11

六、指导习作

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按照调查的目的、调查的经过、调查的结果、调查的结论这四大板块逐一写作,也可以直接写一篇完整的作文,一气呵成,再配上合适的图标,这样会更生动。

习作7 话别

无锡市蠡湖中心小学 王燕

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理性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交往、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潜能,陶冶个体的情操,使学生在开放的作文教学中能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本次习作要让学生学会迁移运用已学的《明天,我们毕业》一文的表情达意的方法,能读懂例文片段,学会如何围绕中心选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典型的场景,表达自己对学校,老师、同学或其他人的眷念之情。因此,本次习作特别注重激发兴趣,强调自主,让学生自由愉快的作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借鉴例文和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迁移运用《明天,我们毕业》一文表情达意的方法完成作 业。

3、通过写作,激发学生对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眷恋 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借鉴例文和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学校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想一想

1、播放马斯纳的《沉思曲》

2、和着曲调,我深情地讲述:亲爱的同学们,六个春夏秋冬,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一起沐浴了一片金色的阳光,一起度过了二千多个日子,我们共同谱写了多少友谊的篇章!理想和信念在这里交融,梦想与情感在这里汇合。即将毕业的我们,也要告别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也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母校,老师和同学说吧。

[设计理念: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我常常在思索着: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我思量着: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这堂课上,我 12

要把我对六年师生生活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的语言、我的眼睛、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3、板书课题:话别 写给xxx

二、探究方法——读一读

1、学生自学(师出示自学要求)

(1)例文主要写了哪些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这是例文的后半部分,你认为前面应该再写些什么?

(3)联系课文《明天,我们毕业》说说该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自学讨论、交流

我们已充分自读了例文,现在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自学要求,选取代表或自愿交流成果,全班认真倾听。(可以从作者的真情实感,语言的流畅性,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进行随机指导。)

3、小结交流情况。

[设计理念:指导学生读懂例文,目的重在学习方法,方法习得后,学生就有了飞翔的翅膀,任其遨游四方。]

三、训练表达——谈一谈。

1、启发讨论

回顾一下这五彩斑斓的小学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同桌之间互相讨论练说。

2、指名当众说,集体评议。(注重表扬,激发兴趣)

3、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搜索知识的能力,促进新的智能的生成,教师重在努力创设自由,和谐的习作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交流,以至有所感、有所得,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

四、拓展思路——写一写

1、老师知道你有千言万语要倾诉,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就请你们拿起饱蘸真情的笔,将典型事例用第二人称“你”或“您”写下来一吐为快吧!可以用记叙文或书信的方式来传递。

2、教师写“下水文”与学生一起比赛,然后一起交流。

[设计理念: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不会写作文。”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想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自己就要能写“下水文”。学生对于写作总是有畏难情绪的。为了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我想到了自己与学生一起写,一起交流,以师生比赛的形式展开,将写作当成师生间的游戏。]

3、教师进行个别困难生指导。

五、促进发展——评一评

13

1、 教师的下水文与学生习作一起交流。

话 别

——写给亲爱的学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斗转星移,弹指一挥间。六年前,你们牵着父母坚实的双手,闪烁着好奇的眼神,带着父母沉甸甸的希望,蹦蹦跳跳地进入学校的大门。六年间,校园中回荡着你们的欢声笑语,课堂里传来你们琅琅的读书声,运动场上活跃着你们矫健的身影。你们付出了艰辛劳动,经受了各种考验,品味了学习生活的酸甜苦辣,成功与失败,前进与倒退,欢笑和泪水描绘出小学生活五彩斑斓的画卷。

尽管你们调皮,但掩盖不了那份天真、可爱;尽管你们任性,但掩盖不了那份真诚、善良。在离别之际,往事历历在目,百般滋味在心头。还记得那个美丽的雨天吗?

我带领你们排好队,护送放学。走出学校大厅,才发现外面下雨了。你们急忙打开一把把漂亮的花伞,遮挡寒冷的风,冰凉的雨,而我独自走在队伍的一旁,紧缩着脖子,这凄风苦雨让我瑟瑟发抖。这时,有的同学说:“王老师,我来给你撑伞吧!”有的说:“王老师,到我的伞下来吧!”有的说:“老师,我的伞大,可以一起撑两个人。”??当我不知所措时,有一把伞迅速被放在我手心里。回首寻找送伞人,原来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女孩——徐颖凝。平时不善于表现自己,如今你用这样的行动来温暖我的心。感动之余马上表示感谢。你腼腆地说:“我马上就能到家,不用伞也没关系的。”我心里又是一阵悸动:她平时回家吃午饭要走很长时间才能到校,其父亲也说过至少要走15-20分钟,我怎能让一个孩子为我淋雨呢?于是,我赶紧把伞让给你,而你一再推却还说:“没关系的,真的没关系。”“不,孩子,你的好意老师心领了。我会向同事借雨具的,别担心,老师不会淋着雨回家。如果我生病了,没有人来给你们上课。放心吧!”经过一番推辞,你只好收回。

告别你们这些可爱的孩子,目送雨中涌动的花伞,我感到它们是那样美丽!谁说雨中不开花?这些花顶着寒风,冒着冷雨开得热热闹闹,浓浓烈烈,芳香袭人。我目送同学们远去的身影,心里默念着:

再见吧,可娇可艳的雨中花,愿你们常开不败!

再见吧,可亲可爱的孩子们,愿你们一路顺风!

老师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们的,只有用我满腔的热情,真诚的心去爱你们,教育你们,履行我做教师的职责。

今日即将与你们告别,就将这万般不舍的情感寄托于未来吧。相信你们用真诚与爱心会演绎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祝你们:一路欢歌笑语!

永远爱你们的王老师 2007.4.26 14

2、要求学生对照例文及习作要点讨论,进行自评。

3、同桌交换习作,互读,互评。

4、全班交流,指名读习作,师生共评。

积极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共评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的理念,可以激起学生的质疑和争议,从而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讲评中多写一些鼓励性、启发性的评语,尽力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因为作文难度本身不会改变,但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改变对作文困难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尤其是作文和做人是紧密联系,要做好作文首先要做好“真人”。在评讲中引导学生学会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理真情切达意”,使作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六、完善习作——改一改

1、在自评、互评、共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认真地对自己的习作加以修改。

2、在自己已经改好习作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读、再评、再改,力求自己满意。

3、要求学生认真端正地誊写习作,做到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4、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作文课堂应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成为学生自主创造的天地,能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 15

更多相关推荐: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教案(含例文)

五年级上册习作教案含例文一教学目标1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断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2根据作文的要求自拟题目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二教学...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五范文

我真后悔终于写完作业了我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打算收拾完书包便去好好地玩一玩就在这时两岁的弟弟摇摇晃晃地向我走来手里还举着一只掉了一条腿的玩具熊说姐姐姐姐此时的我一心想着和小伙伴们玩游戏哪里顾得了他于是我不...

小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习作6范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语文习作6范文在一个桃花盛开的春天万物都被春姑娘叫醒了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家的屋子上又增添了几只燕宝宝它们圆圆的脑袋小小的翅膀还有未长满羽毛的身体它们欢快地叫着又给我家增加...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作范文

11老师我爱你学校河北邢台桥西区晨光小学五2班徐静宣时间20xx0318在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里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到了我的内心似乎也有很多话想对老师您说老师谢谢您的微笑和慈爱记得一年级刚上语文课的时候你提问题...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五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五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教学设计片段教学目标1由图片生发丰富的想象2能把联想到的事情写具体3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重难点1能把联想到的事情写具体2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时间一...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范文

第一次包饺子今天是周末我们去姥姥家包饺子准备好了面和馅正要开始包我走进厨房也跟着包了起来我把手洗干净袖口挽起系上围裙有模有样的还真像个厨师我拿起一张幹好的皮摊在左手里右手舀起一勺馅放在皮上把皮对折两边捏紧可是馅...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5教案设计

习作5备课时间教学目标1由图片生发丰富的联想2能把联想到的事情写具体3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重点1能把联想到的事情写具体2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能在这里给大家上课感到很...

苏教版五年级上习作5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五宝云小学杨瑞教材分析这是一次记事的作文训练教材内容分成这么几个部分首先是出示四幅卡通类简笔画分别是四种脸部表情微笑发怒哭泣大笑接着用一段简要的话语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为作文素材的选择...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2教学设计

习作2备课时间教学目标1读懂描写鸽子的例文片段领会写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动作的方法认识过渡句的作用和练习运用2学习本文的观察方法抓住特点仔细观察和跟踪活动过程进行反复观察3按作业的要求抓住外形和动作的特点写好一种动...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五

习作我身边的小能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懂启事要点明白格式要求2选择一两个具体的事例来写写身边的小能人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征文活动教学重点用敏锐的目光去发现身边的小能人并能讲出其能在何处教学难点用生动具体的动作...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4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4授课教师王欣艳教学目标1懂得把想对别人倾诉的心里话用笔写下来可以方便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2认真阅读例文明确与他人交流感情要真实语言要得当教学重难点1懂得把想对别人倾诉的心里话用笔写下...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3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第10课时总第32课时主备人曾先进课题习作3教学内容习作3教学目标1通过组织秋游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2对照本组课文学习状物的基本方法写出秋天植物叶子...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五(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