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总结

时间:2024.4.27

生物化学总结

第二章:

1、泛素:是一种参与蛋白质降解的小分子蛋白质。

2、转氨基作用:在转氨酶的作用下,?-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酮酸的?-碳上,生成相应的氨基酸,而原来的氨基酸则转变成?-酮酸。

3、氨是有毒物质,血中的NH3主要是以无毒的Ala及Gln两种形式运输的。

4、鸟氨酸循环又叫尿素循环或Krebs-Henseleit循环。部位:肝细胞的线粒体和胞液

5、“柿石症”是一种典型的蛋白质变性沉淀现象,起因就是由于空腹吃了大量的含有单宁酸的柿子,使肠胃中的蛋白质变性凝固,产生不被消化的“柿石”。

6、蛋白质变性常伴有:丧失生物活性、改变理化性质、改变生物化学性质、改变化学修饰性。

第三章:

1、必需基团包括活性中心必需基团和活性中心外必需基团。其中活性中心必需基团包括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结合基团具有结合酶和底物的作用,决定酶的专一性,催化基团具有催化酶和底物反应的作用,决定反应的催化性质。活性中心外必需基团具有维持酶具有活性的空间结构。

2、同工酶:生物体内能够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但酶分子组成、结构和性质都不相同的一组酶。

3、按照酶活性功能,活性中心可分为两个部分: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结合部位与底物结合,决定酶的选择性和专一性。催化部位决定酶促反应的类型,决定酶的催化高效性。

4、竞争性抑制:Vmax不变,Km变大。

5、非竞争性抑制:Vmax变小,Km不变。

6、反竞争性抑制:Vmax变小,Km变小。

第四章

第五章

细胞膜与疾病的联系。P128

第七章:

1、糖的转运有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

2、生物体内糖的分解代谢主要途径有: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戊糖磷酸途径等途径。

3、糖酵解途径的能量变化:葡萄糖被分解为三碳糖消耗2分子ATP,三碳糖生成丙酮酸共产生4分子ATP。

第八章:

1、脂肪酸是人和哺乳动物的主要能源物质。以肝和肌肉最为活跃。

2、脂肪酸的氧化分解方式主要是β-氧化,另外还有α-氧化和ω-氧化。 3、


第二篇:生化基础知识 --总结终极版


1.2. 常用临床生化项目的分类

1.2.1. 按化学性质分类

大概分为四类:酶类、底物代谢类、无机离子类、特种蛋白类。

1.2.1.1. 酶类

包括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ACP(酸性磷酸酶),r-GT(谷氨酰转移酶),α-HBDH(α羟丁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功酶),α-AMY(淀粉酶),ChE(胆碱脂酶)等。

1.2.1.2. 底物代谢类

包括TG(甘油三脂),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UA(尿酸),UREA(尿素氮),Cr(肌酐),Glu(葡萄糖),TP(总蛋白),Alb(白蛋白),T-Bil(总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TBA(总胆汁酸),CO2(二氧化碳)等。

1.2.1.3. 无机离子类

包括Ca(钙),P(磷),Mg(镁),Cl(氯),Fe(铁)等。

1.2.1.4. 特种蛋白类

apoA1(载脂蛋白A1),apoB(载脂蛋白B),Lp(a)(脂蛋白a);补体C3,补体C4;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等。

1.2.2. 按临床性质分类

无机离子:包括Ca,P,Mg,Cl等;

肝功能:包括ALT,AST,r-GT,ALP,MSO,T-Bil,D-Bil,TBA,TP,Alb等; 肾功能:UA,UREA,Cr等;

心肌酶谱:CK,CK-MB,LDH,α-HBDH, AST,MSO等;

糖尿病:GLU等;

前列腺疾病:ACP,p-ACP等;

胰腺炎:α-AMY;

血脂:TC,TG,HDL-C,LDL-C,apoA1,apoB,Lp(a);

痛风:UA;

中毒:ChE;

免疫性疾病:C3,C4, IgG,IgA,IgM;

急性炎症反应:CRP(C反应蛋白),AAG(a1酸性糖蛋白),CER(铜蓝蛋白),ASO(抗链球菌溶血素O)。

1.3. 常用临床项目的医学决定水平

医学决定水平(Medicine decide level,MDL)是指不同于参考值的另一些限值,通过观察测定值是否高于或低于这些限值,可在疾病诊断中起排除或确认的作用,或对某些疾病进行分级或分类,或对预后做出估计,以提示医师在临床上应采取何种处理方式,如进一步进行某一方面的检查,或决定采取某种治疗措施等等。

医学决定水平与参考值的根本区别在于:

它不仅对健康人的数值进行研究,以决定健康人的数值区间,同时还对有关疾病的不同病情的数据进行研究,以定出不同的决定性限值。

可提示及引导医师采取不同的临床措施。所医学决定水平看来更合理、更客观、更有助于临床的应用。当然,真正建立起每一项试验的医学决定水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存在着许多的实际困难。

下列为一些常用检验项目的医学决定水平,仅供参考。

1.3.1. 钾

参考值 3.5~5.3mmol/L

3.0 mmol/L 此值低于参考范围下限,若测定值低于此值,可能会出现虚弱、 地高辛中毒和(或)心律失常,应予以合适的治疗

5.8 mmol/L 此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首先应排除试管内溶血造成的高钾。若测定值高于此值,应借助其他试验查找高钾原因,并考虑是否有肾小球疾病。

7.5 mmol/L 高于此值的任何钾浓度都与心律失常有关,故必须给予合适治疗。(首先也应排除试管内溶血造成的高钾)

1.3.2. 钠

参考值 135-145mmol/L

决定水平 临床意义及措施

115mmol/L 等于或低于此水平可发生精神错乱、疲劳、头疼恶心、呕吐和厌食,在110mmol/L时,病人极易发生抽搐、半昏迷和昏迷,故在测定值降至115mmol/L时,应尽快确定其严重程度,并及时进行治疗。

133mmol/L 此值稍低于参考范围下限,测定值低于此值时,应考虑多种可能引起低钠的原因,并加作辅助试验,如血清渗透压、钾浓度及尿液检查等。

150mmol/L 此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应认真考虑多种可能引起高钠的原因。

1.3.3. 氯化物

参考值 96~110mmol/L

决定水平 临床意义及措施

90mmol/L 低于此水平,应考虑低氯血症的多种原因。

120mmol/L 高于此水平,应考虑多种高氯血症的原因,并同时可作多种辅助诊断试验如血清Na、K、Ca、HCT等。

1.3.4. 钙

参考值 2.25~2.65mmol/L

决定水平 临床意义及措施

1.75mmol/L 血钙浓度低于此值,可引起手足抽搐,肌强直等严重情况,故应根据白蛋白浓度情况,立即采取治疗措施

2.74mmol/L 当测定值大于此值时,应及时确定引起血钙升高的原因,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所以要作其他试验,予以证实或排除。

3.37mmol/L 血钙浓度超过此值,可引起中毒而出现高血钙性昏迷,故应及时采取有力的治疗措施。

1.3.5. 离子钙

参考值 1.13~1.32mmol/L

决定水平 临床意义及措施

0.37mmol/L 离子钙水平低于此值,常出现腕掌痉挛、手足抽搐、低血压、心律失常等症状,最终可致心脏停止跳动,必须立即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3.3mmol/L 测定值在此水平,将导致严重的和持续的心律功能不良,以及血液动力的不稳定。

1.3.6. 磷

参考值 0.96~1.62mmol/L

决定水平 临床意义及措施

0.48mmol/L 等于及低于此值,往往与溶血性贫血有关,应考虑多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0.81mmol/L 此值在参考范围下限以下,低于此值且有高血钙情况时,支持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诊断。

1.62mmol/L 此值为参考范围上限,高于此值应考虑无机磷可能升高的多种原因,尤其应考虑是否有肾功能不全。

1.3.7. 镁

参考值 0.6~1.2mmol/L

决定水平 临床意义及措施

0.60mmol/L 等于或低于此水平时,常有虚弱、易怒、痉挛、震颤等症状,若有上述临床症状并伴有血清镁症降,则应给予适当的治疗。

1.00mmol/L 此值在参考范围以内,如果低镁被认为是临床症状的起因,则测定值高于此值时,应被排除,而应考虑其他病因。

2.5mmol/L 等于或高于此值,已超过参考范围上限,应给予必要治疗,另外,还应检查是否存在肾功能不全。

1.3.8. 铁

参考值 9.0~30.0umol/L

决定水平 临床意义及措施

8.0umol/L 等于或低于此水平,多与缺铁性贫血有关,但作此诊断前,还需证明RBC为小细胞低血色素性且伴有总铁结合力(TIBC)的升高。如果TIBC升高不明显,则血清转铁蛋白降低也有利于此种诊断。

39.4umol/L 等于或高于此水平,可涉及多种疾病,如血色素沉着病,由海洋性贫血,VB6缺乏性贫血等造成红细胞生成减少、溶血性贫血、急性肝损伤等。因此应作多种相应的试验以求确诊,并进行治疗。

71.6umol/L 由于摄入量过多,造成血中水平等于或超过此值时,必须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1.3.9. 葡萄糖

参考值 3.61~6.11mmol/L

决定水平 临床意义及措施

2.8mmol/L 禁食后12小时血糖测定值低于此值,则为低血糖症,可出现焦虑、出汗、颤抖和虚弱等症状,若反应发生较慢,且以易怒、嗜睡、头痛为主要症状,则应作其他试验,以查找原因。

7mmol/L 空腹血糖达到或超过此值,可考虑糖尿病的诊断,但应加作糖耐量试验。 10mmol/L 饭后1小时测得此值或高于此值,则可高度怀疑为糖尿病。

1.3.10. 血尿素(Urea)

参考值 3.6~7.1mmol/L

决定水平 临床意义及措施

3.0mmol/L 低于此值常见于血液释放过多或肝功能不全

7.1mmol/L 此值为正常上限,高于此值应考虑能引起尿素升高的多种可能原因,如肾功能不全、高蛋白饮食及上消化道出血等,此时测定血清肌酐有助于正确评价肾脏功能。

14.2mmol/L 高于此值常见于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应选择其他有力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

1.3.11. 尿酸(UA)

参考值 男性120~420umol/L 女性90~360umol/L

决定水平 临床意义及措施

110umol/L 此值在参考下限附近,等于或低于此水平,应采取多种诊断措施,以鉴别各种疾病。

480umol/L 此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等于或高于此水平时,应采取各种诊断措施,鉴别各种疾病。

640umol/L 等于或高于此值,具有形成肾结石或痛风的高度危险,应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

措施。

1.3.12. 肌酐(Cr)

参考值 44~133umol/L

40umol/L 在婴幼儿超过此值,应考虑肾功不全的可能性,因此必须进一步作肾脏功能的检查和评价。

141umol/L 成人值若超过此水平,应考虑进一步进行其他肾功能检查试验,如肌酐清除率试验。

530umol/L 高于此水平,几乎肯定有肾功能受损,所以此值具有重要的诊断及评估意义,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1.3.13. 总蛋白(TP)

参考值 60~80g/L

45g/L 低于此值往往与水肿有关,应考虑给以相应治疗,同时可作更全面的检查如尿蛋白、肾及肝脏功能等。

60g/L 此为参考范围下限,等于或低于此值时,多种可引起总蛋白偏低的原因均应考虑,并可选择上面的一些试验项目,作进一步检查。

80g/L 高于此值已超出参考范围上限,能引起总蛋白升高的各种原因均应加以考虑,还可通过血清蛋白电泳等项目作进一步检查。

1.3.14. 白蛋白(Alb)

参考值 35~55g/L

20g/L 低于此值,一般在肝病病人提示严重预后不良。还应测定尿蛋白,以查明有无过多的蛋白丢失。

35g/L 此亦为参考值下降,凡低于此值时,各种引起白蛋白降低的因素均应列入考虑范围,如肾病、肝功不全、严重的营养不良、急、慢性炎症、恶性肿瘤等。

57g/L 在此值以上的,应考虑脱水的可能性,并进行红细胞比积测定,以检查其是否增高。

1.3.15. 胆固醇

参考值 2.84~7.11mmol/L

1.81mmol/L 低于此值常提示有严重肝功不全,应考虑适当的诊断及治疗措施,若已知存在肝病,则低于此值提示预后不良。

5.18mmol/L 此为75%的成年男子血中胆固醇值,测定值高于此水平,提示有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度危险,故应采取相应措施,如采用低饱和脂肪酸、低胆固醇、高纤维素饮食。

5.70mmol/L 此为90%的成年男子血中胆固醇水平,高于此值有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度危险,若病人不接受低胆固醇饮食,则应采用药物治疗。

7.26mmol/L 高于此值会由于患动脉粥样硬化而预后严重,必须及时采取有力的治疗措施,如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

1.3.16.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参考值 男 1.14~1.76mmol 女 1.22~1.91mmol

0.91mmol/L(男) 低于此值提示易发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危险增加。

1.03mmol/L(女)

1.42mmol/L(男) 高于此水平发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可能性很小。

1.68mmol/L(女)

1.3.17. 甘油三酯(TG)

参考值 0.56~1.70mmol/L(此值因年龄和性别有所差别)

0.45mmol/L 此值正常下限附近,低于此值多与营养不良有关,应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1.69mmol/L 年轻男性此值接近参考范围上限,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一个危险因子,应给予病人提供合适的预防建议。

4.52mmol/L 高于此水平常预示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应给予适当治疗,如控制饮食和用降脂药物等。

1.3.18. 胆红素(Bili)

参考值 1.7~18.4umol/L

24umol/L 此水平在参考值范围以上,若测定值超过此水平,各种可能引起Bili增高的原因均应考虑,包括肝功能不全、肝外阻塞、溶血、Gilbert综合征(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此时进行ALT、AST凝血酶原时间和ALP测定,可帮助确认或排除肝脏疾病

43umol/L 测定值高于此水平往往出现黄疸,当出现黄疸,但Bili测定值又在此水平以下的,则提示应根据这一情况查找原因。

340umol/L 婴胆红素超过这一水平,往往与脑损伤(核黄疸)有关,治疗时应根据临床及其他实验结果考虑换血。

1.3.19.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参考值 5~40U/L(37℃)

20U/L 此水平在参考范围以内,低于此值可排除许多与ALT升高有关的病种,而考虑其他诊断。此值可以作为病人自身的ALT的对照,与过去和(或)将来的值进行比较。 60U/L 高于此值时,对可引起ALT增高的各种疾病均应考虑,并应进行其他检查以求确诊。

300U/L 高于此值通常与急性肝细胞损伤有关,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性休克等,而酒精性肝炎的ALT往往低于此值,其他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肌炎等也都往往低于此值。

1.3.20.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参考值 8~40U/L(37℃)

20U/L 此为排除值,低于此水平时可排除多种与AST增高有关的疾病。因此应考虑其他的诊断。这个参考范围内的值还可作为病人自身对照,可与过去和(或)将来的测定值进行比较。

60U/L 此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当AST测定值超过此水平时,多种与AST增高有关的疾病均应加以考虑,如肝细胞损伤、心肌梗塞、肌肉与骨骼疾患,肝后胆道阻塞等,此时同时测定ALT、ALP、Bili、CK等鉴别是肝脏疾病还是心肌疾患有重要意义。

300U/L 高于此值通常为急性肝细胞损伤,如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而一般酒精性肝炎、心肌梗塞、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测定值均在此水平以下。

1.3.21. 碱性磷酸酶(ALP)

参考值 成人 40~160U/L(37℃) 儿童 50~400U/L

60U/L 此水平在参考范围以内,低于此水平时可以排除许多与ALP升高有关的病种,而考虑其它的诊断。此值可作为病人自身ALP的对照值,可与过去和(或)将来的值进行比。

200U/L 此水平高于成人参考值范围上限,高于此值时,应考虑能引起ALP升高的多种疾病的可能性,如肝脏病变、胆管结石、肿瘤等引起肝外胆汗积郁、成骨细胞瘤、肿瘤等。为进一步鉴别肝胆或骨骼病变,可进行血中r-GT测定。

400U/L 此为儿童参考值范围的上限值,高于此值时,多种可引起ALP升高的病变均应列入考虑范围,但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还应同时进行其他项目的测试。

1.3.22. 淀粉酶(amy)

参考值 60~80 somogyi unites

50 Som U 低于此值应考虑有广泛的胰腺损害或明显的胰腺功能不全,若已确认为胰腺病变,则amy低于此值往往提示有严重的预后。

120Som U 此值在参考值范围之内,若低于此值,在大多数情况下应排除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另外一些疾病,如消化道穿孔、大量酒精摄入,唾液腺体疾病(流行性腮腺炎)、严重肾病、胆结石等可在此值以上。

200Som U 此水平超过参考值上限、若超过此值,同时其他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也支持的话,可以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1.3.23. 谷胺酰转移酶(GGT)

参考值 0~50U/L(37℃)

20U/L 此值在参考范围以内,低于此值可排除部分与GGT升高有关的疾病。此值并可作为病人以前或将来的对照值。

60U/L 高于此值应考虑GGT升高的各种可能情况,测定值在60~150U/L范围内,且ALP在正常范围的病人,很可能在测定前有服药和饮酒的情况。

150U/L 高于此值常有肝胆管疾病,应采取各种确诊措施,并进行积极治疗。

1.3.24. 肌酸激酶(CK)

参考值 男 10~200U/L 女 10~170U/L

100U/L 此值在参考范围以内,低于此值则可排除许多种与CK升高有关的疾病,同时此值也可作为病人的对照,用于与以后的CK测定值比较。

240U/L 急性心肌梗塞后1~2天内,可高于此水平,其他有关诊断试验,如CK-MB,可帮助确诊。

1800U/L 当测定值高于此水平时,患其他疾病的可能性高于患单一急性心肌梗塞的可 能,包括横纹肌炎,震颤性谵妄、癫痫等。此时应及时进行其他项目的检验以便确诊。`

1.3.25.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参考值 0~10U/L

15U/L 高于此值,且有持续性临床表现(胸痛、心电图显示特异性改变等),提示为急性心肌梗塞,应及时进行治疗。

90U/L 高于此值多由于非心肌性CK-MB释放,如恶性肿瘤,应采取其他有关诊断方法,予以确诊。

1.3.26. 乳酸脱氢酶(LDH)

参考值 100~240U/L(L→P)

170U/L 此值在参考范围以内,等于或低于此值可排除许多与LDH升高有关的疾病,而考虑其他的诊断。此值还可作为病人自身的对照,用来与以前或将来的测定值作比较。 300U/L 高于此水平时,应考虑到可能引起LDH升高的各种疾病,如心肌梗塞、肝病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因此,应作其他各种试验,以作出明确诊断。血清溶血可使测定值增高,应予以注意。

500U/L 高于此值,常见于巨幼细胞性溶血,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转移癌和肝昏迷等,此时应作其他多种检测来作出正确诊断。

1.3.27. C-反应蛋白(CRP)

参考值 <12mg/L

20mg/L 测定值高于此水平,则提示病人有严重的细菌感染、活动性风湿及恶性肿瘤等,应立即给予诊断及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1.3.28. 免疫球蛋白G(IgG)

参考值 7.0~16.0g/L(免疫比浊法)

6.0g/L 低于此值多与免疫缺陷病有关

17.0g/L 此水平明显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多怀疑有IgG型骨髓瘤,此时应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电泳来协助诊断。

50g/L 高于此值应高度怀疑患有IgG型单克隆性γ球蛋白病(如IgG型多发性骨髓病)。

1.3.29. 免疫球蛋白A(IgA)

参考值 0.57~4.14g(免疫比浊法)(成年人)

0.40g/L 低于此值与免疫缺陷或IgG、IgM型单克隆γ球蛋白病有关

4.50g/L 此值高于参考值上限,高于此值可怀疑是否有IgG型γ球蛋白病,为此还应做别外的一些试验,如骨髓细胞学检查、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电泳等。

10.0g/L 高于此值则高度怀疑为IgA型γ球蛋白病,如IgG型多发性骨髓瘤。

1.3.30. 免疫球蛋白M(IgM)

参考值 0.50~2.70g/L(免疫比浊法)

0.40g/L 低于此值多与免疫缺陷病有关

3.00g/L 此值超出参考范围上限,高于此值可怀疑有IgM型单克隆γ球蛋白病(如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1.3.31. 免疫球蛋白E(IgE)

参考值 成人0~380KIU/L 1~2岁儿童 0~12KIU/L

12KIU/L 1~2岁儿童低于此水平表示无严重过敏的危险性。

60KIU/L 1~2岁儿童高于此水平,提示发生严重过敏的危险性较高。

400KIU/L 成人高于此水平,提示有过敏性疾病,如IgE型骨髓病。

1.4. 生化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临床生化检验,主要在技术方法的应用方面上探讨生化检验新技术以及新的标记物的选择和评价,用以帮助诊断,又称“诊断生化”。主要应用了下列技术:光谱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离心技术、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和标记技术、核酸扩增、杂交及序列分析技术等,其中生化分析仪主要运用了光谱技术中的吸收光谱法和比浊法。分别介绍如下:

1.4.1. 吸收光谱法

比色分析是基于溶液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又称吸收光谱法。有色物质溶液的颜色与其浓度有关。溶液的浓度越大,颜色越深。利用光学比较溶液颜色的深度,可以测定溶液的浓度。

1.4.1.1. 物质的颜色和光的关系

光是一种电磁波。自然是由不同波长(400~700nm)的电磁波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光,通过棱镜可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相连续的可见光谱。如下图:

如把两种光以适当比例混合而产生白光感觉时,则这两种光的颜色互为补色。下图中处于同一直线关系的两种色光(如绿与紫、黄与蓝)互为补色。

溶液颜色 绿 黄 橙 红 紫红 紫 蓝 青蓝 青

吸收光 颜色 紫 蓝 青蓝 青 青绿 绿 黄 橙 红

波长/nm 400~450 450~480 480~490 490~500 500~560 560~580 580~600 600~650 650~760

当白光通过溶液时,如果溶液对各种波长的光都不吸收,溶液就没有颜色。如果溶液吸收了其中一部分波长的光,则溶液就蜈现透过溶液后剩余部分光的颜色。例如,我们看到KMnO4溶液在白光下呈紫红色,就是因为白光透过溶液时,绿色光大部分被吸收,而其他各色都能透过。在透过的光中除紫红色外都能两两互补成白色,所以KMnO4溶液呈现紫红色。

同理,CuSO4溶液能吸收黄色光,所以溶液呈蓝色。由此可见,有色溶液的颜色是被吸收光颜色的补色。吸收越多,则补色的颜色越深。比较溶液颜色的深度,实质上就是比较溶液对它所吸收光的吸收程度。

1.4.1.2. 吸光度的定义

一束强度为Io的平行单色光通过一个含有浓度为C的吸光物质、厚度为L的吸收池时,如上图,一些光子被吸收,光强从Io衰减为It,则该溶液的吸光度A等于:

其中为透光率。

1.4.1.3. 吸收曲线

如果测定某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可得一条曲线,即物质对光的吸收曲线,可准确地描述物质对光的吸收情况。

下图是几种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的吸收曲线,溶液对波长525nm附近的绿光吸收量最强,而对其他波长的光吸收较弱。光吸收程度最大处的波长叫做吸收波长,用λmax表示。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所得的吸收曲线,最大吸收波长都一致,只是相应的光被吸收的程度不同。

吸收曲线可作为比色分析中波长选定的依据,测定时一般选择λmax 的单色光作为入射光。这样即使被测物质含量较低也可得到较大的吸光度,因而可使分析的灵每度较高。

若所测定的溶液无色,可在测定前加入适当的显色剂,通过与待测成分的化学反应使溶液晱色即可测定此待测成分。

a. Lamber-Beer定律

其中为吸光系数,有两种表示方法摩尔吸光系数和比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的意义为1摩尔浓度的溶液在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比吸光系数的意义为浓度为1%(w/v)的溶液在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C为溶液的浓度;L为吸收池的厚度(单位为cm,亦称光径)。 Lamber-Beer定律的意义为:某溶液的吸光度等于该物质的吸光系数、浓度C和光径L(cm)的乘积,当光径不变时,浓度和吸光度成正比。这是生化分析仪利用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测定的基础,见下图:

Lamber-Beer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是:(1)被吸收光为单色平行光,(2)待测定溶液为稀溶液。

b. 比浊法

比浊法分两类: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

带有小粒的悬浮液和胶体溶液都具有向四面八方散射入射光的性质,当一束平行光通过含有悬浮质点的悬浮液或胶体溶液时,同时受到散射和吸收两个因素的影响,使光的强度减弱。在光源的光路方向上测量透射光(实际上还包括散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比值,并通过该比值测定出悬浮液或胶体溶液中质点的溶度,称为透射比浊法,在光路的其他方向上测定测量散射光强度,从而测定出悬浮液或胶体溶液中质点的溶度,称为散射比浊法。

免疫学方法是以被检测物质作为抗原,然后用免疫动物的方法制备相应的抗体,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对被检测物质进行定量。影响免疫比浊的因素:1.抗原抗体比例。抗原抗体比例对复合物的数量和颗粒大小关系极大,当抗体>抗原时成正相关,当抗体<抗原时成负相关。2.抗体纯度和效价。3.增聚剂。在免疫反应中,为增强抗原抗体反应常使用增聚剂,如3-4%的聚乙二醇等,利用其破坏抗原抗体的水化层,促进其靠近反应,但如浓度

不适合,高了会影响其它溶质或产生非特异性聚集影响结果。

透射比浊法

一束强度为Io的平行单色光通过一个含有悬浮质点(颗粒大小与光源波长接近)的悬浮液或胶体溶液时,如上图,其透射光强度I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L为悬浮液或胶体溶液在光前进方向上的长度,τ为浊度系数,与悬浮质点的浓度C成线性关系。令τ=2.3KC,则:

该式与Lamber-Beer定律相似,这是生化分析仪利用透射比浊法进行定量测定的基础,该法可以与吸收光谱法共用一个检测器,所有生化分析仪,不需增加任何部件,均可利用此法进行测定。大部分特种蛋白,如载脂蛋白类(apoAI,apoB等)、补体类(C3、C4等)、免疫球蛋白类(IgG,IgM等)等,配以相应的试剂,可利用此法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测定。 散射比浊法

一束强度为Io的平行单色光通过一个含有悬浮质点(颗粒大小远小于光源波长)的悬浮液或胶体溶液时,如上图,与入射光垂直方向上,其散射光强度I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n1、n2分别表示质点与介质的折射率,ν表示单位体积内的质点数,r表示质点半径。可见散射光强度与悬浮质点的浓度成正比,这是利用散射比浊法进行定量测定的基础,因另需在光路垂直方向上增加一检测器,目前只有极少数生化分析仪可利用散射比浊法进行定量测定,而几乎所有的特种蛋白分析仪、免疫分析仪等都能利用散射比浊法进行定量测定。

1.5. 生化试剂的作用和分类

1.5.1. 生化试剂的作用

a) 显色性

在测定前向血清中加入适当的显色剂(试剂),与待测成分的化学反应使溶液变色即可测定此待测成分。

b) 单一性

不同的试剂和血清中的不同成分反应,引起了吸光度的变化。

1.5.2. NAD+-NADH(NADP+-NADPH)指示系统

1.5.2.1. 反应原理

NADH和NADPH在340nm有特征性吸收峰,而NAD+和NADP+在340nm无特征性吸收峰,利用其偶联的脱氢酶(工具酶)反应,根据340nm吸光度的变化,可以测定物质的浓度或活性。

目前利用此指示系统进行测定的临床项目有:ALT、AST、CK、LDH、CK-MB、α-HBDH 、Glu(己糖激酶法)、UREA、NH4+ 、CO2等

1.5.2.2. 举例说明

ALT(GPT)的测定原理(中生试剂,IFCC)

试剂成分和反应公式:

R1: NADH 、乳酸脱氢酶(LDH);

R2: L-丙氨酸、α-酮戊二酸。

原理:NADH的减少,引起340nm吸光度的下降,下降速率与ALT活性成正比(动力学法)。

a-HBDH(LDH1)的测定原理(罗氏试剂,DGKC)

试剂成分和反应公式:

R1:磷酸盐缓冲液,a-酮基丁酸,防腐剂;

R2:NADH,防腐剂。

原理:NADH的减少,引起340nm吸光度的下降,下降速率与a-HBDH活性成正比(动力学法)。

1.5.3. p-NP和p-NA指示系统

1.5.3.1. 反应原理

p-NP和p-NA在405nm有特征性吸收峰,根据405nm吸光度的变化,可以测定物质的浓度或活。目前利用此指示系统进行测定的临床项目有ALP、ACP、r-GT、AMY等。

1.5.3.2. 举例说明

ALP(AKP)的测定原理(罗氏试剂,IFCC)

试剂成分和反应公式:

R1:AMP缓冲液,镁离子,锌离子,PH=10.44;

R2:对硝基苯磷酸,防腐剂,PH=8.5

原理:在镁离子和锌离子的存在下,碱性磷酸酶解离对硝基苯磷酸形成磷酸盐和对硝基苯酚,引起405nm吸光度的上升,上升速率与ALP活性成正比(动力学法)。

GGT的测定原理(罗氏试剂,IFCC)

试剂成分和反应公式:

R1:NaOH,双甘肽,PH=7.7;

R2:L-r-谷氨酰-3-羟基-4-硝基苯氨,防腐剂。

原理:5-氨基-2-硝基苯甲酸的生成,引起405吸光度的上升,上升速率与GGT活性成正比。

1.5.4. H2O2偶联的指示系统

1.5.4.1. 反应原理

H2O2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可使单一个或成对的无色的色素原氧化成有色的色素,导致某一波长吸光度的增加,因此可用来测定物质的浓度或活性。

1.5.4.2. 举例说明

GLU的测定原理(中生试剂)

试剂成分和反应公式:

R1:4-氨基安替吡啉、抗坏血酸氧化酶;R2:葡萄糖氧化酶(GOD)、过氧化物酶(POD)、酚。

测定原理:醌亚胺的生成,导致500nm吸光度的增加,增加的程度与Glu的含量成正比。 CHOL的测量原理(德赛试剂)

试剂成分和反应公式:

R1:Good’s缓冲液PH=6.7,苯酚,4-氨基安替比林,CHE(胆固醇脂酶),CHO(胆固醇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

测定原理:醌亚胺的生成,导致500nm吸光度的增加,增加的程度与CHOL的含量成正比。

1.5.5. 抗原抗体反应指示系统

1.5.5.1. 反应原理

特异性抗体与抗原(待测物质)在相应的缓冲环境下反应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一定的浊度,导致特定波长透光率的改变。在抗体过剩的前提下,改变程度与抗原浓度成正比。 目前利用此指示系统进行测定的临床项目有apoAI、apoB、Lp(a)、IgG、IgA、IgM、C3、C4、CRP等。

1.5.5.2. 举例说明(略)

1.5.6. 其它显色反应

1.5.6.1. TP的反应原理

蛋白质中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能与铜离子作用产生紫红色络合物,导致540nm吸光度的增加,增加的程度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

1.5.6.2. ALB的反应原理

在pH4.2环境中,溴甲酚绿在有非离子去垢剂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存在时,可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导致630nm吸光度的增加,增加的程度与白蛋白的含量成正比。

其它的显色反应还有Ca和Mg等物质的测量方法,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1.6. 常用临床生化项目的主要测定原理和临床意义

项目 测定原理 临床意义

ALT

NADH的减少,引起340nm吸光度的下降,下降速率与ALT活性成正比(动力学法)。 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心肌细胞次之,活性升高表示有肝细胞损伤,也可见于心肌及骨骼肌损伤。

AST

NADH的减少,引起340nm吸光度的下降,下降速率与AST活性成正比(动力学法)。 AST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肝细胞次之,活性升高表示有心肌损伤,也可见于肝细胞及骨骼肌损伤。

ALP

对硝基苯酚的生成,引起405nm吸光度的上升,上升速率与ALP活性成正比(动力学法)。 ALP主要存在于骨、肝、肾和肠,活性升高见于肝胆及骨骼疾病等。

r-GT

5-氨基-2-硝基苯甲酸盐的生成,引起405nm吸光度的上升,上升速率与r-GT活性成正比(动力学法)。 活性升高与肝胆疾病、心肌梗塞、脑损伤、慢性酒精中毒、苯妥英钠治疗有关。

α-HBDH

NADH的减少,引起340nm吸光度的下降,下降速率与α-HBDH活性成正比(动力学法)。 活性升高与急性心肌梗塞有关。

LDH

NADH的生成,引起340nm吸光度的上升,上升速率与LDH活性成正比(动力学法)。 活性升高与心肌梗塞有关,也可见于肝脏疾病、未治愈的恶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肾脏疾病、恶性肿瘤等。

CK

NADPH的生成,引起340nm吸光度的上升,上升速率与CK活性成正比(动力学法)。 活性升高与心肌梗塞有关,也可见于肌营养不良、甲状腺机能减退、肺梗塞、急性脑血管疾病等。

CK-MB 先用CK-M的抗体抑制CK-M的活性,其余同CK的测定 活性升高主要见于心肌梗塞。

α-AMY

1.用生色基团对-硝基酚修饰α-麦芽七糖苷(PNP-G7)作为底物,经α-淀粉酶水解成小分子的寡糖苷,再经辅助酶α-葡萄糖苷酶进一步水解释放出生色基团PNP,导致405nm吸光度增加,增加速率与α-AMY活性成正比, ROCHE公司等采用此法。

2.用生色基团对-硝基酚修饰麦芽五糖苷(PNP-G5)作为底物,其余同1。日本第一化学采用此法,IFCC推荐。

3.采用2-氯-4-硝基苯酚-α-麦芽三糖(CNP-G3)做底物,不需要用辅助酶,直接由淀粉水解产生CNP,导致405nm吸光度增加,增加速率与α-AMY活性成正比,科华采用此法。 活性升高见于急性胰腺炎、胰腺管道阻塞、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腮腺炎等。

TG

醌亚胺的生成,导致550nm吸光度的增加,增加的程度与TG的含量成正比(终点法)。 升高见于肾病综合症、动脉粥样硬化、甲减、糖尿病、肝病等,降低见于营养不良、β脂蛋白缺乏、甲亢、恶液质等。

TC

醌亚胺的生成,导致550nm吸光度的增加,增加的程度与TC的含量成正比(终点法)。 升高见于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糖尿病、粘液水肿等,降低见于甲亢、贫血、吸收障碍、恶液质等。

HDL-C 沉淀法:先用磷钨酸钠-镁沉淀LDL-C和VLDL-C,再按TC方法测定。

均相法:先用多聚阴离子化合物选择性遮蔽LDL-C和VLDL-C,再按TC方法测定。 含量越低,发生冠心病的危险越大。

LDL-C 沉淀法:先用PVS沉淀LDL-C,再按TC方法测定,TC值减去该测定值即为LDL-C。 均相法:先用多聚阴离子化合物选择性遮蔽HDL-C和VLDL-C,再按TC方法测定。 含量越高,发生冠心病的危险越大。

UA

醌亚胺的生成,导致550nm吸光度的增加,增加的程度与UA的含量成正比(终点法)。 升高与痛风、白血病、妊毒血症、肾病有关。

UREA 二乙酰—肟法:二乙酰—肟与强酸作用生成二乙酰,二乙酰与UREA在酸性条件下,缩合成红色的二嗪衍生物,导致520nm吸光度的增加,增加的程度与UAEA的含量成正比(终点法)。

紫外-谷氨酸脱氢酶法:

NADH的减少,引起340nm吸光度的下降,单位时间内下降程度与UREA浓度成正比(固定时间法、两点速率法)。 升高主要见于肾脏疾病,也可见于脱水、糖尿病昏迷、肾上腺危相、胃肠道出血、循环虚脱,下降见于严重的肝脏疾病。

Cr 碱性苦味酸法:

肌酐-苦味酸复合物的生成,导致510nm吸光度的增加,单位时间内增加量与Cr浓度成正比(固定时间法、两点速率法)。

肌氨酸氧化酶法:

醌亚胺的生成,导致550nm吸光度的增加,增加的程度与Cr的含量成正比(终点法)。 升高见于肾功能的损伤。

Glu 氧化酶法:

醌亚胺的生成,导致500nm吸光度的增加,增加的程度与Glu的含量成正比(终点法)。 己糖激酶法:

NADH的生成,引起340nm吸光度的增加,增加程度与Glu浓度成正比(终点法)。 升高主要见于糖尿病,也可见于甲亢、垂体或肾上腺机能亢进;降低主要见于胰岛素过量、甲减、垂体机能减退、肾上腺机能减退、葡萄糖吸收障碍。

TP

紫红色络合物的生成,导致540nm吸光度的增加,增加的程度与TP的含量成正比(终点法)。 升高见于各种原因失水、一种或多种球蛋白分泌增多;降低见于营养不良。 Alb

白蛋白溴甲酚绿复合物的生成,导致630nm吸光度的增加,增加的程度与Alb的含量成正比(终点法)。 升高见于各种原因失水;降低见于肝脏疾病、肾病综合症、营养不良、蛋白丢失。

T-Bil

重氮偶合法、比色法、终点法。冻干单剂型

偶氮胆红素的生成,导致545nm吸光度的增加,增加的程度与T-Bil的含量成正比(终点法)。

胆红素 钒酸盐 >胆绿素

pH3.0表面活性剂

钒酸盐氧化法,比色法,终点法,液体双剂型

胆红素的减少引起在波长450nm处吸光度的下降,吸光度的变化与总胆红素含量成正比。 升高见于各类肝脏疾病,也可见于溶血性疾病。

D-Bil

重氮偶合法、比色法、终点法,冻干单剂型

偶氮胆红素的生成,导致545nm吸光度的增加,增加的程度与D-Bil的含量成正比(终点法)。

胆红素 钒酸盐 >胆绿素

pH3.0表面活性剂

钒酸盐氧化法,比色法,终点法,液体双剂型

胆红素的减少引起在波长450nm处吸光度的下降,吸光度的变化与直接胆红素浓度成正比。 升高见于各类肝脏疾病和胆导阻塞。

NH4+

NADH的减少,引起340nm吸光度的下降,下降程度与NH4+浓度成正比(终点法)。 升高见于肝昏迷、肝性脑病。

CO2

NADH的减少,引起340nm吸光度的下降,下降程度与CO2浓度成正比(终点法)。 异常见于酸碱平衡失调。

iP

络合物的生成,引起340nm吸光度的上升,上升程度与iP浓度成正比(终点法)。 升高见于慢性肾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VitD过多;降低见于佝偻病、骨软化等。

Ca 邻-甲酚肽络合酮(CPC)法

有色络合物的生成,引起575nm吸光度的上升,上升程度与Ca浓度成正比(终点法),长征公司采用此法。

甲基麝香草酚兰(MTB)法

有色络合物的生成,引起612nm吸光度的上升,上升程度与Ca浓度成正比(终点法),科华公司采用此法。 升高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肿瘤骨转移、VitD过多;降低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佝偻病、肾病等。

Mg

有色络合物的生成,引起582nm吸光度的上升,上升程度与Mg浓度成正比(终点法)。 升高见于尿毒症;降低见于吸收障碍、糖尿病性昏迷、急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肾病等。 Cl

红色络合物的生成,引起480nm吸光度的上升,上升程度与Cl浓度成正比(终点法)。 升高见于柯兴综合症、酸中毒、尿毒症等;降低见于阿狄森氏病、碱中毒、腹泻、尿崩等。 ApoA1/ apoB

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导致340nm透射浊度的增加,增加的程度与apoA1/apoB的浓度成正比(终点法)。 ApoA1降低和apoB升高见于未控制的糖尿病、肾病综合症、肝功能低下;ApoA1和apoB均降低见于长期血液透析;ApoA1与 apoB的比值可预测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预测,比值高,危险性低。

Lp(a)

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导致340nm透射浊度的增加,增加的程度与Lp(a)的浓度成正比(终点法)。 高浓度的Lp(a)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

1.7. 生化分析仪测定方法及反应度的计算

各项目的计算方法决定于其所采用的测定方法和定标模式,临床生化检验测定方法总的来说可分为二大类:终点法和动力学法,其中动力学法又可分为零级动力学法和一级动力学法,下面分别介绍。

1.7.1. 终点法

1.7.1.1. 概述

指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整个反应达到平衡,所有的被测定物已转变为产物,反应液的吸光度不再增加(或降低),吸光度的增加(或降低)程度与被测定物的浓度成正比。如下图:

如图所示:t1时刻加入试剂(体积为V), t2时刻加入样本(体积为S),然后搅拌并反应,之后测量反应液的吸光度,在t3时刻反应达到终点; t2-t3为测定时间。

1.7.1.2. 反应度的计算

结果的计算包括三部分:反应度R(Response)的计算、定标参数的计算和浓度(或活性)的计算。这里仅介绍R的计算,定标参数的计算和浓度(或活性)的计算在后面专门讨论。 a) 单试剂单波长法

反应度R= t3时刻吸光度—单试剂空白吸光度

b) 单试剂双波长法

基本上同“单试剂—单波长—终点法”,只是对于每一个测定周期,其实际吸光度等于Aλ1-Aλ2。

c) 双试剂单波长法

t1时刻加入第一试剂(体积为V1),t2时刻加入样本(体积为S),之后搅拌,t3时刻加入第二试剂(体积为V2)并立即搅拌,t4时刻反应达到终点。t3-t2为孵育时间,t4-t3为测定时间。

R=t4时刻吸光度—双试剂空白吸光度;(反应起始时间设置为0)

R=t4时刻吸光度—双试剂空白吸光度—t3前一时刻的吸光度×体积校正因素;(反应起始时间设置为<0)

d) 双试剂双波长法

基本上同“单试剂—单波长—终点法”,只是对于每一个测定周期,其实际吸光度等于Aλ1-Aλ2。

1.7.2. 零级动力学法

1.7.2.1. 概述

指反应速度与反应物(底物)浓度无关。因此,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可以匀速地生成某个产物,导致被测定溶液在某一波长下吸光度均匀地减小或增加,减小或增加的速度(△A/min)与被测物(催化剂)的活性或浓度成正比。零级动力学法即通常所说的动力学法,也被称为连续监测法;主要用于酶活性的测定。

实际上,由于底物浓度不可能足够大,随着反应的进行,底物消耗到一定程度后,反应速度不再与酶活性成正比(参见米氏方程),因此,零级动力学法是针对于特定时间段而言的,各试剂商对这段时间有严格规定,见下图中的t3-tn:

t1时刻加入试剂(体积为V),t2时刻加入样本(体积为S),t3时刻反应稳定,tn时刻停止对反应进行监测;t3到tn之间的时间内,吸光度匀速变化,变化的速率和反应物的浓度成线性关系。t2-t3为延迟时间,t3-tn为测定时间。

1.7.2.2. 反应度的计算

a) 单波长

其中:

n=t3到tn间的数据个数

Ti=时间

Ai=某一时间的吸光度

b) 双波长

基本同单波长,只是某一时间的吸光度等于主波长吸光度—次波长吸光度

1.7.3. 一级动力学法

1.7.3.1. 概述

一级动力学法是指在被测物参与反应的条件下,在一定的反应时间内,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由于反应物在不断的消耗,因此整个反应速度在不断的减小,表现为吸光度的增加(或降低)速度越来越小,由于这类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很长,必需在特定时间段内进行监测,该段时间内吸光度的增加(或)降低与被测定物的浓度成正比,见下图。一级动力学法又被称为初速率法、固定时间法、二点动力学法等。

如图所示:t1时刻加入试剂(体积为V),之后测量试剂空白的吸光度,t2时刻加入样本(体积为S),t3时刻反应稳定,t4时刻停止对反应进行监测;t2-t3为延迟时间,t3-t4为测定时间。

1.7.3.2. 反应度的计算

a) 单波长

反应度R=(t4时刻吸光度—t3时刻吸光度)/(t4—t3)

b) 双波长

基本同单波长,只是某一时间的吸光度等于主波长吸光度—次波长吸光度

1.8. 定标参数和浓度的计算

1.8.1. 定标的意义

定标就是要找出一个参考点,就是一个K值(或 F 值)。它是由仪器与试剂状态确定下来的。当我们测定一个标本时,无论您是用手工的方法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出来的值只是一个吸光度,这个吸光度对我们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要把这个吸光度转换成一个浓度或是酶的活性。那就要乘上一个 K 值,计算并打印出来的结果对我们就有意义了。 K 值就是我们通过定标找出来的。一般上最低要求是有试剂空白与标准品。经过仪器测定出两个吸光度,则:

标准液的浓度我们是知道的,这两个吸光度可以由仪器测出,这样就得出一个 K 值。之后无论什么样的标本,我们只要测出一个吸光度,用吸光度乘以这个K值,就可以得到标本的浓度了。

因此, K 值具有非常决定性的意义,可以决定测量标本的准确性。

1.8.2. 定标参数的计算

定标方法分为两大类,即线性定标和非线性定标,其中线性定标又包括单点线性定标(又称因数法)、两点线性定标(又称线性法)和多点(大于3点)线性定标(又称线性回归法),主要适用于比色法测定的项目;非线性定标主要包括Logistic-Log 4P、Logistic-Log 5P、Exponential5P、Polynomial5P、Parabola和 Spline,主要适用于比浊法测定的项目,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8.2.1. 几点说明

a) 所有比色法的项目都是是线性定标,比浊法的项目都是非线性定标;

b) 后面的定标公式中:R表示反应度,C表示浓度(活性),K、R0、a、b、c、d表示定标参数。

c) 标准液:指浓度已经准确测知的溶液。

1.8.2.2. 线性定标

a) 单点线性定标

定标公式:R=KC,只有1个定标参数K,K=

定标曲线如下图:

只需提供1个标准品。大多数酶学项目可以不定标而直接输入因数(输入值F=1/K)。 b) 两点线性定标

定标公式:R=KC+b,有2个定标参数,K和b,

其中,;

要求提供2个标准品,C1、C2为标准品1和2的浓度,R1、R2为标准品1和2的反应度。

定标曲线如下图:

c) 多点线性定标

定标公式:R=KC+b,有2个定标参数,K和b,其中:

要求提供n(n≥3)个标准品,Ci为标准品i的浓度,Ri为标准品i的反应度。

1.8.2.3. 非线性定标

a) Logistic-Log 4P

定标公式:,有4个参数,即R0、K、a和b。

要求提供至少4个标准品,其中第1个标准品的浓度(活性)为零,其对应的R就等于R0,用最速下降法+拟牛顿法求解。适用于随着浓度增加,其反应度增加越来越小的定标曲线,如图:

b) Logistic-Log 5P

定标公式:,有5个参数,即R0、K、a、b和c。要求提供至少5个标准品,其中第1个标准品的浓度(活性)为零,其对应的R就等于R0,用最速下降法+拟牛顿法求解,适用范围同Logistic-Log 4P,只是曲线拟合程度更高。

c) Exponential5P

定标公式:,有5个参数,即R0、K、a、b和c。要求提供至少5个标准品,其中第1个标准品的浓度(活性)为零,其对应的R就等于R0,用最速下降法+拟牛顿法求解。适用于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其反应度增加越来越大的定标曲线,如图:

d) Polynomial5P

定标公式:,有5个参数,即R0、a、b、c和d。要求提供至少5个标准品,其中第1个标准品的浓度(活性)为零,其对应的R就等于R0,用最速下降法+拟牛顿法求解。

e) Parabola

定标公式:R=aC2+bC+c,有3个参数,即a、b和c。要求提供至少3个标准品,解3元线性方程组,用全选主元高斯消去法求解。

f) Spline

定标公式:C-Ci=R0i+ai(C-Ci)+bi(C-Ci)2+ci(C-Ci)3-R有4i个参数,即R0i、ai、bi和ci。 要求提供2-6个标准品,用最速下降法+拟牛顿法求解。由于是分段拟和,其拟和程度在所有定标类型中最高。

1.8.3. 浓度(活性)的计算

浓度(或活性)C的计算根椐选用的不同定标类型而计算公式不同,下面一一列举:

1.8.3.1. 线性定标

a) 单点线性定标

,K为定标参数;或C=R×F,F为输入的因数。

b) 两点线性定标

,K和b为定标参数。

c) 多点线性定标

,K和b为定标参数。

1.8.3.2. 非线性定标(略)

1.8.3.3. 其他相关计算

a) 平衡点判断,仅适用于终点法

取设定的反应终点附近的连续4个周期吸光度值Ai,从i=0查起,若有连续|Ai-Ai+1|、|Ai+1-Ai+2|和|Ai+2-Ai+3|<δ(δ暂取0.03,依据重复性指标给出),则认为找到平衡点,否则在结果上标明“未找到平衡点”。

b) 线性限判断,仅适用于动力学法

测定点大于9个:线性限=(前6个点吸光度的变化率-后6个点的吸光度变化率)/所有点的吸光度变化率

4≤测定点≤8:线性限=(前3个点吸光度的变化率-后3个点的吸光度变化率)/所有点的吸光度变化率

下列情况不计算线性限:测定点数≤3;吸光度变化率小于0.006/分或吸光度变化率的差值小于0.006/分;计算出的线性限与设定值比较,若大于设定的线性限,则在结果上标明“超过线性限”。

c) 底物耗尽判断,仅适用于动力学法

仅对动力学法和固定时间法有效,一些高浓度(活性)样品使底物耗尽,使反应不再为0级(动力学法)或1级(固定时间法)反应,为能正确反映测定结果,需设置底物耗尽限(某一特定吸光度),该吸光度限应正好是反应曲线中线性区与非线性区(动力学法)或1级反应区与多级反应区(固定时间法)的临界点,是在反应时间内反应没有发生底物耗尽时所能达到的最小(反应曲线向下)或最大(反应曲线向上)的吸光度值。一旦出现底物耗尽,系统给予相应标记,并自动稀释重测和提示用户手工稀释后再测定。

d) 抗原过剩检查,仅适用于比浊法

仅适用于通过光的透射测定的终点法项目,在抗原抗体的反应中,生成的不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抗原抗体的比例密切相关,在适当比例时生成的不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量最大,此时透过的光最少,相当于吸光度最大;大于和小于这个比例时,生成的不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量都会减少,透过的光增加,吸光度减小。在这种情况下,浓度相差很大的两份样本(抗原),

生成的不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量可以相等,如果不进行抗原过剩检查,会得到相同的测定结果。

附录A,检验常识

A.1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体,它从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物质组成和运行机理,因此生物化学是生命体的化学。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蛋白质、酶、核酸、多糖等)的结构、功能及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学科,有时特指研究核酸大分子的学科。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已经成为现代生物学的带头学科。

A.2 生物分子的组成

生物体内的物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其中无机物有水和无机盐两类,有机物主要要蛋白质、核酸、糖和脂类等,以下就人体内的主要物质进行描述。

图 A 1

A.3 蛋白质的介绍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第二大化合物,在细胞的干重中,约一半以上是蛋白质,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在15%以上。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分子量在6000至百万道尔顿。蛋白质的英文名叫做protein,源自希腊文προτο,它是“最原初的”,“第一重要的”意思。“朊”这个词就是根据protein的原意翻译的,但由于蛋白质一词沿用已久,所以“朊”并未被广泛采用。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占有特殊的地位。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原生质中的主要成分,而原生质是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碳、氢、氧、氮,还有硫和磷。蛋白质是人体氮的唯一来源。 人体的脏器心、肺、肾、皮肤甚至头发、指甲等等都是由蛋白质组成。 蛋白质其生理功用在于新生和修补机体组织,同时也是能量的来源(由蛋白质所供的热量约占总热量的8~15%)。 蛋白质还能调节生理功能,人体所有的生理功能活动几乎都有蛋白质参加(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中的各种酶、各类激素及抵抗疾病的抗体都是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已经发现的氨基酸有20种。

A.3.1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α-氨基酸

蛋白质彻底水解后,用化学分析方法证明其基本组成单位是α-氨基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氨基酸有300余种,但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仅有20种,除甘氨酸外,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均属L-α-氨基酸。

图 A 2

类 结构式 中文名 英文名 三字

符号 一字

符号 等电

点pI

甘氨酸 glycine Gly G 5.97

丙氨酸 alanine Ala A 6.00

缬氨酸 valine Val V 5.96

亮氨酸 leucine Leu L 5.98

异亮氨酸 isoleucine Ile I 6.02

苯丙氨酸 phenlalanine Phe F 5.48

脯氨酸 proline Pro P 6.30 极

色氨酸 tryptophan Trp W 5.89

丝氨酸 serine Ser S 5.68

酪氨酸 tyrosine Tyr Y 5.66

半胱氨酸 cysteine Cys C 5.07

蛋氨酸 methionine Met M 5.74

天冬酰胺 asparagine Asn N 5.41

谷氨酰胺 glutamine Gln Q 5.65

苏氨酸 threonine Thr T 5.60 酸

天冬氨酸 aspartic acid Asp D 2.97

谷氨酸 glutamic acid Glu E 3.22

赖氨酸 lysine Lys K 9.74

精氨酸 arginine Arg R 10.76

组氨酸 histidine His H 7.59

表 A 1

20种天然氨基酸中有两种为特殊氨基酸,它们是脯氨酸与半胱氨酸。脯氨酸属亚氨基酸,但此亚氨基酸仍能与另一羧基形成肽键,不过N在环中,移动的自由度受到限制,当它处于多肽链中时,往往使肽链的走向形成折角。两分子的半胱氨酸脱氢后以二硫键结合成胱氨酸,在蛋白质分子中两个临近的半胱氨酸亦可脱氢形成二硫键(-S-S-)

Cys-SH + HS-Cys → Cys-S-S-Cys

A.3.2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 肽键

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之间是通过肽键相连的,—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即形成肽键。

2. 肽与多肽链

图 A 3

氨基酸通过肽键(-CO-NH-)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肽(peptide)。由两个氨基酸缩合成的肽称为二肽,三个氨基酸缩合成三肽,以此类推。一般由十个以下的氨基酸缩合成的肽统称为寡肽,由十个以上氨基酸形成的肽被称为多肽(polypeptide)或多肽链。

A.3.3 蛋白质的分类

A.3.3.1 按组成分类

1. 单纯蛋白质

分子组成中,除氨基酸构成的多肽蛋白成分外,没有任何非蛋白成分称为单纯蛋白质。自然界中的许多蛋白质属于此类。

2. 结合蛋白质

结合蛋白质是单纯蛋白质和其他化合物结合构成,被结合的其他化合物通常称为结合蛋白质的非蛋白部分(辅基)。按其非蛋白部分的不同而分为核蛋白(含核酸)、糖蛋白(含多糖)、脂蛋白(含脂类)、磷蛋白(含磷酸)、金属蛋白(含金属)及色蛋白(含色素)等。

类别 辅基 举例

单纯蛋白质 清蛋白、球蛋白、精蛋白、组蛋白、硬蛋白、谷蛋白

结合蛋白质

糖蛋白 糖类 粘蛋白、血型糖蛋白、免疫球蛋白

核蛋白 核酸 病毒核蛋白、染色体核蛋白

脂蛋白 脂类 乳糜微粒、低密度脂蛋白

磷蛋白 磷脂 酪蛋白、卵黄磷蛋白

金属蛋白 金属离子 铁蛋白、铜蓝蛋白

色蛋白 色素 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

表 A 2

A.3.3.2 按分子形态分类

根据分子形状的不同,可将蛋白质分为球状蛋白质和纤维状蛋白质两大类:以长轴与短轴之比为标准,前者小于5,后者大于5。要注意球状蛋白质不等于球蛋白。球蛋白是按溶解度分类的一类蛋白质。

A.3.3.3 按结构分类

1. 单体蛋白

蛋白质由一条肽链构成,最高结构为三级结构。包括由二硫键连接的几条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其最高结构也是三级。多数水解酶为单体蛋白。

2. 寡聚蛋白

包含2个或2个以上三级结构的亚基。可以是相同亚基的聚合,也可以是不同亚基的聚合,如血红蛋白为四聚体,由2个α亚基和2个β亚基聚合而成(α2β2)。

3. 多聚蛋白

由数十个亚基以上,甚至数百个亚基聚合而成的超级多聚体蛋白,如病毒外壳蛋白。

A.3.3.4 按功能分类

根据蛋白质的主要功能可将蛋白质分为活性蛋白和非活性蛋白两大类。属于活性蛋白质的有酶、蛋白质激素、运输和储存蛋白质、运动蛋白质和受体蛋白质等;属于非活性蛋白质的有角蛋白、胶原蛋白等。

A.4 酶的常识

A.4.1 酶的定义

酶(enzyme)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它是最主要的生物催化剂。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称为酶促反应,要比相应的非催化反应快103~1017倍。在酶促反应中被酶催化的物质叫底物(substrate,S);经酶催化所产生的物质叫产物(product,P);酶所具有的催化能力称为酶的“活性”,如果酶丧失催化能力称为酶失活。

A.4.2 酶的分类(化学组成)

19xx年Sumner首次从刀豆中提取脲酶结晶并率先提出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到目前为止,纯化和结晶的酶已超过2000余种。根据酶的化学组成成分不同,可将其分为单纯酶(simple enzyme)和结合酶(conjugated enzyme)两类。

A.4.2.1 单纯酶

这类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仅为氨基酸,通常只有一条多肽链。它的催化活性仅仅决定于它的蛋白质结构。如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均属于单纯酶。

A.4.2.2 结合酶

这类酶由蛋白质部分和非蛋白质部分组成,前者称为酶蛋白(apoenzyme),后者称为辅助因子(cofactor)。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称为全酶(holoenzyme)。只有全酶才有催化作用。酶蛋白在酶促反应中起着决定反应特异性的作用,辅助因子则决定反应的类型,参与电子、原子、基团的传递。

辅助因子的化学本质是金属离子或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按其与酶蛋白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可分为辅酶(coenzyme)与辅基(prosthetic group)。辅酶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辅基则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能通过透析或超滤将其除去。B族维生素是形

成体内结合酶辅酶或辅基的重要成分。

A.4.3 酶催化

酶是生物催化剂,既有与一般催化剂相同的催化性质,又有一般催化剂所没有的生物大分子的特征。酶与一般催化剂一样,只能催化热力学允许的化学反应,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而不改变平衡点。酶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的前后没有质和量的改变,微量的酶就能发挥较大的催化作用。因为酶是蛋白质,所以又具有其独特的催化特点。

A.4.3.1 高度的催化效率

酶的催化效率比无催化剂的自发反应速度高108~1020倍,比一般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高107~1013倍。这种高度加速的酶促反应机制,主要是因为大幅度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

A.4.3.2 高度的特异性

酶对其所催化的底物和催化的反应具有较严格的选择性,常将这种选择性称为酶的特异性或专一性(specificity)。根据酶对底物选择的严格程度不同,酶的特异性通常分为以下三种:

1. 绝对特异性

有的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发生一定的反应,称为绝对特异性。如脲酶只能催化尿素水解成NH3和CO2,而不能催化甲基尿素水解。

2. 相对特异性

一种酶可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种化学键,这种不太严格的特异性称为相对特异性。如脂肪酶不仅水解脂肪,也能水解简单的酯类。

3. 立体异构特异性

酶对底物的立体构型的特异要求,称为立体异构特异性。如L-乳酸脱氢酶的底物只能是L型乳酸,而不能是D型乳酸。

A.4.3.3 酶活性的可调节性

物质代谢在正常情况下处于错综复杂、有条不紊的动态平衡中。酶活性的调节作用是维持这种平衡的重要环节。通过各种调控方式,例如,酶的生物合成的诱导和阻遏、酶的化学修饰、酶的变构调节以及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等,改变酶的催化活性,以适应生理功能的需要,促进体内物质代谢的协调统一,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A.4.3.4 酶活性的不稳定性

酶是蛋白质,酶促反应要求一定的pH、温度等温和的条件,强酸、强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高温、紫外线、剧烈震荡等任何使蛋白质变性的理化因素都可使酶变性而失去其催化活性。

A.4.4 酶的分类(按酶促反应的性质)

1. 氧化还原酶类

催化底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酶类。例如:乳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

2. 转移酶类

催化底物之间进行某些基团的转移或交换的酶类。例如:氨基转移酶、己糖激酶、磷酸化酶等。

3. 水解酶类

催化底物发生水解反应的酶类。例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

4. 裂解酶类

催化一种化合物分解为两种化合物或两种化合物合成为一种化合物的酶类。如醛缩酶、碳酸酐酶、柠檬酸合成酶。

5. 异构酶类

催化各种同分异构体间相互转变的酶类,如磷酸丙糖异构酶、磷酸己糖异构酶等。

6. 合成酶类

催化两分子底物合成一分子化合物,同时偶联有ATP的磷酸键断裂的酶类。如谷氨酰胺合成酶、谷胱甘肽合成酶等。

A.4.5 辅酶与辅基

前已述及,结合酶由两部分构成:酶蛋白+辅酶(或辅基)。其中辅酶(基)通常结合于酶的活性中心,酶蛋白的活性中心形状决定了什么样的底物可以与之结合,而存在于活性中心的辅酶(基)则对底物进行电子、原子或基团转移。即辅酶(基)决定了化学反应的性质和类型,因此,酶的辅助因子(辅酶、辅基)在酶促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B族维生素是合成辅酶或辅基的基本原料,个别B族维生素可以直接作为辅助因子结合于酶蛋白上。以下介绍生化反应中一些常见的辅酶和辅基。

A.4.5.1 辅酶I和辅酶II:NAD+、NADP+

NAD+(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NADP+(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是生化反应中重要的电子和氢传递体,因此它们参与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图 A 4

NAD+和NADP+是各种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可以接受底物分子上提供的氢负离子(H:-)而还原为NADH和NADPH。底物分子脱氢时,一次脱下一对氢(2H++2e-),NAD+或NADP+接受1个H+和2个e-,另一个H+游离存在于溶液中。

NADH在细胞内有两条去路,一是通过呼吸链最终将氢传递给氧生成水,释放能量用于ATP的合成;一是作为还原剂为加氢反应(还原反应)提供氢。NADPH一般不将氢传递给氧,通常只作为还原剂为加氢反应提供氢。NADPH是细胞内重要的还原剂。

辅酶I和辅酶II是以维生素PP(尼克酸、尼克酰胺)、核糖、磷酸、腺嘌呤为原料合成的。

A.4.6 酶促反应和动力学

酶促反应动力学是研究酶促反应速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等。在研究某一因素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时,应该维持反应中其它因素不变,而只改变要研究的因素。

A.4.6.1 酶与底物浓度

在酶的浓度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影响的作用呈现矩形双曲线。

图 A 5

在底物浓度很低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急骤加快,两者呈正比关系;当底物浓度较高时,反应速度虽然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而加快,但不再呈正比例加快;当底物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如果继续加大底物浓度,反应速度不再增加,说明酶已被底物所饱和。 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反映了[ES]的形成与生成产物[P]的过程。在[S]很低时,酶的活性中心没有全部与底物结合,增加[S],[ES]的形成与[P]的生成均呈正比关系增加;当[S]增高至一定浓度时,酶全部形成了[ES],此时再增加[S]也不会增加[ES],反应速度趋于恒定。

1. 米氏方程

为了解释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度的关系,19xx年Michaelis和Menten把图4-2-1归纳为酶促反应动力学最基本的数学表达式---米氏方程:

V=Vmax[S]/(Km+[S])

Vmax为反应的最大速度,[S]为底物浓度,Km是米氏常数,V是在某一底物浓度时相应的反应速度。

2. 米氏常数(Km)的意义

A. 当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米氏方程可以变换如下:1/2Vmax=Vmax[S]/(Km+[S]),所以 Km=[S]。因此,Km值等于酶促反应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B. Km值可判断酶与底物的亲和力(Km值愈大,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小;反之亦然)

C. 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只与酶的结构、酶所催化的底物和酶促反应条件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酶的种类不同,Km值不同,同一种酶与不同底物作用时,Km值也不同。

A.4.6.2 酶浓度、温度、PH的影响

1. 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在一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当底物浓度足以使酶饱和的情况下,酶的浓度与酶促反应速度呈正比关系。

图 A 6

2.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化学反应的速度随温度增高而加快,但酶是蛋白质,可随温度的升高而变性。在温度较低时,前一影响较大,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但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后,酶受热变性的因素占优势,反应速度反而随温度上升而减慢。常将酶促反应速度最大的某一温度范围,称为酶的最适温度。

图 A 7

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接近体温,一般为37℃~40℃之间,若将酶加热到60℃即开始变性,超过80℃,酶的变性不可逆。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下降,但低温一般不破坏酶,温度回升后,酶又恢复活性。所以在护理技术操作中对酶制剂和酶检测标本(如血清等)应放在冰箱中低温保存,需要时从冰箱取出,在室温条件下等温度回升后再使用或检测。临床上低温麻醉就是利用酶的这一性质以减慢组织细胞代谢速度,提高机体对氧和营养物质缺乏的耐受力,有利于进行手术治疗。温度超过80℃后,多数酶变性失活,临床应用这一原理进行高温灭菌。

酶的最适温度与反应所需时间有关,酶可以在短时间内耐受较高的温度,相反,延长反应时间,最适温度便降低。据此,在生化检验中,可以采取适当提高温度,缩短时间的方法,进行酶的快速检测。

3. 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酶反应介质的pH可影响酶分子,特别是活性中心上必需基团的解离程度和催化基团中质子供体或质子受体所需的离子化状态,也可影响底物和辅酶的解离程度,从而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只有在特定的pH条件下,酶、底物和辅酶的解离情况,最适宜于它们互相结合,并发生催化作用,使酶促反应速度达最大值,这种pH值称为酶的最适pH。

图 A 8

体内多数酶的最适pH值接近中性,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约1.8,肝精氨酸酶最适pH约为9.8。溶液的pH值高于和低于最适pH时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远离最适pH值时甚至导致酶的变性失活(图4-2-4)。所以测定酶的活性时,应选用适宜的缓冲液,以保持酶活性的相对恒定。临床上根据胃蛋白酶的最适PH偏酸这一特点,配制助消化的胃蛋白酶合剂时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使其发挥更好的疗效。

A.4.6.3 激活剂与抑制剂

1. 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凡能提高酶的活性或使酶原转变成酶的物质均称做酶的激活剂。从化学本质看,激活剂包括

无机离子和小分子有机物。例如Mg2+是多种激酶和合成酶的激活剂,Cl-是淀粉酶的激活剂;胆汁酸盐是胰脂肪酶的激活剂。

大多数金属离子激活剂对酶促反应不可缺少,称必需激活剂,如Mg2+;有些激活剂不存在时,酶仍有一定活性,这类激活剂称非必需激活剂,如Cl-。

2. 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凡能使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称酶的抑制剂。通常将抑制作用分为不可逆性抑制和可逆性抑制两类。

A.5 酶在疾病诊断的作用

A.5.1 酶的活性

A.5.1.1 测定原理

临床上对酶活性的测定多采用相对测定法。即在一定条件下,测定单位时间内酶促反应体系中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酶活性。因为在反应初速度时,酶促反应体系中的产物从无到有,其生成量最能反映酶活性,故绝大多数方法都是把酶促反应体系中产物生成量作为酶活性测定的依据。

A.5.1.2 活性的单位

酶活性的高低用酶活性单位(U)来表示。酶活性单位指在特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酶促反应过程中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有习惯单位和国际单位等方法。习惯单位是依据不同的实验方法定义出来的酶活性单位。同一种酶,测定的方法不同,测定的结果不能比较。 50年代以前酶活性浓度单位的命名混乱,常以方法提出者的姓氏来命名,例如淀粉酶的Somogyi单位,碱性磷酸酶的King单位等等,定义参差不齐,给临床医师带来很大不便,尤其在建立“连续监测法”测酶后,大量酶应用于临床,此混乱现象更为突出。19xx年国际生化协会通过广泛讨论,提出一个国际单位定义来表示酶量的多少,即1分钟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μmol min-1)的酶量为一个国际单位,以IU表示之,由于意见不一致,至今尚未指定酶反应温度。而同一量的酶,在不同温度时间为1分钟所转化底物的量将有明显差异。为避免临床上误认为只要是同一国际单位的酶量在国际上无论何处所测结果都应一致,目前大多数实验工作者常省略国际二字(简写也由IU改为U)

19xx年,国际酶学委员会又推荐了一个新的酶活性单位,即“催量”(Kat),其定义为在最适条件下,每秒钟催化1摩尔底物(1mol/L)发生化学变化的酶量为1催量。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下:

1U=1μmol min-1=16.67nmol s-1=16.67nkatal

A.5.1.3 活性的计算

1. 因数法

用零级动力学法计算酶的浓度优点之一是计算方便,不需作标准曲线或标准管,用分光光度计监测酶反应过程时,很容易求出反应体系每分钟吸光度变化,根据摩尔吸光系数可求出△A相当测定物质变化的微摩尔数,由于临床医师需要知道的是标本中而不是反应体系中酶的浓度,计算中要考虑标本的稀释倍数,假如比色杯光径不是1cm,则还应考虑光径不同对△A的影响,这样整个计算公式应为:

其中,Vt为反应总体积;Vs为样本体积;L为光径。

2. K的意义和设置

改变K值最方便的途径就是改变标本稀释度,稀释倍数愈大,K值愈大。K值过高虽然测定的线性范围较宽,但重复性差,反之,虽然重复性好,但线性窄。

此问题与仪器测定的嗓音(noise)密切相关,自动分析仪吸光度读数嗓音一般都需控制在0.001,也就是仪器须保证对同一溶液反复进行测定时,吸光度误差最好控制0.001上下,虽

然此值不大,但已可能使测定结果产生1/1000K值的误差,如K值为6000,代入上式,则每分钟测定吸光度如有0.001微小变化,结果将是出现上下6U/L的误差,对于一此参考值较低的酶,如转氨酶而言显然太大,临床医师无法容忍这么大差异。

K值设置的首先出发点应是测定酶的判断值或参考值上限,应保证这些值测定的可靠,所以转氨酶的常数K一般在3000左右,不少人宁愿在1500左右,另外还应考虑到测定时间,一些半自动分析仪测定时间短到0.5分,此时0.001嗓音对每分钟△A误差将是0.002,反之,测定时间延长到2分钟,误差也小一半,也就是说,如测定时间长,则K值可以设置大一些,如测定时间只有0.5分钟,K值一般不超过4000。

3. K的检验

摩尔吸光系数(ε)对一定物质而言常是一个定值,但在一些外界条件影响下也会有所变化。最明显例子是对硝基酚,随pH不同,颜色差异明显,当pH>10时,405nm处其ε为18500,在pH7.0,ε下降为9400,颜色下降几乎一半。温度变化时,也会对NAD(P)H的ε产生一些影响。当波长大于334nm时,随温度升高,同一波长的ε值会轻度下降。

同时ε值是指用分光光度法,也就是在近似单色光的光源条件下才能成立,实际上大多数自动分析仪使用的是干涉滤片,波峰值可能出现差异,个别的半波宽可能为10nm乃至更大。由于杂散光的存在,会明显改变ε值,假如再考虑到注加系统的误差,实测K值很可能与理论K值不一致。Onuki检测了三台Hitachi-7150型自动分析仪测AST的K值分别为-5466、-5421、-5559。而理论K值为-6111则结果约增加为1.12倍。

测定实际的K值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事实上对一些性质稳定的物质如对硝基酚、对硝基苯胺,可以用高纯试剂配成标准品或直接购买可靠的校准品,将它们作为标本进行酶的测定,根据已知标准品的浓度和吸光度变化就可计算出实际K值。

A.5.1.4 检测酶时的干扰因素

大多数测定标本不是纯酶制剂,而是体液或组织液。其中除了测定酶外,还存在着其它酶和各种物质,如使用酶偶联反应,在反应体系中又外添了大量的各种酶制剂,因此在反应体系中可能出现一些我们不希望的副反应或旁路反应,这些都有可能对测定反应产生干扰。

1. 其它酶和物质的干扰

如组织匀浆中往往含有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它将干扰各种还原酶的测定。临床酶测定中最典型的例子是血液中丙酮酸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的干扰,由于反应体系中含有大量乳酸脱氢酶和NADH,可与丙酮酸反应消耗NADH,引起340nm处吸光度下降,假如将此NADH下降也算为ALT活性将引起误差。其它如红细胞中腺苷酸激酶(AK)对CK测定的干扰,在CK的酶偶联体系中ADP是CK底物,但它又同时是AK的底物,二个酶反应都产生ATP,在工具酶(已糖激酶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作用下都产生NADH引起340nm处吸光度上升,其结果是CK测定结果偏高,为避免此种干扰,所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AK的抑制剂AMP和二腺苷酸5′磷酸。

2. 工具酶的污染

目前试剂中所用的试剂酶多从动物组织或细菌中提取,不可避免地会污染有其它酶,如不注意此问题,会引起不正确结果,例如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下列反应:

可加入苹果酸脱氢酶和NADH进行测定,将草酰乙酸转变为苹果酸,并将NADH转变为NAP+。如果工具酶苹果酸脱氢酶不纯,含有乳酸脱氢酶,也可以作用底物之一的丙酮酸,同时消耗NADH,这样就无法准确测定丙酮酸羧化酶活性。

更有甚者,有些工具酶中就混有测定酶,这种情况下,将产生很高的本底。所以所用的工具酶必须很纯,并检查污染酶的含量,例如测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所用的苹果酸脱氢酶中所含杂的AST时,按IFCC规定不应超过0.005%。

3. 非酶反应

有些底物不稳定,没有酶的作用就能自行反应,例如ALP的底物磷酸对硝基酚配成的底物溶液,室温放置过夜,即自行水解释放出对硝基成黄色。又如测醛缩酶时,其底物醛类化合物可以和NAD+起非酶反应产生一种具有类似NADH吸收光谱的化合物,给测定带来困难。

4. 沉淀形成

使用光学法监测酶反应时,如有沉淀形成或组织匀浆中颗粒的下沉都会引起吸光度变化,引起测定结果误差,此情况常见于底物溶解度低而反应体系中底物浓度偏高。可见于用γ-谷氨酰对硝基苯胺为底物测GGT时。

对上述的一些问题常可通过试剂空白管检出并加以校正。不同厂家的ALT,AST试剂盒由于杂酶存在,试剂空白管可以测出多少不等转氨酶活性,个别可达5U/L以上,这种试剂无法使用,较好的试剂盒也在2U/L左右。如不作试剂空白管对结果加以校正,所测结果将偏高,用半自动分析仪测定酶时特别要注意作试剂空白管,有时还需作标本对照管,例如测ALT时为除去GLD的干扰,可以在底物溶液中不加入丙氨酸,与标本中GLD作用引起NADH下降。

解决这些问题另一个有效措施就是不用单一试剂测酶活性,改用双试剂,先加的第一试剂常不含底物或底物之一,但含有所有其它成分,与标本作用一段时间待吸光度停止变化后,再加入底物开始测定酶的反应。

A.6 生化检测的注意事项

A.6.1 抽血时的注意事项

A.6.1.1 姿势

人在站立卧位时可有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血液体积、血压及心律都有不同,也包括一些血液成分的变化。站位时增加5%以上的物质有总蛋白、白蛋白、血脂、胆固醇、碱性磷酯酶、丙氨酸氨基转氨基酶、血清铁等。站位变成卧位也会影响血液成分,如和蛋白质结合的有关物质及高分子量物质变化较大;儿茶酚胺、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等在从站位变成卧位时的15-30min 内增加数倍,因此采集标本时应注意体位的影响。

图 A 9从卧位变成站位的影响

图 A 10绑扎带超过6分钟后的影响

A.6.1.2 时间

标本采集时间的影响血中不少物质有每日、每月的周期变化、因此应该知道标本采集时间。才能对每次结果进行比较,最好在同一时间采集标本,以减少由于不同时间采集标本所造成结果的波动。如白细胞计数早晨较低而下午较高;ACTH胶皮质醇的分泌高峰在早晨,以后逐渐下降;入睡后生长激素短时间内达到高峰而此时皮质醇浓度最低;血清铁和胆红素在清晨最高;血钙中午最低,月周期变化以性激素最为明显。其它还有血胆固醇在经前最高,排卵期最低;血液纤维蛋白原经前升高;血清蛋白在排卵期降低。采集血标本做细菌培养时应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血等。

A.6.1.3 饮食

多数试验尤其血液化学测定,采血前应禁食12小时,因脂肪食物被吸收后可能形成脂血而造成光学干扰;同时食物成分也可改变血液成分,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例如高脂饮食后甘油三脂比空腹结果约高数倍。高糖饮食后血糖会升高,3小时后才能回复到病人原来空腹血糖水平。

图 A 11饮食2小时内血清分析物的差异

A.6.1.4 运动

运动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轻度活动可引起民血糖升高,继之皮质醇及胰岛素上升,与肌肉有并的酶台CK、LD、AST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A.6.1.5 药物、溶血

药物对血、尿等成分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一些药物可使体内某物质发生变化。

图 A 12溶血对某些项目的影响

A.6.2 血液标本的保存和运输

血液标本的保存条件非常重要,不适当保存直接影响实验结果。文献报导,既便将血浆放在

4。C冰箱内保存,24小时后的因子活性也仅为采血后即刻实验结果的5%(减少95%),而供血液分析仪进行细胞计数的血液只能在室温下保存,低温保存可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减低。因此,应根据实验项止确定最佳的保存条件。例如:夏季采血后血糖将以每小时7%的速度分解,为此有必要加入氯化钠的抑制烯醇化酶,防止葡萄糖酵解。

图 A 13血清血浆的差异

采集标本后最好即时送实验室检查,否则会影响结果。运送过程有远有近,时间有长有短,为此必须了解运送过程是会引起标本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凡测定血清或血浆成分者应该将血标本分离出血清或血浆,保持在4-10摄氏度条件下,以免细胞内外成分交换影响结果。运送过程中要注意容器的密闭性,注意避光(如阳光直射下血中胆红素会分解),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转送标本应由工作人员负责,不要委托病人或病人家属送标本。

图 A 14温度对葡萄糖和钾浓度的影响

A.7 生化试剂的差异

A.7.1 临床检验的方法

临床生化成分的测定方法很多,根据其准确度与精密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级:

A.7.1.1 决定性方法(definitive method)

指准确度最高,系统误差最小,经过详细的研究,没有发现产生误差的原因或在某些方面不够明确的方法,测定结果为“确定值”,与“真值”最接近。由于技术要求太高,费用昂贵,不直接用于鉴定常规方法的准确性,只用于发展及评价参考方法和标准品。

A.7.1.2 参考方法(reference method)

是指准确度与精密度已经充分证实的分析方法,干扰因素少,系统误差很小,与重复测定的随机误差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有适当的灵敏度、特异性、直线性及较宽的分析范围。这类方法应在条件优越的实验室中应经常使用。但它主要应用于鉴定常规方法,评价其误差大小,干扰因素,并决定其是否可以被接受。它也用于鉴定二级标准品,为质控血清定值,也可用于评价商品试剂盒等。

A.7.1.3 常规方法(routine method)

常规方法的性能指标符合临床或其它目的需要,有适当的分析范围,而且经济实用。所谓偏差已知的方法是指准确度已经确定的方法,其准确度不明者称为偏差未知的方法。常规方法在作出评价以后,经有关学术组织认可,可以作为推荐方法。

图 A 15

A.7.2 标准品的分级

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将标准品(参考物)的定义暂定为:它的一种或几种物理或化学性质已经充分确定,被用于校正仪器或证实一种测定方法的物质,并将其分成三级。

A.7.2.1 一级标准品一级标准品(原级参考物)

是已经确定的稳定而均一的物质,它的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或由高度准确的若干方法确定,所含杂质也已经定量。它可用于校正决定性方法,评价及校正参考方法以及为“二级标准品”定值。一级标准品都有证书,在美国由国家标准局(NBS)发给合格证书,并指明它的性质和有关数据。

A.7.2.2 二级标准品二级标准品(次级标准品)或是纯溶液(水或有机溶剂的溶液)

这类标准品可由实验室自己配制或为商品,其中有关物质的量由参考方法定值或用一级标准品比较而确定,主要用于常规方法的标化或为控制物定值。

A.7.2.3 控制物

控制物有冻干的或溶液,可以用适当的标准品(一级或二级)以参考方法定值,用于质量控制,不用于标化(除经准确定值者)

对同一个项目,由于生化试剂用的方法不同,可能检测结果也会有一定的差异。以下举几个例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A.7.3 胆红素试剂

A.7.3.1 概述

胆红素测定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测项目,作为肝功能诊断的重要指标,对临床胆红素分析的质量控制值得我们重视。但直到今天,国内总/直接胆红素测定的标准化依然是临床化学分析的一道难题,尤其是直接胆红素分析。分析原因除了目前国内尚缺乏合格的商品参考物或校准品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试剂。不同方法学的试剂其准确度、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稳定性及抗干扰性等直接决定了临床结果的可靠性。

A.7.3.2 试剂方法

目前胆红素测定方法根据类型可分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导数分光光度法、直接分光光度计法、经皮胆红素测定法(TCB)、重氮法、氧化法等。临床常用商品试剂为重氮法及氧化法。重氮法包括改良J-G法、二甲亚砜法(DMSO法)、二氯苯重氮盐法(DPD法)、2,5-二氯苯重氮四氟硼酸盐法(2,5DCB-4FB法)、改良2,5DCB-4FB法等;氧化法包括氧化酶法、化学氧化法,其中化学氧化法又有钒酸盐氧化法、亚硝酸盐氧化法、过硫酸盐氧化法、综合氧化剂法、复合有机包结氧化法等之分。

1. HPLC法可从样品中同时分离出胆红素各组分,包括非结合胆红素(Bu)、胆红素单葡萄醛酸酯(mBc)、胆红素双葡萄醛酸酯(dBc)、δ胆红素(Bδ)、以及光照射后产生的光胆红素,并加以准确定量,该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是目前胆红素测定的最可靠方法。但该法仪器昂贵,技术要求高,在梯度浓度有机溶剂中各组分吸光系数的波动等问题也有待解决。

2. 导数分光光度法可消除血红蛋白、β-胡萝卜素的干扰,但该法不能测定Bc(结合胆红素或直接胆红素),样品和标准需预稀释,不适合临床大批量样品自动化分析。

3. 直接分光光度计法是专用于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测定,采用双波长比色避免溶血干扰,方法简单,不需要样品空白,但该法不适合自动化大批量分析。

4. 经皮胆红素测定方法(TCB)具有操作简单、非损伤性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婴幼儿及新生儿黄疸筛查,但该法影响因素多,不能完全代替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5. 在各种重氮试剂法中,改良J-G法为推荐方法,其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性均较高,但显色时间相对较长;测定直接胆红素时需要严格控制时间(1分钟),用手工或半自动分析仪操作相对误差较大是其不足,在一些自动分析仪上使用也不方便。目前J-G法国内外均有不少商品试剂盒,但所接触的商品试剂盒稳定性尚存在一些问题,血红蛋白>3.5g/L时,干扰较明显,对严重脂血抗干扰性也较差。

6. DMSO法的最大优点为反应时间短,呈色后稳定性极佳(可稳定近2小时)、对脂血抗

干扰性较强,受溶血干扰较轻,但血红蛋白>3.5g/L时依然有较大的干扰,只能测定总胆红素。

7. DPD法商品试剂多为干粉/冻干品单一试剂,复溶后保存时间较短,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不方便。该法测定总胆红素呈色为红色,易受溶血的干扰,对脂血的抗干扰性较好。

8. 2,5-DCB-4FB法商品试剂为液体双试剂,重复性好,但易受溶血的干扰;经改良的2,5-DCB-4FB法对溶血的抗干扰增强(Hb≤5g/L),但该法易受尿蓝毋干扰,试剂开瓶稳定性不及氧化法。

9. 氧化酶法是胆红素测定较好的一种方法,由于胆红素氧化酶(BOD)在碱性环境中可氧化所有胆红素成分,包括大部分(>85%)的Bδ,这一特性可用于总胆红素测定;而在酸性条件下,mBc、dBc和大部分Bδ均被氧化,只有Bu不被氧化,这一特性可用于Bc(结合胆红素或直接胆红素)的测定;故可根据不同胆红素反应的最适pH差别,可分别定量测定总/直胆。该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对溶血、脂血等抗干扰性强,操作简单,适用于自动化测定等。但该法所涉及的工具酶价格昂贵,故商品试剂价格昂贵。同时在酶法测定中胆红素氧化酶容易受到血清蛋白,尤其是白蛋白的影响,这主要由于作为底物的胆红素在掺入血清白蛋白的α螺旋链时,底物便不能接近酶分子中的活性中心(这一现象称为立体障碍)。从这一点考虑,也可推测与血清白蛋白结合的δ胆红素在保持白蛋白α螺旋链的pH范围内对胆红素氧化酶的作用有抵抗性。自19xx年日本学者Kondo向欧洲的专利中提到:低分子量的无机氧化剂、过渡元素等在一定条件下都可氧化胆红素,因而可用来开发测定胆红素的方法后,化学氧化法开始得到长足发展。在化学氧化法中,反应分子与酶不同,属小分子,因此δ胆红素立体障碍所致的反应降低,与重氮法反应程度相类似,相关性良好,这也是开发化学氧化测定试剂的原因。在化学氧化法中,总胆红素测定需要选择适合的氧化剂、反应促进剂、非特异反应抑制剂、抗干扰剂;而结合胆红素的测定来在反应体系中还必需具有非结合胆红素反应抑制剂和吸收剂。近年国外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不少报道。

10. 19xx年日本和光株式会社Kuniaki Tokuda等率先开发出商品钒酸盐胆红素氧化法试剂,并在临床推广应用,它继承了氧化酶法的抗溶血、抗黄疸、抗脂血等许多优点,能够测定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同时该试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试剂开瓶稳定性极佳,总胆红素试剂可室温存放。国内不少学者对该试剂也做了不少系统的评价。随着钒酸盐氧化法试剂在临床的应用推广,20xx年日本东洋纺绩株式会社又推出亚硝酸盐氧化法,其与改良J-G法、改良2,5DCB-4FB法、钒酸盐氧化法相关较好,弥补了钒酸盐氧化法的某些不足,如个别干扰样品会出现直接胆红素比总胆红素高的现象,但溶血样品对直胆测定有较明显干扰。与此同时,国内不少学者先后开发出过硫酸盐氧化法、综合氧化剂法等。

11. 综合氧化剂法是国内最近开发的一种方法,反应速度快、线性范围宽。但目前尚无配套总/直胆校准品,如以重氮法校准品替代则结果偏低,抗溶血能力相比钒酸盐氧化法试剂低、直胆反应特异性尚待提高。从目前来看,国产试剂在这些方面解决得尚不理想,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直接胆红素测定更为突出。

A.7.4 白蛋白(清蛋白)与A/G

白蛋白(albumin,Alb)系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的半寿期约为15-19天,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其合成率虽然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但主要受血浆中白蛋白水平调节,在肝细胞中没有储存,在所有细胞外液中都含有微量的白蛋白。

A.7.4.1 白蛋白的测定方法

几十年前,临床检验技术很差,以盐析法沉淀去大部分球蛋白后,测定底层清液中蛋白量作为白蛋白量。盐析法采用的盐类不同、使用浓度不同,结果可以有很大差异,许多年前一直在探索如何和纸电泳的结果相符,球蛋白沉淀不完全使清蛋白结果偏高;球蛋白沉淀完全必

然又带走部分白蛋白,使白蛋白结果偏低。

目前关于血浆或血清白蛋白的测定,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利用其与某些染料如溴甲酚绿

(bromcresolgreen,BCG)或溴甲酚紫(bromcresolpurple,BCP)特异性的结合能力而加以定量。在pH4.2的条件下,BCG可与白蛋白定量地、特异地结合,而不受血浆中其它球蛋白的干扰。结合后的复合物在628nm有特殊吸收峰,而可与游离的染料相区别,这一吸收峰一般不受血浆中可能存在的其它化合物(如胆红素、血红素等)的影响,测定时应控制染料的浓度、反应的pH和时间。这是很实用的方法。一般用血浆量为20μl,在白蛋白10-60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批内C?V值<3%,正常成人参考值为35-50g/L,在直立姿势采血,由于血浓缩其值可略高3g/L。

A.7.4.2 两种方法的差异

传统的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会受到非白蛋白类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干扰,而BCP试剂的最适pH值为5.20,接近a-和b-球 蛋白的等电点,能抑制这两种球蛋白与BCP的非特异性反应,因此对测定白蛋白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本试验的结果表明,BCP法测定 血清ALB的精密度较好,回收率高,线性范围可达10~80g/L,比传统的BCG法更宽,而且不易受溶血、黄疸和脂血等临床常 见干扰因素的干扰。

BCP和BCG这两种方法测定ALB结果的差异,不同的研究者对不同人群检测的结果不尽相同。Blagg等认为,采用溴甲酚绿长 反应时间测定法检测健康人血清白蛋白的差值可比溴甲酚紫法高11g/L。与标准的电免疫测定法(eletroimnunoassay)相比,采用BCG短反应时间法测定的非肾病病人血清ALB会偏高7g/L,肾病病人则偏高8g/L。Joseph则认为, BCG法测定ALB与散射比浊法的结果较一致,而BCP法比BCG法测定结果偏低5.2g/L;行血液透析的病人比腹膜透析者偏 低更严重。Clase等则认为BCP法测定肾病与非选择性患者、血液透析与其他肾病患者血清ALB的表现一致,比BCG法约偏低 5.5g/L,这一观点与Joseph相反。Blagg等的研究表明,BCP法比BCG法偏低5g/L。最近,Carfray认为,BCP法测定血透病人ALB的结果与"金标准"的散射比浊法结果更接近,BCG法测定ALB结果偏高(尤其是高白蛋白血症患者偏高更为显著),通常比BCP高3.5g/L。

因为缺乏可供比较的"金标准",本试验的结果并不能说明BCG的结果偏高、BCP结果偏低,抑或两者皆有。国外学者的观点也不尽 相同,Joseph等认为BCG法更接近"金标准",而Blagg、Carfray等却认为BCP法更佳,这也许与各自所采用的 标准不同有关。在短时间内,大家不可能接受单一的测定ALB的方法为最终标准方法,更不可能在临床上都应用那一种方法。这两种方 法在临床上都广为应用,尽管有人提出放弃BCG法,但这种观点并未被普遍接受,BCP法的人源质控血清和技术转换在一定时间内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BCP和BCG这两种测定ALB的方法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共存。

A.7.4.3 A/G的意义

临床多年来习惯使用A/G作为观察肝功能的内容。认为A/G的参考范围为1.5-2.5,大多数是出自国内《实用临床检验》中所述的23% 硫酸钠盐析法的内容。现今都已普遍采用染料结合法作白蛋白测定,国际上也已建立了白蛋白染料结合法作白蛋白测定,国际上也已建立了清蛋白测定标准。溴甲酚绿(BCG)和BCP的染料结合直接比色法测定白蛋白结果已广泛应用,方法简单、实用,完全摆脱了盐析法中白蛋白结果不可靠的困惑。由于BCG法的特异性较差,在测定低浓度时与其他蛋白质反应,使得结果比BCP法偏高,而高浓度时干扰相对弱,所以与BCP法较接近。

国内临床和检验交流不多,是造成至今还在探讨A/G可靠性的根源。其实在20年前国外的检验书和临床著作已不再将A/G列为检验项目。因为A/G失去临床使用价值。20xx年美国临床生化学会经10余年反复验证提出的最新肝损害检验项目中更清楚说明A/G的应用。它早应退出“肝功能重要指标”的历史舞台。本实验结果中可反映出肝硬化病人的A/G下降的

趋势,但不能和病人临床状况同步。因此在检验技术已有长足进步的今天,淘汰A/G应该到时候了。

作为过渡阶段,若还需要使用A/G时,必须和现今应用的检验方法相结合,更正原有参考范围,依据实验的资料,大致上可认为染料结合法测A/G范围为1.2-1.9。

更多相关推荐:
生物化学总结

第一单元蛋白质结构与功能1.氨基酸与多肽:半胱(巯基)、蛋(甲硫)氨酸是所有必需氨基酸中唯一含有硫元素的氨基酸。含有苯环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色氨酸。酸性氨基酸是谷氨酸和天冬氨酸。谷胱甘肽(GSH)由谷氨…

生物化学总结

一.蛋白质的定义蛋白质是由许多不同的α-氨基酸按一定的序列通过酰胺键(肽键)缩合而成的,具有较稳定的构象并具有一定生物学功能的大分子。二.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a.蛋白质是生物体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广、含量高b…

生物化学总结

生物化学总结:?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儿童半必需氨基酸:精氨酸、组氨酸。?氨基酸的等电点(isoelectpoint):溶液在某一PH时,…

生物化学总结

第十章一、血浆脂蛋白的功能1、CM的生理功能CM运输外源性TG及胆固醇酯2、VLDL的生理功能:运输内源性TG3、LDL的生理功能转运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到肝外(血管)4、HDL的生理功能转运肝外(血管)的胆固…

期末生物化学总结 张亮 20xx011017

期末生物化学总结通过12周课时的紧张学习,我们完成了对《基础生物化学》这门学科的基本认识和基础学习。这门课的学习也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主要的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专业知识方面的,另一个就是对我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一…

生物化学总结

一、名词解释1、旋光异构现象:由于不对称分子中原子或者原子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布,对平面偏振光的偏振面产生不同影响,所引起的异构现象,称为旋光异构现象,由此产生的异构体称为旋光异构体。2、半缩醛反应:由于单糖分子中…

生物化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20种基本氨基酸中,除甘氨酸外,其余都是L--氨基酸.2.支链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从食物中摄取):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3.两个特殊的氨基酸:脯氨酸:唯一一个亚氨基酸甘氨酸:分子量最…

生化总结

第六章糖代谢来路食物中糖血肝糖原分解空糖腹糖异生补充氧化供能去路合成糖原储存肝amp肌肉非糖物质脂肪非必需aa其它糖复合糖及其衍生物糖尿一掌握1糖在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1氧化供能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占702细胞结...

生物化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生物反应过程概念生物反应过程是指将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成果经工艺及工程开发而成为可供工业生产的工艺过程四个过程1原材料预处理2生物催化剂的制备3生物反应器4产物的分离纯化一般的生化物反应工程由四个部分组成...

执业医生化总结

医药考试网执业医师考试生化总结生化第一单元蛋白质结构与功能1氨基酸与多肽半胱巯基蛋甲硫氨酸是所有必需氨基酸中唯一含有硫元素的氨基酸含有苯环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色氨酸酸性氨基酸是谷氨酸和天冬氨酸谷胱甘肽GS...

生物化学教学总结

生物化学教学总结高一是中学生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培养兴趣扎实基础发展能力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起始教学直接影响高中三年的学习因此本学科的教学必须做到常常总结和反思才能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思想觉悟的基础上发展...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大总结

生物化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指利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体内的代谢转变规律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科学第二章蛋白质1名词解释1蛋白质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通过...

生物化学总结(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