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总结

时间:2024.5.9

货币银行学复习思考题:

一.货币的功能:交易媒介,价值标准,价值贮藏,延期支付标准,世界货币。 货币的种类:a.自然属性:实物货币,金币和纸币。b.身份:私人货币,商业货币,银行货币和国家货币。c.价值:足值货币和未足值货币。d.实物货币和信用货币。

实物货币与信用货币:实物货币又叫商品货币,是指作为交易媒介的价值与作为商品的价值基本一致的货币。信用货币指的是作为商品本身的价值不能与它作为货币的价值完全相等,并且不能用以兑现商品的货币。

信用货币的种类:1.由国家政府和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2.由存款金融机构发行的信用货币。3.由国际金融机构发行的信用货币。

本位货币:在法律上将某种法定的货币作为计算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的标准货币。

货币本位制的含义与类型:货币本位制也就是指法律规定以何种实物货币作为本位货币,并且规定货币本位与该实物货币保持固定的关系的一种制度。类型:银本位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纸币本位制。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的含义:出现在复本位制中的一种现象。又成为“格雷欣姆定律”。它是指定价过高(货币名义面值高于货币本身价值或高于国外同类货币的名义价值)的劣币把定价过低(货币名字面值低于货币本身价值或低于国外同类货币的名义价值)的良币驱逐出货币流通市场的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金银之间的铸造比例与金银之间的实际价值比率不一样。

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是指各个经济主体持有的信用工具或金融工具。

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完全流动性资产与非完全流动性资产。完全流动性资产是指 1

现金和活期存款,即最狭义的货币,具有百分之百的流动性。未完全流动性资产主要包括定期存款,保险单,债券和股票等。这些资产的流动性高低与金融制度的发达和完善程度密切相关。

影响人们或经济单位财富选择行为的因素:1.财富的总量与种类2.物价水平3.资产的收益与交易费用4.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

二.信用的含义:指借贷行为,从属于商品经济范畴。它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由三要素组成:1债权,债务关系;2时间的间隔;3信用关系。

信用的种类: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民间信用和消费信用等。 商业信用的特点与局限性:特点1.商业信用的债权债务人都是企业从事生产和流通活动的经营者,其债权债务关系是因商品交易采取信用形式而产生的,而所交易的商品时用于企业生产或流通目的的。2.商业信用中的商品资本的价值形态并未脱离产业资本循环过程。3.商业信用的规模与产业资本的动态是一致的。 局限性1.商业信用的成立受限于企业的信用能力。2.商业信用的规模受限于企业现有资本的数量。3.商业信用的期限受到限制。4.商业信用的授信对象有严格限制。

银行信用: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与企业和个人之见发生的借贷活动 国家信用:是指以财政为主体的信用,是政府同其他信用主体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

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是直接满足消费者生活消费需求的借贷活动。

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1.国家信用是因具有一定的财政强制性和较强的安 2

全性以及运用利率杠杆的灵活性,能够动员银行信用动员不了的资源,能够服务,作用银行信用不愿涉及,不能涉及或无力顾及的领域。2.国家信用的信用工具主要是债券,银行信用的信用工具主要是存单,前者的流动性弱于后者,故国家信用筹资的稳定性强于银行信用。3.二者利息负担者不同,归宿也不同。4.二者支出的侧重点不同。

利率的种类:1.按期限的长短可分为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2.按是否可以调整可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3.按形成机制可以分为官定利率,公定利率和市场利率。4.按风险补偿可以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1.平均利润率2.借贷资金供求状况3.国家经济政策4.物价水平5.汇率水平6.国际利率水平

利率变动对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1利率变动对投资有影响。利率通过作用投资成本可以影响投资2.利率的变动对消费和储蓄有影响。利率对个人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分配是非常直接的。3.利率变动对货币供求有影响。在一般情况下,货币供给与利率成正比,与货币需求成反比。4.利率变动对国际收支有影响。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的国家,利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十分明显。

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利率市场化是针对利率的形成机制而言,指利率的形成应当由市场而不是由政府或中央银行来决定。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二是中央银行通过间接调控方式影响市场利率。

三.金融体系的功能:1.创造金融工具2.创造货币3.充当信用中介4.充当支付中介5.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政策性银行的含义:这类银行是政府出于特定目的设立的,以完成政府特定任务和满足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设立的专业银行。其设立营运时政府干预或人 3

为调控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分离式银行与全能式银行含义:分离式银行是指银行只经营银行业务,不介入其他金融业务,其他各类金融业务如保险,证券,信托,租赁等另设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专门经营,这种经营模式也成为分页式经营。全能式银行除了经营传统的银行业务外,还可以从事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更项金融业务,不受金融业务分工的限制,这种经营模式也称为合业经营。

四.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内涵: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是信用活动的中间环节,充当了资金所有者与资金需求者的媒介。由于资金盈余部门同短缺部门之间并不发生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所以这种资金筹集方式称为间接融资。直接融是指资金赤字部门在金融市场上从资金盈余部门那里直接融通货币资金,其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

金融中介机构的经济功能:1.降低融资风险2.减少融资成本3.提高证券的流动性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1.交易主体2.金融工具3.金融中介

金融工具的含义与种类:各种形式的信用和融资活动都需借助一定的金融工具。一般来讲,金融工具是在信用和融资活动中产生,能够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的书面文件。种类:1商业票据2.公司债券3.政府债券4.金融债券5.股票

6.远期合约7.互换8.期货9.期权

金融工具的特性及其内涵:1.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立即变现的容易程度和意愿。必须满足三个前提a.必须很容易得变现b.变现交易成本必须极小c.本金必须保持相对稳定。2.风险性:金融工具的风险源于到期不能收回最初投入的全部资金。风险可分为两种:违约风险和市场风险。3.收益率:是指持有金融工具所取得的 4

收益与本金的比率。

金融工具的收益率的三种类型:分为名义收益率,当期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 金融市场的类型:通常将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另外还有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等等。

货币市场的构成与货币市场工具:指短期资金市场。主要参与者是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大公司,财政部和各级政府等机构。工具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市场,贴现市场和短期证券市场。短期证券市场又由:国库券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存单市场银行承兑票据市场和回购协议市场等组成。

资本市场的构成与资本市场工具:又称长期资金市场。主要参与者是个人,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工具包括:长期存贷款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五.商业银行的含义:是指以经营存款和对工商业发放短期贷款为本源业务的银行。

原始银行到现代银行的转变标志:1.全额准备金制度转变为部分准备金制度,使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得以产生。2.保管业务转变为存款业务,使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职能得以完善,信用创造职能得以出现。3.保管凭条转变为银行券,是商业银行最初具有了发行信用货币的功能。

商业银行的职能:1充当信用中介2.充当支付中介3.创造信用4.提供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及特点:1.单元制。又称独家银行制,是指一家银行只在一个地区设立一处营业机构独立经营,而不允许设立分支机构的组织形式。2.分支行制。又称为总分行制,是指一家银行能够在总行之下不同区域包括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的组织形式。3.银行持股公司制。是指由一个大银行或大企业组建股权公 5

司,再由该公司兼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银行的组织形式,以美国最为典型。4.跨国联合制。是指有国籍不同的大商业银行合资成立一个国际性银行财团的组织形式。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含义与功能:一般认为资本金是银行股东或债权人为赚取利润而投入银行的货币资金和保留在银行中的利润。功能:1.营业功能2.保护功能

3.管理功能

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金的规定和比例要求:它要求在19xx年以前,各国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都按统一标准将资本与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提高到8%以上,核心资本提高到4%以上,以防止银行通过不恰当借贷所引致的信贷风险。 同业拆借利率:指金融机构之间临时性的资金融通,所要支付的利率。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表外业务的含义及主要内容: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对其通过发行负债所取得的资金加以运用并取得收益的业务。既包括盈利性资金运用,如贷款,贴现,投资等,也包括非盈利性资金运用,如库存现金,缴存存款准备金,购置营业用房地产,银行同业存款等。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信用的方式组织资金来源的业务,它包括存款和借入款两大类。表外业务是指影响银行利润但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业务,也成为“帐外交易”和“收费业务” 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存款货币的含义:是指能当做货币使用,行使货币职能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活期存款。

制约存款货币创造的因素:1.法定准备率2.现金漏损率3.超额准备率4.活期存款向定期存款的转化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的含义: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到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 6

存款。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用转账的方式开展放款,贴现,投资等资产业务时所创造出来的存款。

基础货币的构成:是有流通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和银行所持的准备金构成 广义和狭义超额准备金的含义:广义的超额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和用于贷款,贴现,投资的资金。狭义的超额准备金是指银行可用而未运用出去的保留在银行内的库存现金,主要用于应付提现和其他临时支用。

典型的资产管理理论的种类:1.商业贷款理论2.可转换性理论3.预期收入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的种类:1.银行券理论2.存款理论3.购买理论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种类:偿还期对称管理2.资金集中管理3.不同中心分配管理4.差额管理

六.中央银行产生的原因:1.银行券的发行兑付问题2.各银行间的在债权债务清算3.随着经济危机的出现,信用危机也时有发生,导致银行破产的情形也不是发生。需要一家银行能集中进行票据清算,并能为其他银行提供贷款,充当最后贷款人。

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视为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服务的特殊金融机构,是国家授权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一国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政府金融管理机构

中央银行的职能1.发行的银行2.政府的银行3.银行的银行4.管理的银行

中央银行的所有制形式:1.国有所有形式2.集体所有形式3.公私混合所有形式 中央银行组织结构形式:1.单一的中央银行制2.联邦中央银行制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的种类:资产业务有:1.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 7

2.公开市场业务3.国际储备业务。负债业务有:1.存款业务2.货币发行业务3.发行中央银行债券4.对外负债5.资本业务

七.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存在着流动偏好这种普遍的心理倾向。所谓流动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资产的欲望,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

托宾的“资产组合理论”:主要研究对未来预计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如何选择最优的金融资产组合。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主要集中于对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1.收入或财富的变化2.财富在人力与非人力形式上的划分3.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4.持有货币的预期报酬率5.取他因素,如财富所有者的特殊偏好等。

货币需求:即人们对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需求。不仅表示一种需求欲望,而且还表示一种需求能力,是一种被制约着的需求。

适度货币需要量:一般指与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相适应的货币必要量

适度货币供应量的内涵:1.适度货币需要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证性的量2.适度货币需要量又是一种具有主观价值判断的规范性的量3.适度货币需要量所适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实质是商品4.适度的货币需要量也意味着尽可能大的促进经济

发展所需的货币量,不能比之更少5.适度的货币需要量是一个具有弹性的区间值。 货币层次划分与货币控制重点及意义:一般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的大小为标准来划分货币层次。一般分为: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 M3=M2+金融机构的金融债券 M4=M3+短期公债及其他安全性较高的民间债券。在西方国 8

家,一般选择M2作为控制重点,其原因一是因为M2的流通速度比M1稳定,M2的变化能更准确地反映购买了的变化。二是因为M2的数量与社会大众对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选择无关,而且M2的总量主要取决于银行系统的贷款规模。从而较易为中央银行所控制。在我国,一般重点放在M0和M1。因为

1.我国当期资金短缺2.目前我国中央银行进行间接调控的手段还不够完善,对M2的作用缺乏力度,采用直接调控M2又容易使国民经济失去活力,而M0和M1较容易控制

货币均衡的标志:1.商品市场物价稳定2.商品供求平衡3.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平衡,形成均衡利率

八.通货膨胀的含义和衡量标准: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起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衡量标准:是通过通货膨胀率这一指标来衡量的。主要有三种:1.消费物价指数2.批发物价指数3.国民成产总值平减指数 通货膨胀的特征:1.货币发行过多,超过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2.货币贬值为根本标志3.物价总水平普遍地,持续地上涨。

通货膨胀的分类:物价上涨程度为标准:1.爬行式通货膨胀2.步行式通货膨胀

3.奔腾式通货膨胀4.恶性通货膨胀。物价表现形式为标准:1.公开型通货膨胀2.隐蔽型通货膨胀。是否被预期为标准:1.预期型通货膨胀2.非预期型通货膨胀。成因来划分: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2.供给型通货膨胀3.结构型通货膨胀4.经济转轨型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效应:作用与社会再生产过程广泛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总的来说, 9

危害远远大于其短暂发挥的刺激作用。1.对产出效应:在程度较轻的阶段即爬行式通货膨胀阶段,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其负效应远远大于整效应,非爬行的通货膨胀不会有利于经济增长。2.分配效应:通货膨胀的社会后果主要表现为国民收入与社会财富盲目的不公平分配和再分配,从而引起社会各阶层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例如收入分配与财产分配。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论: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论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论3.结构型通货膨胀论。

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1.需求政策,包括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2.收入政策3.供给政策

通货紧缩的含义: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和经济增长率的持续下降。可分为广义和狭义通货紧缩。狭义指的是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或货币供应量的增幅滞后于生产增长的幅度,以致于引起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从而导致物价水平下降的现象。广义的通货紧缩是指随着市场经济秩序的奖励和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商品和劳务的丰富,新技术普及和运用的加快,因而使商品和劳务价格下降的压力不断增大,形成物价普遍下降的现象。

通货紧缩的效应:1.通货紧缩的产出效应a.货紧缩的财富收缩效应b.通货紧缩的社会衰退效应c.通货紧缩的失业效应。2.通货紧缩的分配效应a.社会财富在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再分配2.社会财富在政府与企业,居民之间的分配3.通货紧缩的风险效应

九.金融抑制:由于政府当局未能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或者过度干预金融市场,将利率,汇率人为压低所造成的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两者均呆滞不前的现象。 10

金融抑制的根源:1.在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货币化程度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很低的比重。2.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部门都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3.现代金融部门也存在着显著的不平衡发展现象。4.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政府当局通常对利率和汇率实行不同程度的管制,对金融活动也干预过多

金融深化:就是放松金融抑制,是金融业有一定的自由发展,形成一个高效的融资体系,全面动员和合理运用国内的资源,以达到经济健康成长的目的。 金融创新:就是创造新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交易的对象),新的金融市场(交易场所)以及执行账户转移的媒介。

金融发展:主要研究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系,即研究金融体系(包括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组合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及如何合理利用金融资源以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十.货币政策的含义:从广义上讲,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货币数量的一切措施,通常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市是指一国中央银行在追求可维持经济增长,高就业以及物价的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而采取的用以影响货币和其他金融环境的措施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最终目标:1.稳定物价2.充分就业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各项目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就任何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而论,对上述目标往往不能同时兼顾。主要有几方面的冲突: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冲突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4.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失衡的冲突

11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1.公开市场业务2.法定准备金率3.再贴现率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1.消费信用控制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3.不动产信用控制4.优惠利率5.进口保证金制度

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和法定准备金率的含义与特点:公开市场业务指的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证券),从而增加或减少货币的供应量。特点:1.具有较强的灵活性2.具有可逆转性3.直接性。发行准备率是指中央银行以法定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所拥有的各类存款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率。特点:1.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有法律的强制性2.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有显著效果3.法定准备金率的调整几乎无弹性。再贴现指的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特点:1.再贴现率的变动可以作为一种信号,表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向,有一种告示效应,影响社会公众的筹资和投资决策。2.再贴现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从而达到影响货币供应量的目的。3.再贴现率的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资金的流向,从而具有结构调节的效果

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1.货币政策的时滞2.合理预期3.货币流通速度4.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5.政治性因素

12

更多相关推荐: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1简述现代信用的形式1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赊购等方式形成的信用2银行信用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社会公众或企业的货币借贷3国家信用以政府为借贷人的信用4消费信用对消费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所需...

货币银行学重点归纳

货币银行学1消费信用的优缺点消费信用对生产有促进作用对消费者对银行对生产企业对社会消费信用的消极作用过度使用使人们陷入沉重的债务中可能产生虚假消费虚假繁荣对经济周期有推动作用2信用工具含义是在金融信用活动中产生...

货币银行学总结

总题型一名词解释怎么答都可以3x515二单选2x1020三判断1x77四计算10五简答3x618六阅读案例分析回答问题30准备综合性话题1利率市场化2利率对于股市影响3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效应下节课讲4存款保险货币...

货币银行学总结

11货币的定义货币是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和记帐单位的一种工具是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2货币的职能最基本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1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2作为购买和支付...

货币银行学总结 (1)

第一节货币一货币的形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可兑换的信用货币代用货币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不能兑换为金属货币全依靠政府信用发行流通没有含金量本身价值低于货币面值电子货币二货币制度金属本位制银本位金银复本位a平行本位制b双...

货币银行学总结

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垄断纸币的发行权货币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政府的银行代表政府执行金融管理和货币政策代理国库为政府提供资金融通管理国内外金融事务银行的银行管理和监督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保管准备金充当最后贷款人组织...

货币银行学总结

货币银行学名词第1章货币供求理论1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公众持有的通货用公式表现为BCRB基础货币C现金R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它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并...

货币银行学精华知识点总结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精华总结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及其之间关系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但其四个目标存在矛盾冲突1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的矛盾为了稳定物价必要的措施就是紧缩银根降低通货膨胀率结果导致经济衰...

20xx春季货币银行学大作业2

一流动性陷阱答流动性陷阱liquiditytrap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

货币银行学重难点总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金币可自由退出流通领域不发生通货膨胀见课本7和233支付手段世界货币3贮藏手段窖藏或存款货币退出流通领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的一般...

米十金英文版货币银行学Chapter 4 Understanding Interest Rates

Chapter4UnderstandingInterestRatesSimplePresentValuePVCFCFfutureCashFlowpaymentiSimpleinterestrateFourtypesofcredit...

货币银行学 大题总结(精华)

商业银行的业务一负债业务liabilitybusiness商业银行吸收资金并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主要由存款借入款自有资本组成三中央银行的业务一负债业务1货币发行业务2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3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二...

货币银行学总结(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