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重点归纳

时间:2024.4.21

货币银行学

1. 消费信用的优缺点

消费信用对生产有促进作用(对消费者\对银行\对生产企业\对社会)。

消费信用的消极作用(过度使用,使人们陷入沉重的债务中\可能产生虚假消费\虚假繁荣/对经济周期有推动作用)。

2. 信用工具

含义:~是在金融(信用)活动中产生的、以书面形式发行的、借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和所有权关系的合法的凭证。

特点:偿还性(期限性) 流动性(变现性) 收益性 风险性

3. 回购协议

回购协议是将同一份内容的资产卖出去再买进的合约

4. 同行拆借

同行拆借是指商业银行之间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

5. 长期信用工具

股票分类:优先股(参与非参与、累积非累积、可赎回不可赎回、可转换不可转换等)和普通股

基金分类:按组织形式基金可分为:公司型和契约性

按基金规模基金可分为:封闭型和开放型

按投资目标基金可分为:成长型和收入型

按投资对象基金可分为:股票型、债券型、平衡型、杠杆型和创业型

6. 期货合约和远期合约的区别

(1)合约的性质不同。期货和约是由时间都是一样的,而远期合约则是由买卖双方自行协商指定的,其标的物的种类、数量、质量、交货地点和时间均由双方自行决定

(2)交易的方式不同。期货和约的交易在交易所内集中进行,由交易所负责制订交易规则,维持交易秩序,并由交易所保证和约的履行,而远期交易则是由交易双方私下进行的;

(3)交易的参与者不同。由于远期交易是在私下进行,所以合约的履行完全依赖于双方的

信用,因此只在一些大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大企业之间进行,而期货合约的履行是由交易所保证的,因此一些中小企业也能参与;

(4)实际交割的比例不同。绝大多数的期货合约在到期日之前就被相互冲销,只有1-2%的期货和约进行实际交割,但是90%以上的远期合约到期后都会进行实际的交割。因此远期交易是一种销售活动,而期货交易则主要是一种投机活动。

7. 期权与期货

期权和约赋予其持有着一种权利,也就是使他可以(但不必须)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以协议的价格向期权和约的出售者买入(看涨期权)或卖出(看跌期权)一定数量的商品或金融资产。 期货和约是在远期和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标准化的买卖和约。和远期和约一样,期货和 约的双方也是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日期以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资产。

8.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的供给者与资金的需求者运用一定的信用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资金的供给者就是直接的投资者(债权人),资金的需求者是直接的筹资者(债务人)。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的供给者和资金的需求者通过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融资的行为。资金的供给者与资金的需求者不是分别作为直接的贷款人和直接的借款人出现的,他们之间不构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发生信用关系,成为金融中介的债权人和债务人

9.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影响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

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影响之后的利率); 实际利率对经济起实质性的影响,但通常在经济管理中,能够操作的只是名义利率。

划分二者的意义在于,它为通货膨胀下的利率变动及其影响提供了依据和工具,便利了利率杠杆的操作。

10. 三种利率理论的特点

实际利率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利率由投资需求和储蓄意愿的均衡所决定。投资是对资金的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储蓄是对资金的供应,随利率上升而增加

利率是资金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

古典利率理论的特点:

(1)古典利率理论是实际利率理论,认为利率与货币因素无关。

(2)认为利率的功能仅仅是促使储蓄与投资达到均衡,而不影响其它变量。

(3)采用的是流量分析法,是对某一段时间内的储蓄量与投资量的变动进行分析。

凯恩斯利率理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

11.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交易主体: 货币资金的供求双方、中介人、管理者;

货币资金供给者:(债权人\投资者):企业、银行、金融机构、居民个人 货币资金需求者:(债务人\筹资者):企业、银行、金融机构、政府

中介人:银行、金融机构、经纪人、证券商、掮客

Manager:证监会、货币管理当局(中央银行)

交易客体(对象)

货币资金作为交易对象,主要体现为货币借贷,借贷过程实现了货币资金的有偿转移和增殖; 金融资产作为交易对象,体现为股票债券的买卖。通过金融工具的买卖,实现收益(一般收益+资本收益).

12. 金融市场的分类(填空题)

按交易活动是否有固定的场所可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按融资期限的长短可分为: 短期市场(货币)和长期市场(资本市场)

按成交后是否立即交割可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

按证券的新旧不同为标准可分为: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流通市场或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按融资地理范围不同可分为:地方性金融市场、全国性金融市场和国际性金融市场 按交易标的物的不同可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

按上市公司的不同可分为:主板市场与二板市场(中小企业板\创业板)

13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的关系

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互为前提:首先,发行市场是流通市场的前提,如果没有发行市场,就没有证券,没有证券,流通市场就失去了交易的对象,自然也就谈不上证券的买卖;其次,流通市场又是发行市场存在的条件,没有流通市场,新发行的证券就没有了变现的场所,就失去了流动性,没有了流动性,证券就难以推销,发行市场就会萎缩以至于无法存在。

14最早的资本主义现代银行是英格兰银行

15 商业银行的职能

充当信用中介(特殊的债主体)

充当支付中介(通过特殊的金融商品—帐户实现债权债务的转移结清)

变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变储蓄为投资(G→K; S→I)积少成多、续短为长; 创造信用(派生存款)及信用流通工具(本票;汇票;)

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结算\代理\咨询\情报\理财\基金托管\融资租赁);

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现宏观调控;

16商业银行的业务类型:职能分工型、全能型

17.商业银行的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

18.贷款的分类:

①按贷款有无抵押品分: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抵押质押保证)/票据贴现

②按贷款对象分:工商业、农业、消费贷款

③按贷款期限分:短期贷款(0,1]中期贷款(1,5]长期贷款(5,10]是为了贷款的展期 ④按还款方式分:一次偿还贷款/分期偿还贷款/提前偿还

⑤按贷款主体分:单独贷款、联合贷款

⑥按贷款质量分: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 、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⑦按贷款数量分:“批发”贷款、“零售”贷款

⑧ 按贷款权利分为:自营/委托/特种贷款

19.商业银行三个特性之间的关系

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

安全是前提;流动是条件;盈利是目的。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争取最高的盈利。

20.资产管理理论三个阶段:①商业贷款理论 ②可转换理论 ③ 预期收入理论

21.央行产生的经济基础:①银行券的发行问题:兑换困难、流通受阻

②票据交换问题 ③最后贷款人的问题 ④金融监管问题

22.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性质:它是特殊的国家机关,它是一个特殊的银行,也是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

职能:①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②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③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23央行的经营原则: (1)非盈利性(2)流动性(3)主动性(4)公开性

24.货币需求含义: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25费雪方程式:M V = PT P = M V / T

其中:M—代表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 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 P—代表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 ; T—代表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

26. 剑桥方程式 Md=KPY

其中 Y—代表总财富(收入) P—代表价格水平

K—代表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总财富的比重 (剑桥系数很显然 0< k <1 ) 26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含义

(一)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货币供给是一个经济过程,即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注入货币的过程。

(二)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必然形成一定的货币量,这就是货币供给量。它是指被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所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债务总量。或者说,货币供给量是经济生活中所有货币的集合。Ms=存款+现金=C+D

27 现阶段我国Ms的是如何划分的

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四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 M0 +活期存款(支票存款)+银行卡

M2=M1 +其他存款(定期\储蓄\外汇\基建)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M3= M2+各种短期信用工具(票据)

其中 M1 ——狭义货币 M2 —— 广义货币

M2-M1 为准货币 M3暂时不对外公布

28.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B):是商业银行体系借以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得以倍数扩张的源泉。从其来源上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从其数额上看,它等于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之和

货币乘数(m):是指中央银行每创造或消灭一单位的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数额。或者说,它是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乘数。

29.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规模

央行对财政的债权规模

央行储备资产规模的变化

29.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存款和从中央银行得到的再贷款和再贴现。是其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

派生存款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它是商业银行在办理贷款、投资、贴现等资产业务的过程中引申出来的存款。

30.影响Ms的因素

①基础货币 ②现金漏损率 ③ 法定存款准备比 ④超储存款准备比

31. 通货膨胀的成因

需求拉上说通常是指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各方面的供应,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

成本推进说是指社会商品和劳务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供求混合说是指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共同起作用而引起的。

结构性通货膨胀是从经济结构、部门结构分析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理论模型。

32.通货膨胀的度量指标

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 、GNP或GDP平减指数

33.通货膨胀是否能推动经济发展?为什么?

促进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增加产出(正的)的效应。这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有效需求不足,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状态。因此实施通货膨胀政策,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经济的增长:

①提高货币供应增长率,可以刺激有效需求,还可以满足财政赤字的弥补需要,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应

②通货膨胀通过物价上涨中利益的得失,实际上进行了一种有利于高收入阶层的国民收入再分配。由于高收入阶层边际储蓄率和投资率都比较高,因而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

③通货膨胀出现后,工资增长往往落后于物价上涨,企业的利润率会有所提高,从而刺激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

促退论

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害无益,具有减少产出的效应。这是因为

① 通货膨胀会降低借款成本,从而诱发过度的资金需求,迫使金融机构加强信贷配额管理,

从而削弱金融体系的运营效率,甚至导致正常融资活动的瘫痪;

②较长时间的通货膨胀会增加生产性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从而迫使资金流向生产部门的

比重下降,流向非生产部门的比重增加,不利于经济发展;

③ 通货膨胀持续一段时间后,市场价格机制将遭到破坏,扰乱相对价格体系,使价格信号失真,引导失误,资源配套失调,阻碍经济发展。④通货膨胀期间,人们会增加现期的消费,减少储蓄,使社会储蓄率下降,不利于增加投资,这些都不利于生产性投资和经济增长。

3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由于流通中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纸币贬值的经济现象。

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持续下跌、流通中的货币量偏少、失业率增加、总需求严重不足的一种经济现象

35.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36.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及其标准: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的金融变量。标准: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抗干扰性、与经济、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用性。

37、三大政策性工具及其原理

法定的存款准备率

原理:当AS>AD时,rd↓→m ↑→ Ms↑

当AS<AD时,rd↑→ m↓→ Ms↓

再贴现政策

原理: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情况,调整再贴现率,能够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对社会的信用量,从而调节Ms。

公开市场业务

原理:买进债券,增加Ms;

卖出债券,减少Ms;

38、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什么要配合

① 财政政策通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投资支出两条渠道,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而货币政策则要通过利率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引起投资的变化来影响国民收入,利率对投资的弱弹性和价格水平的内生性,决定了比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作用是较弱的、间接的。

② 货币政策通过对Ms这一中介变量的变动,直接作用于物价水平,而财政政策则要通过

社会购买力和国民收入的共同作用,才对物价水平发生影响。国民收入的内生性,决定了财政政策对物价水平的作用是间接的、滞后的。

③ “双紧”或“双松”政策的特点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调整的方向是一致

的,各中介变量均能按两类政策的共同机制对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发生作用。因此,这类政策配合模式的作用力度强,变量间的摩擦力少,一旦调整政策,很快能产生效应,并带有较强的惯性。

④“一紧一松”的政策,其特点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工具变量调整的方向是相反的,使变量间产生出相互抗衡的摩擦力。然而,由于投资支出这类共同变量的变动方向不明确,因此,这类政策配合模式,两类政策往往只能分别对自身能够直接影响的变量产生效应,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功能损耗较大、作用力度较弱,但政策效应比较稳定,且不带有很大惯性。 39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商业信用先于银行信用出现;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的,银行信用产生以后,克服了商业信用的种种局限性,成为现代社会一种重要的信用形式;同时,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有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银行通过办理商业票据的贴现、承兑、抵押贷款,将商业信用转变为银行信用,使其业务种类增加,有效地降低了风险;银行信用克服了商

业信用的局限性 ,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同时,银行信用为商业信用的信用工具提供了流动性,使商业信用的规模得以扩大;

40.什么是政策性金融机构

美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分为两类:即政府直属机构和政府支持的机构,前者完全由政府所有,后者完全由私人部门所有。但它们由同政府有密切关系。可以向财政部借款,获得税收优惠等。在美国,受政府支持的部门主要有农业、私人住宅业、教育业和对外经济等四种。

4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金融市场 →微观经济体→宏观经济变量

42.货币政策四大目标之间的关系:

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相矛盾,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矛盾统一,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统一矛盾。

43:市场利率化:犯懒了,不想写了。。。自己找找。。。真心累了。。。


第二篇:考试复习提纲之货币银行学重点归纳


1.西方经济学家和马克思对货币的定义。

(一)马克思的货币定义: 

1.本质定义:货币是一个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第一,货币是一种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第二,货币具有以自身的使用价值形态表现商品价值的能力,即一般等价物;第三,交换领域之所以接受货币,首先因为货币是一种商品。

2.职能定义(现象定义):货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二)西方货币银行学的货币规定性:

1.凯恩斯:货币是一种流动性极大,而收益率为零的资产。

2.弗里德曼: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栖所。

3.钱德勒:货币是任何一种被普遍接受为交易媒介、支付工具、价值储藏和计算单位的物品。

2.流动性的概念

现在各国衡量货币和准货币的标准,公认为是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转换为交易媒介的难易和快慢程度。

3.货币职能

(一)价值尺度(计算单位)(二)流通手段(交易媒介)(三)贮藏手段(四)支付手段(五)世界货币

4.货币形态的演进阶段和层次划分

A货币形式的发展阶段

1.商品货币,发展过程有如下几个阶段:

(1)实物货币,这是货币的最早形态。

(2)铸币。实物货币与铸币的共同特点是,作为商品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的价值是等同的,区别在于,实物货币是天然的,铸币是加工的。

(3)劣质铸币,实体货币的衰败,其价值大大低于规定的价值。

2.代用货币,是指商品货币的代用物,严格讲是铸币的代用。特点:作为货币的价值远远大于其造币材料的价值,比较典型的形态是可兑换银行券。

3.信用货币,就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包括流通中货币和银行存款。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B货币的层次划分

(a)IMF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M0(现钞):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即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M1(狭义货币):由M0加上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构成。各种统计口径中的“货币”,通常是指M1。

M2(广义货币):由M1加准货币构成。所谓准货币,一般是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构成。

(b)美国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由M1、M2和M3三个层次组成。

M1=流通中现金+支票账户存款+旅行支票;

M2=M1+居民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居民在货币市场存款帐户中(MMDAs)的存款;

M3=M2+货币市场基金机构存款(MMMFs)和负债管理工具,即大额定期存单,回购协议和欧洲美元。

L = M3+银行承兑票据+商业票据+储蓄债券+短期政府债券

5.我国口径划分原则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研究始于90年代中期,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我国货币的划分口径是: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M2=M1+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

6.货币制度内容概念

货币制度:是一国、一个区域组织或国际组织以法律形式规定的相应范围内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货币制度内容包括:规定货币单位;确定货币材料;货币种类及其比例;货币法偿能力的规定;货币准备制度等。按照货币特性来分类,主要存在两大货币制度: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换信用货币制度。

7.货币制度演变: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金银二者都作为主币流通,可以自由铸造、都有无限法偿能力。金银复本位制经历了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

(1)平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按照各自的市场价值所确定的比例进行交换。

(2)双本位制:在双本位制下,国家以法律规定金银之间的固定比价,金币和银币按法定比价进行流通和交换,出现“格雷欣法则”下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3)跛行本位制:金银都是本位币,但国家规定金币能自由铸造,银币不能自由铸造,并限制每次支付银币的最高额度,金币和银币按法定比价交换。

8.格雷欣法则

格雷欣法则: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9.金本位制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从复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是英国。

按基本货币单位兑现黄金的情况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1. 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

1)特征:①金铸币可以自由铸造②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辅币和银行③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

2.金块本位制(生金本位制)

主要特征:①金币不流通,由银行券代替金币流通,规定银行券的含金量;②银行券可兑换为金块,但一般兑换起点很高。

金块本位制减少了对黄金的需求,但未根本解决黄金短缺与商品经济发展的矛盾

3.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

(1)定义:金汇兑本位制,规定银行券不能直接兑换黄金,银行券只能与外汇兑换,然后再用外汇去兑换黄金。

(2)内容:①规定纸币含金量,但不铸造金币,也不直接兑换黄金;②确定本国货币单位与另一国家的货币单位的固定比价,该国实行金币本位或金块本位制,且经济发达。③实行金汇兑制国家在所依附国的金融中心存储黄金和外汇,通过无限制买卖维持本国币值稳定。

10.信用的概念

信用是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借贷行为。信用的本质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一)信用是以还本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二)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在一般商品交换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而借贷行为中,贷者让渡的只是使用权,保留所有权,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货币充当支付手段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

(三)信用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任何信用活动均涉及到两方面的当事人,即贷者和借者。

11.信用形式: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特点

商业信用:商业信用(commercial credit)是指厂商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商业信用的特点:(1)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

(2)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

(3)商业信用的运动和经济周期的波动基本一致。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banker’s credit)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贷款的形式提供给借款人的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银行信用的特点: (1)银行信用的债权人是金融机构,债务人是企业、政府、家庭和其他机构。(2)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的货币资本。(3)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4)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需求时期不同。

12.信用工具:票据概念,回购协议概念

A票据:票据(note or bill)是指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他人或由自己、在见票时或在到期日、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有价证券。

票据的种类:(1)汇票:汇票(bill of exchange)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汇票的当事人有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三方。

(2)本票:本票(promissory note)又称期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数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本票的当事人有出票人和收款人两方。

(3)支票:支票(check)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B回购协议:回购协议(repurchase agreement)是指卖方将一定数额的证券临时性售予买方,并承诺在日后将该证券如数买回;同时买方承诺在日后将买入的证券售回给卖方。从性质上说,回购协议相当于以证券为抵押品的短期抵押贷款。

13.到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使从债券工具上获得的回报的现值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最精确的利率计量指标。

14.各种金融工具到期收益率的计算

1)简式贷款。简式贷款的到期收益率就等于贷款的单利率,即利息除以贷款数额。

2)定期定额清偿贷款

3)息票债券:每年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定额的利息,一直到到期日再偿还最后的票面金额。

(1)如果息票债券的买入价格与面值相等,则到期收益率等于息票利率。

(2)息票债券的价格与到期收益率负向相关。

(3)当债券价格低于面值时,到期收益率大于息票利率。

4)贴现发行债券:债券的购买价格低于面值,期满按面值偿付,不支付任何利息。

15.到期收益率和回报率的区别

回报率是投资人在一定时期内持有债券或其他有价证券得到的收益,是向持有者支付的利息加上以购买价格价格百分比表示的价格变动率。只有持有期与到期日一致的债券的回报率才与到期收益率相等。而对于期限比持有期长的债券,利率上升,将导致债券价格下跌,从而导致资本损失。由于利率波动而给资产回报率带来的风险,称为利率风险。

16.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的关系

名义利率等于真实利率加上通货膨胀预期。

名义利率则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理论上,我们所讲的名义利率,就是在实际利率的基础上,把通货膨胀考虑进去。计算公式如下: (4-16)

上式中r为名义利率,i为实际利率,p为借贷期内的物价变动率。但是,这个公式只是考虑借贷活动中的本金不损失,而忽视利息的损失。因此,更为严格的公式应包括对本金和利息通货膨胀的补偿问题,其严格的公式如下:(4-17)

我们把4-17公式两边同乘本金A, 那么这个公式还原成如下公式:(4-18)

这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计算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显然,这里的实际利率,必须是按照基期计算出的利率。

划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意义在于,它为分析通货膨胀下的利率变动及其影响提供了依据与工具,便利了利率杠杆的操作。

17.西方经济学利率理论分析

一、马克思的利率理论

(一)马克思的利息理论

马克思的利息理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资本所有权与资本使用权的分离是利息产生的经济基础。2.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二)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因为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利润本身就成了利息的最高限。

二、古典利率理论

古典利率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从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因素来讨论利率的决定,并且认为通过利率的变动,能够使储蓄和投资自动地达到一致,从而使经济始终维持在充分就业水平。

S=S(i),ds/di>o                          

S代表意愿的储蓄,i代表利率。

I=I(i),dI/di<o

I代表意愿的投资。

图4-1  古典利率理论

三、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凯恩斯认为,利率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取决于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基本上是由货币当局所掌握和控制。而货币需求则主要起因于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Ms=Md=L=L1(y)+L2(i)

四、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利息产生于资金的贷放过程,应该从可用于贷放的资金的供给及需求来考察利率的决定。

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1)投资I(i),它与利率负相关, (2)货币的窖藏(hoarding)ΔH(i),即储蓄者可能把一部分储蓄以货币的形式放在手中。

可贷资金的供给包括:(1)储蓄S(i),它随利率的上升而上升, (2)货币供给增加额△M(i),主要由中央银行决定,(3)货币的反窖藏(dishoarding),也就是人们将上一期窖藏的货币用于贷放或购买债券。     Ls=S(i)+ΔM(i)+ΔDH(i)           Ld=I(i)+ ΔH(i )

图4-3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可贷资金量 ii0

五 IS-LM模型: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全面均衡研究利率的决定。

六、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不同期限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称做利率的期限结构,用回报率曲线表示。形状:向上倾斜、水平和向下倾斜。

(一)预期假说理论

假设:

只要债券的预期回报率相等,不同期限的债券是完全替代品。

基本观点: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长期债券到期前人们对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

举例:两种投资策略

(二)市场分割理论

不同期限的债券市场是完全独立、彼此分割的,因此各种债券的利率由该种债券的供求关系决定,不受其他期限债券预期回报率的影响。

假设:不同期限的债券根本不是替代品,因此一种期限债券预期回报率的大小不会影响另一种期限债券的需求。

缺陷:无法解释不同期限债券利率趋于一致波动,也无法解释短期利率较低时回报率曲线向上倾斜,而短期利率较高时回报率曲线向下倾斜。

(三)期限选择和流动性升水理论

观点: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该种债券到期之前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加上该种债券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流动性(期限)升水。

假设:不同期限的债券是替代品,但不是完全替代品。

18.金融公司的概念和类型

19.货币市场和互助基金的概念

货币市场是短期金融工具交易的市场,参与交易的信用工具的期限都在一年或一年之内。

20.金融市场的概念和功能

(一)定义:交易金融资产并确定金融资产价格的一种机制。

(二)功能

1、聚集和分配资金功能2、资金期限转换功能3、分散和转移风险功能4、信息集散功能

21.金融市场按交易程序划分:

按交易程序划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二级市场,已发行证券交易的市场,包括有组织的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OTC),场外市场又分第三市场和第四市场。

22.货币市场:同业拆借

同业拆借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相互融通短期资金的一种金融业务,包括头寸拆借和同业借贷两种。

(1)头寸拆借指金融机构之间在头寸有余缺时,相互买卖在中央银行的存款的资金融通活动,一般为日拆;

(2)同业借贷指金融机构之间因临时性或季节性的资金余缺而相互融通资金,以利于业务经营,其拆借期限比头寸拆借长,可达一年.

23.股票和证券的概念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作为入股凭证并凭以获取股息收入的一种有价证券。

债券是债务人依法定程序发行、承诺按约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并在特定日期偿还本金的书面债务凭证。

24.衍生工具:远期,期货的概念

远期合约:最简单的衍生工具,是指买卖双方分别承诺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按照事先确定的价格买卖某种商品。

期货合约:期货合约是一种契约性协议,要求合约的双方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商品或证券等。

25.衍生工具:期权的概念和期权的分类

期权是一种在约定的未来时间、以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特定标的物的权利。金融期权则是以金融商品或金融期货合约为标的物的期权交易形式。期权的买方拥有是否执行的权利,但是没有一定要行权的义务。因此期权买方(持有人)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即期权价格或期权费。

期权可分为:看涨期权(Call Option),买方有权选择按约定价格是否购买确定数量的标的物;看跌期权(Put Option),持有人有权选择按约定价格是否卖出确定数量的标的物。事先约定的价格又称为履约价格、执行价格或行权价格(Exercise price)。按行权的时间不同,可分为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欧式期权必须在到期日选择是否行权;美式期权则可以在到期日之前的任何一天选择是否行权。按期权标的物的不同可以分为黄金期权、白银期权、股票期权、债券期权、外汇期权和金融期货期权等。

26.期货和期权的区别

1)权利义务的对称性不同2)标准化程度不同3)盈亏风险不同4)保证金不同

27.利率互换的概念及其操作

定义:利率互换是互换双方利用各自在国际金融市场筹资的相对优势,将同一货币的不同利率的债务进行互换。

操作举例: A、B两个公司在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成本如表所示:

A、B两公司分别以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筹集一笔相同金额的资金,然后A公司向B公司支付利率为LIBOR+0.5%的利息,相应的B公司向A公司支付利率为11%的利息。则互换后A公司的融资成本是LIBOR-0.5%(10%+LIBOR+0.5%-11%),B公司的融资成本是11.5%(LIBOR+1.0%+11%-LIBOR-0.5%)。从而互换后,A公司节省了1.0%(LIBOR+0.5%-LIBOR+0.5%)的利息成本,B公司节省了1.5%(13%-11.5%)的利息成本。

28.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的概念

(一)信用风险:商业银行的债务人不能或不愿按约偿付到期债务而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二)利率风险:由于市场利率波动造成商业银行持有资产损失的风险。

(三)汇率风险:银行进行国际业务时,其持有的外汇资产或负债因汇率波动而造成价值增减的不确定性。

 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合称市场风险。

(四)流动性风险:银行不能满足存款人提款需要或无法为其资产的增加融资的风险

29.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资金短缺方在金融市场上直接向资金盈余方出售金融权证(如代表债权的债券或贷款合同,代表所有权的股票)。由于资金直接由资金盈余方流向资金短缺方,证券则直接由资金短缺方流向资金盈余方,所以称为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金融中介机构购买资金短缺方的金融权证,然后再出售给资金盈余方,这种通过金融中介的资金融通方式被称为间接融资。

(资金的融通对交易双方都是有利的。对于资金盈余方而言,可以通过贷出闲置资金获得利息或股利等;而对于资金短缺方,可以用远远超过本身收入的资金进行生产或消费,尤其对于企业,及时获得资金抓住投资机会特别重要,当然,一般而言,通过借入的资金获得的赢利大于其支付的利息。)

30.商业银行的职能

   商业银行的职能 (一)信用中介 (二)支付中介(三)信用创造职能(四)金融服务职能

(五)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者和作用对象

(2)商业银行的概念

商业银行是办理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类银行最初是靠吸收活期存款作为发放贷款的基本资金来源,主要是发放短期的商业行为的自偿性贷款,所以被成为商业银行。但随着商品经济和银行业务的发展,其业务早已突破了传统的界限,资金来源上,现代商业银行不仅有活期存款,各种中长期存款,各种形式的借款,以及结算过程中的占用款项,其资金运用也不再局限于短期商业行为贷款,还发放中长期贷款,消费者贷款,信托贷款,证券投资及各种雷子类型的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已经发展成了多种金融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对象,以追逐利益为经营目标,提供多样花服务的综合信用中介机构。

31.分支行制    持股行公司制

分支行制:总分行制。是指商业银行除了总行外,还可在国内外各地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制度。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这种制度又可分为总行制银行和总管理处制银行。

持股公司制:集团银行制,是指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一家或若干家独立银行的银行制度。

单一银行制:单元银行制,是指由于法律上禁止或限制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银行业务只能完全由总行经营的制度。实行这种制度的商业银行一般都是地方性商业银行。

连锁银行制:连锁银行制是指由同一个人或集团控制两家或两家以上的银行所组成的银行集团。连锁银行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独立地位,具有自己的董事会,但由于受控于同一人或集团,因此还有统一的董事会。这种制度在美国中西部地区较为发达。

32.多倍存款的产生

多倍存款创造过程: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向银行发放贴现贷款;向商业银行购买政府债券。    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假定:

 (1)客户将从银行得到的贷款全部存入银行,而不提现金;

 (2)银行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10%。

      假设中央银行从第一国民银行买入10000元债券,则第一国民银行准备金增加10000元,由于该行存款不变,所以新增的这笔准备金假设全部贷出,其借款人将这笔钱又存入A银行。

      A银行接受了客户存入的现金10000元。按规定从中提取现金准备1000元,以应付客户提现的需要。其余9000元可以用于贷款以取得收益。

A银行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由于一国的商业银行有许多,当A银行将9000元贷给客户时,该客户可以将钱存人B银行。B银行再按10%提取900元作现金准备,其余再贷放出去。 

B银行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B银行贷出8100元,借款人又转存人C银行。C银行按10%提取准备金后,其余再贷放出去。 

C银行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如此类推,银行与客户之间不断地贷款、存款,就会产生以下结果。

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单位:元

最初央行提供给银行体系的资金为10000元,最后银行体系增加的总存款为100000元。从存款一栏中看出,数额以9/10的比例递减。

      若以?R表示初始增加的存款, ?D表示增加的存款总额,r表示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则存款货币创造的公式为: ?D=?R/r,其中, ?D- ?R=90000元,就是银行体系创造出来的存款货币。

33.中央银行产生的原因及其职能

产生的原因:

1.货币统一的需要;2.票据清算的需要;3.最后贷款人的需要;4.金融管理的需要;5.政府融资的需要

现代中央银行的职能主要表现在它是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三个方面。

34.什么是货币供给内生论,货币供给外生论?通过货币供给模型说明其内生性。

a货币供给外生论是指,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b货币供给内生论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是决定不了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

c货币供应模型和货币乘数

(一)m的推导

(二)M的影响因素

中央银行——决定非借入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

商业银行——决定超额准备金率和再贴现贷款数量;

公众——通货比率。

35.现金余额数量说及交易数量说的主要内容和比较

1、 现金交易数量说

现金交易说着眼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把货币数量规定为“一定时期内用以交易的货币数量”,注重货币的流通速度。

现金交易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甘末尔和费雪。

(1)甘末尔的交易方程。

Ps——一般物价水平;

Ms——通货和支票的流通总量;

Rs——通货与支票的平均流通速度;

Ns——用通货与支票交易的商品数量;

Es——用通货与支票交易的平均次数。

结论:货币数量决定物价。

(2)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现金交易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这一公式发表在其1911年所著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具体形式如下:                     PT=MV
 M表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平均量,V代表货币的流通速度,P为交易中各类商品的平均价格,T为各种商品的交易量。

费雪认为,在货币经济条件下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是为了与商品交换,因此,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支付总额与商品的交易总额一定相等。

       费雪认为交易方程式中的V和T长期都不受M变动的影响。V是由制度因素决定,而T则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及自然资源的供给状况和生产技术水平等非货币因素。

费雪的结论是“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

2、 现金余额数量说

  现金余额数量说考察的是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把货币数量规定为“一定时刻上停息的货币量”,所以他们不关注货币流通速度,考虑货币的停息时间。 

M为货币数量,也就是现金余额;K为以货币形式持有的名义国民收入的比例;P为一般物价水平;Y为一定时期内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产出;PY表示名义国民收入。

  在剑桥经济学派的观点看,影响人们希望持有的货币额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个人的财富总额;

  其次,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即是货币以外的各种资产的收益;

最后,货币持有者对未来收入、支出和物价等的预期。

剑桥学派认为,M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人们对持有货币的利弊权衡,二是人们对未来价格水平的预期。因此,现金余额说中隐含着一些思想,即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有影响。

3、两个货币需求方程式的比较

    联系: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形式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区别:现金交易数量说强调的是支出的流量分析,研究的是“飞翔的货币”(Money on The Wing),它的着眼点在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和整个社会商品交易总额同货币需求的关系。而现金余额说或剑桥方程用的是存量分析方法,着重在货币的持有而不是支出,而且现金余额说并没有排除利率影响货币需求的可能性。

35.凯恩斯及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结论:货币流通速度并非常量,而与波动剧烈的利率正向相关。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理论的区别:

1、弗里德曼将许多资产视作货币的替代物,因而经济运行中的利率不止一种,而凯恩斯则将货币之外的所有金融资产都归入债券中,因而只有债券的预期回报率会影响货币需求。

2、弗里德曼将货币和商品视为替代品,表明货币数量的波动可能对总支出产生直接的影响。

3、弗里德曼认为永久性收入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

 

这就意味着货币需求是稳定的,因为持久性收入的变化是缓慢的,而不像利率那样经常上下波动。

4、与凯恩斯不同,弗里德曼强调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可以根据货币需求函数预测货币流通速度。由于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可预测的,因此货币供给是名义收入的决定因素。

36.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构成

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目标

37.三大一般性的货币政策性工具的特点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供给乘数的波动,从而影响货币供给。

优点:对所有银行的影响平等,并且对货币供给有很强的影响。

缺点:1、以改变法定准备金率的方式使货币供给作小额调整是不易的。

2、对超额准备很低的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可能立即引起流动性问题,不利于银行的流动性管理。

(2)再贴现政策:从央行借取贴现贷款,商业银行面临着三类成本:一是贴现利息;二是为申请贴现贷款而接受央行信誉调查的成本;三是频繁申请贷款,将来申请可能遭拒的成本。

再贴现政策的作用:1、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2、可以防止金融恐慌。3、具有声明效应。

再贴现政策的缺陷:

1、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

2、当央行把贴现率定在某一特定水平上时,市场利率和贴现率之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波动,从而贴现贷款规模和货币供给将随之发生波动,不利于央行控制货币供给。

(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购买扩大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公开市场出售减少基础货币,缩小货币供给。能动性公开市场操作:旨在改变准备金水平和基础货币;被动性公开市场操作:旨在抵消影响基础货币的其他因素的变动。

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点:

1、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主动进行的,可以完全控制规模。

2、公开市场操作是灵活和精巧的,其规模可以恰到好处地把握。

3、公开市场操作易于逆转。

4、公开市场操作可以迅速执行、不会有行政性延误。

38.利率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利率传导机制

1、威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

自然利率:以实物资本进行借贷时所决定的利率。

货币利率:以货币资本进行借贷时的利率。

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准备金——货币利率——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的背离——一般物价水平和经济活动的波动

2、凯恩斯的利率传导机制

Ms——i——I——AD——Y

3、托宾的q理论

Ms——i——Ps——q——I——AD——Y

4、Modigliani的恒久收入效应

Ms——i——Ps——w——永久收入——消费——Y

(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P377页(太多打不完)

39.通货膨胀的概念,度量指标,成因

通货膨胀的概念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持续、全面上涨的货币现象。

(两点注意:

(一)通货膨胀与纸币流通

通胀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产生的,在金属货币制度下不会产生。

(二)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通常以年度的一般物价水平变动率表示。)

通货膨胀的度量指标: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又称零售物价指数,它是一种用来测量各个时期内城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

2.批发物价指数(WPI)

是反映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多种商品价格平均变动程度的经济指标。它是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在内的全部商品的批发价格,但劳务价格不包括在内。

3.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又称“国民生产总值折算价格指数”,是衡量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它等于以当年价格(现价)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和以基期不变价格(基期价)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通货膨胀的起因:

一、  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demand-pull inflation)

通常是指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  凯恩斯学派认为:造成总需求提高的因素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及/或货币供给的增加,或者货币需求的减少。

货币学派认为,只有货币供给的增加才是通货膨胀的唯一根源。

二、  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

主要是从供给和成本方面分析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分为工资推动引起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引起的通货膨胀。

1. 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工资提高使生产成本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其前提是存在强大的工会组织和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2.利润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由于生产投入品或要素的价格因市场垄断力量的存在而提高,从而导致物价上涨。它的产生是以存在物品和劳务销售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的。

三、供求混合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将两个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认为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引发的。这种观点认为,现实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既有来自于需求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于供给方面的因素,即所谓“拉中有推,推中有拉”

四、结构型的通货膨胀(structural inflation)

把通货膨胀的起因归结为经济结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在没有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他们把这种价格水平的上涨称之为结构型的通货膨胀。

由生产率的差异和工资与价格的趋同造成的。

五、输入型通货膨胀

固定汇率制下,一国的货币扰动会影响其他国家, 通货膨胀可以通过价格调整、国际收支差额调整和国际资本流动从一国传递到另一国。

1、价格传递机制——国际商品贸易会促使国内外商品价格趋同;

2、资本流动机制——利率差异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动会促使国内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与国外相趋同;

3、国际收支差额传递机制——国外通货膨胀有助于本国国际收支的顺差,在固定汇率制下,中央银行为稳定汇率,买入外汇,投放基础货币,带来通货膨胀。

40.菲利普曲线

就业效应:菲利普斯曲线

上述这种货币工资上涨率与失业率的替代关系,后来被萨缪尔森进一步修正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替换关系。因为工资即劳动力成本是全部成本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并且与总成本存在相当稳定的比例关系。而在现代经济中,企业往往来用成本加成定价法来制定价格。因此,从经济总体上看,工资水平与价格水平、货币工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也存在着相当稳定的正比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就较高:反之,当通货膨胀率较低时,失业率就较高。

因此其政策含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货膨胀和失业现象使政府陷入两难境地,政府无法同时解决两个问题,企业和公众也不能作这种不现实的期望;二是如果政策当局愿意付出某—方面“恶化”的代价,就肯定可以在另一方面获得改善。

更多相关推荐:
《货币银行学》学习小结

今天学了《货币银行学》小有收获,了解了货币、信用、金融市场、债券、股票、银行等知识,还有金融衍生工具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但加深了金融意识,同时也知道了一些新名词,还修正了以往的一些错误认识。深深地意识…

关于货币银行学心得

货币银行学之货币流通速度通过阅读作者饶余庆的货币银行学对于本书的知识我个人概括为九大的知识点其中包括货币信用票据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利率股票与债券货币政策以及中央银行由于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着所谓温和的通货膨胀随着我国...

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培训心得

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培训心得黑龙江东方学院经易学部周静我是一名新青年教师,经过此次为期三天的培训,我在知识、思想、理念上都有了飞跃的增长。下面从几方面谈谈我的感悟:一、教学方面的提高。经过三天的培训,我意识…

货币银行学培训收获和心得

《货币银行学》培训收获和心得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培训和学习,深感荣幸,同时也感觉受益非浅,颇有收获,在此我结合这三天的学习,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总结一下学习心得。20xx年x月,我毕业于山东财…

参加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网络培训的心得体会

参加《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网络培训的心得体会——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姚萱这两天,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李健教授及其教学团队主持的《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网络培训,时间虽短,但却受…

精品课货币银行学培训的心得

精品课货币银行学培训的心得呼伦贝尔学院吴蔚20xx年12月8日至10日我参加了教育部网络培训中心黑龙江分中心组织的20xx年精品课货币银行学的学习时间虽短但与国家级专家交流的机会实在难得对于我们年轻人非常珍惜此...

《货币银行学》教学总结20xx

《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反思安徽电大铜陵分校张柯军自到铜陵电大当教师以来,我就一直从事《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工作。因为我是学金融专业出身,《货币银行学》是我的专业基础课,我本人对这门课程也很感兴趣,为此我根据省校…

货币银行学课程总结

编号财经系课程总结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06金融管理与实务12班06国际商务12班主讲人张超时间20xx年1月10日填表要求一本表一式两份一份放入教学档案袋内一份交到财经系秘书处同时将电...

货币银行学总结

11货币的定义货币是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和记帐单位的一种工具是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2货币的职能最基本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1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2作为购买和支付...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1简述现代信用的形式1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赊购等方式形成的信用2银行信用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社会公众或企业的货币借贷3国家信用以政府为借贷人的信用4消费信用对消费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所需...

货币银行学归纳总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价值使用价值2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物物交换偶然发生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用一般等价物来表现所有商品的价值货币形式3货币形态的发展最初的实物货...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基准利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2实际利率i是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或假设没有通货膨胀时的利率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3名义利率r是包含由对通货膨胀补偿的...

货币银行学学习心得(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