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1]

时间:2024.5.8

靠规范促进健康快速发展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一、态势与特点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而产生和发展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合作社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20xx年7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市农村各种力量进一步加快聚集整合,重视利用新的发展平台,开始形成多种主体牵头兴办、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多种模式竞相发展的新格局。截止20xx年7月,全市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868家,入社社员36万户,带动农户93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5.4%。

(一)农业龙头企业着眼于培植稳固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积极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随着产品供不应求阶段的结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龙头企业+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始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对农户而言,与合作对象龙头企业地位不对等,在价格制定、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重大问题上缺少对话谈判能力,有时遭受损害也无能为力。对大中型龙头企业而言,直接与农户打交道,管理成本高, 1

监督不到位,标准化生产措施难以落实等等。这些情况说明,农业产业化链条中间环节主体缺位的情况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有眼光的龙头企业开始牵头成立或参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运行模式。合作社一方面与龙头企业洽谈签订供销协议,帮助社员建立稳定的销售市场,积极谋求合作社共同利益。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合作社成员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

(二)基层供销社着眼于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联系和推进二次创业,积极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供销社“一个网络、两个平台”和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有效推进,供销社系统逐步走出低谷。从牵头、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入手,进一步扎根农村,贴近农民,已经成为供销系统的共识。从调查看,供销社已经成为我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带动力量。***大有花生生产合作社是由***供销社牵头,并以经营设施、场地、资金等方式出资与当地农民共同组建。目前,已发展社员268户,建立起花生种植基地1680亩,年经营收入1000多万元,社员年增收入150多万元。

(三)“村两委”成员着眼于为村民办实事,积极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村“两委”成员利用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优势,围绕本村主导产业,以“村集体组织+合作社+农户”为运行模式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这些合作社的一个共 2

同特点就是村支书与合作社理事长一人兼。村支书兼任理事长后,带领农民搞专业生产,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实现了党的工作与农村经济工作的有机统一,是党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创新。***清风寨山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姜庄新胶苗木专业合作社、***市凌河镇新儒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都是这种模式,3个村的农户人均年收入都比入社前增收3000元以上。

(四)一批农村能人着眼于“抱团闯市场”,积极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购销大户、加工大户、种养大户、经纪人等信息比较灵通,市场运作经验较为丰富,且有一定积累。他们对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运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对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需求也最为迫切。***市王封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是由一个购销大户发起成立,经过一年运行,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63户,实现销售收入850万元,创汇30多万美元。***玉元蛋鸡专业合作社,是由养殖大户带动起来的,现已发展203户养鸡户入社,社员户比非社员户年人均纯收入高出2000多元。

二、做法与措施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得益于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近年来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在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统筹规划布局,明确工作思路。***明确提出了“创新模式、膨胀规模、注重规范、加快发展”的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思路,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农业优势产业振兴、区域化布局结 3

合起来,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产业特色明显、市场前景广阔、辐射带动力强的合作社。在工作重点上,重点抓好合作社培训、示范社培植、联合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组建、规范化建设,努力实现合作社数量得到较快增长、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机制得到有效创新、实力得到显著增强的目标。按照这一工作思路和目标,统筹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长期规划:***中部平原以发展优质瓜菜、专用粮等高效作物为主;西部和南部山区以发展畜牧业和优质果品生产,突出发展畜牧业和高档果、专用果及大棚果、小杂果生产;北部沿海地区以发展渔业、名优特水产品设施渔业和创汇渔业为主,力求每个县市区都能围绕各自产业优势组建起特色鲜明的合作社集群。

(二)强化指导服务,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膨胀。一是加强培训。为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迅速催生一批新的合作社,20xx年底市农业、财政、工商等部门启动了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工程,对有意兴办合作社的农村能人、经纪人、种养加大户和县、乡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进行了分期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是搞好考核落实。培训结束后,市农业局组织经管部门制定并落实了具体考核办法,及时跟上指导、督查。各级经管部门发挥县镇经管机构和人员的优势,采取包靠制度,全力搞好指导和服务。三是注重典型示范。全市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选活动,通过典型示范,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4

(三)加大扶持力度,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政策。20xx年,为加快合作社发展,加大合作社金融支持,市农业局、工商局、财政局、民政局、农村信用社联社等部门联合出台了两个支持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对加快合作社发展,促进合作社壮大提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上规模、上档次,市财政设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对合作社联合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给予财政资金扶持。

(四)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围绕建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新机制,利用我市在合作社登记注册方面政策突破的优势,结合综合配套改革提出的目标要求,出台考核办法,加快合作社联合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组建工作,并加大指导规范力度,帮助合作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目前,全市共注册登记联合社16家,涉及蔬菜、水果、粮油、养殖等多个产业,有165家合作社加入了联合社,社员1.6万人,带动农户5万户。

三、问题与困难

一是运作不够规范。有的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社员大会等机构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民主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不完善,社员很难行使民主管理权利。利益连结机制不健全,连结不紧密,一些合作社与成员尚未真正形成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

5

二是带动能力不强。***作为农业大市,是农业产业化发源地,尽管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三是扶持力度不大。近年市级财政安排的年度专项扶持资金有限,很不适应合作社发展的需要。金融支持政策不够明晰,合作社贷款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合作社组织生产的农产品进入大型超市的门槛比较高,各种收费名目繁多,缺少农商互动的扶持政策。在合作社登记方面,个别地方还存在变相收费问题。

四是优秀人才短缺。农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合作社带头人少,真正清楚合作社如何规范运行的人少,大多数人对如何办好合作社仍是雾里看花。一些普通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宗旨、性质、地位、作用认识模糊,甚至把发展专业合作社与“大锅饭”、“大呼隆”联系起来,影响和制约了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四、思考与建议

第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目标。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再创农业发展新优势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农村第二次飞跃的关键抉择,是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要在继续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加快膨胀的同时,着力完善农业产业化链条,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有明显增加,质量有明显提升,机制更加灵活,制度更加规范。

第二,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坚持正确的办社方向。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不动摇,做到生产上的问题由家庭经营来解决,产 6

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则由合作社来提供,真正实现“生产在家,服务在社”。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做到让成员独立自主地开展劳动合作、技术合作、营销合作和资本合作,充分保障成员对组织内部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和参与权,通过合作经营和合作服务获取最大效益。坚持发展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真正达到“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批群众”的目的。

第三,创新发展思路,实施重点突破。一是围绕优势产业壮大发展加快培育一批。争取通过几年努力,使每一个优势产业都有专业合作社参与生产经营,从事优势产业生产的专业大户基本上都入社,合作社收购的优势农产品所占的份额有较大提高。二是积极鼓励有能力的各类主体牵头兴办一批。鼓励在农村第一线的种养专业大户、产品购销大户、产品营销经纪人、基层农技站、基层供销社、农业龙头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及有关科研院所等发挥各自优势,领办、创办、合办专业合作社,形成加快发展格局。三是鼓励合作社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创建新型产销体系。通过合作联合,让优质产品进入超市连锁店销售,与大型农产品物流企业或配送中心连接,在市区、居民小区开办连锁店、直销专卖店,使合作社的优质农产品真正卖出好价钱。

第四,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依法规范运作。一是规范合作社章程和制度。在内部管理上,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重大事项按照一人一票表决决定;在盈余分配上,在提取公积金、公益金、风险金后,按惠顾额进行统筹分配。二 7

是规范合作社的工商登记。重点在合作社名称、注册资金、经济性质等方面做好工商登记的规范工作。三是规范合作社的服务内容。按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要求,统一组织农业投入品的采购和供应,努力降低社员的生产成本;统一提供品牌、包装和销售服务,不断开拓农产品市场;统一申报和认证认定无公害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著名商标、知名商号及地方名牌等,努力做好创品牌、树品牌和保品牌工作。

第五,加强部门协作,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牢固树立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就是为农民服务、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切实履行各自职责,落实扶持、优惠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把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财政支持农业的重点之一,逐年增加扶持资金。在金融支持方面,协调金融机构尽快研究制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具体优惠措施,明确倾斜政策,创新贷款担保抵押机制,积极支持合作社开展资金信用合作工作。加强对合作社管理、经营、营销、技术等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办社能力。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力度,引导更多的农民参加合作社,引导更多的主体创办和领办合作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大提升。

8


第二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典型引路 规范培育

--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研报告

中共平凉市崆峒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20xx年6月)

按照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的统一安排,近期我办和区农牧局有关工作人员深入有关乡镇对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发展现状及特点

自20xx年《农民专业合作社》颁布实施以来,我区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的重点工作来抓,按照“加快培育、积极改造、努力规范”的思路,积极促进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截止目前,全区已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合作社61个,注册成员502人,注册资金6045万元。按生产行业划分:种植业22个(果品8个、马铃署1个,蔬菜4个,药材2个、谷物3个、苗木4个),养殖业33个(肉牛育肥21个,养鸡4个,养猪7个,养兔1个),加工业1个(笤帚加工),农机服务业2个,农作物统防统治服务3个。取得商标的合作社4个。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为了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工作,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促进农民专业合社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的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农牧、财政、发改委、 - 1 -

工商、税务等12个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确定了工作人员,明确了工作职责和目标,具体负责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和管理规范工作。同时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安排意见》,对促进农民专业合作发展做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

2、广泛开展宣传,开展业务培训。农经部门把学习宣传培训作为贯彻实施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关键来抓。一是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法》的学习宣传。通过召开会议、张贴宣传标语、开辟宣传专栏、向农户发入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学习宣传活动,把法律的基本要点和精神实质送到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中去。二是组织送法下乡活动。农经站组织人员,分赴各乡镇利用会议、集市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张贴法律原文100份,印发宣传资料5000多份,发放法律读本200册,现场咨询答疑群众问题230多人次。三是开展业务培训。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中心,举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培训班,普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法律法规和基础理论知识,对基层干部和合作社成员进行了培训,提高了广大社员和管理人员的依法办事能力。

3、全面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工作。按照示范社的要求,紧紧围绕有开展工作的基础条件、有完善的运行机制、有规范的服务内容、有统一的营销网络、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五有”目标,制定具体的规范标准,对全区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分类排序、先优后差、逐步规范、稳步推进”的原则,从五个 - 2 -

方面进行规范。一是认真修订章程。结合每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实际,组织成员反复讨论研究,以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为蓝本,广泛吸收成员的意见建议,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制订合作社章程,促进规范发展。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合作社必须成立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制度,依法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规范运行机制。三是实行工商登记。按照国务院《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和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的若干意见》,协助合作社完善各项登记手续,进行工商登记注册。四是规范服务内容。按照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标准》的要求,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办社水平。逐步形成统一的农资产品的采购和供应机制,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制订并实施统一的生产技术规程,提高成员产品质量;统一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统一注册商标和包装,提升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统一销售成员产品,提高成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五是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财务公开。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合作社账薄进行规范核算,实现财务公开,接受社员监督。建立成员账户,记载成员的出资额。制订盈余返还方案,实行盈余返还,逐步引导合作社与社员的利益连接从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

4、积极指导,围绕特色产业办社。紧紧围绕“草畜果菜”四大支柱产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号召农民依靠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努力已创建发展了一 - 3 -

批示范性专业合作社。牛产业方面有三友、进堂、旺冰、高塬等从事肉牛养殖育肥的专业合作社;生猪养殖方面有锦泰、建鑫、益康、庄平等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等;果品产业方面有赵堡、富农、高堡等果品种植产销专业合作社;蔬菜方面有八里、绿皓、泉鑫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特色加工业方面有老伙计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5、抓点示范,项目支持。我区在抓好合作社建设的同时,认真做好省市区三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体系,对重点示范合作社重点管理,通过典型示范,引领更多的能人和大户领办合作社,引导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辐射带动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目前,我区有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市级示范社14个,区级示范社6个。

二、取得的成效

1、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日趋完善。通过近两年的宣传、培训、检查指导,大多数合作社达到“七有”标准(有活动场所、有合作社牌子、有组织机构、有示范章程、有管理制度、有经营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合作区域逐步扩大,跨村跨乡组成的合作社不断增多。

2、带动特色产业区域布局,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本地特色产品或产业兴办,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登记注册的61个合作社已经涵盖我区的果、菜、畜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建一个合作社,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活一片经济”的可喜局面。

- 4 -

3、重品牌效应,促进产品销售。我区获得产品认证的合作社2个,取得商标的合作社4个(专业协会1个)。品牌意识日渐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有的还实现了“农超对接”,初显了品牌效应。涌现出了 “民心”鸡蛋、“老伙计”笤帚、“赵铺”果菜、“福霖”蔬菜4个产品品牌,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当地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吸引农户发展特色农产品,打造独特的农产品品牌。利益联结方式由原来向社员提供技术、信息服务,逐步延伸到储运、购销、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由原来的简单信息合作向经济合作转变,成员与合作社之间利益联系越来越紧密。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思路

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还在初步发展阶段,发展势头良好,成效比较明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思想认识不高。尽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农民和部分基层干部,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紧迫性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不主动想办法出谋划策、出台政策、制定帮扶措施。有的农民参加合作社后,见利就合,无利就散,还没有真正把合作社当作自己的组织;还有少数成员享受权利和好处时很积极,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时推三阻四。

2、发展规模不大。受资金、技术、人员素质等条件限制,多数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加之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经营理念,活动范围狭窄,发展规模不大,只是简单从事农 - 5 -

产品的初级生产和销售,致使专业合作社上档次、上规模难度大,发展后劲受到局限。

3、内部运作不规范。合作社在创建时期虽有规范的《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执行不到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大部分合作社管理水平不高,民主意识差,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虽健全,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二是合作社组织能力不高,大部分合作社多限于技术交流与服务,服务深度广度不足,缺乏合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三是财务管理等内部制度不健全,利益关系不紧密。对成员不进行利润二次分配, 不能使合作社和成员之间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致使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4、财政扶持不力。近年来,我区争到的省上项目资金支持十分有限,市级无财政资金扶持。财政扶持不力已经对合作社快速发展形成较大影响,从而造成局部农产品出现卖难买难的双难境地。

针对上述问题,今后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1、抓培训,加强教育,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理论业务水平和农民的综合素质。我们将利用阳光工程培训平台,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通过系统训学习,使他们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掌握合作社理论,学会怎样办合作社,怎样与社员共建利益共同体,努力提高办社水平。

2、抓典型,重点扶持,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按照点面结合、突出重点,选择规模较大、带动能力强、农民增收明显、运行机制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树立典型, - 6 -

起到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

3、抓规范,加强指导,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凝聚力。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以规范促发展,按照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标准》的要求,认真抓好合作社的规范工作。一是健全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明确“三会”的活动范围、责任和权利。二是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实行社务公开、财务公开。三是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重点是完善产权联结、利益分配、自我服务等机制,完善成员账户,盈余主要按交易额返还,形成以产权为基础、利益为核心、机制为保障的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4、抓宣传,大造声势,营造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通过举办咨询活动,解答农民群众的问题。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扎根农村、深入人心,让更多的农民加入合作社,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全市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 7 -

更多相关推荐:
合作社调研报告

把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成助农增收的平台近期按照的部署我们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研究我们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创新思维勇...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2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内容提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内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为适应农产品经营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xx县出现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了信息共享...

合作社调查报告

根据市农机推广总站关于做好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调研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巴南区农委于20xx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组织农机推广站等相关科站对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如下一充分认识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省直机关党校37期中青班毕业论文1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内容提要截至20xx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规模累计达到41460个主要类型有龙头带动型服务营销型支部加协会型股份合作型扶持和规范农民专...

合作社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广大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农村合作社调研报告

农村合作社调研报告参考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级各部门的精心组织和大力扶持下呈发展壮大之势它在解决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推广农村新技术新成果以及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开发区联社为了更好更...

关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赵银海根据工作安排我们就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首先听取了市农林局的有关情况介绍接着深入到四明山镇河姆渡镇临山镇低塘街道等乡镇街道召开了由分管镇长主...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问题的调研报告市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课题组自20xx年10月至20xx年6月笔者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的要素集聚与战略协同研究11ampZD047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

应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报告

应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报告为摸清和掌握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找准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推动我县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办法和措施根据省市文件精神6月上旬县局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基层对20xx年5月底前注册...

茌平县农机合作社调研报告

茌平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山东省茌平县农机局赵春庆山东省茌平县地处鲁西北地区黄河冲击平原辖11个乡镇和3个办事处拥有耕地面积80余万亩20xx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110万千瓦农机总值42亿元近几年来茌平县按...

XX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林牧及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全县总面积22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9万公倾全县人口近几年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万200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

水稻专业合作社调查报告

关于中宁县营丰水稻专业合作社申请短期贷款的调查报告一企业基本情况中宁县欣欣杞农枸杞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xx年8月公司注册资本为80万元法人代表刘军该公司地处中宁县宁安镇营盘滩村村部主要经营水稻枸杞种植初加工销售...

合作社调研报告(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