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调查报告

时间:2024.5.8

关于新浪微博对大学生视角影响

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微博,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随着20##年新浪微博的上线,微博以迅猛之势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不超过140字,随时随地“晒生活”,动辄引发数万人“围观”,随着微博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表达、微传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年6月,我国微博群体占网民总数的57.2%,其中大学生所占的比例为72.3%。

现如今,已经有1.4亿的用户注册了新浪微博。新浪微博成为使用最广泛的微博。新浪微博的流行,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影响越来越大,已渐渐成为其交流与获取信息资源的主流渠道。作为新兴媒体的主要用户群,大学生利用新浪微博平台探讨时事、发表观点、广结良友,微博逐渐演变成大学生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浪微博成为了大学生关注周边的一个有效的窗口,对大学生的视角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调查目的及意义

(1)视角包括视角的宽度和视角的深度两个方面,即关注范围和对事物态度两个方面。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在新浪微博关注的人和话题,在新浪微博的主要活动,以及对各种新闻消息的态度的调查,了解新浪微博对大学生视角的影响。

(2)通过对该课题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在新浪微博上关注的人和事,作为新浪微博改进的一个方向,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点,策划一些大学生感兴趣的版块,增强新浪微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3)通过对新浪微薄的改进,一方面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用户,另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用户对新浪微博的忠诚度。

二、调查对象的描述

本次抽样以全体大学生为总体,,以浙江传媒学院的学生作为一个样本的抽取地点,考虑到学生人数太多,我们小组决定将调查人数定为100人作为我们的样本量。我们采用了偶遇抽样的方法,在学校图书馆,自修室等地随机抽取了100个学生填写问卷。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无无效问卷。本次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的基本情况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法和文献法收集资料。

1、问卷法

问卷由13个问题构成,11个问题是客观题,还有1个问题是主观题。主要询问了大学生对新浪微博的看法,大学生登录新浪微博关注的人和话题,大学生是如何使用新浪微博以及新浪微博对其造成的影响几个方面的问题。(问卷的具体内容见附件)

2、文献法

    通过网上查询收集资料,主要是关于新浪微博使用情况的分析,作为调查的背景资料。

四、调查结果

1、资料整理与分析

全部问卷都通过小组成员对问卷进行编码,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统计。

2、分析结果展示

(1)新浪微博使用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正在使用新浪微博的占87% ;以前使用过,但现在不用了的占5% ;而从没有使用过新浪微博的占8%,此后的问卷问题针对正在使用和以前用过的92%的被调查者进行。

被调查者中大部分人都曾经使用或正在使用新浪微博。可知新浪微博的使用者在大学生中还是很多的。如表2所示。

表2

关于新浪微博的用途,选择交流分享平台29%,表达发布平台4%,休闲娱乐平台24%,信息获取平台35%。可知大部分被调查者的使用者是将新浪微博作为一个知识来源和生活调剂的作用,同时加强和他人的联系交流,只有一小部分人在微博上原创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注重听和玩,而不是说。如表3所示。

表3

大学生每天使用新浪微博的时间可知,大部分人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在新浪微博上,而是适时的,有需要性的去上新浪微博。当然,也不乏新浪微博的铁杆粉丝,花费超过3个小时。如表4所示。

表4

(2)有关视角宽度方面的分析

就关注的人而言,有47%的人关注了亲人朋友,73%的关注了社会名人(包括明星),42%关注各类组织(如政府,学校,媒体等),有57%关注了娱乐休闲等信息的提供者 ,24%关注了生活健康等信息的提供者 ,有10%关注了其他。相比较来说,明星和社会名人无疑拥有巨大吸引了,新浪微博可以帮你更近距离贴近你想接触的名人,提供给大家一个很好的平台。而与亲朋好友相互联系和关注与己相关的组织也是很多人的选择。而其他类目,像健康信息等,相对关注率低。可见上新浪微博的大学生更愿意在微博上亲近名人,获取生活信息和与他人联络。如表5所示。

表5

 就关注的话题而言,有42%的人选择时政,6%选择财经 ,有50%选择社会民生 ,69%选择娱乐八卦,9%选择体育 ,54%选择奇闻异事 ,25%选择其他。可见时政,社会民生,娱乐八卦和奇闻异事都是大学生在微博上的高关注点,而显然大部分人对于财经和体育都不感兴趣。如表6所示。

表6

大部分大学生在新浪微博上是为了展示自己,给自己一个空间的。过半数喜欢和他人交流和分享信息。四分之一的大学生会参与到热点事件中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具体数据如表7所示。

表7

(2)有关态度方面的分析

看到热门话题时,有38%的人只是浏览,不发表意见 ,有18%的人转发但不评论 ,有30%转发并评论 ,6%选择发表评论但不转发。

对于相同的情况,只看和做全套的人差不多,占三分之一多,只转发也占了约2成,说明对于新浪微博上的热门消息,大家的反应相去甚远。如表8所示。

表8

关于大学生对新浪微博消息的可信度的调查显示,认为一般的占70%,认为可信的占22%。说明对于微博上流传的消息,大学生还是比较明智的,不会完全否定也不会盲目相信,而是有一定的判断力。如表9所示。

表9

就影响社会认知方面,2%选择有很大影响69%选择有一定影响 ,21%认为没有影响。

说明微博上的信息多多少少影响了大部分人群对社会的认知。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表10所示。

表10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浪微博的优势方面,有34%的热认为具有相对宽松自由的言论环境 ,50%的人认为可以零距离沟通,扩大关注的范围,只有2%的人认为更能激发人的创造力,言辞更吸引人 ,而6%的人认为更能反映出大家真正关心的话题。可见大家上微薄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再微博上零距离接触,这是他们觉得使用微博的最大优点。同时,微博上的沟通和交流也相对宽松。只有很少的人认为微博具有其他大的优点。如表11所示。

表11

就新浪微博带来的变化,44%的人认为它已经融入我的生活,每天必看,增长了见识 ,27%的人认为可以随时表达自己的情绪,有23%的人认为可以让我交到很多网络上的朋友,扩大交友范围 ,27%的人认为拉近了我与名人偶像的距离,47%的人认为及时了解时事话题 ,11%的人认为没有变化,6%选择其他。说明新浪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还是很广泛且多方面的,尤其是在增长见识和了解时事话题的方面。也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微博让他们更易表达自己,交到朋友和接近名人。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认为毫无影响,弱化微博对自己的作用。如表12所示。

表12

3.结论

通过这次的调查以及数据分析显示,我们小组主要得出以下几点有价值的结论:

(1) 新浪微博在大学生中的使用已经很普及了,大部分学生都把新浪微博作为他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2) 对于大学生视角宽度的影响,新浪微博让大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自己关注的人和事,他们可以关注各行各业的人,关注各类事件,这大大扩展了他们关注的范围。

(3) 很大比例的大学生除了关注娱乐八卦,也重点关注时政和社会民生,会通过新浪微博来转发新闻和评论热门话题,这让大学生更加了解社会。

(4) 虽然大学生认为新浪微博的消息的可信度不高,但它对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产生了一定影响。

(5) 对于大学生来讲,新浪微博对于他们的吸引力主要在于有相对宽松自由的言论环境和零距离沟通的平台。

(6) 一部分学生反映,新浪微博关于隐私(身份验证,消息管理等)有待改善。

五.建议

1、大学生在新浪微博上关注的人主要是名人,他们希望与名人偶像有更多近距离的接触,新浪微博可以通过策划一些有关名人的活动,增强他们与粉丝的互动,来进一步提高新浪微博的吸引力,比如新浪微博现在就有关于名人的“微访谈” ,把粉丝对偶像的热情转移到新浪微博上来。

2、大学生关注的话题和社会其他群体有所不同,新浪微博可以开展一个大学生热门话题的版块,包括就业问题,大学生恋爱,以及各地大学奇闻轶事等话题来吸引大学生的参与。

3、新浪微博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交友平台,会认识更多的陌生人,但他们来看过我们的微博,如果不留言,我们就不会知道,新浪微博可以像新浪博客的空间一样,增加访客脚印这个功能。


第二篇:新浪微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浪微博发展现状的调查

一、  关于微博

(一) 微博的定义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二) 我国微博的发展

20##年5月,饭否网成立,这是中国国内第一家微博的网站。此后,叽歪、做啥网、腾讯“滔滔”、嘀咕等微博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20##年8月,新浪微博开始内测。20##年1月,网易和搜狐微博几乎同时进行公测和内侧。几天后,人民网的微博平台在改进后上线,胡锦涛的微博一度引发了关注狂潮,20##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有研究报告称,中国的微博登记用户已经从20##年的800万增加到20##年的7500万,这一数字预计到20##年将增加到2.4亿。

二、  关于新浪微博

    (一)新浪微博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据 DCCI2010 年度中国互联网微博与社区的调查显示,经 过一年时间的发展, 新浪微博在知名度、 使用率、 首选率、 满意度、 用户粘性、 权威性、 吸引力、 月度覆盖人数、 月度总访问次数、 月 度总浏览时间十项指标上全部位列第一。

          1.知名度与首选率

              根据 DCCI 的调查结果,59.79%的微博关注者听说过新浪 微博, 在国内市场知名度最高。微博用户以及潜在用户使用的 首选微博网站中, 新浪微博以 69.7%领先于其他主流微博网站, 是首选率最高的微博网站。

2.使用率与满意度

目前, 60.9%的微博用户使用过新浪微博,是用户使用率最高的主流微博产品。在满意度方面, 新浪微博也明显强于其他产品。

3.用户数量与黏性

在 20## 年 11 月 16日的微博开发者大会上, 新浪公布了其微博服务的最新数据: 20## 年8月公测以来, 自新浪微博已经 拥有 5000 万用户, 每天的微博发布量达到 2500 万条。随着用户数的不断增长, 新浪微博上每天都会产生海量信息。2010 年 7 月, 新浪微博产生的总微博数超过 9000 万, 每天产生的微博数 超过 300 万, 平均每秒会有近 40 条微博产生。 此前, 市场分析机构瑞士信贷在最新报告中指出, 新浪微博 人气关注榜前 100 位用户当前的总粉丝数为 Twitter 的 30%。 据 今年 4 月英国 《独立报》 的报道, 全球知名广告公司奥美旗下研究社交网络的网站 asiadigitalmap.com 公布全球微博排名, 姚晨 以超过 742 万的新浪微博粉丝数,跻身全球第三, 仅次于引领全 球时尚风潮的 Lady Gaga(930 万)和贾斯汀?比伯(830 万), 新浪 微博也随之成为全球首个跻身前十的非 Twitter 微博。另一方 面, 在新浪微博当前的用户中, 超过一半(50.5%)每天都在使用新 浪微博, 相比其他微博产品, 用户使用频率更高、 更多产,用户粘性最强。

(二)新浪微博与其他微博受众的行为的差异

     1、新浪微博用户与腾讯微博用户、网易微博用户、搜狐微博用户使用目的差异

          

         上图表可以看出,使用新浪微博用户中59.3%的用户是用来记录自己的心情的,说明新浪微博多是人们记录以及分享情绪的平台。随着社会的变革,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在生活工作中需要有一个平台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和分享他人的心情,恰恰新浪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2、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用户关注对象差异

     

         上表格可以看出,使用新浪微博的用户有54.8%的用户关注社会名人。新浪微博凭借其巨大的影响力吸引了众多社会名人的加入,实名认证让用户可以近距离的聆听社会名人的声音,与自己喜欢的明星零距离接触,随时关注他们的动态。

       3、新浪微博用户与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用户希望增加的功能差异  

     

         上表中,使用新浪微博用户希望增加点子邮电功能占50.2%,另外希望增加点子邮电功能的其他微博用户也分别占到一半以上,说明微博在这一方面存在不足,电子邮件功能可以弥补微博对于字数限制的缺陷。

(三)  新浪微博快速发展的原因

    新浪微博在国内发展迅速, 探究其成功背后的因素, 可归纳为良好的推出时机、 丰富的经验资源、 突出的微博特性、 广泛的 认证效应、 丰富的用户体验这几个方面。

1.良好的推出时机

回顾新浪微博诞生, 结合当时中国国内微博市场的发展情 况, 我们不难发现, 新浪微博选择了一个相对良好的时机推向公 众。在 20## 年 8 月,国外最大的微博网站 Twitter 在中国无法 访问, 而国内最大的微博网站饭否网已经被关闭。新浪在这个 时候推出新浪微博, 恰好处于竞争相对较弱的状态, 一定程度上 保证了 “天时” 为新浪微博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 当时部分相关部门仍对微博心存疑虑, 认为它在某程度上具 有颠覆性。因此, 新浪微博推出时就在监管和审查方面投入了 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以构建一个 “和谐” 的平台。选择良好的推 出时机, 并努力扫除推出时遇到的障碍, 为新浪微博以后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2.丰富的经验资源

新浪是以媒体平台为主的定位来运营微博, 网站通过多年 的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一方面, 新浪网在之前的 运营本身所积累的强大媒体品牌为新浪微博提供了充分的可依 托天然资源。 在发展过程中, 新浪微博本身已经成为品牌, 先手 优势所积累的庞大的微博用户和良好环境使得用户对新浪的前 景充满期待, 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 新浪在博客运营 里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它将这些经验复制到微博上并做了一些 改进与创新工作, 使得新浪微博以指数级发展。新浪微博能领 先于逻辑上同为门户的搜狐网易等微博, 是因为它不仅充分利 用了已有的网站资源, 而且通过努力具备了其他网站所没有的 经验与优势。 例如, 通过强大的内容审核机制平衡 “实时保证内 容符合互联网安全规则” “保护用户积极性” 充分发挥名人效 和 、 应等等。

3.突出的微博特性

新浪微博充分利用了微博的优势与特性, 并在外观与使用 上加以强调突出。在首页上写着醒目的三句话: “随意记录生 活” 随时随地发微博” 还可以在这里获得最新、 、 “ 、 “ 最酷的资讯” 。 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将微博随时发布、 语言简短的特性告知体 验用户。 同时, 首页还有最新微博的滚动显示、 关注度排行等。创新论坛容, 界面友好、 人性化。这些设计将引导对微博不太熟悉的体验 者充分感受微博的特点与优势, 极大地刺激了微博体验者至高 产使用群的转变。此外, 新浪微博在发扬以 Twitter 为代表的微 博模式特点时, 更是针对中国用户做了大量的本地化工作, 如多种评论方式、 一键插图、 分享视频、 微博筛选等等, 形成了自身的 特色。

 4.广泛的认证效应

新浪微博实行名人身份认证策略, 对于知名演艺、 体育、 文 艺界人士、 在特定领域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人、 知名企业、 机构、 媒体及其高管、 重要新闻当事人等通过严格的认证程序进 行认证。新浪微博充分利用新浪博客的运营经验和网站优势, 利用 “认证机制” 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 “加 V” 用户。 一方面, 可以在避免身份混淆、 避免引起公众误解的同时, 打造权威的信 息发布平台; 另一方面, 又可以利用微博认证的名人效应和营销 优势, 吸引更多用户群体。截止 20## 年 7 月, 有超过 2 万的名 人获得了新浪微博的认证, 除各界名人外, 还包括 466 家主流新 闻机构、 2500 家企业、 家政府机构等。在认证名人的数量和 41 质量上, 新浪微博有着明显优势, 拥有其他微博不可比拟的吸引 力。这种实名认证制使得用户更具粘性和持续性, 新浪微博也 由此成为一个更加强大、 可信的高质量平台。

 5.多样化的用户体验服务 新浪微博从面市发展至今, 根据用户需求不断改进与完善 微博功能, 推出多样化、 创新性的用户体验服务。首先, 在使用 技术上提供大力的支持, 迅速推出新浪微博手机客户端、 客 PC 户端, 方便用户随时随地使用微博。 目前, 新浪微博利用移动互 联网定制开发的手机客户端已经可以覆盖四大主流智能手机平 台: Android、 iPhone、 SymbianS60、 Java。其次, 还推出多种极具 特色的个性化服务。例如, 可以通过添加头像、 标签、 学校及工 作等信息, 方便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人; 通过热门话题榜了解最新 的热点资讯; 通过关注的话题随时获取相关信息、 参与互动讨论; 通过即时的宣传选择参与感兴趣的热点活动; 参与或发起投票 活动等等。此外, 新浪微博还设有专门 “意见反馈” 、 “不实信息 曝光” 两大板块, 以便更好地了解用户的使用体验、 改进服务, 同 时, 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安全可靠

(四)  新浪微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目前, 新浪微博在国内蓬勃发展, 已处于领先地位。但是, 随着国内微博市场进一步的发展, 新浪微博也将面临新的问题 与挑战。

 1.进一步推进平台化

微博网站仅靠自身的能力难以应对用户旺盛需求的增长, 要想使微博持续、 快速、 健康地发展, 就要推进微博平台能力的 开放。如果新浪微博能在开放协作方面表现突出, 比其他竞争 对手更进一步推进平台化, 那么未来就会有更大的影响力和参与度,从而更具竞争力。若微博网站成为各行各业组织机构等 平台的母体, 大量的应用与商业服务模式将从这一平台衍生出 来。这不仅给微博第三方开发者带来了机会, 也让微博用户享 受到了更多的服务。目前, 新浪微博在企业市场、 新闻媒体、 政 府组织机构等方面的平台化发展还刚刚起步, 有待进一步的完 善与成熟。

 2.应对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

微博用户的需求往往具有多元性和分散性的特点。 从横向 来看, 不同性别、 年龄层的用户往往有不同的使用需求; 从纵向 来看, 同一性别、 年龄层的用户在使用偏好上又体现着个体性的差异。 另一方面, 随着微博市场的发展, 同一用户的需求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这将驱使微博网站不断增加新的功能来维系用户。 虽然相比其他国内的竞争对手而言, 新浪微博在这方面已经具 有了一定的优势, 但如何做到能在长期发展中成功应对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仍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与挑战。必须考虑到,微博网站功能的增加不能没有节制, 否则将难以对用户需求给予积极有效的响应。 因此, 在推出新的体验服务的同时,要权衡利弊,谨慎小心,不能破坏清晰的用户指导和即时便捷的使用特点。

参考文献

1.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  2010 中国互联网微博与社区的调查报告 [R].北京:DCCI 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

                                                                                                                                                                                                                                                                                                                                                                                                                                                                                                                                                                                                                                                                                                                                                                                                                                                                                                                                                                                                                                                                                                                                                                                                                                                                                                                                                                                                                                                                                                                                                                                                                                                                                                                                                                                                                                                                                                                                                                                                                                                                                                                                                                                                                                                                                      

更多相关推荐:
使用微博情况的调查报告

安阳师范学院学生使用微博情况的调查报告院系经济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姓名学号安阳师范学院学生使用微博情况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微博是现今大学生主要的网络社交平台之一90后组成的大学生群体乐于活跃在微博已经成为很多...

关于微博使用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微博使用状况的调查报告营销0801鲍方宇20xx年可以算是中国的微博元年这一年当中微博的概念得到了空前的传播各大门户网站也在这一年纷纷开通微博频道以新浪腾讯为代表的微博之争愈演愈烈相关广告已经铺天盖地甚至走...

微博调研报告

微博调研报告微博自从20xx年开始兴起20xx年是微博在中国高速发展的一年20xx年中国的微博依旧是受欢迎的服务但总的增长速度有所降低甚至是有所下降这说明微博服务经过一两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开始逐步进入平稳期纵观微...

新浪微博用户研究调查报告

关于新浪微博用户研究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调查研究目的微博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理解微博用户的行为特征对于优化微博客户端探索更深层用户上具有重要意义该用户研究的目的就在于了解新浪微博用户的使用微博...

有关微博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ltlt今天你微博了么gtgt对大学生使用微博情况的调查一调查背景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20x...

微博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关于大学生微博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报告指导老师姓名班级学号1大学生使用微博情况的问卷调查报告调查课题大学生使用微博情况武汉理工大学升升公寓管窥调查目的充分了解大学生使用微博的情况以让大学生更好地利用微...

关于微博营销的调查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学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微博营销的调查报告院系信息工程与技术系专业班级11电子商务学号20xx4065012姓名黄某某指导老师曾碧卿20xx年3月目录一引言2一调查背景2二调查内容21调查对...

微博使用现状调查报告

微博使用现状调查报告你好我们是武汉理工大学的学生为了了解并分析微博的使用情况特地开展了本次调查由衷的希望得到您的积极的参与和配合本次调查完全采取匿名的方式您不必填写姓名请在您选择最适合您的答案如无特别提示本次调...

新浪微博研究报告-20xx0211

新浪目前正遭到腾讯全产品线的围攻在综合六类互联网社交沟通产品的整体市场份额对比中腾讯占有88份额但新浪只有2我们对新浪微博估值为20亿美元估值的一半依据来自广告收入另一半依据增加用户活跃程度所带来的营收但是这样...

大学生使用微博的调查报告

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报告实践报告题目关于大学生微博问政的焦点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概论下指导教师胡彩林系别班级12级电子系通信工程一班姓名学号唐彪120xx21031张仰月120xx2102...

微博研究报告

前言这份报告是对新浪微博的全方位解读新浪目前已经在微博领域赢得先发优势在用户数量上正试图与腾讯相抗衡不过在公司营收上其最大竞争对手是百度我们给予新浪微博20亿美元估值并认为其将挑战腾讯在社交应用领域的霸权腾讯在...

关于大学生对微博使用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使用微博情况的调查报告学部城市建设学部专业城市规划班级12城规本3班姓名胡妡雅前言微博这个词已经悄悄的潜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在微博上添加了各种各样的关注亲友同学朋友以及名人的凡是自己关心或者感兴...

微博调查报告(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