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报告20xx

时间:2024.5.9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

文化影响力的评价模型、原理、指标和权重

中国发展门户网 .cn 2009 年 01 月 24 日

文化现代化是现代文化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复合过程,是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文化变迁的世界前沿地位的一种国际互动。文化影响力与国际文化互动紧密相关,提高文化影响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创造力是文化现代化的主要政策目标。文化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现代化的成就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文化现代化的定量评价的一个评价指标。

文化现代化的影响力,简称为文化影响力。文化影响力既是一个国家通过国际文化互动对国际环境施加的实际影响的大小,也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在文化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与国际文化互动的强度和国家参与程度有关。文化影响力与国家“软实力”的关系紧密;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影响力评价可以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一种衡量方法。关于国际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目前没有统一定义和标准评价方法。基于文化现代化研究的需要,我们进行简化的文化影响力评价。

文化影响力的评价模型

文化影响力是国际影响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国际影响力可以分为主观影响力和客观影响力。目前,主观影响力和客观影响力都没有统一定义和标准评价方法。一般而言,主观影响力是国家对国际环境的主观和潜在影响的总和,可以通过社会调查获得基本数据,然后进行评价;客观影响力是国家对国际环境的客观影响的总和,可以通过客观的统计数据进行评价。文化影响力评价,可以借鉴客观影响力的评价方法,进行客观的文化影响力评价。

1、文化影响力的评价方法

文化影响力评价是国际影响力评价的组成部分。国际影响力评价原理适用于文化影响力。

(1)文化影响力的评价原理

首先,国际影响力的评价原理。国际影响力没有统一定义。《中国现代化报告2008》认为,国际影响力是一个国家通过国际互动对国际环境施加的实际影响的大小。国际影响力是国家对世界的作用力,它必然受到世界的反作用力。所以,某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大小,既与她的国家实力、国家能力和国家参与度有关,也与国际环境对她的反作用力(国际约束力)有关,还与国际互动的过程有关。一般而言,国际影响力可以分为客观影响力和主观影响力。客观影响力是国家在不同领域对世界的客观影响,与国家的客观国力和客观国力的运用正相关;主观影响力是国家在不同领域对世界的主观和潜在影响,与国家的国际声望和国际地位正相关。从操作角度看,客观影响力指国家不同领域对世界的客观影响的总和,客观影响力指数等于客观影响力的相对大小,等于客观影响力的评价指标的影响指数的加权平均值。

其次,文化影响力的评价原理。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对世界文化市场和文化生活的客观影响的总和。对世界文化市场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来源于文化市场竞争,间接影响与文化资源竞争相关。对世界文化生活的影响同样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与文化贸易(文化市场影响)相关,间接影响与文化资源和文化环境相关。文化资源影响文化贸易和文化生活。文化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国民素质等;文化环境不仅影响文化生活,而且影响文化贸易。如果把与文化市场竞争相关的影响力简称文化市场影响力、把与文化资源竞争相关的影响力简称为文化资源影响力、把与文化环境相关的影响力简称为文化环境影响力,那么,文化影响力可以大致分解

为三个部分:文化市场影响力、文化资源影响力和文化环境影响力。文化影响力评价衡量一个国家对世界文化市场和文化生活的三个基本方面的影响大小——文化市场、文化资源和文化环境影响(图4-3)。

文化影响力评价的原理是: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对世界文化市场和文化生活的客观影响的大小;文化影响力指数等于文化市场影响力、文化资源影响力和文化环境影响力的相对水平的加权平均值,等于参与评价的文化指标的影响指数的加权平均值(表4-22)。文化影响力评价是一种相对水平评价。

表4-22 文化影响力评价的概念模型

中国现代化报告20xx

2、文化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和权重

首先,文化影响力的评价指标。文化影响力与文化市场影响力、文化资源影响力和文化环境影响力正相关。文化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可以从文化市场、文化资源和文化环境三个方面选择。

其次,文化影响力评价的权重。文化市场影响力是直接的影响力。文化资源影响力和文化环境影响力是间接的影响力。直接影响力和间接影响力的权重可以设计为60:40。文化资源影响力和文化环境影响力的权重可以设计为20:20。

文化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包括3个二级指标(文化市场影响力、文化资源影响力和文化环境影响力)和15个三级指标(表4-23)。二级指标权重设计为:文化市场:文化资源:文化环境 = 60:20:20。

表4-23 文化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

中国现代化报告20xx

3、客观影响力的评价模型

文化影响力评价包括三级评价:单项指标影响力评价、分类指标影响力评价、文化影响力综合评价。评价的标杆值(Benchmark)为某项指标的当年最大值或最高水平值。 文化影响力评价的基本模型为:

Cij = 100 ×( Tj / Tjb)

Cis = ∑ Cij / n

CCI = ∑(Ws × Cis)/100

其中,Cij为j号指标的影响指数,j为指标编号,Tj为j号三级指标的实际值,Tjb为j号三级指标的标杆值;Cis为二级s类指标的影响指数,n为s类指标的三级指标个数;CII(Cultural

Influence Index)为文化影响力指数,Ws为s类指标的权重。

文化影响力指数衡量一个国家对世界文化市场和文化生活的三个方面的影响大小——文化市场、文化资源和文化环境影响。文化影响力评价是相对的,评价结果受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的影响比较大,需要谨慎对待。文化影响力是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

中国现代化报告20xx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 何传启专栏)


第二篇:20xx年中国期刊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期刊市场调研报告

我国期刊每年的销售额在图书行业整体销售的比例不是很大,但是期刊在广大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期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必须的文化消费品,给人们传递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都市报与网络等无法提供的深度信息,为人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无穷的色彩。特别是在近几年,中国期刊市场在改革中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

本调研报告从20##年-20##年中国期刊行业概况、中国期刊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中国期刊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未来期刊市场的发展前景等四方面进行调研和分析,以求理清期刊市场的部分发展脉络,对未来期刊市场的发展进行大胆探究。

一、中国期刊市场概述

20##年全国期刊出版实现总产出156.5亿元,较20##年增长4.1%;增加值71.2亿元,增长1.4%;营业收入150.6亿元,增长3.1%;利润总额18.5亿元,增长49.4%。

20##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49种,平均期印数16880万册,总印数32.85亿册,总印张192.73亿印张,定价总金额238.43亿元,折合用纸量45.28万吨。与上年相比,种数下降0.35%,平均期印数增长3.25%,总印数增长2.17%,总印张增长6.44%,定价总金额增长9.53%。

(一)期刊的定义

期刊杂志又称连续出版物,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每期的内容不重复。它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定期出版。

(二)期刊的特点

1、期刊出版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2、期刊是有生命的出版物

3、期刊内容具有广泛性

4、定期刊物还有出版周期性

(三)期刊的分类

1、综合类期刊

2、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

3、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

4、文化、教育类期刊

5、文学、艺术类期刊

二、中国期刊市场运行综述

(一)中国期刊业发展概况

20##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84种,较20##年增长0.3%;总印数32.2亿册,增长2.0%;总印张181.1亿印张,增长8.9%;定价总金额217.7亿元,增长7.6%。期刊出版实现总产出156.5亿元,较20##年增长4.1%;增加值71.2亿元,增长1.4%;营业收入150.6亿元,增长3.1%;利润总额18.5亿元,增长49.4%。《读者》、《半月谈》、《求是》、《青年文摘》等15种期刊的平均期印数达到100万册以上。

 20##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49种,平均期印数16880万册,总印数32.85亿册,总印张192.73亿印张,定价总金额238.43亿元,折合用纸量45.28万吨。与上年相比,种数下降0.35%,平均期印数增长3.25%,总印数增长2.17%,总印张增长6.44%,定价总金额增长9.53%。

(二)产品

各类期刊的出版数量、所占比重及与上年相比增减百分比如下:

1.综合类期刊435种,平均期印数1206万册,总印数25358万册,总印张1266075千印张;占期刊总品种4.42%,总印数7.72%,总印张6.57%。与上年相比,种数下降12.12%,平均期印数下降31.71%,总印数下降37.49%,总印张下降33.89%。
  2.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2516种,平均期印数7175万册,总印数138842万册,总印张7181138千印张;占期刊总品种25.55%,总印数42.26%,总印张37.26%。与上年相比,种数增长2.03%,平均期印数增长11.08%,总印数增长16.12%,总印张增长2.06%。
  3.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4920种,平均期印数3282万册,总印数48717万册,总印张3797212千印张;占期刊总品种49.95%,总印数14.83%,总印张19.70%。与上年相比,种数下降0.32%,平均期印数增长8.66%,总印数增长3.50%,总印张增长14.53%。
  4.文化、教育类期刊1349种,平均期印数3664万册,总印数78539万册,总印张4934170千印张;占期刊总品种13.70%,总印数23.91%,总印张25.60%。与上年相比,种数增长11.76%,平均期印数增长34.48%,总印数增长28.69%,总印张增长47.12%。
  5.文学、艺术类期刊629种,平均期印数1553万册,总印数37066万册,总印张2094282千印张;占期刊总品种6.39%,总印数11.28%,总印张10.87%。与上年相比,种数下降0.32%,平均期印数增长22.43%,总印数增长37.46%,总印张增长46.52%。
  少年儿童期刊出版情况
  20##年全国共出版少年儿童期刊118种,平均期印数1387万册,总印数36454万册,总印张944731千印张;占期刊总品种1.20%,总印数11.10%,总印张4.90%。与上年相比,种数增长20.41%,平均期印数增长42.07%,总印数增长53.93%,总印张增长29.24%。
  画刊出版情况
  20##年全国共出版画刊(不含面向少年儿童的画刊)58种,平均期印数113万册,总印数2070万册,总印张176258千印张;占期刊总品种0.59%,总印数0.63%,总印张0.91%。与上年相比,种数增长13.73%,平均期印数下降15.67%,总印数下降22.24%,总印张下降45.75%。

(三)市场主体

1、发行商运行状况    

出版物发行业面临严峻考验。出版物发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162.9亿元,较20##年增加264.4亿元,增长13.9%;实现利润总额185.1亿元,较20##年减少21.6亿元,降低10.5%,在所有产业门类中降幅最高。表明受宏观环境因素影响,出版物发行成本、费用上涨较多,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2、发行网点及零售网点运行状况

20##年全国共有出版物发行网点168586处,与上年相比增长0.42%。出版物发行实现营业收入2162.9亿元,增长13.9%;增加值593.3亿元,增长26.0%;利润总额185.1亿元,降低10.5%。其中国有书店和国有发行网点9513处,与上年相比降低4.73%;供销社发行网点997处,与上年相比降低34.41%;出版社自办发行网点447处,与上年相比降低3.25%;文化、教育、广电、邮政系统发行网点36455处,与上年相比降低7.15%;新华书店系统外批发网点7141处,与上年相比增长10.15%;集个体零售网点113932处,与上年相比增长3.58%。

(四)从业人员

20##年,全国新闻出版业直接就业人数为467.4万人,较20##年增长1.3%;其中男性246.2万人,女性221.2万人,分别占全行业直接就业人数的52.7%和47.3%,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其中期刊出版业直接就业人数为10.6万人,较20##年增长21.7%

20##年全国出版物发行业从业人员72.44万人,与上年相比增长0.08%。其中国有书店和国有发行网点从业人员13.84万人,与上年相比增长0.58%;文化、教育、广电、邮政系统发行从业人员7.70万人,与上年相比增长8.76%;新华书店系统外批发网点从业人员15.22万人,与上年相比增长1.4%;集个体零售网点从业人员34.74万人,与上年相比增长7.35%。

三、中国期刊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期刊市场产值情况

20##年中国期刊出版实现营业收入162.6亿元,增长8.0%;增加值152.4亿元,增长114.2%;利润总额22.9亿元,增长23.8%。营业收入占全行业1.1%,位居第六;增加值占3.8%,位居第六;总产出占1.2%,位居第六;利润总额占2.0%,位居第六。

(二)中国期刊出版分布情况

将每一种期刊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后所标注的分类号进行分类,并标注出出版地、语种情况等,可以得到中国期刊整体的各种结构分布情况。

1、语种分布

在中国目前正在出版的正式期刊中,中文期刊所占比例最大,为9411种,占全部期刊的95%;外文期刊为299种,占全部期刊的3%,少数民族文种期刊182种,占全部期刊的2%。中国汉族人口与少数民族分布比例大约为9:1,从这一比例来看,少数民族语言期刊种数略微偏少。

1 中国出版的期刊语种分布图

2、学科分部

从国内期刊出版的整体学科分布来看,人文社会科学期刊4561种,占全部期刊的46%,科学技术期刊4954种,占全部期刊的50%,比例大致持平,另有综合性期刊377种,约占全部期刊的4%。其中学术性期刊的数量,因为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划分标准,所以无法统计确切数量,有研究认为大致在六千种左右。

2 中国出版的期刊学科分布图

根据国内出版的外文期刊学科分布情况分析,科学技术期刊217种,占全部外文期刊的72%;人文社会科学期刊68种,占全部外文期刊的23%;综合性期刊14种,占全部外文期刊的5%。科学技术期刊所占比例要远远大于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说明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国际化程度明显弱于科学技术期刊,有待进一步加强,以便能更好地介绍中国学者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传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动态和学术研究信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服务。

3中国出版的外文期刊学科分布图

国内出版的少数民族语种期刊学科分布则为:人文社会科学期刊139种,占全部少数民族语种期刊的76%;科学技术期刊31种,占全部少数民族语种期刊的17%;综合性期刊12种,占全部少数民族语种期刊的7%。与外文期刊的学科分布相反,少数民族语种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种数要明显多于科技期刊,这与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鲜明,而科学技术相对落后是密切相关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调适。

4中国出版的少数民族语种期刊学科分布图

3、地区分布

受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水平的影响,中国的期刊出版呈现出地区间不平衡状态。出版期刊数量最多的8个地区依次为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四川、辽宁和黑龙江,数量均在300种以上,总量为5975种,占全国期刊出版总数的60%;其中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大都在此办公,并汇聚了一大批中央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其所出版的期刊数量更是高达3078种,占全部期刊总数的31%,遥遥领先于其他各省市。西部地区除陕西外,其他省、自治区的期刊品种数均较少,远低于平均水平。

5中国出版的期刊地区分布图

同时,各地出版期刊的学科分布也有显著差别。总体来说,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出版期刊品种数较多,且科技期刊所占比重较大,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则出版期刊品种较少,且社科期刊所占比重较大。

6出版期刊品种数最前六位和最后六位省份期刊学科分布趋势对比图

(三)中国期刊消费者状况分析

《中国期刊年鉴(20##年卷)》这样描述我国纸质期刊读者的状况:第一,从性别构成看,总体上纸质期刊拥有38.7%的男性读者和61.3%的女性读者,女性读者占据着读者群的主导地位。第二,从年龄构成看,总体上纸质期刊的读者15~24岁的占20.7%,25~34岁的占36.6%,35~44岁的占24.1%,44岁以下的读者占到了81.4%,反映出纸质期刊读者总体上比较年轻,以15~44岁的中青年为主。第三,从学历构成看,纸质期刊读者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占48.3%。

对于期刊产业来说,更有意义的是微期刊、平板期刊、手机期刊等电子期刊种类的发展,使整个产业开始与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年轻读者更密切地对接。无论谁在中国有地铁开通的都市的上下班时间坐过地铁,他都一定会被由年轻读者所主导的一场阅读电子化革命所震撼。一直致力于让“电子期刊”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生根发芽的“VIVA畅读”,截至20##年11月底,其用户数已突破4600万,全年在各平台被在线或下载阅读的电子期刊超过了3亿册。而20##年全国纸质期刊的总印数才32.15亿册。“VIVA畅读”作为一家公司所取得的业绩,已经说明电子期刊在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拓展方面成就斐然。

(四)中国期刊进出口状况分析

新闻出版总署的统计表明,20##年我国纸质期刊进出口逆差为13404.99万美元,与上年相比,增幅为7.11%(20##年此增幅为1.82%、20##年此增幅为20.67%)。相对于纸质期刊当年的产业规模(200.5亿元)来说,该逆差额是巨大的——按2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最低平均值6.73:1计算,占当年行业产值的4.50%。如此巨额且连年增长的逆差,凸现了我国纸质期刊在国际产业格局中的弱势。如果没有切中时弊的根本性改革,此态势恐将难以扭转。

与此同时,我国电子期刊中目前营利模式最成熟的形式(以纸质期刊为主要基础的网络期刊全文数据库),却在“走出去”中获得了新进展。例如,已发展为拥有2000余万在线读者、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数字图书馆的“中国知网”,在20##年针对海外用户推出了“云出版+云服务+云数图”平台,通过近半年的试运行,已经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该平台的开通,为更多的包括期刊在内的中国出版物走向世界打造了直通车,必将有助于世界更多地了解和认识中国。

四、20##-2011年中国期刊市场特征和趋势

(一)报社、出版社、互联网商竞相投资期刊,期刊产业在媒介融合中显露出了比较优势

20##年是20##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新刊市场恢复活跃的一年,《京华周刊》《芭莎艺术》《睿士》《安邸》等新刊和《全球商业经典》《天南》《信睿》《虹》等改版刊集中亮相。其背景是不断有其他媒介力量“跨界”投资期刊,如《京华时报》《新京报》等报社,中信出版社等图书出版社,淘宝网等互联网商家,或凭借内容资源,或凭借渠道优势,或凭借媒体整合能力,纷纷进入期刊业。尤其是20##年4月,浙报传媒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海浩表示,该集团将不再追加报纸投资,而将加大投资期刊业的力度,未来该集团将斥资30亿元,主要用于期刊投资及现代传媒集团打造。

目前,纸质期刊在我国传媒产业中所占份额为3.5%,是比电影(占2.7%)、广播(占1.7%)、音像(占0.3%)更强势的传媒品种。电子期刊在种数上已与纸质期刊不相上下,有些品种(如以“中国知网”为代表的网络全文数据库)的营利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可见,期刊作为我国传媒业中为数不多的有较大资本进入缝隙的品种,具有投资规模相对小、盈利可能相对高、发展前景相对稳的特征,已在媒介融合中显露出一定程度的比较优势。

(二)远离“杂志”,向深度化、独特化的“专志”靠拢

如何创造出让受众乐此不疲,甚至愿意为之付费的独特阅读体验,这是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中,每一个媒介品种都须严肃思考的问题,因为无论是受众付费、广告商付费还是品牌资源购买者付费,其基础行为都是阅读。而要获得这方面的线索,除了把目光投向市场的变迁与延续,似乎别无他途。对于中国期刊业来说,由于自身的市场化并没有充分展开,故在审视市场时,我们常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境外。《经济学家》170年来在特定领域埋头营造深度化、独特化“专志”而远离“杂志”的做法,不仅是纸质期刊生存的不二法门,也是微期刊区别于一般微博、手机期刊区别于手机报等其他手机阅读的根本特征。

(三)联系“碎片”,追求有“重心”的精致化阅读

20##年,我国纸质期刊市场呈现出高度集中态势:文摘类、时尚类、汽车类排名前三,市场份额均在10%以上,市场份额合计在50%以上。这些数据显然在实践上印证了期刊消费的趋势:追求有“重心”的精致化阅读。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使我们身处社会的“碎片”化程度加剧。首先,信息的碎片化加剧了。一个有报道价值的事件发生后,微博能够迅速予以发布,门户网站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里推出相关专题。但这些“专题”其实普通人根本没有兴趣去阅读,因为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都是没有重心的“碎片”,是信息垃圾。其次,人们阅读时间的碎片化加剧了。网络上传下载的便利,使人们的乘坐公交工具时间、驾驶私家车等红灯时间甚至在上洗手间的时间,都成了典型的阅读时间。

如果说把“碎片”联系起来,使之具有“重心”,从而将阅读转化为具有良好体验的精致化的阅读,是期刊在消费方面的一个核心特点,那么,从微期刊、手机期刊、平板期刊、网络全文数据库等电子期刊,到传统的周刊、月刊等纸质期刊,它们在媒体链的不同环节上,去追求不同时空域限的“联系”“重心”“精致”,就必然是期刊在消费方面的重要发展趋势。

(四)电子期刊飞速发展

电子期刊作为期刊业得以延续的希望之地,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在持续加速。《读者》继20##年5月推出自主品牌手持终端阅读器后,其门户网站“读者网”也于20##年12月正式上线运营,并具备了在线阅读、下载、版权贸易等商务功能。知音传媒集团以纸质期刊《知音漫客》为依托,创办了“知音漫客网”,实现了网上出版发行。此外,《三联生活周72刊》、《意林》、《新周刊》、《中国国家地理》等实力较强的期刊出版单位,或推出iPad版本,或加强网站建设,或与通信商合作等,都在积极播种、耕耘电子期刊领地。目前,我国已有期刊网站580多家,电子期刊总量已达到近万种,种数已与纸质期刊相近。

因电子期刊业态多样,目前还缺乏总体上的经营数据。有具体统计数据的只有“互联网期刊”(以网络期刊全文数据库形态为主),20##年其收入为7.49亿元。但从涵盖了电子期刊的数字出版产业20##年收入增幅达31.97%,以及与电子期刊经营密切相关的手机出版、互联网广告收入分别占到了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1051.79亿元的33.26%、30.54%等数据,可以大致判断出电子期刊总体上在高速增长。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现代化报告20xx - 中国科学院

中国现代化报告20xx社会现代化研究综述上篇社会现代化研究第一章社会领域现代化的历史事实第一节社会领域现代化的分析方法一社会现代化的时序分析方法二社会现代化的截面分析方法三社会现代化的坐标分析方法第二节社会领域...

中国现代化报告20xx

中国现代化报告20xx综述cn20xx年02月08日1155新浪财经综述社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社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在过去300年里社会现代化是人类进步的主旋律代表了...

中国现代化报告20xx——世界现代化的分析方法

何传启世界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基本概念没有一个伟大民族会人云亦云没有一个伟大国家会墨守成规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民族和国家都会努力争取用自己的智慧透视世界用自己的创新推动世界用自己的文化丰富世界用自己的文明造福世界如...

中国现代化建设调研报告

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调研报告以教育现代化为例调查人安徽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蒲航学号J11214001调查内容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例进行调研调研目的以具体方面剖析中国现代化建...

中国近代史刚要调查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调查报告与分析近代中国为什么会选择社会主义制度1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调查报告论文班级2前言1调查分析1一中国近代概要1二近代中国人对中国出路的探索3三中国共 产 党对中国道...

改车管20xx现代化报告

创新安全环保管理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一单位概况大队20xx年4月5日成立大队现有车辆163台完好车辆163台人员205人驾驶员146人下设五个中队和一个保养车间主要负责全厂的车辆使用和车辆维修保养工作结合我单位的实...

物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中国物流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xx20xx年报告编号155AA22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中国物流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xx20xx年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

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

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一我国物流业当前发展现状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1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

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政府部门调查问卷

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政府部门调查问卷本问卷是为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和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共同编写的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xx而设计由省区市政府物流管理主管部门填写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8号国家发展...

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报告1

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报告现代物流业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集聚形式为纽带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产业等的复合型产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优化城市营商环境促进城市商贸业繁荣促进核心城市的形成和确立有着重要意义我市由于经...

20xx-20xx年中国现代物流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20xx20xx年中国现代物流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第一章现代物流概述第一节现代物流定义第二节现代物流行业发展历程第三节现代物流分类情况第四节现代物流产业链分析...

20xx-20xx年中国现代物流行业研究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专业的调研报告网站20xx20xx年中国现代物流行业研究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客服QQ992930161报告价格印刷版RMB7000电子版RMB7200印刷版电子版RMB7500订购电话400700...

中国现代化报告(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