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宏观经济分析

时间:2024.3.28

20##年宏观经济预测

财经传媒1班第二组

组员及分工:

111601103   李春霞(从消费及政策导向分析)

111601106   李  哲(从消费、进出口贸易方面分析)

111601115   叶爱华(从CPI角度分析)

111601116   余飞婷(从就业方面分析)

111601123   李其敏(从房价方面分析)

111601125   邹  兰(从房价、证券市场方面分析)

111601133   陈美娟(从GDP方面分析)

111601140   袁媛哲(图表搜集、文字整合、从汇率、就业、股市方向分析)

111601145   邹醒军(从消费政策导向方面分析)

总括:

从经济周期自身的运行规律来看。周期性力量对经济拖累的势能,在20##年前后就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从20##年以来,宏观经济大致走完了3轮短周期,第一轮大致从20##年4季度开始至20##年的2季度,约44个月;第二轮自20##年2季度至20##年4季度,约43个月;第三轮从20##年1季度开始,可能在20##年3季度工业增加值最低达到8.9%的时点附近已经结束,持续时间约46个月。历史规律显示,宏观经济运行具有很强的周期性特征,我国的短周期大致在3至4年的时长。东方证券大胆的假设,20##年开始,新一轮的经济短周期已经逐步具备周期性向上反弹的动力。

l  国际——20##年全球经济将跨越20##年谷底,首次出现金融危机以来的同步复苏,美国增长稳健,欧元区边际改善显著,安倍经济学效果显现,东南亚经济反弹,金砖国家企稳。但多数国家经济增速仍低于潜在水平,“宽货币、稳财政”将是促增长的政策组合。增长差异和美联储量化宽松减量将带来资本流动逆转和强势美元,印度、印尼等经常账户赤字大的新兴经济体风险再次暴露,但韩国和台湾因经济增长较好、经常账户长期保持高盈余、信贷增长有限,预计所受冲击不大。

l  消费——由于内需扩张的惯性和全球复苏对出口的帮助,我们将明年GDP增长预测从7.4%上调至7.6%。预计消费的贡献显著上升,投资的贡献下降;通胀小幅上升,名义GDP增速反弹约1个百分点。

l  投资——在经历了近四年的疲弱市场之后,对A股在20##年的走势变得乐观。预计上证指数有望实现约20%的年度收益。对于投资标的,许多帮助价值实现的制度性包括周期性催化剂正在悄然发生,它们使得很多蓝筹国企成为价值投资,甚至成长投资的理想标的。另一方面,在中国经济转型继续的背景下,20##年主题投资仍将活跃。

l  出口——中国常年的贸易顺差是不可持续的,到20##年和20##年很有可能出现几百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同时,外汇储备正增长最多到20##年末很可能结束。

l  外汇——国际收支平衡表顺差规模的减小将导致存款准备金率长期结构性的下降,人民币流动性面临紧缩压力,风险资产估值面临长期下降趋势,但也受到经济和货币政策短周期波动的影响;过去十年泡沫化明显的资产受这一货币金融长周期的影响将会较大

一、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析

在居民消费升级、政府增加民生支出等带动下,文化体育、商务服务、节能环保、批发零售等产业投资有望继续高增长。成长性行业对投资稳定增长的支撑作用尚不足,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下降。信息、文化、教育、健康、旅游等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消费结构逐步改善。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略有上升。综合上述分析,20##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达到略高于7%的水平,这将有利于为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相对宽松的宏观环境。(111601106  李哲)

预测明年上半年的增长比较平稳,通胀水平先高后低,货币政策中性偏紧,央行的调控可能更为灵活。据商务部相关数据显示,20##年前9个月,我国消费市场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回升的良好态势。在国家信息中心周一举行“20##年经济展望”发布会,预计明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3%,与今年持平。(111601103 李春霞)

物价温和上涨,农产品、服务与工业品价格分化。当前,我国物价总体处于温和上涨周期,加上存量货币偏多、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房价上涨、实施水资源和土壤保护计划等,食品、服务和居住类价格总体仍看涨。有关要素价格改革在三中全会后若能顺利启动,也会对物价上涨形成一定压力。但也应看到,受美国QE退出和全球需求温和增长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不大。PPI涨幅有望缓慢变正,但产能过剩会继续抑制工业品价格上涨,CPI和PPI仍存在一定幅度背离。明年整体物价上涨压力比今年略高,但仍处相对温和状态。(111601145邹醒军)

二、CPI(111601115 叶爱华)

从原材料价格走势看,近两年受美国金融危机冲击,对初级产品需求增速减缓,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压力减弱,但国际投机资本对初级产品价格的炒作依然盛行。一旦国际经济恢复较快增长,需求增加加上投机炒作,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还会出现持续大幅度上涨的局面,我国依然面临长期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同时,经过多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国内已积聚了大量富余资金,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未来较长时期国内流动性过剩的状况会日益严重。亚洲各国和地区的发展历史表明,大量过剩流动性流入房地产和股市,最终会导致经济严重泡沫化。如果对房地产市场和股市进行有效的严格管控,部分资金有可能流入实体经济流通领域,加大对初级产品和消费品的炒作力度,推动实体经济价格上涨。

中国20##年上半年GDP增长将恢复到8.0%,下半年将可能实现同比增长8.5%的潜在水平?随着通胀压力增大,中国央行可能在20##年年底或20##年年初开始提高利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朝4%方向增长?

20##年物价走势,应该说推动物价上涨的压力和控制物价上升的因素并存。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或者物价上涨的压力,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输入性通胀的压力还是存在的。主要是一些发达经济体都在采取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这样一来,可能对中国的物价产生波动和影响。二是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资源环境等成本,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总体上讲还是一个上升的趋势。至于劳动力的价格,我刚才已经讲过。土地总是稀缺的,大家现在对环境损失的定价越来越高,这些因素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要素成本的上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20##年还存在着控制物价上升的有利因素,包括粮食、肉类、棉花、油料、糖料,20##年是丰收、增长的。CPI上涨里面,食品价格占比较大的比重,20##年农业的丰收为20##年物价的稳定打下了一个很扎实的基础。

第二方面有利因素,工业领域、工业制成品总体上生产能力过剩、产能利用率比较低。20##年四季度,工业制成品的产能利用率80.1%。只要产能利用率不是特别高,产能有过剩,就一定不会存在着大的物价上涨的压力。为什么?因为供给有余力,供给有潜力,需求增加一点,供给很快就能上来,现成的生产产能就可以发挥。所以,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决定了工业制成品20##年总体上的稳定。

    第三方面有利因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20##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稳定物价的关系。

综合上述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一方面我们确实对于通货膨胀不要掉以轻心,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只要调控得当,20##年一定能够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或者说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我们可以预测,在20##年我国的CPI指数将保持在稳定小幅增长的的水平,面临比较大的通胀压力。

三、政策导向(111601103 李春霞、111601145 邹醒军)
  此前中央下达的厉行节约和严控“三公”经费等政策效果在20##年集中释放,政策的强力影响将逐步有所缓解,而且部分餐饮、娱乐企业正在转型求变、

创新经营模式,加上20##年低基数的影响,预计20##年餐饮、娱乐、烟酒和化妆品等行业消费将进入正常增长,对消费的下拉作用减弱。

目前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我们可以预测我国明年的经济情况还是很乐观的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明年的居民消费仍将保持稳步增长。参考以下这张图表(来源:国家统计局主页)

三中全会推出的改革蓝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影响:(一)增加市场配臵资源的作用,促进中长期供给能力;(二)缩小收入差距,提升消费率,降低储蓄率;(三)加速房地产泡沫的破裂。

四、就业情况有喜有忧(111601116 余飞婷、111601103 李春霞、111601140袁媛哲)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发布的《201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100家“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计划招聘20##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比20##年略有下降,预计20##年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难度难有较大程度的缓解。

据预计,20##年共有630万大学毕业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坦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那么明年就是经济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很严峻。预计明年就业市场整体形势稳中有降,即明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广东来说,据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少雄介绍,根据预测,20##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共有47.2万人,其中研究生2.5万,本科生21.1万,专科生23.6万,比20##年还增加3万人。“算上未就业、暂缓就业,以及外省来粤求职大学生,明年就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依然存在很大的压力”。

就业形势稳定推动消费增长

我国就业形势比较稳定(如下表,城镇登记失业率,来源国家统计局主页),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财政支出不断向社保、公共卫生、教育、低保等民生领域倾斜,有助于推动消费稳定增长

同时,信息消费、社区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将进一步显示出较大潜力。同时,严格公务消费对抑制餐饮等消费增速的影响基本消失,而严格公务消费将会使得餐饮等消费增速的有所缓解。国家信息中心表示,20##年,我国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有所放缓,这将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因此,消费需求基本稳定,预计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3%,与20##年持平。

随着中国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的出现,不管是供给还是需求都将面临紧缩局面,同时抑制经济增长,其结果,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急剧下滑。(“刘易斯拐点”)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没能很快恢复经济,外企招聘岗位需求量下降;国企今年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已经大量扩招员工,透支2014年的招聘数额,明年仍然需要消耗这些岗位;海外市场低迷,大量高层次人才从海外回归,增加国内的就业压力。不断提升的就业竞争力使得更多普通人就业难。

五、房价走向(111601123 李其敏、111601125 邹兰、111601145邹醒军)

北京市建委刚发布京7条,自住商品房的相对低价反过来会推高普通商品房,因为土地有限,政府部门寻租空间更大,房价将进一步上涨。我们认为房价过快的上涨正对金融稳定性造成负面冲击,以北上广深为例,房价对物价的增速差在扩大。为维持金融稳定,扩大房价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抑制来对冲,我们认为信贷等将受到一段时间抑制。

宏观政策目标的平衡中,调结构与控风险的重要性增加,预计20##年经济增长目标将下调到7%。为控制房地产-影子银行-地方融资平台三位一体的金融风险,审慎监管和货币政策将趋紧,市场利率居高,抑制投资增长。

房地产投资增长将呈回落态势。房地产区域格局日益分化,三四线城市供给已相对过剩。受今年土地购置面积和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较低、资金成本较高、保障房投资明显减缓等影响,预计明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下降至16%左右。

六、证券市场(111601125 邹兰、111601140袁媛哲)

创业板牛市基本结束,对于其中相当一部分公司的股票而言,基于业绩、考虑兼并收购及估值,未来2年没有大的机会。

  20##年,中国股市在一段时间内存在趋势性机会,大部分时间存在结构性机会,上涨的概率要大于下跌的概率。从目前来看,我们能够看到的主题性机会主要有:上海自贸区进一步的改革动向、国企改革(三中全会进一步的改革动向)、装备和环保产业

  之前关于上海自贸区在金融上的改革不够具体,近期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上会有更明确的政策;国企改革正在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市场主题投资的热点,两个方向,一是国资整合、兼并重组,二是股权激励;环保毫无疑问将继续成为热点,而装备(军工产业)20##年将有很大的运作空间。

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会否在20##年发生?20##年中必然会爆发一系列信用危机。短期内因重要会议因素不会发生,但须警惕20##年三季度的债务危机重演。

IPO重新启动将会迎来新一轮的股票投资高潮,一改之前投资不活跃的状态。

七、汇率因素(111601140 袁媛哲、111601125 邹兰)

人民币在20##年高歌猛进,人民币兑美元近期加速升值。预计20##年对人民币继续升值,即期汇率达到5.95。次贷危机以后,中国对非美世界的贸易余额已经呈现逆差,而中国对美贸易盈余与人民币升值走势几乎一致。只有当对美贸易顺差急剧缩小时,才可以作出人民币兑美元达到均衡汇率的判断。

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单边升值以及衍生而来的资产价格暴涨的获益者主要是金融市场投资者,而普通劳动者并未从中获益,并且通货膨胀水平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预计通胀将成为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要素。

八、进出口贸易(111601106 李哲)

对我国出口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中国商品以“廉价”大占优势,有不少中国产品进军世界市场,靠的不是人民币汇率,而主要是廉价的生产成本。因此人民币升值必然对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

人民币升值会相对提高出口贸易企业的成本,企业势必相对提高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报价,这就势必直接削弱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低价竞争优势,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受到一定的抑制,从而削弱了出口贸易。

由图表也可以看出,我国海关进出口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如果人民币对外增值进度不变,这样的趋势还将继续。

存款利率应下调到使人民币的收益率低于其他国家货币或美元的收益率,有助于避免大量“热钱” 流入我国,降低人民币来自资本项目盈余的升值压力;提高贷款利率会增加出口企业的成本,从而会引起出口增长放慢,降低人民来自经常项目盈余的升值压力。


第二篇:20xx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全年展望


20xx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全年展望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 时间:2015-08-03|阅读数:

上半年,我国经济延续调整分化态势,部分核心指标有所好转,积极因素增多,稳增长政策效应有所显现,但经济运行整体下行态势尚未逆转。需求持续收缩与供给深度调整,产能削减、资产重组滞后并存;重化工业和产能过剩主导的下行力量,与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引导的新兴上升力量并存;实体经济降杠杆、去库存、逐步释放风险与虚拟经济加杠杆、资金脱实入虚和金融风险积聚并存。经济调整分化是结构调整的体现,是新旧动力转换接替的过程。目前,分化下行的力量总体仍大于重塑上升的力量,预计全年实现7%增长的预期目标仍需政策加力增效,必须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放活和社会政策兜底的思路,着力挖掘潜力、着力盘活存量、着力控制风险,避免经济失速,稳步重建新平衡。

关注分化调整中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与去年三季度以来持续下行态势相比,随着宏观经济政策和改革效应的显现,近期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增多。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连续三个月小幅回升;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8%,在4月由负转正的基础上进一步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10.6%,较上月增加0.4个百分点,新兴消费保持快速增长;房地产销售明显改善,待售房面积出现20xx年以来的首次小幅下降;就业总体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高于GDP增速。受上述因素提振,实体经济的市场预期有所改善,6月制造业PMI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保持稳定,都连续4个月处于荣枯分界线上方。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情况需要高度重视。

(一)分化趋势更加明显

经济调整分化中传统力量继续下行的同时,新兴上升力量在逐步成长。从地区看,高度依赖资源和重化工业的地区,本轮调整中降幅偏大。分地区PPI大幅下降与GDP增长、财政收入乏力的地区基本重合,辽宁、山西和黑龙江省等比较典型。而转型启动较早,产业结构更合理的地区,经济增长总体保持了平稳,比如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地区。从行业看,重化工业调整幅度偏大,对PPI降幅的贡献超过75%,而其他工业行业和服务业等运行相对平稳。传统零售行业下行,电子商务则快速增长。部分行业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和整合出现回升迹象,纺织、化纤、光伏、铁路船舶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有所向好。从企业看,在同一行业中不少企业亏损的同时,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加快产业链整合与重组,积极参与全球竞争,重视研发和创新供给的企业,运行总体平稳,对未来预期偏向乐观。

(二)基础设施“稳增长”的动力趋弱

基础设施投资一直是我国政府平抑经济波动,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在以往逆周期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实地调研显示,受财政减收和债务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地方政府推动基建投资资金动员力明显不足。政府性基金收入增

长明显放缓,前5个月地方政府性基金实际收入仅为年初预算的27%。同时,受制于投资长期回报前景不看好、机制不顺畅,民间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意愿也不及预期,PPP项目进展缓慢。基础设施投资缺乏可持续的资金来源,前5月投资(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长18.6%,连续两个月下降。在多项措施推动下,6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所提高。但基础设施投资“稳增长”的动力仍需增强。

我国经济仍处在阶段性增长放缓的进程中,新的增长中枢和新阶段的经济平衡尚未确立,下行压力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随着宏观经济政策和改革效应逐步显现,积极因素积累增多,下半年的压力将略小于上半年,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针对基础设施增长乏力、股市大幅波动,以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等负面冲击因素,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要着力发挥好“缓冲型”政策作用,适当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减轻转型阵痛的程度,避免经济失速;着力稳定市场信心,优化和规范监管,防止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引发金融风险;着力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以全面削减过剩产能为突破口,加快资产重组进程;着力拓展新的增长点,在增效潜力大的部门和落后的地区挖掘潜力、释放活力,促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三)资金“脱实入虚”引发金融风险增大

受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阶段性变化,地方债务重组,风险控制加强和产能严重过剩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部门原来抬高资金价格和吸收资金的能力明显收缩,资金从实体经济转向资本市场。虽然经历了几次较密集的降准、降息,货币市场利率明显降低,但实体经济资金依然紧张,而且资金价格高企。上半年银行信贷虽比去年多增8742亿元,但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却下降了1.46万亿元,进入股市资金多达几万亿元,真正流入实体经济的资金量不大。在实体经济逐渐降杠杆、降风险的同时,虚拟经济则在不断加杠杆,特别是通过场外配资、融资融券和伞形信托等方式,不断推高资本市场的杠杆率。去年以来的股市持续上涨,以及最近股市的大幅下跌,都与杠杆对波动的放大作用密切相关。在经济下行和货币相对宽松背景下,实体经济资金价格高企、资本市场大幅波动,都在增大我国经济运行的风险,使得微观的合规性监管与宏观性审慎的冲突加大,存量与增量之间的矛盾加剧。

(四)出口增长明显低于预期

前6月,我国进出口同比下降1.9%,其中,出口增长2.1%,进口下降6.7%,均低于全年预期目标。从全球看,过去30年全球贸易增速平均为全球GDP增速的两倍,而近几年国际贸易增速却明显低于全球GDP增速。WTO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全球进口收缩了13.4%。全球贸易整体放缓的原因,一是全球需求收缩导致耐用品需求更快收缩,而后者是国际贸易的主要物品;二是全球供应链在经过本世纪前10年快速发展后,以欧盟的德国和以东亚的中国等区域中心为代表,供应链扩张速度明显放缓;三是中国经济放缓对资源型和大宗商品出口国拉动作用下降;中国向服务经济转型,而服务可贸易程度相对较低等。从国内看,由于我国劳动力、土地和环保成本明显上升,加上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贸易竞争力受到影响,前5

月对欧洲和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降幅明显。其中,对日本出口下降11.3%,对欧盟出口下降2.2%,对美国和新兴市场增长相对平稳。即便下半年有望略有好转,但也很难实现全年预期目标。

(五)经济运行效益尚未好转

一是财政增收压力明显。上半年,国家财政收入增长6.6%(按可比口径仅

4.5%),低于GDP和工业增加值增速。加上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大幅缩减,地方财政支持“稳增长”、“促转型”能力和回旋余地明显降低。二是企业盈利尚未实质性改善。前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0.7%,降幅虽有所收窄,但很大程度是因为财务费用等业务成本下降所致,利润不少部分来自股市投资收益,主营业务收入增幅仍在下滑。三是补库存动力不足。应收账款增速仍明显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商业信用关系仍未好转;同时产成品库存绝对水平较高,短期仍面临去库存压力。6月份以来,铜、螺纹钢、铝、煤炭等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走势疲软,也显示企业对未来预期谨慎,补库存意愿不强。

此外,通缩风险尚未排除,PPI长期负增长且降幅偏大、GDP平减指数为负;经济下行中,隐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有所增加,统计数据质量堪忧等问题都值得高度关注。当前经济运行反映的是,需求增速持续回落,而供给调整相对滞后,严重的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不断下行,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发展环境和条件已经变化,而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相对滞后,干部不会干、不想干和不敢干并存;传统动力减弱、新增长动力正在成长,而体制机制的突破与创新相对滞后,增长潜力和空间未能得到充分释放。总体表现为,宏观政策的边际效应递减,稳增长压力短期难以明显缓解。

全年实现7%的预期目标仍需进一步努力

(一)国际经济分化差异收窄,出口可能不及预期

今年,国际经济延续分化态势,但相对差异逐步缩小。复苏较好的美国和英国增长略低于预期,而欧盟和日本则有所改善,发展中国家增速继续放缓,各类经济体间的增速差异有所缩小。20xx年发达国家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有可能出现回升,改变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下降态势。

一是美国经济保持增势。一季度的波动仅是短期现象,美国经济仍保持增长态势。6月份,失业率下降为5.3%,小时平均工资达到21美元,创历史新高。产能利用率维持在80%左右。受低油价和强势美元支撑,美国个人消费支出持续增长,消费者信心指数高达96.1.对年底或明年初美联储加息共识性增大,但市场和美联储都调低了中远期利率预期,意味着美国即使启动第一次加息,低利率在短期内仍将维持。与关注美国加息时间相比,判断其影响更应关注其加息节奏。

二是欧洲经济短期继续向好。欧洲央行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核心国家和外围国家的国债收益率都明显下降,各项短期经济指标向好。5月份,欧元区零售业PMI指数由4月的49.5升至51.4,为20xx年4月以来最高,并且进入扩张区间。5月份,欧元区通胀率为0.3%,已转为正值,核心通胀率升至0.9%,通缩压力略

减。近期希腊公投反对债权人改革方案,给欧盟经济下一步发展蒙上阴影。同时,量化宽松的效应也在减弱,欧洲经济结构调整压力较大,以法国极右政党的崛起为代表,欧盟政治上进一步分化的态势加强,中远期风险依然没有排除。

三是日本经济低迷中略有回升。受日元持续贬值和国内消费有所改观支撑,最近日本经济景气状况较一季度有所改善,特别是企业投资意愿有所提高,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将转正。但5月日本CPI仅为0.5%,受国际油价、国内食品价格下降等影响,全年CPI涨幅将十分有限。由于实质性结构改革难以推动,强力推行的货币、财政政策的刺激效果逐步减弱,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在1%左右的低水平。 四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仍在放缓。受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和美国加息预期引发资本外流影响,资源输出国家的经济脆弱性有所增加。巴西、俄罗斯等经济仍处衰退中。除印度以外,其他新兴经济体,受价格下降、财政平衡压力和潜在增速下降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长受压,短期内难有起色。

在全球经济整体缓慢增长背景下,世界贸易增长更加低迷,全球供应链和贸易规则加快重构。虽然国际经济形势有望总体稳定,并略好于去年,我国出口增长下半年也将略好于上半年,6月当月增速已由负转正,但全年增速将在5%左右。

(二)投资降中趋稳,全年增长12%左右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4%,增速较上年明显回落。同时,伴随新常态下的结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当前,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和其他投资的占比分别为34%、22%、19%和25%,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份额下降,制造业和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其他投资占比提高。分类别看,下半年投资回升的支撑依然不足。

一是房地产投资仍未见底。受购房峰值人口出现,住宅新开工面积峰值已过,城镇户均住房超过1套等规律性因素决定,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转折性变化。而且房地产施工面积峰值也有望在今年达到,“十三五”期间,住宅的新开工面积将继续下降,房屋施工面积也将呈稳步下降态势,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持续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虽然住房销售和价格下半年继续向好,投资增速下降幅度会减小,但考虑高企的库存和阶段性变化,下降趋势短期不会逆转,预计全年增速略低于5%。二是基础设施有望在政策带动下小幅回升。受资金来源和项目特点限制,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低于预期。下半年,随着两轮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全面落地,PPP项目逐步推开和一些新支持政策到位,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望止跌并小幅回升,全年增长略低于20%,比去年低大约1个百分点。三是制造业投资保持低增长。制造业投资往往由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三大因素决定,这就决定了制造业投资短期难以好转。而且,工业企业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占到70%,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企业盈利状况不佳,限制了制造业扩大投资能力。预计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长10%左右,比去年下降3.5个百分点。另外,服务业等其他类投资,在多年保持较快增长后,今年增速也明显降低,上半年仅增长13.8%,明显低于过去5年的平均增速。制造业和出口放缓,对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投资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综合看,

考虑到各组成部分未来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投资开发进度及其在月度间分布规律,预计全年投资增长12%左右。

(三)消费增长基本稳定,保持升级和分化态势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10.6%,较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消费信心指数有所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消费结构在升级中继续分化,传统消费增长相对平稳,而以信息、电商、旅游等为代表的新兴消费方式快速增长。受整体经济增长下行和发展阶段影响,传统大类消费增速逐年降低。受房地产市场趋势变化,家具、家电类消费难有大的起色;汽车消费在度过快速增长期后,受地方政府限购、提高停车费等影响销售增速下降。同时,受新兴的租赁、拼车、打车软件平台影响,汽车消费观念出现变化,一些消费者从拥有汽车向使用汽车转变。通过网络浏览等大数据统计发现,购车意向人群存量下降10%左右,汽车消费增速难以再恢复到高位,下半年不会有大的改观。随着股市大跌,财富效应消失对消费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今年以来,餐饮业同比增速持续提高,对消费企稳起到一定的作用。综合考虑收入等基础性因素对消费的影响,以及行业变化带来的新冲击,预计全年消费实际增长接近11%,与上年基本持平。

综合判断,如果当前的积极因素能够延续,则三四季度下行的压力将有所缓解,全年预期目标有望完成。但考虑到目前基础设施投资要实现20%增长,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且美联储加息、希腊危机、超强的厄尔尼诺带来的灾害问题,特别是股市大幅下跌的后续效应,都可能会对下半年经济运行形成一定冲击,仍考验着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需要强调的是,在就业稳定、居民收入稳定、社会总体安定的背景下,只要守住了系统性风险底线,GDP增速略低于7%也是可以接受的,也是来之不易的成绩。需要指出的是,20xx年可能并不是本轮经济调整的底部,需求和供给下行调整尚未结束,20xx年仍有下行压力。总体上看,经济新常态是阶段性特征,“三期叠加”在短期内并不会改变,研判经济形势需要把握主导性、全局性和长期性因素,做到“三性结合”。所谓“主导性”,就是要认清经济发展态势的主导因素。这一轮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增速阶段性回落的特征,与19xx年和20xx年不同,那时主导经济下行的是外部冲击,而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虽有外部因素,但主要因素来自内部,是国内经济结构失衡、不可持续性加剧的矛盾所决定的。所谓“全局性”,就是我国经济转型调整是全空间、全领域的问题,是迈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和必经过程,不是局部地区问题,也不是单一领域问题,而是共性和全局问题。不但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做文章,还要与世界经济新一轮分工调整紧密结合。所谓“长期性”,就是要看到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受经济规律决定,借鉴国际上不少国家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经验、教训,像中国这样一个位居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发展中大国,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变,绝不是短期可解决的。这个过程孕育着新机遇、开辟着新空间,但无疑是痛苦的、漫长的。

努力拓展稳增长的政策着力点

我国经济仍处在阶段性增长放缓的进程中,新的增长中枢和新阶段的经济平衡尚未确立,下行压力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随着宏观经济政策和改革效应逐步显现,积极因素积累增多,下半年的压力将略小于上半年,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针对基础设施增长乏力、股市大幅波动,以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等负面冲击因素,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要着力发挥好“缓冲型”政策作用,适当加大财政政策力度,减轻转型阵痛的程度,避免经济失速;着力稳定市场信心,优化和规范监管,防止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引发金融风险;着力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以全面削减过剩产能为突破口,加快资产重组进程;着力拓展新的增长点,在增效潜力大的部门和落后的地区挖掘潜力、释放活力,促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保持财政政策力度和货币政策灵活性。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的作用。一是在地方财力受限情况下,中央可适当扩大赤字规模,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支持力度;二是为地方融资平台转型设定明确过渡期,同时对于债务率总体偏低的省区市,适当放开地方债务规模上限;三是设立PPP引导发展基金,加快完善PPP项目法律环境,提高民营资本参与积极性;四是适当提高企业应税所得额免税标准,适当提高小规模增值税免税的销售额标准,让更多小微企业享受免税支持。保持货币条件松紧适度,采取灵活措施稳定市场预期。虽然当前宽松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刺激效果有限且越来越弱,但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化解金融风险等因素,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条件十分必要。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有助于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下半年,可根据经济运行动态,适当采取1—2次降准、降息操作;同时降低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利率水平,引导银行扩大资金运用。

——在增效潜力大的领域挖掘新增长点。坚持效率提升导向的供给侧改革,释放低效率部门的增长潜力。一是在确权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宅基地在更大范围交易。可优先在京津冀地区试点,促进要素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二是注重简政放权的协调性、同步性和配套性,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将简政放权真正落到实处。各级政府要放管结合,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能力。三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产业互联网为基础,支持用互联网和智能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推动政府数据公开。四是加快服务业开放步伐,积极推动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谈判,总结自贸区有益经验,并逐步推广至全国。五是在军工产业满负荷生产与制造业产能利用低下并存背景下,加快推进军民产业结合,释放增长和效率空间。六是顺应居民消费快速升级趋势,鼓励和支持智能家居和住宅、节能环保产品、信息消费、旅游和大健康消费,培育形成多元消费热点。

——创新机制系统推进过剩产能削减。一是通过提高能耗、排放、环保等标准,严控过剩产能行业的增量增长。二是选择钢铁、煤炭、石化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制定全国统一减产方案。确定总减产规模,与各省份签订减产承诺书,各行业内企业实现等比例减产。三是建立全国交易机制。在确定各行业减产指标后,鼓励全国性交易,效率高的企业可以向效率低的企业购买减产指标,实现减产能与市场化淘

汰结合。四是通过发行长期专项债券筹资设立“过剩行业减产转型基金”,主要用于企业关闭、重组减少产能的引导和补贴,以及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培训补贴等。五是在基金使用、减产方式等方面,给地方政府留下一定的自主和创新空间。六是支持破产重组以及相应的呆坏账核销,建议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等协调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

——保持房地产市场基本平稳。一是进一步降低房地产交易环节税费,降低居民换购住房成本,鼓励居民通过“卖旧买新、卖小买大”等方式不断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二是更加重视实行中性的住房金融政策,在利率下调时,适当上浮首付比例,避免远期风险;同时针对房地产地区差异性,将部分调控权限下放给地方。三是推进住房保障方式转型。压缩保障房的建设任务,住房保障方式尽快从“补砖头”转为“补人头”,棚户区改造等应按照多拆少建、货币化补贴的方式进行。对政府持有的大量保障性住房,除先保留20%左右继续由政府直接持有外,大部分保障房可通过“租改售”等方式转为共有产权性质的住房,回收政府资金,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过大等问题。

——反思股市大起大落,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杠杆率放大效应下的股市“过山车”,以及股市大跌后的救市行动,都暴露了我国在监管体系、风险管理、信号释放、预期管理以及人才储备等方面的不足。从已知数据看,本轮股市下跌,银行系统受冲击尚不明显,场外配资主体损失也有限,主要是投资者之间的财富再分配,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尚未显现。救市需要积极行动,但必须充分考虑短期和中长期的正负效应,避免向市场传递人为扭曲的信号,更不宜轻易修改规则,助长道德风险,为未来埋下隐患。在前期救市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避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引发系统金融风险,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一是协调好央行和有关监管部门的意见,形成统一的应对方案,并及时通过权威机构向市场传递政策信号,增强政府与市场的沟通,不要在市场缺乏信心时,让市场去随意猜测中央意图,引发不必要的市场恐慌。二是全面摸清银行、保险、信托等机构通过场外配资、股权质押和其他渠道的风险敞口,并做好应对处理安排。密切跟踪股市下跌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特别是财富效应消失后的影响。三是尽可能减少政府行为对股市的直接干预,同时加快改革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的适应能力。更加重视功能性监管,避免监管部门各自为阵,造成微观审慎与宏观系统稳定目标冲突。四是各中央主流媒体对股市发展应保持中立态度,以免造成信号混乱和市场误解。五是机构、上市公司大幅增持股票,必然加剧流动性紧张的矛盾,要加快规范场外配资,禁止伞形信托等操作,对股市杠杆率和“裸卖空”机制建立更严格的规范,在短期暂停IPO的同时,应尽快明确注册制推出时间。着眼长期市场健康发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 ——积极支持出口,稳定国际份额。着眼短期稳出口、长期促转型,一是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广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便利政策,允许传统专业外贸公司享有同等待遇。二是简化出口退税程序、加快退税进度,尽快形成全国通行

的启运港退税机制。同时慎重出台调整外贸企业退税主体的政策。三是在符合产业升级方向前提下,为了鼓励外资在华扩大投资,建议恢复并推广利润再投资退税政策,鼓励企业投资于设备更新升级。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促使外商投资企业将最先进的产品拿到中国来生产,激励国内企业技术创新和升级。五是着力改善企业运营环境。适当降低企业社保缴付负担,研究修订《工伤保险条例》中工伤认定不合理条款。提高政府执法水平,减少对企业干扰。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形势分析课题组

更多相关推荐:
国内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一国内宏观经济分析国内经济增长动力偏弱国内经济下行概率较大利率上行成为最大风险此轮中国经济调整没有经历完全出清产能过剩与房地产泡沫化成为复苏的绊脚石下半年下行风险增大政府对经济下行容忍度提高年内进一步刺激经济的...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调查报告

央行发布宏观经济分析报告通胀预期有所显现提要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发布报告认为20xx年二季度国民经济恢复速度超出预期经济主体信心稳步提高GDP同比增长回升环比增长继续加快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加快国内投资需求强劲反弹信...

20xx年到20xx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20xx年到20xx年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xx年世界经济的总体特点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异化程度降低经济形势波动起伏机遇和挑战并存美国经济进入复苏轨道欧元区经济形势依旧复杂但主导国家立足于机制性根本性的解决思路...

宏观经济分析及行业分析报告

上半年宏观经济及行业分析报告编者按20xx年初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暴涨国内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及煤炭等上游原料价格不断走高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价格指数PPI居高不下通货膨胀形势严峻为此央行实行信贷管制通过提高存款...

宏观经济分析实验报告

安徽财经大学证券实验室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证券投资学开课系部金融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xx年4月5日

宏观经济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注1指导教师和学生成绩一栏由指导教师填写其它栏目内容均由学生填写2实验项目名称要与该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中的实验项目相对应2附一四实验指南一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1总量分析法总量分析法是对影响宏观经济...

德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小组长王新晴小组成员谢孟倪姜梦婕邓徐斌王立群汪健一宏观经济的基本目标1经济增长2充分就业3稳定物价4国际收支5公平问题6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二德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德国实行的是宏观控制的社会市场经济既反对经济上的自由...

20xx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20xx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20xx年世界经济的总体特点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异化程度降低经济形势波动起伏机遇和挑战并存美国经济进入复苏轨道欧元区经济形势依旧复杂但主导国家立足于机制性根本性的解决思...

20xx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背景资料分析

20xx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20xx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形势总体较为明朗然而连续实施了近七个季度的经济刺激政策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负面因素也开始抬头主要表现是财政风险的迅速积聚尽管各国都认识...

证券投资分析报告(当前宏观经济分析)

当前宏观经济分析一国际经济分析丛国际看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之中但复苏进程还很脆弱很不平衡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复苏出现剧烈波动属小概率事件1从有利条件方面看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复苏今年以来虽然经历了一些起伏但...

20xx年11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20xx年11月份国内外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概述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企稳的迹象显著增强伴随着的软着陆的确立海外资本有回归的趋势表现为外汇占款的恢复增长而在此背景下货币宽松的窗口也逐渐缩小逆回购继续成为央行平衡...

20xx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20xx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新浪财经讯20xx年9月22日周六上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多重目标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定位与选择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郭...

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