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前沿与发展动态总结报告--反引力装置

时间:2024.4.21

总结报告--反引力装置

这是一个很尴尬的选题,因为反引力装置至今还未官方公认其存在性,而且其相关反引力技术也未获得科学界的大致认同。但是由于自身长期的向往,以及较浓的兴趣,所以选此题来做本科的总结报告,所写的一些相关事多为真实发生过的,但描述的相关技术以及猜想多为网上捕风捉影而来,并加以自己的理解。

反引力装置应该可以归为一种动力装置,它是一种特殊的动力装置,还处于构想阶段,世界上貌似没有一套官方公布的以及众人认可的反引力装置,其理论也受到传统科学的质疑,而且在20世纪九十年代, “反引力”是一禁忌概念,1992年,芬兰坦佩雷技术大学的波德克列特诺夫就因描述了被置于高速旋转的超导体上的物体如何失去将近2%的重量而被学校开除。

在小学的时候,看奥特曼里面,就有基地漂浮在空中的,而且还有一集说到基地的动力装置——引力排斥装置受到破坏,其引力排斥装置就是反引力装置,当时这种动力装置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再加上后来对飞行器的热爱,我报了北理的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

发动机是飞行器的心脏,人类社会在信息时代停留的时间也不过几十年,虽然看现今社会是多么的发达,城市是多么的繁华,但是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是很高,比如说火箭升空,原理很简单,但是现在还有一些国家没有掌握火箭运载技术。如今大多数人质疑反引力的可能性,正如当初人们质疑莱特兄弟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能否飞起来大同小异,人类的认知尚且有限,我认为反引力并非不能实现,只是它所需的技术已经超出了我们目前的认知,对于反引力的存在可以抱有质疑,但是不应如同波德克列特诺夫那样遭到打压。

使用百度百科搜索“反重力”,第一段便是:

反重力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引力波的主要性质有: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携带能量和与波源有关的信息;是横波,在远源处为平面波;最低次为四极辐射;辐射强度极弱;物质对引力波吸收效率极低,引力波穿透性极强,地球对引力波几乎是透明的;其偏振特性为两个独立的偏振态等。引力波是波动形式和有限速度传播的引力场。

里面说到了爱因斯坦的引力波,在1957年,邦迪、皮拉尼和罗宾森证明,静止物体在引力波脉冲下会产生运动,间接证明了引力波携带能量,并且可悲探测到,这方面,科学家还在研究。如果反引力技术成型了,那它将影响我们的汽车、火车、轮船,更别提飞行器了。美国空军装备的F35具备垂直升降,但是由于其他方面的性能不佳而爆了冷门,其垂直升降装置是用反喷气体来获得向上的反作用力,而这个装置貌似影响到了飞机的整体性能,如果拥有反引力装置,这些便不用这么费劲,当然,是在这个装置较小的情况下,那应该是这项技术相当成熟的时候了,像电子计算一样的发展历程。

波音公司也在进行反重力的研究,拟定了“先进空间推进技术重力研究”(Grasp)的项目,他也认为该项目有重要的意义,商机无限。

国际性的“反重力”技术研究动向,从其出发点和问题的本质来说,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如下:

     传动过程机械损失最小(非传统机械所能比拟)。

     能量转换模式最节能、最适合环保要求。

     将引起传统机械传递模式向全新的模式革命性变化。

     机械系统运动理论与技术上的重要突破。

有人甚至预测,这种动力系统很能成为如上所述的这样的话反引力技术将是人类在动力场领域的一场革命性的突破。

引力波我以前一点也不知道,而且在引力波上还存在着很多疑问,没有一些实质上的进步,加上我也不理解,就不多说了;对于超导来说我觉得这应该有可能,但是想到现在超导的低温要求,估计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突破这个技术难题,普及便不那么容易。但是上网搜索,我发现2001~20##年之间,英国人麦金农利用黑客技术侵入了美国五角大楼、美宇航局、约翰逊航天中心以及美陆、海、空三军网络系统,然后他说基础量子物理学中的利用反重力从真空中直接获取能源的方法,在20##年就已经被美军掌握,这可以使人类摆脱对石油的依赖,但美军“为了一己私利”对此秘而不宣。据说,麦金农真的在入侵的电脑中找到了关于外星人的资料。

于是有人从51区和52区获得的一些信息再加上麦金农的从美国航天局获得的一些资料,得出美国正在暗中研究反引力装置,并且已有一些成果。后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的程翔宇结合电磁爆发相关原理,分析了美国反引力器的结构和组成。虽然电磁爆发我还尚且不是很清楚,但是电磁爆发的条件以及过程我能够明白,美国的反引力器利用的是电磁爆发原理,这个比反引波来的踏实,因为我们对反引波的认知很少,而电磁爆发能懂的比较多,而且纵观当今世界,我们或许通过这一条途径要容易一点,毕竟人类技术水平还不是很高。

从他的分析来看来看,美国正在研究一种新型飞行器,外形似碟,有反引力装置,如下图,给出了他解析出的飞行器结构:

引用分析原话如下:

首先是中心发动机室中的引擎带动边缘带电的内盘(见图1中所示,带电内盘为径向导电的齿状内盘)开始旋转,旋转着的带电内盘在盘的周边产生了一圈圆形电流,圆形电流产生一个垂直穿过内盘平面的磁场。运动着的内盘周向切割圆形电流生成的磁场的磁力线,在内盘上产生一个径向电势差。这个电势差和电感外圈的共同作用,使得内盘周围边缘带上了更多的电荷,更多的电荷在圆盘的转动作用下产生更大的圆形电流,这个圆形电流又产生新的磁场…。如此循环往复,使得转动的带电圆盘上产生电磁爆发自激励机制。当圆盘旋转速度超过某一极限速度时,边缘总带电量将是一个不稳定函数,此时圆盘边缘的电荷积聚过程将变得不可控制,圆盘边缘的带电量迅速趋向无限大。实际上,它是一个大量静电荷,随内盘转速的提高,在内盘边缘自我激励加速积聚的过程,这个过程产生并激发了电磁爆发机制。并通过电磁爆发机制产生了强大的电场和磁场,进而产生电磁力推举整个装置体(飞碟)。

旋转内盘上面产生的强大的电场和磁场能举升飞碟的原因应归结为两个方面。边缘聚集极高的电荷并且以极高的速度旋转着的圆盘,周围将产生异常高的电磁场,超强磁场对于宇宙中存在的大部分抗磁性物质将产生排斥性的反作用力。地球作为一个大的抗磁性物质当然不例外,因此超强磁场的旋转装置与地球之间产生了相互排斥的抗磁作用力,这就是电磁爆发装置。另一原因是单极感应原理引起的。

在加里·麦金农挖掘出的国防部机密资料中,有一张驱动结构室的结构简图,如下:

 

其中③控制室上半部分的人员活动区和操控台④控制室周围很厚的墙壁。由于具有强大的电厂和磁场,为了保证中心驱动控制室内部的人员及电子设备都能够正常工作,墙壁不可能是简单地墙壁,据猜测应该是超导材料的墙壁,利用其抗磁特性来屏蔽隔离,而且因为超导需要的低温条件,厚壁内部的超导材料周围需要有一些降温冷却管来维持超导材料正常的低温状态,图中所反映出的隔离层内部的一些细的管道有可能是冷却管。

关于电磁爆发的原理就不说了,我也不懂这方面的东西,加里·麦金农盗取的美国国防部的资料并不是很多,但是尤其的重要,可以说美国恨不得把他下油锅,而且也暴露出美国的军方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不得力的现状。

从偷盗出的一些机密信息以及51区、52区附近各种奇怪飞行器的出现看,美国人似乎已经对反重力器有了较长时间和较深的研究,一些人怀疑怀疑,美国已经掌握了电磁爆发的基本原理,并正在试制原理样机,对此,我也表示怀疑,美国的技术实力本来就很强,加之美国有着太多的秘密,让人猜不透,而且美国对于技术本来就很自私。

也有人表示美国迟迟不将这项新技术应用估计是还未发展成熟,他们表示对于反引力器的研究并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其中很多技术问题都达到了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极限。单单凭借某个或者某几个人的财力物力是很难实施成功的,也只有像美国军方这样的资金实力雄厚,又能充分调动世界上最优秀的各方面人力资源的组织机构才有可能把这样的研究和试验进行下去。

其中有几项技术问题都超出了当今人类自身技术水平,比如要使内部转盘产生相当高的自转角速度;电感外圈与内部转盘的电绝缘问题;高强度电场和磁场对电子控制设备的屏蔽问题;高强度电场和磁场环境下的生命保障系统;以及高强磁场区域内的对外通讯和联系.这些都是很大的问题,即使美国很强大,但是这些难题都不容易解决,那么由此观之,美国很有可能遇到了技术难题,纵使已经有样机,但是肯定也有不少缺点,而且研究费用不低,大量应用估计短时间内无法实现。

总之,反引力装置应该不会很快出现,就我所看到的资料来说,程翔宇的分析比较靠谱,而且也能看懂大概。科学界在反引力方面仍是一片空白,现在可以说美国已经在做这方面的研究,而且已经有了一套大体的方案,但是是否已经有样机问世还不得而知。如今仍然有很多人在往这方面研究,有个人行为,也有政府行为,这一切应该都是秘密进行的,我觉得这样的技术肯定会被人类所掌握,就算按照美国那个方案也应该能成功,只要突破那些难题,反引力技术将会影响人类,可能还会造成一次技术革命,以后科幻片中的会飞的汽车将不仅是想象之中,以后宇宙旅行将会简单,安全得多,而这一切都有待世人的不断研究。我也希望以后能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正是我所向往的。

因为所知甚少,关于反引力的总结报告只有到此结束。

班级:01211101

学号:1120110094

姓名:彭维康

2012/2/12Sunday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反重力”

百度百科-“加里·麦金农”

程翔宇-《美国反重力飞行器及技术瓶颈浅析》

《值得研究的电磁爆发现象》

《现代科技译丛》-反重力实验进展


第二篇:语文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综述


小学语文学科教改前沿动态综述

语文教学应该转型,由“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为中心”。语文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出来的。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行。语文课堂教学是实现语文学科目的的重要实践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是语文教师与学生,他们要互动中实现语文学科的目的。在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语文学科的发展有如下特点。

(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素质教育的思想精髓是通过学科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成长,使学生的思想、意识、情感、心理、个性、行为都得到健康发展。因而,学生的学习活动绝不是大脑的思维活动,绝不仅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活动,而应该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活生生的“人”的活动。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使学生焕发巨大的精神力量,从而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顺利、高效进行。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儿童单靠动脑,只能理解和领悟知识;如果加上动手,他就会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如果再加上心灵的力量,那么知识将成为他改造事物和进行创造的工具。”真正的素质教育就是应该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出发,因人而异,着眼于教育全过程与各个环节,运用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科学的而不是教条的,创新的而不是陈腐的,灵活的而不是僵死的,讲求实效的而不是花拳绣腿的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让学生想学,乐学,关键是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兴趣是人类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思想倾向和内在动力。学生没有对学习产生兴趣,绝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在目标展示,知识的迁移和转化,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等方面多下工夫,科学有序的安排教学步骤,适时地调控课堂气氛,使学生学习兴趣持续不断,始终自觉自愿地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承认:教师精彩的讲解,深入的分析,只能在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我需要时,才能使学生开始学习过程。

(二)语文教学有多种对话形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是三位一体、相互生长的。阅读首先是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然后是学生之间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教师参与后,则是学生、教师就作品所进行的对话。

(1)人本对话。人与文本的对话包括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是一种意义阐释性对话,是对文本的理解与阐释,它是教学中师生对话的前提之一。读者对文本的阐释过程是一种对话过程,学生阅读一篇篇课文的过程,也应该是一次次对话的过程。文本向读者开放自己,表达意义,读者解读意义,反思自身,在不断的阐释与被阐释中,文本以其自身独特的内涵不断地验证,丰富读者的认识,作品可以常读常新,正是由于读者与文本之间无尽的对话产生的。正是读者连续不断地参与阅读,给作品注入了新意,作品的艺术生命才得以常青不老。

(2)师生对话。一提到师生对话,许多人可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课堂上的师生问答,其实发生在课堂上的有些师生问答,并非真正的语文教学对话,它只是采取了对话的形式,没有体现“对话”的精神原则。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问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它是一种实践性对话,是在人与文本对话和个体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创作性、建议性的意义生成过程。

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主要表现为师生间的提问与问答、交流与探讨。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消除这种差距,就要靠教师。教师应该适时地、深入浅出地与学生一起对话、交流、分享,使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与启示。在阅读教学中,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式方式,也是顺应对话教学原则的。探究式教学的过程,是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开展交流、对话等相互作用过程中,“视界”的交接、冲突、介入和融合。在语文探究活动中,学生与学生通过倾听、交谈等方式,可以取长补短,相互点拨,共同促进;可以增强动机,吸取力量,接受信息和获得灵感;可以使他们相互尊重对方,共同分享问题,分享成功。

写作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习作活动。而教师所作的评语也是一种倾听、对话。教师在倾听中,可以发现写作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以根据出现的问题,学生发展的情况,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调整指导策略。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我们提倡交流对话式的评语,老师和学生通过评语相互接触交流沟通。

此外,教师还可在教室后面布置“读书园地”、“展示平台”,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篇章、段落或读书心得,都在这些栏目里展现,以便相互交流。

(3) 自我对话.自我对话在通常意义上是指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作为被观察者的“我”与作为观察者的“我”的对话,也就是自我对过去所沉积的经验、历史、思想等的反思性理解,在反思、咀嚼、回味中,个体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从而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自我对话同时也是完全开放的,它也应该是在文本与他人对话的基础上的自我反思性理解,是对自己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人的原因的探究,合理性的追问。

总之,真正的“对话式”语文教学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语文对话式教学具有促进知识的建构、激励创新、健全学生人格等教学功能。

(3)。在对话的氛围中,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一员,都有发表观点的权利和机会,每个个体在展示自己中发现自我,在发现中展现自我,弘扬了主体性。在对话中,主体超越自我的界限,在自我的不断开放和更新中,与他人、社会和世界达到一种融合,从而在相互超越和无限开放的过程中达到沟通和理解,使学生学会了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同时在师生

对话中,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能产生重大影响([10])。

(三)典型教学法

这里仅介绍魏书生六步教学法:

在教改实践中,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重观科学与民主,创造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六点。

(1) 定向。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例如讲《桃花源记》一课,生字有哪几个;词,虚词“焉”的用法,“妻子”“阡陌交通”古今词意的不同;句,这一课的省略句式比较突出,列为重点;译,哪一段是重点。还要理解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表达的政治理想以及这种思想的局限性。

(2) 自学。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逐段翻译。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

(3) 讨论。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题去解决。

(4) 答题。也是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5) 自测。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

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6) 日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再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六步教学法以知、情、行、恒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知,就是使学生认识求知的重要,唤起求知的欲望。情,就是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欢乐和幸福。行,是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活动的方向和规则,提高效率。魏书生同志总结出的“四遍八步读书法”包括:第一遍,跳读。第一步记梗概,第二步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500字。第二遍,速读。第三步复述内容,第四步理清结构。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000字。第三遍,细读。要完成理解和掌握字词句,圈点摘要,归纳中心这样三步任务。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200字左右。第四遍,精读。完成第八步分析写作特点的任务,速度不限。四遍八步读书法,旨在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恒,就是在学习中要有恒心,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11])。

另外,魏书生学导式教学法,上海高润华的剥笋教学法,上海于漪的情感教学法,武汉黎世法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北京宁鸿彬的畅想教学法,江苏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浙江潘风湘的六步骤教学法,上海钱梦龙的“三主四式”的教学法,河北张孝纯的大语文教学法,

上海陈钟梁的设疑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模式都是比较成功的做法,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借鉴。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

1、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广义的 “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12])。”从狭义上理解,研究性 学习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13])。

(1)语文研究性学习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会学习和终生学

习奠定基础。

(2)语文研究性学习,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3)语文研究性学习,体现了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4)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我确证,实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有效途

径([14])。

2、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学习认识过程的探究性。当然这种探究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

科学研究的规范性、严谨性,只是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过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具体运用([15])。

(2)学习行为与计划的主体性。“探究”、“研究”本身就富含主动性,学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处在一种紧张、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从选题到制订计划,再到收集资料,最终到成果的呈现,无不渗透着他们的辛勤劳动和积极思考。

(3)教学过程的交互性。研究性学习重视教师的指导,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商、对话、交流、合作往往影响课题的选定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的建构。

(4)学习思维的过程性。研究性学习更重视学习的过程,更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个人体验以及对信息资料的整理与综合。

(5)教学形式的开放性。从课题的选择方面看,它并不拘泥于书本上的语文学科性问题,而是把视野放得更宽,更接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从教学形式方面看,它不再局限于课堂之内,而是让学生走出书本和课堂,走向社会。从问题的解决途径和结果来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随机通达学习,它允许不同的学生按自己的理解以及自己熟悉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允许不同的学生按各自的能力和所掌握的资料以及各自的思维方式去得出不同的结论,而不是追求结论的唯一性和标准化([13])。

3、语文研究性学习实施理念

(1)学生思维与创造发展潜能无限的理念

“研究性学习的首要特性是弘扬作为学习主体的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自主策划和开展研究活动,自主表达和交流研究成果,自主评价、调控和反思研究过程。这里,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必须实现角色的转换。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主体,在研究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拥有高度的自由度和自主权;教师只是以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出现([16])。”

(2)效配置各种教育资源的理念

“研究性学习的开设一定要把对书本文献资料的检索研究和对学校周围社区 ‘活’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结合起来([12])。”把校内、校外 (除学校周围的机构和设施外,还有家长、各行各业的专家等)两种教育资源整合起来。这正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开放性特征的重要体现。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

“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综合性,旨在为学生提供多元学习的机会,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在其他课程学习中的‘知识库存’,释放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潜能([16])。”

(4)学习内容决定研究方法的理念

“中小学生对于未知世界的奥秘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研究性学习刚好能够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但研究性学习终归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学习活动,其探究活动并没有具备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探究的规范性([16])。”

(5)研究性学习与多种语文学科教学方法相辅相成的理念

加涅于19xx年在 《探究所需的学习技能》一文中提出,“有效开展探究活动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有提高探究技能与策略的专门练习,因为这些技能与策略能迁移到其他情境中;第二,学生要有广泛的、概括化的背景知识,因为学生对某个话题一无所知,也就不能作相应的思考;第三,具有辨别好假说与坏假说的背景知识([16])。”

4、语文研究性学习实施模式

(1)专题研究模式:研究步骤:选题——制定研究计划——搜集资料——论文成果展示。

(2)课堂教学渗透模式。A.本体性研究,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有研究

意义的深层次的问题供学生研究学习。B.延续性研究。根据课文内容,派生出有延续性意义的问题继续研究,主要在课外时间里完成。

(3)实验研究模式。实验研究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从事实验研究活动,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以获得知识、发展实验能力及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活动。

(4)综合性学习模式。以教材中“综合性学习”内容为切入点,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灵活应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17])。

(5)创造性活动模式(文学社),这种模式以组织学生开展文学创作活动为主线,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限于知识、能力和生理年龄特点,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但在初中阶段培养创造意识不仅是必须的,而且也是完

全可能的。此外,要重视创造思维的训练,创造思维是指学生在创造性活动中应该具有的思维方式,包括发散思维、集中思维等形式,正在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18])。”

5、语文研究性学习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1)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2)教师指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3)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关系。

(4)事倍功半与事半功倍的关系。

三、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1、 语文学科的信息化

(1) 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信息技术作为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

换、存贮、处理、检测、分析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功能。掌握信息技术、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而提高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

(2) 科学技术的价值。“这是因为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对于教学

过程的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肯定,‘整合模式’将会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19])”。

(3)语文教学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语文教学实践自身价值的必由之路。

语文教学中选择和应用视觉图像帮助学生学习,必须是有条件的。总

的来说,它主要可以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第一,帮助挖掘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例如,在讲《论语六则》时,以凝重古朴的古筝独奏作为起始,在屏幕上展现大幅的孔子像。学生仰视这位影响整个东方文明的中国古代圣人,课堂上立时升起肃然起敬的气氛。进入语言世界后,运用多媒体结合六段对话设计六个相应的情境,于是两千年前的师生对话逼真地再现,使语言、场景、文化意蕴有机地结合起来([20])。这比单纯地介绍作者、背景,然后诵读课文,学习古汉语知识要好。

第二,使信息的交流多角度、立体化。教师在计算机“查找”功能表格的启发下设计了类似的交互式表格,让学生在迅速地分析、把握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体会方法,建立现代化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观念。

第三,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多教师在课件中设计图像,往往将其价值取向定在有利于教上。而如果将指导思想转为有利于学,让学生自己在言语理解、言语表达的过程中对图像进行选择和创造,则不但使语文课堂生机盎然,而且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21])。

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途径

(1)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资源整合。信息技术具有广泛的多样性,增加了语言信息传递的渠道,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在信息社会里,言语形式将呈现一种高度个人化的倾向;语文教学应着力于言语信息筛选、鉴别的教学([22])。”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已不只是传播信息的媒体和获取知识的工具,还为学生对信息资源的选择与加工提供了

可能。

(2)信息技术与课内外教学整合。信息技术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可以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本身就属于新型的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课程资源信息化的产物。而信息技术可以重新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打破课堂与课外的界限([23])。” 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内外教学的需要,设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模式。

(3)信息技术与语文教材整合。

“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可以将教材按要求重新组合,调动所有媒体恰当操作,增加课堂信息传输量,加大教学密度,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觉器官,投入积极的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24])。” 由于计算机具有储存、自动编排归档和随时检索的功能,教学材料不再是相对固定而无法增补改变的了,而是以最快的速度,为教材编入新的语文信息,并随时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提取和积累。

四、语文教学评价方法的发展

(一)激励性语文教学评价的研究

1、激励性语文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他认为,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等得到满足后所追求的高层次的需要。语文教学评价应该根据学生心理特

点,着重关注学生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人对自我尊严和价值的追求包括两个方面,即“人尊”和“自尊”。“人尊”是指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包括关爱、赏识、赞许、支持、褒奖、重视等等;“自尊”是指对自己的尊重,如自信、自强等等。而自我实现需要必须在自我尊严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产生。所以说,需要是推动人积极主动地为实现某一个目标而努力的内驱力,而激励正是满足上述需要的一个手段,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25])。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评价建议指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

应重视定性评价。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25])。”

2、激励性语文教学评价的内容

(1)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

A.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

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

B.建立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发展的过程。

C.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D.采取分项考试、分散考试的方法,将原来的期中、期末集中考试分散,从语言表达、词汇掌握、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考试;采用写字卡、朗读卡、积累卡、阅读卡、表达卡等考察方式进行评价。

(2)学业与非学业内容综合评价:语文教学目标不但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非学业内容。通过问卷、谈话、同学互评等方法,对非学业内容进行评价。

(3)多元主体评价与集成: 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

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并将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进行集成。

(4)改善学生学习的激励功能:将评价与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 通过多种方法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3、激励性语文教学评价的原则

(1)价值多元的原则。根据语文评价中价值多元的特点,鼓励开放思想,

流露真情,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关注学生点滴进步,善于发现闪光点。

(2)主体多元的原则。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相结合。

4、激励性语文教学评价的方法

(1)定性评价方法。描述性的语言评价。由师生课堂评价语言、成品作文

的评语等组成。

(2)定量评价方法。有分数和第等。

(3)准实验法。把经过实验处理的班级与没有经过实验处理的班级

在语文

方面的指标数据进行对比,肯定实验效果,从而对实验班同学的学习语文兴趣和动机起到激励作用。

(3) 专家综合评价法。邀请专家对学生作文、综合性学习作品进行综合

性评价。

(二)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1、评价原则

过程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应用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灵活性原则([26])。

2、评价标准

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与其他学科的评价不同,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重在社会性和人文性,其评价的标准如下: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评价者可以是一个教师,也可以是由多个教师组成的一个评价小组;可以是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也可以是家长;可以是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专家学者,也可以是社会各部门及媒体的相关人员等。

(2)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参与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二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情况。

(3)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

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的做法;学习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档案评价、操作评价、答辩会评价等方式([27])。

3、评价方法的实施策略

(1)档案袋策略。这是一种收集学生研究性作品,以学生现实表现为判定质量的依据的评价方法。建立学生研究学习档案,包括课题研究调查表,教师评价学生研究性成果档案,学生自我评价档案,论文成果和学生研究性学习日记。

(2)百分制策略。这既沿袭传统百分制评价方法,又进行内容的改革。定量70分,包括资料准备情况;搜集情况;参加定期交流情况;是否写出论文等。定性30分,包括搜集资料是否符合课题范畴;分析是否恰当;论文水准等。它强调定量值,是因为这是基础教育,重在基础知识的传授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并非高校研究重科研成果([28])。

(三)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性评价

1、发展性评价的指导思想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的教学评价体系。为贯彻实施课程标准,全面落实最新教学理念,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学业素质评价和品德素质评价结合在一起,从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入手,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发展性评价的原则

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语文学科特点为依托,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实施以成长记录为基本评价方式的发展性评价。评价手段要便于积累评价资料、便于评价操作、便于实施多元化评价。要贯彻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学生成长自我记录为主,实现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参评、老师定评相结合。评价的方式要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教学评价为评价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便于评价资料的集中与融合,以及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奠定基础。评价角度要体现多元化,坚持情感评价与知识能力评价并重的原则,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制定多元内容融为一体的评价标准。要贯彻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给学生指出发展方向,留出选择余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要重视语言文字的灵活运用能力和语言水平发展的评价原则,激励和引导学生全面提升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29])。

3、发展性评价的内容。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7~9年级学生提

出的学习目标,确定发展性评价的重点评价内容如下:

(1) 认知: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三年累计认识3 500个常用字,其中3 000个左右会写。该项落实途径:完成教材“读一读,写一写”任务。

(2) 积累:诵读古代诗文,三年累计背诵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50篇。该项落实途径:分解背诵在平日学习过程中。

(3) 阅读: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三年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该项落实途径:分解阅读总量为日阅读量,以“课内外诗文联读方案”形式检查落实程度。

(4) 综合性学习:每学期参加1~3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作文每学年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

4、发展性评价的具体实施

(1)关于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具体做法是设计学生人手一份的《语文学期发展记录表》,以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多角度收集个人行为表现作为自我评价量化依据,并吸收同学、家长的评价意见,实施自我评价记录。在每一个评价方面,要求学生依据管理者制定的评价标准,根据自己的学习行为方式及成果确定评价等级,自我量化学习行为表现,自主选择学习行为发展目标,在巩固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努力向更高层次发展。管理者从课堂基本学习行为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制定评价标准;《记录表》由学生保存使用,记录自己的日常行为表现。

(2)关于学习过程的学期阶段性评价。学习过程的学期阶段性评价,主要依据是形成性评价的每周小结成绩,同时由老师参考自己收集的被评价学生的学习实践成果进行评价调整。学期阶段性评价的各项成绩,为各项周评价成绩累加(满分为100分),减去欠缺实践成果扣分所得之差。如课堂学习基本行为评价,考察字词积累、写作练习、综合性学习资料荟萃或小论文三项实践成果。

(3)关于学习过程的学段终结性评价。

A.学段终结性评价,依据初中学段六个学期的阶段评价综合成绩进行评价。三个学年按2∶3∶5的比例数取值相加,得出学段终结性评价成绩。

B.教师必须妥善保管学生三年六个学期的《学期发展记录表》,学生本人必须妥善保管个人的实物资料,以备上级管理部门检查,或高中招生查验。

C.学生的学段终结性评价成绩和评语,按青岛市教育局将来出台的具体规定纳入高中入学考试考核范围。

(四)对教师的评价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功能。

1、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可用下表来说明:

评 价 内 容

评 价 标 准

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1.在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发展

2.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3.对学生不同见解、技能和经验都表现出尊重

教学设计:教师要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1.为学生制定一个包含年度目标和短期目标的计划

2.针对学习内容,创造性地修改与设计课程

3.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案,使课堂变成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场所

管理学习环境:教师要营造和管理好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

1.教师恰当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提供挑战性的教学情境。用审视和探究的,目光对待教材,在质疑中探究

2.教师占用时间尽量压缩,为学生学习提供时间

3.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

促进教学:教师要学会引导学习,将学习活动化难为易

1.鼓励学生人人都充分参与到学习之中

2.组织学生围绕学习问题进行讨论

3.教师提出高质量的思考题,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

4.及时调控课堂,使课堂气氛活跃

对学习的评价:教师要不断地参与对教学及学生学习所进行的评价

1.指导学生自我评价

2.教师对所有学生表现尊重和赞赏的情感

2、 教师基本功评价。教师基本功仍然是一堂好课的重要指标,可用下表说明。

评 价 内 容

评 价 标 准

学科知识

1.熟悉本学科的基本体例,灵活运用有关方法

2.了解本学科动态和发展

3.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学能力

1.将学科知识精心计划,有趣而又有效地教给学生

2.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持续而有效地掌握学生的进步情况

3.拥有出色的学生管理技能,形成良好的纪律,建立积极的师生交往,体验积极的情

课堂表现

1.教师姿态表情乐观具有感染力,手势、站位及走动适中

2.语言清晰流畅,使用普通话

3.板书概括性、条理性强

4.媒体运合科学有效,实验演示熟练准确

为了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三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我们给出一堂好课中三个方面的权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占60%,教师的教学行为占25%,教师基本功占15%([30])。

更多相关推荐:
20xx年公路学科发展报告(概要)

20xx年公路学科发展报告概要中国公路学会去年首次开展公路学科发展研究得到各分会及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也引起了全行业的广泛关注交通运输部对这项研究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中国科协还将此项研究工作纳入20xx年度的资助支撑计...

学科发展综述报告

学科发展综述报告1无线电报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特点科学原理的首次发现与技术首次转化为实际应用之间有着相当长的时间差1895年马可尼的无线电报通讯实验可以被认为是无线电报技术的首次应用而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的形成则以...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发展现状及趋势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国内外现状概述经典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一般为单输入单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特别是线性定常系统经典控制理论的特点是以输入输出特性主要是传递函数为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频率响应法和根轨迹法这...

土壤学学科发展报告

土壤学学科发展报告20xx11简本一引言目前全球所面临的粮食安全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以及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促使土壤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不断向前推进在这样的背景下总结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所取得的研...

数据挖掘学科发展报告20xx

数据挖掘学科发展报告作者唐杰梅俏竹时间20xx1017145900摘要近年随着各行业对大规模数据处理和深度分析需求的快速增长数据挖掘引起了研究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1引言数据挖掘是知识发现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一般...

学科建设经验总结报告

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总结近年来,北安市按照省及黑河市关于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的有关要求,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注重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的建设、管理和培养工作,积极开发人才…

环境化学学科发展报告(20xx-20xx年)

环境化学学科发展报告20xx20xx年环境化学分会20xx年10月目录0中英文摘要301中文摘要302英文摘要31引言42环境化学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建设进展421国际环境化学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建设历程422我国环境...

实验动物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xx

一引言实验动物科学LaboratoryAnimalScience是以实验动物资源研究质量控制和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科学实验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现代意义上的实验动物科学诞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融合了动物学Zoology...

我国水产养殖工程学科发展报告

我国水产养殖工程学科发展报告20xx20xx发布时间20xx1114信息来源渔业现代化徐皓张建华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20xx92水产养殖工程学科在我国渔业科...

福建省园艺学学科发展报告

龙源期刊网cn福建省园艺学学科发展报告作者福建省园艺学会来源海峡科学20xx年第01期摘要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园艺学学科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福建省园艺业发展的概况存在问题及发展的对策提出了我省今后园艺学科发展的重点领域...

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德育研训室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研究最终的衡量标准就是学生成长而这种成长将不单单用成绩高低来作为衡量标准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

吉林省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数学学科发展调研报告调查问卷

吉林省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数学学科发展调研报告调查问卷初中亲爱的同学你好首先感谢你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活动你现在看到的是关于数学学科的一份调查问卷本卷纯属研究所用不记名各题答案无对错之分我们诚恳地希望你根据自己的真实...

学科发展报告(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