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时间:2024.4.30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19xx年赴英留学,19xx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长。19xx年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等职。曾获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青黎奖章、菲律宾“麦格赛”社会领袖奖等奖项。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民族与社会》《行行重行行》《乡土重建》等。其中,《乡土中国》及《生育制度》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费孝通先生有着深厚的“乡土中国”情结。他出生在名家辈出,传统文化根基深厚的苏杭之地,这是其“乡土”情结的基础。尽管他后来接触了一部分西方思想的新式学校教育,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私塾之学,但在他的内心中却并没有因为接受了西方的思想就完全排斥中国的文化,而是仍然对中国文化保有一种乡土情结。所以,他与其他留学国外的学生是不同的。正如美国教授阿古什(A.D.Arkush)在《费孝通传》里面写的那样:费孝通与二十世纪初期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不同,他从情感上并不否定中国文化。

于是,费孝通先生在这种乡土情结的促使下,通过自己艰辛的努力,写出了他极其重要的一部著作《乡土中国》。

二、《乡土中国》的内容及意义

(一)内容

《乡土中国》的内容具体的说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的课程讲义中整理出来的一部分,包括14篇论文:《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

1、《乡土本色》

在《乡土本色》这一章中,作者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切入,探讨了乡下人的“土气”所涉及到的“信用”以及中国乡土社会发展的农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在这里礼俗社会指的是“熟悉人”的社会,是带有乡土性的,而法理社会则是“陌生人”的社会,是“机械的团结”。通过这两种社会的比较,赞扬了乡土社会的“本色”——土气。

2、《文字下乡》及《再论文字下乡》

在这两章里边,费孝通先生则从空间格局和时间格局两方面说明乡下人没有文字的必要,却不是文字下乡没有必要。在当时,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所以有必要推行文字下乡,是乡下人变得聪明起来。而作者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乡下人并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同。乡下人生活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环境中,他们所面对的是“面对面的社群”,即他们生活上互相合作,是天天见面的。由于乡土社会这样生活的一成不变性以及空间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生活需要,而且面对面的交流可以避免文学的缺陷: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同时,在乡土社会里,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的经验的,所以,文字本来就不是在基层上发生的,不是乡土社会的本性。因此,他认为乡下人没有文字的必要,同时也认为只有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当面对

面的亲密接触已不能满足乡下人的需要时,文字才能下乡。

3、《差序格局》与《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差序格局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具有伸缩性。如《红楼梦》中,在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则更多,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的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到极端时,可以像苏秦潦倒归来,“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①同时,此章中也将中国以“伦”②为基础的社会结构的格局与西洋的团体格局进行了比较。中国的格局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站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③西洋社会却是不同的,它更像在田野里捆柴,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④在《系维着私人的道德》这一章里,更深入地阐释了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的不同:差序格局是依靠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而团体格局则是凭借一个共同的架子是每一个爬上架子的人发生相互联系。这就更具体地说明了两种社会格局的不同,从而更好地体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特性。

4、《家族》和《男女有别》

《家族》与《男女有别》是有所联系的。费孝通先生认为“小”家族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是长期性的,在结构原则上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群体,它与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子女是配角不同,它的主轴在父子之间,夫妇成了配轴。⑤而在《男女有别》一章中提到了两种西洋文化模式:亚普罗式和浮士德式。我们的乡土社会就属于亚普罗式,这正好说明了家族在社会学中的感情定向是“同性”的,男女是有差别的。

5、《礼治秩序》和《无讼》

根据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所根据的范围的性质的不同,可将统治秩序分为人治和法治。但中国的乡土社会又不完全是人治,在很大程度上,它是礼治的。此章写到:所谓“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而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又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⑥既然是礼治社会,那么就离法治远了,所以也就有了“无讼”的存在。

6、《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

在这三章里,提出了乡土社会的四种权力: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和时势权力。这四种权力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影响与关联。费孝通先生认为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一个与社会冲突有关,一个与社会合作有关,但两者却不冲突,同时存在,并且它们在乡土社会中都很微弱。在《长老统治》中,费孝通先生说长老权力产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或者说是爸爸式的,是介于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二者之间的。而《名实的分离》中提到的“时势权力”,则产生于社会变迁。长老权力与时势权力哪个占主导是由社会变迁的速率决定的。

7、《血缘和地缘》与《从欲望到需要》

这是不相关的两章,将它们放在一起,只是因为它们谈到的都比较少。《血缘和地缘》说了以“血缘”“地缘”为依据所组成的社会群体的差别;《从欲望到需要》则阐述了人类行为的动机:意志和欲望。强调在乡土社会中个人欲望合乎人类生存条件。

(二)、意义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一本运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著作,其目的是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在著作中,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社会,分析社会的整体架构,同时运用深

刻而又鲜明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的对一些现象或理论进行解释,从多个层面对传统基层社会做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概念和范畴,并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阐释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现实的功能,不仅为我们理解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和秩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而且对我们的文学创作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具有非常丰富的价值。

三、 我的思考

1、 关于“乡土社会”的含义

在著作中,费孝通先生提到:乡土中国即用中国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含义。但是,他却没有明确说“乡土社会”到底指什么。或许在他看来,“乡土社会”是一个自明自足的概念,没有必要多费口舌。但对于那些对社会学了解甚少的读者来说,要真正理解“乡土社会”是不容易的。在我读完这本著作之后,对“乡土社会”的理解也仅限于表面浅层次的认识,也只是看到了中国作为乡土社会的一些特点而已。或许我对“乡土中国”的理解更接近于“中国的传统习俗及文化道德”。

2、 关于《乡土中国》的写作

我读《乡土中国》的第一感觉就是:它用最简单的文字组合成了看似简单的句子,反映了复杂的道理。是的,费孝通先生的这部著作是他的讲稿集结组合而成的,正由于讲稿的这种特性,所以它的语言是简单易懂的,讲述方式也是深入浅出的。

首先,文章中多次运用比喻,如在《无讼》一章中,用足球比赛这个比喻来说明礼治秩序的性质;在《差序格局》章中将西洋社会的团体社会格局比喻成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将中国的差序格局则比喻为一块石头丢在水面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来的波纹。这些比喻都是形象而具体的,是对抽象概念的很好说明。

其次,作者还大量举实例,用以加强说明效果。如《差序格局》章中列举苏州人家后门的河;在《礼治秩序》中提到抗战时期自己的孩子牙根上生“假牙”哭啼不停又找不到医生而请教房东老太太;在《无讼》章中提及的自己作为教书先生而被请参加乡村里的调解集会以及因抽大烟父子闹矛盾的案子等。这些真实的事例就会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并加强了说明效果,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再次,费孝通先生还善于引用历史文献和故事。如:在《差序格局》章中多次引用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和《大学》里的话;《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引用的《论语》中控自己弟子司马牛、孟武伯问“仁”的事、子张与孔子的对话;《礼治秩序》中颜渊问“仁”的对话等。从这些引用中可以很好的体现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同时也可以看出费孝通先生渊博的学识。

第四,费孝通先生还大量进行中西对比,如:《差序格局》中用波纹与柴的不同比喻来对比中西方社会格局的不同;《家族》章中对中西方家庭的对比,来说明团体性的社群与事业社群,点明中国乡土社会的又一特点。

最后,费孝通先生还注意各章的先后联系,如《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与《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四种权力的相互联系,这就使得整部著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乡土中国有一个框架性的了解,给读者以清晰的框架感。

3、 关于“乡土中国”的特征

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先生在开篇便讲述了乡土本色。这“本色”是什么呢?就是“土”。费孝通先生一反常人对“土”的藐视,称赞“土”字用的很好,因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小农经济的基础正是土地。因此,在“土”的基础上有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于是,费孝通先生曾说:“在汉代农商孰重曾引起过一场大辩论,结果是重农派胜利了。这是乡土社会的本色。”⑦而农业又连接着中国社会的传统,所以接下来的章节中提到了乡土中国的其他特征,可见第一章《乡土本色》是具有统领性的。

至于后来讲到的各个特征,我认为之精髓的是《差序格局》,它很好的反映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典型特征:差序。所有事物都有一定差序,如果没有差序,千篇一律,又何谈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呢?正是由于这多层结构的差序,才使我们看到了乡土中国的众多特征。同时,该章节中又运用精辟的比喻,柴与波纹,通过中西的社会格局的对比,显示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四、《乡土中国》与“乡土小说”

费孝通先生曾说:“《乡土中国》就是我企图从农村社会基础上来解剖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基本观念,而构成一种乡土社会的类型。这就不限于一个具体的农村,而是指向农村的基本性质,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素描.而是从具体的社会里提炼出一些概念。”⑧可见,费孝通先生创作《乡土中国》的目的是通过对农村社会的解剖从整体上来认识中国的传统社会。与此相反,乡土作家们则是用自己具体的创作来细节性地反映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他们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风俗,加入自己对乡土的深厚感情,将乡土性体现在具体的情节之中,是一种蕴含是的表达,这类作家有鲁迅、王鲁彦、废名、台静农、赵树理、韩少功、沈从文、贾平凹、陈忠实等。鲁迅的《故乡》更是开了乡土小说之先风。但与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对“土气”的赞扬不同,“乡土小说”大都师承了鲁迅小说的批判国民性特点,也就是对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一些愚昧、落后进行批判。

《乡土中国》与“乡土小说”的主题都是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他们一个是赞誉,一个是批判,但无论是赞还是批,都体现出了作者深深地乡土情结,这是毋庸置疑的。正如钱灵犀在《一位中国智者的世纪思考——费孝通学术思考探究》⑨中所说:“费孝通笔下对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农民,有许多精彩而深刻的叙述。特别是他在《乡土中国》中对中国社会的分析,过了四五十年之后再看,仍觉得有重要参考价值,发人深省,就如同鲁迅著作对中国人的剖析。”可见钱先生也是将《乡土中国》与鲁迅的乡土小说进行对比的。

六总结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一部深刻研究反映中国传统社会乡土性的著作,其中的有条理,结构层次明析的叙述、说明,显而易见地体现了乡土中国的特点。除此之外,我们从中也不难发现它的蕴含之广: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政治学等。由此可见,费孝通先生学识的渊博,难怪19xx年美国《时代》周刊称其为“中国杰出的社会学教授和中国最深刻的政治评论家之一”。

注释: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xx年出版,第29页。

② “伦”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

的差序。(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xx年出版,第30页。)

③ 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xx年出版,第30页。

④ 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xx年出版,第27页。

⑤ 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xx年出版,第48页。

⑥ 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xx年出版,第60、61页。

⑦ 费孝通《社会学初探》,王延中、张荣华整理,鹭江出版社20xx年版,第174页。 ⑧ 费孝通《社会调查自由》。

⑨ 钱灵犀《一位中国智者的世纪思考——费孝通学术思想探究》(载于《社区发展与

社会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 第252页)


第二篇:《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裴朝甫

                                            20##级法律硕士(法学)

听说费孝通先生的著述《乡土中国》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读之书,最近在老师的要求下,初读了的这本经典著作,果然名不虚传。这是一份以描述和解释为主的实证研究成果,14篇“杂话”语言上通俗易懂,内容上入木三分,读来深有同感、共鸣不断,虽然最早出版于1948年距今已有六十三个年头了,但对于我们认识今天中国农村社会和推进农村现代化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我对各篇的主要观点概括如下:

1.  中国传统的农村社会,人口流动少、富于地方性,是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2.  乡土社会是一个面对面的熟人社会,村落内部的空间阻隔小,文字的使用是多余的。

3.  乡土社会是一个安土重迁的稳定社会,生活问题可以靠长辈的经验解决,因而没有使用文字的需要。

4.  乡土社会结构呈现差序格局,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5.  乡土社会的道德体系是将孝悌忠信等私人道德要素从“己”向外推出去的。

6.   乡土社会的家庭其实是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家族,它承担着生育、政治、经济、宗教等多方面的事业。

7.  乡土社会是一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以感情的淡漠“范围着个性”,维持着秩序。

8.  乡土社会是个礼治的社会,其前提是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

9.  传统的礼俗已经固化为人民的习惯,使得现行司法制度很难在乡间推广。

10.  由于小农经济难以为统治者提供足够的剩余产品,而农业的分工体系又不发达,使得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在乡土社会的基础都不牢固。

11.  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间常见教化权力,它发生于社会继替过程中。

12.  乡土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

13.  社会变迁与社会继替同时发生,于是名与实的分离就免不了:表面上遵循传统的形式,实际上经注释而改变。

14.  在乡土社会生活的人们不需要计划,“个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得了”。

通览全书,可以感受到一股浓烈而且厚重的乡土气息。作者通过其多年的考察及学术思考,结合了儒家经典,将隐含于乡土社会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体系抽象出来,娓娓而谈,而并非只是对乡土社会生活的简单素描。沿着作者的思路,我初步窥视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虽时过境迁,现在中国社会里很多传统乡土社会的特点已经逐渐消失,但作者的透视社会的眼光,其观察社会的方法仍是充满活力的。

《乡土中国》指出了农村现代化的若干困难:对于文字下乡,对于司法制度的推行,对于传统道德的改造,对于乡村自治,等等。

首先,对于文字下乡的困难。他指出了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下人”,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的乡土社会性质。乡土社会,人口时代定居,一代一代的依附在土地上。乡土社会的这种稳定、不流动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又是基于传统农业的特点而产生的。人口的非流动,也造成了乡村的孤立隔膜。这种“固态”,使得乡村里人与人之间是十分熟悉、亲密的。而表情达意记号的文字,发生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有阻碍,在面对面直来直往的乡村,就显得累赘多余了。在时间上的记忆传承方面,由于乡土社会不需要大范围的记忆,所以语言上的经验传递就够了。

其次,对于司法制度推行的困难。礼不同与法律,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主要规范人们的外在行为,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礼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不知“礼”,是不被允许的。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效的建立起法治秩序。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

再次,对于传统道德的改造困难。在道德上,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是一根根私人联系,由内向外,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仁的观念是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同点,但缺乏具体性。我们的传统道德中没有不分差序的兼爱,缺乏团体道德。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道德发生的意义在私人关系中。团体格局中,道德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是一束人和人的关系,每个团体分子和团体的关系是相等的,团体不能为任何个人所私有。于是发生了权利的概念,人对人互相尊重权利,团体保障个人的权利,防止团体代理人滥用权力,于是发生了宪法。改进我们的道德文化和道德现状不仅需要确立正确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设想,还需要有成套合理有效的策略和可操作的技术手段。

最后,对于乡村自治的困难。在权力结构方面,偏重在社会冲突的,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横暴权力。偏重在社会合作的,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同意权力。乡土社会里的权力结构,在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之间还有教化权力。乡土社会接近没有政治只有教化的社会。乡土社会是长老统治。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乡土社会的定性中,血缘是稳定的力量。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地缘的源于人在商业活动中所需要的冷漠、无情。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各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得了。而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做人们行为的指导了,发生“需要”,因之有“计划”。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

在我看来,不管农村的前途是衰落还是兴旺,要想改变农村落后的经济文化面貌,只有一条:那就是将农村卷入现代化、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之中,纳入现代社会和国际社会的体系之中。具体的说就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更多相关推荐: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实际取自其于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如果说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微观社区调查研究方...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一作者和作品简介作者简介费孝通字彝江江苏吴江人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读于东吴大学医预科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清华大学研究院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民族与社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行行重行行...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一、读物简介:《乡土中国》一书是由我国著名的乡土社会学家费孝通根据其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土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写成的十四篇文章的集合。费孝通应当时《世纪评论》杂志之约,连载了十四篇文章,后由三联…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从乡村性来谈中国与西方的区别记得很小的时候有几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为什么在近代中国我们引进了那么多在西方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却无一例外的在中国都失败了为什么现在天天谈法治谈宪政却迟迟不能建立出一套...

乡土中国 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摘要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著于四十年代后期根据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写成一本十四章的小书乡土社会并不是完整的中国社会乡土社会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社会里的一...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本书源于费孝通老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这里的文章都是在原有论文的基础上加以修改成稿在我看来不同于所接触的刻板的社会学教科书费老的文章深入浅出在用平实的语言在描述中国乡土社会的各个现象的基础上解释着社...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摘要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成书于19xx年六十多年过去了再次随着费老的思路去看当年的乡村社会不禁觉得恍如隔世在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中国农村社会是一个由熟人组成的社会在这里文字成为一种非必要的东西人与人...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乡土中国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乡土中国是他依据实践的经验所总结出的总体框架该书代表了他研究方法的转向从微观的视角中跳出来进而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社会分析社会的整体架构提出自己的普遍模式...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一作者简介乡土中国由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所著费孝通生于19xx年逝于20xx年江苏吴江人代表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乡土重建行行重行行等二乡土中国概况本书是费孝通老先...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从乡土中国看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有一句古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同的土壤培育出了不同的品种土壤的结构以及成分变了品种的性质也会随之改变由此可见土壤对于品种的生存和延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把社会比作这样一种...

读书笔记—乡土中国

读书笔记乡土中国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一乡土本色基层上看去中国...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刚好5000字左右吧呵呵前言上学期刚好读过乡土中国这本和社会学有关的书这个学期本来就打算再读一遍的也是为了完成社会学的作业所以又读了一遍但是读完之后发现要写一篇相关的读后感真是无从下手所以姑且用...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