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循善导,导出高效语文阅读课堂课例研究报告

时间:2024.4.7

循循善导,导出高效语文阅读课堂

  ——《故乡》课例研究报

姓    名:  荆

单    位:荆家镇里仁中学

联系电话:

参评学科:   语文

循循善导,导出高效语文阅读课堂

——《故乡》课例研究报告

桓台县荆家镇里仁中学 

一、研究背景:

新课程倡导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但也明确指出了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作用:只有教师会“导”善“诱”,学生才能真正学有所获。指导学生品味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更主要的是指导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品味与运用来加深理解文章的內容,避免那种单写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的传统教学模式,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意识,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有人把新课程下教师课堂“导”的角色归纳为“导演”、“导航”、“导游”,足可见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导”的要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导”的水平也同样左右着课堂的效果。那么,作为初中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阅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该怎样有效的发挥教师 “导” 的作用,才能促进有效语文阅读课的生成呢?这是我们很多一线教师都感到困惑的话题,这种困惑也激发了我进行探索的欲望。为了解开这个困惑、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课中教师“导”的品质,我们语文教研组在学校开展了题为“循循善导,导出语文阅读课堂”的课例研究活动。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主题。

2. 把握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3. 把握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4、为了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导”什么? 怎么去“导”? “导”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教材分析:

1. 重点:(1)通过人物的分析探讨主题,(2)把握对比手法的作用
2. 难点:把握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教学设想:

这篇小说在环境描写、人物刻画和对比手法的运用方面都比较典型,所以在教学中,对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分析要侧重于前后的对比,我采用以表格的形式来板书,把内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的作用。第一课时通过阅读结合环境来分析人物,把故乡分为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两相对比;第二课时通过阅读主要引导学生把握“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心情感受,正确恰当地理解文章里议论性的语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小说的主旨。

三、课堂实录与反思

第一次授课

(一)导入新课

以关于“故乡”的诗词名句或者歌曲导入: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力。

(二)检查预习

1. 关于作者、作品、写作背景的了解情况

2. 关于小说常识的知识了解

3. 关于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结合问题,了解性阅读全文。

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品味词语的运用,这样,学生在阅读中,不仅理解了词语的表达效果,而且体会到作者运用词语想要表达的情感和说明的问题。

1.结合课文,明确三个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人物:母亲——我——宏儿     闰土——水生     杨二嫂

 情节: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按 “渐近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组织安排材料。

环境 :  自然环境:记忆中的故乡和眼前的故乡环境

社会环境:农民生活痛苦,城市平民破产的现实

2、理清各人物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线索人物,勾连情节     闰土、杨二嫂-------主要人物,凸显主旨      母亲、宏儿、水生------次要人物,寄寓希望
3.比较本文与其他小说的异同。(本文的情节相对淡化,主要以塑造人物为主。)
4.文章所写的“故乡”跨越的时间长度?(20年)
从时间概念上看,我们可以把“故乡”分割为几段?
(主要可能有2种意见:(1)记忆中的故乡-----现实的故乡,(2)记忆中的故乡-----现实的故乡-----理想的故乡。2种意见都正确,应该予以充分肯定。)
 (四)结合环境,分析人物,探究性阅读课文。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词语的褒贬等感情色彩上领会作者在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指导学生根据语句中词语的本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引申、比喻等相关联的理解,体会作者在文中运用语言的技巧能力,感受语言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

⑴、记忆中的故乡

1.记忆中的故乡是怎样的景像?有哪些人?有哪些有趣的事?

2.结合具体的语段,对人物形象作简要的分析(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分析)
3.结合写作的背景,讨论记忆中的故乡是否真实存在。(言之有理)

⑵、现实中的故乡

   1.现实中的故乡是怎样的景像?这样的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引导分析:结合重点字词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这正是一幅萧索、荒寂的现实的深冬画面。这里通过时令、天气、风声、天色,勾画出萧瑟、昏暗的背景。冬天已经是草木凋零,萧条冷落,“深冬”则更显萧索、荒寂。一个“又”字意思更进一层。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色,写出光线的阴沉、昏暗,气氛的凄冷、寒彻。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横”指不整齐,了无生气;“几个”指零零落落,孤孤单单。“活气”指活泼、生动的气氛,“没有一些活气”可见其荒凉、死气沉沉。整个画面透出荒凉、死寂、了无生机。这幅图画正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益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缩影。这样的画面给“冒了严寒”急于回乡的“我”以内心的重创,“禁不住”则暗含了从美丽的回忆跌落到现实的变化过程。“悲凉”点出见到故乡时的心境。

(2)“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引导分析:通过阅读体会文段,反映了“我”家家境的衰败。“许多”、“枯”、“断茎”、“抖”几个词就勾画出了老屋的破败、冷寂的景象。老屋的描写既暗示了家庭的衰落,又烘托出“我”和母亲的凄凉心情。

2.现实中故乡的人物有着怎样的生活现状?(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分析)

闰土:外貌: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破毡帽、极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语言: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

神情:他只是摇头、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仿佛石像一般”、“像一个木偶人了”欢喜——凄凉——恭敬

总结:肖像描写反映了家境,家境又折射出社会现实。神态描写简洁而又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把闰土内心不平,却又无力反抗,更不知道如何改变现状的苦闷心情刻画得形象、逼真。语言描写可见其受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之深, 不仅经济上困苦不堪,精神上也被严重摧残。

杨二嫂: 外貌:“瘦”,高颧骨,薄嘴唇,张着两脚,“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语言: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讨东西、逢迎、造谣,冷笑说

动作:两手搭在髀间、将“我”母亲的手套“塞”在裤腰里带走了

总结:外貌描写表现她家庭生活的贫困,语言描写体现其泼悍、放肆、自私,动作描写表现其泼悍、刻薄、自私、卑劣、贪小便宜的小市民习气。

3.造成人物命运如此悲惨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文章和写作背景)

参考:

(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2)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文中关于闰土外貌描写的三个语段。

2. 理解阅读全文,探求本文的主旨。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授课教师把源于真实生活中的素材运用于导入部分和拓展运用部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回归生活的原则。如教师在结合问题,了解性阅读全文这一环节,通过对人物、情节和环境的拓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作者的真是意境。 

问题发现:本节课中学生的读没有任何体现,阅读的目标没有触及,课堂教师的“导”向偏离。 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激发,学生很多时候不明白教师的意图,大部分时候教师在唱独角戏。

原因诊断:  

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理解不够到位,致使教师的“导”失去方向。阅读课文教学的重心应该是在于学生读的过程,教师的“导”也应该是围绕学生的读展开,但是本节课中授课教师在阅读前的导入环节就花费了十分钟,课文教学后的拓展花费十分钟,而涉及阅读课文文本的环节只安排十分钟,并且在这十分钟里,教师始终没有给学生自己阅读的机会,使得本节课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无从谈起,整节课的教师的“导”失去方向。 

2. 很多用于导入或引导的教学活动设计或操作不合理,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费时低效:如:开始上课时,授课老师为了导入检查预习环节,缺失有效的引导。再如:结合问题,了解性阅读全文环节,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体会文义,学生对此项猜的活动毫无兴趣,没有涉及巧妙的引导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随后教师陷入自问自答句的尴尬。 

3. 教师的指导语繁琐难懂,大大降低了导的实效性 。教师在本节课的很多指导语上不够明确清晰,致使学生弄不明白究竟要他们做什么,从而无法参与。

4.. 教师在导的过程中平铺直叙,没有注意导出学生的兴趣。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是建立在融洽、和谐、快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的。本节课中授课教师没有注意导的技巧,没有用好语言和非语言的导的手段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没有得到激发。 

改进建议: 

1. 导入要简洁明了有效,要为课文阅读作好必要的铺垫,要注意在导入话题时导出学生的情感与阅读课文的欲望。 

 2. 在学生阅读课文的环节中,要突出阅读策略的指导。默读、跟读、朗读等环节都应该渗透教师的引导与指导。在阅读难点上要给予及时有效的疏导。 

 3. 读后环节要对课文阅读有所提升,要补充能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课外阅读材料。 

 4. 指导语要简洁明了,要便于学生理解。 

 5. 整个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导情, 激发学生的共鸣。

第二次教学:

教学反思

1. 导入部分生动有效,不仅导入了话题和知识,也导出了学生高昂的兴致。如:授课老师播放《你在他乡还好么》歌曲,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对学生感情萌动期对异性的思念进行了正确引导到对故乡的身后感情。

2. 指导语的突破: 授课教师不仅使用便于学生理解的指导语,还时刻关注学生的感受,控制语速,耐心等待学生跟教师的“导”保持同步,而且授课教师的语言里充满感情、充满风趣,这使得指导更有吸引力、效果更明显。除了指导学生学会品味词语的运用的好处之外,还要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语气和感情色彩等方面去体会作者在语句运用上的表达作用,领略作者在文章中的造句艺术,以达到更深刻理解文章主题的作用。我主要从下列三方面指导学生品味作者在文章中的语句的运用。 

3.恰到好处地结合了神态、肢体等非语言的导的技术,这使得这节课的“导”更深入人心。教师在课堂上的站姿、说话和倾听时的神态让人感受到的不是师长的威严,而是兄长班的亲切和真诚,所有的学生都充满欢喜地跟老师交流, 用整个身心导出了师生情感的交融。从思想感情的角度品味语句的运用。老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在语句里所表现出的强烈思想感情,理解和品味语句的妙处。

4. 授课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许多阅读课文文本的机会,加大了阅读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授课教师通过布置有梯度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用一个问题引导同学听读了解全文大概、用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行细读了解文章细节,让学生划下课文关键短语精读从而引导学生把握全文结构,并且在学生细读阶段能给出恰当的技巧的指导。如:杨二嫂外貌:“瘦”,高颧骨,薄嘴唇,张着两脚,“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语言: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讨东西、逢迎、造谣,冷笑说等。

5、加大了在整节课中的“导” 的渗透性, 突出了以阅读为中心的“导”,学生对本篇课文阅读材料的掌握更加到位,阅读策略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培养。

原因诊断: 

1. 围绕教师“导”的主题,教师对整节课进行了重新的设计,使整节课中教师“导”的主线更明确,“导”的重点更突出。如:教师把前一节课导入所用的十分钟进行了大量的压缩,缩短至三分钟,这为实现阅读课文教学、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加强阅读策略指导、掌握阅读文本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同时,也为阅读的拓展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2、 教师在阅读课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能适时的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指导”,指导学生通过同一语句在去掉某一词语前和去掉某一词语后的比较阅读来品味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3. 加强了阅读文本重难点的疏导,如:在细读反馈的过程中,教师乘机对文章中的重难点的词汇进行了疏导,.教师在课件展示的阅读原文中特别标注了解释, 这使得学生能得到更清楚、更准确的理解。

4. 在引导学生阅读阶段,设置的问题和任务更合理了,这使得学生对阅读课文的整体和细节有了很好的把握。

5. 课外阅读文本的介入与导读使得学生的阅读量增大了许多,课堂阅读教学的“导”的品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这体现了新课标对初中阅读量和阅读教学的要求。

四、研究结论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好“导”的作用,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要明确“导”的任务  

①预习阅读阶段,要导入话题,导入知识,导出学生的兴趣。 

话题指的是跟阅读课文相关的话题, 知识指的是跟阅读课文相关的知识,包括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兴趣指的是学生对话题的兴趣,对阅读课文文本的兴趣。 

②阅读阶段,要对学生进行及时恰当的引导,指导和疏导。   

  引导指的是教师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从整体和细节理解把握阅读课文文本。指导指的是各项阅读活动的开展前教师要给予各种阅读方法和策略上的指导。疏导指的是教师对学生阅读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给予及时恰当的疏导。

 ③读后感悟阶段,要引导课文升华、指导学生课堂拓展阅读,引导学生课后自读。 

引导课文升华指的是教师对课本中的阅读文本内容进行升华,让学生感受文本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指导学生课堂拓展阅读指的是给学生提供课外引入的相关性阅读材料,指导学生在课堂进行延伸阅读,为学生阅读策略的形成、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多的机会。引导学生课后自渎,指的是给学生提供可以找到相关阅读资料的途径,让学生带着兴趣自己去找去读。

 2. 要落实“导”的技术 

①教师用语言“导”的时候,语言必须简洁明了,语速要引人入胜、语言要有情有味。 

②教师除了用语言进行“导”外,要学会使用眼神、手势、姿态等非语言手段辅助,增强“导”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共鸣。 

③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去品味各个细节,让每个细节都深入人心。 

3.要把握“导”的原则 

教师要充分解读阅读文本,把握好“导”的方向。只有把握好“导”向,才能少走或不走弯路,才有可能实现阅读课的目标。教师的“导”要围绕话题,以恰当的任务为驱动,以适宜的问题为途径,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这样的“导”才会线索清晰、环环紧扣、形散神聚。阅读前的导入部分要尽量简单明了,不要喧宾夺主,要为学生的阅读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的一切“导”都要以促进学生的读为目的。在阅读中,教师的“导”只是手段,学生的读才是实现目标的途径。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以“导”促读,这样学生才能读会,才能学会读,才能让阅读的高效得以实现。教师的“导”要适时、有度,做到必要时不能少,多余时不要 “导”。 教师的“导”如果不能在合适的时候进行,就会失去应有的效果。如果太多,则会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如果太少,则会增加学生读的难度。 用于拓展的课外阅读材料要与主题有关,要难度适宜,教师要保证能给予指导和评价,要引导学生课后主动接触更多的课外阅读。所以课堂指导阅读拓展是必须的,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也是必要的。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加强指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还必须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会语言的品味和运用,体会文章中语言所具有的表现力,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语言的品味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使学生成为真正具有大语文素质的一代新人。


第二篇:如何构建高效语文阅读课堂


新校园

XinXiaoYuan

教学研究

如何构建高效语文阅读课堂

梁晓勇

(潼南县明镜小学,重庆

632660)

摘要:20xx年,新课程走进我们的校园已13个年头,教师能否将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贯穿运用于阅读教

学当中,是构建高效阅读课堂成败的关键。教师应提高个人语文素养,精心做好教学设计,精炼教学语言,善用教学智慧。

关键词:高效课堂;语文阅读;有效性

一、引言

阅读教学从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语文能力的提高。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新课程已明确了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也就是说,以“还”为基础,向上跨了一个台阶,达到“多向互动”。对这种互动的要求不仅是关注“积极”,更要把握住有效和高质量,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构建高效阅读课堂的要求1.提高个人语文素养

语文教材选的是名家名篇,不仅经典,而且有艺术性、可读性,那么,为什么会造成学生厌学这种尴尬的现象呢?问题的根结就在教师身上。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的开放性,这对教师尤其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具有挑战性的要求。如果一篇课文教师自己都品味不到其中的美,如何引领学生进入到阅读的美丽境界?二是深入思考,坚持写教育随笔,不断在反思总结中提高自己。

2.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见到教学设计的优劣往往决定着一堂课效率的高低。有的教师一上课就是解题,介绍时代背景,划分层次,归纳段落大意,分析课文,概括中心思想,讲解写作特点。一节课讲完了就布置一大堆思考和练习,然后下课。导致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面面俱全,课堂结构随意性较大,缺乏时效观念,学生无所适从。这何谈精心教学设计?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才能精心做好教学设计呢?

一是备课。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了解学生的知识根底,明确教学目标,把握课文的重点内容。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二是导入要善于创设情境,快速唤起学生注意。对于较难理解的课文,教师努力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进入想弄懂却无法弄懂、想说清又无法说清的状态,这样注意力易指向所学。还可运用语言描绘或多媒体再现情境法激发学生走进文本。

三要合理设计课堂问题。课堂教学的过程其实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它不再是机械地传授知识,简单地把知识装进学生头脑中,而是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主见”和“思想”。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质量不高,有的是急于结

论,有的是提问过多等,导致有些学生不愿回答,甚至人云亦云,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效率低下等现象。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根本在于不重视课堂问题的精心合理设计,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要注意四点:(1)问题之间要有层次和内在联系;(2)具有可对话性;(3)设计的主问题能生成课堂活动;(4)设计主问题必须从学情出发,又高于学情。结合文本特点,抓住文本要害,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四要善于优化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中包含的环节和内容过繁,必然影响阅读课堂效率,这时就要有勇气忍痛割爱、大刀阔斧去繁存精。

3.精炼教学语言

有的教师唯恐学生不懂,将知识反反复复地灌输,反而令学生越听越糊涂。有的教师信口开河,说话毫无条理,学生犹如坐在云雾之中,不知所以然;有的教师心里很清楚,却无法将自己的意思清楚表达,这些都有损课堂效率。教师要吃透教材,力争言简意赅,克服含混不清的表达,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语言。精炼是指讲到点子上,讲到关键处,使学生一听就懂。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还要考虑自己的教学语言。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学生会做的不教,学生会说的不讲,点拨讲解在学生疑难处。此外,还应加强学习,提高表达能力和语言修养。

4.善用教学智慧

课堂教学起伏跌宕,特别是在新课标改革下的课堂,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这更增加了课堂不可预见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所以即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反复斟酌教学设计,却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很难预设怎么进行教学调控。很多时候,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他们未必就跟着教师的思维走,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也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要善于运用智慧和策略,灵活调节和控制课堂教学秩序,协调课堂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引导学生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教学活动上的过程,从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当然,构建高效阅读课堂对语文教师的要求还有很多,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等,这些都有待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此外,学校管理者也应从软硬件上积极为教师创建良好的平台,让教师能一方面抬头望天,另一方面又能在校内的教研、组年级组内相互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

·36·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例研究报告赵婧一、课例研修背景本人参加工作也有好几年了,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师工作。众所周知阅读教学不仅是重点,更是难点。课堂上文章的剖析,即使教师把文本分析得再细,再清楚,练习题还是有学生不…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研究报告提高说明文教学效率一问题提出的背景说明文是八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本册的教学重点是培养说明能力。到这册书,教材采用了文体线索和学生心理特点线索双线并进的编排思路,开始强调文体的概念和文体知…

语文课例研修报告

《秋天》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秋天》是这次参加临潼区校本名师培训活动所听的公开课。本次培训汇集了临潼各校的老师,在公开课结束后,田老师和史老师还做了精彩的点评。这次培训给我们这些校本研修处在瓶颈期的老师们很好的指…

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例研修报告

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例研修报告双乐河思源小学冯本山通过参加多次的集中培训,使我对课例研修有了一定的认识,“课例研修是通过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实例为载体的校本教学研究,是教师在同事和研究人员的支持下,运用观察、记录…

小学语文读写课例研修报告——玉皇庙一小

研修报告小学语文读写课例研修报告题目:小学语文读写课例研修报告姓名:徐海燕单位:玉皇庙一小小学语文读写课例研修报告一、研修背景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令人可喜的新气象: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

课例研究报告

一、研究主题与内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根据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的要求,就是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语感…

初中语文教学课例研究报告

提高说明文教学效率一、问题提出的背景说明文是八年级的重要内容,本册的教学重点是培养说明能力。到这册书,教材采用了文体线索和学生心理特点线索双线并进的编排思路,开始强调文体的概念和文体知识的系统性。教学中,我们往…

《将相和》课例研究报告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将相和》课例研究报告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马桥镇实验小学参评学科:小学语文一、研究主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二、研究背景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

语文学科 西安市东元路学校李群微 课例研修报告

花钟反思式课例研修报告西安市东元路学校李群微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说明文一旦选入语文教材它就成了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有效载体因此说明文教学应具有语文共有的特性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而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

江龙镇 水洞 小学 语文 课例研究小组课例研究 观课记录

江龙镇水洞小学语文课例研究小组课例研究观课记录观课时间20xx年月日观课人

语文课例研究及其样式小学

课堂教学的两个要点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名课研习王崧舟老师长ltanamebaidusnap0gtltagt相思ltBgt1清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日期20xx1来源作者转113一课题提出1素质教育的要求时代呼唤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变为传授知识而教为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我...

语文课例研究报告(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