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读书报告

时间:2024.5.15

关于《傲慢与偏见》的读书报告

学院:欧美语言文化学院

专业:英语

班级:12级本科英语2班

学生姓名:雷敏

学号:122501210

1

书名:《傲慢与偏见》

原版名称“Pride and Prejudice”

又名:《最初印象》(First Impressions)

作者:简﹒奥斯汀(Jane Austen)

出版时间:1813年

【一】作者介绍

伍尔夫有句名言说:“在所有伟大作家当中,简﹒奥斯丁是最难在伟大的那一瞬间捉住的。”奥斯汀是位“最杰出的道德家,她总是通过小说来教育读者,而且她教导的方式是谨慎而周到的”。她在小说中从不说教,而总是寓教于讽,寓教于乐,让读者从作品那些滑稽可笑人物的自相矛盾、荒谬可笑的言谈举止和适得其反的行为中得到乐趣与启迪。

20xx年,BBC做过一个“千年作家评选”活动,结果奥斯丁紧随莎士比亚之后,排名第二,而且,她是前十位里唯一的女性作家。这位女性堪称英国之骄傲。她创造出了一大批的人物,开启了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小说高潮。

【二】创作背景

简·奥斯丁1796年到至1797年间写成此著,写作地点都是在英国的汉普郡的史蒂文顿(Steventon Rectory)。1811年,奥斯丁校正,原书名叫《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s),不过后来更改名为《傲慢与偏见》。书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有傲慢与偏见的表现,并不能说傲慢代表达西,而偏见代表伊丽莎白。1813年,由白丘(Whitehall)的军方图书馆(Military Library)出版社的艾格顿先生(Mr. Egerton)出版。此出版社在1811年出版了简·奥斯丁的著名小说《理智与情感》,口碑不错,遂决定出版《傲慢与偏见》。

【三】内容介绍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之一。故事发生在18世纪英国的一个小镇上。作者在本书中描述了四段不同的婚姻,分别是简和宾里的婚姻、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莉迪亚和威克姆的婚姻、卢卡斯和柯林斯的婚姻。这四门婚姻中,他们结婚的目的和结果都不相同,作者也借着这不同的四门婚姻来表现她自己的观点: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1.简与宾利

简(Jane)是班内特夫妇的大女儿,是五个姐妹中最漂亮的一个,性格随和,举止有礼。虽宾利先生(Bingley)与简互生爱意,但由于简生性沉稳娴雅,害羞内向,她并没有将这种感情流露出来,使得达西先生(宾利的好朋友)误以为简对宾利毫无感情,达西虽然欣赏伊丽莎白,但却无法忍受她的母亲以及妹妹们粗俗、无礼的举止,担心简并非是钟情于宾利,便劝说宾利放弃娶简,并且宾利先生的姐妹希望宾利可以迎娶达西的妹妹,从而铺平自己与达西的婚姻之路。在妹妹和好友达西的劝说下,宾利不辞而别,去了伦敦,但简对他还是一片深情。不过,好在经过一番波折之后,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是小说中的第一桩美满的婚姻。

简对世界怀着美好的期望,从不轻易论人是非,当她听说别人的丑态时,她的第一反应是可惜,而不是痛恨。宾利先生对所有人彬彬有礼,开朗健谈,在舞会上,他积极的跳舞和交谈,内心的思想从不被门第观念所羁绊,对简一往情深,二人宽容随和的性格使得他们的生活和谐美满。

2.伊丽莎白与达西

达西先生(Darcy)是宾利先生的好朋友,他出身名族,家产巨大,风度翩翩,一表人才,他虽不如宾利那么随和,但比宾利先生更加敏锐。举止粗俗的人,他是不屑于交谈的。不了解他的人常误以为他目中无人,很是傲慢。伊丽莎白(Elizabeth)是班内特夫妇的二女儿,她虽不如简美丽,却机敏聪慧,谈吐不俗,讨人喜爱。二人初次见面就很不愉快。随着故事的发展,达西逐渐爱上了伊丽莎白。但他觉得伊丽莎白的母亲与妹妹举止粗俗不堪,出身卑贱,地位低下。他不肯屈尊俯就,于是将这段感情藏而不

2

露。伊丽莎白认为达西傲慢无礼,再加上威克姆(Wickham)的中伤,对达西偏见日深,深恶痛绝。达西无法抑制对伊丽莎白的感情,向她求婚,遭到伊丽莎白的断然拒绝和怒斥。两人在相互的交往中加深了解,在得知达西的真实品性之后,伊丽莎白的偏见也随之冰释,并随之生出爱慕之情。误会得到消除,两人喜结良缘。

这是本书中一段迂回曲折,波澜起伏的爱情故事,也是贯穿本书的主线。他们的婚姻建立在相互了解,相互爱慕的基础上。是当时社会里典型的理想婚姻。伊丽莎白聪慧过人,不畏世俗,不屈从于达西的姨母凯瑟琳(Catherine)夫人,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追求自己的幸福。她性格倔强,从不在任何人面前低头,她曾在凯瑟琳夫人的质问下这样回答:“最小的妹妹和最大的姐姐都有享受青春快乐的权利,因为姐姐们无法早嫁,妹妹们就不能出来社交,我认为这对妹妹们是相当苛刻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能有这样的想法实属罕见。达西检讨了自己过去的行为,转而对伊丽莎白的家人礼貌有加,热情关注,可见对伊丽莎白用情之深。他们婚后的生活甜蜜有趣,是本书的另一桩美好婚姻。

3.莉迪亚与威克姆

班内特夫妇的第五个女儿莉迪亚(Lydia),虽然年龄最小,却有些早熟。她生性放荡,胆大粗野。在军官驻扎在小镇附近时,她乐于与他们交往,享受男人殷勤的追求。她与青年军官威克姆谈情说爱,最后居然与其私奔。后经达西先生搭救在免于身败名裂。威克姆外表英俊,俨然绅士,本质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浪荡子,他债台高筑,曾因为钱财引诱达西小姐。他们婚后感情一落千丈,二人同床异梦,经济拮据,生活不幸,经常向他们的姐姐伊丽莎白求助。

这是简·奥斯丁笔下的一桩以美貌和情色为基础的不幸婚姻。

4.卢卡斯与柯林斯

柯林斯(Collins)先生是个愚蠢势力的小人,他因要继承班内特先生的财产而深感不安,想在5个姐妹中挑取一个作为自己的妻子,以此作为补偿。在遭到伊丽莎白的拒绝后,柯林斯马上向伊丽莎白最好的朋友卢卡斯(Lucas)小姐求婚。最后和卢卡斯结为夫妇。 卢卡斯小姐年满27岁,既不漂亮又没有财产,她像当时大多数女性一样,“她既不看中男人,又不看中夫妻生活,一贯只把结婚当作她自己的人生目标。”她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舒适的家。她最终成为了牧师住宅的主妇,两人之间毫无婚姻幸福可言。这是一桩“牺牲一切高尚感情,来屈就世俗利益”的不幸婚姻。

以上即是《傲慢与偏见》里的四段婚姻,但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这些都是陪衬,用来与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理想的婚姻相对照。如卢卡斯和柯林斯尽管婚后过着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这种婚姻实际上是掩盖在华丽外衣下的社会悲剧。作者借助班内特家庭的缩影折射出18世纪的英国乡村当时的社会婚姻意识, 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婚姻悲剧在那一时代是很普遍的,班内特家庭发生的事情只是当时社会婚姻意识的一个代表。究其根本原因,很简单,即那个时候的封建势力相当强大,妇女地位低下,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生活圈子相当狭窄,根本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与婚姻,社会的不平等性成了那一时代的婚姻典型,享受爱情是一种奢侈,嫁一户有权钱的人家才是值得贺喜的大事。妇女没有工作,没有得以维持生计的能力,只有依靠婚姻这条路来为将来的生活来源做打算。这是解决将来生计的最普遍、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书中所描写的,每一位太太在后半生最大的愿望便是嫁女儿,让她们未来在丈夫的资产庇护下得以生存。这与本书篇首“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凡是有钱的单身汉,都需要一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呼应,所以郡里一旦来了一位有钱的绅士,母亲们便把他看作是自家某个女儿理所应得的财产。这也自然而然的说明了当班纳特太太得知伊丽莎白拒绝柯林斯的求婚后为何十分气愤,责怪女儿不明智的原因。以柯林斯在金钱方面的条件而言,可以保证伊丽莎白将来有安定、温饱的生活,在其母亲看来,放弃这样一棵“摇钱树”是一种无理取闹。在她年轻的时候,也是通过婚姻来衣食无忧,现在她更有义务要求女儿们以此获得“幸福”,没有原因,这是她的过来经历,是一种规律,是英国社会当时的婚姻法则。这便是那一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婚姻怪圈便是金钱至上的一个体现。

《傲慢与偏见》以社会女性主义观点切入,检视奥斯汀的社会背景,探索社会环境如何影响女性在

3

面临婚姻时,内心的焦虑与挣扎。就社会女性主义者而言,物质环境为塑造女性婚姻意识的决定因素。事实上,婚姻,就小说人物而言,为一个阶级交换与经济交流的市场。为了达成结婚的目的,女性人物擅于把自己转化成商品,展示其外貌与才艺,吸引男性目光。此一时期女性受到社会价值的鼓励,利用其女性特质来赢得婚姻伴侣。虽本书通篇是伊丽莎白幽默的俏皮话,可是这种俏皮话之下覆盖隐藏的却是那一时代的人们无尽的苦恼、不满、遗恨。或许不幸、不平等太多了,变成了麻木,于是令人羡慕、认可的“幸福”背后,堆砌着的是金钱、泪水、悔恨、遗憾,唯一没有的便是真爱。作者崇尚的是自由自主的婚姻,作者用辛辣的笔锋嘲讽世俗,通过自己的笔塑造出伊丽莎白这一进步形象来告诉读者,像宾利夫妇与达西夫妇那样理想的婚姻是可能出现的,并且鼓励人们去勇敢追求理想的婚姻与生活。

4


第二篇:《傲慢与偏见》英文读书报告


A Book Report on Pride and Prejudice

Name: Class: Date:

Author: Jane Austen

Publisher: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Place of publication: 北京 Time of publication: 1997

Summary:

Small squire Mr. Bennet had five unmarried daughters, and his wife Mrs. Bennett was busying seeking rich single men for her daughters. Then, Bingley and his friend Darcy’s arrival made Mrs. Bennet very happy, because she thought her daughters would marry them. Though Bingley liked her daughter Jane, Bingley’s family did not like them to get married and Bingley’s sister wrote a private letter to Jane, saying deliberately that Bingley had fallen in love with other girls. Jane was extremely grieved at this. What’s worse, Elizabeth had misunderstood Mr. Darcy very much, and she refused his love. Fortunately, with Elizabeth’s aunt’s help and Elizabeth’s true emotion, all the misunderstandings had clarified. Bingley courted Jane and Elizabeth accepted Darcy’s love. They all led a happy life.

Thoughts and feelings:

When I first read this book, I was only 10 years old. I read it as a normal story. I didn’t know what the meaning of the book’s name and I just knew they all had a happy ending. So when I read it 10 years latter, I felt a little funny about myself. And now, I have known the real meaning of this book.

The first sentence in this book is very impressive. It read “It is a truth well known to all the world that an unmarried man in possession of a large fortune must be in need of a wife”. The undertone is very clear: The foundation of marriage at that time is not emotion but possession. Although this book tells a love story, I have found that the marriage in this book is not the result of love, but the result of economic need. After reading this book, I know one truth: a poor woman must be in need of a husband, particularly a very rich man, such as Elizabeth’s friend Charlotte.

I hate Mrs. Bennet very much; I can’t forget how eager she wanted to marry off her daughters. If she thought the man was rich enough, she asked her daughters to marry him without thinking, just because money. Fortunately, Elizabeth and her father are wise enough. Elizabeth could refuse her mother’s absurd require, and think everything herself. Though she misunderstood Mr. Darcy, she still showed her admire bravely and gained happiness at last.

Money can not determine everything, and true love is pure.

更多相关推荐:
《傲慢与偏见》读书报告

傲慢与偏见读书报告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故事发生在一个闭塞的乡村小镇小乡绅班纳特先生有5个女儿而班纳特太太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就是为他的5个女儿找到合适的丈夫为此她整天东跑西窜忙个不停但是她们住的地方太偏僻一...

英文读书报告《傲慢与偏见》

AReadingReportofPrideandPrejudiceClass7,20xxBOOKINTRODUCTIONPrideandPrejudiceisoneoftherepresentativework…

傲慢与偏见读书报告

琼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xx年读书报告题目傲慢与偏见读书报告学院人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20xx级学生姓名周静学号1320xx69指导老师刘琼日期20xx年5月傲慢与偏见读书报告书名傲慢与偏见又名最初的印象...

读书报告 傲慢与偏见 英文

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英语专业(20xx级)读书报告学号_20xx013041____姓名___潘圣玲______班级___英语118班___专业____英语_________完稿日期_20xx/12/8___成…

傲慢与偏见读书报告

傲慢与偏见读书报告内容概要这部小说围绕小乡绅班纳特五个待字闺中千金的爱情和婚姻展开从多个角色多个立场讲述了当时英国社会的恋爱观和婚姻观例如女主角伊丽莎白的大胆豪放和忠于内心简的温婉娴熟和矜持班纳特太太的庸俗和想...

傲慢与偏见读书报告

傲慢与偏见读书报告书名傲慢与偏见作者简奥斯汀作者简介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汀没有上过正规学校但受到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

傲慢与偏见读书报告

傲慢与偏见读书报告英语131楼晓颖1132520xx2在写傲慢与偏见这本书的读书报告的时候我看了一部有关作者的电影叫成为简奥斯丁虽然傲慢与偏见这本书我才看到三十章内容也才描述到伊丽莎白与达西姨母的第一次见面不过...

傲慢与偏见读书报告

傲慢与偏见读书报告,内容附图。

傲慢与偏见读书报告

指导老师徐信学号5B111111姓名肖翠翠

傲慢与偏见读书报告

姓名王利利班级一班学号20xx060641004日期20xx53ABookReportonJaneAusten17751817wasanEnglishnovelistwhoseworksofromanticfi...

傲慢与偏见 读书报告

TheBookReportofPrideandPrejudiceAbstractPrideandPrejudiceisaverypopularnovelbyJaneAustenanditwasreadwidelyalloverth...

傲慢与偏见读书报告

ReadReportofPrideandPrejudiceJaneAustenisaworldfamouswomanwriterwhohasthesamepositionasShakespeareinliteratureSheli...

傲慢与偏见读书报告(4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