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叙述特点

时间:2024.5.13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叙述特点

——以纪录片《台北故宫》为例

● 刘红平 胡明华

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而本文研究的是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从19xx年至今,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上世纪90年代后,业界对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展开了全新的思考和实践,其中就包含了对其解说词的应用、作用和特点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下面笔者就纪录片《台北故宫》中的解说词来分析新时期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叙述特点。

非独立性

纪录片的解说词不具有独立性,它与画面、文字和其他元素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从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19xx年,另有一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九周年》)到80年代的《话说长江》(19xx年),我国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都具有这样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脱离具体的电视画面,解说词可以独立成篇,画面是根据事先已经写好的、自成一体的解说词硬套进去的,成了解说词的附属品。而影视实际上是偏向视觉的,以动态画面为最主要的表现元素。但是,那时中国纪录片由于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控制,思想先行,忽视了纪实性和艺术性的本质特征以及电视媒体的物理优势等。

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电视纪录片经历了转型,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突破。技术上,ENG设备的采用使声画合一成了普遍的方式;观念上,纪录片的

纪实本质得到了回归,①对“真实”的理解不断深入。ENG设备是一种使拍摄的画面能拾取现场人物声音和自然音响的技术,它改变了从前纪录片主要靠解说词、组织拍摄和补拍的局面,更突出了画面的主体性,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也有助于摆正解说词在纪录片中的地位。在《台北故宫》的每一集里,都有现场采访的同期声和现场效果声(如音响声),它们代替了解说词来诠释画面的意义,或者接着解说词来讲述讲述者经历过的故事,从而使得电视叙事的手法不停地变换。

另外,观念上的改变,即纪录片纪实本质的回归,使大家更注重画面对纪实的作用,能用画面表达清楚的,就尽量不用解说词。因为在人们的意识里,画面的真实感更强,而解说词是很主观的,解说词越多,个人或者团体的思想介入就越深。从纪录片发展的这样一个趋势来看,解说词只能是一个起补充作用的电视元素,是不独立的。

故事性叙述

在一部纪录片中,往往会在以人物或事件为主轴的基础上引出一个个的故事,以增加可看性。解说词既具有高度概括的功能,又能进行细腻的描述。如果我们以讲故事的思维来写解说词,注入说故事的元素,注意设置悬念,将情节安排得详略得当,并且跌宕起伏,则可以紧紧吸引住观众“探知事实真相”的欲望。以《台北故宫》的第十集《云山深处》为例,该集主要讲述的对象是一批运往台湾的古画精品。这集是怎么突出它的故事性的呢?首先,解说词讲述了一个具有冲突的事件:19xx年,台北故宫门前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台湾岛内的各大媒体也闻风而动。接着导入当时台湾民众在台北故宫前的影像资料,并伴有同期声,“救国宝,为我们的文化尊严我们站起来”。随后是资料中这样一段记者的报道,“故宫把30年不曾离开故宫的稀有珍贵国宝借展到美国,立刻

引起许多艺文人士的抗议”,然后,通过这样一句过渡性的解说词,“和19xx年中华瑰宝展坎坷的开场相比,19xx年那次国宝赴美展的出行却显得十分平静”,然后很自然地讲到19xx年的赴美经历。通过这样一个倒叙的方式,将与古画有关的最近的冲突放在前面,形成一个小高潮,吸引住观众,然后再回溯过去的事件,故事感明显增强。

设置悬念

所谓“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遭遇、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在电视纪录片中设置悬念,就是为了激活观众“紧张与期待的心情”。纪录片的悬念可以由画面、文字、声音等元素共同构成,其中,解说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台北故宫》的第一集《国宝迁台》是以追溯一个历史事件开始的,它首先展现给观众一个风高浪涌的画面,画面上还有一批贴着封条的神秘箱子,那一刻,一曲杀气很重的音乐也适时地响起。同时配有这样的解说词:“19xx年12月21日,在南京下关码头上,静静地躺着七百多个神秘的箱子,它们正在等着离开这个港口。”就是故意不告诉我们这里面是些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久,国民党海军中鼎号运输舰悄然驶进码头,它将执行一个极为秘密而特殊的任务。”同样对此引而不发。这样的开头使该片充满了吸引力,观众内心必然会产生看下去的冲动。如果没有这些解说词,观众们将会因为不知道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而陷入茫然,而这几句充满悬念意味的解说,让我们意识到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即将发生,我们的心理期待也应运而生。这里的悬念还有一个好处,形成了一个时间上的错觉,让我们感觉事件是即将在我们的注视下发生,而不是已经发生,从而给人一种“亲历”整个事件的错觉,所以观众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渲染情感与意境

电视纪录片的一个本质是“纪实”,它和新闻一样,讲究事物的真实性。但是,纪录片还有一个本质就是它的艺术性,它可以调动一切电视元素来为片子服务,并且可以借用文学、艺术的多种表现手段。在电视纪录片中,往往是以讲故事的方法来结构整部片子。有故事情节,有冲突,有细节描绘,有情感和意境等,而这些效果都需要靠解说词与画面、背景音乐等的配合来实现。另外,纪录片主题深刻,情感丰富,更关注人物本身,它往往在大的时代背景下,于细微处凸显它的人文关怀。这就需要解说词进行情感和意境的渲染,以此达到表现主题、感染观众的目的。

在《国宝迁台》这一集的结尾,全景式地再次提到了一些重要的人物。解说者站在今天的时间轴上,对60年前的他们做简短的一两句交代,将他们背井离乡几十年的艰辛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辛苦有物质的,更有心灵的。片子首先导入一个波涛汹涌、飘渺无际的大海,然后解说词响起:“60年过去了,曾经伴随着文物来到台湾的人们,大多数都已离开人世。60年前,几乎所有人,在踏上台湾土地的那一刻,都以为这里只是他们短暂停留的一站。杭立武后来一直生活在台湾??他再也没有踏上过祖国大地的土地;高仁俊到台湾的时候,只带了一身衣服;那志良到台湾后,劝大家不要买木质家具,以免回北京时扔了可惜;庄灵的父亲庄严去世前还在和小儿子念叨,自己终生的遗憾是没能把这些宝贝再带回北京去??”在每提到一个人物时,会在飘渺不定的大海这个背景上闪现出他的照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听到浪花肆虐咆哮的声音,随后,解说词完毕,音乐起,片子定格在这样一个画面中:落日余辉下,一叶孤舟摇曳在浩瀚无际的海面上。片子结束。在这个过程中,解说词以排比的句式很抒情地呈现给我们,将这些背井离乡之人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表现得非常形象、感人,这无疑会给观众带来极大的感触。

以上四点基本上廓清了时下解说词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作用与意义,但因为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纪录片和纪录片的解说词也是这样,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显现出不同的特征。

注释:

①吕萌 左靖:《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参考文献:

①付娥:《电视解说词写作的艺术追求》[J],《新闻爱好者》,20xx年8月(下半月)

②刘春学 孙海生:《专题类节目解说词的写作[J],《新闻传播》,20xx年,第9期

③马力 唐弘:《纪录片〈故宫〉解说词的故事性叙述》[J],《电视研究》,20xx年第11期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第二篇:电视纪录片中解说词的重要作用


电视纪录片中解说词的重要作用

马小虎

银川市宁夏大学教育学院07教育技术 750021

摘要:解说词是电视纪录片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区别于电视画面的另一种对纪录片信息表达的有声语言。解说词可以弥补无法展现的内容,也可以在有限的画面空间里,运用解说词创造无限的画外空间。文章以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为主线,总结解说词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作用。

关键词:纪录片 解说词 画面 电视纪录片是由画面和声音组成,一部富有影响力的纪录片离不开富有情感和连贯性的解说词。解说词是以文字媒体的形式进入声画影像,这使得它既不同于标准的文字媒介,又要考虑到配合画面,才能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完美地展现电视纪录片的魅力。纪录片来源于生活,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电视纪录片的内容是在视觉和听觉的共同感知中发展的。当画面与自然语言组合在一起,实现视听结合时,在画面和解说之间表现出某种带有规律性的关系。这种带有规律性的关系,是“声画语言结构."[1]

一、 解说词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叙事作用

纪录片是叙事的艺术。在叙事过程中,为了使观众迅速地了解事件的概括,对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进行交代。是离不开解说词的。例如:在纪录片《舟舟的世界》中,解说词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以舟舟对音乐的追求,舟舟是一个弱智的孩子,具有先前性的疾病。通过舟舟对音乐的追求为主线,舟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舟舟对音乐的热爱,能够反应一种精神,同时也能够反应一种社会的力量。如果没有解说词,像《舟舟的世界》这部纪录片,我们只能体会到舟舟是一个残疾人,但不能更多的知道舟舟背后的故事和舟舟的生活。

[1] 李佐丰著.电视专题片声画语言结构[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xx年12月第1版。

在纪录片《西藏的诱惑》里,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西藏的美景和西藏的布达拉宫。如果没有解说词,我们根本不能够知道四个摄影家对西藏的不断追求,不断的拍摄的经历。片中有这样一组画面 :"山上的野草,草原上的骏马在吃草,忙忙大海"。而解说词是这样的写道:"像山野诱惑春风,像草原诱惑骏马,西藏对人的诱惑,那样难以摆脱,对敢于追求的艺术家来说,像大海诱惑江河。"解说词紧紧扣着画面,用一种比喻的方式说明,西藏的诱惑不紧紧是一种西藏的人文景观,更多的是艺术家对西藏的追求,更加体现了纪录片的主题。

二、 解说词可以弥补和补充电视纪录片的画面作用

很多纪录片都要回顾过去的历史事件,但由于过去的电视技术和技术人员,不能够完整的记录当时的历史画面。这样就不能够让观众通过画面了解事件,因此就有靠解说来展现,让观众通过视觉的感官,知道过去所发生的事件。弥补画面不足,补充画面没有拍到或不能拍出的内容。由于纪录片的本质是真实,是非虚构,一些画面错过了拍摄时机没有拍到,或者是事件已经发生了,除了重现不可能再有别的办法可以拍到。比如事件发生地背景、社会环境,比如某个人以前的经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等。所以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只能以解说来反映事件,这样能够说明事情的内容,更能够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性,不违背纪录片的真实性,因为真实是纪录片的核心。有的人错过了新闻或真实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而特意营造气氛,布置场景,弥补拍摄,这样脱离了记录片的真实性,不合乎伦理道德。所以解说词可以弥补画面的缺失和不足,能够更好的表达事件的完整性。 运用长镜头,特性镜头加以表现和突出要对解说词画面的补充,使观众对细节产生深刻的印象。

三、 解说词在电视纪录片中整合画面信息,创造明确的指示关系

(一)放大画面的信息点,强调突出关键性细节:

在纪录片《半个世纪的爱》中,画面上是孔罗荪先生家中门庭上悬挂的小风铃,平常的家居饰物,观众一般不会在意,但是解说却捕捉到了,解说词是这样的“门庭上的风铃叮叮当当地响了起来。我们有些奇怪,风铃为什么要挂在那里呢?孔老告诉我们,是要挂在那儿,

因为只要老伴在屋子里一走动,它就会响起来。它一响,我心里就踏实了。”本来只是一个风铃,如果没有解说,观众就把它当做平常的饰物了,就不能凸显出孔老对老伴的深沉爱意了。解说一强调,立刻让观众感到小小的风铃也是充满了浓情蜜意的。让观众心里温馨。

(二)对无序画面信息进行整合

在纪录片《半个世纪的爱》中,记者在采访京城一对老年夫妇,几个放学的小孩子从门口走过,无意中闯进了镜头,这本来是与主题无关的,但是解说词却巧妙地利用了这些孩子,根据主题需要对画面进行了整合。画面配的解说词是这样的“胡同里的孩子放学了,蹦蹦跳跳的。也是一个小女孩,她忘记跟同学们打招呼了。当然,她不会特别关注对面院里的这一对老人,更不会想到老人也曾经蹦跳着走过和她一样的童年。”通过解说,不但把小女孩和老人联系起来,使画面中出现的人物都围绕住主题。同时还表达了丰富的哲理内涵,把生命的轮回交替和生活的沧桑巨变带来的无限感慨表达的淋漓尽致。老人也曾经有过纯真烂漫的童年,而现在还是童年的小女孩总有一天也会长大,变老。生命就是这样轮回,而正是有了这样的轮回,人类社会才能生生不息。

四、 解说词在电视纪录片中抒发情感的作用 在记录片中,都是以记录生活为主,从目前的纪录片看来,没有哪一部纪录片可以摆脱人为的参与。或多或少都残留着创作者的思想印迹。由于画面的有限性和局限性,无法完全地展现创作者的意图,只有运用解说词来加以对画面内容的延伸。

例如:纪录片《话说长江》其中有这么一段解说词:多少年过去了,长江一直不知疲倦地流着、流着,她既不因寒暑的变易而枯竭,也不因长久的奔流而停滞;她用甘甜的乳汁浇灌着千顷肥沃的土地,陶冶着中华儿女纯朴坚强的性格。作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长江儿女对母亲河的深情,使纪录片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富有一定的情感,这就是解说词的作用。

五、 解说词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引力"作用

记录片是以声画为主,在纪录片中声音包括很多:同期声,解说,音乐,音效、音响等。但解说词是非常重要的,一段富有文学的解说词,可以吸引观众的听觉,提高纪录片的内在价值。

总结:

解说词在纪录片中有着不可缺失的作用,合理的解说,美妙的解说词,给观众有着不同的听觉享受,但解说不能从纪录片开开始到结尾一直解说,这样就是去了画面的逻辑性和画面的实效性,所以恰大的运用解说词不仅可以增强纪录片本身的氛围,而且可以使得观众更好的理解纪录片和纪录片所讲的内容。

解说词要根据画面的内容和所剪辑的画面内容来写,如果事先写好解说词,再拍摄画面,这样会造成画面的不完整性。解说是纪录片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在纪录片的制作中一定要运用好解说词。

参考文献

[1]姚冶兰著 .《电视写作教程》.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徐舫州著 .《电视解说词写作》.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4

[3]谭天、 陈强编著 .《记录之门》.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7.8

[4]徐舫州.《电视解说词写作》.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5]高峰.《对电视解说词的解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xx年版

[6]温化平著.《电视节目解说词写作》.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xx年3月第二版

[7]何日丹主编.《电视文字语言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xx年5月第1版

[8]张静民著.《电视节目创作与编导》.暨南大学出版社,20xx年7月第1版

更多相关推荐:
电力局工会标准化建设工作汇报纪录片解说词

扎实开展工会标准化建设服务企业中心工作推进工会工作创新------电力局工会标准化建设工作纪实卫运河畔的故城县位于两省三市交界处,南邻清河县、南宫市,北接景县,西与枣强县以清凉江为界,东与德州市的德城区、武城县…

cctv纪录片《敦煌》解说词

cctv纪录片敦煌解说词纪录片敦煌十集篇目第一集探险者来了第二集千年的营造第三集藏经洞之谜第四集无名的大师第五集敦煌彩塑第六集家住敦煌第七集天涯商旅第八集舞梦敦煌第九集敦煌的召唤第十集守望敦煌第一集探险者来了你...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

解说词是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写好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是电视台编辑记者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电视工作者应该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这里本文不想对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写...

纪录片解说词

在路上开篇镜头的字幕选择从这里开始幸福也从这里开始那年我大学毕业从七月流火的南方来到清爽大连工作当时只为了心里的足球情结和苏小明军港之夜中轻轻摇动的战舰当然看不到年轻的水兵在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却一路看到了许多...

央视纪录片京剧解说词

1京剧第一集历史的晨钟暮鼓送走了这座城市弦歌相伴的遥远岁月而京剧舞台上的这份热闹与绚丽其实从来就没有在这座城市真正离去对于那些有情和无情的岁月里京剧之对于大多数北京人中国人即是各层人士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的一种生活...

纪录片解说词对纪录片的意义和作用

纪录片作为使用影像记录外在客观世界的一种影视作品单纯运用镜头画面往往难以达到记录世界的目的相对于纸质记录方式而言镜头往往只是从现象上去记叙而无法去使人更深层的理解通过听觉从外部世界获得信息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这...

纪录片解说词的艺术表达

纪录片解说词的艺术表达在声画兼容的纪录片视听空间里画面的主体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声音语言特别是解说词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它对纪录片画面中上下的穿缀历史的阐述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叙述主题的升华情感的抒发意境的烘托和气氛的...

记录片解说词

网站主页gt配音文稿gt历史文化解说词历史文献记录片解说词发布时间20xx0112本文来源于互联网由传媒配音收集整理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一般来讲新荒出放之后形成的村屯都是人口自然聚集的结果而通辽城的形成却在放荒...

解说词在人文自然类纪录片中的重要性

J07091225杨漩纪录片的创作黎力老师20xx1030解说词在人文自然类纪录片中的重要性以世纪台湾为例摘要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而纪录片的解说词是区别于画面的另一种...

10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

10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日期20xx1020161300作者来源东方财富网10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第一集解说词当下公司无所不在的影响力令世人震惊在数百家乃至数十家跨国公司左右着世界经济运行的今天公司已成为最重...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叙述特点——以纪录片《台北故宫》为例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叙述特点以纪录片台北故宫为例刘红平胡明华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而本文研究的是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从19xx年至今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上世纪90...

纪录片解说词的艺术表达

纪录片解说词的艺术表达在声画兼容的纪录片视听空间里画面的主体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声音语言特别是解说词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它对纪录片画面中上下的穿缀历史的阐释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叙述主题的升华情感的抒发意境的烘托和气氛的...

纪录片解说词(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