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我要调查网

时间:2024.4.29

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我要调查网

亲爱的同学:您好!欢迎您参加这次测试。测试中的问题是为了对您的情况做些了解,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此,所有问题既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认真回答,希望您珍惜这次了解自己的机会。

1.是否存在听力障碍 [单选题]

○ 是

○ 否

2.所在年级 [单选题]

○ 大一

○ 大二

○ 大三

○ 大四

3.您的性别 [单选题]

○ 男

○ 女

4.您的专业 [填空题]

5.学院 [填空题]

6.家庭所在地 [单选题]

○ 城市

○ 农村

7.1表示“完全不符”,2表示“基本不符”,3表示“不能确定”,4表示“基本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 [矩阵单选题]

1 2 3 4 5

1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段 ○ ○ ○ ○ ○

2 我喜欢学习 ○ ○ ○ ○ ○

3 我觉得心理测验很有趣趣 ○ ○ ○ ○ ○

4 我能准确估计我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状况 ○ ○ ○ ○ ○

5 我能准确估计我和异性的关系状况 ○ ○ ○ ○ ○

6 我很少错误估计我与他人关系的亲密度 ○ ○ ○ ○ ○

7 我能准确估计自己的人缘 ○ ○ ○ ○ ○

8 我能从有限的信息中准确理解交往者的意思,即使交往者是陌生人 ○ ○ ○ ○ ○

9 我能准确估计我与老师的关系状况 ○ ○ ○ ○ ○

10 我很清楚,自己能否有效控制过激情绪,使交往顺利进行 ○ ○ ○ ○ ○ 11 我很清楚自己的交际能力如何 ○ ○ ○ ○ ○

12 我很清楚,自己是否善于与人交往 ○ ○ ○ ○ ○

13 我很清楚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程度如何 ○ ○ ○ ○ ○

14 我很清楚自己的仪表容貌对别人是否具有吸引力 ○ ○ ○ ○ ○ 15 我很清楚自己能否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 ○ ○ ○ ○

16 我能通过交往者的肢体语言来准确理解交往者的想法 ○ ○ ○ ○ ○ 17 周围的人常常说我善于“察言观色” ○ ○ ○ ○ ○

18 我能准确理解交往者的意思,即使交往者是不太熟悉的人 ○ ○ ○ ○ 19 以前无所不谈的朋友与我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我不知道是什原因所致 ○ ○ ○

20 与周围的人相处不和谐时,我常常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所致 ○ ○ ○ ○ ○ ○ ○○ 21 室友疏远我时,我常常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所致 ○ ○ ○ ○ ○

22 同学以异样的目光看我时,我常常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所致 ○ ○ ○ ○23 以前的好友疏远我时,我常常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所致 ○ ○ ○ ○ ○24 我能够主动与老师交谈 ○ ○ ○ ○ ○

25 我能够主动与同学交往 ○ ○ ○ ○ ○

26 我能够主动同周围的人打招 ○ ○ ○ ○ ○

27 在谈话陷入尴尬时,我往往主动寻找双方感兴趣的话题来打破僵局局 ○ ○ ○

28 我能够主动向身边的老师和同学请教我不懂的问题 ○ ○ ○ ○ ○ 29 我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 ○ ○ ○ ○

30 我能简单、明了地描述一件复杂的事情,使大家都能听懂 ○ ○ ○ ○31 我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 ○ ○ ○ ○

32 我能很好地表达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 ○ ○ ○ ○

33 我能简单、明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 ○ ○ ○ ○

34 即使交往者的行为不太礼貌,我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善 ○ ○ ○ ○ ○35 即使同学的行为显得有点过分,我也很少发怒 ○ ○ ○ ○ ○

36 即使他人使我很难堪,我也很少表现出粗暴的行为 ○ ○ ○ ○ ○ 37 即使与不太喜欢的人交往,我也会很友善 ○ ○ ○ ○ ○

38 父母不高兴时,我能够设身处地地体会到父母的情绪感受 ○ ○ ○ ○39 当好友为某事感到高兴或难过时,我会不由自主地和他一起 感到高兴或难过 ○ ○ ○

40 在与他人交往时,我能很快进入到他人的情绪世界,与他人产生共鸣 ○ ○ ○

41 当同学感到烦恼时,我往往也会有相同相似的感觉 ○ ○ ○ ○ ○ 42当室友为某事感到悲伤时,我也会情不自禁地有这种感觉 ○ ○ ○ ○43 我所有的习惯都是好的 ○ ○ ○ ○ ○

44 我从没有将废纸扔在地上 ○ ○ ○ ○ ○

45 我从没有将自己的过错推给别人 ○ ○ ○ ○ ○

46 在与人交往中,当要出现冷场或尴尬场面时,我能敏锐地意识到 ○ ○ ○47 人际互动的情景发生变化时,我能敏锐地觉察到 ○ ○ ○ ○ ○ 48 我能敏锐地意识到,不同交往类型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 ○ ○ ○ ○49 交往对象的态度发生变化时,我能敏锐地觉察到 ○ ○ ○ ○ ○ 50 交往中,当有人心怀不轨时,我很容易觉察到 ○ ○ ○ ○ ○

51 我能巧妙地转移话题,以避免别人提出的尴尬问题 ○ ○ ○ ○ ○ 52 我能同时照顾不同类型人的需要,使交谈气氛融洽 ○ ○ ○ ○ ○ ○ ○ ○○ ○ ○ ○○ ○○ ○ ○

53 我能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尴尬场面的气氛变得活跃 ○ ○ ○ ○ ○

54 我能够使用多种方法,使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人与我愉快地交谈 ○ ○ ○ ○ ○

55 我经常回顾、审视自己的交往行为 ○ ○ ○ ○ ○

56 我经常审视自己的交往方式是否合理 ○ ○ ○ ○ ○

57 我经常审视自己的交际语言是否恰当 ○ ○ ○ ○ ○

58 我经常审视人际交往的内容是否合适 ○ ○ ○ ○ ○

59 我经常反思自己的自我认识是否客观、合理 ○ ○ ○ ○ ○

60 我经常反思在人际交往中自己是否主动 ○ ○ ○ ○ ○


第二篇:大学生人际信任调查


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和成因的调查研究

摘要:采用人际信任量表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150名大学本科学生进行测查,用以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不容乐观;不同性别、地域、是否独生子女不存在显著差异,大一与大二的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研究,了解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的成因,对于学校和家长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信任 现状 成因

一、引言

信任是影响个体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是个体社会适应的重要标志。其中人际信任是信任确立的最原始和最基本的形式。人际信任的定义有很多,国内研究多采用Rotter 对人际信任的定义认为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若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期望。正常的交往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对他人的怀疑、不信任、不真诚会使个体不能很好的投入工作和学习中,也会使个体不能与他人很好的合作和共处。人际信任可以减少处于人际互动过程中个体间由于时空分离所造成的距离感,它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大学阶段是个体信任形成、发展的 重要阶段,同时又是未完全发展的成熟阶段。有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对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1]现阶段社会上一连串危机人际信任水平的现象正不知不觉的影响着大学生人际信任感的形成。例如从贪污腐败到“豆腐渣工程”, 从假药、假酒、毒馒头到假学历假文凭等等。通过个人的亲身体验也发现周围的同学和朋友们的人际信任水平不容乐观。为此,我组决定采用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从研究我校大学生人际信任现状着手进而分析和探索大学生这个群体人际信任的现状和成因,这对于学校和家庭培养大学生与人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也能为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供依据,并且帮助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采用分层随即抽样法,选取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不同专业大一到大三15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收回148份,剔除无效问卷17份,有效问卷131份,有效问卷率93%。其中男生57人,女生74人;城市学生60人,农村学生74人;独生子女58人,非独生子女73人;大一、大二、大三人数分别为44人、46人、41人。

2.研究工具

采用美国心理学者Rotter(1967)编制的的人际信任量表。该量表是用来测查受试者对他人行为、承诺或(口头和书面)陈述之可靠性的估计。共25个项目,其内容涉及各种处境下得人际信任,涉及不同社会角色。量表采取5分对称评分法,1分为完全不同意、5分为完全同意。总分从25-125分之间,中间值为75分,被试得分越高则信任度越高。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2]。

3.数据处理

用spss17.0中文版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1. 大学生被试人际信任度的整体现状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被试在人际信任度的平均水平分是78.88分,高于理论中值75分,处于中上水平,但信任度并不是很高,男生平均得分为79.79分,女生平均得分为78分,而且在性别上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人际信任上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

2.不同生源大学生在在人际信任上的差异性比较

表1:大学生人际信任生源地的差异性检验 生源地 均值 f值 t 值 显著性

城镇 78.27

1.11 0.78 0.437

农村 79.15

t检验,表1中,f=1.114,方差相等齐性,0.437>0.05,这表明不同生源大学生在人际信任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不同年级大学生被试人际信任的差异性分析

表2: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差异性比较

年级 均值 f值 显著性

大一 76.70

大二 80.69 3.99 0.003*

大三 78.85

我们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独立样本的方差是齐性的,然后对不同年级进行多重比较,不同年级在人际信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我们发现,大一和大二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比较均值发现,三个年级的人际信任度的高低依次为大二>大三>大一.

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人际信任上的差异性比较

表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人际信任上的差异性比较

独生子女与

均值 f值 t 值 显著性

非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 79.03

0.245 0.41 0.68

非独生子女 78.58

我们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进行了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结果表明f值0.245大于0.05,独立样本方差为齐性,通过均值的t检验,得出的sig值0.68大于0.05,表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人际信任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四、分析与讨论

1.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人际信任度不存在性别和地域显著差异。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大学生与女大学以及城市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在人际信任水平上基本一致。没有性别上的差异性可能是由于男女生在同等条件下成长,共同接受社会和家庭教育,平等地与人交往,形成一致的人际态度。还有可能与选用的Rotter的量表有关,Rotter的理论也认为人际信任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没有地域的显著差异肯能是由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逐渐接近于城市,农村的父母,也开始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应该说达到了相近的程度,而且大部分农村学生是在城市就读,从而农村与城市的学生人际信任,没有显著性差异

2.和以往的研究相比,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有所提升。有研究表明社会文化背景、具体任务情境、社会信任机制、中介信息传媒等对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产生重要的间接影响。[3]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当中,除了在校和同学相处,在家和父母相处,他们还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难免会与各式各样的人接触,在这些实践中他们能够不断摸索,不断地学会进行自我角色定位,不断地积累经验。因此当他们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就不再会盲目地戒备和不信任,而是能够良好地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但但不容乐观。大学生人际信任平均水平才仅比中间值75高3.88分,处于中上水平。当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 带来了整个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变迁和时代特征的发展变化, 这些对于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 价值判断和选择缺乏稳定性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冲击和压力。当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发展和变化时,便会在学习和生活方面产生各种焦虑,包括人际关系紧张、人际信任缺失等,从而使人际信任度不容乐观。

3.有研究揭示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人际信任有关[4],在本研究中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人际信任测量结果显示,大二年级的人际信任最高,大三年级的人际信任最低。并且大一与大二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对于刚步入大学的大一学生而言,来到了一个新环境,脱离父母的关照,离开了原来的同学、朋友,周围的所有东西都是陌生的,处在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中。对新环境的适应,以及对新同学、新老师、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的熟悉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对周围的环境感到不适应,使得他们对身边的新面孔产生不信任。但到了大二,随着环境的熟悉,与同学、老师的友谊逐渐建立,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对他人的戒备心理降低,人际水平也随之提高了。因此大二学生人际信任水平达到一最高的状态。大三人际信任水平有所下降,因为经过了两年的学习生活,原来对大学生活的好奇和新鲜感都下降了,并且他们有一种自认为的成熟感,认为自身比大

一、大二的学弟学妹经历过更多。但是,当看到大四的学生忙于找工作时,大三学生便会开始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着急,开始审视自己,发现该考的证没考,该过的级没过,该掌握的专业知识没掌握。面对学业上的压力以及一些挫败感,以及

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因此可能会产生焦虑,消极地看待问题,从而能人际信任水平下降。

4.人际信任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得出的是大学生人际信任在是否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非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低于独生子女。家庭因素,独生子女由于是家中的唯一孩子,受到父母,祖辈的关爱,在爱中长大的他们认为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对身边的同伴、朋友都非常信任。而非独生子女,在家中除了有父母,还有兄弟姐妹,可能会为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爱而感到难过,从而缺少爱,缺少信任。自身因素,独生子女在家中没有兄弟姐妹,生活中缺少玩伴,这促使他们走出家庭寻求伙伴,在寻求伙伴的过程中,他们渐渐地掌握了与人交往的技巧,从而会有更高的人际信任。非独生子女因为在家中有兄弟姐妹相伴,他们没有很强的交友欲望,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可能也会使他们的人际信任相对更低些。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人际信任上没有显著差异可能与大学期间相同的生活环境有关,绝大多数大学生一直是在学校度过,将往的范围有限,生活的经历单一,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共同生活学习,没有明显的交往界限。

五、小结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处于中等偏高,但不容乐观,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这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很有必要的。大学生人际信任在性别、地域、是否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特别是大一与大二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人际信任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可以从改善人际信任水平着手,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地促进建设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田可新,王秀梅,吴昊,等.年级及性别对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际关系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4):82-84.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中国卫生杂志,1999,69-100

[3]闵永胜,姚本先.大学生人际信任心理机制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2007,23(5):5-8

[4]胡利人,刘义明.大中专学生人际信任度的比较测试[J].职业与健康,2000,16(12):99

更多相关推荐:
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报告

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了解新生来校后对学校环境大学学习的适应情况了解新生目前的心理状况3了解大一新生的困难和需求以便广东医学院的学生会为同学及时地提供有效帮助二调查对象09级全体学生三调查方法此次调查...

大一新生对于大学生活适应性的问卷调查报告

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的调查报告马克思基本主义原理概论学校广西师范大学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教师资班年级20xx级小组成员韦燕丹组长梁烨潘春兰附录一关于大一新生对于大学生活适应性的问卷调...

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报告

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报告重庆大学CampE学院XxxXxxXxx20xx年12月一前言大学是广大学子放飞梦想的地方更是大学生创造永恒青春的地方但是由于高中和大学在学习生活方面有种种不同学生进入大学后在独立自主生活...

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报告 自己设计

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策划书指导教师王谦小组成员宋奡玢杞东徐泽龙念增徐鹏云前言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指大学生依据学习内外条件的变化及自身学习需要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动力与行为使自身的学习心理和行为与不断变化的学习条件相互协...

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与分析报告

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与分析报告传媒113班问卷调查燕春旭问题提出王鄀琪问题描述王月琪问题分析张爱昕问题建议许佳莹报告整理杨晓璇一问题提出的重要意义新生入学是他们大学生活的开始大学与中学相比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生活环...

大学新生校园生活适应情况调研报告

大学新生校园生活适应情况调研报告一.调查目的:1.了解新生来校后对学校环境、大学学习的适应情况2.了解新生目理状况3.了解大一新生的困难和需求,以便广州医学院为同学及时地提供有效帮助。二.调查对象:本校大一全体…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随着新学年的到来又有一批朝气蓬勃的青年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踏着追逐梦想的脚步迈入了大学的校门开始独立的生活面对新的环境他们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呢为了了解新生在角色转换中所遇到的问题帮助他及早地适应大学生活...

关于新生对大学生活适应程度调查报告1

关于新生对大学生活适应程度主办单位蚌埠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承办单位蚌埠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团总支学生会调查报告二零一二年九月十七日一调查的具体目的和方法一具体目的1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状况2了解大学新生对...

关于适应大学生活调研报告

关于适应大学生活调研报告调查方式通过询问关于适应大学生活的相关问题而得出结论调查人数10人调查问题1入学后对大连工业大学的满意度8人满意2人不满意2入学后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满意度6人满意4人不满意3你认为大学...

关于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情况的调查报告大学一年纪对每一位新生来说既是人生路上的新起点又是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转折点从高中到大学由于生活环境学习内容理想目标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大学新生的心态也会变得复...

关于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情况的调查 报告 黄煌

关于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10620xx1黄煌10心理导语告别了高中踏进了新的大学生活一切都是如此新鲜我相信很多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总是充满着憧憬但同样也意味着自己要离开父母开始自己的生活在某些意义上说来...

大学新生数学学科适应性学习的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新生数学学科适应性学习调查研究报告摘要对于数学这个学科可以说贯穿着差不多整个学习阶段到了大学不管是数学专业还是非数学专业也会接触到数学对于现在的大学新生来说特别是数学专业的新生数学学科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报告(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