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导游词

时间:2024.5.4

亲爱的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好时节来到瘦西湖游玩,我是大家的导游员霍雨佳,大家可以叫我小霍。希望大家能有个美妙的瘦西湖之旅。 旅客朋友们,“天下西湖,三十有六”,可为何唯独扬州的西湖以瘦为名呢?这可不是瘦西湖也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赶时髦哦。而是它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瘦西湖地处扬州城西郊,原名“炮山河”,亦称“保障河”,是隋唐时期由蜀同诸山之水,汇合安徽大别山东来的洞水流人运河的一段水道。远远望去,一条曲水如锦带,时展时收,犹如嫦娥起舞时抛向人间的五色飘带,形态自然动人。如果把杭州西湖比作丰满妩媚的少妇,那么扬州瘦西湖可比作清秀切娜的少女,因为杭州西湖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韵味,而扬州瘦西湖却给人几分纤柔羞怯的情意。多少年来,她那独具的魅力,不仅使扬州人民喜往乐游,也使不少海内外的文人名士为之倾倒,单单一个“瘦”字,就引出许许多多诗人的佳句。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并蜚声中外

现在呢,我们来到了我们瘦西湖之旅的第一站——御码头。御码头是当年大清皇帝南巡时登舟的地方,但在今

天看来,它几乎已没有什么皇家气派。从这一层层石级走向河边的时候,你也许根本不觉得自己行走在万乘之君专用的御道上,却觉得仿佛是从喧嚣的都市里来到了郊野的村庄。但当你迈起你的左脚,落下你的右脚的时候,你其实已经跨越过了历史的时空。用当下十分流行的词来说,就是我们也穿越了。时间无情,它把皇家的浓脂艳粉洗去,而让当年戒备森严的御码头变成了老百姓随意散步的乡间小道。 游瘦西湖,必须坐画舫,画舫是瘦西湖的特色。请大家登上画舫,开始我们的水上之旅。请大家登船时注意安全。 在画舫上,我们可以看到岸边有几间草庐和水榭,这是久享盛名的"冶春茶社",茶社为古典式建筑,临河水阁数间,金色稻草为顶,木板为壁,玻璃为窗,茶肆之间,曲廊相接,相掩于清溪翠柳之中,颇为幽静。从窗户里飘出蒸饺、干丝、蟹黄包子、三丁包子等淮扬茶点诱人的缕缕香气。朱自清先生曾在“扬州的夏日”一文对维扬茶点赞不绝口。

随着游船的行进,岸边的树木愈来愈多,湖面愈来愈开阔,空气也愈来愈新鲜。荡漾的碧波上,一座长虹似的拱桥飞架于两岸。这便是大虹桥,也是 清代文人举行"红桥修禊"的所在。虹桥景色优美,曾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在此指点江山、吟诗作颂,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迹和动人的

故事。乾隆皇帝游扬州时也作诗赞赏虹桥的景色。有一次乾隆的游船到虹桥,见一乞丐手执长竿,长竿端头置一布袋,口中念念有词,便门左右,此人在此作甚?纪晓岚忙上前答道:是一乞丐,专在河边吟诗乞讨为生。乾隆闻听下旨命令乞丐当面吟诗,乞丐不慌不忙地吟道:“三月烟花风流在,一代天君过红桥。锦帆徐牵碧镜里,落霞贫贱照天烧。”乾隆不得不感叹:“扬州乞儿尚能作此诗,果然不愧为文昌之地。”而他自己也被撩动诗兴,出诗应和:“绿浓春水饮长虹,锦缆徐牵碧镜中;真在横披画里过,平山迎面送春风。”今日大虹桥已成为进人瘦西湖的咽喉,登桥远望,不仅可见湖水如带,桃红柳绿,画航签歌,更可见远处小金山上的山亭,隐隐约约,似在招引我们,步入佳境。

请大家向岸边看去,一道长堤,逶迤北去。从虹桥直至徐园门前,全长600米。东侧是碧波荡漾的湖水,西侧为花圃,路的两边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沿途有五景,皆为清初盐商黄为蒲所筑。此景即称“长堤春柳”。每当和煦春风吹到这里时,那细细的柳丝就被染成嫩黄色,继而吐出粒粒绿珠。春意盎然时,柳叶舒展了,桃花盛开了,湖上微风吹来,那柳丝们娜起舞,树影婆婆,似青烟绿秀,漫步其间,怎不会令人人迷呢!这正如诗人陈其工所描写的:“长堤春柳最依依,才过虹桥便人迷。”

而我们的前方,也就是长堤的尽头就是我们的下一站了。好了,亲爱的旅客朋友们,我们的水上之旅到此结束,请大家收拾好随身物品随我上岸。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参观徐园、小金山、白塔以及二十四桥景区等著名景点,请大家小心登岸。


第二篇:瘦西湖导游词


瘦西湖导游词(南大门——二十四桥) 瘦西湖原名保障湖,所谓“长细如绳,阔不过二丈许”,在历史上原是扬州的一条护城河。最早见于史书记载南北朝的《宋书》,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清朝乾隆年间的钱塘(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在饱览了保障湖的美景后,与杭州的西湖作比较,写了一首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也就是说,扬州这座城市和杭州一样,在历史上都是消费城市,俗称“销金锅子”,自古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但保障湖与杭州西湖相比更为苗条,所以叫“瘦西湖”。从此,瘦西湖之名逐渐著录于书中,广为流传。古人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瘦西湖就像汉代王妃赵飞燕,玲珑秀美。

“扬州园林之胜甲于天下”,瘦西湖堪称最为典型的代表。扬州园林始于汉唐,成于元明,盛于清代 。早在汉代,扬州就是“广陵大镇,富甲天下”,出现了很多宫廷苑囿。自运河开通后,扬州处于长江和运河的交汇口,成为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南北货运的集散地。盛唐时,扬州经济达到鼎盛,超过了成都,位居全国第一,史有“扬一益二”之说。当时扬州人口多达47万,其中还包含了近1万人来自波斯、阿拉伯的商人。此时扬州园林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私人竞造园林的风气,整个城市如同花园一般,以至出现了“天碧楼阁丽”、“九里楼台牵翡翠”的诗句。到了清代的康乾盛世,扬州的经济再度兴起,尤为典型的是盐业。扬州依靠运河的交通优势,成为全国最大的盐业集散地。历史记载,扬州的官方盐税曾高达清政府全年商业财政收入的1/4,引起了皇室的高度重视。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的昌盛,著名的“扬州八怪”就形成于这一时期。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必到扬州,圣上之乐在于山水之间,于是很多盐商大肆献媚,不惜挥洒万金,集天下名师巧匠,沿瘦西湖两岸建起了一座座美丽别致的园林,这便是今天瘦西湖的一个雏形了。

现在我们所看的是清二十四景之一的“长堤春柳”。堤长六百余米,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桃柳相间。每当烟花三月之际,春风轻起,柳絮飞舞,柳丝婀娜多姿,桃花艳丽缤纷,李白曾写道“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里的“烟” 有些人认为,是指烟雨濛濛,有些人认为是指柳絮飞舞,柳丝如烟。古人云:“多情最是扬州柳”,“绿

杨城郭是扬州”!柳树是扬州市的市树,现在的瘦西湖也是以柳色著称。相传当年隋炀帝杨广来扬州开挖古运河,河道挖好后,翰林学士虞世基建议在河的两岸种植柳树,一方面可以遮荫,一方面可以保护堤坝。隋炀帝当年亲手栽了第一棵柳树,并赐姓为杨,杨柳就这样传开了。

“柳占三春色,荷香四座风”,到了夏季,瘦西湖上有一道美丽的风景,便是湖心的“荷浦薰风”。也是清二十四景之一,它的园主人是乾隆年间扬州八大盐商之一的江春,此人富可敌国,皇帝曾两次临幸他的园宅,见其喜种荷花,故赐名“净香园”。此地前湖后浦,当年湖种红荷花,浦种白荷花。现在这里“湖中有岛,岛中有池,池中有花”,池中栽种的是扬州荷花名品——广陵红。如今,“荷浦薰风”岛也是瘦西湖的生态岛,在这里栖息了众多的野生候鸟——白鹭,或在天空飞翔,或在水边散步,悠闲自在。近年来随着扬州城市的发展变化,形成了“文化内涵看古城街区,生态环境看瘦西湖景区,城市形象看新城西区,经济实力看沿江地区”的新格局。在20xx年,扬州被评为“中国最佳人居奖”,20xx年又喜获了“联合国人居奖”。这与扬州的良好人文氛围分不开的。 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园中园——徐园。中国美学的最高境界讲究隐秀含蓄,认为一览无余的风景不空灵 ,没有韵味,所以,徐园在造园中采用障景手法,它就像屏障一般挡住游人的视线,“犹抱琵琶半遮面”,欲扬先抑,增加了景观的层次感。徐园,19xx年建于清代桃花坞的旧址上,乡人为祭祀军阀徐宝山而建。徐宝山,镇江丹徒人,早年以贩卖私盐为业,后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接着又投靠了袁世凯,最后死于陈其美的花瓶炸弹。 诸位请看,门额上有“徐园”二字,“徐”为行楷,“园”为草书,这两个字是由晚清扬州名士吉亮工所书。此人雅号为“风先生”,为人豪放不羁,不愿与军阀交往,自然不愿为其题写园名。乡人想到文人嗜酒,因此在中秋之夜邀请吉亮工喝酒赏月,酒过三巡,两位乡人请其题写“清风徐来,春色满园”。吉亮工酒兴正浓,挥毫写下了行楷“徐”字,待其写“园”字时,恰巧一阵轻风吹过,酒意吹醒,故将错就错,将“园”绕成草书。徐宝山在当地有个绰号叫“徐老虎”,于是很多人觉得“园”的框中极像一草体的“虎”字,认为是风先生讽刺徐宝山再凶,也不过是一只笼中之虎罢了。这是扬州民间流传的“徐老虎”的典故,并不一定当真,只是一块匾额上出现两种字体,在中国园林中极为少见,而两种字体又极为和谐,“非得书法三味者不能为之”。

徐园也尽显了江南园林小桥流水,清秀雅致的特点。园中间一方荷塘,睡莲朵朵浮于水面,很美。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两只铁镬,“镬”是大写的收获的获将反圈旁改为金字旁。根据《铁镬碑记》上面记载,它们是南北朝萧梁时期的遗物。因为扬州地处长江中下游,水患频繁,古人迷信,认为水中有恶龙作怪,铁可以用来镇龙,因此制作了九只这样的铁镬,每只重达三吨。从科学角度来讲,把它扣在堤坝上,洪水撞击在它的顶部,向四周散开,减缓了水流的冲击力,起到了保护堤坝的作用。现在我们在疏浚河流时经常会发现铁牛、铁钟等,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听馆叫“听鹂馆”,是徐园的主厅,它是取自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意。在中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中,有很多厅取名为“听鹂馆”。如北京颐和园的“听鹂馆”,它是当年慈禧太后赏戏和饮宴的场所,而这里的“听鹂馆”是当年徐宝山的飨堂。黄鹂鸟是人们普遍喜爱的鸟类,它不仅鸣叫声悦耳动听, 而且是春天鸣叫最早的鸟。在古代,人们常常根据黄鹂鸟的叫声来判断春季播种的时间。园林风光不同于自然风光,它是历史、经济、自然、文化的结合体,缺一便不可成为园林,其中楹联是园林文化的一种元素。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两幅楹联“江波蘸绿岸堪染,山色迎人秀可餐”为三阁元老、九省疆臣、扬州学派代表人物阮元所题;“绿印苔痕留鹤篆,春流花韵爱莺簧”则是同治年间状元陆润庠所书。在“听鹂馆”里面有一副楠木罩阁非常值得一看,它是一副楠木的整板雕刻,采用上好的楠木精雕细琢而成,看似整体,实为三块拼合,只是接缝处理的极为细腻。雕刻的图案“松、竹、梅”岁寒三友,代表吉祥如意的意思。清代扬州的雕刻工艺极为出名,又著名的“扬州八刻”,包括木刻、石刻、牙刻、核刻、骨刻等,木刻排在首位,眼前的楠木罩阁是现存扬州木雕工艺中的精品。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小金山,它是瘦西湖上最大的岛屿。山上遍植梅花,又称“梅岭春深”,也是清二十四景中的一景。当年孔圣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园林当中,却是山水不可或缺,因为“无山不奇,无水不活”,但是在扬州历史上,瘦西湖偏偏无山,这多少是件憾事。于是,扬州盐商便开挖了莲花埂新河,用挖河的泥土及山石堆成了眼前的小金山。小金山是瘦西湖上建筑最为密集的地方,历史上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风亭、月观、吹台、琴室,如今都汇集于此。

关于小金山,在民间有一个故事。相传,当年苏东坡和镇江金山寺的主持佛印和尚下棋,两人有言在先,如果苏东坡赢了,佛印和尚就把镇江的金山寺输给扬州,如果苏东坡输了,就把身上的玉带输给金山寺。结果苏东坡输了,所以这里上联是“弹指皆空,玉局(官职名)可曾留带去”,至今在镇江的金山寺还留有苏东坡的玉带。到了清代,一位镇江的和尚和一位扬州的和尚话不投机,镇江的和尚讽刺道“青山也厌扬州俗,多少峰峦不过江。”扬州和尚很不服气,因此建议效仿苏东坡和与佛印和尚下棋的典故,以镇江金山作为赌注下棋。结果扬州和尚棋高一着,于是用了一个“小”字将镇江的金山引渡到了扬州,所以下联是“如拳不大,金山也肯过江来。”

庭院中的两棵银杏已有近300年的树龄了。银杏是扬州的又一市树,银杏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可以长至上千乃至几千年,它所代表的是扬州2500年的历史和文化。而柳树代表扬州清新秀丽的城市形象。我们眼前的这块钟乳石,来自广西溶洞,为花石纲遗物。在《水浒传》中有“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纲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十船为一纲,运送花石的船只为花石纲。北宋年间,宋徽宗赵佶喜好书画,全国各地都搜集奇花异石运往卞京(开封)为其堆造万寿山,供其作画。这块石头在自南向北的运输过程中,由于浙西爆发了方腊领导的农民起义,波及到了江淮一带,因此运输中断,搁浅于扬州(最早存于今东圈门街北22号“壶园”宅内, 亦称“瓢园”,19xx年移至小金山)。近看这块钟乳石,犹如一块天然的盆景。若在雨后,这里有清水涟漪,几条金鱼畅游其中,几朵睡莲点缀其中,恰似一个天然石盆。它集中体现了盆景艺术的“以小见大”,出于天然,高于天然。作为一块钟乳石,50~100年滴水增高一公分,据专家考证,这块钟乳石滴水形成至少需要二千多年的历史。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湖上草堂”这四个字为清代嘉庆年间扬州知府伊秉授所书。他文采分流,扬州人将其与在扬州理过政的欧阳修、苏东坡并称“三贤”。他的书法特点很明显:一是拙,不重挑拨;二是厚,笔画厚实;三是满,字皆布满方格,且有口字结构的部分均特大,如大开笑口一般。匾中“湖”、“堂”二字即是。堂前植有两株百年紫薇。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景叫做“枯木逢春”,它是一个树桩盆景。中国的盆景因地域及风格不同分为五大传统流派:苏派、川派、扬派、岭南派、海派。扬派盆景以树木类见长。我们看到的这一树桩为唐代银杏,已有千年历史,建国初期遭遇雷击,落下这一树桩,后人经过构思,将它进行防腐处理,移至这里,在其后栽一凌霄,凌霄是藤本植物,攀附其上,若值夏日,开出桔黄色喇叭花,远远看去,以为树又活了,正所谓“化腐朽为神奇”!故取名为“枯木逢春。无论是“移花接木”还是“以假乱真”,盆景是一门艺术,素来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艺雕。有了新的生命,就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生死相依”。这棵银杏树是饭后钟这个故事的历史见证。当时它种植于扬州的木兰院,江都有一个人叫王播。父母去世很早,王播寄居在木兰院,和和尚一起起居用餐。时间一长,和尚开始讨厌王播,因此他只知吃饭,不思进取。寺庙里有规矩就是先打钟后吃饭,又一天和尚就捉弄王播,先吃饭后打钟,王播扑了个空,非常气愤,写了两句诗:“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藜饭后钟”,写了之后就出去勤奋读书了。二十年后,王播中了进士,他又再度到扬州做了淮南节度使,看到自己当年的诗句已经用绿纱笼罩起来了,于是感慨万千,继续写了两句诗:“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后来苏东坡到扬州,也来到木兰院,看到王播写的诗后责备王播,说:如果没有和尚的饭后钟敲击你王播,你能出去勤奋学习,中进士吗?这个故事教育年轻人,不要像凌霄这样依靠自己的父母,而是要自立自强,自力更生。

现在看到的听馆是“绿荫馆”。馆中悬挂一匾,上书“绿筱沦涟”四个字,这个地方过去有“三分水,二分竹”之说,是盛夏避暑之地。绿荫馆三字为刘海粟所写。堂前联文“四面绿荫少红日,三更画船穿藕花”是刘海粟之妻夏伊乔所写。两者相对照,一柔一刚,一重韵,一尚势,各有千秋。

各位,请往这边走,沿着这条长渚,往前就是吹台了。当年乾隆皇帝泛舟于此,为了增添皇帝游湖兴致 ,文人雅士在这里吹箫抚琴,演奏江南丝竹,故称“吹台”。后来因为皇帝在这里钓过鱼,因此又叫“钓鱼台”。相传乾隆有一次泛舟于此,突然来了兴致想要钓鱼,弄得身边的官员很着急,万一皇帝钓不到鱼怎么办。幸好同行的盐商很机灵,立刻找来两个水性较好的水手 ,潜入湖底,以荷叶遮顶,荷茎换气,在水下将龙鱼备好,待皇帝放钩,便挂上龙鱼。一看龙鱼上钩,身边文武百官喝彩欢腾,但只见龙鱼上钩,皇帝很纳闷,正待发问,旁边的盐商

就说“凡鱼岂敢朝天子,万岁金钩只钓龙。”一席话说的龙颜大悦,故赐名“钓鱼台”。中国叫钓鱼台的景点很多,比如北京颐和园的钓鱼台以及陕西姜太公的钓鱼台。扬州钓鱼台的特色在于其独特的框景艺术,站在斜角60度看去,正洞成正圆,可以看到五亭桥横卧波光,侧洞成椭圆,可以看到白塔竖立云表。一横一竖,一立一卧,五亭桥色彩华丽,白塔色泽淡雅,相互对比,构成了一幅极美的画面。加上钓鱼台一景,称之为“三星拱照”。这幅画被誉为中我们大家前面看到的就是扬州的市花之一——琼花。宋代山水画大家郭熙认为“山水以山为血脉,以花草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花草对于园林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在扬州众多的名花佳树种,琼花最富有特色。提起琼花,历史上很多文人赞赏过它,当年韩琦说:“维扬一枝花,四海无同类。”欧阳修为了观赏琼花,曾建造无双亭,写下“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的佳句;更有隋炀帝为了观赏琼花开凿运河的传说。而琼花作为一种实实在在的花木,始见于北宋王《后土庙琼花》一首诗中:“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其树大而花繁,不知是何木业”。古琼花兴于北宋,绝于南宋末年,如今的琼花为古琼花的变种,俗称聚八仙,花如玉盘,周围是八朵五瓣的白色不孕花,中为可孕花。琼花的花期很短,仅十天左右,于每年四月中旬开放。

长堤是续篇,徐园是发展,小金山是转折,这里是剧情的高潮部分。眼前的风景被誉为扬州的城市名片,五亭桥、白塔、凫庄相互辉映,相映成彰!

在五亭桥和白塔之间的这座建筑,叫“凫庄”。它建于19xx年,是扬州乡绅陈卓的别墅。在凫庄可以随时闻到水的气息,聆听到水的声音。凫庄之胜在环于水而又浮于水,反映当时园主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自主沉浮。

前面我们看到的是扬州的城徽——五亭桥,它是仿造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北海大桥而建,将二者合二为一,然而“青出于蓝而又胜于蓝”。它上置五亭,飞檐翘角,悬挂风铃,突出了江南之秀。而桥基却像北方城墙,厚重工稳,体现了北方之雄。南秀北雄,在这座桥上得到了完美体现。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评价说:“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卢沟桥,最秀美的、最富艺术代表性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了”,它被誉为是中国亭桥结合的典范。桥建于

1757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期间,已有250年的历史。因五亭桥建在莲花梗之上,五亭相聚,形似一朵并蒂盛开的莲花,故友称“莲花桥”。

“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五亭桥的魅力还有一处,便在它的桥孔,细一数,有十五个!在清代《扬州画舫录》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每当清风月满,每洞各衔一月,众月交辉,金色恍漾,莫可名状”。如适逢中秋之夜,十五个桥洞,洞洞相通,洞洞衔月,这样的景致折服了很多文人墨客。扬州月自古出名,有很多文人吟咏过。唐代诗人徐凝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欧阳修有:“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张大千写道:“西湖西子都瘦了,二分明月照人愁”;而其中最著名的是有以“孤篇盖全唐”之称的《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就是扬州人。每年瘦西湖都在中秋之夜举办“二分明月艺术节”,欢迎大家届时前来切身体会。

前面看到的这座白塔建于1784年,白塔作为藏传佛教的象征,也被称为喇嘛塔。扬州的地理位置处于偏南地区,就她的宗教氛围来看,不该有这样的塔。在扬州民间自古就流传了一个“一夜造塔”的传说。相传乾隆皇帝南巡到扬州,看到五亭桥,感慨万千说这里的景色很像北京北海的“琼海春荫”,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盐商为博龙颜欢心。连夜用盐包推了一座白塔。第二天,天公作美,下了茫茫大雾,乾隆皇帝游湖时远远看去隐隐约约的确有座白塔,于是连声感慨“盐商之财力伟哉!”意思是说:扬州盐商的财力实在太丰厚了。毕竟一夜造塔要花费多少的财力物力啊! 但皇帝走后,盐商开始害怕起来,万一皇帝下次再来,看到白塔没有了,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于是,他们花万金购买北京白塔的图纸,建了这座塔。这“一夜造塔”虽只是个传说,但也折射出皇帝南巡和扬州园林之间某种潜在的联系。这座白塔和北京的白塔相比,形体小了很多,但这小的极有道理,北方粗犷,南方秀美,也算是“入乡随俗”吧,这也与瘦西湖本身的文化风格更为协调。

作为中国著名的湖上园林,景区致力于园区周围的环境保护。在游人的视野范围内,看不到任何一座现代化建筑。这得力于历届政府对瘦西湖景观的保护,在瘦西湖的周围,不允许建任何高于景区视线的建筑。所以来到瘦西湖很多人都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远离城市的喧嚣,扩大了心理空间感。

这里有一处小园,叫做“白塔晴云”,也是清二十四景之一,因为和白塔遥遥相望而得名。

说是无稽的,旧塔建于何年,已不可考。因喇嘛塔,原属藏语系佛教中喇嘛教寺院的塔制,元代以降,渐行全国,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两淮盐总江春集资仿北京北海白塔,就旧塔基建造。《扬州画舫录》点明,该塔是“仿京师万岁山塔式”。但型制已大有区别。北海的白塔是寺庙塔,肚大头细,高35.9米,下为高大的砖石台基,塔座为折角式的须弥座。扬塔虽取喇嘛教寺院的塔制,但在瘦西湖仅为点缀,系园林塔,另则扬州的建筑都以柔秀见长,因此取其形式,改换面目。一是降低高度,扬州的白塔仅27.5米;二是外形轮廊线变得秀美,使之身子缩小,其相轮(十三层级)也较北海塔瘦长,这样扬州的塔形似花瓶了;三是发挥砖刻特长,塔座全是砖雕的束腰须弥座,座为八角四面,每面三龛,龛内砖雕十二生肖像,象征一年十二,一天十二时辰,筑台五十三级,象征童子拜观音的五十三参图,相轮为十三层,象征天的最高处十三天。

处处有象征,处处有暗示,扬州造园艺术的手法巧妙揉合于外来景致之中。著名建筑家陈从周在《园林谈丛》中曾将北海塔和扬州的搭进行对比,说:“然比例秀匀,玉立亭亭,晴云临水,有别于北海塔的厚重工稳。”可见北方之景到了南方也随乡入俗,雄壮之气锐减,窈窕气质倍增了。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二十四桥景区了。二十四桥景区由玲珑花界、熙春台、望春楼、小李将军画本、二十四桥五个部分组成。

我们来看一下那座桥,有些人称为是二十四桥。关于二十四桥,又很多说法,历史上主要有三种:一是泛指唐代扬州桥多。历史上的扬州是座水城,水多,船多,自然桥也多。二是实指扬州过去有二十四座桥,其理由是,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补笔谈》中记载:“扬州在唐时最为富盛,……可记载有二十四桥”。(沈括曾任扬州司理参军,对扬州较为了解,《梦溪笔谈》作成于晚年,距杜牧的生活已有二百多年,沈括未能把二十四桥名称说全,并且在有些桥名下注了“今存”字样,说明二十四桥有的在当时就已经无从考证了,有的已经不存在了。)三是确指,《重修扬州府志》卷十七中 记道:此桥为隋炀帝月夜同宫女二十四

人吹箫于桥上得名,则所谓的二十四就是一座桥了。杜牧的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的二十四桥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如果一旦确认,而此桥却又与游人想象中的不一样,反而不美。所以为了尊重历史,此桥建好后,并为提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那座桥是一座组合桥,由落帆栈道、单孔拱桥、曲桥、吹箫亭组成,桥长24米,宽2.4米,两边各24级台阶,24根玉石栏杆围以两侧,栏板雕以云纹图案,处处蕴含二十四之意。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玲珑花界”。玲珑本指玉声,有明见之意。早先这里有一方屋,前有广池,多植白莲,每到盛夏,塘内玉花点点,莹珠滴滴,故名“玲珑花界”。现在这里广植芍药。芍药也是扬州的市花,自古“洛阳牡丹,广陵芍药”是齐名的。扬州芍药中有一名品叫“金带围”,花呈紫红,有金边镶嵌,宛如宰相的紫袍金带。宋代韩琦在扬州做太守时,金带围偶开四朵,韩琦邀来王安石、王王圭、陈升之,四人喝酒赏花,酒过三旬,每人各簪花一朵,令人稀奇的是,在之后的三十年中,四人相继做了宰相,所以金带围又被誉为“花中之相”,这就是著名的“四相簪花”的典故了。

眼前的熙春台是二十四桥景区的主体建筑,取老子“众人熙熙,如登春台”之意。“熙熙”有和乐的意思。历史上这里是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也称“春台祝寿”,相传乾隆皇帝在此为母亲祝寿。熙春台脚下有近千米的平台,可载歌载舞,也可用来检阅兵马。这种建筑在江南园林中极为少见,是十分典型的皇家风范。漆器工艺,玉女月夜吹箫图,双凤夹锣,双凤夹鼓。

古筝是扬州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郑板桥曾写道:“千家养女先教曲”,扬州有着古筝之乡的美誉。

我们再来看看这块诗碑。它是毛泽东手书杜牧诗《寄扬州韩绰判官》。毛泽东字体遒尽有力,洒脱飘逸,整座诗碑在此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面的小李将军画本、望春楼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粉墙瓦黛,清新淡雅。小李将军为唐代著名画家李昭道,因其父亲李思训官拜武卫大将军,人称大李将军,所以人们称他为小李将军。他们父子俩开创了金碧山水画派。说起画本,所谓“月为诗源,花为画本”,也就是说,花与月是创作诗、画的本源。

小李将军画本的后面是望春楼,它楼下南北两间分为山庭、水院,楼上门窗卸去则形成露台,是中秋赏月的佳处。小李将军画本、望春楼和熙春台遥遥相对,一南一北,这也体现了扬州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南秀北雄,兼和有之。

20xx年的中秋之夜(中秋、国庆在同一天,19年遇一次非常难得),中央四套、香港、台湾、新加坡联合举办了“天涯共此时”中秋文艺晚会。

扬州八怪:金农、高翔、罗聘、李方膺、李、汪士慎、黄慎、郑板桥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棋盘,乾隆年间苏州府督造进贡的“金砖”,后被刻成了棋盘。

青花瓷屏风,作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玲珑瓷)之一,其工序最为复杂。注意了颜色的变化、有深有浅,立体感极强。作为国家级的文物,成为了瘦西湖的镇园之宝。

中国湖上园林家具之最的海梅家具。海梅是红木中的上品。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作文:西湖导游词

西湖导游词大家好今天将是我来带大家来西湖一日游我姓李李宇春的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杭州西湖是今年六月二十七日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西湖又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面首先我来到的是位于西湖东面的柳浪闻莺柳浪闻莺的意思就是在岸...

杭州本地人的西湖导游词

西湖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几乎是大江南北耳熟能详说起杭州人们最先想起的一定是西湖正是因为有了它才造就了杭州人间天堂的美誉小郑是个土生土长的杭州姑娘我的家就住在西湖边宝石山下我的成长时光都是在这片湖光山色中度过...

西湖导游词

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就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

杭州西湖导游词精选

杭州西湖导游词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就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

杭州西湖游船导游词

扬州市导游协会管理系统20xx220170236阅读289次来源佚名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经再西湖之上了开始了我们的西湖环湖游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西湖苏堤的花港码头等会我们还会回到这里下船大家拍照时请注意安全苏堤为...

西湖断桥导游词

西湖断桥导游词大家好欢迎你们到杭州来旅游我是导游小丁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美丽的西湖说道杭州大家肯定都知道一句俗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拿杭州来和天堂比美那就是因为杭州不仅有着美丽的西湖还有着动人的西湖传说故事现在...

朱思伊的《杭州西湖导游词》

杭州西湖导游词4级朱思伊各位尊敬的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朱你们可以称呼我为朱导也可以直呼我的名字朱思伊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就带大家去风景如画闻名中国的杭州西湖对于大家的到来我表示热烈欢迎但...

浙江杭州西湖雷峰塔导游词

浙江杭州西湖雷峰塔导游词正门口概况室外电梯正南门各位游客大家好西湖以其一山二堤三岛十景而闻名于世而在西湖十景中雷峰夕照是唯一损毁又恢复的景点现在我们所来到的便是刚对外开放不久的雷峰塔景区雷峰塔景区是于20xx年...

瘦西湖白塔五亭桥导游词

瘦西湖大家好我们的团队名称是三人行因为我们的团队是由三个人组成而孔子曾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有俚语说过三个臭皮匠顶过诸葛亮大屏幕上的是我们的团队风采我是你们这次瘦西湖之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王瘦西湖是扬州湖上园林...

西湖龙井导游词

导游怎么讲解茶各位早上好新的一天开始了XX导祝大家身体好心情好总之呢想哪好要哪好哪儿就好上加好吃饱了没饱了出门在外自然比不上在温暖舒适的家中吃饱吃好在家早饭都吃啥肯定有牛奶提供蛋白质关键是能补钙喝牛奶不舒服的就...

南湖导游词

南湖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唐山因市区中部的大城山原名唐山而得名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与秦皇岛接壤西与北京天津相邻是连接华北东北两地区的咽喉要道唐山市区总面积为13472平方公里人口729万下辖两市六县六区四个开发...

东湖导游词

武汉东湖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大江大湖大武汉欢迎大家的到来我是大家的导游刘巧来自武汉旅行社大家可以叫我小刘也可以叫我刘导这位是我们的司机赵师傅今天就由我们两个为大家提供服务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可尽管提出来我们会...

西湖导游词(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