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及结题时应做的几项工作和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4.5.8

关于课题研究成果的评价及结题时应做的几项工作和注意的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研究成果的评价

评价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题研究者的自我评价;二是由研究活动的组织管理者进行综合性评价。

自我评价的过程是研究者综合反思、归纳、演绎的过程。

学会评价,有利于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其不足。

一、教育科研评价的特点

教学评价:主要是对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方面的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当然也会关注教学过程,但这是从属于对教学效果所作的价值判断。

教育科研成果评价:要考察他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评价他研究过程是否规范,是否坚持了价值中立的原则。实验研究法的成果是否有普遍性性,行动研究法所解决的问题是否有典型性和可借鉴性。

教育科研评价的特点

1、既重价值判断,也重事实判断。

对达到的教育效果作出价值判断。

对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令人信服的事实判断。

2、既重结果评价,也重过程评价。

3、既重教育目标和要求,也重实验的规范。

4、既重定量评价,也重定性评价。

二、结题时要做的几项工作

首先,对研究资料进行整体梳理,对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这是一个综合反思、归纳、演绎的过程

然后,形成能反映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文字材料和物化的成果资料。

一般包括:①结题申请报告;②课题研究工作报告;③实验研究报告和最终定稿的课题实施方案;④研究成果(专著、论文、课例、电教教材等)

●结题评估验收的形式

一般有两种形式:通讯结题和现场结题

通讯结题:通过网上或书面向研究活动的组织管理者报送成果材料。进行成果审定后,回复评价鉴定意见。

现场结题:按“评估检查指标”的内容逐项听取汇报和查看原始资料,围绕本课题研究的问题进行答辩,听研究课等。并给以评价鉴定意见。

三、结题验收时的评价内容

结题评估检查的具体内容,将根据教育实验所涉及的主要因素来决定。总的来看应包括三个方面。

1、目标评价

2、过程评价

3、成果评价

1、目标评价

A)研究选题的价值(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选题的先进性、可行性)

B)实验假说的科学性(理论事实和经验的依据、实验变量的清晰性、实验模式的适当性即是否有利于检验假说)

C)实验目标的可操作性(实验方案的可行性、措施的可操作性、实验对象的适当性)

2、过程评价(科学性、规范性的评价)

涉及实验设计、实验人员的选择与培训。

变量的操纵与控制。

资料收集的方式与效果(检测手段和工具能否全面准确地反映因变量情况,研究资料是否完整、有效)。

归因分析的可靠性。

3、成果评价

成果可分为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两部分。

实践成果:涉及学生发展(知识、能力、态度、体格等),即因变量变化的程度或对预设问题的解决程度;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即自变量操作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或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和方法等。

理论成果:涉及对实践研究成果的逻辑证明、对已有教育理论的清理和更新、对教育理论观点的评价和整合、对某种新理论的验证等。

评价结论包括以下几方面

(1)实验目标达成情况

(2)实验结论的合理性。实验假说能否成立,即能在多大程度上证明它;是否发现了新的规律或以前未注意到的问题。

(3)实验效度的评价

内在效度(因变量的变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自变量的影响)

外在效度(实验获得的结论能在多大范围内适用或推广)

四、关于课题研究结题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研究成果的总结要具有科学性。

(二)研究成果的总结要体现研究思路的开拓性和创新性。

A) 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B)从“学习”的本质和特点去思考创新。

1、学习是为了满足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需要:

① 求知需要。――构建主体合理知识结构的需要。

② 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的需要。(主动学习需要、 间接学习需要)

③ 为提高文化修养的需要。

2、学习是能动的改造过程。是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主动建构的过程。

3、学习是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

(三)研究成果要具有可操作性、有效性――方便、易行,有推广价值。

(四)要注重对过程中有效资料的描述。实验研究法要注意对自变量的操作,对因变量的检测。行动研究法,要注意对案例的认真调查、观察、访谈的记述及对案例的归纳、分析。 研究就要研究案例,研究过程。以过程事实为依据,要对过程中的现象进行研究。这个现象可能在一节课中,也可能在一段时间中,在其他相关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事实资料。

要真实、客观地,有理论、有事实地记叙和评价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四、撰写实验报告是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陈述你所要研究的问题。

报告中要把你所研究的问题范围、概念界定明确。即把你研究中准备解决的问题说明确、具体。需要时还应说明准备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

2、阐明变量之间的联系。

(1)相关程度

(2)用事实来说明

(3)重视对自变量操作的具体策略和方法的表述

(4)归因分析要逻辑清晰,有说服力

(1)相关程度

整个报告最终要表达清楚媒体与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之间的联系。即多媒体、网络环境与自主学习、创新意识培养、能力提高、教学过程优化等问题之间的联系、相关程度。 例如: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还是不相关?是必然的联系还是偶然的联系?

对相关程度的阐述不要单纯地从理论到理论地推导出;也不要单纯地以测试成绩(未经设计的)来说明。要以研究过程中的事实为依据,对过程中的现象、数据、测试成绩进行分析(定量、定性分析)。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与自变量的联系。所谓成果的“信度”应由此而来。

(2)用事实来说明变量间的联系。

把由于媒体介入而引起因变量变化的现象资料和数据,经过选择后进行归纳、概括、统计分析、定性分析。并对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可行性、必然性等作简要说明。

(3)要重视对自变量操作的具体策略和方法的表述

研究过程中:选择和设计自变量是搞好课题研究的一个关键步骤。

总结报告中:明确说明自变量操作的策略和方法是关键内容。

所谓“操纵自变量”,并不是只要“运用”就可以了。而是要研究为了促使因变量按预期方向变化,应该怎样运用。

“操纵自变量”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是我们课题研究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课题研究成果的体现,是成果推广的核心内容。因此,在报告中对“操纵自变量”的表述,要说出依据、道理、说出具体的策略和方法。这样的成果才便于推广,便于别人学习。

李克东先生曾强调:“不能有什么课件就上什么课,而要研究上什么课应具备什么样的软件。要研究怎样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指出了自变量操纵的重要性。

努力把自变量操作规范表述清晰

操作规范是对实验人员如何操纵自变量做出的具体规范和提示。诸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学习资源环境创设的思路和要求,如何组织和控制学习进程,什么时候给予指导,怎样组织交流反馈才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使实验效果得到体现等。

这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这些策略和方法,行动的措施就是你研究成果的核心内容。

3、处理研究资料信息的方法

一类是: 描述 - 解释 - 推断(递进式)

“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 结论

另一类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并列式)

两类方法可交叉运用。

定性分析:是用语言描述形式以及哲学思辨、逻辑分析,揭示被评价对象特征的信息分析、处理方法

进行定性分析时,首先要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归并,从收集的事实中抽象归纳出本质的特征;再用哲学思辨的方法(如辩证思想、系统思想)对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进一步探讨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

定量分析:是指用数值形式以及数学、统计方法反映被评价对象特征的信息分析、处理方法。 定量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1、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类,描述数据分布的形态和特征;2、进行统计检验和鉴别评价结果;3、估计总体参数,从样本推断总体情况。4、进行相关分析,了解各因素间的联系。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关系

采用何种方法,一方面要考虑信息的特征,同时要考虑怎样处理才能更好地为评价服务。 两者是优势互补的。不能因自己的偏好而盲目地赞赏或排斥某一方法。

经验证明:如被评价信息主要用于改进工作、属行为完善时(例如教育环境、班级学习氛围、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人格特征等),定性分析比定量分析更利于表述,更有价值。当评价目的是比较、评比时,定量分析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

在实际运用中,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不能截然分开。

量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质的不同,有些量的分析结果还需要具体说明其含义,就要借助定性描述

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例如在需要时有些定性信息可进行二次量化,作为定量信息来处理,以提高其精确性。

4、归因分析

归因分析要逻辑清晰,有说服力。不能把一些与自变量和因变量无关的内容也作为实验成果的内容,包括把与实验无关的一些成果作为实验成果。

要把实验研究的评价与其他角度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价区别开来。

六、实验报告的一般格式

不强调统一格式,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部分:

(一)题目(研究课题的名称)

(二)前言(课题的提出)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四)实验结果(是事实的表述)

(五)讨论与结

(六)附录

(一)题目(研究课题的名称)

(二)前言(课题的提出)

交待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有争议的问题可摆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研究思路。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说明实验对象、研究的具体内容、步骤、方法

1、实验对象的选取:数量、特征、取样方式等(行动研究法应表述清楚取样对象的个性特点和状态)

2、变量操作:自变量操作的策略方法,因变量的观测指标,实验条件控制等。(行动研

究应表述清楚行动的计划和措施)

3、资料的类型,收集整理方法

总之要真实生动地反映出研究过程

(四)实验结果(是事实的表述)

1、典型事例、案例结果的表述

2、数据资料结果统计分析处理后的展示(简明扼要),并作简要文字说明。

(五)讨论与结论

1、讨论

进行理论探讨,对结果中的有效部分进行理论阐释和逻辑推理。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探求规律。也可对结果提出质疑并表明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行动研究重点不是探索规律性,但必须通过分析归纳,说明“行动”与解决的“问题”之间的相关性和有效性)

2、结论

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对结果进行理论讨论的概况。肯定什么,否定什么需要明确,不能含糊。

“实验结果”是客观事实,是肯定的。“结论、讨论”是主观的分析与认识。三者有区别也有联系。可分开写也可合起来写。

(六)附录

1、引用的重要文献资料目录,注明作者、书刊名、出版社、版本、出版时间、地点等。

2、研究过程中重要的原始资料。

3、研究中所采用的特殊工具(测试量表、设计的试卷等)、手段、设备的说明。

七、研究论文撰写中应注意的问题

研究论文不一定是课题研究的全面反映,可以就研究课题中所涉及的某一侧面或某一角度的问题,或某一课例(案例)的探讨论述。论文中应充分借用课题研究中的资料为论据。

八、关于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的撰写

工作报告应涉及以下内容:组织管理;培训学习;研究过程中学校领导的支持、指导和教师的奉献精神;研究成果的概述;研究活动和研究成果的辐射作用;对学校整体工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对教师、学生、家庭、社会的影响等内容。

要与“实验研究报告”区别开来。

工作报告应侧重于从工作的角度来叙述的报告;实验研究报告应紧紧围绕“实验假设”或“行动与问题”进行论说,是学术性的报告。要避免随意交叉,影响研究报告的分量和质量。


第二篇:结题论文即课题研究成果及附件


初高中生物教学内容衔接研究

杨芳 乌市101中学

内容摘要:中学生物教学包括初、高中两个阶段,初中生物只涉及到一些简单的生理、形态和结构等比较浅显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而高中生物不仅要了解生命现象还要进一步认识生命的本质,需要以初中的知识作基础,是对初中生物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和加深。本课题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初高中生物知识内容的衔接,转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态度,提高对生物的兴趣,而且要使教师把握好处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使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有效的实施生物教学。

关键词:初中生物 高中生物 内容衔接 教学实施 一、课题研究背景以及现状:

中学生物教学包括初、高中两个阶段,初中生物只涉及到一些简单的生理、形态和结构等比较浅显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而高中生物不仅要了解生命现象还要进一步认识生命的本质,需要以初中的知识作基础,是对初中生物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和加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由于现行的生物教学计划使得初高中生物教学在时间上的安排上脱节。初中生物知识在初二已经讲授结束,加上中考不考生物,间隔一年的时间跨度后高一才重新开设生物课,学习差的同学初中知识遗忘殆尽,成绩中等以上的同学也是虽有印象却也难以把握其知识要点,更别提对细节知识的整理。另外高中的教学任务紧张,教师也不可能用更多的时来复习初中的知识。由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就会造成高一新生很难将初中知识衔接到高中来的现象。

其次,由于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不同,其知识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脱节。前几年的初中生物教材与现在的高中生物新教材之间不配套,部分知识形成了初、高中两不管的现象,也给学生后继学习过程带来了一定困难。

本课题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初高中生物知识内容的衔接,转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态度,提高对生物的兴趣,而且要使教师把握好处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使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有效的实施生物教学。

二、课题研究对象

高一17班至高一23班全体学生

高一生物教师

三、课题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2知识竞赛

3教师座谈

4分组讨论

四研究步骤以及成果展示

(一)、20xx年9月至20xx年10月采用问卷调查、知识竞赛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初高中生物学习态度以及初中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我们经过对学生的走访调查并且仔细对比了四本初中课本和高中必修一、二、三的有关内容设计了《对初高中生物学习状况的调查表》和《初中生物知识摸底测试卷》(见附件一、二)。在高一17至23班共360名学生发放了140份问卷及140份摸底测试卷,经过统计结果如下:

表一、关于初高中学习状况的调查结果

结题论文即课题研究成果及附件

表二、初中生物知识摸底测试成绩分析

从表一的数据分析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还是充满兴趣的,但初中生物掌握的程度不容乐观,而通过一段时间的高中生物学习很大一部分学生意识到初高中生物的相关性,所以希望老师上课的同时回顾必要的初中生物知识。

表二进一步表明很多学生初中生物知识掌握的极不好。这就证明了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也提醒我们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到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20xx年11月至20xx年12月进行初高中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与目的的差别研究。

我们研究对比了初高中课程标准,参阅了大量的文章。如郭冬兰《高中生物知识与初中生物知识的衔接》曾国阳《生物学科初高中教学衔接建议》,汪琴《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研究》等等研究资料表明,高中教学目标与目的主要是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而初中教学目标与目的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初

结题论文即课题研究成果及附件

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应该说初高中教学目标有很多衔接点,但也有差别主要体现在初中生物教材较通俗易懂,难度相对较小,而高中生物教材难点多、理论多、内容多和抽象思维多。再加上受升学压力和评价标准的影响,实际难度非降反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初、高中生物教材内容的台阶。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以指导,减少这种差别对学生造成的困难。

(三)20xx年1月至20xx年2月进行初高中课程教材知识的

继承与衔接研究。包括课程内容的知识衔接点、间断点和深化点的研究,其中重点集中在知识内容衔接点研究上,并总结出初高中衔接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并结合课标对前街的教学提出具体的教学对策.

本阶段主要采取教师座谈的形式认真分析初高中教材,对初高中知识内容衔接点做出以下概括总结:

1生物圈和生态系统

2联系使用显微镜

3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4细胞核的作用及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5动植物体得结构层次

6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7植物的光合作用

8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9生物进化的原因

10免疫

11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2认识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3人的生殖

14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消化吸收

15血液的组成和作用

16尿的形成和排出

17神经系统的组成

18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

19激素调节

20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以上知识是初中生物涉及到的在高中生物学习阶段又加深的内容,我们把这些衔接点总结出来后又结合课标对衔接的教学提出具体的教学对策。

结题论文即课题研究成果及附件

(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

1、明确了学生对初高中生物的学习态度,了解了学生初中生物的学习程度。

2、分析了初高中生物的教学目标,找出联系与差别,为以后案例的设计与实施奠定了基础。

3、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组织课题小组成员及生物组教师总结出了初高中教材内容的联系。

4、针对具体内容,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案例。

5、把设计好的案例实施到具体教学中,并对教学效果做出评判与反思。 6、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初中和高中学习的坡度,使学生由“怕学”向“愿学”转化。

五问题与反思

此次研究,主要是揭示了初高中生物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初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研究应对于教学环节,能够有效地降低初高中生物知识内容衔接的梯度,促进教学,同时对学生在后续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例如,研究中选择的实验班级较少,人数较少,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上深入的不够,在实验部分以及初中和选修模块的衔接上没有加深,研究主要是针对的人教版初高中教学内容进行等等,会使得研究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继续此项工作,努力加深探求初高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衔接研究,进一步完善小课题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 汪琴.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2.郭兰冬.高中生物知识与初中生物知识的衔接[J].科学教育.2006.3

3. 曾国阳.生物学科初高中教学衔接建议[J].中学生物学.2008 V01.24 No.9

4.谭连桂.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5

附件一 初中生物知识摸底测试

选择题共四十题(每题2.5分)

1、切开西瓜时会流出一些汁液,这些汁液来自于:

A、细胞质 B、液泡 C、细胞核 D、细胞核

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移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动,说明污点在什么上? A、目镜 B、载玻片 C、物镜 D、反光镜 3、下列四组显微镜镜头组合中,能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15×,物镜10× D、目镜5×,物镜40×

4、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①染色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③盖上盖玻片

④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 ⑤用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壁上轻轻刮几下,均匀地抹在生理盐水中

A、④⑤②③① B、④⑤②①③

C、②⑤④③① D、④②⑤③①

5、植物细胞中,具有控制物质进出作用的结构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6、人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叶绿体 C、液泡 D、以上三项都对

7、在细胞中,与生物遗传和变异有关的结构是?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8、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 B、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化成有机物里的能量

C、制造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把光能转化成有机物里的能量

D、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化成有机物里的能量

9、下列产物哪项不是呼吸作用产生的 ? A、二氧化碳 B、水 C、热 D、氧 10、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A、光 B、光和叶绿体 C、光和二氧化碳 D、光、叶绿体和二氧化碳 11、玉米在开花季节,遇到下列哪种天气最容易造成减产( )

A、连绵阴雨 B、气温较高 C、晴空万里 D、春季多风

12、受精完成后,胚珠壁和子房壁分别发育成果实的( )

A、种子和胚 B、种皮和果皮

C、果皮和种皮 D、果皮和果实

13、以下生物体的结构最简单的是? A、细菌 B、植物 C、动物 D、肝炎病毒 14、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线粒体 D、叶绿体 15、有些现存的动物仍与它们在一百万年以前生存的形式几乎相同,这一现象最好用什么来解释?( )

A、这些动物一直发生着变异 B、这些动物的生活环境变化不大

C、这些动物用有性生殖来繁殖 D、这些动物又演化成简单的生物

16、染色体和基因的正确关系是( )

A、很多基因排列在染色体上 B、很多染色体排列在基因上

C、基因是染色体的另一种叫法 D、染色体在细胞核时叫基因

17、下列哪一项不是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增加作物产量的措施?( )

A.增加光照时间,利用相关照明设施 B.增加农田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向农田输送二氧化碳 C.合理灌溉,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D.尽力密植,让植物充分利用太阳光 18、豌豆的高茎为显性基因(用D表示),矮茎为隐性基因(用d表示),下列亲本组合中可能出现矮茎的是? A、DD和Dd B、Dd和Dd C、DD和dd D、DD和DD 19.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性激素的器官是( )。

A.卵巢和子宫 B.输卵管和输精管 C.卵巢和睾丸 D.内分泌腺

20.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天食物的构成成分中,下列哪种占的比例最大?(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21.人所摄取的食物经消化后,在下列哪一部分被吸收的最多?(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22.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表现为发烧、胸部疼痛、咳嗽、呼吸急促等,是由( )

引起的。 A.细菌或病毒 B.支原体 C.衣原体 D.寄生虫

23.呼吸呼出的气体最多的(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氧气

24.人体代谢产生的尿素主要是由血液中的( )运输的。

A.红细胞 B.血浆 C.白细胞 D.血小板

25.在尿液形成过程中,下列哪种成分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 )

A.血细胞 B.大分子的蛋白质 C.葡萄糖 D.无机盐

26.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土壤沙化和沙尘暴的产生,我国正在实行的有效措施是( )。

A.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B.退耕还林还草C.控制有害生物入侵 D.各种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达标排放

27.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质 D.细胞核 28.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

A.脂类 B.蛋白质 C.糖类 D.维生素

29. 下列食物成分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D.维生素 30. 下列哪项计划生育措施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 31. 血液的组成是( )

A.血浆、血小板 B.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C.血浆、血细胞 D.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水

32.健康人的尿液中,检测不到的物质是? A.尿素 B.蛋白质 C.无机盐 D.水 33. 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34.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 )

A.降低血糖浓度 B.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促进生长发育 D.升高血糖浓度 35. 血液中,有运输氧功能的是(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36. 人体内分泌系统中,能分泌生长激素的是? A.甲状腺 B.性腺 C.胰岛 D.垂体 37.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神经 B.反射弧 C.神经元 D.脊髓 38. 在青春期,生殖器官发育加快,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 )

A.性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胸腺激素

39. 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中枢是?

A.视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躯体感觉中枢 D.躯体运动中枢

40. 用含某种激素的饲料喂养蝌蚪,能缩短发育时间,饲料中所含的激素是( )

A.性激素 B.生长激素 C.胸腺激素 D.甲状腺激素系

附件二 : 对初高中生物学习状况的调查 总分:

1你对生物有兴趣吗?

A有 B没有

2初中生物重要吗?

A重要 B不太重要

3你对初中生物学习的态度如何?

A重视 B不重视

4高中生物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如何?

A重要 B不重要

5高中生物学习难易程度如何?

A不难 B困难

6初中生物知识你掌握如何?

A较好 B不好

7你还记得初中生物知识吗?

A基本记得 B大部分忘记

8你认为初中生物知识和高中生物的学习有联系吗?

A有 B没有

9你认为上课是老师有必要对相关初中知识进行相应的回顾吗? A有 B没有

10你认为学习生物学知识意义何在?

A对生活学习皆有指导和帮助

B只是应付考试

注:A:2分 B: 1分

附件三:

第一课时 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显微镜成像原理

(1)光源→_____→光圈→通光孔→物体→_____ (凸透镜) →在镜筒内形成物体放大的实像→_____→进一步放大→看到放大的 虚像。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_____×_____。

2.注意要点

(1)显微镜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的程序进行。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像大小对物体大小的比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3)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_____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_____比。

(4)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相_____的。

(5)普通显微镜能够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的、近乎透明的。 3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4显微镜的构造

5 低倍显微镜的使用

对光(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左眼看,右眼睁。(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6.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和要求

(1)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3)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总结步骤:对光→放置_____→转动_____使镜筒_____→转动_____使镜筒_____升→观察→将要用高倍镜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_____→转动_____,换至高倍镜,调节_____→观察 7.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单个细胞或平层细胞的材料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在载玻片上滴清水→用镊子夹起一小块材料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涂匀或展开→盖盖玻片。

(2)多细胞构成的器官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双面刀片在叶的上表皮画一个小方块→用镊子撕取方块中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展开→盖上盖玻片 5.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入下表:

结题论文即课题研究成果及附件

总结:

1.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

(1)首先用_____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_____。 (2)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_____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楚材料为止。

2.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各种细胞之间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是: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

胞分化产生的差异。

3.从模式图中可以看出,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_____,没有核膜,细胞外有鞭毛,等等。

此案例和以往教学案例不同的是对初中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做一复习,这对高倍镜的使用教学的实施做了很好的铺垫和衔接,让学生也较轻松的接受

研 究 成 果

课 题 名 称: 初高中生物教学内容衔接研究 课题负责人 :

工 作 单 位: 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

附 件

附件一: 初中生物知识摸底测试

附件二:

对初高中生物学习状况的调查

结题论文即课题研究成果及附件

更多相关推荐:
小课题研究成果

英语小课题研究成果蒲窝中学练春玲一、对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分析1、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学习最终是为交流服务的。英语作为世界的主流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义务…

文档课题研究成果的自我鉴定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基础教育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实验与研究》自我鉴定意见烟台市牟平区教研室教科所课题组《基础教育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实验与研究》是20xx年立项的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20xx…

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省级课题研究成果报告----《不同学业成绩学生的品德发展特点研究》课题组学生是一座资源宝库,激发学生内心潜能,学业成绩才能发挥效益成为道德品质的杠杆。农村中学留守儿童逐年增多,农村孩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发展瓶颈和…

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与研究加快了我校教学改革的步伐并且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1靳群焕老师廉建强老师所作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在全国初中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选观摩会上获全国二等奖...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怎么写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怎么写?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应该包括以下九大要素:(一)课题名称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结题报告的写作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但约定俗成的大体结构是:1.标题。要求简明扼要反映研究主题。有三种表达式:⑴点题式,即用研究课题的名称作为标题,研究内容、范围、对象和方法一目了然;⑵概括式…

课题研究成果的几种呈现方式

课题研究成果的几种呈现方式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王宪廷研究报告工作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教育故事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研究报告与工作报告的区别性质研究报告内容工作报告科研成果研究什么怎性材料样研究研究结果...

课题研究成果影响证明材料1

以活动为特设的学校孝德教育发展研究成果影响证明材料本课题自开展研究工作三年来课题组全体成员通力合作不懈努力使用问卷调查座谈会对比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对课题进行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对研究所得进行实践并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

五、课题研究成果呈现:

11你有浪费粮食的行为吗A有21B没有9366C有时有463312用完水电你会自觉关开关吗A经常有13193B偶尔有C从不会有10713你有没有在桌椅上乱画A有过107B没有13193C经常乱写乱画14你有没有...

语文阅读学习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申奖)

诵读经典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影响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达县石桥镇列宁街小学语文阅读学习课题组承研单位达县石桥镇列宁街小学主研人员任德君黎家标潘光英谢英袁丽霞黄小娅胡胜军课题来源20xx年度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

课题研究成果报告

课题研究成果报告课题名称细胞模型制作课题组长卢洁指导老师陆迪小组成员陈燕陈嘉美胡韵莹嘉司徒芊黄俊域朱伟伦研究内容通过研究性学习实践我们可以把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加以研究得出结论正如我们现在生物课上学的细...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以研究报告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以研究报告论文和实践成果的形式来体现其使用范围可适用于中职学校各专业特别适应于现代农艺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制冷设备与维修汽修专业电焊专业等预期效益被课题对于彻底改革中职教学方法具有指导性作用较...

课题研究成果(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