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案02

时间:2024.4.21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 讲授法

教材、黑板

1、理解教育的育人功能

2、理解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3、理解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4、理解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理解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2、理解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必然与其他社会现象相互作用,形成自己的功能。教育功能即教育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说起的作用。现代社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育人功能、经济功能、阵子功能和文化功能。

一、教育与人的社会化

教育可以使学生个体发展实现社会化与个性化。社会化是一种求同的过程,保证个体为社会说接受,成为社会的基本成员;个性化则是一个尊重独特性的存异过程,激发个体的自主精神与创新精神。如果教育只重视学生发展的社会化要求,就可能会抑制学生个性发展;如果只重视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忽视学生发展的社会化,也是片面的。不同时代、民族、国家对个体发展的侧重会有不同教育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

1、促进人的先天素质得到发展,使生理、心理素质得以呈现。

2、把人类在历史进程中说形成的人类精神文明移植于个体之中。

3、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造就出合格的社会成员。

以上三点,集中到一点,就是教育可以使新生一代身心得到发展,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改变人的状态,形成和发展个性。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国民,将国民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既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促进人与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除了知识和能力,人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精神和一切美德,也是靠教育来培养的。

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功能,集中变现在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育与经济

这里讲的经济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经济发展是指物质资料生产的不断增长,它是在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的经济功能指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既为教育提供现实的物质技术条件,又因发展的需要不断对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经济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

1、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制约。

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结构和培养规格。

3、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选择。

4、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教育形式和手段的更新。

(二)学校教育经济功能的具体表现

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教育被认为消费性的、文化性的,而不是经济性的,这种观点源于学校教育产生的初期。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是伴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教育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教育与政治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又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影响。

(一)社会政治对学校教育的作用

1、教育为一定的政治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培养、选拔政治和管理人才,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2、通过传播社会思想,形成舆论,发挥政治功能。

3、促进政治民主化。

四、教育与文化

教育与文化是紧密联系的,教育活动的展开离不开文化,文化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倾向;而文化的延续和更新又要依赖于教育。分析教育与文化两者的关系,对于认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推动教育与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文化及其构成

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一般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①价值观②规范准则③意义和符号④物质文化

狭义文化主要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习俗等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二)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制约表现在两个方面:

1、文化是政治、经济于教育关系的重要“中介”。

2、文化按其自身特点和要求作用于教育。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

1、传递、保存文化

文化保存是指将创造出的文化积累起来以利于后人继承和延续的过程。文化保存是文化积累和延续的条件。文化传递是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表现为文化的世代相接。

2、创造、更新文化

文化生产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活动。教师通过教学,并结合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和新的作品。他们不仅生产一般精神产品,更重要的是生产有文化的人去更新文化。教育不仅要再生产已有的文化,而且要创造人类没有的文化特质,即生产新的文化。

3、传播文化

文化传播是指文化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的散布过程,是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教育是人类传播文化的一种社会行为,使人类克服了孤立、独处和疏远的状态,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1、教育的育人功能

2、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3、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4、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P32-1


第二篇:教育学课本及教案02


教育名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学记》

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董仲舒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有良好的教育。

——蔡元培

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教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而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趋向、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 ——(美)华生

第二章 教育本质

事物的本质是内在的,又表现于外的。事物的本质是通过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的,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属性是事物的外在表现。“一事物的质总要通过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以及同人或主体的关系表现出来。事物的质在与他物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就是这一事物的属性。”①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是复杂的,它的质也表现为多样的属性。在确定事物的本质时,我们应该全面考虑事物多方面的联系,把握事物多方面属性的总和。从事物多方面的属性中,抓住与实践紧密相关的本质属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为了澄清教育的本质,必须通过分析、研究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包括教育与经济、教育与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与我国的现代化)以及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等,才能正确地把握教育的本质。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什么是教育

要弄清教育的本质,首先要明确“教育”这个概念。那么,什么是“教育”呢?古往今来,人们对它作过种种不同的解释。在我国古代就有所谓“修道之谓教”(《中庸》);“以善先者谓之教”(《荀子》);“教也者,长其善救其失者也”(《学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许慎《说文解字》)。在西方,也有所谓的“美德是由教育来的”(苏格拉底语);“教育的最大秘决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卢梭语);教育就在于“依靠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裴斯塔洛齐语);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完美德性”的人(赫尔巴特语);“教育即生活”,“教育乃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教育乃是“人的经验的改造”(杜威语)。等等这些解释说明,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古今中外的教育所具有的共同的固有的属性;只要社会存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属性是不会改变和消失的。

“教育”这个概念同其它概念一样,它的内涵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当今世界,几乎所1

有的国家和地区,都认为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目标的最强有力的要素;几乎所有的有识之士,都了解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的教育;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把美好理想的实现寄望于对子女的教育。那么,现代的“教育”究竟是什么呢?一般都把现代“教育”区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概念。就其广义来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品德和个性等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它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它与人类同时产生。就其狭义来说,教育就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专门培养人的学校教育。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但狭义的“教育”已不能充分表达现代“教育”这个概念的内在涵义,因为现代教育不再只是学校教育,而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作战”的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广义的“教育”才能充分地表达“教育”这个古老的概念在现代社会所拥有的新的更为广泛的涵义。一句话,现代的“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个人的要求以及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个性,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和个人所期望的那种人的活动。但要想透彻地理解教育的本质,还必须进一步了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以及与人发展的内在关系。

二、教育的产生

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历史上有过生物学起源论和心理学起源论之争。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的始倡人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他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认为,教育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在人类产生以前,教育早就在动物界中存在了,如大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他把生物竞争的本质说成是教育的基础。动物为了保存自己的物种,出于一种自然所赋于的本能,要把自己的“知识”和“技巧”传授给幼小的动物。人类的教育,不过是继承了动物界已存在的教育形式而已,人类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与动物并无区别。英国教育家沛西·能在其《教育原理》一书中也说:“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有教育,甚至在高等动物中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他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生物学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心理模仿,心理模仿是教育活动的基础。这两种观点都具有片面性,都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性。为了比较科学地认识教育的起源,有必要先探讨一下研究教育起源的途径和方法。

一般来说,考察教育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和方法:①根据古代文献资料的记载来考察;②根据古代的神话传说来考察;③根据地下发掘的文物、遗迹来考察;④对个体人幼童时代生活的观察和类比;⑤对近人类高级动物活动的考察和类比;⑥对尚处在原始社会状2

态下的人的活动的直接考察。其中第⑥条是最为生动而客观的方法,下面就此举一例说明之。据据我国少数民族的调查报告,长期游猎在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解放前还停留在父系氏族社会,他们在劳动上男女有明显分工,所有男孩到了五、六岁,就在成人的领导下开始猎手的训练,他们用小弓箭练习射箭、打靶,做打猎的游戏。再大些时,就以林海雪原为课堂,加强身体锻炼,练习跳高、滑雪板,并要求以超过野兽的速度在雪原中奔跑。这些是猎手的基本功,又可以熟悉地形,养成不怕艰险的勇敢精神。到了十几岁时,他们就在老猎手的带领下参加正式打猎。新猎手上阵,兴冲冲地飞奔,老猎手就会告诉他,这样莽撞是不行的,要注意寻找野兽的脚印和去向;还要辩别风向,如鹿的嗅觉最灵,寻鹿就得顶着风前进,如果顺风寻,鹿很远就会闻风而逃。温克人就这样教育下一代学习狩猎的本领。温克人称本氏族的风俗习惯为“敖教尔”。他们根据“敖教尔”举行氏族会议,选举氏族长和家族长。这种选举是以民主评议的方式进行的,当选者必须是公认的公正、勇敢和优秀的猎手。这对于参加会议的每一个氏族成员来说,都是接受“敖教尔”教育的好机会。它不仅体现在选举会议上,更贯穿在整个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如打猎之后,如果没有把现场收拾干净,留下血迹和污物就跑掉了,这是要受到共同谴责的,被认为是严重违反“敖教尔”的。因为血迹和污物不收拾干净,野兽闻到气味就会远远避开,后面的人就打不到野兽了,这就妨碍了别人的利益,是社会舆论所不允许的,这种社会舆论对年轻一代是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由上例不难看出教育产生于社会生活、产生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中。片面强调教育产生的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而忽视其社会因素,是远远不够的;但只强调教育产生的社会因素,而完全忽视其生物和心理的因素也是不全面的。人类最早为了生存下去,就必须进行劳动和创造,而“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恩格斯语)。这种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经验不是天生的,一般的只有年长者才具有。新生的一代生下来以后首先是要接受他们生活的现实基础,年长者为了下一代能尽快适应生活并能长期生存下去,自然而然地要向他们传授各种生产和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社会习俗、行为标准、各种仪式以及御敌思想等。它涉及到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的各个方面,这些经验也无疑包含着社会经验和个体经验两个部分。这主要是通过语言和有意识的示范(模仿)来进行的。总之,教育是因人类生存的需要而产生于社会生活,产生于生产劳动,也产生于个体的经验之中。

三、教育的发展

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随着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的,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反映,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国以前习惯根据生产关系的特性而把教育的发展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几个阶段。但西方一般是根据生产力3

发展的特征而把教育的发展分为游猎时代的教育、农业时代的教育、工业时代的教育、信息时代(或智力时代)的教育几个阶段。教育既与生产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又与生产力关系密切,所以,划分教育发展的阶段既不能只根据生产关系,也不能只根据生产力。因此,我国目前的教育学教材和教育著作都是依据时间概念来划分,即把人类教育的发展分为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三个阶段。并进而将古代教育分为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两类,将现代教育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两类。我认为教育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固然关系密切(后面要专门探讨这个问题),但都不能互相替代,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性,划分教育发展的阶段应根据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来进行,而按时间概念来划分也同样不能反映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因此,我们认为根据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可将人类教育的发展分为生活化教育、专门化教育、扩大化教育和普及化教育四个阶段。下面略述各阶段的特征。

⒈生活化教育阶段。这是指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产生以前的教育。这一时期的教育是与人类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的。年长者便是教师,少年儿童便是学生;教育活动是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过程当中进行的,通过口口相传、示范模仿学习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方法和社会生活的经验等;此时的教育是全民的、平等的,甚至是终生的。也可以说,它是原始形态的教育普及化阶段。这就是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特征。

⒉专门化教育阶段。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进入了专门化阶段,教育活动成了社会的一种职业。据古埃及史料记载,约公元前2500年左右,古埃及就有了宫廷学校,在那里由祭司教宫廷高官的孩子学习初等算术和几何。这是教育史学界普遍公认的最早出现的学校。但20世纪30年代发掘的古巴比伦的史料说明:在古巴比伦南部有个小城叫索美尔,约建于公元前3500年,发现遗址中有房间、大厅、座椅,有砖制的墨水瓶,还有大量的楔形文字的公文档案等。人们猜测这很可能是一所宫廷学校的遗址,但资料还不太充足。我国大约是公元前二千多年前的夏、商时正式出现学校。到西周时学校教育有了较完整的上下系统:以12500户为乡,设“庠”;2500户为州(或术),设“序”;500户为党,设“校”;25户为闾,设“塾”。《学记》也记有:“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在当时是很先进的。这个阶段不仅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而且产生了专门的教育者──教师,和专门的受教育者──学生。但能够受学校教育的是贵族子弟和富户人家,教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学生主要是学习伦理道德知识和统治管理之术,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并采取个别教学的方式。同时,文字的产生,也大大改进了教学的方法。但广大劳动人民的教育仍沿袭生活化时期教育的传统,即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生产和生活的知识与经验的教育。

4

⒊扩大化教育阶段。这一阶段是在生活化教育阶段和专门化教育阶段基础上的又一次飞跃,其标志是班级上课制的产生。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是教育的对象扩大了,教育的内容扩大了,教育的途径扩大了。它起始于工业革命前后,由于社会文化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生产力的巨变,学校教育不能再为上层社会的统治者所垄断了,广大劳动人民要想适应机器大生产的需要,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受专门的技术训练;统治者为了创造更多的财富,获得更大的利润,也不得不让生产劳动者接受一定的学校教育,这样,学校教育的对象就扩大了。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劳动人民有了受正规教育的机会,但这仍然是局部的,尚未普及到全民。大部分劳动人民还是只接受生活化的教育,尤其是农业劳动者。同时教育的内容扩大了,学校教育不再是只教伦理道德知识和统治之术,自然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知识也被正式列入学校的课程,而且显得越来越重要。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又走向结合的道路。由于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普遍采取了班级上课制,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⒋普及化教育阶段。教育的普及,是针对全民论说的,不只是指青少年适龄儿童必须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而且包括面向成人的开放式教育。所以各国政府义务教育法的制定、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与实施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是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标志。它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民主运动的开展,各国都纷纷制订了普及教育的政策、法令和措施,开始了教育普及化运动。人们对教育的需要就象对空气和水一样,不可缺少。受教育不再是一种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是社会发展的必需。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为每个公民创造受教育的机会是每个国家和政府的职责。在现代社会,已不能把一个人的一生分为求学(受教育)和工作两个阶段,接受教育对一个来说是一辈子的事。自从19xx年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其代表作《终身教育引论》一书中提出终身教育的思想以后,世界各国大力推进“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普及到每一个人,而且要普及到人的一生。在教育手段上,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手段日益现代化,如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以及现代的出版物等广泛用于教育领域,这大大提高了教育效果和效率,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化。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吸取各种教育信息,就象“开放大学”、“没有围墙的学校”、“网络大学”那样,真可谓教育的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教育内容上,几乎涉及到人类知识的所有领域,各种各样的学校和专业应有尽有,可以说,人类所有的知识都能在学校里找到。尤其是19xx年美国人赖德提出“知识爆炸”的概念和19xx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后,世界各国开始普遍重视人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这又为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普及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有的国家开始迈向普及高等教育的时代。

总之,纵观教育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不难看出,教育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即社会5

的永恒性;世界的普遍性;历史的继承性和在阶级社会中的阶级不等性。

四、衡量现代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尺

⒈从各种教育机构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看。如果规模大,速度快,说明教育发展的水平相对较高。如我国,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培养的大学生共计18.5万人,而新中国头十七年就培养了155.5万人。19xx年与19xx年相比,我国全日制高校由392所发展到704所,在校大学生从56.5万人发展到128万人。20xx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03所,其中,普通高校1396所,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600万人。可见发展之迅速。若横向比较仍有差距。如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正式注册的高校就有3000所,在校生为1130多万人。美国只有2.5亿人,而我国有13亿人口。

⒉从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和入学率与流失率看。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基本普及了五年制的小学义务教育,20世纪末基本普及了八年制的初中义务教育。而日本在19xx年就普及了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入学率为99.8%,19xx年就普及了十二年制的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同一国家不同地区也有差别,如我国不少大城市已普及了十二年制的高中教育,而在大部分农村才刚刚普及初中阶段的教育。

⒊从各阶层入学机会多少和入学条件看。如果入学条件严,说明国家为国民提供的入学机会少,竞争激烈,即教育资源不“富裕”。如果社会各阶层的子弟入学的比例差距很小,就说明教育的机会趋于均等,教育的普及面较广。反之同理。如20世纪60、70年代,法国工人占总人口的56%,其子女上大学的只占大学生总数的10.2%;西德的工人占人口总数的49.8%,其子女上大学的只占大学生总数的5.2%,而上层社会人口只占人口总数的6.7%,其子女上大学的占大学生总数的33.7%。

⒋从各级各类学校的结构和比例关系看。这主要是指同一级不同性质学校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各级学校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结构不合理,比例不当,就说明教育事业还不尽人意。如以前我国的中等教育就是单一的普通中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现已逐步改善。19xx年我国职业高中在校生占整个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4%,比19xx年的10%改进了不少。到20世纪90年代要求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比例应达到1∶1,实际上还远没达到这个标准。而西方的德国、加拿大等早都是1∶ 1的关系。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人曾统计过,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校的农业大学生每万人农业人口中才有0.6人,而日本是29人,前苏联是51.3人。致使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显然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就是现在也还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就各级学校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说,如果上一级学校与下一级学校之比的比值小,说明升学率低,教育不甚发达。

6

⒌从教育机构的布局是否合理看。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教育机构的分布尚不可能均衡。有的地方教育机构较多,教育的普及率较高;有的地方教育机构极少。考察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应考虑到这种区域的差异性。象美国这样教育发达的国家,各个州的教育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水平也不是很高。我国也是个幅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教育的发展也是很不平衡的,尤其是落后的农村和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普及和提高的任务仍很艰巨。

⒍从教育手段、教学设备、师资的数量和质量看。教育手段和教学设备的现代化程度也反映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水平。同时教师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象我国,尤其是广大农村,教师的数量不足和质量偏低的问题都是急待解决的。看教师数量足不足,不仅是看编制的问题,而且要看师生的比例;看教师的质量,不仅是看学历达标的问题,更要看实际的水平。

⒎从教育科研机构、科研队伍以及科研成果看。这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理论发展的水平,它与教育的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主要是看科研机构是否健全,科研队伍是否稳定以及科研成果的数量和水平。在这方面前苏联、美国都走在我国前面。近些年,我国基础教育的理论研究很活跃,成果也很喜人,尤其是上海市的基础教育研究已走在全国的前列。

⒏从教育经费的多少与其占国家预算支出的比例看。如果教育经费较多,使用较合理,无疑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保证。这方面我国一直较落后,如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教育经费只占国家预算支出的4.5%,而同期美国占16.7%,法国占18.1%,日本占20.4%,西德占13.9%,苏联占16%。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正迎头赶上,如19xx年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为15.32%,20xx年为14.31%。教育经费总量不断提高,20xx年全国教育经费4637.66亿元,比上年的3849.08亿元增长20.49%。

⒐从教育质量的高低看。这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国家的教育,光有数量还不行,还要看它是否培养出了社会所需的人才,甚至是高素量的人才。如一般认为日本的基础教育质量较好,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水平较高,就是一例。当然,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应是全面性的。不仅要看整体的毕业率、优秀率,还要看个体的知识、能力、品德和个性等,同时还要看教育质量的差异性多大。

从以上不难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水平的高低,是由许多复杂的因素决定的,其中主要是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方针和政策、民族传统、地理环境以及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等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我们在考察它时,应综合分析、全面衡量。

资料Ⅰ-1

20xx年我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及分析

7

1、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

20xx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1.18万所,比上年增加46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036.02万人,比上年增加14.18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65.93万人,比上年增加2.92万人。

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540所,比上年增加9所。招生5.29万人,在校生37.45万人,分别比上年减少0.31万人和1.19万人。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的残疾儿童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特殊教育招生和在校生总数的65.10%和68.29%。

2、义务教育。

20xx年,全国共有小学45.69万所,比上年减少3.44万所。在校生12156.71万人,比上年减少386.76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58%,其中女童入学率98.53%,男女性别差异为0.09。小学学生五年巩固率为98.8%,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7.02%,比上年提高1.57个百分点。

全国共有初中6.56万所(其中职业初中984所),比上年减少945所。在校生达到6687.43万人(其中职业初中83.37万人),比上年增加173.05万人。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初中毕业生升学率58.3%,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

全国小学专任教师为577.89万人,比上年减少1.88万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7.39%,比上年提高0.58个百分点。生师比为21.04:1,比上年的21.64:1略有下降;全国初中专任教师(含职业初中)为346.77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0.28%,比上年提高1.56个百分点。生师比为19.29:1,与上年基本持平。

普通初中大班额现象有所加剧,连续几年均呈现增长态势。全国普通初中班数共有116.51万个,其中56-65人的大班32.21万个,比上年增加0.74万个,占总班数的27.65%;超大班(66人以上)27.24万个,比上年增加2.69万个,占总班数的23.38%。

3、高中教育。

20xx年,整个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成人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共有学校3.32万所,比上年减少1027所。招生1176.92万人,比上年增加188.93万人,增长19.12%。在校生2913.85万人,比上年增加312.92万人,增长12.0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42.8%。

普通高中发展速度较快。全国普通高中共有学校1.54万所,比上年增加499所。招生676.70万人,比上年增加118.72万人,增长21.28%。在校生1683.81万人,比上年增加278.84万人,增长19.85%。 中等职业教育稳步推进。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共有学校1.63万所,比上年减少1266所。招生469.73万人,比上年增加69.79万人;在校生1196.52万人,比上年增加31.5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整个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的39.91%和41.06%。

普通高中专任教师94.6万人,比上年增加10.6万人。生师比为17.80:1,比上年的16.73:1有所提高。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69.28%,比上年略有下降;职业高中专任教师27.27万人,比上年增加0.41万人。生师比为15.70:1,比上年的14.26:1有所提高;普通中专专任教师20.78万人,比上年减少2.22万人。生师比为21.96:1,比上年的19.91:1有所提高。

8

4、高等教育。

20xx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03所,其中,普通高校1396所,比上年增加171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629所,比上年增加32所;成人高校607所,比上年减少79所。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6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全国高等教育共招本科、高职(专科)学生542.82万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20.50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222.32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52.22万人和26.39万人,增长19.46%和13.47%。全国普通、成人高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在校生达1462.52万人,其中,普通高校903.36万人,成人高校559.1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162.98万人和103.18万人,增长25.63%和22.63%。

研究生发展较快。全国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728个,与上年相同。共招收研究生20.26万人,比上年增加3.74万人,增长22.65%。在学研究生50.10万人,比上年增加10.78万人,增长27.41%。

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由上年的5870人增加到6471人,其中本科院校由上年的8730人增至10454人,高职(专科)院校由上年的2337人增加到2523人。

5、成人培训和扫盲教育。

20xx年,全国各类学校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成人非学历教育结业人数达8989万人次,目前有6300余万人正在接受各类培训。其中,成人技术培训学校38.95万所,全年共培训8118.8万人次。20xx年全国共扫除文盲174.45万人。

6、民办教育得到大力发展。

20xx年,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共有6.12万所,比上年增加0.5万所,在校生总规模达1115.97万人,比上年增加208.56万人。其中,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202所,各类注册学生140.35万人,比上年增加27.31万人。其中学历文凭试点学生31.12万人,自考助学班学生53.05万人。民办普通中学5362所,比上年增加791所,在校生305.91万人,比上年增加73.04万人;民办职业中学1085所,在校生47.05万人,比上年增加9.32万人;民办小学5122所,比上年增加276所,在校生222.14万人,比上年增加40.3万人;民办幼儿园4.84万所,比上年增加0.39万所,在校生400.52万人,比上年增加58.59万人。

摘自中国教育网——教育统计报告(总第二十六期)

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也就有了教育,教育离不开人类社会,人类社会也离不开教育。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进步,同时教育又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教育与社会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教育与经济

(一)经济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历史唯物论告诉我们,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要生存,离不开食、9

衣、住等物质生活资料,而要获得生活资料,就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孩子都知道的。”①

物质资料生产及发展,也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生产以外的社会活动,包括政治、教育、文化、艺术、体育、医疗卫生等,都是在物质资料生产发展到一定 水平和阶段才产生的,并随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为人类从事经济和非经济活动都必须以一定的人力、物力等社会资源投入为条件,非经济活动所能投入的多少,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当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没有剩余产品的时候,所有社会资源都只能用于维持人类生存的生产活动,所以劳动者都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只有当生产有了剩余,才有可能在社会总劳动中,分化出一部分劳动者从事非物质生产活动。劳动生产率越高,剩余 产品越多,其他社会活动的规模就会越大,发展就会越快。从根本上说,一切非物质生产部 门都是直接或间接适应生产的需要并根据生产可能提供的物质条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也必须以经济为基础。从教育的起源来说,是为了在代际间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它存在于经济活动中。尔后,当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从经济活动中独立出来。教育虽然从经济活动中独立出来,但是教育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总的来说,是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离不开社会经济和生产的发展,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具体表现为:

1、经济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和速度。

教育规模既是指各级学校受教育的人数,也是指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即三级教育的入学率②。教育结构主要指教育的程度或级别结构、类别或专业结构。教育发展速度一般指三级教育在校生的增长率和三级教育入学率、毕业率的增长率。从一定时点来说,这里指的是——————————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68页。

②入学率是衡量各级教育普及的指标,可用净入学率和毛入学率表示,计算公式为:

净入学率=已入学学龄组人数/应入学该学龄组人数×100%

毛入学率=已入学学生人数/应入学该学龄组人数×100%

教育的总量和结构。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最终决定着教育的需求与供给。教育需求,就社会而言,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与社会各部门基于对受过一定教育的劳动者的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而产生的对教育的需求;就个人而言,指个人和家庭基于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而产生的对受教育的需求。社会和个人对教育的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人口、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等,但最基本的和最终的因素乃是经济。社会经济总量规模越大,对教育的规模需求越大;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越高,对教育的结构需求就越高。教育的结构必须与社会的经济10

结构相适应。随着经济发展,在现代化条件下,经济要想正常地运转,需要一支能在科学上有发明、发现,在生产上有创新、变革的科研和设计队伍;要有一支能掌握和运用、选择生产方法的技术队伍;要有一支适应工业化水平的生产和技术管理的干部队伍;更要有一支熟练程度很高的技术工人队伍;要有一支能做好后勤保障、产品推销等方面的服务队伍。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的结构必须作相应的调整。社会的经济结构是处于流动状态的,经常在发生变化,教育结构也就不能僵化。教育供给是指一定的时期社会可能提供的教育机会。教育的发展需要投入一定的教育资源,在一定时点上,在社会总资源中能够分配给教育多少资源,最终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的总量、结构和速度,虽然要受教育需求影响,但最终是由社会供给决定。社会可能为教育提供的资源,是教育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因此,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和速度最终由经济发展决定。

2、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教育内容。

教育目的是任何社会的教育首先确定的重要问题。回顾历史,可以看到教育一产生就把培养社会劳动力作为目的。而培养什么样规格的社会劳动力,又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决定的,其核心的决定因素即为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在漫长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中,由于生产水平低下,劳动者只使用手工工具进行生产,他们依靠的是生产实践中直接获得的感性经验和技艺,因而不必要也不可能通过学校教育培养这样的劳动者。这时的学校教育是执行单一上层建筑的职能,为社会培养统治人才和知识分子。学校所设置课程不多,而且多数属于哲学、政治、道德、宗教等人文学科课程,以及语言文字等工具课程,与生产直接联系的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课程很少。

在大机器生产出现以后,由于大工业的技术基础是科学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这样不论是直接或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作者,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利用蒸汽机进行生产的时代,要求工人具有初等教育的文化水平;在电气化生产的时代,要求工人具有中等教育的文化水平;在这一时期就开始出现一种既执行上层建筑职能,又执行生产职能;既要培养与直接生产劳动分离的统治者,又要培养服务于生产的有技能的劳动者。同时,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门自然科学也开始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日益系统化和理论化,并逐渐反映到学校课程中。例如,西欧的学校在14世纪时,自然科学课程仅有算术、几何、天文学,到了16世纪中叶则增加了地理和力学,到17、18世纪时学校课程就增加了代数、三角、植物、动物、物理、化学等学科。

到了20世纪中期,欧美日各国进行课程改革时,都把数学、自然科学、现代外语作为核心课程,数学、自然科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在当代,如果这方面的课程内容落后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不能取得教育投资的效果。因此,在20世纪50、60年代11

以来,发达国家不断掀起改革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浪潮,在教材中补充20世纪中期以来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新成果,剔除教学科目中陈旧落后的内容。从某个角度上说,学校课程中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内容,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所提示的是自然运动的规律。这方面的课程和内容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它们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海底开发、航天技术、激光、环境等新兴学科都相继被列为学校的教学内容。

3、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手段、方法以及组织形式。

学校的教育教学手段,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联,经济发展了才有可能加大对学校的投入,为学校添购更多的教学仪器设备。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研制出大量教学仪器设备,则能够进一步改善教育的手段。例如,与古代手工生产相适应,教育手段就是黑板加粉笔。自近代工业出现以来,幻灯机、电影机等也进入了教育领域。特别是在当代,随着电化教育手段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如广播、电视、电子计算机教学等,这些不仅提高了教育效果,而且改进了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教育方法。借助于现代教育教学手段,进行远程教育,学生既可以在学校里学,也可以呆在家里学,速度可快可慢。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学习时间也增多了,教育对象的扩大,受教育人数越来越多,集体教学成为主要形式,函授教育迅速发展,这对教育的普及与提高都提供了有利条件。既可以边工作边学习,接受业余教育;也可以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接受回归教育和终身教育。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仅要发展智力,更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主动地学习。教育的使命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这四种学习是人生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①因此,必须改变旧有的教育方法,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从而出现了发现法、探究法、自学指导法等新的教育方法。

4、经济发展水平还制约着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高低

教育的发展与教育科研的水平密切相关,而教育科研也需要有一定的物质保障。“只有重构足够的经济增长才有可能为教育系统的发展提供经费”。①充足的科研经费、良好的科研基地和设备,以及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的建立等等,是产出优秀科研成果的保证,而这些则靠经济的发展来提供。同时,经济的发展能为教育提供优良的设备和设施,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优厚的物质待遇,从而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充分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潜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反之,落后的经济条件则会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和教师队伍的稳定,并导致优秀人才的外流和教育质量的下降。

总之,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着的,离开了经济发展,就无法谈教育发展,即12

使教育发展了也只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与经济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反过来教育又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又称之为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对经济的反作用已世所公认。“目前全世界普遍对教育有一种不断增长的兴趣。根据参与者的意见,教育依次被认为是实现未来经济繁荣昌盛的关键,是同失业作斗争的首要工具,是科学与技术进步的动力”②开经济增长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因素,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投入要素的增长和要素效率的提高。投入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教育、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等。其中劳动者、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是基础性的,它是一切投入要素的物质承担者,其他要素都要附着或渗透在这些要素中通过改善它们的质量或组合来发挥作用,并且是在生产力发展到较高阶段才产生和独立出来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也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在这种发展变化中,新的因素不断产生,其作用不断加强,原有因素的作用和地位发生或大或小、或迟或早的变化。教育作为一种经济增长的因素,始于近代的产业革命。在现代和未来,社会生产力智能化趋势不断加强,以科学技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因素。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教育通过再生产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影响经济发展。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生产效果或能力,它用劳动者单位劳动时间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或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表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活劳动或物化劳动的节约,或单位劳动消耗产出的增加,因而是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条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劳动者的质量和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的质量。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体,是首要的生产力,是生产力诸因素起主导作用和能 动的因素。劳动者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生产中物的要素只有被人掌握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他们的文化技术水平,是充分发挥生产工具效率和改进生产工具的重要条件。所以,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提高人的劳动力。

劳动者的劳动力由体力和智力构成。劳动力的发展,无论是体力方面还是智力方面,固然同人的生理成熟有关,但主要是靠教育和训练。马克思说:“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 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①社会生产的发展史表明,在劳动力支出中,智力的作用不断加强,体力的作用逐渐降低。在智力中,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作用不断上升,不断更新,传统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作用不断下降。与此相适应,劳动者类型,也从与手工生产相应的文盲科盲型,转变为与机械生产相应的文化型,进而发展为与高科技相应的科技型。

13

经济增长所要求的劳动者已不是未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者,而是受过一定教育,掌握一定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而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可以通过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改变人的素质,改变劳动力的形态,使人由低级的劳动者变成高级的劳动者。“教育是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投资。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更好的劳动力和资本,因此需要雇员们会使用现代技术,更有创造性和适应性。此类才能的养成取决于人们最初接受教育的标准”。②教育中的普通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可以通过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质。教育中的专门教育(含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可以把具有普通文化素质的劳动者变为某一行业的专门劳动力,也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增加劳动者的技能,把原先属于某一行业的专门劳动力训练成为另一个行业的专门劳动力,改变劳动力的形态,实现不断的再就业。总之,教育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使劳动力适合社会生产的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进而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

①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 单行本,第195页。

②《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王晓辉、赵中建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89)

2、教育是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基础

科学技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本身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精神力量,是知识形态的社会生产力,最终也是人创造的。创造科学技术的人首先要通过教育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掌握较高的创造能力,进而创造出新的科技知识。任何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发明和创造都不是凭空产生,都是在前人和他人研究基础上的创新。可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传递、积累和发展的过程,是人类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历史过程的结晶。教育可以使人类历史上积累起来的基本科学理论、知识和技术世代相传,为新的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在传递和传播科技知识方面更具有高效、高质的特点。总之,培养科技精英始终 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高等学校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是科学技术的生产过程,科学技术的传递和传播、学习和掌握则是它的再生产过程。高等学校不仅要传递和传播科学技术,而且要从事科学与技术的生产,是科学技术发现、发明、创造的重要基地。特别是研究型的高等学校,聚集了大批多学科的科学家、学者,有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手段,而且有源源不断的朝气蓬勃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年轻一代科技队伍——大学生和研究14

生。事实上,大量的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就是由著名的大学完成的。许多学科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大学教授。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公司也都出巨资委托大学完成其所需要的科学技术项目,甚至资助大学进行基础性研究。

教育培养了大批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队伍是科学技术主要的发明者和创造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的决定条件。造就宏大的各学科领域科学家和专家队伍要依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要依赖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革新,这是显而易见的。总之,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3、教育对于实现生产和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是人类共同劳动共同活动的产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①“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而不是表现为独立生产者的孤立的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就像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这也是一种生产劳动”。②————————————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人民出版社,第367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367页。

在物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要实现生产和经济活动各个要素在时间、空间和结构上的优化组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就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工作。有人认为管理也是生产力,甚至提出现代的生产力要靠“三分的科技七分的管理”。

本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次大战结束以来,管理及管理科学得到了空前未有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管理、科学技术、教育已被公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的三大支柱。管理与决策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手段与方法,最终取决于管理理论研究者和管理者的素质。教育通过提高管理队伍的文化教育水平和管理科学水平,对提高管理的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现代的管理已经不是经验型的管理(虽然管理实践经验对管理者是至关重要的),而是科学型的管理,管理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而要掌握管理科学,除了要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外,还必须接受系统的管理科学教育与培训。

4、教育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品德及消费倾向,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现代生产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除了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外,还应当包括劳 动力的文化、思想素质,这其中重要的是与现代生产、现代经济生活相适应的观点、态度和行为习惯。虽然,经济学中严格意义上的劳动力素质是不包括文化、思想素质的,但从近些15

年的经济发展中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市场经济运作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社会的经济发展与人的思想品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经济建设中,广大劳动者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充分调动其劳动积极性的精神动力。而千千万万的先进工作者和“劳模”的献身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更是非常明显的。反之,人的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腐朽的道德品质也会扰乱经济秩序,阻碍经济的发展,像目前经济大潮中的掺杂使假、盗窃行骗等现象就是例证。另外,良好的社会风气也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教育,教育对于劳动力的素质提高是全面的,它可以培养学生与现代生产相适应的进取、创新精神和规范行为,完整地塑造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个体,形成良好地社会风气。

一定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们的消费需求是一对矛盾。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也影响生产,健康的消费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新的社会需要必然要对社会的物质生产提出新的要求,从而影响经济结构、刺激经济的发展。而人们的消费倾向和消费者水平又与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如人们受的教育越多就越尊重科学、越讲究卫生和饮食结构,于是“绿色工程”和“绿色食品的开发”方兴未艾。与精神文化需要有关的物质生产也迅速得到发展。

5、教育是把人力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根本途径

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它第一次明确地用计量方法把教育的经济贡献揭示了出来。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除了传统学派认为土地、劳动、资本是影响经济的三要素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于是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最早应用,进而由舒尔茨首先给予理论阐述而获得特定含义的。作为人力资本理论核心概念的“人力资本”,指的是人们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形态,因为它是人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

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它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对促进生产有重要作用,是经济增长之源泉。并且和物质资本相比,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更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但人力资本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人力资本同样是由投资的方式生产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以及为适应就业机会变化而进行的迁移和信息搜寻等形式。所有这些方面的投资都会改善和提高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品质,从而提高生产力,增加物质或精神收益。

教育投资的效益如何计算,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到底有多大,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如前苏联学者斯特鲁米林在20世纪50年代就发现,一个受了初等教育的一般劳动力可提高生产效率44%,受了中等教育可提高108%,受高等教育的则可提高300%。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基本储量的分析方法,推算出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16

教育基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因为支出是一种投资活动,教育支出与资本形成及国民收入有着密切关系。所以,要探讨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从测定教育资本储量入手。舒尔茨首先计算出,美国19xx年积累的教育资本总额为1800亿美元,19xx年增至5350亿美元;19xx年每个劳动力平均的教育资本是3659美元,19xx年增至7858美元。这说明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高,凝结在每个劳动者身上的教育资本量增加了。通过计算美国19xx年比19xx年增加的教育投资总额,最后推算出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而今,世界已迈向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的经济功能日益突出,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已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资料Ⅰ-2 知识经济与教育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流行以“4W”来界说知识的涵义,世界经合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也沿用了这一说法,即知识分为四大类:知道是什么(know-what),知道为什么(know-why),知道怎么做(know-how),知道是什么(know-who)。前二类属于事实性的或科学的原理或法则,是可以用文字等符号来编码的,后二类则构成能“创建新的知识网络”(托夫勒语)的基础。我国学者另补充了“2W”和“IQ”三项,即:知道什么时间(know-when),知道什么地点(know-where),知道是多少(know-quantity),得到了联合国专家的认同。刘磊等编著,《知识经济——第三次经济革命》,中国大地出版社,1998,(3)

知识的价值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就为人类所认识,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曾遍及全世界,但知识对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其对于整个地球、人类的改天换地的威力,并因此而形成知识经济的时代,这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当知识与经济密切相关,并成为主宰人类生存方式的要素时,知识经济的概念也便由此而生了。无疑,知识是构成“知识经济”的核心概念和决定成分,然而这里的知识具有广义的涵盖面,是指以科学技术、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为主体的、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知识,它是经济的主要力量,是知识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很明显,知识经济必须依赖于上述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是一种“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储存、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湖北省教育科研究所编著,《迎接知识经济的教育创新》,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2)知识经济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然而它又是这二者发展的必然结果。

20世纪80年代,一批有远见卓识的未来学家预言,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这两个传统模式之后,必将跨入一个崭新的经济发展时代,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1980)中将其称为“后工业经济”,因为它虽脱胎自工业经济,却与工业经济有着质的差别;奈斯比特在《在趋势》(1982)中称其为“信息经济”,因为这一新时代的主要标志就是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英国福莱斯特在《高技术社会》(1986)中以“高技术经济”命名,因为这一经济的明显特征是以高科技为核心的。19xx年联合国研究机构在综合了各家学说后,根据经济的实际发展势头提出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19xx年世界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17

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正式为这一全新的经济模式作了界定:这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动脉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农业经济时期,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是生产的两大要素。工业经济时期,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占有、开发和应用,除土地之外,石油、煤、铁等自然资源是发展工业经济的生命线,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与日俱增,但大机器生产对资源的占有和消耗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这种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工业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枯竭的恶果,无疑会抑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知识经济以高科技和信息产业为支柱,以知识、智力资源为依托,科学、合理地开发富有资源以代替稀有的自然资源,做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平衡、协调与统一。在这当中,知识和智力的开发、利用、配置是决定因素,也是造成知识经济与传统经济区别的本质所在。

知识经济是以教育为中心,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经济。既然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以智力资源的科学开发、综合运用为基础的经济,那么高新技术和人才资源便是构成知识经济的两大核心要素了。无疑,知识和人才是知识经济的生命线,教育也就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了。诚如世界经合组织在报告中指出的:“教育将是知识经济的中心,而学习将成为个人或组织发展的有效工具。”对此,国际21世纪委员会又提出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口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

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源泉,是促进人类走向文明的引擎,因此培养创新能力构成21世纪的教育的基本目标。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更有其特殊的作用。而教育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根本途径。

二、教育与政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即它集中反映着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以及其他利益。它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又为经济服务,给予经济的发展以巨大影响。经济基础决定教育是通过政治对教育的直接决定来实现的。教育作为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总是与一定阶级的利益相关联的,与社会政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政治对教育起决定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教育又为一定社会的政治服务,影响着社会政治的诸方面。

(一)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1、政治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在阶级社会里,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使教育能够完全按照本阶级的要求来进行,就一定要把教育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统治阶级利用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的统治地位,控制了大部分文化教育机构,掌握教育领导权和决定权。

统治阶级首先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控制教育。他们通过国家所颁布的政策法令,规定办学的方针和宗旨,并以强制的手段监督执行,以此把教育纳入他们所需要的轨道。同时,18

各级政权机构还利用其权力任免教育机构领导人和教师,从组织上保证这种领导权。甚至还通过直接办学,对学校实行更为直接的控制。其次,统治阶级还利用经济办法来掌握教育控制权。国家和统治阶级中的个别人物,都用拨款或捐献教育经费等办法,有效地控制教育。第三,统治阶级还以思想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

2、政治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政治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自然就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即受教育权由统治阶级来决定。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和社会阶级的划分,全体儿童和少年都有平等有受教育权利,除男女儿童因社会分工不同其教育内容有所不同外,所有儿童少年都接受同样的教育。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统治阶级掌握着政治经济和教育大权,他们也就垄断了受教育的权利,把被统治阶级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例如,在我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专为奴隶主子女开设,接受学校教育成为他们的特权。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不但一般的劳动人民无权进学校,就是统治阶级内部受教育权利也等级森严。如在唐朝中央设立的学校“六学二馆”就规定:国子学只收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入学;太学只收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入学;四门学收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入学;律学、书学和算学收八品以下官员子孙和庶族地主的子弟入学;东宫的崇文馆和 门下省的弘文馆专收皇帝、皇后的近亲及宰相大臣的子孙入学。①受教育的权利是由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分配和决定的。新中国建立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所有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还明确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3、政治决定着教育的性质、目的和德育的内容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但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为谁服务的人,则是由政治制度决定的。例如,我国奴隶制社会由奴隶主阶级掌握政治大权,学校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即使受教育者能够明贵贱、分尊卑,成为自觉维护奴隶制社会宗法等级制度的人。同时,奴隶制社会的教育,还把培养以暴力镇压奴隶反抗的刽子手和抵御外患的能征善战的武士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封建社会里,政治和教育大权掌握在地主阶级手里,教育目的反映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中国封建教育的目的是为封建皇朝培养官僚和掌握地方政权的士绅。在欧洲中世纪,教会学校培养宣传迷信、维护教权和封建统治的教士,世俗封建主教育的目的则是培养效忠封建领主、勇武善战、懂得封建礼仪的骑士。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和教育大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资产阶级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把本阶级子女培养掌握国家政权和管理生产的统治人才和知识分子,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资产阶级的思想灌输,把工人子女培养成 为既能替资本家创造利润,又不会惊扰“主人安宁”的奴仆。所以,在阶级社会里,“超阶级”、19

“超政治”的教育是根本不存在的。

政治还决定着德育的内容,因为德育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在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中,由于作为少数人对多数人统治的阶级社会刚刚建立,统治阶级主要利用政治、道德、宗教等手段维护他们的统治。神学是奴隶主和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精神支柱。在中国有所谓“天命观”和“天道观”,在西方有所谓“上帝创造论”。在教学中他们宣扬“君权神授”、“上帝恩赐”的观点,为统治阶级的统治辩护。在中国还宣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从而维护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的统治秩序。西方基督教神学家阿————————————

①毛礼锐主编:《中国教育史简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xx年版,第35~36页。

奎那也说:宇宙间的一切等级秩序都是神安排的。上帝在创造自然秩序的同时,也创立了人类内部的等级,高等人必须握有权力和进行统治。此外,奴隶主和地主阶级都强调用道德手段进行统治。政治与道德结合是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统治的重要方法。在资本主义制度萌芽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宗教和封建束缚,提出以人性反对神权,用理性自由反对宗教崇拜。因此,崇尚个人和自由是他们政治要求的集中反映。后来,为了消除封建割据,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改变了传统的政治与道德结合的统治方法,突出了政治与法权的作用,提出了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等理论。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成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和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些都是资本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政治决定教育的同时,教育又反作用于政治,即教育具有政治功能。历史上,历代统治阶级都非常重视教育,重视教育在稳定社会政治秩序中的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教育传播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接受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形成适应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政治态度、政治认同感以及积极参与政治、监督政治的政治行为习惯的过程。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其可以形成一定社会大多数人共同的政治意向,形成政治共同体,扩大社会的政治基础,提高人们的政治觉悟。任何一个社会,如果无法使大多数人普遍信仰某种政治观点、政治原则,形成共同的政治态度,那么这个社会就失去了巩固的基础。因此,社会全体成员的政治社会化关系到一定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固。教育作为传递文化、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的活动,能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显性的或隐性的方式向年轻一代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促进他们的政治社会化。具体来说,教育所传授的内容有些直接是一定社会的政20

治灌输,如政治课、公民课和思想品德课传授的内容;有些虽然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但其间渗透着一定社会的政治价值与政治标准。教育者一般都经过职业训练,政治社会化程度高,社会政治意识始终贯穿于其施教过程中。除了这些直接的、显性的作用之外,教育还通过一些间接的、隐性的方式影响年轻一代的政治意向,如学校的社会构成、教师的教育方法、学校风气、课外活动和学生政治群体等。这种直接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来促进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的力量,是来自社会生活的散乱影响所无法比拟的。教育是完成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教育是一定社会政治秩序赖以稳固的重要条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对政治社会化的理解是有区别的。中国古代传统教化思想,倡导的“化民成俗”,是把人民化为“安分守己”的顺民,其实质是丧失独立人格基础上的对阶级政治的认同和顺从。现代教育由于受民主政治的影响,认为政治社会化除了包括对现有政治的认同,还应有人们对政治的参与、追求,对政治的监督,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等内容。其实质是在弘扬独立人格的基础上对政治的认同、参与和监督。前后二者有实质上的区别。我国现阶段要建立的民主政治,包括了对年轻一代实施政治社会化,其中包括了通过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素质,使人们都能达到愈来愈充分地享有和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广泛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为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服务。这是我国教育的政治功能的特点所在。

2.通过教育传播政治思想、形成政治舆论和思潮来服务于一定社会的政治

实施教育的机构——学校是青少年和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学校可以作为宣传某种政治舆论的阵地,为政治活动做一定的思想准备。同时,也可以维持社会的政治稳定。因为青少年学生可塑性大,较容易接受某些观点,所以对青少年进行政治教育,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尤其是高等学校,不仅聚集着很多高级知识分子,政治文化的理性层次较高,即以一种理性的批判态度来思考社会现实,而且高校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强,大学生追求真理和正义,也容易受不同政见的影响。所以,学校必定是研究、探讨、传播各种思想、形成各种思潮的地方,也是对社会政治最敏感的地方。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都会在这里引起人们的关注,也会在这里找到反应。

学校传播政治思想并不仅仅限于校内,各种政治思想或思潮常常通过各种渠道流传于社会,形成对社会的影响。这种政治思想舆论对社会政治的变革、巩固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上学校利用政治舆论、思潮来影响社会政治的不乏其例。如我国近代历史上的五四运动,就是由北京大学发端,最终扩展到社会,形成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反帝爱国,倡导民主与科学的政治运动。因此,要重视通过教育传播政治思想、形成政治舆论对社会政治的直接作用,充分利用教育传播有利社会发展的政治思想和舆论,避免消极影响。

21

3.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

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是由该国的政体所决定的,但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国家教育普及的程度越高,人们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公民的意识,充分认识民主的价值,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自觉行使民主的权利,从而推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里,独裁政治、封建迷信和官僚主义是比较容易推行的。这个道理,就连封建的专制帝王也认识得很清楚。俄国卡萨林女皇就曾说过,如果农民到了受教育的时

候,就是她的统治垮台的时候。①列宁更明确地指出:“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不识字只有流言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②因为政治民主化的最主要表现之一,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政治民主化的广度和深度,可以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广度和深度来衡量。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广度和深度,是受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制约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要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教育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不仅要尽快普及十二年制的义务教育,而且要加强民主政治思想的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

文明和进步的教育能为政治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数量众多的卓越人才、进步的思想和信念以及教育批判功能等。对政治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专制化的倾向进行批判,可以促进政治的健康运行。尽管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但教育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旧的社会政治制度被推翻之后,为旧的政治制度服务的教育思想和部分教育内容等还可能残存一个时期,它对新的社会政治制度巩固和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反之,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建立之前,为新制度服务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内容等就已存在,它对新的政治制度的诞生起着促进作用。而且新的教育还必然要继承旧教育中的合理因素,这是由教育发展的规律决定的。但是,教育的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即教育的性质最终还将随政治制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在新的政治制度建立之前要进行革命教育,为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准备;新政权建立之后,又必须对旧的教育进行改造,使之适应新的政治制度。如我国19xx年10月发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规定:“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

历史的经验表明,教育对政治的变革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但不能起决定作用。

三、教育与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许多学科都以文化为研究对象,从各自的角度对文化下定义,文化就有着众多的定义。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22

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思想、道德、宗教、法律、文学、艺术、传统习俗以及生活方式等。这里的文化主要指一般意义上的狭义文化。教育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传递文化的工具。

————————————

①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②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xx年版,第69页

(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我们在承认政治、经济对教育的最终作用或决定性的作用的同时,还应看到文化对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文化是政治、经济和教育关系的“中介”,因为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绝不是一种线性的因果关系。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中介”因素,文化就是一个重要的“中介”。不去探究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了解文化对教育的作用,就无从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因此,我们在研究教育问题时,常常提出把它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去研究。

1、文化直接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存在,教育的每一发展阶段都打着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的发展常常会成为教育发展的动力,民族文化的特点往往形成教育的民族模式。如我国儒家文化传统对我国教育的影响,西方宗教文化对西方教育的影响。教会办教育的传统,不仅影响着整个西方社会的教育,也对我国近代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从1581年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第一个进入中国内地传教以后,西方各国陆续派遣大批传教士来中国。在他们进行传教的同时,也办了不少学校,当然这在主观上是为其进行文化侵略服务的,但客观上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到19xx年,教会在我国办的学校就有一万三千所,其中小学占85%,中学占15%,并有大学十四所,学生共35万人。另外,1844年,英国人霭尔特色在宁波还创办了第一所教会女子学校,这在我国封建社会女子无权受学校教育的文化传统中,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值得注意的是民族文化素质与水平又往往成为教育发展的阈限,作为教育工作主体的教师的文化素质与水平构成为教育工作及教育发展的直接承受力与支持力。

2、文化影响着教育观、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

文化的发展影响着教育观。例如,不同的社会历史观对教育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观点就不同。不同的人性论也就会有不同的教育目的论。如我国古代同时代的思想家由于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哲学)观,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就存在着差异。孟子从“人性善”出发,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保存人善良的本性,主张“存心养性”。荀子从“人性恶”出发,认为教育的目的在23

于根除人不良的本性,主张“化性起伪”。文化本身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西方的宗教文化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文化的发展也影响到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组织。如我国古代社会,家长和教师普遍使用体罚的方法,不尊重儿童的个性。认为老师打学生是好事,是“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器”。并认为“师徒如父子”,绝对不允许学生反抗教师。而西方社会到了近代,儿童的个性和人格尊严一般倍受重视。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杀子的文化”,而西方的传统文化是“杀父的文化”,似乎不无道理。再如人本主义哲学强调主体的能动性,注重自学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这已成为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内容。

3、文化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一般来说学校传授的文化,是经过精选的文化,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性。但社会的整体文化绝不限于学校,人们在学校之外也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渠道接受教育,学习社会文化。如书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以及图书馆、电影院、博物馆甚至教堂、寺庙等文化设施都以各自的形式影响着各种社会人。有的还被学校利用,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起着非正式的教育影响作用。而且文化所具有的这种教育作用往往是通过潜移默化或娱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对人所产生的影响面更为广泛,而且印象深刻而不易忘怀,对人的心灵的渗透力非常强大。事实上,文化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大课堂。参观博物馆、看电影、读小说,甚至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这既是参加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接受教育的过程,因此,只有加强学校与社会文化机构的联系,整顿文化市场,优化社会文化环境,既充分利用社会文化中的有利因素,又努力控制或消除社会文化中的不利因素,才能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

充分认识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除了应考虑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外,还应充分考虑我国社会文化的特征。教育的改革必须与社会的经济改革、政治改革以及文化模式的转换相协调,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受到一定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教育又影响着一定社会的文化,教育具有文化功能。它既具有保存和传承文化的功能,又具有创造与发展文化的功能。

1.教育具有保存、延续文化的功能

人类文化的保存和延续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以物的载体保存和延续,如实物的保存,运用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符号的记录等,即通过物质或者借助于物质载体把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客观化、外化的保存方式;二是以人的载体保存和延续,即通过人的活动形式、心24

理、行为方式保存和延续文化。以物的载体保存和延续文化,如果没有理解和懂得这些物质文化载体的人,这些物质文化就成为死物而失去价值。所以,这两种保存和延续文化的途径都离不了人对文化的掌握,因而也都离不开教育。

2.教育具有选择、整理文化的功能

文化构成了教育的材料背景,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需进入教育内容,教育往往要对文化进行选择、加工、整理。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主要体现在教育从现有文化中选择、确定教育内容上。现有文化包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涉及到对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选择。人们选择何种文化进入教育内容,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作为选择标准的,最终是按照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要求来选择。从现有文化浩繁庞杂和教育时间有限的矛盾看,教育内容中必须是从现有文化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是人们生活中必备的最基本的文化。教育内容确定后,编写教材实际上就是整理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把这些文化精华按照人们最易接受、理解和掌握的形式分别组织起来,使之系统化、逻辑化、简约化,便于传递。人类文化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新文化不断地产生,要求教育内容不断充实和变革,所以,教育总是在不断地选择、整理着文化。

这里尚需指出的是,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与整理,一方面给文化发展以导向,另一方面对文化体系做某种程度的改造。如我国自汉代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经典成为学校的主要教育内容,这种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就使儒学大大兴盛起来,也导致了中国文化的儒学传统,改变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格局。当前,我国已处在文化转型时期,在文化选择上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对传统文化的选择,对外来文化的选择和对现实文化的选择。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育在选择文化与整理文化中的作用。

3.教育具有创造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自身的更新率不断加快,要求教育适应这一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文化。如果说在以往悠长的岁月里,教育承担着传递人类已有文化成果的任务,继承重于开拓,那么,随着现代社会文化更新加快,现代教育除了继承与适应已有文化,开拓新文化也被提到重要日程上来。教育创造和发展文化也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文化的创新需要掌握较高文化生产技能的人,这种人不是从天而降,自然而成的,他们是教育的产物,这种人具有对已有文化的批判思考能力和文化创新的能力。社会文化能否不断发展和创新取决于教育能否培养出发展和创新文化的人。

四、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现代化是现代社会演进的一种历史形态,是个文明的概念,它是指一种以现代科学为标志、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物”的现代化和以高尚的精神文明为特征的“人”的现代化,以及一切25

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在这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道德观念以及意识形态等,此概念包括三个部分内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现代化与教育的关系体现在现代化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与教育的互动关系上。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就是要发展先进的生产力、进步的文化和文明的政治。如何才能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呢?邓小平早在19xx年就多次提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还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离不开教育,精神文明也离不开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同样离不开教育。”①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一)教育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逐步实现“物”的现代化,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才能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物”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而“物”的现代化主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归根到底必须依靠教育。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较快,但总的来讲,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较低,体力劳动的比例还比较大,国民受教育的程度不高。目前只是从数量上普及了九年制的义务教育。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xx年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5%,而19xx年OECD国家对应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80%和26%。这种状况在人口基数达13亿多的大国是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口既可以是经济发展的负担,也可以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是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同经验。如何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关键在于教育,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经济持续增长、科技发展创新、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教育培养科技人才、培养现代经济管理人才,同时通过培养人才加速科技的进步,使社会生产与经济运行走向科学化、现代化,从而促进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

(二)教育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

我国在向现代化行进的道路上,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的现代化问题。 “一个国家,只有当他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结构中的工作人员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

26

①《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xx年,第16,13,17页。

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①而人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思想的现代化、人的精神的现代化。不可否认,我国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陈旧的观念、僵化的思维以及外来的腐朽思想等已构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精神障碍。要想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首先摆脱这些精神障碍,变革人的思想观念,以实现人的现代化,加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发达、科学昌明、文化繁荣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因此,教育不但担负起科学文化建设的重任,而且担负着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任。通过教育传递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养。通过教育转变陈旧思想观念,培养人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人的明是非、别善恶、辨美丑、识荣辱的能力,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现代化意识。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要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制度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奠定了基础,但如果不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和思想觉悟,人民群众仍难以正确地、充分地行使民主权利。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一方面,通过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养,肃清落后腐朽的政治思想残余;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培养国民的社会主义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掌握法律知识,使国民自觉地遵守国家法律,做守法公民,并养成民主生活的习惯,做民主政治的参与者和监督者,这样才能逐渐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化国家。

总之,教育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大事。只有科学技术发展了,文化教育加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认为教育事业是一种消费性事业、教育投资是一种消费性投资的思想。树立教育投资也是一种生产性投资,而且是效益最高的生产性投资的新观念。树立教育兴国的观念和教育的全民意识,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的发展,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使之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27

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三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是通过培养一个个具体的人来实现的。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探讨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

一、人的发展的概念

发展,从哲学意义上讲,是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共同属性,它是一种连续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变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过程。作为集自然、社会、思维于一身的人,它也必然是一个复杂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

人的发展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说,是指人的个体的发展。所谓人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后的婴儿开始,经幼儿、童年、少年、青年、成年的发展。这个发展过程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影响下,通过个人的实践,使个体从一个软弱无能的新生儿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的知识、能力和思想观点,能独立参加社会活动的社会成员。

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生理发展,一方面是指机体的正常的发育,即指身体的结构形态(包括各系统、各器官)的健全发展;另一方面是指体质的增强,即指生理机能的增强,包括各器官系统生理机能增强。心理的发展,一方面是指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如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也包括与之相关的知识、技能,以及各种专门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指人的心理倾向或意向的发展,如人的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思想品德的发展。

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共同构成人的发展的统一体。生理的发展,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制约和影响着心理的发展;而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日益复杂,竞争机制渗透到各行各业,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里,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可能产生了较大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培养受教育者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因素有哪些,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因素还是遗传、环境和教育。

(一)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也称遗传素质,是指人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象、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点。

1、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8

一个受精卵在母体经过十月怀胎,为什么能够发育成一个生物的人?一个新生儿为什么可以学习语言和科学技术,能够从事劳动和发明创造?原因很多,但遗传素质是一个重要因素,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人的发展总是要以从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的,否则,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人的遗传素质就是人不同于动物的解剖生理特点,它是在人类千百万年的学习、劳动、社会实践和科学创造中不断进化的结果。由于这些劳动和实践使人的解剖结构日益健全和完善,生理机能不断复杂和提高,并且通过遗传素质的形式把这种历史积淀的成果保存起来,传递下去。其中最有决定意义的,就是人的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它能对第二信号系统即语词的刺激产生反映。语词是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凝结与概括,它是人类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人类思维揭示事物本质的工具和手段,是人类从事学习、劳动、社会实践和科学创造的最重要的条件。如果遗传因素有缺陷,人的身心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例如,有一种“三色体病”,即从遗传而来的第21对染色体发生畸变,多了一条染色体,这种儿童生下来就有躯体和智力上的缺陷,称之为“先天愚型”,并易早逝。只有具备正常遗传素质的儿童,才具有正常发展的可能性。

2、遗传素质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人的遗传素质是逐步成熟的,人的身心发展随着遗传素质的成熟而发展。人体的各种器官和机能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它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规律地成熟。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它既为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的某些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它的超越性的发展提供了限制。儿童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发展与他们大脑的重量、脑电波和脑神经结构的发展有关。例如人的平均脑重的发展新生儿为390克,八、九个月为660克,二、三岁为990~1011克,九岁儿童为1350克,这与儿童思维的发展在这些时段的智力加速期是一致的。又如婴儿三个月会翻身,六个月会坐,八个月会爬,十个月会喊“爸爸妈妈”,这反映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如果对六个月的婴儿进行步行训练,不仅无益,而且有碍其他方面的发展。如果在成熟即将出现时,提供适宜的学习和训练,将促使成熟的到来,加速个体的身心发展,反之,无视成熟、试图超越成熟或消极地适应成熟,也会影响和阻碍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

资料Ⅰ-2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sell)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被试是一对出生才48周的双生子甲和乙。先让甲每天进行40分钟的爬梯训练,乙则不进行此种训练。6周后,甲爬5级梯只需26秒,而乙却需要45秒。第7周开始,格塞尔对乙连续进行两周的爬梯训练,结果乙越过了甲,只要10秒钟就爬上了5级梯。此实验说明了成熟是某些行为、能力产生的必需条件,是身心发展的一种准备状态。在某些人体机能的生理结构未成熟之前,学习和训练的成效是很差的,甚至是不可能进行的,只有在某一行为29

出现的机体发育临近或达到成熟状态时,学习和训练才能奏效。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不论是人体的结构形态,还是人的感官和神经系统,都是如此。它们都影响着人的身心发展,人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不同,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人的才能发展的方向。如按照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关系来划分,有的人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优势,他属于思维型,善于抽象逻辑思维,有的人形象思维占优势,属艺术型,多数人属综合型。由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在强度、均衡性、灵活性方面的特点不同,就使人有不同的气质和性格。例如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生性活泼,精力旺盛,容易激动,表现为外倾性(外向)性格。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生性安静,动作迟缓,不易激动,表现为内倾性(内向)性格。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着人的个别差异。

(二)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是指环绕在人们周围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客观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环绕人类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界,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如阳光、水土、地貌等。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人造的物质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因而从广义上说,教育也包括在环境这一概念之中。在这里我们把教育从环境中分离出来,是为了突出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的特点,以区别于环境影响的自发性。

环境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人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都是人的大脑皮层与外部环境建立暂时神经联系的结果。不仅人的认识活动的内容是对外界现实的反映,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如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人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在环境影响下发生的,环境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源泉。同时,环境也为人的身心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另外,环境也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的变化发展对人的发展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又推动着人的发展。因此,环境又构成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

1、物质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物质环境是指纯自然环境和人化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貌、工厂、矿山、城市建筑、农庄田园等。如纯自然环境影响着人的生理变化和行为习惯。而人化的自然环境则包含着物化的社会经验和文化,更直接的影响着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影响着人的身心的发展。

2、社会关系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30

社会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结成的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各种不同形式的联系和关系。从内容方面看,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情感关系。从形式方面看,有同事关系、家庭关系、亲朋关系、邻里关系、集团关系等。

社会关系表现着社会的本质特征,它也可以成为人的认识对象,成为人们社会认识的内容和源泉。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利益要求不同,就会形成人们不同的社会关系。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影响着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当然,人的社会关系也是发展的,是个动态的过程,所以,人受社会关系的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

3、社会意识形态对人发展的影响。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用语言文字概括和保存下来的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验,它包括各种知识、技能、思想观点等,并以哲学、科学、道德、艺术、宗教、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由于意识形态是通过语言文字概括的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验,它能帮助人们认识物质环境和社会关系的本质和规律,使对物质环境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得以深化。它还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人们对古代和外域的物质环境和社会关系加以认识,使人对物质环境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得以扩大。意识形态的发展需要也构成了人的发展动力,科学的发展,文化和艺术的进步,往往能产生一大批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

(三)教育的育人功能

教育是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在人成长与发展中,它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已为许多思想家、教育家所肯定。如荀子所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①康德说:“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②夸美纽斯认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③没有教育,不接受前人积累的经验,任何人即使尽毕生精力也不会达到今天的文明程度。这些都表明教 ————————————

①《荀子·劝学篇》

②《康德教育论》 商务印书馆,19xx年版,第5页

③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xx年版,第36页。

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教育本质属性的表现,是教育的其他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对人发展的质的规定性和影响的终身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对人的发展起着质的规定性。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它规定着受教育者的素质标准和规格。同时,人受教育最集中、最关键的时期是婴幼儿和青少年时期,这一31

时期,是人生的初期,可塑性大,所受的教育会影响人今后的一生。

2、教育对人的影响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

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有着严密的组织和结构。在现代社会,许多国家都实行十年一贯制的基础教育,而且在有关部门的专门领导和管理下,对教育目标、内容等进行系统的安排,全面的规划。同时,现代社会还特别强调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对受教育者施加全面、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3、教育可以起到对各类环境加以控制的作用

教育可以控制和利用环境和遗传的一些因素,利用其中对学生的发展有利的因素,改变其中对学生的发展不利的因素。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的教师,一般都受过专门职业训练,,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并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有效地控制和引导学生接受环境的积极影响,避免和克服环境的消极影响。从而使受教育者健康成长。

但是,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它也受到遗传、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只有将教育和环境、遗传等积极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充分促进人的发展。但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教育

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有其自己的规律。教育者只有了解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遵循规律,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教育。

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比如,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由情绪到情感的顺序发展。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提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柯尔柏格的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我们教育活动必须根据身心发展这一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都应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教育。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这些特点无论从表现方式上、发展速度上,以及发展的结构方面与其他阶段相比较,都会具32

有不同的特征。例如:在学龄前的幼儿阶段,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主要的特点是易于形成与实物相对应的、单个的概念,而到了儿童时期,儿童的认识能力,已发展到了可以了解和掌握事物间联系的程度,但是这种联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具体事物的帮助。而到了青年时期,人的认识能力才开始以抽象概念为基础,逻辑思维才成为人的认识能力的重要特点。人的身心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现象,各阶段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如心理学家早就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如2~3岁是儿童学习口语的关键年龄,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年龄。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能。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无法补偿。正如《学记》所言:“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所以教育活动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进行,以促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当然,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上一阶段影响着下一阶段的发展,所以,人生的每一阶段对于人的发展来说,不仅具有本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人生全程性的意义。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应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这样,教育工作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在个体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个体与个体相比之下,每个人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这种差别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属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社会属性上的差异。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的表现方式上的差异。需要说明的是,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环境、教育及发展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主选择的方向的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这一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各自的发展背景和水平,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因材施教。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与教育。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与环境协调,从而为能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33

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出色的人物。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那么,就是不很严重的疾病或磨难也会把他击倒。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性的,培养个体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总之,教育适应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并非要迁就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其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不断提高其身心发展水平。

运用与思考

1、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一段话:“学习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这样花去的资本,好像已经实现,并且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这种才能,对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产的一部分。工人增进的熟练程度,可和便利劳动、节省劳动的机器和工具同样看作社会上固定资本。学习的时候,固然要花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可以得到偿还,赚取利润。”

2、“进步的政治必产生进步的教育;颓废的政治必不能完成进步的教育。进步的教育可以助成进步的政治,而不能挽救政治的颓废,更不能为颓废的政治作掩饰。”( 编《林砺儒教育文选》, 出版社,第153页。)

3、联系实际分析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34

更多相关推荐:
专接本《学前教育学》教案8

第八章幼儿园的教师一、教育目标1.了解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培训形式。2.理解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3.掌握幼儿园教师的只能结构。4.把握《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主要内容。二、教学重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

教育学教案1

教育学教案1,内容附图。

教育学教案4

教育学教案4,内容附图。

大学教案格式模板

贵州理工学院教案2020学年第学期学院部中心课程名称专业年级班级主讲教师教案编写说明教案又称课时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应根据专业的培养方案紧扣教学大纲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切合学生实际提前编写设计好...

教学案例怎么写

教学案例怎么写一什么是教学案例1教学案例的定义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之后再回过头来对当时的教学情境回顾反思而写成的文字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2教学案例的特征案例作为一种写作的形式有着自己独有...

教育学教案

教师教案题目摄影基础之测光方式对象摄影初学者目的通过老师的教学实现学生们对摄影基础中测光方式能够更轻易的理解和掌握内容同学们大家好又到了我们学习摄影的时间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度过这短暂而有趣的教学时间吧让我们先...

教育学教案

学校管理的内容与要求教案11级商英一班20xx932126翁孟华一课题名称学校管理的内容与要求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教学管理与要求的四个方面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总务管理有个具体的深入的了解并能复述出来2教课结...

教育学教案之一

教学题目第一章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理解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初步形成教育总是受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所制约的认识2使学生懂得教...

教育学教案

微笑的重要性世界处处需要微笑教育更需要微笑尤其是教师学生需要微笑的教师教师与学生在一起交谈时温柔的微笑会给学生带来无限的理解和信任让学生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快乐教师给学生解惑时教师在化解学生矛盾时从容的微笑将为学生...

教育学教案

教学题目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教学目的通过对事物是普遍联系观点的学习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各种问题和矛盾理解党的现阶段的路线和政策特别是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课时分配两课...

教育学说课稿格式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得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

授教育学教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词源西方源于educare译为引出我国源于教与学19xx年学部奏请颁布教育宗旨民国之后正式改学部为教育部此后教育一词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教育学教案(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