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环保调研报告

时间:2024.4.14

                                                        

滇池环保调研报告

指导教师:顾波老师

活动组长:李章奎201202180212

摄影班底:尤芳燕201202180251

活动报告:杨春艳201202180246

          毛婷婷201202180238

          赵玉梅201202180252

          李克珍201202180234

材料整理:谢官华201202180222

          杨学友201202180225

           李进 201202180211

组织助手:尤芳燕201202180251

         毛婷婷201202180238

道具安排:赵玉梅201202180252

         吴情娟201202180241

目录

引言 ..................................................................................................3

一、滇池概况................................................................................3

(一)、滇池简介...............................................................................3

(二)、滇池对昆明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3

二、滇池的水质逐年下降 .............................................................5

三、滇池保护治理进程....................................................................9

四、滇池治理六大工程

(一)、环湖截污及交通工程.....................................................10

(二)、外流域引水及节水工程.................................................11

(三)、入湖河道整治工程..........................................................12

(四)、农业农村面源治理工程..................................................12

(五)、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13

(六)、生态清淤工程...............................................................14

五、保护滇池,从一点一滴做起.............................................14

六、调研活动..............................................................15

七、报告总结................................................................................17

引言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 灵仪,北走蜿蜒,南翔镐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寰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   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这是生活在康熙至乾隆年间的著名寒士孙髯翁所描写的滇池,这位布衣诗人为留下了见证滇池秀美的千古绝唱。

一、     滇池概况

(一)滇池简介

滇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内陆高原湖泊,具有工农业用水、防洪、旅游、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素有”高原明珠”的美称。

千百年来,滇池滋润了昆明这片热土,成就了无处不飞花的美丽春城,哺育了世代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儿女,是昆明人的母亲河。

  滇池地处长江、珠江、红河三大水系岭地带,属长江上游金沙江水系。

   据史料测算,滇池演变到唐宋时,水面有510平方公里,元朝水面缩小到410平方公里,到明朝时为350平方公里,清朝时为320平方公里。目前,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湖面面积309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0.24米,平均水深5.3米,湖岸线长163.2米,库容15亿立方米。

滇池分为草海和外海两部分;主要入湖河道有35条,出水经螳螂川、普渡河流入金沙江。

   滇池多年平均水资源量9.7亿立方米,扣除多年平均蒸发量4.4亿立方米,实际水资源量5.3亿立方米。

(二) 、滇池对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滇池流域内分布6个县区,汇水区域总人口383余万人,经济总量约占云南省的25 %,占全市的80%。是云南省居民最密集,人为活动频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二、滇池水质逐渐下降

   20世纪后三四十年间,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膨胀,加上砍伐森林、“围湖造田“等过度开发利用,滇池收到了严重污染。上世纪六十年代,滇池草海及外海水质均为ll类,七十年代为lll类;八十年代草海水质逐渐恶化为v类,20-30年期间,滇池水质下降了2个等级。滇池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成为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

1988~1999年滇池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滇池水质在继续恶化,全湖水质超V类,富营养化程度呈上升趋势.近10年来,滇池主体外海TP浓度增加了一倍多,叶绿素a增长了十几倍,营养水平由富营养发展到严重富营养,增加了两个级别,发展趋势近年来尤为明显.P是近10年来滇池水体中增长最快的营养盐,水体中P浓度的持续增加是滇池富营养化加剧的基本原因.目前滇池的营养物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及流域的农业面源,面源是造成滇池外海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前段时期滇池的治理主要侧重于点源和草海内污染源的控制,而面源控制及湖内生态治理尚未实施,应在滇池富营养化控制下一阶段的治理中要加强面源治理、湖泊的生态修复及管理方面的工作,以遏制滇池富营养化的发展势头。

对1997年滇池12个样点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并用WQI指数对滇池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样点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是滇池北部水区的3个样点.目前滇池水质仍在继续恶化,主要是由于氮、磷超标造成的富营养化污染.提出采用生物法和污染预防的策略治理滇池。

滇池周边企业年污水排放量达4900多万立方,其中排放出COD7900吨(COD是监测水污染最严重的指标之一,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污染物越多),总氮600多吨,总磷30多吨;流域内城镇生活污水年排放量达2亿多立方,日排放量50多万立方,年排放出COD4万多吨,总氮1万吨,总磷800多吨;农村面源污染产生COD2万多吨,总氮3000多吨,总磷400多吨。与此同时,仅昆明主城,每天就有43.5万方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滇池,各郊县区基本还未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滇池流域、牛栏江流域和柴石滩流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滇池周边企业年污水排放量达4900多万立方,其中排放出COD7900吨(COD是监测水污染最严重的指标之一,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污染物越多),总氮600多吨,总磷30多吨;流域内城镇生活污水年排放量达2亿多立方,日排放量50多万立方,年排放出COD4万多吨,总氮1万吨,总磷800多吨;农村面源污染产生COD2万多吨,总氮3000多吨,总磷400多吨。与此同时,仅昆明主城,每天就有43.5万方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滇池,各郊县区基本还未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滇池流域、牛栏江流域和柴石滩流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含氮量远远高于其他湖泊河流。

三、滇池保护治理进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滇池水污染防治工作,讲滇池治理列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标志性工程。从“九五”开始,国家连续三个五年计划讲治理滇池纳入“三河三湖”治理重点。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实地视察和调研,对滇池污染治

理作出重要指示。
滇池治理管理机制:云南省政府九大高原湖泊治理领导小组及滇池治理协调领导小组,昆明市政府滇池治理保护委员会和滇池管理局、滇池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
一条套路:环保优先、铁腕治污、科学治水、综合治理。
一套规律:着眼整个流域,面向污水区,由点到面、从流域到水域、顺流而下,从大流域到小流域、从大范围到小范围、从大环境到小环境。
四个原则:湖外、河外截污杜绝增量污染源;湖内、河床清淤减少存量污染源;恢复湿地、修复生态功能;外流域调水、增强水动力。
目标:湖外截污、湖内清淤、外域调水、生态修复。

四、滇池治理六大工程

(1)、环湖截污及交通工程

环湖截污是滇池治理的一项关键性工程,直接关系到滇池治理的成败。

国内外湖泊水污染治理的实践证明,彻底截污并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使污染物不在直接流入琥珀,是削减污染负荷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最关键的措施。

环湖截污工程:概括为干渠截污、河道截污、片区截污、集镇和村庄截污四个层次的截污管网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环湖交通工程。环湖截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环湖截污干渠建设的主要载体,也是环湖生态建设的隔离带和分界线,具有改善滇池环湖交通功能,也是环湖截污防线,滇池湖滨的景观带。

(2)、外流域引水及节水工程

滇池流域具有面积小、产水量少、蒸发量大、无过境水补给、循环周期长等特点,其水资源平衡完全靠径流水、污水和农田回归水在滇池中循环,多年平均入湖水量有80%以上是污水。供水量远远超过睡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高达151%。现有供水量中,约有53%的水质不达标,水资源短缺由过去的资源性缺水转变为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的格局。要从根本上解决滇中缺水和滇池污染问题,补充滇池生态用水已成为滇池治理的一项关键措施。

(3)、入湖河道整治工程

入湖河道整治工程:以河道截污、治污为核心,围绕“堵口查污、截污倒流,两岸拆迁、开辟空间,架桥修路、道路通达,河床清污、修复生态,绿化美化、恢复湿地,两岸禁养、净化环境,规划设计、配套设施,提升区位、有序开发”八个方面实施综合整治。

(4)、农业农村面源治理工程

据有关部门调查,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占总负荷25%,其污染源包括畜禽养殖污染、农田种植污染、集镇和村落污染等。

农业农村面源治理工程主要是:在沿湖周边地区、入湖河道两岸实行“禁养”,将原有养猪、牛、鸡鸭等搬迁至流域以外;在流域内实行大规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和循环农业,禁止或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在流域内实行农村环境综合连片整治,农村集镇和村落生活污水首先考虑进入城市污水管网,交由诚实污水处理厂处理,远离管网的采用实用技术进行就地处理,分散的村落和住户污水可采用单体式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切实控制农业农

村面源污染对滇池的影响。

(5)、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

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是消减入湖污染物、恢复湖泊生态系统,提高湖泊自净功能的基础。主要通过大面积的天然湿地恢复和生态廊道建设,重建湖滨良性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功能,改善湖滨景观。

包括环湖公路以内“四退三环”;环湖公路以外面山绿化;滇池流域的水土保持;饮用水源地保护4个方面内容。在滇池面山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小流域治理,恢复植被,保山固水,建立湖泊森林生态屏障。在水陆交错带以建设和恢复天然湖滨湿地和生态防护林带为主,截留、销纳入湖地表径流中的污水、垃圾和颗粒物。

在近岸带水域培植大型水生植物群落,抑制风浪、固持底泥、吸收同化湖水中的营养物质。依法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

滇池沿湖已建成湖滨生态湿地5.4万亩,流域内林木绿化率达50.8%。

(6)、生态清淤工程

底泥疏浚是国内外琥珀治理保护中必然采取的常规性维护措施,是清除底泥中所含氮、磷、有机物和重金属的途径,同时也为湖泊水生系统修复、增加库容、建设湖滨缓冲带起着重要作用。在有效截流入湖污染物后,底泥疏浚就是改善电池谁质的重要手段。1998年以来实施的草海底泥疏浚一期及后续工程,以疏挖面积4.7平方公里疏挖淤泥量600多万立方米,对草海消除黑臭,提高水体透明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前已完成滇池污染底泥疏浚二期工程,疏挖底泥370万方,正在实施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道及重点区域污染底泥疏浚三期工程,计划疏浚底泥470万方。

通过综合治理,目前,滇池水质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水体景观及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主要入湖河道及地表饮用水源水质明显提升,流域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提高 。

五、保护滇池,从一滴水开始

节约每一滴水

保护水环境,减少水污染

绿化造林,保持水土

垃圾分类投放、定点投放,变废为宝

绿色消费,环保生活

减少污染,清洁健康

滇池是昆明美丽繁荣的原动力,滇池保护与治理工作是长期而艰巨,需要我们每个热爱家园的公民积极参与,在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滇池治理新格局下,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水护水节水,自觉保护水环境,用实际行动支持“铁腕治理,科学治水。环境优先,综合治理”,让滇池水清胡秀的美丽风景早日展现在世人面前!

六、调研活动

(一)、海埂实地调研

我们小组成员于12月14日早上8点20分前往海埂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小组成员积极配合,发挥团队精神,认真的观察了滇池水质、水环境及其周围环境,并作出了深入探讨,同时取回了水样,留作参考。

(二)、参观昆明市六污水处理厂

在参观过程中,认真聆听解说员的解说,并积极提问作了详细的学习记录,整个过程使我们受益匪浅。

(三)、西亮塘湿地公园—滇池保护治理市民一日游

我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了由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组织的滇池保护治理市民一日游活动,活动地点是昆明滇池泛亚国际城市湿地,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活动于4月21日下午17点结束。

七、调研总结

通过对这次调研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了水的含义、性质、特点及作用认识到了水资源在当今世界上的重要地位,也认识到水资源在人类甚至整个生物群的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及意识到水资源将是未来世界和平的前提也是人类继续生存发展的保障。滇池是昆明的心脏也是昆明发展和富强的保障。滇池的变化关系着整个昆明的未来同时也牵动着所有人的心。通过我们小组的这次实地调研让我们认识到滇池水污染的严重性及其污染的原因也认识到保护和改善滇池不能光说不做,只有靠集体的力量人人动起来才能保护和改善滇池。为了让滇池尽快回复原貌,我们除了积极支持政府净水工程还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保护环境的卫士,我们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要坚持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第二篇:调研报告—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

学 院:

指导教师:

作 者:

目 录

一、摘要··································································3

二、关键词································································3

三、正文··································································3

3.1研究背景·····························································3

3.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4

3.3活动准备阶段·························································4

3.3.1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4

3.3.2调研专业内容培训··················································4

3.3.3活动材料的准备····················································5

四、活动实施阶段··························································5

4.1欢庆元旦——留学生与当地农民共同扭秧歌·······························5

4.1.1活动对象··························································5

4.1.2活动时间··························································5

4.1.3活动地点··························································5

4.1.4活动内容··························································5

4.1.5活动感受··························································5

4.2喜迎元旦——留学生学习包水饺·········································6

4.2.1活动对象··························································6

4.2.2活动时间··························································6

4.2.3活动地点··························································6

4.2.4活动内容···························································6

4.2.5活动总结··························································6

4.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木版年画·········································7

4.3.1实践对象··························································7

4.3.2实践时间··························································7

4.3.3实践地点··························································7

4.3.4实践背景··························································7

4.3.5实践内容··························································7

4.3.6实践收获··························································7

4.4观古城区,忆旧中国····················································9

4.4.1实践时间·························································9

4.4.2实践地点·························································9

4.4.3实践过程·························································9

4.4.4实践总结·························································9

4.5追随历史足迹——参观运河博物馆·······································10

4.5.1实践时间·························································10

4.5.2实践地点·························································10

4.5.3实践过程·························································10

4.5.4聊城市运河博物馆简介·············································10

4.6临清架鼓····························································11

4.6.1实践时间··························································11

4.6.2实践地点··························································11

4.6.3实践过程··························································11

4.6.4临清架鼓相关知识··················································11

4.7问卷调查·····························································12

4.7.1调查时间··························································12

4.7.2调查地点··························································12

4.7.3调查过程··························································12

4.8社会实践总结·························································13

4.8.1活动时间··························································13

4.8.2活动地点··························································13

4.8.3活动过程··························································13

五、结束语·······························································13

六、谢词·································································13

七、参考文献·····························································14

八、队员感言·····························································14

九、附件·································································16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

一、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常常是转瞬即逝的,不可再生的,一旦消亡或流失,在落后的记录手段和技术条件下,基本无法恢复或再生,这就意味着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丰富,但也很脆弱。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和保护行动落后于它的消亡速度,呈现出岌岌可危的现状,如民间戏曲、戏剧在衰落,年画、剪纸、皮影正在逐渐消失。而与此同时,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正吸引着世界目光。

为此我们成立了调研队,针对聊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研,了解统计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一份力量。

二、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转瞬即逝 调研保护

三、正文

3.1 研究背景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3活动准备阶段

在12月18日早晨7:30,我们团队在22号楼前相互认识,并一起接受有关安全教育和调研专业内容的培训。

3.3.1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

团队在出发前开展出行安全教育活动,如下:

1)出发前,应保持与实践地联系,确保所有安排(如食宿、交通)都已妥当。

2)出发前,应准备好在实践地活动所需的必要证件(如学生证、身份证)和活动证明。

3)实践过程中,应听从领队老师和队长的指挥。遇到突发事件,应该沉着冷静,想办法解决。

4)活动中应注意安全,远离危险的地区,团队若需接近危险地段,应有专业人士陪同并提高警惕。

5)乘车时保持秩序,上下车辆(火车、汽车等)时不要拥挤,不要乘坐非正式的长途客运车辆。

3.3.2调研专业内容培训

1)进行一些礼貌用语的培训,让我们在调研中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

2)进行调研材料整理等培训,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后的材料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3.3活动材料的准备

四、活动实施阶段

4.1欢庆元旦——留学生与当地农民共同扭秧歌

4.1.1活动对象:外国留学生、茌平县南街村村民

4.1.2活动时间:12月28日上午8:00-11:30

4.1.3活动地点:聊城市茌平县南街村村支部

4.1.4活动内容

调研报告—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

12月28日上午,我们与外国留学生一起,到聊城市茌平县南街村村支部,向村民们了解秧歌的历史,并试穿秧歌队的服装,学习基本动作,以及道具的使用。之后我们分配角色,在老师的带领下,演绎中国传统秧歌片段,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与留学生共同感受节日的喜悦。学习结束后,我们向当地询问秧歌的传承情况,了解政府与人民对秧歌的认识.

4.1.5活动感受 图一 大学生们正在学秧歌

“光说不练假把式”,要为传承民间艺术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单单靠了解这些空泛的口头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们实践队亲身加入到鼓子秧歌练习的队伍中来,虚心向长辈讨教。通过专业人士指点,我们对扭秧歌有了初步的表演基础。看到我们卖力的学习,年过六旬张伯伯动情地说:“我从事秧歌工作已有30多年了,秧歌就是我的生命,说实话,近几年相对于经济来说,我们的乡土文化发展的并不是很好,眼下,正需要你们这样有朝气的年轻人来把他们发扬光大,你们有心拯救,我们这些老一辈也感到非常欣慰、高兴。”听到这些,我们紧紧握住老人的手,说:“您放心,有我们,咱秧歌队伍永远都不会垮掉!”随后,我们和秧歌队达成长期协议,我们愿意长期为秧歌队伍发展志愿服务,只要组织需要、时间允许,我们定当全力相助。

活动结束后队员们都欣慰的笑了,这几天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证明了自己,我们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印证了当代大学生的活力与激情,我们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4.2喜迎元旦——留学生学习包水饺

4.2.1活动对象:外国留学生、建筑工人

4.2.2活动时间:12月28日下午2:30-5:00

4.2.3活动地点:聊城市华秦建筑工地

调研报告—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

4.2.4活动内容

我们准备好活动用品,和3名外国留学生一起,到聊城市华秦建筑工地,与建筑工人们共同迎接元旦,教留学生包水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为建筑工人们送去新年的祝福。问候农民工们的日常生活,了解国家的政策,并作好记录。

4.2.5活动总结 图二 志愿者去工地为农民工现场包水饺

对于饺子,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学生只在餐馆里吃过,从来没有亲手包过。为了让留学生体验一下包饺子的乐趣,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为建筑工人们送去新年的祝福。我们特地去聊城市华秦建筑工地教留学生包饺子。

经过一番学习,留学生们便有模有样的开始操作了。包饺子的过程中,大家相互鼓励与合作,欢声、笑语汇成一片,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每年我们与家人都会吃饺子,但都比不上今天的饺子好吃又有意义。我们这个包饺子的过程就像是我们现在学习的过程。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好似饺子的馅都有不同的品位及个性,但被包进饺子皮时,我们都变成了饺子(“骄子”),经过大火“大伙”的沸腾(“奋斗”)我们渐渐地被煮熟。 本次活动的活动场面气氛比较活跃,同学们各自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总的来说,我们本次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

4.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木版年画

4.3.1实践对象:聊城市冠县后杏园村陈庆生

4.3.2实践时间:12月29日上午8:00-11:30

4.3.3实践地点:聊城市冠县后杏园村

4.3.4实践背景

传统年画随着传统习俗的改变和社会的现代变革,出现了濒危的局面,传统手工制作的木版年画被机器胶印所取代。现代化的发展,使民居的建筑格局也发生了极大改变,传统年画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正带着昔日农耕社会田园牧歌的一抹余辉,艰难地行走在仍在城市化着的乡村以及城市中传统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中间。

木版年画有其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不允许在商业化、市场化的过程中肆意改变的,否则就会丧失了其文化和历史价值;但另一方面,今天传统文化面临着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相协调的问题,面临着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的问题。如果简单地拒绝市场化、商品化,非遗很可能会失去其现实的生命力。

4.3.5实践内容

12月29日上午我们到聊城市冠县后杏园村陈庆生(醉心于年画事业的76岁老人)老人家中,了解木版年画的历史与现状,学习木版年画的制作流程,并做好笔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奇妙与魅力。分发宣传页,呼吁大众继承中华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4.3.6实践收获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到了清代中晚期,民间年画达到鼎盛阶段。在民间,年画就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年画已不仅是节日的装饰品,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它成为反映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木版年画有大大小小几十个产地,其中著名的有: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四川绵竹等地。清末民初年间,年画的使用地区覆盖了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包括台湾在内。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年画中门神的历史最为悠久,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守门将军”的门神雏形。唐代以来佛经版画的发展和雕版技术的成熟、宋代市民文化的发展都大大促进了木版年画的繁荣,北宋时期出现了专门售卖年画的“画市”,当时称为“画纸儿”。宋金时期,已经出现了“四美图”这样的精美绝伦的木刻版画,它是现存最早的木版画。道光年间,在李光庭著的《乡言解颐》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年画”一词,从此,所谓“年画”就拥有了固定含义,即是指木版彩色套印的、一年一换的年俗装饰品。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到了清代中晚期,民间年画达到了鼎盛阶段。

调研报告—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

聊城市有东昌木版年画。东昌木版年画选用梨木雕制木版;用松烟、茶水制黑色,槐米制黄色,葵花籽制紫色,生铜末锈制绿色,石青粉制青色就是很好的例子。刻板工序和印刷工序就伐、支、桃、跟四个刀序,接下来是下空、出渣、净底;印刷的工序有夹纸、爽纸、定纸、套色、晾、分类、批发等等,工艺流程实际反映着一种文化认识。同一民间工艺中,不同的工艺要求和操作方式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取舍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仍然以古东昌木版年画为例,古东昌年画印刷是“双拉”,这一 图三 志愿者为农户现场写福,送福

点是在全国其他年画产地所没有的技术,这种印刷工艺的差异,恰恰正是它的特色。

东昌府所独有的艺术特点是:整体造型统一生动、传神、运动感强,艺术的装饰技法协调,构图饱满,造型圆中见方,对物象结构进行概括、夸张、强化。比如:头大身小,但是视觉上非常舒服。精湛高超的运刀技巧,产生了自然流露的刀迹--线条刚劲,弧线、直线并用,在一根线条中常出现停顿和转折的直角,具有力度感、节奏感和韵律感。线条为表达意象而概括,如作品上边一只手的表现,没有画出具体的手指,下边一只手的造型却是采取意象的具体表现,和上边的手形成对比。两人物双手中的鞭、锏构图位置动势得体,恰似两臂正在舞动。东昌府的民间雕刻家把代代祖传的实践经验,都自然成熟地蕴藏在版画创造之中,天真与稚嫩、粗犷和神秘反映出农业社会的艺术气象,是用精神内视的意想和心象去创造的、又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传统年画随着传统习俗的改变和社会现代变革,出现了濒危局面,传统手工制作的木版年画被机器胶印所取代,现代化的发展,使民居的建筑格局也发生了极大改变,传统年画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正带着昔日农耕社会田园牧歌的一抹余辉,艰难地行走在仍在城市化着的乡村以及城市中传统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中间。近年来,东昌府木板年画的传承遇到了一些瓶颈,面临着无人继承的尴尬局面,老一辈传承人的子嗣的流失是一部分原因。当地政府积极展开工作,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支持东昌府木板年画的发展,为即将覆灭的纸上艺术又增添了一份新的活力。

4.4观古城区,忆旧中国

4.4.1实践时间:1月1日下午2:30-5:00

4.4.2实践地点:聊城市光岳楼

4.4.3实践过程

1月1日下午我们到聊城市古城区,咨询古城区负责人关于古城区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登上光岳楼,了解光岳楼的历史与旧中国的辉煌,询问光岳楼负责人此楼的存在状况和保护措施,并做好记录。

4.4.4实践总结

光岳楼,这光岳楼在中国的名头也不小,与岳阳楼和黄鹤楼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名楼。当年修建北京城从大运河运木料,最后一批原木到达东昌府时,紫禁城已经建造成功,东昌知府就把这些剩余的木头建了一座楼,因为是用造紫禁城剩下的木头建造的,所以叫余木楼,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重修时又因地而名“东昌楼”。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取其近鲁有光于岱顶之意,命名为光岳楼,一直沿用至今。

光岳楼位于聊城市的古城中心,外面为四重歇山十字脊过街式楼阁。整座楼由墩台和主楼两部分组成。墩台为砖石砌成的正四棱台,高9米,墩台四面各辟半圆拱门,门内为宽阔的楼洞,可通行车马。各门上分别有石刻匾额一方:东曰“太平”,西曰“兴礼”,南曰“文明”,北曰“武定”。四层主楼筑于墩台上,高24米。光岳楼通高和底边长都是33米,也就是古代九丈九尺。在中国古代,九是阳数之极,寓意其高度不可超越。光岳楼自建造以来,虽历经600多年风风雨雨,但主体结构从未更动,今天仍高高矗立在鲁西平原上。它是中国的最雄伟最高大的古建筑之一。

站在光岳楼上鸟瞰聊城,近处是古色古香的老城,规划部门为了保持这经典备至的古城风格,规定水域城内的所有新建项目,都不得超过12米的高度,以敬畏凸显这光岳楼的伟岸与古风;古城四周的水面蔚为壮观,陪同的朋友讲,过去的东昌湖因为淤积面积很小,修建京九铁路的时候,聊城人把淤泥挖出来,一方面修了火车站和路基,另一方面挖出一个碧波荡漾的东昌湖,真可谓一举两得;放眼瞭望水域之外,则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现代建筑群,据说夜景更加璀璨迷人。从这错落有致的宜人景观中,从这推陈出新的大手笔、大思路中,品读深藏其中的人文意蕴,何止忠厚质朴古雅,更有胸襟辽阔开放!

4.5追随历史足迹——参观运河博物馆

4.5.1实践时间:1月2日上午8:00-11:30

4.5.2实践地点:聊城市运河博物馆

4.5.3实践过程

1月2日上午我们前往聊城市运河博物馆,咨询管理员博物馆的建设目的和所收藏的文物种类,观看其中的文字与图片,了解运河流域的发展史并学习文化的保护措施。

4.5.4聊城市运河博物馆简介

聊城运河博物馆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使它在当代旅游业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自中国江北水城(聊城)的名称叫响后,最早想依托得天独厚的古运河文物优势,建设运河博物馆的人是聊城市市长张秋波,因此聊城成为第一座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建立地。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运河文化资源,聊城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运河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利用。为加强对运河文化的调查和研究,成立了运河文化研究促进会,并在风景秀丽的东昌湖畔建成了由费孝通题写馆名的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自此成为第一座建成大运河博物馆的城市。该馆建成后,将系统介绍运河发展史、科技史以及沿岸地区的重要文化面貌和文化内涵,对进一步弘扬运河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出发,研究运河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运河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以运河为纽带,把沿运河人文自然景点串联了起来,并已形成一定规模。如结合江北水城的建设,城区段运河进行了重新开挖,建设了运河公园,形成了一条运河风景带和临河商业街,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以东昌湖为依托,将运河与东昌湖、徒骇河连接起来,使光岳楼、海源阁、铁塔、山陕会馆等重要文物古迹联成一片,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运河文化游览区。特别是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犹如一艘美丽的大船扬帆起航。古城中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优美的风光名胜,令人心旷神怡。

4.6临清架鼓

4.6.1实践时间:1月2日下午2:30-5:00

4.6.2实践地点:聊城市临清县

4.6.3实践过程

1月2日下午队员们前往聊城市临清县,学习临清架鼓,并了解临清架鼓的起源与现状,调查当地政府对这一民俗的保护措施,倡导民众从自身做起,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4.6.4临清架鼓相关知识

架股传说

据说,架鼓原名助阵鼓,又名羯鼓,起源于东汉末期,击鼓是为大将助阵扬威的。蜀国名将张悦曾两次为关羽击鼓助威。流传到五代、十国、宋、清等朝代,于民国初期,临清正式成立了架鼓会。参加架鼓会的多是回民群众,所以,架鼓流传至今已成为当地回族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娱乐形式。

架鼓组成

调研报告—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报告

从规格来说,鼓面直径一般为1尺3寸,高20厘米。点锣和大锣“个头”相差悬殊:点锣锣面直径一般为20厘米,因为小,所以叫“点锣”;大锣锣面直径一般为80厘米到120厘米不等,因其个大如筛,故又称“筛锣”。每种乐器都有独特的音效特点。鼓声雄壮有力、威武;点锣声音高、尖、亮,穿透力强;而

大锣发出的声音则浑厚低沉、宽广。

演示地点 图四 学生与当地农民共同舞狮子

临清架鼓是旧时临清庙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年农历三月三十日开始到四月底,历时一个月,是盛况空前的临清庙会,庙会期间除了经贸交易和各种祭祀活动外,就是要举行云龙会,舞狮会,秧歌会,架鼓会等各种表演活动。

各路文艺大军,各显技艺,招摇过市,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临清架鼓就是当时比较盛行的一种大型表演活动,所有乐器有鼓、点锣和筛锣,乐队的组成分为大小两种,大队一般有二十四面鼓,八面点锣、两面筛锣组成,小队一般有八到两面鼓,二到十面点锣,一面筛锣组成。

演奏规模

临清架鼓的演奏队伍有“半队”、“整队”之分。人员和乐器齐备时,可组整队,即所有乐器要由48面鼓、8面点锣和2面大锣(每一面大锣均需由两人抬起,另需有一人敲打)组成;而半队的组成结构自然就是整队的一半了。但不管是“整队”还是“半队”,临清架鼓都有鼓点丰富多变、声音洪亮威武、气势磅礴雄伟的特点,因而,临清架鼓会在历史上又有“威武会”之称。

解放前,临清架鼓是和寺庙以及寺庙主持的祭祀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时,临清庙宇最多的时候,大大小小共有72座。每座庙宇都定期组织庙会。庙会期间,各架鼓会便和庙宇自由结合,参与其中,赚取报酬。除了主要参加庙会的祭祀活动外,在商家开业和大户人家婚丧嫁娶时,他们也前去提供服务。也正是如此,在旧社会,架鼓成了“‘要饭人’的艺术”。“因为民间架鼓在早年的社会地位低,登不上大雅之堂,所以,关于这一民间音乐艺术,就连文献资料也少有记载。”

焕发青春

如今,聊城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大力弘扬民俗文化,使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传承至今而得以发扬光大。临清架鼓也被列为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驾鼓艺术以宏大气势,震撼的旋律,为临清文化争得了荣誉,为聊城历史的文化再添新彩。倡导大家共同保护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4.7问卷调查

4.7.1调查时间:1月3日上午8:00-11:30

4.7.2调查地点:聊城市金鼎购物和人民公园

4.7.3调查过程

1月3日上午我们队员前往到聊城市金鼎购物和人民公园,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西方文化的态度以及对两者的喜爱程度,向人们散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单,当场询问人们一些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问题,并且向人们讲述有关非物质文化的有关内容,让人们更能深刻的理解非物质文化,号召大家立刻行动起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4.8社会实践总结

4.8.1活动时间:1月4日上午8:00-11:30

4.8.2活动地点:4号教学楼A区101教室

4.8.3活动过程

实践结束后,队员进行寒假社会实践总结,讨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不足,每位队员进行自我评价,明确说明在本次社会实践中的收获和个人心得。

五、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应该是对创造、享有和传承者的保护,同时也特别依赖创造、享有和传承这一遗产的群体对这一遗产的切实有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停留在保护层面,应当与利用、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城市中发挥它的文化功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保护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时刻遵循苑利所提出的十大原则: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物质化”原则。2、以人为本原则。3、整体保护原则。4、活态保护原则。5、民间事民间办与多方参与原则。6、原真性保护原则。7、多样性保护原则。8、精品保护原则。9、濒危遗产优先保护原则。10、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此外还要遵循兼顾各方利益原则,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和教育系统保护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应该集合多分建议,广开言路,从而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和手段,有效保护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人,争取不让每一项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在我们的手上消失,成为现在,甚至以后无法弥补的遗憾。

六、谢词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挖掘出我们每个人的内在潜力,使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并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时间、精力、人脉因素,我们获取的数据比较零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调研结果,这也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争取下一次做的更好。

本次社会实践能够圆满完成全是依靠学生会干部的正确领导和各位各位队员的努力,这也包括分团委老师们的策划,还有社会各界人事的积极配合。对此我们表示深深地感谢。与此同时还要感谢我们全部队员们在这段时间以来的努力和付出。

七、参考文献

[1]代倩.《民间木版年画的传承、开发与保护》,2009.

[2]刘扬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2012.

[3]孙华凤.《聊城市文化资源调查》,2013.

[4]姚春燕.《聊城市民俗文化产品调查报告》,2013.

八、队员感言

感言一

今年寒假,我们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拥有不同的感动;今年寒假我们深入社会实践,收获并快乐着。

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很多,回想社会实践的点点滴滴,其中不乏辛劳和汗水,为了做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的调研,骑着自行车深入各个社区和广场、公园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场所,发放调查问卷,询问相关问题,回来后我们认真统计数据、分析数据,通过建立各种图表来得出最切合实际的结论,如有不清楚的地方,我们一定会再次深入实践、提取数据,从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就是凭借这样一种严谨的态度和孜孜不倦的精神,我们队员圆满完成了各项调研并形成文字材料,并在此基础上互相检查、逐字逐句审阅,力求使我们的调研报告在语言文字、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等各方面都能趋于完美,有时为了推敲一个词语,大家挣得面红耳赤,各自有理,但从未翻脸,因为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通过写调研报告,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不管是在论文写作还是电脑操作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检索资源、查阅文献的能力也突飞猛进,这就是亲身实践的巨大作用,正如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大学生,正值风华正茂、大有作为的青春年代,我们应该更积极投身时代的洪流,全方面的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做一名意气风发、勇敢无畏的弄潮儿。

寒假实践在提高自我的同时还让我有机会踏上社会这个广阔的大舞台,涉世不深的我通过与市民小贩、出租车司机、商人、售货员等不同群体的人接触对社会上某些潜规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洞察了某些黑暗也经历了精神上的感动和心灵上的洗礼。

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虽然寒假的社会实践非常短暂,但是在仅仅几天的活动中我收获了许多在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在这几天里我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实现作为一名大学生所应该践行的责任和义务。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我们大学四年中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感言二

一片叶子是属于这一个季节的,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着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我们年少轻狂、意气风发,经不住暴风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只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寒冷的天气,我们走出了作为大学生的第一个寒假,正是因为这样,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幸运的是,我成功了。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我没有输,通过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队员们一起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力量,领悟到了大家的各有所长,吃苦耐劳的精神。我想:正因为我们大团结精神家的无私汇成了一个社区,一个大家庭,一个和谐的世界。这是一次挑战,一

次成功的挑战,以后将有更多挑战迎接着我们。虽然有点累,但是很开心

说实话,我很感谢有这次机会,这是我第一次没有在家长和老师的陪同,独自跟几个同学通过自己的劳动的过程中,我们都锻炼了自己,也明白了我们的付出是有收获的,至少我们通过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说明我们都是很棒的,还有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孝敬父母的充实,以及为社区服务的满足,这些是最可贵的,是用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平时大家都只呆在学校里,却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让我们在一起感受人间的冷暖。即使遇到困难,我们大家齐心协力,我心想:团结力量大,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也通过这次活动来证明一下自己,证明一下我们已经摆脱了高中的幼稚与书生气。证明自己已经勇敢地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证明自己已经有能力去独当一面。

我们实践,我们快乐,我们骄傲!作为实践这样的一项活动,也必须有其流程经营。从一开始的不懂到最后的运用自如,这无不证明着我们的成长。从开始的确定主题,再到实践的开始、分工、任务的布置,或许粗略一看,很容易。但实则不然,在这过程中不是单纯的追求学术上的严谨,更是寻找人心的自然之美。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大家在实践中经受了磨练。社会实践的锻炼使我们真正走进了社会的大课堂,在为别人解答疑惑的同时,也是自己对知识消化吸收的过程,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增强了信心。

九、附件

调查问卷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问卷调查

你好!我们是聊城大学的学生,希望你能认真填写下面的问卷,大约需要占用您五分钟的时间,此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的形式填写,请大家放心填写,谢谢您的支持与参与!

1、你的文化程度(   ) 

A、专科    B、本科

C、硕士    D、博士及以上 

E、其他

2、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了解多少?(   ) 

A、非常了解     B、比较了解

C、不太了解     D、完全不了解  

3、您知道非物质文化包括哪些吗? (   )可多选 

A、民间文学    B、民间音乐

C、民间舞蹈    D、传统戏剧  

E、曲艺   F、杂技竞技

G、民间美术    H、传统手工技艺  

I、传统医药    J、民俗  

4、如果有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您是否会参加?(   ) 

A、会      B、不会     C、不一定  

5、您周围的人有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的工作吗?( )

A、有      B、没有  

6、下列被收入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哪些?(   )可多选 

A、昆曲     B、评弹

C、苏绣     D、桃花坞木版年画 

E、御窑金砖  F、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                 

7、平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闻或消息的关注程度是( )

A、一点都不关注

B、碰到了就看看

C、比较关注

D、非常关注

8、您知道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吗?( )

A、6 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6 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6 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不知道

9、您觉得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多选题

A、人们的意识不够 B、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

C、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 D、缺乏资金

E、传承人老龄化 F、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

G、其他

10、您觉得政府应该给予怎么样的政策保护?(   )可多选 

A、鼓励民众积极参与保护行动,并给予奖励  

B、鼓励地方政府及民间团队举办非物质文化活动,加大宣传  

C、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外筹集资金  

D、其他      

11、在宣传方面,你赞成怎样的方式去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   ) 可多选 

A、拍成纪录片,在电视台播放   B、举办各种活动  

C、发放各种资料,比如宣传册,海报等  D、其他 

谢谢您的配合!

更多相关推荐:
环保调研报告

环保调研告1报一、实践主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日益提高,环境保护也成为了每个普通人关心的人们话题。作为当代佼佼者的大学生们的环境意识的强弱也成为了人们关注与重视的社会问题。二、实践方式1.制…

大学生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调查报告姓名:张院系:学号:时间:清清12级数科院112050003420xx年x月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调查报告20xx级数科院张清清1120500034一、调查背景和目的: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

环境保护调研报告

龙川县环境保护调研报告分院:工商管理学院专业班级:xx会计电算化x学号:**********二〇xx年二月龙川县环境保护调研报告班级:xx会计电算化姓名:xxx学号:**********本次我的调研主题是:环境…

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调查人员彭城调查时间20xx年4月16日调查地点天津理工大学调查对象天津理工大学学生调查内容环境保护的相关调查和宣传调查目的为了一场反对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战争同时也是一场反对人类自身错误行为及观念的战争促使每个...

关于环境保护的调查报告

关于环境保护的调查报告过去人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因而发展在近些年来被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然而从目前社会经济条件来说我国的发展正突飞猛进却不知不觉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比不发展还糟糕的问题环境问题为此我们此次的调查主题...

关于环保的社会调查报告

环保实践调查报告关于环保的社会调查报告一、课题提出:21世纪是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环境问题的世纪。当前,我国已经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正在向小康迈进,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时期。一方面,经济体制转型提供了经济持续增长…

环保意识调研报告

关于郴州市何家村居民环保意识状况调查研究报告安徽建筑工业学院09土木六班谭利林一课题目的1通过对各年龄段农村居民的调查访问了解目前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从而敲醒环境意识薄弱的居民提高他们的警觉性唤醒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农村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环境状况的调查报告农村环境是新农村建设亟需关注的重要内容农村环境保护不仅是关系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体现为了解农村环境状况...

关于环保的调查报告

关于环保的调查调查人指导老师时间3月30日到4月20日地点建平县榆树林子镇一调查情况介绍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我校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我们校的学生知道一些环保知识但他们没有做自己该做的事比如过度使用一次性筷子饭盒和塑...

关于环保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环保问题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这个大家庭也愈加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正是在人类的不断探索和发展中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可在人类在发展的同时却给环境带来了如此大的破坏和影响全球气候...

关于低碳环保在行动的调查报告

关于低碳环保在行动的调查报告一前言1调查背景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

20xx-20xx年中国环保产业园远景规划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中国行业研究报告咨询系列行业研究分析报告推荐指数20xx20xx年中国环保产业园远景规划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是博研咨询依托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

环保调研报告(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