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4.4.9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导入新课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古人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时至今日,孔子及《论语》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仍然很大。世界各地建有很多孔子学院,学习研究孔子思想、《论语》学说。我们身为华夏儿女,更要学习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论语》十则。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名言警句。

2、小组合作,理解欣赏课文。

3、激发学习热情,传承经典文化。

三、关于作品:

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课文,查找搜集有关孔子及《论语》的相关知识,同桌之间交流。

四、整体感知:

1、齐读《论语》十则,注意圈点勾画文中的成语、名言警句。

2、指名学生写到黑板上,并理解意思。

五、小组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结合实际谈谈你们对哪一则的感受最深。(小组长代表发言)

师总结: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习方法: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修身做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六、结合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上的《论语》八则,比较阅读。

自读八则,理解文意,找出八则中哪些句子与课文中表达的意思是相通的,谈谈看法,注意圈点勾画。(同桌两人合作完成)

师生合作交流:1、学而不厌:师讲述孔子学琴于师襄的故事,生听完后谈感想。结合本班特长:学习笛子演奏的情况,教育学生要“学而不厌”,不断超越自己。

2、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指名学生谈谈如何理解不耻下问。

3、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识之。总结学习方法:多闻、多见。

师生共同交流:

学习方法:除了多听、多看,还要多读、多写、多思、多问。

指名学生谈学习了《论语》十则和《论语》八则,有何启发和感悟?

师总结:学有所获=认真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

七、背诵课文

八、迁移补充:

《论语》中的“君子”

孔子一直强调:学问在次,首要在做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九、课堂总结:

希望同学们汲取《论语》精华,学习圣人思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传承经典文化,学做谦谦君子!

教学反思:

《论语》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课文中所选的《论语》十则,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的内容。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节课,着重突出了以下几点:

1、以“读”为中心。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语文教学

的精魂在“读”,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齐读、自读、指名读,读的形式灵活多样,而且教给他们读的方法:注意停顿、重音,读出感情。

2、注意圈点勾画。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边读边写边勾画。

3、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体现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如第5个环节的教学,就是学生学以致用的体现,特别是学习方法、态度、为人方面对自身的影响与熏陶感染。

4、挖掘传统文化,体现了对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本堂课将文本与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上的《论语》八则加以整合,比较阅读,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本节课体现了文本与生活之间的开发和利用,文本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与贯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整节课,以学生为中心,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老师所讲的内容还要更精炼一些,还需要对课堂教学语言再加以锤炼。


第二篇:《论语》十则 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太薄》《子罕》《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第六则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第九则是学习态度,强调要惜时而学。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教学目标;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学习古人从学做人的基本原则。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难点分析:1、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对照课文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2、搜集孔子及其《论语》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介绍孔子及其《论语》,初步理解课文

主要教法:介绍文学常识、朗读文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孔子及其《论语》孔子及《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人。政治上,孔子主

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俗话说“孔曰成仁,

孟曰取义”,就是这个意思。他的政治主张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所以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

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至圣”。教育方面,他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

的第一人,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论语》的体式有三种:语录体(格言体) 对话体 叙事体

南宋时,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而“五经”则是指诗、书、礼、易、春秋,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

二、教师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①范读 ②全班齐读 ③正音 不知而不愠(yùn) 不思则罔(wǎng) 不学则殆(dài) 不亦说(yu?)乎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诲女(rǔ)知之乎 不知为(w?i)不知 是知(zhì)也

①理解重点词语

问题设计:1、课文中哪些写求知态度? 哪些写学习方法? 哪些写修身做人?

2、课文中的三个通假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悦”,愉快。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通“汝”,你;通“智”,聪明,智慧。

3、课文中的格言警句和成

语: ①成语类:温故而知新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格言警句,谈学习态度的: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谈修身做人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 4、你最喜欢这十则《论语》中的哪一则?为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多做肯定性评价)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 《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今天初步了解到关于《论语》的思想内涵,但这种学习是不够的,一方面,我们要将它作为指导自己实际行动的一种航标,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来更好的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2、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诵读《论语》,理解赏析

主要教法:朗读课文、讨论讲析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查学生背诵识记情况,教师纠正评价。

二、教师组织学生探究学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

时:副词,时常;也可理解成“以时”,即按一定的时间,按时、及时。习:实习、演习。孔子讲的功课,包括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践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

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朋:旧注“同门曰朋”,即同学、同班。句中指志同道合的人。知:了解愠:怨恨,生气。君子:有道德修养的人,高尚的人。

第一句讲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为人的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不断实习,方能牢固,学习之乐;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

吾:我。日:每天。三:多次。文言文中的“三”、“九”都指“多”,不是确数。省:检查、反省。为:替。谋:办事。忠:尽心竭力。交:交往。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习:复习。

讨论思想品德修养。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内容)。由此可见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旧的(知识)。知:领悟。可:可以。以:凭。以(此),凭借(这一点)。为:做。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而无所得。殆:危险、有害。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诲:教导教诲。知之:认识事物(的道理)。为:是。是:这(就是)。 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要有谦逊的态度,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要言行谨慎,实事求是,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贤:贤人。齐:相同。内:内心。自省:自我反省。三:虚数,几个。行:走。焉:于此,在其中。其:代词,他们,指“三人”。善者:优点,好的方面。从:顺从,学习。改之:改正自身同样的毛病。

讲正确的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根他类似的毛病。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不亦远乎?”

士:有学问有抱负的人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以为己任:即以“以仁为己任”,把仁作为自己的任务。已:停止。

讨论思想品德修养,“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终身。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岁寒:比喻社会现象,指在浊世。然:这。后凋:君子不同于凡人。 讨论思想品德修养。处于浊世,君子能洁身自好。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作为。行:奉行。其:副词,大概(就是)。欲:想要的事物。加:施加。于:给。

讨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忠”和“恕”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正面要求;“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反面要求。其中都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三、小结、布置作业。

1、十则《论语》按照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分类,注意一些句子是兼而有之的。

2、课后练习第一、第三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诵读《论语》,理解赏析

主要教法:总结归纳,查缺补漏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查学生背诵识记情况,教师纠正评价。

二、总结归纳,查缺补漏

1、谈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谈学习态度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日三省吾身;人不知而不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谈品德修养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课文中出现的成语: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文言字词小结:

1、而:(1)表示顺接(学而时习之、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温故而知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2)表示转接(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2、为:读w?i时,多作介词;读w?i时,多作动词。

为人谋而不忠乎?( w?i,介词,“替”。)

可以为师矣(w?i,动词,“担任,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w?i,判断动词,“是”。)

仁以为己任(w?i,作为。)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w?i,作为。)

3、焉

见贤思齐焉——语气词,无实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指示代词兼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于是、于此、在其中”。

4、之:(1)指示代词,“这”;(2)第三人称代词,“它、它们”;

(3)结构助词,“的”;(4)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三、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2、你喜欢哪一则?为什么?你觉得哪一则对你启发最大?你觉得怎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你还知道哪些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名言?

更多相关推荐:
论语十则教学反思

论语十则教学反思篇一论语十则gt教学反思课程标准规定论语十则这篇文章只需一课时我冥思苦想无论怎么上一课时是完成不了的那些编者心里不知是怎样想的我反正一课时是完不成的同办公室的语文老师傅老师也是这样感叹道一课时始...

论语十则表格式教案及教学反思

《论语十则》表格式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

王艳娟《论语》十则教学反思

论语十则教学反思王艳娟论语十则这篇课文虽然是经典但毕竟是一千多年前的东西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而且我们的学生文言文基础相对而言是非常薄弱的所以我在教学中更注重文言基础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可以肯定一...

人教版 论语十则 教学反思

1在教论语时感觉好像在孩子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能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多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这两...

王艳娟《论语》十则教学反思

论语十则教学反思张广增论语十则这篇课文虽然是经典但毕竟是一千多年前的东西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而且我们的学生文言文基础相对而言是非常薄弱的所以我在教学中更注重文言基础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可以肯定一...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与反思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与反思,内容附图。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lt论语gt十则教学设计柏乡镇中学王香芝宁晋纪昌庄中学孙耀江一设计理念新课标十分重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明确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步理解浅易文言文2能准确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课文3能够读写理解子曰愠罔殆矣诲弘毅士凋恕欲等词语4学习论语中名言警句的简单应用5简单了解孔子及论语二过程及方法目标诵读理解...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师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生齐答孔子师有一本记录孔子和弟子们言行的书这...

《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论语十二章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班刘义义1105020xx010文言文的教学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并没有提出太高的要求学习的目的并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熏陶道德修养对于本文的...

《论语六则》教学设计

lt论语gt六则教学设计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其人及论语的相关情况明确论语在文中的价值2理解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成语的意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有层次地感知六则论语的含义3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词...

精选题库人教课标版语文七年级上《童趣》 《〈论语〉十则》课后反思(2)北师大版

文言文我们究竟教什么童趣论语十则课后反思最近我连续上了两篇文言文童趣和论语十则当时我们备课组讨论时就决定将两篇文言文放在一起上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尽快熟悉文言文并且也利于背诵默写国庆节前上完了这两篇文言文通过对学...

论语十则教学反思(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