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十则知识点归纳复习

时间:2024.4.8

《〈论语〉十则》知识点归纳复习 .

一、原文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⑴人谋⑵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⑶乎?传⑷不习乎?”(《学.........

而》)

③子曰:“温⑸故⑹而知新⑺,可⑻以⑼为⑽师矣(21)。”(《为政》) .........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22),思而不学则殆(23)。”(《为政 》) ..

⑤子曰 :“由,诲(24)女(25)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26)知(27)也。”(《为政》) .....

⑥子曰:“见贤思齐(28)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29)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30),任重而道远,仁以(31)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⑨子曰:“岁寒,然(32)后知松柏之后凋(33)也。”(《子罕》) ..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34)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

灵公》)

二、重点词句注释

子:先生 ?时习:时常地复习。 ?说:通“悦”,愉快。 ?亦:也。 .....

?愠:生气、发怒。 ?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乎:吗。 ....

?吾:人称代词,我。 ?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

?身:自己。 ⑴为:替、给。 ⑵谋:谋划,指办事。 ⑶信:真诚,诚实。 ....

⑷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⑸温:温习。 ⑹故:旧知识。 ..

⑺知新:新的理解与体会。 ⑻可:可以。 ⑼以:凭 ⑽为;做,当。 (21)矣:了。 ......

(22)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3)殆:有害。 (24)诲:教诲。 ........

(25)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26)是:这,此。 (27)知:通“智”,聪明。 ...

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28)齐:看齐。 (29)择:选择。 .......

(30)弘毅:刚强、勇毅。 (31)以:把。 (32)然:这,这样。 (33)凋:凋谢。 .....

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

(34)其:大概,也许 .

三、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②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③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④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⑤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⑥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⑦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2012中考复习 第 1 页 共 5 页

⑧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⑨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⑩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四、知识储备

1、通假字:

(1)不亦说(yu?)乎(“说”同“悦”,愉快。) .

(2)诲女(rǔ)知之乎(“女”同“汝”,你。) .

(3)是知(zhì)也。(“知”同“智”,聪明。) .

2、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一定的时间。) .

(2)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体会,新的发现。) ..

(3)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

3、古今异义:

(1)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 ..

(2)是知也(是,古义:这,这个,这样。今义:表示肯定判断的动词。) .

(3)死而后已(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

(4)三人行(三,古义:表示多。今义:三,表示确数。) .

4、一词多义:

(1)而:①表承接(学而时习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温故而知新。)②表转折,却(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2)知:①了解(人不知而不愠)②领悟(温故而知新)③明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④同“智”,......

聪明。(是知(zhì)也。) .

5、涉及的成语:

(1)不亦乐乎:不也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

(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指要老老实实,不要不懂装懂。

(4)见贤思齐: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5)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6)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

(7)任重道远:担子沉重,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奋斗。

(8)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为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

(9)岁寒松柏:严冬之时,才知道松柏耐寒而不凋谢。比喻在艰苦的逆境中才能看出人的高贵品格。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6、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论(lún)语 不亦说(yu?) 乎 愠(yùn ) 三省(xǐng) 传(chuán )不习乎 .....

曾(zēng )子 罔(wǎng) 殆( dài ) 诲(huì) 女( rǔ )知之乎 .....

是知(zhì)也 自省(xǐng ) 弘(hóng)毅( yì ) 凋(diāo) .....

己(jǐ)所不欲,勿(wù)施于人 死而后已(yǐ ) 焉(yān) 哉( zāi ) .....

为(w?i)师矣 .

7、给下列加点字解释。

2012中考复习 第 2 页 共 5 页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学而时习之(它,指已学过的知识) ..

为知之为知之 (就是) 之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主谓之间,无意义) ..

仁以为己任 (作为) 见藐小之物 (的 ) ..

温故而知新 (已学过的知识)知之为知之 ( 知道 ) ..

故 知

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因此 ) 是知也 (通“智”,智慧,聪明) ..

仁以为己任(把 ) 择其善者而从之 (他们的) ..

可以为师矣(凭借) 其.

徐喷以烟(用) 其恕乎 (大概,也许) ..

8、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省略句:

?可以(之)为师矣。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固定句式:

不亦说乎?(不亦??乎:不也是??吗?) ...

五、课文内容分析

1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学习态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思想品德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文学常识填空:

④请写出五句课外的孔子的言语。

a.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十则》中的哪一句话?

?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2012中考复习 第 3 页 共 5 页

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课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一则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⑴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大连。”

⑵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⑶《<论语>(21)《<论语>6、写出几个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其含义。 的核心:“仁”的概念。请分别就三个方面各举一则。(5分)

学习方法 :

学习态度:

9、“而”的用法有:A表并列、B表转折、C表承接,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6分)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并列)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表转折 )

六、简答题

1.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态度 。

3”你是怎样理解孔子所说的“学”与“习”之间的关系?

2012中考复习 第 4 页 共 5 页

答: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8

10. 12.13.第八则中“重”和“远”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

A

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骄傲自满是求知的大敌,学而不厌才是学习的正确态度。

D、武斌同学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这归功于他经常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勤奋好学。

2012中考复习 第 5 页 共 5 页


第二篇:论语十则 中考复习知识点


《论语十则》中考复习要点

一、 文学常识 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在我国历史上,他是第一个把教育普及到平民的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二、 背诵课文

1、 ,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 ,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 ? ? ?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4、曾子曰:“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5、子曰:“其恕乎! , 。”

三、句读停顿:

1、学 / 而时习之,不亦 / 说乎?有朋 / 自远方来,不亦 / 乐乎?人不知 / 而不愠,不亦 / 君子乎?

2、温故 / 而知新,可 / 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 / 则罔,思而不学 / 则殆。

4、诲女 / 知之乎!知之 / 为知之,不知 / 为不知,是 / 知也。

5、择其善者 / 而从之,其不善者 / 而改之。

6、仁 / 以为己任,不亦 / 重乎?死 / 而后已,不亦 / 远乎?

四、重点词语解释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时常 习:复习 “说”同“悦”,愉快 ...

有朋自远方来 朋:志同道合的朋友 自:从 ..

人不知而不愠 知:了解 愠:生气,发怒 ..

不亦君子乎 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

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 三:多次 省:反省 ...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替 谋:办事 忠:尽心竭力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交:交往 信: 诚实,真诚 ..

传不习乎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习: 复习 ..

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 知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

可以为师矣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做,当 ...

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 .

思而不学则殆 殆:有害 .

诲汝知之乎 诲:教导 女:同“汝”,你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为: 是 ..

是知也 是:这 知:同“智”,智慧,聪明 ..

见贤思齐焉 思:想,想要 齐:看齐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省:反省 .

士不可以不弘毅 士:读书人 弘毅:刚强,勇毅 ...

仁以为己任 仁:实现仁 以:把 为:作为 ...

死而后已 已:停止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然:这 凋:凋谢 ..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可以:能够 行:奉行 ...

其恕乎 其:大概,也许 恕:恕道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想要的 勿:不要 施:施加 ...

五、一词多义归纳

1、而:

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②人不知而而不信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任重而道远 拔山倒树而来..2、焉:

① 见贤思齐焉 .

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其:

① 其恕乎.

② 择其善者而从之 蹲其身..

4、之:

①知之为知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代词:它 .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

③心之所向,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②可以为师矣③仁以为己任...

六、古今异义:

①吾日三省吾身:虚数,泛指多次(古);数词,三(今)。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

③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古);可能,许可(今)。

④是知也:这(古);表判断(今)。

七、词类活用:

①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②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做名词,旧知识。

③传不习乎:传,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

八、解释语句

1.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 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

3.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

5.译:孔子说:"仲由呀!教给你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译: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译:孔子说:"几个人一起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译: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成自己的任务,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9.译:孔子说:"一年最寒冷的时候,这时候(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零的." (松柏比作了品德高尚的人)

10.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 "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九、内容理解:

1、各则注解: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学习乐趣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要有君子之风。

第二则是个人修养,告诉人们“人无完人”的道理,要每天反省自己,以便完善自己。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第四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强调要有谦逊求实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第六则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强调人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十、课外拓展:

1、这十则论语内含有的成语:①②三人行,必有我师。③温故知新;④不亦乐乎;⑤见贤思齐;⑥择善而从;⑦任重道远;⑧死而后已;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 3、积累格言警句: ①谈学习态度的:三人行,必有我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②谈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谈修身做人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在学习中,你是否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本文中所谈的某一种学习方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示例:我在学习上经常自觉地运用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发现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5.学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

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要。 6.在第三则中“温故”与“知新”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温故”与“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如果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必然达不到独立思考,必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十、理解默写

1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3

4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6、喜迎来客,7、“ 。”这句话说明一个人要经得起环境考验。

8、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中的哪句话作答?

1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3 4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6、喜迎来客,7

8、《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重”表现在“仁以为己任”,“远”表9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中的哪句话作答?

更多相关推荐: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教师版)

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复习一文学常识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共20篇世人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2孔子名丘字仲尼...

论语十二章知识总结

《论语》十二章知识总结一、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3、论语论:通“伦”,伦理二、成语1、不亦乐乎2、温故知新3、三十而立4、逝者如斯5、不舍…

《论语十二章》知识归纳及练习

字词一家1通假释义吾十有五而至于学有同又2古今异义不亦君子乎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是两个词今义表示可能许可学而不思则罔古义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今义蒙蔽没有思而不学...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练习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练习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共二十篇。与、、并称“四书”。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汇总

10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汇总1走近作者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文言知识梳理1通假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2一...

20xx年新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梳理复习练习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练习及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共二十篇与并称四书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梳理复习练习及答案

20xx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复习精品练习及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梳理复习练习及答案

20xx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复习精品练习及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梳理复习练习及答案1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1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梳理复习练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复习精品练习及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梳理复习练习及答案

20xx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复习精品练习及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