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师二级笔记

时间:2024.4.21

第一部分物流师基础

第一章物流概念

一、物流概念及演变

1、第一利润源—资源领域

2、第二利润源—人力领域

3、第三利润源—物流领域

1901年,格罗威尔在《工业委员会关于农场产品配送》第一次论述了对农产品配送成本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1918年,英国联合利华 利费哈姆 成立及时送货有限公司

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奇 萧《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当时还成为尸体配送的物流概念进行定义。这是物流的最早定义,将物流堪称销售过程的一个环节,强调了与产品销售有关的输出物流,没有包括输入物流环节。

二、物流的概念

1、国标《物流术语》18354-2001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通过程,根据需要,将运输、装卸、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有机结合。

2、物流的经济价值:(1)时间价值;(2)场所价值;(3)流通加工附加价值

     (1)时间价值的三种形式:缩短时间、延长时间、弥补时间创造价值

     (2)场所价值的三种形式;疏、集、运

   3、物流的七大功能要素:

     (1)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

   4、物流与商流、生产和传统物流的关系

    (1)物流与商流p9

(2)物流与生产p9

5、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1)物流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物流观念;电子商务改变了物流的运作方式,电子商务促进了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物流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2)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保障

物流和电子商务相辅相成,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物流分类

1、按物流在社会再生产的作用分类(1)宏观物流(2)微观物流

2、按物流或空间分:国际物流、区域物流

3、按物流系统性质分:社会物流、企业物流

4、按物流过程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

四、物流系统

1、物流系统概念:

2、物流系统构成:

(1)按结构分:作业系统,信息系统

(2)按组成内容分:物流系统的范围、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物流系统的各种关系、系统地层次结构。

3、物流系统的作用:交货期内准确配送;满足顾客需要,维持适当库存;维持适当物流费用;信息畅通无阻;反馈市场信息

4、物流系统要素:(1)一般要素,(2)功能要素;(3)物质基础要素(4)支持要素

(1)一般要素;劳动力要素、资金要素、物的要素,劳动力是核心要素,第一要素

(2)功能要素;物流系统具备的基本能力,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能力

(3)物质基础要素;基础设施、装备、工具、信息技术

(4)支持要素;体制制度、法律、法规、标准化系统。

 

五、物流管理的概念

1、现代物流管理目标:

就是利用计划、组织、控制三大管理职能,结果现代化的物流理念和物流技术,通过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的基本活动,对物流系统的各要素进行有效组织和优化配置,解决物流系统中共需双方存在的时间、空间、数量、品种、价格等方面的矛盾,为客户提供满足要求的物流服务。

(1)服务目标;(2)快捷目标;(3)节约目标;(4)规模优化目标;(5)库存控制目标;(6)安全性目标

2、现代物流管理范围

(1)现代物流管理层次:物流战略管理;物流系统设计与运营管理;物流作业管理

(2)现代物流管理内容:

  物流基本活动管理(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管理);

  物流基本职能管理(战略、计划、组织、运行监控)

  物流基本要素管理(人力资源、物流技术、物力设施、物流成本)

3、现在物流的特征:

(1)系统化(2)信息化(3)自动化(4)柔性化(5)智能化(6)网络化(7)标准化(8)社会化

4、现在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1)服务化物流(消费者物流机能的扩大、零售业物流机能扩大、提供多样化的物流服务)

(2)互联网物流

(3)绿色物流

 

六、现代物流产业与物流企业:

1、现代物流产业构成:(1)物流基础业(2)物流装备制造业(3)物流信息业

2、现代物流产业的基本性质

(1)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

(2)物流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

3、物流企业类型:

(1)物流行业主体构成:交通运输业、储运业、货代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等。在国外,第三方物流已经是现代物流产业的主体。

(2)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征:长期合同;专业化、充分信息、规模化经营

(3)第四方物流企业的功能:供应链功能,运输一体化功能、供应链再造功能。

(4)第四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内容:再造,转型、执行、实践

(5)第四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协同运作模式,方案集成模式,行业创新模式

(6)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企业的区别:1、第三方物流建立的服务外包的基础上,第四方物是建立的第三方的基础上的企业物流规划,集中资源进行软件开放、运营与管理。2、第四方物流是物流软件的运营者,第三方是物流硬件的服务供应商。3、服务范围更广,包括进入市场的技术、供应链策略技能,能力以及计划管理专家。

 

七、供应链管理

1、含义:

2、结构模型:

3、类型:(1)稳定的和动态的供应链;可实现低采购成本、规模效益、低分销和储运成本产品多样化、资金周转快

(2)平衡的和倾斜的供应链:根据供应链容量和用户需求关系划分

(3)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根据供应链的功能模式(物流功能和市场中介功能)划分。●◆p26

4、供应链特征:复杂性、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交叉性

第三章  物流运行系统

一、现代物流管理与物流一体化

1、制造业结构变化:产销分离;全球经济一体化;3、信息化处理商业化

2、物流一体化概念

3、物流功能要素的经济性分析

(1)包装。

1)包装的作用:保护物品、方便物流作业、促进销售、便于物品识别。保护物品是首要功能。根据包装的作用,将包装分为商业包装和物流包装(工业包装盒运输包装)

2)包装模数化:物流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是物流设施月设备的空间利用率。物流基础模数:600*400,物流模数1200*1000。

3)物流一体化对包装功能的要求:在买方市场下,包装不能考虑自己的投入产出,必须服从整个市场营销的总体要求。

(2)装卸搬运:

 降低搬运成本的方法:

提高物品搬运活性;物流作业中,以1200*1000的托盘包装,20英尺和40英尺的长的标准集装箱最易装卸搬运。

尽量减少无效物流作业。减少搬运次数;缩短移动距离;降低物流无效物装卸搬运比例(例:团球矿)

(3)运输

1)运输的功能:创造物品的空间效用

2)运输成本能占物流总成本比例:发达国家占国民生产总值10%,发展中国家16%;占物流总成本比例:发达国家38%,发展中国家60%

3)指导运输管理,控制运输成本的两大原理:规模经济原理;距离经济原理

4)运输方式的选择:公路运输灵活性最高、转运时间短、服务频率高,是铁路、水路、航空运输两端提货与送货衔接的手段。

(4)保管:

1)概念:包括物品的静态储存和物流库存过程中的流动性管理。保管等于储备加库存。

2)功能:实现物品的时间效用

3)保管的经济性:为了在低成本下进行保管运作,应当实现保管的如下经济性:规模经济性;地点灵活性;作业灵活性。

(5)流通加工:

1)概念:

2)与生产加工的区别:生产加工是综合性加工,流通加工是简单的加工。生产加工的价值回报于成本消耗成正比,流通加工一般不成比例,有的附加值很高,有的没有附加值,主要取决于物品在不同时间的市场需求状况。

3)流通加工的功能。流通加工促进销售;促进物流合理化。

4)与生产生产一体化。

(6)配送

1)概念:最经济路线并非最近路线。配送中心作业中耗时最长、占据配送成本最高的是分货、拣货。

2)配送最物流系统的作用。配送完善物流运输和整个物流系统;配送是最接近客户的物品流动,使生产商、供应商的市场营销作业准确化;配送降低物流成品的同时提高了服务质量。

4、物流功能一体化与企业物流

二、供应物流

1、概念:对外采购、库存管理、输送到生产场所三个阶段。   作用:节省成本,保障供给

2、运行内容:

(1)采购流程:制定采购计划、确认供应商、执行采购合同、采购运输、入库检验

(2)物品采购的基本经济指标:适质、适量、适价、适时

(3)供应商管理:三种模式:新供应商、合同供应商、战略供应商

(4)原材料库存管理:根据库存状况、补充采购计划、增加和调整前期库存。是物流的核心部分,主要要完成接货、验收、保管等具体操作。

(5)两种管理方式:传统的管理方式—经济订货批量(EOQ),现代的库存管理方式—物流需求计划(MRP)

     3、物品供给:是供应物流和生产物流的衔接点。

三、生产物流

1、概念:

(1)定义:

(2)作用:保障生产连续进行;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3)特点:与生产过程伴生,生产物流的稳定性,生产物流的时间性。

2、主要环节:

(1)物料存储;(2)转换;(3)半成本存储

3、生产物流合理化

(1)存储功能合理化(2)装卸搬运功能合理化

四、销售物流

1、概念:

(1)定义:

(2)销售渠道:1)直接渠道;2)间接渠道:一级渠道、二级渠道、三级渠道

2、工作流程

(1)产成品存华

(2)包装

(3)订单处理:订单准备、传输、录入、履行、报告

(4)销售产品运送:考虑如下步骤:确定运输方式和路线;将两端短距离运输作为重点地成本节省部分核算;

运输外包的经济可行性

2、影响销售物流供应方和需求方成本的四大要素:

(1)时间(2)可靠性(3)沟通(4)方便性

订货周期包括订单处理、订单准备、货物发送

五、逆向物流:

1、定义:包括已经销售物品的退货;已经使用物品有形部分的回收;废弃物处理

2、作用:提高顾客价值、增加竞争优势;节省资源;保护环境

3、内容:退货产生的回收物流、再生资源物流、废弃物物流(三种方式:掩埋、焚烧、净化加工处理)

第四章物流管理系统

一、物流管理施应用技术和商业管理的结合

1、物流活动的演变:

2、演变经历的阶段:产品物流阶段;一体化物流阶段;供应链物流阶段。

3、物流管理系统划分:作业管理层、执行管理层、职能管理层、战略管理层

4、物流管理的内容:物流管理的内容包括(物流服务对象管理、物流控制要素管理、物流职能管理)

物流服务对象管理包括物理客户管理和物流服务管理

物流控制要素管理包括物流信息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

物流职能管理管理包括物流战略管理和组织管理。

二、物流客户管理

1、物流客户价值:

(1)客户的概念:

(2)客户的特点:是供应链成员;供应链上游和下游的客户不一定是用户;客户不一定在公司外。

一般客户、潜力客户、关键客户

2、客户价值

(1)定义:

(2)客户价值的特点:不一定是货币价值,还有满意度;是相对价值

(3)客户价值的构成:

1)总价值:产品价值,服务价值,品牌价值

2)总成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

客户价值=(产品价值+服务价值+品牌价值)-(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

(4)以客户价值确定客户管理

3、开拓客户的途径:

(1)建立良好的服务体系:物流服务设施和物流服务作业体系

1)物流服务设施:有形设施:固定设施;流动设备,通讯设备;无形设施:物流信息系统和网络

2)物流服务作业体系:物流服务方向、物流服务程序、物流客户群选择

决定企业物流服务方向的因素:企业能力、服务内容差异、市场需求特点、服务项目生命周期、市场竞争状况、宏观营销环境

物流服务程序

物流客户群选择

(2)进行准确的物流市场定位:

程序是:1)市场细分;2)目标市场选择

(3)推进客户忠诚的物流市场营销(塑造品牌、满足需求、超越期望)

(4)开展多样的促销活动

4、巩固物流客户的方法

(1)建立服务品牌(2)提高客户满意度(3)开发新的服务项目(4)强化内部客户管理

三、物流服务管理

1、概念

(1)定义

(2)物流服务与客户服务关系:备货保证、输送保证、品质保证

(3)物流服务的作用:

1)物流服务成为市场细分营销的重要环节

2)物流服务对经济效益的关系

3)物流服务方式的选择对降低成本的作用

4)推动供应链运作

2、物流的基本服务

(1)实现物品的空间效用

(2)创造时间效用服务(调节供需与价格功能、调节物品运输功能、调节库存保障供给)

(3)流通加工效用服务

3、物流的增值服务内容:客户为核心的服务、以促销为核心的服务、以制造为核心的服务、以时间为核心的服务

四、物流信息管理

1、物流信息系统:

(1)概念:

(2)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市场交易功能;业务控制与协调功能;决策支持与战略规划功能

(3)物流信息系统构成:

1)订单处理信息系统

2)仓储配送信息系统(入库作业信息、保管作业信息、拣选作业信息、出库作业信息)

3)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调度作业信息、配送信息、货物跟踪信息)

4)货运代理信息系统

2、物流信息技术

(1)物流信息标志与采集技术

1)特点:唯一性;自动快速性

2)条形码技术:通用商品条形码(EAN-13)、储运单元条形码(ITF-14)、贸易单位条形码(EAN-128)

P84页。

(2)物流信息传输技术

1)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

2)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传输平台

Intranet企业内部无纸化传输技术,方便连接外部互联网成为Internet的一部分。获得在封闭式管理信息系统(MIS)下不具备的先进灵活应用服务

Extranet是将Intranet的构造技术应用于外联网局,为供应链成员、合作对象、相关公司提供受控的外联网络,在物流系统中专门处理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订货(EOS)信息和电子商务交易

3)GPS和GIS应用

(3)物流信息存储管理技术(数据库技术)

3、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1)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构成: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是核心,数据采集与表示技术是人机交互的基础,数据传输技术为网络运行提供保障,这三者共同组成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2)物流信息管理功能结构:作业层、管理层、战略决策层。

五、物流成本管理

1、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

(1)物流成本与物流成本管理

(2)物流成本的宏观与微观统计

(3)物流成本隐匿性:企业物流成本与费用和其他成本混在一起,不好区分;装卸、搬运成本难以计算;物流活动难以控制的成本,如紧急运输和配送产生的额外费用

(4)物流成本和物流服务水平的关系:当物流服务已经基本达到客户的目标时,应当降低物流成本。

2、物流成本控制

(1)运输物流成本控制

1)运输成本构成: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管理费用

2)运输成本控制要点:选择合理运输工具、采取联合运输;推行直达运输

(2)保管成本控制

1)构成:仓储成本和存货曾本

2)仓储成本控制:选择合理地理位置,降低土地成本;控制设施成本,增加仓库利用率、加快货物进出、减少劳动力成本。

3)存货成本控制:包括存货资金成本、存货服务成本、存货储存成本、存货风险成本。

(3)配送成本控制

1)构成:分拣配货成本、送货成本、储存保管成本

2)控制措施:设置合理分拣程序、配备输送设备、节省分拣劳动成本;实行共同配送、优化配送线路、减少短途送货成本

(4)装卸成本控制:集装箱移动作业成本和生产物流移动成本

(5)订单与客户服务成本

六、物流质量管理

1、概念:

(1)定义:

(2)内容:

1)客户服务质量:交易前要素、交易中要素、交易后要素

2)物品质量,运输储存中的破损;失窃、变质

3)工作质量:

4)工程质量

2、主要物流质量指标:

(1)服务质量指标:货损率、货损货差赔偿率,缺货率

(2)仓库质量指标:仓库吞吐能力实现率、仓库利用率、仓储吨成本

(3)运输质量指标:车辆满载率、运力利用率、正常运输率

(4)设备质量指标: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

3、提高物流质量的途径:

(1)准确把握客户需求

(2)质量指标与成本的均衡

(3)物流质量过程的控制

(4)利用信息工具提高物流质量

七、物流组织管理

1、定义:

2、演变:

第一阶段:功能集合型物流组织:在原有组织架构的基础上,将各个专业部门的物流功能合并,是物流作业在本部门内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

优点:不增加管理幅度,只在原来职能部门进行重新划分,适用于外部环境比较稳定,采用常规技术、重视内部运营效率、操作人员素质较高的中型规模企业。

缺点::没有改变物流过程的分散性,容易形成本企业内部物流业务的分割状态、影响整体的物流合理化和效益。不适合大型企业、或者外部环境复杂、内部技术层次高的技术创新性企业。

第二阶段:功能独立型物流组织:将企业的主要物流管理和物品配送独立出来,建立一个专门的物流部门,形成与市场销售、财务、制造相平等的专业部门。

优点:使物流只能更加明确,能够扩大企业物流经营的比重,增加企业物流活动、保证生产和营销的协调。

缺点:没有改变传统的功能组织设计方法、功能管理和现场作业不能完全统一,功能管理与功能执行有时候会脱节,不适应巨量化物流和迅速交易。缺陷是功能管理和供功能操作分离,造成组织职能和物流运作的不协调。过渡性组织。

第三阶段:一体化物流组织:统一企业所有物流功能和运作,企业将可操作的物流计划和功能归设于一个物流经理之下,对所有原材料与制成品的存储和运输实行战略管理,指导从原料采购、到客户配送中的地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一体化运作。

特点:(1)物流的每一个业务领域组合构成一个独立的直线运作单元。

     (2)制造支持被定位于运作服务,可以在包装、装卸、搬运、物品配送、甚至在采购方面直接支持制造领域的内外作业。

     (3)物流信息和监控设在物流一体化组织的最高层、增加物流经历对组织的运营能力。

3、第三方物流的企业组织:(1)独立资源型(2)外包资源型(3)综合资源型

八、物流战略管理

1、概念:

(1)定义

(2)目标:核心是持续保持和增加企业在物流领域的竞争力。

     具体表现: 1)提高投资收益;2)降低运营成本;3)改进服务水平

2、物流战略管理的内容:

(1)设施选址战略:区域性物流基地选址、物流中心选址、配送中心选址

(2)运营战略:客户服务战略(第一阶段:市场进入,无差别服务,第二阶段:市场扩展,无缺陷服务、引入增值服务、发展潜力客户,第三阶段:市场创新,有差别服务);存货战略;运输战略

(3)组织战略:1)以物流功能过程为基础的组织构造;2)以客户群为基础的组织构造3)以管理职能和运营职能分离的组织狗仔。

第五章物流装备与标准化

一、物流装备

1、仓储装备:货架、仓库和仓库内辅助设备

(1)货架的种类和分类

(2)常用货架:

1)层架:轻型、中型、重型。通常高度在2.4米以下,厚度0.5米以下

2)托盘货架:

3)阁楼式货架

4)旋转式货架

5)其他形式货架

(3)货架的规格

堆放托盘货品,上部和左右的间隙150mm;普通货架:宽*深*高表示,货架的储存系统的规格以“排数*列数*层数”

2、仓库:具体形式有库房、料堋、货场。按仓库设备的不同:平库、料架仓库、自动化立体库、多层式仓库

(1)常用参数:

1)库房面积使用率=实际存放的货品所占的面积/使用面积,衡量仓库实际使用面积的有效利用程度

2)仓容=实际使用面积*单位面积储存定额 用吨表示。

3)仓库利用率=实际存放货品量/仓容

4)仓库周转系数=年入库总量/年平均库存,是生产性仓库和流通性仓库的重要指标

3、自动化立体仓库:分离式、一体式;常温、低温、防爆型;单元货架自动化立体仓库、重力式自动化立体仓库、循环货架自动化立体仓库;生产性仓库和流通性仓库

二、运输设备

1、公路运输设施:主要由公路、车辆和汽车站组成。

2、水路运输设施:船舶、港口、航道

3、铁路

4、航空

5、管道

三、集装设备

1、托盘 ,GB/T2934-1996,托盘标准为800*1000,800*1200,1000*1200三种,载重量1T。

2、集装箱:通用集装箱、专用集装箱。杂货集装箱、散货集装箱(转载豆类、谷类、硼砂、树脂等各种散堆类颗粒、粉末状物料)、冷藏集装箱

3、我国集装箱有5、10、20、30T四种。5吨和10吨用于铁路运输。20吨、30吨用于公路、海运和国际运输

4、国际集装标记与识别

ISO790-73和我国GB/T1836-97规定,集装箱标记内容有必备标记和自选标记。

必备标记:箱主代号、顺序号、核对号

自选标记:国家代号、尺寸代号、类型代号

四、装卸搬运设备

1、叉车

2、起重设备

3、输送设备

4、分拣设备(电子标签拣货系统、台车拣货系统、自动分拣系统(合流、分拣信号输入、分拣和分流、分运))

5、包装设备(填充机械、罐装机械、封口机械、裹包机械、捆扎机械、贴标机械、真空包装机、包装自动生产线)

五、物流信息技术设备

1、条形码:

2、射频技术装备

3、货运跟踪系统(定位设备、通讯设备及技术、车载终端、监控调度中心管理)

六、EDI技术

七、数据库技术(是对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总称)

八、物流标准化

1、概念:

2、内容:

(1)物流设施标准化:托盘标准化、集装箱标准化等

(2)物流作业标准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搬运标准化、运输作业标准化、存储标准化

(3)物流信息标准化:EDI/XML标准电子报文标准化、物流单元编码标准化、物流节点编码标准化、物流单证编码标准化、物流设施与装备编码标准化、物流作业编码标准化

3、现有物流标准:托盘标准、集装箱标准、包装标准、装卸/搬运标准、存储作业标准、条码技术标准、物流单元编码标准、物流设施与装备编码标准

九、物流模数:基础模数600*400,物流模数1200*1000为主,也允许使用1200*800,1100*1100。

十、托盘标准化:中国三种、国际四种(1200*800,1000*800,1219*1016,1100*1100)

十一、集装箱标准化:

1、国际集装箱

第1系列13种。国际上最常用的是20英尺和40英尺的集装箱。20英尺的标准集装箱作为国际集装箱的标准换算单位成为换算箱或者标准箱。简称TEU,40英尺的简称FEU

2、集装箱使用标准化:

第六章物流相关法律法规

一、物流相关国内法规

1、公路运输法规(合同法、汽车货运规则、集装箱汽车运输规则、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汽车租赁业管理暂行规定)

(1)租用他人汽车运输

1)物流企业的义务与责任:

接受汽车时要进行检查;按照合同约定使用;支付租金;未经同意不得转租;期满返还。

2)出租人的义务与责任:按约交付,维修车辆

(2)与汽车承运人签订企业货物运输合同运输

1)合同订立:书面形式,定期运输合同、一次性运输合同和道路货物运单(运单)

2)托运人义务:

3)承运人义务:

4)货物接收与交付

5)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6)违约责任

2、水路运输法规(合同法、海商法、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

(1)租用他人船舶(船舶租用合同包括定期租船合同(配备船员)和光船租赁合同(不配备船员))

水路货物运输包括班轮运输与航次租船运输。

班轮运输合同通过订舱的方式成立,物流企业通过填写订舱单、向班轮运输公司或者代理机构申请运输。

(2)运单:运单时水路货物合同的证明,而不是合同本身。运单表示承运人已经按照记载状况接受货物,但运单不是承运人据以交付的货物的凭证。承运人接受货物签发运单、由船长签发。

(3)托运人义务

(4)承运人义务

3、铁路运输法规

(1)合同:整车货物运输合同和零担货物运输合同

4、航空运输合同:(合同法和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内运输规则)

5、仓储相关法规(合同法)

(1)仓单:仓储合同的形式一般为仓单。仓单是保管人签发的货物单证,仓单是提取货物的凭证。仓单持有人在仓单背书并经保管人人签字或盖章,可以转让。

6、环境保护法:

7、劳动法:

二、物流相关国家法规

1、海商法:

2、国际货物运输相关规定:

(1)国际铁路货物运输:《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

(2)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提单:

(3)国家海上货物运输公约 主要有三个:

《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则的国际公约》(海牙规则);《修改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则的国家公约议定书》,只适用于提单所证明的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包括汉辞租船合同下签发的提单,而不适用于航次租船合同本身。

(纳斯比规则),《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汉堡规则),适用于海上运输合同,而不适用于航次租船合同。

(4)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华沙公约)及《海牙议定书》

(5)国际货物多式联运《联合国国家货物多式联运公约》、《联运单证统一规则》《多式联运单证规则》。

三、口岸管理法律法规:《海关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四、保险与索赔:

(1)海运货物保险:

海上风险与损失

(2)险别:基本险别(平安险、水渍险、一切险)、附加险(一般附加险和特殊附加险),我国进口货物多按FOB

或者CFR条件成交。


第二部分物流师

第一章  物品采购

  一、采购认证计划(掌握)

  采购计划包括两部分:采购认证计划和采购订单计划。

  采购计划的步骤是准备认证计划、评估认证需求、计算认证容量、制定认证计划。

  1、准备认证计划

  (1)接受开发批量需求:开发批量需求有两种:一种是现有的采购环境中可以选择的物品供应。一种是现有采购环境无法提供的新产品,需要寻找新的物品供应商,或者需要与供应商共同开发的新产品。

  (2)接受余量需求:一是由于需求的快速增长,采购环境的供应量不能支持物品采购的需求;二是该种物品的采购需求持续下降,采购处于萎缩状态,导致非常性的供应不适应需求。

  (3)准备认证环境资料:采购环境包括认证环境和订单环境。

  (4)制定计划说明书:包括物品项目名细、需求数量、认证周期,还应附开发批量需求计划、余量需求计划、认证环境等资料。

  2、评估认证需求

  (1)分析开发批量需求

  开发批量需求形式:按需求环境分,有研发物品开发认证需求和生产批量物品的认证需求;按采购环境分,有环境内和环境外物品需求;按供应商状况分,有直接供应物品的需要和需要定制物品需求等。

  (2)分析余量需求:对于市场需求造成的余量需求可以通过市场及生产需求计划得到各种物品的需求和需求时间;对于因供应商减少造成的余量需求,可以通过分析现采购环境的总体订单容量与原订单容量的差别确定。两种余量相加形成总的需求余量。

  (3)确认认证需求:根据开发批量需求及余量需求的分析结果确认需求。

  3、计算认证容量

  (1)分析项目认证资料:要求技术人员具备财务、市场、技术等综合分析能力。

  (2)计算总体认证容量:供应商认证容量与订单容量是不同的。因此,计算采购环境的总体认证容量是把采购环境中所有供应商的认证容量加总,并对某些供应商的认证容量加以适当的折扣。

  (3)计算承接认证量:供应商接受认证量等于当前供应商正在履行的认证合同量。由于周期不同,一般是计算某一段时间的承接认证量。

  (4)确定剩余容量:某一物品的所有供应商的剩余容量的总和,即物品剩余认证容量是物品供应总体容量与承接认证容量的差额。

  4、制定认证计划

  (1)对比认证需求与认证容量:如果认证需求小于认证容量,可直接按认证需求制定认证计划;如果供应商容量远不能满足认证需求量,对于剩余的认证需求要制定采购环境之外的认证计划。

  (2)综合平衡:综合考虑市场、生产、认证容量、物品生产周期等要素,判断认证需求的可行性,通过调节认证计划尽可能地满足认证需求。

  (3)确认余量认证计划:对于采购环境不能满足的剩余认证需求,应与采购环境外的供应商制定认证计划,确保余量认证计划的执行。

  (4)制定认证计划:需确定认证物品的数量和开始认证的时间。

  A、认证商品数量=开发样品需求数量+检验测试要求数量+样品数量+机动数量;

  B、开始认证时间=要求认证结束的时间-认证周期-缓冲时间。

  例题1、认证物品数量=开发样品需求数量+( )+样品数量+机动数量。

  A.检验测试要求数量 B.试生产数量

  C.开发批量 D.调整样品数量

  二、采购订单计划(掌握)

  采购订单计划内容包括:准备订单计划、评估订单需求、计算订单容量、制定订单计划。

  1、准备订单计划

  (1)接受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决定企业的销售计划,进而确定生产需求计划。

  (2)接受生产需求:编制物品需求计划的主要步骤:确定毛需求量、确定净需求量、对订单下达日期及订单数量等进行计划。

  (3)准备订单环境资料:供应商信息、每个供应商分摊的订单比例信息、从下单到交货的订单周期。

  (4)制定订单说明书:主要内容有:商品名称、需求数量、到货日期、市场需求计划、生产需求计划、订单环境资料等。

  2、评估订单需求

  (1)分析市场需求:订单计划除考虑生产需求外,还要兼顾企业市场战略及潜在的需求。

  (2)分析生产需求:对生产产品的品种、数量、规格、时间、消耗定额、库存数量进行核算。

  (3)确定订单需求:内容:通过订单操作程序,在未来制定的时间内,将指定数量的合格物品采购入库。

  3、计算订单容量

  (1)分析物品供应资料:对采购环境中的供应商及所能供应物品资料的分析。

  (2)计算总体订单容量:总体订单容量包括可供应得物品数量和可供应物品的交货时间,将不同的供应商在同一交货时间的供应量加总形成总体的订单容量。

  (3)计算承接订单容量:指某供应商在指定时间内已经签下的订单量。

  (4)确定剩余订单容量:剩余订单容量是指某物品所有供应商群体的剩余订单容量的总和,它是物品供应商群体总订单减去已承接订单容量之差。

  4、制定订单计划

  (1)对比需求与容量:在需求小于容量的情况下,依据物品的需求制定订单计划,在供应商容量小于物品需求量的情况下,要求平衡环节对剩余物品的需求制定认证计划。

  (2)综合平衡:综合考虑市场、生产、订单容量等要素,分析物品订单需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调整订单计划,计算容量不能满足的剩余订单需求。

  (3)确认余量认证计划:对于剩余需求,要确认能否按物品需求规定的时间和数量交货。

  (4)制定订单计划:

  A、下单数量=生产需求量-计划入库量-现有库存+安全库存;

  B、下单时间=要求交货时间-认证周期-订单周期-缓冲时间。

  三、投招标工作策划(理解)

  1、研究招标采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招标的目的和内容。

  2、研究确定招标的方法、标底、时间安排、操作步骤等具体内容。

  3、研究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标小组。

  4、编写招投标策划方案,上报领导审批通过。

  四、投招标工作流程(掌握)

  1、工作流程:招标→投标→开标→评标→授标→签订合同

  2、招标

  (1)编制招标文件:主要内容:投标人须知、合同条款、技术规格、投标书的编制要求、供货一览表、报价表和工程量清单。

  (2)发布招标通告

  (3)进行资格预审:一是对供应商的合法地位和信誉等进行的基本资格预审,二是对已具备基本资格的供应商履行拟定采购项目能力审查的专业资格预审。

  2、投标

  (1)投标准备。

  (2)编制投标文件和报价

  确定投标报价的注意事项:A、投标报价不能低于成本价;B、确定适当的利润率;C、把握好确定投标报价的时机

  3、开标

  开标必须采取公开方式,允许投标人或其代表出席,也可以请公证机关出席作证,允许记录、拍照、录音、录像。

  4、评标

  (1)对投标书初步审查;

  (2)详细评标;

  (3)编写并上报评标报告;

  (4)评标方法:最低评标价法、综合评标法、以寿命期的成本为依据评标、优点积分法。

  5、授标

  6、签订合同

  五、采购合同的内容(理解)

  1、采购合同是需求方向供应厂商采购货品时,按双方达成的协议所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它确认了供需双方之间的购销关系和权利与义务。

  2、采购合同的内容

  采购合同由首部、正文与尾部三部分组成。

  (1)首部:主要包括:名称、编号、签约日期、签订地点、买卖双方的名称、合同序言等。

  (2)正文:商品名称、质量规格、单价和总价、数量、包装、装运、到货期限、到货地点、检查和验收、付款方式、保险、仲裁条款、不可抗力等

  (3)尾部:主要内容:合同的份数、使用语言及效力、附件、合同的生效日期、双方的签字盖章。

  3、采购合同的订立

  订立合同的环节:合同资格审查→制作合同→审批合同→签订并执行合同

  4、采购合同范例:根据范例能自己制作采购合同。

  六、采购合同的跟踪监控(一般了解)

  1、跟踪监控及问题处理

  (1)严密跟踪和监控供应商准备物料的详细过程,保证采购正常进行;

  (2)紧密响应生产需求形势;

  (3)慎重处理库存;

  (4)控制好物料验收环节。

  2、合同跟踪监控的主要事项

  (1)在合同跟踪工程中,要注意供应商的质量、货期等的变化;

  (2)注意把合同、各类经验数据的分类保存工作做好;

  (3)供应商的历史表现数据对订单下达以及合同跟踪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七、合同的变更、解除与取消(理解)

1、解除的条件:双方协商同意;不可抗力;没有履约

2、合同的修改:国内常见修改价格和交货期。不可抗力;合同数量增减;材料上涨、无法履约。

   国外修改形式:装运期修改,船运改空运,一次装运改分批装运。

3、合同取消:违约;需求变更;双方同意

4、争议解决:卖法违约、卖方违约;合同表述不明确、不具体。

5、索赔与理赔:通用物资1-5%;专用物资10%-30%。

6、仲裁机构:涉外由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附设的对外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海事委员会

7、仲裁程序:申请、受理、取证、调节、裁决。

八、采购绩效评估:

1、作用:找差距;拟定改善措施;改进绩效;奖惩;提高配合程度;决策依据

2、采购评估指标

(1)质量绩效指标:来料质量(批次质量合格率、来料抽检缺陷率、来料在线报废率、来料免检率、来料返工率、退货率、对外供应投诉率、处理时间)

来料在线报废率===============在线拒用数量/使用数量

(2)数量绩效指标(储存费用指标=存货利息+保管费用;呆料、废料处理损失指标)

(3)时间指标(紧急采购费用指标、停工断料损失指标)

(4)价格指标(实际价格与标准价格差额;实际价格与过去移动平均价格差额;使用时的价格与采购时候的价格差额;当期与基期的价格之比)

(5)采购效率(活动)指标:

1)年采购金额

2)年采购金额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3)订购单的件数

4)采购人员数量

5)采购部门费用

6)新供应商开发个数

7)采购计划完成率

8)错误采购次数

9)订单处理时间。

3、采购绩效指标设定:

(1)选择合适衡量指标

效率导向评估体系、实效导向评估体系

(2)目标值要充分考虑得因素:考虑内外部门需求;与本公司大目标一致;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具有挑战性,

能够横向和纵向比较。

(3)绩效指标要符合有关原则

4、绩效指标评估标准的选择

  (1)以往绩效;(2)标准绩效;(3)同行业平均绩效;(4)目标绩效

5、采购绩效评估人员:采购部门主管、财务部门、供应商、工程部门或生产制造部门、外界的专家或者管理顾问

6、采购评估的方式:定期评估、不定期评估

7、日常采购的综合评估

8、采购绩效评估的改进:

(1)质量绩效改进方法:

(2)成本绩效改进方法:

(3)供应绩效改进

(4)采购柔性改进

向某一订单供应商订单量不宜大于60%;拓宽物流供应商,重点保障有三家以上;调查研究、认证适量备用供应商

(5)采购工作效率绩效改进方法

(6)人员流动比率

(7)独家供应率

(8)订单周期的改进

(9)紧急订单完成率的改进

(10)库存周转率的改进方法

九、采购战略与决策:

1、集中采购战略:

(1)保障供应战略(2)降低成本战略(3)供应支持战略(4)环境变化战略(5)竞争优势战略

2制定战略的流程:

3、采购战略的构成要素:

(1)什么。自制还是外购,采购制成品贴上自己标签,采购标准件还是特定需要采购

(2)质量。无缺陷规划,过程质量控制规划,质量证书规划

(3)多少。由供应商持有库存,准时制采购,托付式采购

(4)谁。

(5)何时。

(6)什么价格。价值分析/价值工程,降低运输成本,租赁或外购

(7)在那里

(8)如何   长期合同,商品预测,供应商分担风险,供应商/采购企业数据共享

(9)为什么

4、采购战略考虑的因素:

(1)政府规章和管理

(2)产品责任

(3)环境保护(调整供应商基地、重新设计产品使某些物料具有可替代性、开始自造以前需要全部外购的某些零件)

(4)废物处理

第二章  仓储管理

  一、仓储作业流程规划(掌握)

  1、确定仓库用地面积;

  2、动线流程及大区域规划

  动线流程依据其用地面积及物流种类的不同,可分为“I”形(直线型)动线流程、“L”形动线流程(侧边形)和“U”形(单面型)动线流程三种。其中,“I”形(直线型)动线流程常运用于货运站(转运中心)及通过型的仓库。

  3、商品种类数量分析及商品种类库存数量

  一般把A类商品尽量靠近走道或门口的地方,而C类品尽量置于仓库的角落或较偏远的地方,B类品则置于A类与C类之间。

  4、确定托盘形式和尺寸

  5、确定货架种类和尺寸

  当托盘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后,可以考虑同时使用1100mm×1100mm及1000mm×1200mm两种托盘的货架。

  6、确定搬运方式和设备

  7、确定库房形式、高度和跨度

  库房高度的计算公式:库房高度=(托盘上货物的高度+叉举高度+梁高)×N层

  例题:

  某仓库进8000箱力波啤酒,包装体积长0.3m,宽0.3m,高0.4m,毛重12kg,净重10kg,用托盘堆码,托盘规格为1.04m×1.04m(托盘重量不计),库房地坪单位面积载荷为1t,包装的承压能力为50kg,可用高度为3m。问:该批货物的储存至少需要多少面积?

  解:按可用高度计算可堆码;3÷0.4=7.5箱。

  按包装承受压力计算可堆码5箱,因此以5箱计算。

  按宽计算每个托盘每层可放:(1.04÷0.3)×(1.04÷0.3)≈3.5×3.5≈3×3=9箱。

  每个托盘可放箱:5×9=45箱。

  每个托盘总重量=45×12=540kg,小于库房地坪单位面积载荷1t,因此本方案可行。

  需要的托盘数量:8000÷45:178个

  存放面积=1.04×1.04×178=192.52m2

  答:该批货物的储存至少需要192.52m2。

  8、库房细节规划

  9、确定设备规格和询价

  二、仓储内部空间决策(一般了解)

  1、仓库内部空间的大小是根据每年储存的数量和存储货物的特点而确定。仓库所需空间一般是由货物存储所需空间、仓库过道和通道空间、仓库设备存放空间和仓库管理人员办公所需空间等组成。

2、确定仓库内部各个空间的大小:基本存储空间弹性发展空间;   硬性使用空间。

3、自建仓库需要考虑的因素:(国家扶植政策、交通运输、劳动力、自然环境、企业战略、建造成本)

4、租用仓库需要考虑的因素:(服务质量、运输条件、仓库设备、网络情况、管理水平、)

  三、仓储服务决策(理解)

  1、存货可得性

  可得性是指当客户需要存货时所拥有的库存能力。

  可得性方案应以以下三个物流绩效指标进行衡量:缺货频率、供应比率、订货完成率。

  2、作业完成

  作业完成涉及到物流活动对所期望的完成时间和可接受的变化所承担的义务。

  物流绩效指标有:完成速度、一致性、灵活性、故障与恢复。

  3、可靠性

物流质量与物流服务的可靠性密切相关。物流活动中最基本的质量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已计划的存货可得性及作业完成能力。

四、增值服务决策(理解)

  1、托盘化

  2、包装

  3、贴标签

  4、产品配套、组装

  5、上油漆

  6、简单的加工生产

  7、退货和调换服务

  8、库存控制和订货决策支持

  五、仓库设备决策(掌握)

  1、设备购置决策

  优质的仓库处理设备必须满足移动路程最短、存储空间占用最少,人工控制程度最低的要求,而且在成本花费方面,必须能够做到最低的成本开支。

  2、设备更新改造决策

  设备更新可以分为设备原型更新和设备技术更新两种。

  (1)设备更新的内容:设备更新包括设备的现代化和设备的更换两方面。

  (2)设备磨损经济分析:有形的磨损和无形的磨损。

  (3)设备寿命分析:设备寿命分为使用寿命、经济寿命和技术寿命

  (4)设备更新方案评价与选择:A、根据更新原因,确定更新方式,提出可能的更新方案;B、明确更新设备的使用时间,确定寿命不等更新方案的处理方式;C、计算可行更新方案的使用费用,进行更新决策。

  六、仓库合同管理(掌握)

  1、合同仓储与自营仓储的比较:公司采用合同仓储的费用比采用自营仓储的费用要低;自营仓储的运营以成本为中心,而合同仓储的运营则以营利为中心。

  2、仓储合同的内容

  仓储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约定由仓库经营者(简称保管人)为存货人(简称货主)保管储存的货物,存货人为此支付报酬的合同。

  (1)特殊货的告知与处理

  (2)货物的入库验收

  (3)仓单的使用

  仓单是保管人接受货主交付的货物后依法签发给货主的单证。

  (4)货物的检查和取样

  保管人根据货主或仓单持有人的要求,应当同意其检查货物或取样。

  (5)通知和催告

  保管人对入库货物发现有变质或其他损坏的,应及时通知货主。

  (6)货物的提取

  货物的提取,有可能发生在存储期间,有的可能发生在存储期间届满后。

  合同可以不约定存储期间,如果合同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那么,根据需要货主则可以随时提取货物。

  3、我国合同法对仓储合同的规定

  (1)特征:仓库营业人员必须是有仓储设备并从事仓储保管业务的人;仓储保管合同的对象必须为动产;仓储合同为诺成合同;仓储合同为双方有偿合同、不要式合同;货主主张货物已交付或行使返还要求权时以仓单为凭证。

  (2)仓储合同的效力:仓库营业人的义务;货主的义务。

  七、库存计划(理解)

  库存计划方法是利用共同的信息基础,在多个地点或在增值链的各阶段中协调库存需求。主要有两种:公平份额分配和配送需求计划。

  (1)公平份额分配

  其中: ——配送中心库存的共同供给天数;

  ——从工厂仓库分配的库存单位数;

  ——用单位数表示的配送中心j的库存;

  ——配送中心j的日需求量。

  例题:(见教材P36-37)

  (2)配送需求计划DRP

它主要是解决分销物资的供应计划和高度问题,达到保证有效地满足市场需要又使得配置费用最省的目的。

在逻辑上DRP是物料需求计划MRP的扩展,但也存在根本差异。

    DRP是配送需求计划(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planning)的简称,它是流通领域中的一种物流技术,是MRP在流通领域应用的直接结果。它主要解决分销物资的供应计划和高度问题,达到保证有效地满足市场需要又使得配置费用最省的目的

Ø   DRPMRP一样都是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的一部分;

Ø   DRP是由顾客的需求所决定,企业无法或者很少能加以控制;

Ø   MRP是生产计划所决定的,生产计划是由企业制定和控制的;

Ø   从库存管理角度来考虑,制造和装配完成之前的库存管理是由MRP进行的,而一旦制成品到了仓库,就由DRP来管理。

A、 企业可以运用DRP系统所产生的信息来计划未来的物料(尤其市存货)的需求。

  B、 DRP的优点:

    营销上的好处:

  (1)改善了服务水准,保证了准时递送和减少了顾客的抱怨;

  (2)更有效地改善了促销计划和新产品引入计划;

  (3)提高了预计短缺的能力,使营销努力不花费在低储备的产品上;

  (4)改善了与其他企业功能的协调,因为DRP有助于共用一套计划数字;

  (5)提高了向顾客提供协调存货管理服务的能力。

  物流上的好处

  (1)由于协调装运,降低了配送中心的运输费用;

  (2)因为DRP能够准确地确定何时需要何种产品,降低了存货水平;

  (3)因存货减少,使仓库的空间需求也减少了;

  (4)由于延交订货现象的减少,降低了顾客的运输成本;

  (5)改善了物流与制造之间的存货可视性和协调性;

  (6)提高了预算能力,因为DRP能够在多计划远景下有效地模拟存货和运输需求。

缺点:

  首先,存货计划系统需要每一个配送中心精确的、经过协调的预测数。该预测数对于指导货物在整个配送渠道的流动是必需的。在任何情况下,使用预测数去指导存货计划系统时,预测误差就有可能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第二,存货计划要求配送设施之间的运输具有固定而又可靠的完成周期,而完成周期的不确定因素则会降低系统的效力。

  第三,由于生产故障或递送延迟,综合计划常易遭受系统紧张的影响或频繁改动时间表的影响,尤其是部运输周期和卖主传送可靠性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可能是DRP系统极度紧张.。

八、库存控制:

  1、作用: 财务合理化、作业合理化

  2、库存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客户方面、供应商方面

  3、库存控制中的几个关注点

  (1)订购点:是指库存量降至某一数量时,应即刻请购补充的点或界限。

  (2)订购量:库存量达订购点时,决定订购补充的数量。

  (3)库存基准:

  A、最低库存量和最高库存量,最低库存量又分为理想最低库存量和实际最低库存量;

  B、订购方式的选择:

  a、定量订货方式;

  b、定期订货方式:订货量=最高库存量—现有库存量—订货未到量+客户延迟购买量

  c、订货数量的确定——经济批量模型(EOQ)

  其中: ——每年的需求量;

  ——每次采购进货成本;

  ——单位产品年保管储存成本。

  例题:

  某公司某种物品库存有关信息如下:

  (1)年需求数量3600t;

  (2) 购买价格每吨25元;

  (3) 年储存费率为16%;

  (4) 每次订购费用50元。

  试求:该种物品的经济订货批量。

  解答:

  经济订货批量: 已知:A=3600; =50; =购买价格×年储存率=25×0.16=4,那么:

  Q= =300t

  答:该种物品的经济订货批量为300t。

  (4)库存决策考虑要素

  A、考虑需求状况;B、调整需求预测。

  九、库存重点管理(掌握)

  1、客户ABC分析

  对客户重要性的程度,分为A、B、C三类。对A类客户应重点投入人力、物力以做优先处理,而对C类客户则可按部就班,但要仔细分辨其能否拉上B类或A类,以避免造成损失。在设置仓库时,把仓库设在重用客户附近,以减少转运成本及对重要客户的延迟交货次数,提高服务水平。

  2、商品ABC分析法

  库存管理重点管理可采取“20-80”法则或ABC分析法。

  “20-80”法则是指20%的商品占了销售额的80%,因此只要对此少量而重要的库存量加以重点管理,便能使存货管理达到非常完美。

  十、建立自动补货系统(一般了解)

  1、自动补货量的确定条件:日产销量、日库存量、要货量、每批订单的最少数量

  2、自动补货的实施条件:计算机联网、接口问题。

  十一、影响仓库成本的因素(一般了解)

  影响采购批量的成本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取得成本:采购构成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总和。

  2、 储存成本:一是与储备资金多少有关的成本;二是与仓储物资数量有关的成本。

  3、 缺货成本:由于缺货原因所造成的生产损失和其他额外支出

  4、 运输时间。

  十二、仓库成本的计算方法(掌握)

  1、购进存货的成本计算

  通过货币计算方式取得存货的形式主要有外购和自制两个途径。

十三、仓储运营管理

1、影响采购批量的仓储成本的因素分为如下几种:

(1)    取得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2)    储存成本:一是与储备资金有关的、如何利息、税金、物资合理消耗,一类是与数量有关的,如仓库设施维护修理费、装卸搬运费、折旧、工资、福利费、办公费等

(3)    缺货成本

(4)    运输时间

2、仓储成本的计算

(1)    购进存货的成本计算:

(2)    仓储成本的计算:

1) 按支付形态计算仓储成本:

2) 按仓储项目计算仓储成本

3) 按适用对象计算仓储成本

3、销售存货的成本计算:

4、存货销货成本的计算

(1)     个别认定法

(2)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金额+本期进货金额合计)/(期初结存数量+本期进货数量合计)

期末存货成本=加权平均单价*期末结存数量

本期销货成本=期初结存成本+本期进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3)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上期结存金额+新进货金额合计)/(上期结存数量+新进货数量合计)

(4)     先进先出法

(5)     后进后出法

5、存货数量的盘点方法:实地盘存制(定期盘存),永续盘存制

6、仓储成本控制:

7、仓储成本合理化管理:

1、             不合理仓储的表现:仓储时间过长、仓储数量不合理、仓储条件不足或过剩、仓储结构失衡

2、             仓储成本管理包括:(1)存货信息管理(2)在此基础上的存货成本决策分析

十四、仓储费报价

1、仓储成本构成:

(1)    仓储持有成本:为保持适当库存而持有的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2)     订货成本:差旅费、办公费等。包括下列活动的费用:检查库存、编制并提出订货申请,比较供应商、填写发出订单、核对收货单、验收来货、筹集资金付款等

(3)    生产准备成本:商誉损失、和紧急采购的超出部分

(4)    缺货成本:

(5)    在途库存持有成本

2、仓储费报价策略:

(1)     报价的基本目标:生存目标、利润目标、保持或扩大市场占有利目标、适应竞争目标

(2)     主要报价方法:成本加成报价法、盈亏临界点报价法、边际成本报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

3、仓储作业绩效评估:

(1)    指标体系构成

1) 数量指标:计划期吞吐量、库房使用面积、货场面积、单位面积储存量、职工人数、设备数量

2)质量指标:帐货相符率、收发货差错率、货损率、平均保管损失、平均收发货时间、货物及时验收率、设备完好率

3)储存效率指标:仓库利用率、设备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资金使用效率、货物周转速度

4)经济指标:平均仓储费用、利润总额、资金利润率、收入利润率、人均实现利润、吨保管货物利润

5) 安全指标:

4、仓储管理指标分析的方法

(1)    价值分析法

(2)    对比分析法(计划完成情况对比分析、横向、纵向、结构对比分析)

注意事项:要有可比性、要使用多种对比分析方法、要正确选择对比的基数

(3)    因素分析法

5、提高仓储效率和效益的途径:(管理、成本控制、作业层面)

(1)     加速库存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节约成本开支、降低仓储费用;

(3)     加强基础工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4)     扩大仓储经营范围和内容、增加增值服务。

第三章配送管理

一、配送需求概述(一般了解)

  1、定义

  配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客户由于经营的需要产生的对货物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需求,涉及订单处理、库存、运输、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的鞥配送活动的各环节。

  2、配送需求结构

  (1)功能性需求,属于配送作业层次;

  (2)配送规划与管制,属于管理层次;

  (3)策略性需求,包括战略目标等。

  二、DRP的原理与运用(掌握)

  1、原理

  (1)DRP可以运用于两类企业中:流通企业和制造企业。

  (2)DRP原理主要包括3个输入文件和2个输出文件。

  A、输入文件:a、社会需求文件:包括订货单和提货单、供货合同、市场预测等; b、库存文件:自有库存进行统计;  c、生产厂家资源文件:物资品种和厂家的地理位置。

  B、输出文件:a、送货计划:考虑作用时间、路程等因素;  b、订货、进货计划:对于需求物资,如果仓库内无货或库存不足,则需订货。

  2、运用

  要点:当(现有库存—提前期需求量—安全库存<0)时,必须订货。

  三、配送策略(理解)

  配送策略是在分析配送需求的基础上,为了既能满足客户需求,又不致增加太多成本而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策略有转运策略、延迟策略和集运策略

  1、转运策略

  转运策略是指为了 满足应急需要,在同一层次的物流中心之间进行货物调度的运输。

  2、延迟策略

  产品的最后制造和配送延迟到客户的订单后在进行。前者称为生产延迟,后者称为物流延迟(运输延迟、配送延迟)。

  3、集运策略

  集运,是指增大运输规模,采取相应措施使一次装运数量达到足够大的运输策略。

  四、配送服务流程优化(一般了解)

  可从两个方面进行配送服务流程优化:一是规模能力,包括储存能力、吞吐能力、运输周转能力、流通加工能力;二是服务水准能力,包括配送物品的可得性、作业绩效、可靠性等。

  1、基本服务能力的要求

  (1)可得性

  从用户对物品的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的角度提出来的服务水平,即满足率。

  通常用缺货频率和缺货率两个指标来衡量。

  (2)作业表现

  指配送活动对所期望的时间和可接受的变化所承担的义务,它表现为作业速度、一致性、灵活性、故障与恢复的状况、提供精确信息、持续改进。

  2、增值服务的内容

  一般归纳为四类:以顾客为核心的增值服务;以促销为核心的增值服务;以制作为核心的增值服务;以时间为核心的增值服务。

  3、增值服务的功能

  (1)增加便利性:简化手续、简化操作。

  (2)加快反应速度:优化配送系统结构和重组业务流程,重新设计适合客户的流通渠道,以此来减少物流环节,简化物流过程,提高物流系统的反应能力。

  (3)降低物流成本:通过配送增值服务,寻找降低物流成本的物流解决方案。

  (4)业务延伸:向配送或物流以外的功能延伸。如市场调查与预测,物流咨询等。

五、配送绩效评估(掌握)

  1、人员利用率

  评估配送人员的工作分摊(距离、重量、车次)及其作业贡献度(配送度),以衡量配送人员的能力负荷与作业绩效,确定是否增添或减少司机人手,在保证安全驾驶和成本控制之间取得平衡。

  (1)人均配送量:

  人均配送量=配送量/配送人员数

  (2)人均配送体积重量

  人均配送体积重量=配送总体积重量/配送人员数

  (3)人均配送距离

  人均配送距离=配送总距离/配送人员数

  (4)人均配送吨公里

  人均配送吨公里=配送总吨公里/配送人员数

  (5)人均驾驶时间

  人均驾驶时间=总配送驾驶时间/配送人员数

  2、车辆利用率

  评估和设置最佳的配送车辆产能负荷,以避免折旧、损耗速度过快、以及可能发生的额外成本(过高的维修费、耗油费),并用于判断是否应增减送车数量。

  (1)平均每台车配送金额

  平均每台车配送金额=配送总金额/总配送车辆数

  总配送车辆数=自有车数+外用车数

  (2)平均每台车配送吨公里和平均每台车配送距离

  平均每台车配送吨公里=配送总吨公里/总配送车辆数

  平均每台车配送距离=配送总距离/总配送车辆数

  (3)满载车次比率

  满载车次比率=满载车次/总配送车次

  (4)空车率

  空车率=空车行驶距离/配送总距离

  3、配送规划

  配送规划指标可评估车辆的负荷、车辆调度在容积限制和重量限制之间规划的优化程度、外用车所占比例等。

  (1)车辆满载率

  车辆满载率=配送货物的总体积/(车辆总体积×配送车运转率×工作天数)

  (2)平均每车次配送重量

  平均每车次配送重量=配送货物的总重量/配送总车次

  (3)平均每车次配送距离

  平均每车次配送距离=配送总距离/配送总车次

  (4)平均每车次配送吨公里

  平均每车次配送吨公里=(配送总吨数×总公里数)/配送总车次

  (5)外用车比率

  外用车比率=外用车辆数/(自有车辆数+外用车数)

  (6)配送平均速度

  配送平均速度=配送总距离/配送总时间

  4、时间效率

  (1)季节品比率

  季节品比率=本月季节品存量/平均存量

  反应淡旺季配送量的差距,季节品比率越大,差距就越大。

  (2)配送时间比率

  配送时间比率=配送总时间/(配送人员数×工作天数×正常班工作时数)

  是观察配送时间对配送的贡献,比率太低,说明资源利用率低。

  (3)单位时间配送量

  单位时间配送量=出货量/配送总时间

  用于观察按出货量计算的配送时间效率。

  (4)单位时间配送生产力

  单位时间配送生产力=营业额/配送总时间

  用于观察按营业额计算的时间效率。

  5、配送成本

  配送成本包括自有车和委托外用车的配送成本。

  (1)配送成本率

  配送成本率=(自车配送成本+外车配送成本)/物流总费用

  (2)每吨重配送成本

  每吨重配送成本=(自车配送成本+外车配送成本)/配送总重量

  (3)每立方米配送成本

  每立方米配送成本=(自车配送成本+外车配送成本)/出货品体积数

  (4)每单元配送成本

  每单元配送成本=(自车配送成本+外车配送成本)/出货品总单元数

  (5)每车次配送成本

  每车次配送成本=(自车配送成本+外车配送成本)/配送总车次

  (6)每公里配送成本

  每公里配送成本=

  (7)配送延迟率

 配送延迟率=配送延迟车次数/配送总车次

   六、配送中心的功能(理解)

  (1)采购功能

  (2)存储功能

  (3)组配功能:没有组配功能,就无所谓的配送中心

  (4)分拣功能

  (5)分装功能:满载用户小批量、多批次进货的要求

  (6)集散功能

  (7)加工功能

  七、配送中心的定位分析(掌握)

  1、层次定位

  (1)流通中心:定位于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综合汇集地,具有完善的功能。

  (2)物流中心:定位于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综合设施,其涵盖面比流通中心低,属于第二层次的中心。

  (3)配送中心:如果驹哟商流职能,则属于流通中心的一种类型,如果只有物流职能,则属于物流中心的一种类型,如果可以被流通中心或物流中心所覆盖,则属于第三层次的中心。

  2、横向定位

  和仓库、货栈、货运站相比,配送中心是实行配送的专门设施,而其他设施不是按配送要求而建的有完善组织和设施的专门化流通设施。

  3、纵向定位

  配送中心在物流系统中纵向的位置是处于末端物流过程的起点,是直接面向用户的位置。因此,它不仅承担直接对用户服务的功能,而且根据用户的要求起着指导全物流过程的作用。

  4、系统定位

  在包含配送中心的物流系统中,配送中心对整个系统得效率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功能定位

  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将围绕配货和送货而确定的。如采购、存储、配组、分拣、集散、加工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交易活动、结算活动等。

  八、配送中心服务范围的确定(一般了解)

  配送中心服务范围的确定关系到配送中心的定位、配送组织形式、物流设备的选择、作业能力等的规划和设计,也关系到物流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程度。

  (1) 配送的对象或客户;

  (2) 配送的货品种类:配送的货品项数;配送的货品种类;

  (3) 货品的配送数量或库存量

  (4) 物流服务水平

  (5) 物流的交货周期

  九、运营成本管理(掌握)

  1、运营成本的构成

  指配送中心在进行分货、配货、送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总和,包括包装费用、装卸搬运费用、有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等。

  2、降低配送成本的策略

  (1)加强配送的计划性

  要点:A、不同货品的订货周期应尽量相同;

  B、对普通干货商品应定期向配送中心订货;

  C、有温度要求的货品要按店面最大的订货周期订货,减少订货费用;

  D、鲜活商品应定时、定量申请,定时定量配送,应控制在当天全部销售完为宜。

  (2)简化订单处理(下达指示阶段简化、备货整理阶段简化、制单发运阶段简化)

   3)确定合理配送路线

   4)进行合理车辆配载

   5)建立信息系统

    3、降低配送成本的策略:

(1)        差异化

(2)        混合法

(3)        合并法

(4)        延迟法(生产延迟、物流延迟)

(5)        标准化

十、运营绩效评估:

1、   作业绩效评估(以作业为基础衡量、以过程为基础衡量)

2、   内部绩效评估(成本、客户服务、生产率、资产衡量、质量)

3、   外部绩效评估(客户感觉评估、做事实施基准)

第四章运输管理

 一、运输计划管理(掌握)

  1、运输计划种类

  (1)按运输方式分类:公路运输计划、铁路运输计划、水路运输计划、航空运输计划、集装箱运输计划、联合运输计划。

  (2)按编制的时间分类:年度运输计划、月度运输计划、旬度运输计划。

  (3)按计划内容分类:运输量计划、运输收入计划、运输工具运用计划,运输成本计划。

  根据我国现行的体制,运输计划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2、运输计划指导原则

  (1)货物运输计划要服从国家的物资调运布局;

  (2)重点产业运输计划优先;

  (3)强化货运需求预测;

  (4)运输工具的运行线路计划方法:

  A、公路运行路线必须以最短距离为计划方法;

  B、铁路运行路线以最短停台时间为计划方法;

  C、集装箱海运运行线路以最大中转周期量为计划方法。

  二、货运过程管理(理解)

  货运过程分为货物发运、货物跟踪、货物中转、货物接运4个环节。

  1、货物发运

  (1)组织配货;

  (2)托运;

  (3)送货检验

  (4)组织装运

  2、货物跟踪

  对货物运行安全和货物运行准时的跟踪。

  3、货物中转

  (1)提前通知;

  (2)及时安排装卸,及时转出;

  (3)加强检查。

  4、货物到达接运

  (1)交接手续;

  (2)仓位准备;

  (3)卸货搬运;

  (4)货物直拨运输。

  例题:

  货物运输过程中,以(   )最为复杂。

  A.货物发运 B.货物跟踪

  C.货物中转 D.货物接运

  中转的复杂在于:货物不在承运人控制之下;中转业务的费用划分。

  三、运输安全管理(一般了解)

  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是:

  1、建立运输安全岗位责任制,健全各项运输安全制度,防止运输事故发生。

  2、运输事故发生后,及时处理事故,合理赔偿。

  3、事后以货运记录为据,分清责任。

  四、选择运输商的因素(理解)

  1、运输时间

  一般情况下,托运方运用采取一家运输企业直接运输,其后的选择是采取多家公司联运,并应力求避开拥挤的场站。特殊情况下,托运人也会选择速度慢,运价低的运输方式。

  2、运费

  在同等服务水平下,托运人将选择运价低的运输商。

  3、运输能力

  考察运输商的运输设施与运输工具。

  4、运输质量

  运输商以往在运输质量方面的记录与处理索赔的快慢。

五、选择运输商的方法(掌握)

  1、服务质量比较法

  在同等运费下,服务质量是托运人选择不同运输上的首选标准。

  (1)运输质量:A、运输商提供运输工具的完好状态;

              B、运输商安排装卸公司的服务质量;

              C、运输作业人员工作质量;

              D、运输商对货物运输过程的控制。

  (2)运输准确和服务方便程度:A、运输的准班率;

                            B、发货班次的时间间隔和密度;

                            C、单证的准确率;

                           D、货运纠纷处理速度;

                         E、信息查询。

  2、运输价格比较法

  运价比较的内容包括:

  (1)运价的适用范围:A、普通运价;   B、特定运价;   C、国际联运运价。

  (2)货物的装运方式:A、整车运价按整车运价号规定的运价率执行,一批托运的货物按整批运价计算;

                    B、零担运价按零担运价号规定执行,货物按时间重量计算;

                    C、集装箱运价按集装箱运送货物的规定运价率执行。

  (3)运输里程计算方式:A、分段里程运价:分不同区段,执行不同的运价率;

                      B、单一运价;

                      C、航线里程运价。

  3、综合选择法

  用户将运输商的服务质量、运输价格、品牌影响、服务网点等参数进行综合评价,公式表示为:

  式中: S——综合因素;

  ——不同因素的权数,n=1,2,3,…

  Q——服务质量;

  P——运输价格;

  B——运输商的品牌;

  C——运输商的财务能力状况;

  N——运输商的服务网点数量;

  O——其他因素。

  用户根据自身业务的不同需求,调整不同因素的权数,最后作出决策。

 

 六、运输成本的构成(一般了解)

  (1)变动成本:运输作业发生的费用。公路变动成本最高。

  (2)固定成本:交通设施与运输工具的购置成本。

  (3)返程成本:在返程没有货物运输的情况下产生的成本。 在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中,返程成本通过运输计划实现。

  (4)公共成本:运输场站和运输管理部门收取的费用。

 

   七、影响运输成本的因素(理解)

  1、运输距离

  运输距离是影响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直接决定燃料与维修保养费用和人工费用。

  (1)当运输距离为0时的成本是货物提取和交付活动所产生的固定费用;

  (2)成本曲线随运输距离增加而上升,但是两端的运输成本所占比例大。应尽量减少城市内的行驶距离。

  2、运输量

  随运输量增加,单位重量的成本下降。

  3、货物的密度

  增加产品密度一般可用降低运输成本。

  4、空间利用率

  产品的具体尺寸对运输工具空间利用率的影响,非物流标准尺寸将增加成本。

  5、搬运的难易

  同样的货物或同类型的货物可以采用通用搬运设备,特殊搬运设备会提高成本。

  6、运输责任

  货物损坏和事故索赔。

  7、市场因素

  (1)同种运输方式间的竞争,不同运输方式的竞争。

  (2)目标市场的位置。

  (3)运输活动的季节性。

  (4)政府对承运人和承运货物管理的鼓励或抑制。

  (5)运输行业协会的协调影响。

  八、控制运输成本方法(掌握)

  1、合理选择运输工具

  根据货物的形状与价值、运输批量、交货日期和到达地点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

  2、自有运输工具与外部资源相结合

  (1)与专业运输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充分利用社会小型运输资源。

  3、优化集货点布局

  适当的集货点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

  4、开展集运方式

  运输的经济性是运输批量越大,费率越低。集运的途径: (1)库存合并; (2)运输车辆合并; (3)仓库合并; (4)时间合并。

  5、增加直达运输比例

  直达运输减少中转换载,提高运输速度,节省装卸费用,降低中转过程货损率。

  考虑的主要因素:(1)货物的特性; (2)货物运送的路程与成本; (3)用户的订货数量与重量; (4)终端与干线的距离。

  课后习题

  单选:

  1、按(      )分类,运输计划可以分为公路运输计划、铁路运输计划、水路运输计划、航空运输计划、集装箱运输计划、联合运输计划。

  A、编制的时间 B、运输方式

  C、计划内容 D、运输功能

  2、在不考虑品牌的前提下,选择运输商以(     )为主要依据。

  A、运价 B、运输网络

  C、最短运输时间 D、运价与运输时间的均衡

  3、下列运输方式中,变动成本最高的是(      )

  A、公路 B、水路

  C、铁路 D、航空

  4、控制运输成本、优化集货网络对于(     )运输最为重要。

  A、铁路 B、公路

第五章  生产物流管理

  一、企业生产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原则(理解)

  1、企业生产物流系统的特点

  (1)物料是按照加工的工艺过程在流动,其路线是由加工的工艺流程决定的,不能随意变动。

  (2)物流系统必需是连续、有节奏、按比例的进行。

  (3)物流装卸过程要求安全可靠。

  2、设计生产物流系统的原则

  (1)物料搬运的路程最短;

  (2)尽量做到库存合理;

  (3)选择合理的搬运设备。

  3、生产物流规划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厂区规划:根据场外交通运输、厂区的地形面积,产品种类及其工艺过程,合理布置各车间、各仓库以及非生产设施之间的位置。

  (2)工位配置:合理布置各工位的位置,使工件搬运的工作量最小。

  (3)合理库存空间确定。

  (4)搬运设备的选择:能适应被搬运物料的性质、质量、形状、尺寸及物流量,同时要做到设备的固定投资少,运营费用低。

  二、生产物流系统的分析(理解)

  1、基本概念

  (1)当量物流量:物流运动过程中一定时间内按规定标准修正、折算得搬运和运输量。

  (2)物料活性系数:将物料活性系数分为5等级。

  2、生产物流系统的分析

  生产物流系统分析针对企业物流系统的环境、输入输出情况、物料性质、流动路程、系统状态、搬运设备与器具、库存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分析,找出问题,并求得最佳系统设计方案。

  (1)外部衔接分析:对已确定系统边界的物流系统,研究输入与输出情况,必要时以统计图表来表达。

  (2)输入因素P,Q,R,S,T:生产物流设计中基本要素:产品P,数量Q,生产路线R,辅助服务部门S,时间T。

  (3)当量物流量计算及物料分类

  A、物料的当量物流量计算;

  B、绘制物流种类——物流量直方图;

  C、进行A、B、C分类。

三、企业生产物流平面布置设计(掌握)

  1、设施布置决策的依据

  (1)系统应达到的目标;

  (2)系统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3)加工过程的要求;

  (4)建筑物或场所的有效空间;

  (5)系统各部门之间物流和人流的大小:需要容量、有效容量。

  2、设施布置设计的含义和内容

  (1)定义:设置布置设计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生产纲领,在已确认的空间场所内,按照原材料的接收、零件和产品的制造、成品的包装盒发运的全过程,力争将人员、设备和物料所需要的空间做最适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设施布置包括工厂总体布置和车间布置。其中:工厂的总体布置应解决工厂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同时还应解决物料的流向和流程、厂内外运输的连接及运输方式。车间布置设计应解决各作业单位极工作地、设备、通道、管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同时也解决物料搬运的流程及运输方式。

  3、设施布置的目标

  (1)符合工艺过程要求;

  (2)最有效地利用空间;

  (3)物料搬运费用最少;

  (4)保持生产和安排的柔性;

  (5)适应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6)为职工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作用环境。

  (1)按工作流程形式分类

  A、工艺原则布置:是一种将相似设备或功能集中布置在一个地方的布置形式。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医院是采用此布局的典型。

  B、产品原则布置:是一种根据产品制造的步骤安排设备或工作过程的方式。适用于小品种、大批量。

  C、定位布置:产品停留在一个位置上,设备、人员、材料都围绕产品而转。如飞机制造、造船厂、建筑工地等。

  D、成组技术布置:将不同的机器组成加工中心,对形状和工艺相似的零件进行加工。加工中心完成的品种有限,适用于中小批量生产。

  (2)按生产系统功能分类

  A、存储布置:指在仓库或储藏室内安排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

  B、销售布置:布置便于产品销售而不考虑其生产;

  C、工厂项目布置:组成部分作一次性排列。

  5、布置的定量分析

  (1)布置分析的基本要素

  (2)工艺原则布置:最常用的方法。

  四、企业生产物流搬运系统设计(掌握)

  1、基本概念

  (1)物料搬运与物料搬运系统

  物料搬运:在已经设计和建立的物流系统条件下,使系统中的物料按生产、工艺及服务的要求运动,以实现系统设计提出的目标。

  物料搬运系统:指一系列的相关设备和装备,用于一个过程或逻辑动作系统中,协调、合理的将物料进行移动、储存或控制。

  (2)物料搬运方法及选择原则

  A、搬运路线分类及选择:a、直达型:各种物料起点到终点的路线最短。

  b、渠道型:一些物料在预定路线上移动,与来自不同地点的其他物料一起运到同一个终点。

  c、中心型:各种物料从起点移动到一个分拣中心或分发中心,然后再运往终点。

  B、搬运设备选择原则:a、根据距离与物流量的大小,确定设备类型:

  距离短,物流量小——简单的搬运设备,如两轮手推车;

  距离短,物流量大——复杂的搬运设备,如叉车;

  距离长,物流量小——简单的运输设备,如机动货车;

  距离长,物流量大——复杂的运输设备,如无人驾驶车辆。

  b、根据设备的技术指标和物料特点选择设备规模及型号。

  C、搬运单元:物料搬运时的基本装载方式。

  (3)物料搬运的20条原则:规划原则;系统化原则;物流流畅原则;精简原则;利用重力原则;充分利用空间原则;集装单元化原则;机械化原则;自动化原则;最少设备原则;标准化原则;灵活性原则;减轻自重原则;充分利用原则;维修保养原则;摒弃落后原则;控制原则;生产能力原则;搬运作业效能原则;安全原则。

2、物料搬运设备及器具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1)搬运设备选择的基本思路

  A、明确问题性质;

  B、应有长远考虑;

  C、牢记系统化概念;

  D、简化原则;

  E、选择合适的规格型号;

  F、应考虑多方案比较。

  (2)搬运设备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设备的技术性能;设备的可靠性;工作环境的配合和适应性;经济因素;可操作性和使用性;消耗因素;备件及维修因素;与物料的适配程度;物料的运动方式。

  五、企业生产战略对生产物流的影响(理解)

  企业生产战略(也称生产模式)是一种制造哲理的体现,它支持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战略,并具体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管理方式的集成。

  企业生产战略经历三个阶段:单件生产(作坊式手工生产)、大批量生产(福特流水线式生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精益生产)

  1、单件生产模式

  (1)背景

  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按每个用户的要求进行单件生产方式;

  阶段二:社会大分工;

  阶段三:瓦特蒸汽时代。

  (2)管理要点:凭借个人的劳动经验和师傅定的行规进行管理

  2、大批量生产模式(MP)

  (1)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市场对产品数量的需求剧增,大批量生产逐渐取代了单件生产。

  这种生产模式以流水线形式生产大批量、少品种的产品,以规模效应带动生产率提高和成本降低,由此带来价格上竞争力。

  (2)管理要点

  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即事先制订科学标准,然后编制各级生产进度计划,对生产物流进行控制,并利用库存控制对物料采购及分配过程进行相应的调节。

  3、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也叫精益生产,LP)

  (1)背景

  需求日益主体化、个性化和多样化。

  市场出现新的特征:产品品种日益增多,产品结构发生变化,产品生命周期明显缩短,产品交货期缩短。

  企业为了能争取更多客户,必须要满足其不同需求,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2)管理要点

  A、推进式模式

  a、原理:生产目标为人物料转化来组织制造资源;信息往返于每道工序和每个车间;信息流和生产流完全分离,信息流控制的目的是要保证按生产作业计划要求完成物料加工任务。

  b、管理的特色:能重点处理突发事件;大量运用计算机管理;以零件为中心;以零件需求为依据;必要的库存。

  B、拉动式模式

  a、原理:强调物流同步管理。一是必要的时间将必要数量的物料送到必要的地点;二是必要的生产工具、工位器具要按位置摆放挂牌明示;三是从最终市场需求出发,每道工序、上游车间只生产后道工序、下游车间需要的数量。四是信息流与物流完全结合,只是方向相反。

  b、管理的特色:重点采用标准化作业;计算机与看板管理相结合;以零件为中心;“消灭一切浪费”的库存管理。

  例题:

  核心思想在于“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浪费”,在生产物流管理的实践中尽力消除不增值活动和不必要环节的管理方法是( D)。

  A.TQC B.BPR C.MRP D.JIT

  六、MRP MRPⅡ、ERP的原理与运用(掌握)

  1、MRP的原理

  基于产品结构的物料需求组织生产,根据产品完工日期和产品结构规定生产计划。

  2、MRP的特点

  (1)用规划联动需求;

  (2)细化计划工作;

  (3)应变能力增强;

  (4)降低成本,减少库存,并保证生产过程中的物料需求及生产的正常运行。

  3、MRPⅡ的产生

  由奥利夫·怀特在1977年提出

  4、MRPⅡ的原理

  基本思想是把MRP同其他

第六章国际货运管理

   一、班轮航线分类(理解)

  1、按运输对象分:通杂货航线、集装箱航线、客运航线。

  2、按运输组织分:多港挂靠直达航线和干、支线结合分程运输航线。

  3、按所跨区域:沿海航线、近洋航线、远洋航线。

  4、按航行线路:来回式航线和环状航线。

  二、班轮航线参数(理解)

  1、航线发船间隔和发船密度。

  2、航线往返航次时间。 包括正向航行时间、反向航行时间以及在始发港、终点港、中途港停泊的时间。

  3、航次平均装卸总定额。

  4、航线货流总量及各两港间货流量。

  5、航线货流方向不平衡系数。=

  6、航线货流时间不平衡系数。                       =

7、航线货物平均运距。                                               =

    三、开辟班轮航线的基本条件

1.           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

①航线吃水限制

②航线沿途港口情况

③航线气候情况

④航线潮汐情况

2.           货源条件

①航线上必须有保证船舶营运的足够资源

3.           其他条件

①地区政治是否稳定、竞争状况、运价水平、本公司实力等

                                                 

  四、船期表的制定原则和方法(掌握)

  1、船期表的内容 (班轮运行时刻表:开航前一个月公布)

  船期表的内容有:航线、船名、航次编号、始发港、中途港及终点港的港名、到离各港的时间等。

  2、船期表的制定原则

  (1)船期表的制定要符合实际情况

  依据可靠资料合理计划,要避免闭门造车、盲目计划,否则在实际上难以实行,反而带来更大麻烦。

  (2)船舶应在适当的时间到港和离港

  如避免在港口非工作日到港,且离港时间应选择在货源充足的时候为好。

  (3)方便托运

  为更好招揽货主,航线途径的港口和货载,应方便货主托运,也要满足各揽点的需要。

  3、船期表的制定方法

  (1)确定发船间隔,可采用周班船、周二班船、二周班船或月班船的形式。

  (2)计算到离各个港口的时间。

  这要注意的问题:a、由于时差的关系,每航行一个时区,要调整航行时间。

  b、各航段以及各港的作业时间必须留有一定富余时间,尤其是远洋航行。

  c、对于远洋航班,要使运输组织有节奏、有规律地运行。

  4、船期表维持(理解)

  1、码头和库场;

  2、快速装卸;

  3、船务配合。

   

    五、国际集装箱货运出口程序(掌握)

  1、集装箱货运出口业务程序

  集装箱班轮运输的货运出口业务包括制定和定期公布船期表,揽货订舱、船舶配载及航次货运安排,箱子调配,出口单证缮制与提单签发,运费收取和费用结算等。

  2、集装箱货运出口的主要环节及其注意要点

  (1)货运订舱与接受业务

  订舱是指托运人根据其买卖合同和信用证规定自行或委托货运代理人向承运人或其代理人申请货运舱位的行为。根据托运人和货物所在的情况,实务中有出口地订舱、异地订舱和进口地订舱等方式。

  货物订舱有口头和书面形式。 托运单(booking note,B/N)是书面订舱的原始凭据,也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审核订舱内容和接受定舱的依据。

  (2)关于空箱发放与重箱进场

  订舱后,根据发货人订舱用箱要求应及时向其提供箱子。

(3)货物装箱与铅封

CY(container  yard)交货条件下,由货主自行提取空箱,货运装箱、理货和加封后运至承运人指定的堆场,货物报关、检验、危险品监控由货主自理,承运人接受的是外表完好和铅封完整的集装箱。

CFS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交货条件下,货主法则将货物运孙感到承运人指定的货运站,负责货物出口报关、检验、承担货物集装箱之集装箱货运站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承运人负责提供箱子、装箱、搬运装船。

  (4)货物场站保管与装船

  根据我国海商法及其规定,承运人在装货港接受集装箱货物,其责任即从装货港接受货物时开始。必须对货物进行妥善保管。

  集装箱货物装船时,为确保班轮的装卸效率,一般先由码头根据承运人的代理人汇总航次货物装船清单统一制定码头作业计划和航次货物的预配计划,并采用航次货物“集中装船”的模式。

  (5)货运出口业务的流转文件

  3、集装箱货运进口业务操作要求

  (1)审核进口货运文件,及时做好船舶货运进口申报工作

  (2)协调卸货安排,及时认定货物交接责任,解决货物卸载交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

  (3)及时通知货主提货,敦促货主及时办妥货物进口和提货必需的各类文件。

  (4)在目的港和目的地把承运货物交付给收货人或接货人,是承运人履行货运合同的一项义务。

  (5)谨慎放货。

  六、集装箱提单(理解)

  1、集装箱提单的特点

(1)集装箱提单是集装箱运输下的主要运输单证。  

(2)适用于集装箱运输的提单有:港到港的海运提单;内陆的多式联运提单。

  (3)法律效力和作用于传统提单相同。

  (4)集装箱提单一般是待装船提单。

  (5)集装箱提单在制作时,应注意在箱数或件数栏内,既要填写集装箱数,又要填写箱内货物件数。

  (6)集装箱提单签发的地点与集装箱运输中货物交接地点、交接方式是一致的。

  2、集装箱提单与一般海运提单的区别

  (1)正面条款与一般提单的主要区别在于确认条款,即表明承运人是在箱子外表状况良好,铅封号码完整下接、交货物并说明该提单是收货代运提单。

  (2)背面的主要条款区别:

  A、承运人的责任险期; 集装箱运输下,承运人接货、交货可以到货主仓库、内陆场站、码头堆场,这与传统货物交接在船边或者港口很大却别。集中箱提单对收货前、交货后的货物不负责任,海运提单(钩到钩、舷到舷、港到港)

  B、舱面(甲板)货选择权条款; 承运人有权将集装箱货物装载甲板上运输,无需征得货方同意。

  C、承运人(集装箱运输经营人)的赔偿责任限制;

D、制约发货人(托运人)的责任条款。

  七、班轮的运价种类(理解)

  1、班轮运价管理的特点

  (1)班轮运价水平较高;

  (2)班轮运价相对稳定;

  (3)班轮运价是一种垄断价格;

  (4)班轮运价通常采用等级运价;

  (5)班轮运价由基本费率和附加费两部分组成。

  2、班轮运价的种类

  (1)根据制定运价的主体分类:班轮公会运价、班轮公司运价、双边运价(中国对外贸易运输公司第三号运价属于此类)、协议运价;

  (2)根据运价制定的形式分类:等级运价(中国远洋第一号运价)、单项费率运价(中国远洋17号运价表、华夏8号运价表)、航线运价。

  3、班轮运费的结构

  班轮运价通常是由基本费率和各种附加费所构成。因此,运输费用包括基本运费和附加运费两部分。基本费用是任何一种货物都要计价的运费;附加运费则是视不同情况而加收的运费。

  (1)基本费:综合基本港的情况,从而为航线上基本港口间的运输制定的运价称为基本运价或基本费率。

  (2)附加运费:燃油附加费、货币贬值附加费、港口附加费、港口拥挤附加费、转船附加费、超长附加费、超重附加费、直航附加费、选港附加费、洗舱附加费、变更卸货港附加费、绕航附加费、旺季附加费、超额责任附加费等。

 八、航次费率估算(理解)

  1、航次的收入与成本

  (1)航次的收入:单航次租船、连续航次租船、航次期租船、包运合同等4种不定期船经营形式,其收入计算公式为:

  航次收入=运费率(运价)×载货吨数

  (2)船舶成本(航次完全成本):

  我国把船舶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欧洲一些国家把成本分为:资本成本、营运(经营)成本和航次变动成本。其关系为:固定成本=营运成本+资本成本;变动成本=航次变动成本。其中,资本成本是购、造船舶的实际费用;营运成本是船舶处于营运状态下,必然会发生的费用所构成;变动成本是船舶在营运时直接与航次有关的费用。

  2、航次估算程序

  (1)计算航次时间;

  (2)计算燃料消耗;

  (3)计算航次载货量;

  (4)计算航次变动成本;

  (5)航次盈亏分析:

  A、欧美式的估算方法:评价指标:每天净收益。

  航次总收入=预计运费率×航次货运量+滞期费+亏舱费

  航次净收入=航次总收入-佣金

  航次毛收益=航次净收入-航次变动成本

  每天毛收益=航次毛收益/航次时间

  每天净收益=每天毛收益-每天营运成本

  每天净利润=每天净收益-每天折旧

  相当期租租金费率=(航次总收入-航次变动费用)×30/(船舶夏季载重吨×航次天数)

  B、日本的估算方式:把航次租船化为相应的期租租船,再加以分析。

  C、保本运费率方式: f=( k1*T+k2+k3)+x±d /(1-t)*q

  式中: f——最低(保本)运费率;

  K1——每天固定成本;

  T——航次时间;

  K2——港口使用费;                                  

K3——航次燃料费用;

  X——航次其他费用;

  D——速遣费或滞期费;                   

  t——佣金占运费的百分比;

  Q——货运量。

  九、《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的主要内容(一般了解)

  1、《海牙规则》 (提单法律统一化国际公约),我国没有加入该公约,但其中有关承运人的责任和免责规定,基本被《海商法》采纳。1931年6月生效,是有关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提单的国际公约,主要包括:

  A、 承运人最低限度责任与义务;

  B、 承运人免责条款;

  C、 承运人对货物灭失或损失的赔偿限额;

  D、 托运人的责任与义务;

  E、 运输合同的无效条款;

  F、 索赔和诉讼时效;

  G、 适用范围。

  2、《维斯比规则》 (修改提单法律统一化国际公约的议定书)

  1977年6月生效,是针对“海牙规则”偏袒承运人并根据集装箱运输技术的发展,对“海牙规则”进行修订的国际公约。主要内容:

  A、 承运人的责任限制;

  B、 提单的最终效力;

  C、 侵权行为的诉讼;

D、 适用范围。

《海牙规则》和《纳斯比》规则要求托运人收集证据证明货物毁损是由承运人的过失造成的才可以获得赔偿

  3、《汉堡规则》

  1992年生效,是国际海商法的历史变革。该规则对承运人与托运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作了明确合理的规定,使船货双方对货物承担的风险趋于平衡;废除了“海牙规则”中片面袒护承运人的利益以及不合理的免责条款,加重了承运人对货物承担的责任,提高了赔偿限额,延长了承运人的责任期和索赔时效。

  A、 承运人的责任;

  B、 托运人的责任;

  C、 运输单证;

D、 索赔与诉讼。

  十、国际多式联运主要法规(理解)

  1、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概念与构成条件

国际多式联运,按照“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的定义,是指多式联运营运经营人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我国海商法规定,多式联运中必须有一种是海上运输

1、构成多式联运的基本条件:

(1)必须具有多式联运合同;

(2)必须签发多式联运单证;

(3)必须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

(4)必须是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

(5)必须有一个多式联运负责人对全程负责。多式联运的负责人多数是海运承运人,包括有船承运人和无船承运人。多式联运的负责人通过与各运输方式承运人签订区段及运输相关业务的分包合同。发生损失,由多式联运负责人负责。

2、特点:一次托运、一张单证、一次计费、一次保险,由多式联运负责全程负责。

3、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的主要内容:《东京规则》,1980年通过,我国是缔约国

(1)适用范围:接受或者交付必须在缔约国内,适用于货物接受地核目的地在缔约国内的多式联与合同。

(2)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及责任限制

(3)发货人的义务与责任

(4)收货人的义务与责任

(5)关于多式联运单据;可转让单据和不可转让单据。

(6)索赔与诉讼。管辖权:被告主营业场所或者居住地,合同订立地;货物接受或者交付地;合同约定的地点。

(7)海关事项

(8)其他条款

十一、国际货物事故处理:

1、索赔程序:

(1)损失通知

(2)申请检验

(3)提交索赔单证:

2、被保险人索赔时应履行的其他义务

(1)采取施救措施,防治损失扩大;(2)向有关责任方索赔
    3、国际货物理赔处理:

(1)确定损失原因

    1)货物原残;申请检验,凭检验机构的检验报告向发货人索赔。

    2)运输途中受损: 

      水渍损失:海水、淡水、舱汗;      短量、缺失;      碰撞、破碎损失

2)责任认定:

第七章物流信息管理

  掌握内容:1、物流信息系统设计;2、数据库技术;3、关系数据库;4、企业信息化方案。

  理解内容:1、物流信息系统项目开发;2、物流信息系统分析;3、数据仓库;4、BPR概述;5、新流程设计的原则;6、电子商务。

  一般了解内容:1、数据挖掘技术;2、信息网络知识。

  一、物流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理解)

  1、项目可行性研究

  (1)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和内容

  A、可行性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目标和方案的可行性;

  b、技术方面的可行性;

  c、经济方面的可行性;

  d、社会方面的可行性。

  B、可行性论证的内容:a、明确企业对物流信息系统的需求;

  b、论证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c、确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分阶段目标以及主要功能;

  d、提出系统配置方案;

  e、论证在应用环境上支持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可行性。

  (2)可行性论证的编写大纲

  A、引言;

  B、物流信息系统得需求分析;

  C、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条件分析;

  D、系统的目标与总体结构;

  E、物流信息系统的实施计划与效益评估。

  (3)可行性论证报告的评审

  2、开发的原则与策略

  (1)开发的原则

  A、领导参加的原则;

  B、优化与创新的原则;

  C、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原则;

  D、实用和实效的原则;

  E、规范化原则;

  F、发展变化的原则。

  (2)开发的策略

  A、接受式的开发策略:适用于系统规模不大,信息处理过程结构化程度高,用户与开发者又都很有经验的场合。

  B、直接式的开发策略:对开发者和用户的要求都很高,要求在系统开发之前就完全调查清楚实际问题的所有状况和需求。

  C、迭代式的开发策略:一般花费较大,耗时较长,但对用户和开发者的要求较低。

  D、实验式的开发策略:一般需要较高级的软件支撑环境,且在使用上对项目有一定的局限性。

  (3)开发步骤:

  A、系统规划阶段;

  B、系统分析阶段;

  C、系统设计阶段;

  D、系统实施阶段;

 E、系统运行阶段。

二、物流信息系统分析(理解)

  1、现行系统的分析

  (1)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自然情况、生产情况、经营情况、资源情况、发展规划等;

  (2)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能的调查:组织结构图;

  (3)业务流程的调查:业务流程图(TFD)

  (4)数据的调查:A、本系统输入的数据类;

  B、本系统要存储的数据类;

  C、本系统产生的数据类;

  D、建立数据字典;

  E、现行系统的调查方法及评述。

  2、新系统的分析

  新系统的分析是新系统设计的依据,是对新系统建设的设想,对它的逻辑模型的描述都有相应的描述工具。

  (1) 确定新系统的总体目标;

  (2) 确定新系统合理的业务流程;

  (3) 确定新系统合理的信息流程;

  (4) 建立新系统的功能模块;

  (5) 确定新系统得管理模型;

  (6) 分析系统的外部接口。

  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掌握)

  1、设计的原则

  (1)运行效率高:主要有3个指标:处理能力、运行时间和响应时间。

  (2)可靠性:从设计的角度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就应该提高系统的检错、纠错、容错与排错能力,同时还要设计系统得故障恢复能力。

  (3)有良好的交换性与可操作性:采用图形界面,屏幕显示美观清晰,数据的输入、输出、处理以及查询的可操作性好,并提供较强的人机交换手段,使用户能方便灵活地使用系统。

  (4)有较好的可扩充性与可维修性:系统需要扩充、修改或完善。为了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系统必须遵循高设计、低实现的思想。

  2、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要根据系统分析的要求和组织的实际情况对新系统的总体结构形式和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大致设计,它是一种宏观、总体上的设计和规划,是对系统开发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它决定了系统的质量和整体特性。系统越大,总设计的影响越大。

  A、子系统的划分: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多个子模块,可大大降低系统的工作量。但子系统要具有相对独立性。

  B、系统结构图:它描述了系统的层次和分块结构关系。

  C、模块的划分原则:一是要求划分的模块具有最大的独立性;二是考虑模块划分的大小。

  (2)代码设计

  A、代码的作用:代码是指有一定信息概念的具体符号表示,而编码则是指由某一种符号系统表示的信息转换为另一种表示信息的符号系统的过程。

  B、代码设计的原则:a、选择最小值代码;

  b、设计的代码在逻辑上必须满足用户的要求,在结构上要与处理的方法相一致。

  c、代码应具有逻辑性、直观性强以及便于掌握的特点,应能准确、唯一地表示出对象的分类特征。

  d、代码应系统化、标准化,便于同其他代码的连接,适应系统多方面使用的需要,即代码应尽量适应组织的全部功能。

  e、不要使用字形相近、易于混淆的字符,以免引起误解。

  f、代码设计要等长。

  g、字母码中要避免使用元音,以防在某些场合形成不易辨认的英文字。

  h、不能出现与程序系统中语言命令相同的代码。

  C、代码的种类:常用的代码设计方法有如下几种:a、顺序码;

  b、区间码;

  c、分组码;

  d、助忆码

  (3)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库的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型设计和物理模型设计。

  (4)输入设计:输入属于人机接口的一部分,是数据进入系统的主要途径。提高输入效率、减少输入错误是输入设计中两个重要目标。

  (5)输出设计:几种表现形式:数据文件、表格、图形、声音及参数,输出介质有显示屏、打印机、磁盘、光盘等。

  (6)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与保密性设计。系统可靠性、安全性与保密性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指标。

  (7)处理过程设计:是系统设计的最后一步,它是最直接,也是最详细地设计企业具体业务处理过程的阶段。

  (8)系统设计说明说:系统设计说明书既是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成果,也是下一阶段系统实施的重要依据。

 四、数据库技术(掌握)

  物流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功能有: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加工、数据分析和数据输出。

  1、数据收集

  建立数据库的基本目标是将分散在企业内外各处的数据收集并记录下来,整理成物流信息系统要求的格式和形式。

  根据数据和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把物流信息的收集工作分为原始数据信息收集和二次信息数据收集两种。

  2、数据存储

  存储的功能就是保证已得到的物理信息能够不丢失、不走样、不外泄、整理得当、随时可用。

  3、数据传输

  通过数据传输可实现物流信息跨区域跨范围的流通,提高信息的共享性。进行数据传输必须充分考虑所需传递的信息种类、数量、频率、可靠性要求等因素。

  4、数据加工

  系统需要对已经收集到的物流信息进行某些处理,以便得到某些更加符合需要或更能反映本质的物流信息,或者使物流信息更适于各级管理人员使用,这就是信息加工。

  5、数据分析

  对被埋藏的大量物流信息进行挖掘,解决物流管理中存在的“数据爆炸”而“信息缺乏”的现象。这要求有较好的信息分析技术。

  6、数据输出

  一般信息的输出是以对话框、表格、报告、图表的形式表示,随着可视化技术的出现,信息输出可视化表现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

  五、关系数据库(掌握)

  关系数据库的核心是关系模型。

  1、关系模型

  (1)关系模型定义:用二维表格数据(即集合论中的关系)来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模型叫关系数据模型。它是以集合论、关系代数为理论基础。

  (2)关系模型的性质

  A、关系是元组的集合,各个元组在关系中的顺序无关紧要。

  B、关系的每一个属性必须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库。

  C、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

  D、关系中的各列的顺序无所谓。

  E、属性中除关键字属性不能为空值外,其他属性可以为空值。

  2、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介于操作系统和用户应用软件之间的一个软件系统。

  3、关系数据库语言——SQL

  关系数据库语言,是关系数据库语言的标准。

  六、数据仓库(理解)

  数据仓库是为了构造一种新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环境而出现的一种数据存储和数据组织技术。它主要解决事务型数据库处理系统无法完成的数据集成和数据分析。

  1、数据仓库的主要特征

  (1)数据仓库的数据是面向主题的。

  (2)数据仓库的数据是集成的。

  (3)数据仓库的数据是不可更新的。

  (4)数据仓库的数据具有时间特征。

  2、数据仓库的结构

  (1)粒度与分割

  粒度是对数据仓库中数据的综合程度高低的一种度量。粒度越小,细节程度越高,综合程度越低,回答查询的种类也就越多。分为三个等级:详细级、轻度综合级以及高度综合级数据。

  (2)数据库的组织结构

  在数据仓库中包括两类数据:一类是按粒度划分的分析型数据,另一类是原数据。

  (3)数据集市

  数据集市是满足某一部门或特定商业需求的数据决策系统应用的数据集合。

  七、数据挖掘技术(一般了解)

  1、数据挖掘的作用

  (1)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科学研究。

 第八章培训与指导

  一、培训的概念和目的(一般了解)

  1、培训的概念

  培训是给新雇员或在职雇员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须的基本技能的过程。

  2、培训的目的

  一是为雇员提供完成其目前工作所必须的技能;二是利用培训来强化雇员的奉献精神。

  二、培训的基本过程(掌握)

  分为四个步骤:评估步骤、建立培训目标、实施培训前,要选择培训技术,制订教学计划,然后实施开展培训、实施评价步骤。

  三、培训技术(一般了解)

  1、在职培训

  2、工作指导培训

  3、讲座

  4、视听技术

  5、远距离培训

  6、程序化教学

  7、新雇员培训或模拟培训

  四、物流管理人才的培训(理解)

  1、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

  (1)具备前瞻性

  (2)具有开拓未知领域的先驱者的气魄和向旧的制约因素挑战的精神

  (3)具有系统(总体)思考能力

  (4)具有从战略高度考虑问题的素养

  (5)具备构筑信息系统的能力

  (6)具有尊重人及人才的精神

  2、物流管理人才的培训体系

  3、确定培训目标

  五、在职培训(掌握)

  1、工作轮换

  包括让受训者到各部门去丰富工作经验,确定其长处和弱点等。

  2、辅导/实习方法

  受训者直接与其要取代的人一起工作,而这个人就负责对受训者进行辅导。

  3、初级董事会

  让10-12位受训者组成一个“初级”董事会,给他们以分析高层次问题以及决策经验的一种方法。

  4、行动学习

  受训者将全部时间用于分析和解决其他部门,而非本部门问题的一种培训技术。

  六、脱岗指导(掌握)

  1、案例研究法

  提供一个案例,让学员自己去分析、诊断这一案例,并找出解决途径的方法。

  2、管理竞赛

  通过计算机就模拟真实的公司经营作出决策来相互竞争的一种开放方法。

  3、角色扮演

  在一个真实的管理现场中,让受训者扮演其中人物的一种培训技术。

  4、行为模仿

  先向受训者展示良好的管理技术,并要求他们在模拟环境中扮演角色,然后由他们的主管给他们提供反馈和表扬。

第九章物流普及英语阅读

  重点阅读的文章:

  1、Time based competition——建立在竞争上的时间价值

  市场对时间的敏感性基于三个原因:正在缩短的商品生命周期;客户减少存货的追求;稳定的市场依赖需求预测。

  2、Creating the logistics vision——开拓物流视野

  对物流的基本要求是良好与快速的服务及低廉的成本开支。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开拓物流的视野,这也是所有物流公司的使命。

  理解文章:

  1、what is logistics——物流的定义与作用;

  2、International trade and logistics——国际贸易与物流的关系与相互作用;

  3、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的内容和作用;

  4、Warehouse equipment——仓储设施;

  5、Transportation decision——运输决策的根据;

  6、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物流信息系统的内容与作用。

更多相关推荐:
国家物流师二级论文

文章题目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所在省市工作单位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物流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交家电适应家电下乡物流系统分析1交家电适应家电下乡物流系统分析摘要家电是现代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买家电的过程中...

物流师二级课程目录

第一章物品采购第一节采购计划制定第二节招投标采购业务组织实施第三节采购合同管理第四节采购绩效评估第五节采购战略与决策第二章仓储管理第一节仓储方案设计第二节库存管理第三节仓储运营管理第三章配送管理第一节配送方案设...

物流师二级计算题大全)

一运输中求保本运输量相关问题深圳某公司货运部根据过去几年的统计分析确定单位变动成本为150元千吨千米固定成本总额为440000元公司的营业税率为3预计20xx年1月份货物周转量为8000千吨千米单位运价为200...

物流师二级论文案例与写作技巧

小论文题目小论文题目小论文题目小论文题目1运用运输业物流信息系统化理论运用运输业物流信息系统化理论运用运输业物流信息系统化理论运用运输业物流信息系统化理论以物流运输合理化物流运输合理化物流运输合理化物流运输合理...

中级物流师考试重点

第一章采购管理1采购管理的重点包括什么答1要保障供应保障企业正常生产降低缺货风险2要保证所采购供应的物资质量3要尽量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4要利用采购这个资源市场的关系和信息接口与供应商建立一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良...

高级物流师论文

企业库存风险分析及其风险控制对策库存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或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手仍然出于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流动资产通常在...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范文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范文理想国际教育高中生学校恐怖症倾向的案例报告摘要一个高中女学生小颖因上课回答问题时被老师当众指责和同学哄笑心理受到极大的伤害以致产生了对学校的恐怖心理咨询师经过收集小颖的基本资料有针对性地进...

物流师论文范本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物流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论文题目:企业库存风险分析及其风险控制对策姓名:虞x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所在省市:所在单位:企业库存风险分析及其风险控制对策虞x无锡市韵达快递服务部摘要:本…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范文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文章类型案例分析报告姓名身份证号所在省市四川省成都市所在单位成都XXXXXXXXX1运用系统脱敏疗法克服对狗恐惧的心理咨询案例XX成都XXXXXXXX摘要对...

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撰写格式及范文(最最新)

二级论文撰写要求摘自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渐淡定综合评审办法一心理咨询师二级综合评审具体评分标准二通过标准1考生提交论文两篇1案例报告2个人分析报告或研究报告具体题目可自行拟定2论文内容为40分每篇文章各为20分...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论文范文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论文题目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培训问题探讨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所在省市陕西省西安市所在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人力资源认证中心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培训问题探讨姓名单位...

20xx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级工作总结(新)

20xx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级工作总结本学期高二年级在学校各功能处室的领导和指挥下认真贯彻学校的工作思路落实各处室的工作安排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团结协作全员德育狠抓教育教学常规细化过程评价全面提高工作...

二级物流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