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络 腧 穴 学 概 论

时间:2024.5.13

经 络 腧 穴 学 概 论

第一章 经络概述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和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理论学说。它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几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尤其与针灸学的关系甚为密切。针灸临床治疗中的辨证分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无不以经络为依据。所以,深人研究经络学说对针灸和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均有重要意义。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它们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路。经,指经脉,是直行的主 干,有如路径,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纵行于头身四肢,较大,在里。《医学入门》说:“脉 直行者为经。”络,指络脉,是经脉分出的旁支,较经脉细小,在表,其走向横斜,反复分 支,纵横交错,形如网络,遍布全身,有联络功用,故名“络脉”。正如《灵枢·脉度》所 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经脉和络脉共同组成一个系统,担负着运行气血、营养全身和沟通内外、贯通上下的重 要功能。其中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海论》),再加上络脉的联络功

能,从而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骨皮毛、分肉腠理和五官九窍联系成为一个有机 的整体,并借以运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等作用保证了人体各部功能活动的 正常进行,实现了全身各部之间的沟通联系与和谐统一。反之,经络气血运行一旦失常就会 有各种疾病及其相应的病候发生,临床诊断中分经辨证即多以病痛的部位和特征为重要依 据。而针灸也是通过腧穴刺激,使经络气血运行恢复常度而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可见,经 络对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观察、总结而逐步形成的。到《内经》成 书时代已形成系统的理论,以后又经历代医家不断充实、引申和发展而逐步趋于完整。据文 献资料分析,经络学说的形成,可能通过以下途径:

(一)针灸、按摩和气功感传现象的观察

针灸和按摩时会产生酸、麻、重、胀等感应,并沿着一定的路线向远部传导。《灵枢·邪 气脏腑病形》中已有“中气穴,则针游于巷”的描述。温灸时也会有热感从施灸部位向远处 扩散。此外,气功练习到一定程度时,练功者会感觉到体内有气沿一定的路线流行。李时珍

在《奇经八脉考》中对此提出的解释是“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这些事实说明, 古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对上述的大量感觉传导现象进行过长期观察和探索,逐步认识到人 体内部存在着复杂而有规律的气血运行通道,从而提出经络分布的轮廓和基本活动规律,并 经逐步充实、发展,渐趋完善。

(二)腧穴疗效的归纳总结

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古代医家发现,主治范围相似的腧穴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 条路线上。例如分布于上肢外侧前缘的腧穴都能治疗头面病症;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的腧 穴,虽与上述腧穴距离很近,但却以治疗肺、胸、咽喉病症为主。古代医家通过长期观察、 比较和总结,把主治功效相似的腧穴归纳分类、串联而逐步形成经络的连线。

(三)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临床实践中发现,当某脏器发生病变时,有些患者在体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结节、皮 疹、色泽改变,以及其他感觉异常或病理反应。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就有“心病者, 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的记载。所以,对体表病理现象与相 应病变脏腑之间的关系和联系途径的观察与分析,也是发现和形成经络系统的重要依据和途 径之一。

(四)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 之。其脏之脆坚、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短长、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 这说明古人很早就已经通过外部测量、切、摸、循按,以及对尸体的解剖观察等方法,对人 体的结构有了一定认识,并对脏腑、血脉、皮肉、筋骨的“大数”有所掌握。这些观察对认 识气血流注和经络有一定的启发。

综上所述,古人在漫长的医学实践中通过多方面、多种途径获得了有关经络的各种现象 和活动规律的初步认识,又经过各种认识的互相启发、相互佐证、互相补充,使人们对经络 的认识逐步完善而形成了经络学说的基础理论,再经过不断总结和补充而形成经络学说。

三、经络学说的发展

经络学说形成以后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中得到不断 的引申、补充而渐趋系统化、完整化。

19xx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中所载有关经络的内容,可反映经络学说雏形阶段的 概貌。其主要特点是:(1)只有十一条脉而无“经”字,只言灸而未言针。(2)以足臂命名 的十一条脉的循行均由四肢末端起始而止于头身,而以阴阳命名的十一条脉的循行已有分 化,如肩脉(相当于手太阳脉)起于头,经上肢外侧止于手,足太阴脉起于少腹,经下肢内 侧止于足。(3)无脏腑属络、表里配合,其循行路线分支短少,未言及络脉与奇经八脉,而 且也无互相衔接和全身循环流注的记载。(4)“足臂十一脉”病候较少,且未分类,“阴阳十 一脉”病候已有增加,且有“是动病”、“所生病”的分化,但均不及《灵枢·经脉》所载全

面。因此,可以推断这一时期的经络学说正处于从雏形趋近成熟和完善的发展阶段。

《内经》成书标志着经络学说已基本形成。在这部巨著中,有关十二经脉循行分布、脏 腑属络、走向衔接、循环流注、各经病候及标本、根结已有详尽论述,而且对经别、经筋、 皮部、十五络脉和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以及经络的生理功能等均有阐述。这些论述已形成 了经络学说的轮廓和理论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难经》以阐发《内经》要旨为本义,阐幽发微,补充了《内经》的不足,对经络理论 多有引申发挥。例如在第一难中提出了“十二经皆有动脉”的观点,二十三至二十九难论述 经脉的长度、循行和十二经顺序及流注关系,并论述了十五络的作用和脉气竭绝的症状表 现。此外,《难经》对奇经八脉循行分布、生理功能、临床应用的阐发和引申,以及“肾间 动气”是经络脉气产生的根源的论述等,亦均对经络学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自《内经》《难经》以后,东汉张仲景总结了外感热病的发病规律,创六经辨证论治, 成为经络学说在内科方面的应用典范。元代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最先提出“十四经” 的称谓,并详考其循行分布,补充各经腧穴,指出经脉是体表与脏腑联系的通路,络脉是本 经的旁支而与他经相交,经脉之气通过“经脉传注,周流不息”,从而对气血在经络系统中 的循环机理作出了新的发挥和阐释。明代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详考奇经八脉循行路线 及有关腧穴,论奇经与十二经脉气相通径路,和奇经作用与病候及其治法,突出了奇经八脉 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价值。

上述事实表明,经络学说是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过程中不断观察、探索、总结、积累 和引申、补充而渐趋完善,逐步发展起来的。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 体,故又称“正经”。

(一)命名依据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脏腑、手足、阴阳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都用 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根据阴阳学说而给予不同

名称。如将其中隶属于六腑、循行于四肢外侧的称为阳经,隶属于五脏和心包、循行于四肢

内侧的称为阴经,并根据阴阳衍化的道理分出三阴(太阴、厥阴、少阴)、三阳(阳明、少

阳、太阳)。其中行于上肢(手)内侧前缘(太阴)而与肺相属的经脉即称手太阴肺经;行 于下肢(足)外侧前缘(阳明)与胃相属的经脉即称足阳明胃经。其他各经名称(见表1-1)也是以这个原

则命名的。

(二)十二经脉在体表分布的规律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六阳经分布于头面、躯干和 四肢的外侧,手三阳经在上肢外侧,足三阳经在下肢外侧,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是阳明 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六阳经经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手三阴经在上肢内侧,其排列是太阳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足三阴经在下肢内侧,其排列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 少阴在后,但在内踝上8寸以下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三)十二经脉表里络属关系

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阴经与阳经也有表里属络关系。即手 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 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 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体内有属络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 阳经属腑络脏;在四肢部则通过络脉的衔接又加强了互为表里的阴阳二经的联系,使它 们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互相影响,治疗上相互为用。

(四)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除与体内的脏腑相属络外,还与其经脉循行分布部位的组织器官有密切联络关 糸。(见表1-2)

表1—2 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联络表

经脉名称 属络的脏腑 联络的器官

手太阳肺经 属肺、络大肠、还循胃口 喉咙

手阳明大肠经 属大肠,络肺 入下齿中,夹口、鼻

足阳明胃经 属胃,络脾 起于鼻,人上齿,环口夹唇,循喉

足太阴脾经 属脾,络胃,流注心中 夹咽,连舌本,散舌下

手少阴心经 属心,络小肠,上肺 夹咽,系目 ,循咽,至目内外

眦,人耳中,抵鼻

手太阳小肠经 属小肠,络心,抵胃 循咽,至目内外眦,入耳中,抵鼻

足太阳膀胱经 属膀胱,络肾 起于目内眦,至耳上角,入络脑 足少阴肾经 属肾,络膀胱,上贯肝, 循喉咙,夹舌本

入肺中,络心

手厥阴心包经 属心包,络三焦

手少阳三焦经 属三焦,络心包 系后耳,出耳上角,入耳中,至

目锐眦

足少阳胆经 属胆,络肝 起于目锐眦,下耳后,入耳中,

出耳前

足厥阴肝经 属肝,络胆,夹胃,注肺 过阴器,连目系,环唇内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其交接规律有三:(1)互为表里的阴阳二经在手足末端的井穴交接;

(2)手足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3)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见表1-3)

(六)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

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是始于肺经,依次逐经传注直到肝经,肝经从足走胸中传注肺经, 再由肺经逐经相传,从而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的传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保 证了全身各部组织器官的营养和功能,以及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与十二正经别道而奇行的八条经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 阳维脉、阴骄脉、阳骄脉,总称奇经八脉。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 配合关系,但与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有密切联系,故称“奇经”,即

“别道奇行”的经脉。其中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后分三路循行,故称 “一源三歧”。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正经之间,其主要的功能是:(l)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 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了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 用。(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即当十二经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 能加以蓄积而使之不至过盛,当十二经及脏腑气血不足时,奇经八脉之气血又能渗灌补充, 有如湖泽对江河之水的调节关系。现将奇经八脉循行分布及其功能列表(表1-4)如下: 表1-4 奇经八脉循行分布和功能

脉 名 循行分布概况 功 能

任脉 腹、胸、颏下正中,总任六阴经 调节全身阴经经气,故称“阴脉之海” 督脉 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 调节全身阳经经气,故称“阳脉之海” 带脉 起于胁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 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冲脉 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 任、督、 涵蓄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

之足阳明等有联系 海” 或“血海” 阴维脉 小腿内侧,并足太阴、厥阴上行,至咽 调节六阴经经气

喉合于任脉

阳维脉 足尉外侧,并足少阳经上行,至项后会 调节六阳经经气

合于督脉

阴跷脉 足跟内侧,伴足少阴等经上行, 至目内眦与阳骄脉会

合 调节肢体运动,

司眼睑开合

阳跷脉 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

奇经八脉中的督脉和任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这是针灸学科内容的重点部分。有关十四经循行路线和病候及其专属腧穴与主治的理论知识,乃是临床应用中辨证归经(诊断疾病)和循经取穴施治的基础。

三、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支络脉,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总称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的名称均以它们从各经别出处的腧穴(络穴)名称命名(其具体名称详见第三章第三节)。

十五络脉的分布特点是:(1)十二经脉的别络分别从本经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别出后,均走向其相表里经脉(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2)任脉的别络从鸠尾(络穴)分出后散布于腹部,以沟通腹部的经气。 (3)督脉的别络从长强(络穴)分出后散布于头部,向左右别走足太阳经,以沟通背部经气。(4)脾之大络从胁下的大包穴分出后散布于胸胁。此外,还有从络脉分出浮行于浅表的孙络和浮现于皮肤表层能看到的浮络,它们遍布全身,难以计数,其作用主要是输布气血于经筋和皮部。

十五络脉的功能:(1)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沟通了阴阳表里二经的经气,加强了表里二经的联系和经脉之气的交接传注,并补充了十二经循行的不足而扩大了其主治范围。(2)躯干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胸胁及全身经气,从而起到输布气血、濡养全身的作用。

四、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人体腔的支脉。

十二经别的分布特点是:它们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上下正经别出(谓之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谓之入),再浅出体表上行至头、项(谓之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谓之合),由此将十二经别汇合成六组,称为“六合”。其中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从胭部分出,入走肾与膀胱,上出于项,合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从下肢分出,行至毛际入走肝胆,上系于目,合于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从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頞,合于足阳明胃经;手太阳、手少阴

经别从腋部分出,入走小肠与心,上出目内眦,合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手厥阴经别各从其正经分出,进入胸中,入走三焦和心包,上出耳后,合于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手太阴经别各从正经分出,入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大肠经。

十二经别的功能主要是:(1)加强了十二经脉的表里沟通和内外联系,尤其是加强了经脉所络属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2)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从而扩大了足三阴经的腧穴主治范围。手足三阴经腧穴之所以能治头面、五官疾病,主要是由于其经别合于阳经上达头面、五官的缘故。例如,太渊、列缺治偏正头痛(《席弘赋》),太溪、太冲、照海、三阴交可治牙痛、喉病等,均是通过经脉与经别的内在联系而发挥作用的。

五、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 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1)十二经筋均联属于十二经脉,行于体表,不入脏腑。(2)其循行走向都是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3)经筋有刚柔之分,刚筋(阳筋)以手足三阳经经筋为主,均分布于头面项背和四肢外侧,其中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顷(面),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柔筋(阴筋)以手足三阴经经筋为主,均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其中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内上行结于贲(胸)。(4)经筋除在头、面、胸腹部分组结合以外,其循行于踝、胭、膝、股、髀、臀、腕、肘、腋、臂、肩、颈等关节或筋肉丰厚处者,也与邻近的其他经筋联结集聚,尤其是足厥阴经筋,除结于阴器外,并能总络诸筋。

十二经筋的功能主要是约束骨骼,以利于关节的屈伸,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正如 《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六、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

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范围为依据的。所以各经皮部就是该经在皮肤表面的反应区和该经濡养的皮肤区域。正如《素问·皮部论》所说: “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十二皮部位居人体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的功能。当机体卫外功能失常时,病邪可通过皮部深入络脉、经脉以至脏腑。正如《素问·皮部论》所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人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经脉,经脉满则入合于脏腑也。”反之,当机体内脏有病时,亦可通过经脉、络脉而反映于皮部,根据皮部的病理反应而推断脏腑病证。所以皮部又有反映病候的作用。此外,中医针灸临床常用的皮肤针(七星针、梅花针)、皮内针、穴位贴药治疗等均是通过皮部与经脉络脉乃至脏腑气血的沟通和内在联系而发挥作用的。古代医家通过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在认识了经络的分布和气血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经络腧穴上下内外的对应规律,揭示了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从而突出了四肢远端的特定穴与头、胸、腹、背腧穴的关系,形成了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

论。这些也是经络学说的重要内容,对针灸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分别简介如下:

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一 经络的作用

(一)联络脏腑、沟通肢窍

《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由于十二经脉内属五脏

六腑,外联四肢百骸,通达五官九窍,再加上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经筋、经别、皮部和浮络、孙络遍布全身,形如网络,纵横交错,人里出表,上通下达,从而把人体各脏腑器官、肢体官窍、筋骨皮肉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了各部组织器官在功能活动之间的联系沟通和协调统一,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说明

经络有运行气血、调节阴阳、营养全身的作用。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是人体生命活 动的物质基础。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而气血必须依赖经络系统的循环传注,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机能。如营气之“调和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从而为五脏藏精、六腑传化的功能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由于经络能“行血气而营阴阳”,营气运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使营卫之气密布于周身,加强了机体的防御能力,起到了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故《灵枢·本藏》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二、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病候及其机制

当经络生理功能失调时,即会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其病候表现除与经络气血的虚、实、盛、衰有关外,还取决于其脏腑器官属络关系及其循行所过之处的组织、官窍联系。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实证:多见沿经脉所过处发生的肿痛,多由病邪壅阻或气血不畅所致,即所谓“血伤为肿”、“不通则痛”。如手阳明经病的齿痛、上肢外侧前缘肿痛等。

虚证:多出现局部不仁、不用等痿废现象,或功能失常症状。多因经气虚陷,气血不足,不能荣于经脉,经筋、皮部失于温养濡润,而见麻木不仁等感觉异常和功能失常,如“痿废”、“大指、次指不用”等症状。

经气变动失常:往往循经厥逆而上可出现各种“厥”证,如《灵枢·经脉》记载的“臂 厥”、“踝厥”、骭厥”、“阳厥”、“骨厥”等,主要由于经络气机失常或经气变动失于常度所致。

经气衰竭:当十二经经气衰竭时,经脉所联系的组织器官也会呈现衰竭,例如《灵枢· 经脉》所载“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 即说明经络功能失常,则循行所过之处与其所联系的器官、组织也会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和 病候。

(二)传注病邪、反映病候

由于经络“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而使人体内外沟通、表里通达,在正虚邪犯的情况下,经络即成为病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传注的途径。如《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胃肠。”这就明确揭示了外邪侵犯人体时沿经络通路由浅入深的传变规律和病理变化过程。例如,风寒之邪侵犯肌表,初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此时邪在皮毛、经脉,继而入舍于肺,则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相继出现。

又由于经络在人体内有多种联络途径,所以它又成为脏腑器官病变互相影响的传变渠道。例如,肝脉挟胃上行,若肝郁气滞,则往往犯及脾胃而出现嗳气、吞酸、呃逆、呕吐等症状;肾脉从肾上贯肝膈,肾阴亏损而致肝阳上亢,则见头痛、失眠、烦躁易怒、潮热盗汗等症。 此外,由于经络在人体循行分布与脏腑官窍络属的特点和沟通内外、联络表里的作用, 所以内脏发生病变时也可通过经络由里达表,从而引起体表相应部位的组织、官窍出现不同 的症状和体征。如肝病胁痛、目赤肿痛,肾病腰痛、耳聋,心火上炎而致口舌生疮等。所以 在病理情况下,经络又是病理变化的反映系统。 ·

三、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说明病理变化

1.说明病邪传注途径和疾病发展规律。前已述及,在病理情况下,许多外感病的病邪均是由浅入深沿经络途径向里传变,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如《灵枢·百病始生》说:“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留而不去,使舍于经??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

2.说明脏腑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和传变途径。由于脏腑之间有经脉沟通,所以其病变尚可通过经络途径相互传变。如肝气犯胃,肝火灼肺,肾病有水气凌心、射肺,肝风内动出现口面涡斜,心火移热于小肠等,均可根据经络的脏腑属络联系和循行关系阐明其机理。

3.阐明体表各种病理变化的发生机理。临床中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往往可在有关 的经络循行路线上或某些特定穴部位出现压痛敏感点或结节、条索等反应物,或皮肤色泽、

形态、温度、电阻等的变化,以及感觉异常现象。通过望色、循经触诊和测量又可推断疾病 的病位所在和病情的深浅轻重与进退等病理变化。可见体表各种病理变化是有关经络脏腑病 变的反映。

(二)指导辨证归经

由于经络系统各部的循行分布各有分野,脏腑官窍络属各有差异,所以,可根据体表病 变发生部位与经络循行分布的关系,推断疾病所在的经脉,此即“明部定经”。例如头痛的辨证归经: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督脉和足厥阴经有关等。又如肝经循行中“抵少腹”、 “布胁肋”,故两胁或少腹痛者,多与肝经有关;咳嗽、气喘、流清涕、胸闷,或缺盆、肩背及上肢内侧 前缘痛等,与手太阴肺经有关;而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肢内侧后缘痛、手心 发热等则多与手少阴心经有关。总之,根据病痛的部位和病候表现,结合各经循行分布及其 特有的病候群,即不难推断有病的脏腑或经脉。至于前述的各种经穴病理反应或各种循经出 现的脱毛、充血带、贫血带、丘疹、皮下结节和皮肤电阻变化等反应,也可作为脏腑经络气 血阴阳失调的诊断依据和辨证归经的重要参考。

(三)指导针灸治疗

《素问·调经论》指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 生;是故守经隧焉。”这说明临床上的一切病候,无不是脏腑经络的病理反映。因此,中医辨证论治必须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特别是经络学说,对针灸治疗的指导作用更为直接 而重要。

1.指导循经取穴:通常是按照经脉的循行分布和脏腑官窍属络关系,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理论来取穴进行针灸治疗的。例如《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实例。

2,皮部取穴:由于经络、脏腑与皮部密切联系,所以对脏腑经络疾病也可用皮肤针或交内针在其相应的皮部叩刺、埋针进行治疗。

3.刺络治疗:《灵枢·官针》说:“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据此,凡经络瘀滞,火热实邪痹阻为患者,皆可刺络脉放血治疗。如目赤肿痛,刺太阳出血,高热神昏,刺十宣出血,软组织挫伤在局部刺络拔罐治疗等。

4.经筋治疗:经筋疾病多表现为拘挛、强直、抽搐、弛缓等症状,可取局部痛点或阿是穴针灸治疗。此即“以痛为腧”的治法。

5.按时取穴:经络气血的循行流注与时间有密切相关,因而有各种时间针法的创立。如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均是以经络气血流注、盛衰、开阉的规律,配合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推算逐日按时开穴的针刺取穴法。

第二章 腧穴概述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故《灵枢·小针解》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灵枢·九针十二原》对腧穴的论述也指出:“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因此,古代文献中对腧穴有“砭灸处”、“节”、“会”、“骨孔”、“气穴”、“孔穴”等不同称谓,俗称“穴位”。“腧”,从肉旁,作为腧穴的专用字而取代“输”字。腧穴既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的门户,又通过经脉通道与脏腑之气相通。所以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的病理变化常可在体表相应的腧穴引起各种反应;反之,在腧穴施行的针灸刺激,也可通过经络通道内达脏腑、直趋病所发挥其补泻或调整作用而产生治疗效果。因此,必须熟练掌握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等基本知识,才能在临床上正确运用针灸治疗疾病而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一节: 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分类

人体的腧穴很多,总括起来可分成三类,即: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一)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正经和任脉、督脉循行路线上的腧穴。

其特点是均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固定的归经和相对固定的主治功用,而且多具有主治本经病候的共同作用,是腧穴的主要部分。随着人们对腧穴主治性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古代医家为了强调某些腧穴的特殊治疗作用或重要特性,在分经的基础上又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特定类别,乃有各种特定穴的出现和相应理论与应用方法的形成。

(二)奇穴:是指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有固定名称和定位的腧穴(也包括近代发现并被认可的新穴)。其特点是:有固定的名称、定位和主治,但无归经。它们的主治范围比较单一,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有些穴位命名和取穴方法也奇特,故名经外奇穴。也有一些奇穴在发展过程中被划归为经穴。例如膏盲俞,原是施行灸法的奇穴,因其疗效显著,为《千金要方》所详载,至宋代《铜人》等书已将其归人足太阳经而成为经穴。

(三)阿是穴:又称“不定穴”(《玉龙歌》)、“天应穴”(《医学纲目》)、“压痛点”等。这类腧穴既无固定名称,也无固定的位置和主治,而是以压痛敏感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这种“以痛为腧”的针灸治疗方法叫“阿是之法”,由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最早记载并流传后世,用此法所取的穴位统称阿是穴。

二、腧穴的命名

古人对腧穴的命名均有一定的依据和含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曾说: “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千金翼方》中也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历代医家主要是根

据腧穴所在的部位或主治作用,结合自然现象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为其命名的。所以,了解腧穴名称的含义及其命名依据,对于熟悉和牢记其定位与主治作用颇有助益。兹将腧穴命名的主要依据简介如下:

(一)根据所在部位命名

主要根据腧穴所在的人体解剖部位而命名。例如腕骨、完骨、大椎、耳门、耳尖、乳中、乳根、脊中、脐中、囟会、颊车、颧醪等穴名均是古代人体解剖部位名称,腧穴恰在这些部位,就分别以其所在部位的名称命名。所以,对这一类腧穴知其名称即可确定其所在部位。

(二)根据治疗作用命名

主要是根据腧穴主治功效的某些突出特征及其对某种疾病的特殊治疗作用而命名。例如:睛明、光明、四白均有明目之效;水分、水道皆有利水消肿之功;牵正治口涡;迎香通鼻窍;听宫、听会治耳鸣、耳聋;风府、风市祛风而有功。对这一类腧穴,见其名称就可知道其主要的治疗作用。

(三)利用天体地貌命名

主要是借用自然界的天体(日、月、星辰)、地貌(山、陵、丘、墟、溪、谷、沟、泽、池、泉、海、渎等)的名称,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特征或气血流注的情况而命名。例如上星、日月、太乙、太白、昆仑、承山、大陵、丘墟、合谷、阳溪、水沟、尺泽、天池、极泉、小海、四渎等。

(四)参照动植物形象命名

主要是结合腧穴所在部位形态特征或作用特点,采用相应的动植物形象比喻而命名。如伏兔、鱼际、犊鼻、鹤顶、鸠尾、鱼腰等穴是以动物形象喻义腧穴所在部位的形态特征;而攒竹、丝竹空、口禾醪等则以植物形象为其命名。理解这些腧穴名称的含义,对准确取穴很有帮助。

(五)借用建筑物命名

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特征或其作用特点,借用各种建筑物的名称形象为其命名。如天井、玉堂、巨阙、库房、地仓、梁门、神庭、气户、屋翳、天窗、中府、劳宫等均属此类。此外还有以乡、里、市、街、道、冲、会、合、交、迎、关、枢等命名的腧穴也归于此类。

(六)结合中医学理论命名

根据腧穴所在部位或其治疗作用的某些特征,结合中医阴阳学说以及脏象、经络、气血等有关理论命名。例如心俞、肺俞等背俞穴均以脏腑名称命名;神堂、神门、魄户、魂门、意舍等则以脏腑的功能名称命名;阴交、阴都、至阳、会阳、阳池、会阴、阳交等穴多以阴阳理论命名;三阳五会(百会)、三阴交、三阳络等穴则根据经络学说中经脉循行与腧穴的特殊联系而命名。 腧穴虽然位于体表的不同部位,但是由于脏腑经络之气输注、渗灌到这些位点,因而它们都通过经络与其相应的脏腑形成了表里沟通、内外相应的功能联系。所以,每当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或有偏盛偏衰等病理变化时,也必然会在其相关的某些体表腧穴

有所反映。表现为有关腧穴局部皮肤的感觉异常、压痛敏感度升高,或出现阳性反应物如结节、条索等变化,以及穴位局部的某些声、光、热、电及其他特性(皮肤电位、皮肤电阻、皮肤温度及皮肤pH值)的异常变化。因此,有可能将对某些腧穴的异常反应的检测,作为协助诊断疾病的参考依据。

第二节 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

(一) 诊断

这是通过对穴位的触摸、循按或点压等手法结合病人的反应和陈述,寻找穴位局部的压痛敏感点或其他的皮下阳性反应物,用以判断脏腑经络疾病的诊断方法。这种方法在古代已经用于临床并积累了丰富经验。例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已经指出:“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这说明古人早就发现,人体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在十二经相应的原穴上出现一些病理反应。据此就可以根据出现病理反应的原穴的脏腑络属而判断有病的脏腑和经脉。人们进一步还发现不仅是原穴有这种病理反应,体表还有许多特定穴(如背俞穴、募穴、郄穴、八会穴、下合穴、五输穴等)均有反映本脏或本经疾病的病理变化的特性,其中又以压痛反应最为多见。例如肠道疾病患者常在其大肠募穴天枢出现压痛反应,肝病患者则多在其肝之背俞穴肝俞出现压痛反应,肺病患者在其肺经募穴中府有压痛反应,而急性阑尾炎患者,往往在其足三里下1—2寸的位点(即后来被列为奇穴的阑尾穴)或大肠的下合穴上巨虚找到压痛反应点。此外,还可以在有病脏腑相应的背俞穴、募穴或其他有关腧穴触摸到阳性反应物,如结节、隆起、凹陷、条索状或圆形反应物等。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些压痛反应点和阳性反应物所在腧穴的经脉脏腑对应规律推断何脏何经发生疾病,从而为协助诊断提供线索和依据。

(二) 检测穴位诊断疾病

这是利用各种测量仪器或测试方法,通过对有关的各种特定穴或耳穴生物物理学特性的测量以发现左右失衡或异常经脉与脏腑疾病的诊断方法。这些方法客观性强,灵敏度高,在国内外均有较快发展。国内采用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用电阻抗测定法探测体表原穴、募穴等相应的特定穴或耳穴阻抗值的异常变化, 以推断相关脏腑与经脉的病理变化,从而协助诊断。

2,测量十二经井穴的知热感度(也称赤羽氏指数)以判断人体经络气血失衡状况。

3.其他方法还有冷光测量、辐射场摄影等,尚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另外,还应当考虑到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脏腑的病变并非绝对孤立,而是互相牵制、相互影响的。一脏有病常可累及他脏,这时常可能出现相应的两条或更多经脉的腧穴发生病理反应。由于其间必有表里沟通或病机联系,所以,在应用腧穴扪压或测量诊断时还必须在经络学说和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表现,全面分析,才能得出正确判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的部位,也是邪气所客之处。当脏腑有病或邪气侵犯人体后引起脏

腑经络气血功能失调时,均会在相应的腧穴发生病理反应。

(三)治疗

运用针刺、艾灸等刺激作用于腧穴,通过激发经气,“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和补虚泻实、协调阴阳等作用,从而达到阴阳平衡、脏腑调和、真元畅通、邪去正安的治疗目的。

这就是腧穴的治疗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近治作用

腧穴的近治作用是指所有的腧穴均可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如睛明、承泣、攒竹、瞳子髎等穴位均在眼区及其邻近部位,所以它们均可治疗眼病;中脘、梁门等穴位均在胃脘部,所以均可治疗胃脘痛;迎香在鼻旁可治鼻病;地仓在口角旁可治口喎;膝眼、梁丘、阳陵泉等穴位在膝关节及其附近,所以均可治疗膝关节疼痛等。腧穴的近治作用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即“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因为所有的腧穴均可在针灸治疗中产生泻散其所在部位邪气或瘀滞,并可使局部络脉之气得以调和,经气运行得以疏通的作用,所以能显示出对其所在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痛的治疗作用。

2、远治作用

腧穴的远治作用是十四经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主要是指十四经腧穴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病症,即“经脉所通,主治所及”。这种远治作用又有两个方面:

2.1.本经腧穴作用

在十四经脉中有许多腧穴,除能治疗局部病症外,还可治疗其所属经脉经过的远隔部位脏腑或组织器官病症。如合谷穴,不仅能治疗上肢病症,还能治疗本经经脉所过处的颈部和头面、五官病症;足三里不仅能治下肢病症,而且能治疗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腹痛、胃痛、乳痈等病症。

2.2.异经腧穴作用

有些经穴除能治本经远隔部位的病症外,还能治疗其表里经远隔部位的病症。如足三里除治疗胃病(本经)外,还有健脾功效(异经);列缺除治咳喘、胸闷等肺经(本经)病症外,还可治疗手阳明大肠经(异经)的病症如头痛、项强等。还有的腧穴能治疗多经病症,例如许多交会穴都有这类作用(详见特定穴的运用)。

3、特殊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有些腧穴对某脏腑器官疾病或某病理状态有相对特异的治疗作用。如大椎穴退热,至阴穴矫正胎位,胆囊穴治疗胆绞痛,神门安神,少商穴治咽喉肿痛,太渊穴治无脉症,天枢穴治泄痢、便秘等,均有较好的效果和较高的特异性。这就是某些腧穴所特有的治疗作用,简称特殊作用。牢记腧穴的特殊作用,对于随症取穴,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古人对腧穴的特殊治疗作用已有充分的认识,并据此归纳出各种针灸歌赋以及特定穴

的应用经验等,可供借鉴。现代临床研究还证实,腧穴的特殊治疗作用均有以下两个特点:

1.相对特异性

即某些腧穴的某些特殊作用均有比较稳定的相对特异性,如前述的大椎退热,神门安神等,

这是临床上对症取穴的作用基础。

2.双向良性调整作用

针刺某些腧穴时,对其相应所治疗的某器官或某机能活动的病理状态具有双向调整作用。

如腹泻时针天枢可止泻,便秘时针天枢则可通便;心动过速时针内关能减慢心率,心动过缓

时针内关则又可使心率恢复正常等。针刺腧穴对其相应脏器或某种机能活动的调整作用,总

是使之从病理状态向正常范围回归,很少有“矫枉过正”的变化,而且这种调整作用主要是

在病理状态下发挥疗效,对处于正常状态下的脏器或机能影响不大,属于良性调整,所以将

其称之为双向良性调整作用。

总结十四经穴治疗作用的基本规律是:本经腧穴能治本经病;表里经穴能治互为表里的

经脉、脏腑病;经穴还能治疗局部病。各经腧穴主治作用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共同性。如手

三阴经腧穴的主治作用各有其特异范围:手太阴肺经穴主治肺、喉病及上肢内侧前缘痹痛;

手厥阴心包经穴主治心、胃病及上肢内侧中线部痹痛;手少阴心经穴主治心痛及上肢内侧后

缘痹痛。这是它们的差异——特殊性。但是它们均能治疗胸部病,这是它们的共同性。

三. 腧穴主治规律:

现将各经腧穴主治异同分经简介如下:

十四经腧穴主治异同表

手三阴经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

手太阴经 肺、喉病

手厥阴经 心、胃病 胸部病

手少阴经 心病 神志病

手三阳经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 手阳明经 前头、鼻、口、齿病

手少阳经 侧头、胁肋病 咽喉病、热病

手太阳经 后头、肩胛病,神志病 目病,耳病

足三阳经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三经相同

足阳明经 前头、口齿、咽喉病,胃肠病

足少阳经 侧头、耳病,胁肋病 眼病、神志病、热病

足太阳经 后头、背腰病(背俞并治脏腑病)

足三阴经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三经相同

足太阴经 脾胃病

足厥阴经 肝病 前阴病、妇科病

足少阴经 肾病、肺病、咽喉病

任督二脉

经名 本经主治特点 二经相同

任督 回阳、固脱,有强壮作用 神志病、脏腑病

督脉 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 妇科病、二阴病

特定穴

特定穴,是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被给以特定名称的腧穴。它们除具有经穴的 共同主治特性外,还有某些特殊的性能和功用,在针灸临床中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特 定 穴

根据特定穴的分布特点、功能意义和治疗作用,可分为以下类别:

一、五输穴

五输穴是十二经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这是古代医家用自然界水流现象来比喻经气流注的由小到大,由浅到深,并分别用井、荥、输、经、合五个名称来说明经气运行过程中每个穴所具有的特殊作用。“井”穴,分布于指、趾末端,为经气所出,如水流的源头;“荥”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是经气流过之处,如 刚出的泉水微流;“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为经气灌注之处,如水流由浅入深;“经”穴,分布于前臂或胫部,为经气所行经的畅行部位,经气盛行,如水人江河畅通无阻;“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为经气充盛入合于脏腑之处,如百川汇人湖海。《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这是对五输穴名称及其含义的高度概括。

二、原穴、络穴

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各有一个原穴,共十二原穴,均分布于四肢腕、踝关节附近。脏腑的病变,可以反映到其相应的原穴,有助于诊断;而各经原穴对本经所属脏腑的疾病均有特异性治疗作用。手足六阳经的原穴单独存在,均排列在输穴之后;

手足六阴经则以输穴为其原穴。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叫络穴,共十五穴,故称十五络穴。其中十二经的络穴均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而任脉的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的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十二经络穴具有联络表里二经的作用,兼治表里二经病候;长强、鸠尾、大包除了治疗本经病候外,还治疗其络脉联络部位的病痛(如背、腹、胸胁各部位的病痛等)。

三、郄穴 .

“郄”即孔隙,郄穴是各经经气深集的部位。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中的阴骄、阳骄、阴维、阳维四脉各有一个郄穴,共十六个郄穴,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郄穴对各经急性病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四、下合穴

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特定穴,称为下合穴,也称六腑下合穴。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就是其本经合穴,而大肠的下合穴(上巨虚)、小肠的下合穴(下巨虚)均在胃经,三焦的下合穴(委阳)在膀胱经。这六个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证的重要穴位,均在膝关节以下或附近。

五、俞穴、募穴

俞穴又称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五脏六腑各有一个背俞穴,均分布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其位置与相关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

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募穴。五脏六腑各有一个募穴,其位置 也与相关脏腑所在部位相接近。

俞穴、募穴均在人体躯干部,并与相关脏腑一前一后相对应。多用于对相关脏腑病证的治疗。俞与募,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

六、八会穴

八会穴,是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精气所聚会的八个特定穴。它们均分布在躯干和四肢部,分别与上述的八种脏腑器官或组织有着密切联系,主治其有关病证。

七、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特定穴。它们分别位于上肢和下肢的腕、踝关节附近,既能治疗其本经病证,又能治其所通的奇经的病证。李梃所著的《医学入门》中说:“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强调了八脉交会穴主治范围的广泛及其重要作用。

八、交会穴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部位的腧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也见于四肢部。交会穴不仅能治疗其所属经脉(本经)的病证,也能治疗其相交会经脉(他经)的病证,所以在针灸临床中,取穴是否准确与针灸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为了定准穴位,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

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多种定穴方法。·熟练掌握各种定穴方法,对于准确取穴,提高针灸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第四节 腧穴定位法

现将针灸临床中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简介如下: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利用人体体表的各种解剖学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也叫自然标志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又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种。

1.固定标志:是指体表各部位由骨节、肌肉形成的突起、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位置固定的标志。以此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简单而又准确。如眉头定攒竹,口角旁开4分定地仓,脐上4寸定中脘,乳头旁开1寸定天池,第2腰椎棘突下定命门,腓骨小头前下方陷中定阳陵泉,拇指桡侧指甲角旁1分定少商等。

2.活动标志:是指人体各部位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等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等标志。这些标志只有在采取相应的活动姿势时才会出现,所以定穴时要求病人先采取相应的体位和活动姿势,然后才能依据相应的标志来确定腧穴位置。例如,屈肘时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定曲池,屈膝时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定犊鼻,张口时在耳屏前与下颌关节之间凹陷中取听宫,咀嚼时在咬肌隆起处当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陷中取颊车等。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又称骨度分寸定位法,始见于《灵枢·骨度》。它是将人体各部的长度和宽度,以骨节、缝纹或其他标志为依据定出分寸而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现行使用的“骨度”折量尺寸主要是以《灵枢·骨度》规定的人体各部尺寸为基础,又经历代医家补充修改,已成为腧穴定位时折量尺寸的基本准则。不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的患者,均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折量。现将常用的“骨度”折量寸数列表(表2-2)、绘图(图2—2)简介如下:

常见“骨度”折量寸表

部位 起止点 折量寸 度量法 说 明

头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 12 直寸 用于确定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 3 直寸 用于确定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至后发际正中 3 直寸 用于确定前或后发际及其头部 面 的纵向距离

眉间(印堂)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 18 直寸 同上 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部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 9 横寸 用于确定头后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胸 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 9 直寸 用于确定胸部任脉经穴的纵向距离 腹 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至脐中 8 直寸 用于确定上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胁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5 直寸 用于确定下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部 两乳头之间 8 横寸 用于确定胸腹部穴的横向距离

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 12 直寸 用于确定胁肋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背 肩胛骨内缘(近脊柱子侧点)至后正中线 3 横寸 用于确定背腰部经穴的纵向距离腰

部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8 横寸 用于确定肩背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上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9 直寸 用于确定上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肢

部 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 12 直寸 用于确定前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下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18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穴的

纵向距离

肢 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 13 直寸

部 股骨大转子至国横纹 19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足三阳经穴的纵

向距离(臀沟至国横纹相当1寸)

腘横纹至外踝尖 16 直寸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

纵向距离

三、指寸定位法

又称“手指同身寸取穴法”,是以患者的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测量定穴的方法。临床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1,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2.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3.横指同身寸:又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伸直并拢,以

中指中节横纹为准,横量四指宽度作为3寸。

四、简便取穴法

简便取穴法是前人在针灸临床实践中创立的许多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例如两耳尖直上取百会,两手虎口交叉取列缺,自然握拳中指尖所点处取劳宫,立正姿势垂手中指端取风市等。但是,为了定穴准确,在采用本法取穴时仍应结合前述的解剖标志或“骨度”分寸取穴法互相参照,力求准确定位。

更多相关推荐:
经络腧穴学_总结

1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到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2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别部3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

广州中医药大学 经络腧穴学重点

关于考试大题会这样考请根据光明穴的特性归纳其主治请解释为何小腹三阴谋十二经脉病候要很熟悉会考选择单选35多选15全对才得名解5道十分问答34题经络部分原文一题腧穴部分一题25分颈部穴位次序腹部穴位分布规律背部穴...

经络腧穴学

经络腧穴学1掌握经络的定义经络系统的组成2掌握十二经脉的概念名称命名体表分布规律走向与交接规律循环流注顺表里关系及与脏腑器官的络属关系3掌握经络学说的概念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4熟悉奇经八脉的概念循行分布概况及其特...

经络腧穴总论重点

经络腧穴总论复习重点名词解释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督任冲带阴维阳维阴蹻阳蹻等8条经脉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另行分出深入体腔以加强表里相合关系的支脉又称别行的正经六合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脉阴经经别合...

经络腧穴学

经络腧穴学第一章经络概述经络学说阐述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脏腑的相互关系1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全身的通道2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深而在里贯通上下沟通内外3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浅而在表纵横...

经络腧穴学试题六

ltlt经络腧穴学gtgt试题六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奇经八脉2募穴3气街4一夫法5经络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经原意是纵丝就是的意思络则是的意思2十二经脉者内外这概括说明了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3十二经...

经济学概念总结

微观经济学关键概念中英文对照CHAPTER1scarcity稀缺性economics经济学efficiency效率equity平等opportunitycost机会成本rationalpeople理性人marg...

马春文发展经济学重点总结

发展经济学马春文第三版重点总结课任老师马文斌总结袁凯题型有单选题简答论述案例分析主观题较多客观背诵题目较少马文斌的考法肯定会问一些具体应用的题比如重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如何解决比较考验知识量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换句...

20xxCFA一级总结(经济学部分)

经济学部分一微观经济学稳定均衡能够回到均衡和不稳定均衡1拍卖Commonvalueauction拍卖物对任何bidder价值一样但是bidder拍卖时不知道价值eg油田的租约winnerscursePrivat...

信息经济学总结

一马尔萨克阿罗弗兰克奈特阿克洛夫施帝格勒和西蒙对经济学的产生有何贡献1弗兰克奈特对不确定性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奈特的首要贡献是区分了风险与不确定性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一书涵括了他对当代经济学思想主体的主要贡献关于竞...

政治经济学重点总结

导论政治经济学重点总结1研究对象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成理论体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是又威廉配第创始亚当斯密集大成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的3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

强烈推出!精心整理!!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期末总结!!!笔记版!!!包括名词解释!!!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

经络腧穴学总结(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