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个中医护理优势病种试题-总

时间:2024.3.31

一、单选题:

1.男,48岁。因胸闷痛反复发作3年,近日加重,现胸闷如窒,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头晕沉如裹,咳白痰,形体肥胖,苔浊腻,脉沉。其中医辨证为

A.阴寒凝滞                         B.痰浊壅塞          C.气滞血瘀

D.痰热中阻                         E.心脾两虚

2.男,35岁,近日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腕闷灼热,纳呆恶心,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其辨证为

A.肝气犯胃                         B.湿热中阻           C.饮食停滞

D.瘀血停滞                         E.寒邪客胃

3.男,45岁,胃脘疼痛日久,疼痛有定处而拒按,食后痛甚,舌质紫暗,脉涩。其辨证为

A.肝气犯胃                         B.肝胃郁热           C.瘀血停滞

D.饮食停滞                         E.寒邪客胃

4.男,40岁,呕吐时作时止已一年,现每因劳累之后,即眩晕作呕,喜暖畏寒,四肢不温,面色晄白,大便稀溏,舌质淡,脉濡弱。应诊断为下列何种病证

A.脾胃虚寒型眩晕               B.脾胃虚寒型胃病         C.脾胃阳虚型呕吐      

D.脾胃虚寒型虚劳               E.脾胃虚寒型泄泻

5.病人昨天出现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畅,大便秽臭或溏泻,舌苔厚腻脉滑数。此呕吐病证应诊断为

A.脾胃虚寒型呕吐           B.食滞内停型呕吐     C.痰饮内停型胃脘痛

D.肝气犯胃型胃脘痛         E.外邪犯胃型呕吐

6.女,21岁。平素胆怯,前天晚间突闻惊雷之声后,常有心悸不安,善惊易恐,晚间多梦,舌苔薄白,脉象弦。该病人辨证当属

A.心虚胆怯                 B.心阳不足              C.阴虚火旺

D.肝火上炎                 E.水饮凌心

7.男,48岁。因胸闷痛反复发作3年,近日加重,现胸闷如窒,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头晕沉如裹,咳白痰,形体肥胖,苔浊腻,脉沉。其中医辨证为

A.阴寒凝滞                 B.痰浊壅塞             C.气滞血瘀

D.痰热中阻                 E.心脾两虚

8.女,28岁。平素形体消瘦,性情急躁,急病胁痛口苦,纳呆泛恶,目黄溲赤,苔黄而腻,脉弦数。此证辨证属于

A.肝胆湿热型               B.肝阴不足型          C.肝气郁结型

D.瘀血停着型               E.肝络失养型

9.男,50岁。一月前因劳累过度,出现形体倦怠,头晕泛恶,纳食不佳,厌食油腻,过一周后两目黄染,随后皮肤亦黄,黄色尚鲜明,伴胁痛,脘胀,头重如裹,小便短黄,大便稀溏;舌苔黄腻,脉濡缓。此时诊断为

A. 胆胀之肝胆郁滞证          B.胆胀之肝胆湿热证  

C. 积聚之气滞血瘀证           D. 积聚之胆腑郁热证

10.女,病由抑郁而起,症见腹部结块,或左或右,走窜不定,按之略痛,脘胁胀闷不舒,嗳气频频,便艰纳呆,苔薄,脉弦,证属

A.积聚——肝气郁结         B. 积聚——食滞痰阻   C. 积聚——气结血瘀D. 胆胀——气郁血阻         E.胆胀——瘀血内结

11.男,55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证属

A.眩晕——肾阴虚          B.中风——肾阳虚       C. 眩晕——肝阳上亢

D. 中风——气血亏虚

12.男,57岁。中风后经治遗留音喑失语,心悸,气短及腰膝酸软。证属

A.肾阳不足型语言不利   B.肾阴不足型语言不利      C.肾虚精亏型语言不利

D.肾阴阳两虚型语言不利 E.肝肾阴虚型语言不利

13.女,45岁。因口渴多饮3月余来诊。烦渴多饮,尿频量多,口干舌燥,舌红,苔薄黄,脉洪数。该病例中医病名为

A.肾风             B.胆胀             C.吐酸

D.消渴             E.心衰

14.刘某,女,46岁,干部,20##年4月12日就诊。

主诉:胃痛反复发作12年,近3日加重。

病史:胃痛反复发作12年,以胃脘隐痛为主,5日前无明显诱因,又发胃脘隐痛,胃纳欠佳,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口干不多饮,大便秘结;查体:舌红少苔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本病应诊断为(  )

A.胃癌(脾肾阳虚证)                 B.呕吐(脾胃虚弱证)

C.吐酸病(肝胃郁热证)               D.胃脘痛(胃阴不足证)

15.眩晕病人不宜从事的活动有(  )

A.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            B.从事高空作业

C.进行功能锻炼

16.根据不同证型选择不同的音乐,如肝火亢盛者,可给予有( D )音乐,有良好制约愤怒和稳定血压作用,如《江河水》、《汉宫秋月》等;

A.角调              B.徵调

C.宫调              D.商调

E.羽调

17. 肺癌气滞血瘀证患者,进食行气活血,化瘀解毒的食品,食疗方:(  )

A. 炝拌荸荠海带丝                B. 白萝卜丝汤

C. 桂圆山药羹                    D. 皮蛋瘦肉粥

二、多选题:

1.患者胃癌出现胃脘痛时应(  )可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

A.缓慢呼吸            B.全身肌肉放松

C.听舒缓音乐          D.适量运动

2. 胆胀(胆囊炎)出现右胁疼痛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穴(  )

A.肝                              B.胆

C.交感                            D.神门

3. 胆胀(胆囊炎)肝胆郁滞证忌食壅阻气机的食品,如(  )

A.冬瓜                            B.豆类

C.红薯                            D.南瓜

4.下列哪种可能诱发腹胀发作(  )

A.体育运动                           B.饮食过饱

C低钾                                D.高钾

5.积聚(肝硬化)出现腹胀可遵医嘱艾灸,取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  )者忌用此法。

A.肝郁脾虚证                        B.湿热内阻

C.肝肾阴虚发热                      D.肝脾血瘀证

6. 大肠息肉(结肠息肉)应减少以下行为(  )

A.下蹲                        B.咳嗽

C.收缩并提升肛门              D.劳累过度

7.眩晕病出现头痛时应嘱患者(  )

A.卧床休息                          B.抬高床头

C. 避免情绪激动、环境嘈杂           D.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8.根据眩晕患者病情,可适当选择(  )等进行功能锻炼。

A.广播体操                B.舌操

C.降压操                  D.眩晕康复操

9.中风病急性期出现言语蹇涩应配合康复治疗师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包括(  )

A.放松疗法                  B. 发音器官运动训练

C.呼吸训练                  D. 发音训练

10. 中风病良姿位的摆放,健侧卧位正确的有(  )

A.躯干略为后仰

B.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患肩前屈90~100°左右

C.偏瘫侧上肢放在枕头上

D.偏瘫侧下肢膝关节、髋关节略为弯曲,下肢放在枕头上,避免足外翻

11.中风病患者功能锻炼方法有(  )

A.防止肩关节僵硬                 B. 防止跟腱缩短和脚趾屈曲

C.保持前臂旋转                   D.保持手腕掌屈

E.防止腕、指、肘屈肌挛缩

12. 肺癌出现发热可(  )

A.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B. 合谷、曲池放血

C. 耳尖、大椎放血                    D. 合谷、曲池艾灸

13. 肺癌出现气促胸闷,应(  )

A.与患者有效沟通,帮助其保持情绪稳定,消除紧张、焦虑等。

B.教会患者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

C.病情允许情况下,鼓励患者下床适量活动

D.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

14.肺癌应用内服中药时需注意:(  )

A.止咳糖浆为避免过甜,可用水稀释后口服;

B.益肺清化膏建议饭前半小时口服;

C.肺瘤平膏:饭后半小时温水冲服

D. 肺瘤平膏:腹泻、咳血者忌用

15. 肺癌应用注射给药时需注意:(  )

A.康莱特注射液:对薏苡仁油、大豆磷脂、甘油过敏者慎用;

B. 康莱特注射液:建议周围静脉给药。

C.复方苦参注射液: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不宜超过50滴/分钟。

D.榄香烯注射液:稀释后宜在4小时内输注完成;

16.使用攻下逐水剂或利尿剂时,应重视观察(  ),防止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的休克及电解质紊乱。

A. 血压监测                    B.观察尿量

C.呼吸次数                     D.大便的次数和量

17.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合并有下列哪种情况时应慎用或不宜进行各种针刺、小针刀、封闭、穴位注射等治疗(  )

A.有晕针史             B.酒后

C.情绪紧张时           D.糖尿病

18.眩晕的患者应慎做的动作有(  )等。

A. 颈部拔伸                   B.回头望月

C.保健“米字操”              D.五点支撑

19.胸痹心痛病患者出现便秘,可予(  )

A.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

B.遵医嘱穴位贴敷:可用醋调大黄粉、吴茱萸粉或一捻金贴敷神阙穴;

C.遵医嘱穴位按摩:虚寒性便秘,取穴天枢、上巨虚等穴位;实热性便秘取穴足三里、支沟、上、次等穴位;

D.晨起饮温水一杯约200~300ml(消渴患者除外),15分钟内分次频饮;

20. 心衰病(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强心药物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  )等洋地黄中毒的症状。

A.纳差、恶心、呕吐                   B.头痛、乏力

C.黄视、绿视                         D.心律失常

三、填空题:

1.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出现烧心、反酸、嘈杂时应指导患者饭后30分钟内不宜平卧,就寝时宜抬高床头30°

2.呕吐严重者4~6小时应禁食。呕吐停止后应遵循流食半流食软食普食的原则。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3.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睡前应不进食,晚餐与入睡的间隔不少于3小时

4.胃癌出现吞酸、嗳气时遵医嘱使用粘膜保护剂与抑酸剂。粘膜保护剂应在餐前半小时(时间)服用,以起保护作用;抑酸剂应在餐后1小时(时间)服用,以中和高胃酸;抗菌药时应在餐后(时间)服用,减少抗菌素对胃粘膜的刺激。

5.胃癌出现严重便溏者适量饮淡盐水

6. 胆胀(胆囊炎)内服中药时应注意:肝郁脾虚证中药宜温服,湿热证者宜凉服,恶心呕吐者宜浓煎频服

7.积聚(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者中药汤剂宜温服

8. 积聚(肝硬化)脾虚湿盛者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频服;湿热内阻者中药宜温服

9.中药与西药的服药时间应间隔1~2小时左右,肾气亏虚证中药宜温服,肝火亢盛证宜凉服

10. 胸痹心痛病患者出现便秘时,虚秘者服用苁蓉通便口服液;热秘者口服黄连上清丸麻仁丸;热毒血瘀者遵医嘱大黄煎剂200ml灌肠。

11. 胸痹心痛病患者服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宜饭后服用,如冠心丹参胶囊、通心络胶囊、血栓通胶囊、银杏叶片、血府逐瘀口服液等。服用宁心安神类药宜睡前半小时服用,如枣仁宁心胶囊、琥珀粉等。服用补益类药宜饭前服用,如滋心阴口服液、补心气口服液等。

12.心衰病(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尿少肢肿时,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多次温服,攻下逐水药宜白天空腹服用。也可用玉米须煎水代茶饮。

13. 心衰病(心力衰竭)患者汤剂宜浓煎,每剂100ml分上下午服用。红参、西洋参宜另煎,宜上午服用。中成药适用于慢性稳定期患者,宜饭后半小时服用,以减少胃粘膜的刺激。

14. 中风病患者可口服活血化瘀的通心络胶囊、脑安胶囊、丹灯通脑胶囊等,脑出血急性期忌服。服养血清脑颗粒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低血压者慎服。

15. 积聚(肝硬化)在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加重肝脏负担肝功能损害

16.积聚(肝硬化)出现黄疸时应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遵医嘱口服通便药物,禁止使用碱性液体灌肠。

17. 混合痔出现肿物脱出,急性发作期宜采取侧卧位(体位)休息。

18. 肺癌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应协助翻身拍背(咯血胸腔积液者禁翻身拍背),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19. 肺癌患者出现少量咯血静卧休息;大量咯血绝对卧床头低脚高位,头偏向健侧,尽量少语、少翻身。

20. 肺癌患者出现胸痛应给予舒适体位,避免体位突然改变。胸痛严重者,宜患侧卧位。避免剧烈咳嗽,必要时用手按住胸部疼痛处,以减轻胸痛。

21. 喘病患者出现咳嗽咳痰时,应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控制在50%~60%。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等。

22. 喘病中医特色物理治疗包括:抹胸拍肺胸部叩击有效咳嗽、振动排痰。

23. 肾风患者出现浮肿、高血压时应低盐饮食,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2~3g,忌食腌制品、含盐蔬菜(如茴香等)。高度浮肿时遵医嘱短期内无盐饮食。当肾功能不全(GFR ≤ 50ml/min)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蛋白质0.6~0.8g/kg.d,且优质蛋白占50%以上。极低蛋白饮食(0.3~0.4g/kg.d)患者,还应配合α-酮酸治疗。必要时,可以麦淀粉替代部分主食,保证热量摄入充分。

24. 心衰病(心力衰竭)患者需控制钠盐摄入量:限制量视心衰的程度而定。遵医嘱轻度者每日供给食盐不超过5克,中度者每日不超过3克,重度者每日不超过1克。

25.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急性期颈部制动。缓解期或手法整复2~3天后指导患者在颈托保护下行颈部拔伸项臂争力、耸肩、扩胸等锻练。康复期及手法整复1周后可间断佩戴颈围,开始进行仰首观天翘首望月、项臂争力等锻练,每天2~3次,每次2~3组动作,每个动作10~15次。

26.穴位定位: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27.耳穴定位:交感:在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


第二篇:外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措施


外科优势病种护理优化措施

胁痛

一、疾病名称: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属中医学中的“胁痛”、“腹痛”、“黄疸”的范畴。是以上腹痛或右上腹持续性或阵发性绞痛、发热、、畏寒、恶心呕吐、黄疸为特征,多因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或感受湿热之邪,阻滞肝胆,气机受阻,疏滞失常,胆汁外溢而致。病位在肝、胆。

二、 护理评估:

1、腹痛、发热。

2、皮肤、巩膜、二便的颜色。

3、生活自理能力。

4、心理社会状况。

三、辩证分型及临床表现:

1、肝郁气滞:常因郁怒而诱发,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作胀或绞痛,阵阵而作,不思饮食,不发热,或发热不高。舌苔薄白,脉平或弦。

2、 肝胆湿热: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和肌紧 张。发热,口渴欲饮,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目赤或身目黄染,舌边尖红,舌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3、热毒炽盛:右上腹持续性剧烈疼痛,拒按,腹肌紧张,板硬,甚至延及全腹,或可触及包快。全身寒战、高热,神智淡漠。严重者神昏谵语,身目黄染,尿色如茶,量少,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舌苔黄燥或无苔,脉弦数或细数无力。

四、临证施护:

1、腹痛甚时遵医嘱针刺或用药止痛。

2、腹痛或有包快时,应遵医嘱外敷中药膏。

3、手术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新斯的明注射液穴位注射。

五、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和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2)注意休息,湿热型,热毒型患者应卧床休息。

3)术后取平卧位,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取半卧位。

2、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局部压痛、腹肌紧张程度、腹部包快等情况。

2)观察患者神志、血压、体温、呼吸、黄疸等变化,并做好护理记录。

3)若见下列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①高热寒战,腹痛加重,腹肌紧张,黄疸加深。

②躁动不安或神昏谵语,四肢阙冷,血压下降,脉细数无力或细数欲绝,舌红绛,苔黄腻或黄燥,或有芒刺等。

3、给药护理

1)中药疏肝利胆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腹痛,黄疸,发热是否减轻或加重,服 攻下药时,注意排便情况,泻下过多时报告医生处理,并鼓励患者多饮水。

2)补液、抗炎,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反应。

3)术后予耳穴压豆(交感、神门、皮质下、大肠、小肠、胆穴)以促进肠蠕动。

4、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之食物,定时定量,忌生冷,辛辣,酒,海腥,煎炸,油腻及浓烈调味品。

2)发热伴恶心呕吐的患者暂禁食,必要时行胃肠减压。

3)恢复期可进食高蛋白的豆制品及瘦肉、新鲜蔬菜及水果,忌食生冷之品。

5、情志护理

劝患者戒恼怒,少忧愁,勿过度思虑,保持情绪稳定。

6、 并发症护理

1) 出血、胆漏: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引流液情况,若病人出现发热、腹

胀、腹痛或者引流出胆汁样液体时等异常时立即报告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2) 高碳酸血症:严密观察切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等,注意询问病人主诉有无四肢关

节的酸痛,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变化,有无气胸等,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7、 健康指导

1)慎起居,防感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饮食有节,禁烟、酒及油腻肥甘厚味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怡养精神,保持良好情绪,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志活动。

4)强健体魄,慎避外邪。

肠痈

一、疾病名称:因饮食不节、湿热内阻,使败血浊气雍遏于阑门所致。以转移性右下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肠。

二、护理评估:

1、腹病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腹肌紧张度,有无压痛、反跳痛等。

2、心理社会状况

三、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

1、气滞血瘀:不发热或发热,腹胀,恶心呕吐,舌质淡红,苔白腻或黄苔脉弦紧,气滞为主者,腹痛绕脐不固定,腹部柔软;血瘀为主者,腹痛位于右下腹,拒按,有轻度反跳痛。

2、湿热雍积:身热口渴,腹痛明显,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泄泻,小便短赤,脉弦数或滑数,舌质红,苔薄黄或白腻。

3、热毒炽盛:高热口干渴,腹硬满剧痛,面红目赤,口焦唇裂,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脉弦滑数,或洪大,舌质干红或绛,苔黄燥或起芒刺。

四、临证施护:

1、腹痛甚时可遵医嘱针刺止痛。

2、腹痛或有包块时遵医嘱外敷中药膏。

3、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

五、护理要点:

非手术患者的护理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执行。

2)卧床休息,限制活动,以半卧位或右侧卧位为宜,病情允许在指导下做轻微活动。

3)遵医嘱进食。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肌紧张的变化,腹部包块等情况。

2)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把握手术指征,做好术前准备。

3)鼓励病人定时排便,遵医嘱行大黄牡丹皮汤直肠滴注。

3、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分多次温服。服药后观察腹痛、腹肌紧张是否减轻,体温是否下降;用通里攻下药后注意大便情况 ,泻下太过者应停药或用止泻药。并鼓励患者多饮水。

2)禁止服用强泻药或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以免穿孔。

2)补液、抗炎,观察药物的疗效与反应,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鱼虾、辛辣、油腻食物。

1)湿热雍积者宜进流质或半流质。

2)热毒炽盛,呕吐频繁者应禁食。

3)恢复期可进高蛋白饮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忌生冷。

手术病人的护理

1、一般护理

1)术前按手术护理常规。

2)术后回病房,先按麻醉方式取卧位,指导病人注意休息,手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一般取半卧位。

3)回病房后立即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腹部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伤口渗出情况等,作好记录。

4)抗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保持输液通畅。

2、饮食护理

1)术后1-2天胃肠功能恢复,排气后可给予流食;以自己不适时逐渐改为半流质。

2)术后4-6天可给软食,但一周内忌食牛奶及豆制品等产气食物,以免腹胀。

3、保持大便通畅,如便秘时可用开塞露通便。

4、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轻症病人手术当日即可下床活动,重症病人应鼓励床上多翻身,进行肢体活动,病情稳定后及早下床,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

5、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1)腹腔内出血: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术后当日观察生命体征,患者有面色苍白、脉速、血压下降等或腹腔引流管有血性分泌物,须让病人平卧,立即报告医生,吸氧,快

速静脉输液、输血,同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2)切口感染:预防切口感染,应密切观察伤口敷料,如有污染立即更换,严格无菌操作。保持病室环境温度适宜,清洁安静。指导病人多进食易消化的健脾益气食品,如大枣、山药、黄芪炖鸡汤等。切口感染一般发生在术后3-5天,如体温升高,切口疼痛且局部压痛或有波动感,应给与抗生素,理疗等应急处理。

3)黏连性肠梗:病人可有阵发性的腹痛、呕吐等症状,遵医嘱用针灸疗法和理疗可预防。手术早期,鼓励早下床活动也可预防。

六、情志护理:

介绍病情,安慰患者,使之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七、健康指导:

1)注意饮食卫生,忌辛辣刺激,油腻,含气食物和饮料。

2)慎起居,防感冒,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腹部受凉。

3)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

4)保持良好情绪。

5)如有腹痛、腹胀等不适,及时就诊。

肠梗阻

一、疾病名称:因饮食不节、劳逸失调、情志不畅等而使肠道气血痞结、通降失调所致。腹痛、呕吐、腹胀、便闭、无力排便等为临床表现。病位在肠。

二、护理评估:

1、腹痛部位、性质、程度及伴随症状。

2、呕吐发生的时间、次数以及呕吐物的量、色、气味、性状。

3、有无排气、排便以及大便的性状。

4、心理社会状况。

三、辩证分型及临床表现

1、热结腑实:腹痛突发,疼痛剧烈而拒按,肠鸣有声,呕吐食物,口干口苦,大便闭结,苔黄腻,脉洪大或滑数。

2、寒邪直中:突然腹中绞痛,可触及包块,疼痛拒按,恶寒,脸色青冷,舌质淡而暗、苔白润,脉沉紧。

3、虫积阻结:腹痛时作时止,面黄肌瘦,或颜面有白色虫斑,突发腹中剧痛,痛在脐周,按之有块,呕吐食物或清水,苔白,脉弦。

4、血淤气滞:腹部持续疼痛,胀气较甚,或痛处固定不移,痛而拒按,呕吐,大便闭,舌质紫暗、苔白或黄,脉弦细。

四、临证施护:

1、腹痛剧者,遵医嘱耳穴压豆或药物止痛。

2、蛔虫、粪石引起的梗阻,遵医嘱口服或胃管注入植物油或液体石蜡。

3、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

五、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卧床休息,血压稳定者取半卧位。

3)遵医嘱放置胃肠减压引流管,并使其固定、通畅。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腹痛、呕吐、腹胀、及肛门排便、排气等情况。

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气味、性质和引流量。发现血性引流液时,应报告医师。

3)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3、给药护理

1)遵医嘱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

2)根据辨证分型选用中药汤剂泻热通腑,荡涤积滞;温中散寒,缓急止痛;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驱虫消积等。中药汤剂宜温服,若用胃管注入,应在注入后夹管1~2小时,防止溢出。

3)术后予耳穴压豆(交感、神门、皮质下、大肠、小肠、胆穴)以促进肠蠕动。

4、饮食护理

1)肠梗阻未缓解前禁食。

2)肠梗阻症状缓解后,遵医嘱进食流质、半流质等。

3)忌食辛辣、油腻、刺激、热燥之品。

5、情志护理

做好心理安慰与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及恐惧心理,使之配合治疗。

6、并发症护理 感染 肠瘘

术后,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术后,若出现腹部胀痛,持续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腹壁切口红肿或腹腔引流管周围流出较多带有粪臭味的液体时,应警惕腹腔内或切口感染及肠瘘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7、健康指导

1)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和饭后剧烈运动。

2)注意饮食卫生。

3)注意饮食宜忌:有些食品可导致肠梗阻的发生。如柿子、山楂、枣等含鞣酸较多的食物(尤其是空腹时)。可以在肠内形成食物团而引发肠梗阻。禁食生冷黏硬辛辣刺激行食物,保持规律饮食,勿暴饮暴食,过冷过热。

4)注意婴幼儿喂养:婴幼儿哺乳期添加辅食,不易过早过量。小儿断奶时,饮食要有节,防止过量。注意饮食卫生,积极预防和治疗肠道疾病。

3)有腹部外伤及腹部手术史者,应注意腹部锻炼和及时治疗,以防肠黏连的发生。

4)老年体弱者,经常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更多相关推荐:
优势病种总结

20xx年宜昌市中医院骨伤科中医优势病种优化方案及实施总结我院骨科自20xx年对骨科中医优势病种制订了常规治疗方案并按方案指导这些病种的中医治疗要求本科医生在临床医疗中尽量使用中医药参与对于本科中医优势病…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样稿

附件2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样稿缺血性中风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一基本情况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xx年5...

20xx年中医院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总结

20XX年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宁夏中卫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基本情况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二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XX年1月至20X…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样稿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针灸科一、基本情况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2015年5月至7月,针灸科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

20个中医优势病种名称

20个中医优势病种名称1骨科跟骨骨折单纯性胸椎压缩性骨折锁骨骨折2肺病科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支气管哮喘3风湿病科尪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偻强直性脊柱炎4妇科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痛经原发性盆腔炎5感染科慢性乙型...

20xx心血管科中医优势病种分析总结评估报告

心血管病科中医优势病种分析总结评估报告我院心血管病科中医优势病种确定为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眩晕(高血压),心悸(心律失常),对心血管病科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进行分析、总结、评估,并进一步修订,加强了对重点病种…

糖尿病的中医优势病种分析总结

糖尿病的中医优势病种分析总结及整改措施20xx年我科对糖尿病中医治疗德病种进行评估总结确定了三个优势病种即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经观察治疗病例中医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一糖尿病肾病观察指...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临床疗效分析总结与评估20xx20xx年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xx年07月14日点击数8583次字体小大一中医辨证分型1阴虚热盛证心烦怕热急躁易怒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2气阴两...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实施措施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实施措施为了发挥重点中医特色专科在解决疑难杂症和难治性疾病等方面技术优势能起到重要作用我们根据我们中医科自身形成的特色即三个特色中医专科具有一定的医疗资源技术优势和成功经验特制定以下中医优...

中医优势病种疗效分析

20xx年内科中医优势病种疗效分析及优化总结疗效与特色分析本年度在临床工作中认真执行诊疗规范诊断疾病的能力提高诊断明确治疗方案有章可循降低了医疗差错中医治疗特色得到重视20xx年优势病种中药参与治疗率85西医治...

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

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宾阳县中医院脊柱外科20xx年1月修订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关键是肾气虚损筋骨失养或者跌仆闪挫为之诱因经脉困阻气血运行不畅是出现腰痛的病机本病属于痹症腰腿痛范...

中医各系统优势病种诊疗规范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规范前言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了贯彻落实中医药事业十一五规划和中医药继续教育十一五规划的有关要求从中医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开展了中医优势病种研究这一重大项目所谓中医优势病种是指在疾病总体和疾病的...

中医优势病种总结(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