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流行性腹泻经验总结!

时间:2024.5.2

三年流行性腹泻经验总结!

最近三年全国流行的仔猪腹泻,多见于3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感染后死亡率很高,可达100%。范围广,涉及面积大,在潮湿、寒冷和温差大的季节易暴发该病。产房里的哺乳仔猪表现为断奶早,死亡率很高,小规模的猪场产房有时仔猪接近全军覆灭,管理好的猪场由于防疫思路正确,对该病的控制比较好,损失较小。

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是类冠状病毒,有时混合了其他的感染因子,如冠状病毒和轮状病毒。有人认为是病毒变异造成仔猪腹泻,但是对于仔猪腹泻是由于新病毒引起的说法还没有大量的临床数据和实验支撑。

根据病毒性流行性腹泻发病的时间分析,造成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可能:

饲料霉菌毒素是主要诱因,很多生下来就呕吐、水样腹泻的猪解剖时,肝脏呈土黄色,特别是麸皮量大的配方,如妊娠料,麸皮达到20%以上,加上麸皮水分高、存放时间长,原料霉变不可避免,霉菌毒素造成免疫力低下,抗体持续时间短,疫苗打了好几次,返饲做了好几次,就是抵挡不住腹泻。

蓝耳与圆环免疫抑制病的存在也造成抗病力和免疫力下降

温度低、湿度大、空气污浊,特别是对配怀舍的温度不重视,温度低到几度,猪腹泻往往总是从配怀舍开始再感染到育肥舍、保育舍,最后是产仔舍,要求产仔舍温度升到25℃比登天还难。

保健工作不及时,很多场忽视了对种猪的投药保健,使细菌性病原活跃,有的猪场是先发生细菌性腹泻,再转为病毒性腹泻。

主要应对措施:

加强营养,控制霉菌毒素中毒,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脱霉剂,同时加入适量维生素。

提高温度,特别是配怀舍、产房、保育舍。大环境温度配怀舍不低于15℃、产房产前第一周为23℃、分娩第一周为25℃,以后每周降2℃,保育舍第一周28℃,以后每周降2℃,至22℃止;产房小环境温度用红外灯和电热板,第一周为32℃,以后每周降2℃。猪的饮水温度不低于20℃。同时用消毒液清洗消毒圈舍,将产前2周以上的母猪赶入产房,产房提前加温。

种猪群紧急接种胃流二联苗或胃流轮三联苗

发生呕吐腹泻后立即封锁发病区和产房,尽量做到全部封锁。扑杀10日龄之内呕吐且水样腹泻的仔猪,这是切断传染源、保护易感猪群的做法。

治疗:

对8日龄~13日龄的呕吐腹泻猪用口服补液盐拌土霉素碱或庆大霉素,温热39℃左右进行灌服,每天4次~5次,确保不脱水为原则。由于发病仔猪抵抗力较弱,建议进行人工灌奶,每头猪每天两次,每次15ml。对于腹泻严重者,进行腹腔补液。病猪必须严格隔离,不得扩散,同时采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第二篇: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

1 病原学

2 流行病学

3 发病机理

4 临床症状

5 病理变化

6 流行现状

7 诊断

8 综合防治

9 综合防治重点难点解析

参考文献

最近几年,因病毒性腹泻疫情流行,给我国养猪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沉重打击。20xx年4月,因该年春节前后的猪病毒性腹泻流行,猪价一改之前一年多逐波下行的萎势,出人意料地快速飚升,使始于20xx年初,经过近一年的财政紧缩,已于当年12月见顶回落的CPI再度扭头向上,紧缩的财政政策被逼再度紧缩。20xx年7月,CPI上升6.5%,猪肉价格上涨56.7%,推动CPI上升1.46个百分点。

对于近几年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因,虽然学者们至今仍意见不一,有人认为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仍然是主要致病病原,有人指出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发

但据珠海市赛比奥(原生了变异,还有研究指出是新的病毒博卡病毒或CUBO病毒[1]。

安富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比奥)猪病诊断实验室对广东省内外几十个病毒性腹泻发病猪场的临床调查和病原学检测:20xx年和20xx年春节前后的猪病毒性腹泻疫情,70%以上的猪场是因猪流行性腹泻发病所引起;在母猪免疫过来源正当的猪病毒性腹泻三联弱毒苗(含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三种抗原,以下简称腹泻三联弱毒苗)的猪场,100%是因猪流行性腹泻发病所引起。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来源正当的腹泻三联弱毒苗或某些实验室制作的腹泻二联弱毒苗(仅含有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两种抗原)对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效果均不够理想,或根本无效,但采取一些非常规的免疫手段对该病作免疫预防,可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

1 病原学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猫冠状病毒、犬胃肠炎病毒和人冠状病毒,同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

1

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属1群。

PEDV在肠上皮细胞的形态特征与其他冠状病毒相同,病毒通过胞浆内膜以出芽的方式进行装配。但在粪样中检测到的病毒粒子则具有多形性,并倾向于球形,直径约95~190nm(包括纤突在内)。大多数病毒粒子有一个电子不透明的中央区,顶端膨大的纤突长18~23nm,从核衣壳向外呈放射状排列[2]。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具有感染性的RNA,全长28 033nt。5ˊ端非翻译区(5ˊUTR)长296nt;3ˊ端非翻译区(3ˊUTR)长334nt。剩余基因组序列包括6个ORF,从5ˊ~3ˊ端依次为编码复制酶多聚蛋白1ab(pp1ab)、纤突蛋白(S)、ORF3蛋白、小膜蛋白(E)、膜糖蛋白(M)和核衣壳蛋白(N)的基因。pp1ab基因占全基因组2/3,长20 346nt;S基因、ORF3蛋白基因、E基因、M基因和N基因长度依次为4 152, 675, 231, 681, 1 326nt [3, 4]。

pp1ab分子质量约753ku,主要功能包括负链RNA、前导RNA、sgmRNA和子代病毒RNA的转录以及对多聚蛋白切割产生具有功能产物的蛋白酶切割,其在病毒

ORF3蛋白分子质量约25.3ku,据认为与病毒毒力有关[5]。感染早期发挥重要作用[2, 5]。

以上两种蛋白,为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其余S, E, M, N蛋白,则属于结构蛋白。S蛋白是位于病毒粒子表面的纤突糖蛋白,分子质量180~220ku,由1 383个氨基酸组成,在病毒粒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通过膜融合侵入宿主细胞和在感染宿主体内介导中和抗体产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6]。N蛋白为磷酸化的核衣壳蛋白,分子质量55~58ku,由441个氨基酸组成,与病毒基因组RNA相互缠绕形成病毒核衣壳。N蛋白在PEDV的结构蛋白中所占比例最大,在感染的细胞中能得到大量表达。猪在感染PEDV早期,体内就能产生高水平的抗N蛋白抗体,又鉴于冠状病毒N蛋白的保守性强,利用N蛋白来建立PEDV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7]。M蛋白分子质量27~32ku,由226个氨基酸组成,在病毒粒子的组装和出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它能介导机体产生α干扰素,可以作为PEDV基因工程疫苗的候选抗原[8]。E蛋白分子质量约8.8ku,由76个氨基酸组成,为位于病毒囊膜上的小包膜蛋白,其对于病毒的组装和出芽,是非常必要的[9]。

与其他冠状病毒相比,PEDV分离培养相对比较困难。从PEDV发现开始,很多学者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将PEDV适应于细胞,但经过近10年努力未获成功[10]。直到19xx年,Hofmann等首次在培养基含胰酶的Vero细胞上成功繁殖出PEDV。此后,Kadoi等又相继在仔猪膀胱、肾脏的原代细胞和KSEK6、IB-RS-2、MA104、CPK、

在国内,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于1982ESK的传代细胞系上成功培养出PEDV[11]。

年首次将本病毒接种胎猪肠组织上皮细胞和胎猪小肠组织绒毛上皮细胞培养获得成功[12]。19xx年,李树根等[13]在细胞培养液加入胰酶(60μg),将PEDV适应于Vero、PK15和ST传代细胞系获得成功。此后,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又将PEDV适应于Vero细胞增殖,并能顺利继代[14]。直到目前,PEDV尚未被发现存在不同血清型。

该病毒对乙醋和氯仿敏感,在蔗糖中的浮密度为1.18g/mL。适应细胞培养的

2

PEDV经60°C处理30min失去感染力,但在50°C条件下相对稳定。病毒耐酸能力较强,在4°C pH 4.0~9.0以及37°C pH 6. 5~7. 5条件下稳定。从患病仔猪的肠灌液中浓缩和纯化的病毒不能凝集家兔、小鼠、猪、豚鼠、绵羊、牛、马、雏鸡和人的红细胞,说明PEDV没有凝血活性。

2 流行病学

本病仅发生于猪,各种年龄猪均可感染发病。哺乳仔猪、保育小猪和肥育猪的发病率很高,但以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母猪发病率变动很大,约为15%~90%。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肠绒毛上皮和肠系膜淋巴结,随粪便排出后,污染环境、饲料、饮水、交通工具及用具而传染。

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为发病高峰期。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但消化道不是唯一感染途径,PEDV还可通过呼吸道和肌肉接种感染。经此3种途径感染的猪存在明显的临床差异:肌肉接种猪最易感,口服猪次之,滴鼻猪不易感。最早排毒出现在受感染后2d(肌肉注射组),最迟排毒出现在受感染后6d(滴鼻组)。感染猪在症状出现前即排毒,临床症状消失后很长一段时间(受感染后63~74d),仍可在其粪便中检出PEDV [15]。

如果猪场陆续有仔猪出生或断奶,病毒会不断感染新生仔猪和失去母源抗体保护的断奶仔猪,使本病呈地方流行性,新生仔猪和5~8周龄断奶仔猪持续性顽固性腹泻。

3 发病机理

病毒经口和鼻感染后,直接进入小肠,并在小肠和结肠绒毛上皮细胞浆中进行复制(该病毒不能在其他脏器内增殖和复制)。病毒增殖首先造成细胞器损伤,继而出现细胞功能障碍,使肠绒毛萎缩,吸收表面积减少,小肠粘膜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减少,进而引起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这是造成腹泻的主要原因,属于渗透性腹泻。严重腹泻引起脱水,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14]。

免疫系统发育完善的小猪、肥育猪、母猪感染本病后具有较强的抗病力,7日龄以上仔猪和成年猪都可见到明显的局部免疫反应。7日龄内仔猪因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受PEDV感染后,病毒在仔猪空肠中后段、回肠、盲肠粘膜绒毛柱状上皮细胞内复制和增殖,破坏肠粘膜柱状上皮细胞,引起肠绒毛裸露、断裂、融合及肠上皮细胞内各种酶类活性降低或缺乏,导致免疫系统破碎或损伤、消化功能障碍,呈现出脱水、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衰竭死亡。但7日龄内仔猪发病后,仍然存在抗损伤的防御反应,表现为肠粘膜上皮再生修复,肠粘膜集合淋巴结淋巴细胞增殖,肠粘膜集合淋巴结及肠粘膜固有层内的巨噬细胞捕捉病毒颗粒,呈递抗原给T辅助淋巴细胞和SmIg+B淋巴细胞,使之转变为IgM、IgA和IgG,进而阻止PEDV感染、定居、复制,修复损伤的肠绒毛上皮而逐渐痊愈[16, 17]。

3

PEDV感染后,首先激发肠道粘膜局部体液免疫反应,继而刺激全身体液免疫反应。粘膜局部体液免疫以IgA为主,全身体液免疫以IgG为主。粘膜局部免疫反应早于全身免疫反应3~6d。粘膜局部免疫反应周期短(约30d左右),全身免疫周期较长(约60d左右)[17]。

4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一般5~8d,人工感染潜伏期8~24h。发病猪场常见初生小猪产后数小时发病。

主要临床症状为水样腹泻,或腹泻兼呕吐。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吃奶后,症状轻重因年龄大小而异,年龄越小,症状越重。发病率因猪场而异,在有的猪场,所有日龄猪均可感染发病,发病率高达100%。7日龄以内仔猪常在持续腹泻3~4d后脱水死亡,死亡率平均50%,有时高达100%。日龄较大的仔猪或肥育猪在同圈饲养的猪受感染后多全群腹泻,约1周后自然痊愈,死亡率1%~3%,对应激敏感的猪种或更高。死亡常见于腹泻早期或发生腹泻之前,剖检病死猪常可见背部肌肉坏死。成年猪症状较轻,有的仅表现为呕吐,重者水样腹泻,3~4d自愈。

与传染性胃肠炎相比,PEDV在封闭猪场内不同育肥猪群间的传播速度较慢,病毒通常需要4~6周或以上才能感染不同猪舍的猪群。在暴发过急性腹泻的猪场,小猪断奶后2~3周可能出现持续性腹泻;产房7日龄内小猪常因受同群病猪或周围环境中病原感染,腹泻一批小猪接一批小猪地持续蔓延。最近几年,有的猪场在一年中最炎热的7, 8月份,新生小猪腹泻发病依然存在。

病猪体温正常或稍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断奶猪、母猪常呈现精神委顿、厌食和持续腹泻,约1周之后逐渐恢复正常,少数病猪康复后生长发育不良。

哺乳小猪腹泻,呈现出病毒性腹泻共有的发病特征:(1)常整窝发病,厌食,不吃奶,由于缺少小猪吸吮刺激,母猪也因干奶而致逐渐无奶,个别母猪甚至受小猪粪便感染而出现腹泻症状。(2)腹泻粪便腥臭。(3)腹泻物粪便呈油性,并常粘满小猪全身。使小猪显得非常脏,全身油滑,抓住后很容易从手中滑脱。小猪康复后,被毛仍残存一层黑色油渍(如图1)。(4)有喜欢爬到母猪身上睡觉的特异行为(如图2)。这种行为,可能与腹泻造成腹痛有关。因小猪腹部疼痛,爬到母猪身上睡觉,可以利用母猪的体热,缓解腹部痛楚。

5 病理变化

眼观变化仅限于小肠,小肠扩张,肠壁变薄,透明,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小肠绒毛缩短。组织学变化:见空肠段上皮细胞的空泡形成和表皮脱落,肠绒毛显著萎缩。绒毛长度与肠腺隐窝深度的比值由正常的7:1降到2:1或3:1。上皮细胞脱落最早发生于腹泻后2h。

超微结构变化主要发生于小肠细胞胞浆中,细胞器减少,出现电子半透明区,接

4

着微绒毛和末端网状结构消失,部分胞浆突入肠腔,肠细胞变平、紧密连接消失,脱落进入肠腔内。在结肠,含病毒的肠细胞出现一些细胞病变,但不见细胞脱落。

猪流行性腹泻

图1 病毒性腹泻发病小猪康复后

被毛残存的油渍

猪流行性腹泻

图2 病毒性腹泻发病小猪爱爬到母猪身上睡觉的特异行为

6 流行现状

在一些防疫条件不佳或产房、保育舍防潮保温设备比较落后的猪场,该病几乎每年都出现暴发性流行,并导致大批哺乳小猪乃至保育小猪脱水死亡。如猪场防疫条件较好,且产房、保育舍防潮保温设备比较先进,该病暴发的风险略低,但亦难以百分百保证不出现暴发流行。20xx年秋末至20xx年夏初,全国70%以上的猪场暴发此病。甚至在全年气温最高的7, 8月份,仍有猪场出现暴发流行。显示PEDV的致病力,有逐步加强之势。

除季节性暴发性PED外,另外一种非季节性散发性病毒性腹泻的流行规律容易被人忽视。其发病猪以哺乳小猪为主,有时也见保育小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散发为主,常见于一幢(或一个单元)产房内的一两窝小猪整窝发病,并呈现出以上所述哺乳小猪病毒性腹泻共有的四大发病特征,针对大肠杆菌或猪球虫的抗生素或抗球虫药治疗方案疗效极差,部分发病小猪寄养至其他母猪哺养后自然痊愈。虽然目前尚未有充足证据显示这种非季节性散发性病毒性腹泻与PEDV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但从最近几年部分猪场7, 8月份仍出现PED暴发流行,以及一些母猪产前坚持作腹泻三联弱毒苗跟胎免疫的猪场非季节性散发性病毒性腹泻基本可以根除等现象综合判断,PEDV致病的可能性极大。

7 诊断

生产上,如果观察到发病猪群出现如下临床症状:(1)水样腹泻,并因脱水而快速消瘦,萎缩;(2)哺乳小猪常整窝发病,有的小猪出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腹泻或呕吐症状;(3)腹泻粪便腥臭;(4)腹泻康复小猪全身沾满油渍;(5)部分发病哺乳

5

小猪有爱趴到母猪身上睡觉的特异行为,即可初步认定猪群存在猪病毒性腹泻流行。如果发病猪病料经实验室PCR检测存在PED病原,即可进一步确诊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因,为猪流行性腹泻。

送实验室作PCR检测的病料,须来自发病猪空肠后段至回肠段肠道及肠道内容物。采集方法:先用细线把须采样送检的肠道两端扎死,剪出该段肠道,连肠道内容物一起,-20℃冰箱急冻保存,并及时送实验室检测。

8 综合防治

在现行条件下,PED的预防和控制,存在一定技术难度。但只要加强对该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的认识,并在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常规消毒方案与非常规免疫方案并用,PED疫情仍可快速彻底被控制。

8.1 日常免疫预防

选PED新发病小猪(7日龄以下)若干头,不作任何治疗处理。待发病12~24小时后,剖开小猪腹部,观察肠道变化,自肠壁变薄、肠道充满黄色水样液体的空肠后段始,至回盲交界处止,先两端用细线扎死,然后剪出该段小肠,收集该段肠道及肠道内容物作为制苗材料,在实验室按灭活疫苗制作程序,制成猪流行性腹泻组织灭活苗(每mL疫苗中应含制苗材料0.5g以上,以下简称腹泻组织灭活苗),与来源正当的腹泻三联弱毒苗联合应用,按如下免疫程序对种猪群作免疫预防。

重胎母猪于预产期前5周免疫腹泻三联弱毒苗1次,每头颈部肌肉注射2头份。预产期前3周免疫腹泻组织灭活苗1次,每头颈部肌肉注射10mL。具体如下表:

猪流行性腹泻

* 平时无腹泻组织灭活苗可供选用时,选用来源正当的腹泻三联灭活苗代替,免疫剂量2头份,可一定程序降低PED暴发的风险。

按以上免疫程序免疫,可同时有效预防PED、猪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在作腹泻组织灭活苗免疫之前增加一次腹泻三联弱毒苗PED抗原的刺激,有利于提高腹泻组织灭活苗对PED的免疫效果,使母猪产生更高效的母源抗体。但真正对预防PED发挥关键性作用者,还是腹泻组织灭活苗。

8.2 疫情控制

PED疫情发生后,如果紧急免疫、空栏消毒和发病猪对症治疗等综合措施应用

6

得当,一般经过2周左右时间,疫情即可被有效控制,且疫情暴发对生产造成的损失可以降低至很小,甚至为零。

8.2.1 紧急免疫

及时收集制苗材料制作腹泻组织灭活苗,产房所有母猪(包括哺乳母猪和待产母猪)和配种怀孕舍距预产期35天以内(妊娠79天以上)重胎母猪全群紧急免疫1次,每头颈部肌肉注射10mL。2周后,以上猪群按相同免疫接种途径和免疫剂量再次紧急免疫1次。之后按8.1推荐的免疫程序对三种猪病毒性腹泻作日常免疫预防。

8.2.2 空栏和消毒

哺乳小猪断奶空栏后,如果产床的漏缝地板能够拆开,最好把漏缝地板拆开后再消毒,以减少清洗和消毒存在的死角。拆开后的漏缝地板,冲洗干净后用3%烧碱溶液浸泡。栏架、保温箱和生产用具等冲洗干净后,喷淋3%烧碱溶液消毒。待产母猪上产房前1天,装上漏缝地板,产床、保温箱和生产用具等再次冲洗干净,用0.25%消特灵喷雾消毒1次。

坚决做到全进全出,合理安排好小猪断奶时间(必要时提前断奶),小猪断奶时母猪和小猪同时移出产房,保证每单元产室断奶后空置时间5天以上。产室空置期间,如果条件允许,24小时连续负压抽风排气,置换空置产室的室内空气,并让产室内的尘埃自然漂散或干燥,以逐步减少空气中的尘埃量或通过自然干燥使尘埃中的PED病原灭活。如果产室密封条件好,最好采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的办法熏蒸消毒。

此外,因PEDV通过肌肉注射易感,生产上还应考虑如何有效避免连续注射造成人为感染情况的发生。

8.2.3 发病猪对症治疗

根据不同生产阶段的猪舍建筑结构、栏舍设备配套情况及PED对不同生产阶段猪群危害的严重程度,对于不同生产阶段的猪群,可考虑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1)哺乳小猪。思密达,每天2 次,每次每头3g,温水调至糊状灌服,结合日常治疗黄白痢或猪球虫病常用的抗生素肌肉注射,直到腹泻症状停止。

(2)保育小猪。饮水中添加食品级柠檬酸(添加量约0.5%,以pH值达到4以下为准),必要时还可加入一些耐酸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250g/吨饮水)、强力霉素(150g/吨饮水)或阿奇环素(500g/吨饮水)。

小猪饮用柠檬酸水,可增加胃肠道酸度,抑制PEDV在胃肠道内繁殖。保育小猪饮水中添加柠檬酸治疗,不但可以确保发病猪顺利康复,而且发病猪病程也可大大缩短。据赛比奥多个客户猪场反映:这种方法若应用得好,发病猪群一般在发病3~4天后即可恢复正常采食,病情严重程度大大降低,基本能够做到腹泻对保育小猪的健康和后续生长无任何影响。一些哺乳后期出现腹泻症状的小猪,亦可考虑提前断奶至

7

保育舍让其饮用柠檬酸水,即可加快小猪痊愈,又可大大减少对发病小猪治疗的工作量。

(3)中大猪。如果发病不很严重,可考虑让其自然耐过。反之,须考虑饲料中添加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并同时添加思密达(2kg/吨饲料),减少病毒感染对肠道粘膜的损伤。

(4)种公猪、空怀或妊娠母猪、后备公母猪。无须治疗,让其自然耐过。

(5)哺乳母猪。出现症状后须及时止泻,减少腹泻粪便对产床的污染。止泻方法:饲料中投喂思密达,1日2餐,每餐5g。颈部肌肉注射痢菌净(乙酰甲喹),每天1 次,每次每千克体重3 mg。

9 综合防治重点难点解析

9.1 关于PED发病的临床特征

除以上8.1所述经临床证实母猪经腹泻组织灭活苗免疫能够对哺乳小猪提供有效免疫保护外,生产上,经赛比奥技术团队对广东省内外近50个PED发病猪场的临床观察,发现PED的发病,还存在如下2个特征:

(1)一些产前曾经出现过腹泻症状的母猪,产后哺乳小猪仍然腹泻。母猪经野毒感染所产生的母源抗体,不足以为哺乳小猪提供坚强的免疫保护。

(2)一些成功应用腹泻组织苗紧急免疫控制了PED疫情的猪场,哺乳小猪一直很正常,但母猪零星的腹泻症状,却一直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9.2 关于PED的免疫机理

综合以上PED发病的临床表现,结合PEDV不能在其他脏器内增殖和复制,只能在小肠和结肠绒毛上皮细胞浆中进行复制的病原学特征,对于PEDV的免疫机理,可归纳为如下几点,并如图4所示:

(1)消化道的局部感染,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有效的体液免疫反应,诱发具有免疫保护能力的体液免疫抗体。虽然由于PEDV不能在小肠和结肠绒毛细胞之外的其他脏器内增殖和复制,病毒侵入机体小肠和结肠绒毛细胞并在其中大量复制和增殖后,虽可通过淋巴和血液循环的转移有效接触机体的体液免疫系统,但因进入淋巴和血液循环后就不再复制和增殖,体液免疫系统所能接触到的抗原非常有限,难以产生高效的体液免疫抗体。

(2)肌肉注射接种PEDV抗原,可有效刺激机体体液免疫反应,产生体液免疫抗体。只要PEDV抗原量够多,体液免疫反应所产生的母源抗体,足以为哺乳小猪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

(3)PED的免疫,主要依靠肠道局部细胞免疫。纵然可以通过肌肉注射疫苗刺激猪机体产生高效的体液免疫抗体,但因体液免疫抗体无法大量进入病猪的肠道及肠

8

道绒毛细胞,难以彻底中和肠道及肠道绒毛细胞中存在的大量PEDV病毒,发挥免疫抗体应有的免疫效能。

猪流行性腹泻

图4 PED免疫机理示意图

9.3 免疫接种途径问题

目前所有腹泻三联(或二联)弱毒苗的供应者,都主张该疫苗应作后海穴免疫注射,很多猪场也是按疫苗说明书推荐的方法作后海穴免疫注射。

仅从保护母猪角度,如果选用PED弱毒苗,后海穴注射由于把疫苗推送至接近直肠的位置,能使病毒快速到达肠道,使病毒在肠道定植和复制,更好地刺激母猪肠道细胞局部粘膜免疫反应。

但生产上免疫母猪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保护母猪本身,而是希望通过免疫母猪刺激母猪产生高效的母源抗体以保护小猪。基于以上9.1的论述,由于肠道局部感染不能刺激有效的体液免疫反应,诱发具有免疫保护能力的母源抗体。因此,PED疫苗不适宜用后海穴注射。

9.4 疫苗质量问题及疫苗研发方向

现阶段,品质保证的腹泻三联弱毒苗,市场的流通量非常稀少。很多猪场所选用的所谓腹泻三联弱毒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联苗。据赛比奥技术团队对多个客户

9

猪场所选用的腹泻三联弱毒苗进行PCR抽样检测:这些所谓的腹泻三联弱毒苗,都只含有PEDV和猪传染性胃肠炎两种抗原,不含轮状病毒抗原,只能被称为腹泻二联弱毒苗。

从母猪免疫过来源正当的腹泻三联弱毒苗的猪场基本不会出现猪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流行这一临床调查结果来看:来源正当的腹泻三联弱毒苗,对猪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免疫效果确切,但对PED免疫效果较差或完全无效。对PED免疫效果较差的原因,乃疫苗中PED抗原含量不足。据赛比奥技术团队对某广泛被选用的腹泻三联弱毒苗检测,该疫苗中猪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抗原含量,分别相当于PED抗原含量的25倍和2.5倍。PED发病猪每克小肠及肠道内容物混合物中PEDV含量,相当于每头份腹泻三联弱毒苗中PEDV抗原含量的200倍以上!

由于PEDV对细胞的适应性差,PEDV细胞培养相当困难。如何有效提高疫苗中的PED抗原含量,乃是研制免疫效果确切的PED疫苗首先必须克服的技术障碍。

此外,既然PED疫苗不适宜用后海穴注射,就只能选择肌肉注射。PEDV虽然通过肌肉注射最易感,但因不能在小肠和结肠以外的其他脏器内增殖和复制,弱毒疫苗通过肌肉注射到达注射部位后,活病毒的数量并不能通过增殖的方式在体内进一步增加。选择肌肉注射接种,同等病毒含量的PED弱毒苗与灭活苗,免疫效果理论上并无差异。因此,未来PED疫苗的研究开发,应首先考虑以灭活苗为主。

9.5 腹泻组织灭活苗的免疫应用

每克PED发病小猪小肠及肠道内容物混合物中的PEDV含量,相当于每头份腹泻三联弱毒苗中PEDV抗原含量的200倍。母猪每次免疫腹泻组织灭活苗10mL,含小肠及肠道内容物混合物5g,其中的抗原含量,相当于每头份腹泻三联弱毒苗中抗原含量的1000倍。

多个猪场的成功经验证明:腹泻组织灭活苗对PED免疫效果确切。在哺乳小猪PED呈暴发流行的情况下,按8.2.1推荐的方法对母猪作过第1次紧急免疫约2周后,暴发流行的情况即可被有效控制。发病猪明显减少,腹泻脱水症状明显减轻,发病死亡率明显下降。如果配套空栏及消毒措施执行到位,疫情完全可以彻底被控制。

腹泻组织灭活苗免疫应用成功的前提,是必须具备符合制苗要求的典型病料。为此,必须特别注意如下三个问题:

(1)疫情流行阶段的把握。通常情况下,在疫情暴发初期,由于母猪母源抗体水平较低甚至完全没有,小猪发病最典型。在这个阶段,所采病料病毒含量最多,用这种病料制成的疫苗免疫效果最好。据实验室检测结果,这个阶段所采的病料,30%的检测样本稀释400倍PCR检测仍可观察到清晰的电泳条带(以下为叙述方便,稀释x倍PCR检测仍可观察到清晰电泳条带的检测样本抗原含量,用x B表示。30%的检测样本稀释400倍PCR检测仍可观察到清晰电泳条带,即30%检测样本的抗原含量可达到400 B);100%检测样本抗原含量可达到200 B。随着疫情发展,大部分

10

母猪在经受野毒感染后,逐渐产生母源抗体,因母源抗体对病毒存在中和作用,发病小猪肠道及肠道内容物中的病毒含量逐渐降低。

最失败的情况是,有的猪场因为在疫情暴发初期舍不得多采病料,疫情控制一段时间后即无疫苗可用;有的猪场不严格按要求采集病料,用一些病毒含量达不到要求的病料制苗,经这类疫苗的紧急免疫后,发病严重程度虽有所降低,但疫情却一直无法有效彻底被控制。当这些猪场希望再次采集病料制苗时,已经很难再找到符合制苗要求的病料。疫情从此无望有效彻底被控制,除非有办法能够借用到一些新发病猪场病毒含量较高的病料。

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在使用过腹泻组织灭活苗紧急免疫使疫情得到短暂控制的猪场,当小猪再度发病时,所采病料的病毒含量一般不超过100 B,大多数猪场的检测结果在50 B上下,只能达到理想病料中病毒含量的12.50%(即1 / 8)。而据多个猪场的临床应用经验,病料中的病毒含量,至少要达到200 B以上,才能达到制苗的基本要求。

(2)小猪发病时间的把握。小猪发病初期,肠道病变刚刚开始,发生病变的肠道长度较短,肠道及肠道内容物中的病毒含量有限。随着病程发展,发生病变的肠道逐步延长,肠道及肠道内容物中的病毒含量逐渐增多,并逐渐达到高峰。但高峰期过后,因肠粘膜不断脱落,肠壁逐渐变薄,肠壁所含病毒越来越少;随着肠道内容物逐渐被排空,随肠道粘膜脱落至肠道内容物的病毒也因之逐渐被排空,肠道内容物中的病毒也越来越少。

生产上如要采集到病毒含量较高的病料,就必须根据发病小猪肠道及肠道内容物中病毒含量的这一变化规律,选择一个小猪发病恰当的时间点,以确保在这个发病时间点内,小猪肠道及肠道内容物中病毒含量最高。根据多个猪场的临床经验:这个时间点,一般在小猪开始出现呕吐或腹泻症状后的12~24小时。在这个时间点内,剖出的小猪可见70%以上肠道已出现病变,肠壁开始变薄,肠道充盈黄色或乳白色混浊液体(如图3左上)。如果剖杀过晚,小猪肠道虽100%已出现病变,但肠道内容物已被排空,整个肠道充盈透明水样液体。这种透明水样液体,成份主要是肠道脱水渗出的体液,病毒含量不多(如图3左下)。

(3)病变肠段的选取。理论上,由于PEDV主要在空肠中后段、回肠、盲肠粘膜绒毛柱状上皮细胞内复制和增殖,用以制苗的理想病料,应以自空肠中后段至盲肠之间,出现肠壁变薄、肠道充盈黄色或乳白色混浊液体的肠道及肠道内容物为主(如图3右上和右下)。

但实际剖杀小猪时,经常发现结肠的肠道及肠道内容物似乎更符合制苗要求。现在大部分猪场之所以弃之不用,主要是考虑到结肠的肠道微生物比较复杂。但肠道微生物问题,技术上是可以通过灭活的方式妥善解决的。由于结肠的质量几近占整个肠道的一半,如果结肠可以用于制苗,可大大减少剖杀小猪的数量。因此,有关结肠是否可用于制苗问题,生产上值得进一步探讨。

11

猪流行性腹泻

图3 腹泻组织灭活苗制苗病料的选取

9.6 疫苗免疫方案问题

现在的PED,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常年性传染病。很多猪场仅仅在每年猪病毒性腹泻流行季节到来之前的10月份种猪全群普免1次,或10月份种猪全群普免1次,11月份加强免疫1次。依此方案,难以达到有效预防PED的效果。

如上9.1和9.2所述,既然免疫过免疫确切的腹泻组织灭活苗的母猪仍难免出现腹泻症状,试图通过对成年种猪或小猪作主动免疫预防PED,已然很不现实。种猪、保育、生长、育成猪的预防,只能依靠隔离消毒措施,平时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

PED免疫预防主要目的,是有效提高母源抗体水平,确保初生小猪胃场道一直存在高效的母源抗体,以帮助初生小猪顺利渡过腹泻发病高死亡期。因此,PED的疫苗免疫方案,应首选母猪跟胎免疫方案。

9.7 反饲作用的局限性及其潜在危害

很多学者都主张反饲,不少猪场的技术人员也热衷于反饲。但生产实践证明:这些学者和技术人员可能都高估了反饲的作用。虽然部分猪场通过反饲幸运地控制了PED流行,但这种幸运不能被当作一种成功经验广为传播。生产上,不少猪场都深受反饲之害。

反饲相当于让母猪消化道接受PED野毒人工感染。如上9.1和9.2所述,由于消化道局部感染无法刺激机体产生有效的体液免疫反应,诱发具有保护能力的体液免疫抗体。通过收集腹泻发病小猪粪便投喂母猪、以期刺激母猪产生母源抗体为哺乳小猪提供免疫保护的反饲方法,其对于预防哺乳小猪发病的预期效果,实际非常有限。

适得其反的是,由于母猪在PEDV感染期内,血液和乳液中均存在大量PED病

12

毒,且有的感染猪在临床症状消失很长时间(63~74d)后仍可向外排毒,反饲方法若应用不当,如某些猪场所执行的反饲方案一样,定期于母猪预产期某个时间点进行反饲,其不但将人为导致PED野毒在母猪群中长期存在,延长母猪群PEDV带毒期,而且人为导致部分母猪乳液带毒,小猪哺食过带毒的初乳或常乳后,初生小猪因接触初乳中的病原而直接感染发病,哺乳小猪也将因持续受到常乳中的病原刺激而加剧腹泻和脱水症状。

9.8 胎盘垂直感染传播问题

最近几年的PED疫情,很多猪场小猪发病都比较早,有的哺乳小猪出生当日即出现腹泻症状。这很容易让人怀疑PEDV是否存在胎盘垂直感染途径。但从已有的研究[18]和多个猪场综合防治的临床经验来看:PEDV不存在胎盘垂直感染传播。

之所以小猪发病比较早,可能与PED的发病潜伏期较短有关。因发病潜伏期比较短,小猪自感染至出现症状的时间也就比较短。PEDV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仅为8~24h,理论上,小猪出生8小时后,即有可能出现腹泻或呕吐症状。

9.9 小猪乳前或早期感染问题

既然母源抗体对哺乳小猪存在坚强的免疫保护,为什么一些坚持对母猪作腹泻组织灭活苗免疫的猪场,仍不时会出现哺乳小猪PED散发性发病呢?这其中存在一个小猪乳前或早期感染问题。虽然母源抗体对小猪存在免疫保护作用,但小猪自开始哺食初乳到初乳中的母源抗体对小猪产生健全的免疫保护需要一段时间(一般7~10天),如果小猪在哺食初乳之前已经接触过PED病原,或虽在哺食初乳之前未接触过PED病原但在初乳中母源抗体对小猪形成健全免疫保护之前接触过PED病原,仍会受这些病原感染而出现腹泻症状。

发病潜伏期短,以及小猪乳前或早期感染的存在,为PED的综合防治带来巨大困扰,也是导致当前很多猪场PED疫情蔓延不止的关键性因素。

9.10 空气传播途径问题

PEDV呼吸道感染的感染力虽不强,但这种感染途径却是客观存在的。在一些PED发病比较严重的猪场,产房室内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病毒性腹泻所特有的腥溴味,空气中漂浮着大量被PED病原污染过的尘埃粒子。如果空气中的PED病原净化不彻底,小猪通过呼吸接触到这些病原,或通过口舌接触到这些病原后,同样会受这些病原感染而发病。

9.11 空栏消毒对于根治PED的关键性意义

无论初乳中母源抗体多么高效,只要小猪周围环境中仍然存在PED病原,且小猪在母源抗体对其产生有效免疫保护之前(正常情况下需要7~10天时间)接触到这

13

些病原,各种加强对母猪免疫以期通过母源抗体保护小猪的努力,都将化为泡影。

小猪断奶后的产床空栏消毒和产房室内空气净化,是彻底切断PED病原从前一批哺乳小猪传染给后一批小哺乳小猪的唯一有效途径。在一些坚持对母猪作腹泻组织灭活苗免疫的猪场,之所以哺乳小猪仍不时会出现PED散发性发病,关键问题乃是空栏和消毒措施做得不够彻底,哺乳小猪乳前或在母源抗体对哺乳小猪形成坚强免疫保护之前已经接触到周围环境或空气中的PED病原。

如果母猪已经按免疫程序作过腹泻组织灭活苗免疫,PED疫情仍无法有效彻底被控制,必须进一步认真检讨一下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否仍存在纰漏:

第一、消毒剂的选用是否合理?因PEDV耐酸性较强,普通消毒剂(特别是一些猪场爱用的酸碘消毒剂)对PEDV的消毒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必须做到用两种以上不同成份的消毒剂各消毒一次,且其中一次必须选用烧碱。

第二、空栏消毒是否留下卫生死角?空栏消毒如果做得不够细致,很容易留下卫生死角。若潜藏在这些卫生死角的PED病原不被彻底清除,空栏消毒仍然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第三,有没有充分考虑PED存在空气传播途径这一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对产房室内空气中的PED病源进行净化?

在一些经过最严格空栏消毒措施PED仍难以根治的猪场,可能还需要考虑备用产栏方案。辟出适当数量远离产房的中大猪栏、公猪栏、后备母猪栏或妊娠母猪限位栏,作为备用产栏。平时只要观察到散发性病例,即时隔离至备用产栏饲养,空出的产栏即时喷洒3%烧碱溶液消毒。如果发病数量多、病情严重且难以控制,须考虑把所有产房母猪和哺乳小猪隔离至备用产栏饲养,把所有产房全部空出,经彻底空栏消毒至少7天后,再上新的待产母猪。

参考文献

[1] 郭林, 唐利, 刘昱. 20xx年病毒性腹泻的新特点和防控措施[J]. 猪业科学, 2012, (2): 54-55.

[2] Sueyoshi M, Tsuda T, Yamazaki K, et al. An immunohist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J]. Comp Path, 1995, (113): 59-67.

[3] Knipe DM, Howley PM, Griffin DE, et al. Fields virology (4thed) [M].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 2001.

[4] Kocherhans R, Bridgen A, Ackermann M , et al. Completion of the Porcine epidemic diarrhoea coronavirus (PEDV) genomes equence[J] . Virus Genes, 2001, 23(2): 137-144.

[5] Song DS , Yang JS, Oh JS, et al. Differentiaion of a Verocelladapted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from Korean field strains by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 ismanalysis of ORF 3[J]. Vaccine, 2003, 21: 1833-1842.

[6] Kang TJ, Seo JE, Kim DH, et al.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Korean strain of spike gene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and expression of its neutralizing epitope in plants[J]. Protein Expr Purif , 2005, 41( 2) : 378- 383.

[7] Lee HK, YeoS G.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nucleocapsid gene of Porcine epidemic

14

diarrhea virus Chinju 99[J]. Virus Genes, 2003, 26( 2) : 207-212.

[8] Fan JH , Li YJ .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M gene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LJB/ 03[J] . Virus Genes, 2005, 30(1): 69-73.

[9] 余丽芸, 侯喜林. 流行性腹泻病毒M基因与甲病毒载体重组RNA的构建[J]. 动物医学进展, 2005, 26(5): 73-76.

[10] 孙东波, 冯力, 时洪艳, 陈建飞.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动物医学进展, 2006, 27(10): 11-14.

[11] Kadoi K, Sugioka H, Satoh T, et al. The propagation of a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in swine celllines[J]. New Microbiol , 2002, 25(3): 285-90.

[12] 宣华, 邢德坤, 王殿瀛, 等. 应用猪胎肠单层细胞培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研究[J].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学报, 1984, 4(3): 202-207.

[13] 李树根, 李施力, 霍燕琼, 等. 使用细胞培养单层分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J]. 中国兽医科技, 1991, 10: 24-25.

[14] 蔡宝强. 家畜传染病学[M]. 第4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216-218.

[15] 王新平, 朱维正.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实验感染猪排毒规律的研究[J]. 兽医大学学报,1988, 8(1): 59-63.

[16] 徐国栋, 李峰, 张广峰. 国内猪流行性腹泻防治概况[J]. 畜牧与兽医, 2011, 43(12): 88-92.

[17] 张远钰. 猪流行性腹泻发病机制及免疫病理学研究进展[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2, 8(4) : 443-446.

[18] 冷和平, 丘民希, 曾俊霞. 从一个猪场的临床案例解析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制问题[J]. 养猪, 2012, (4): 99-103.

作者简介

冷和平,1965~,江西高安人。MBA硕士,兽医博士。现任信宜市喜天然生态

并同时兼任CybioTM(赛比奥)饲料·疫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喜天然TM猪苗技术总监,

苗·兽药技术总监和广东省多个猪场技术顾问。业余爱好:政治、军事和社会经济问题。博客主页:lengheping.。

Cybio 赛比奥 矢志于养猪产业的技术进步,甘愿为养猪科技而默默奉献!

TM

15

更多相关推荐:
科瑞森公司两化融合工程取得的经验总结

科瑞森公司两化融合工程取得的经验总结科瑞森公司认识到,企业的两化融合是一项复杂又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提高两化融合认识,扎实基础工作,稳步推进;可以依托两化融合建设工作,大力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而构建编码…

20xx应急管理工作经验总结

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保障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五营区近年来,我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充分认识到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应急办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应急管理工作紧…

XXXX公司6S现场管理经验总结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领导给我们这个机会,今天能够以优秀单位代表的名义站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内心很激动,同时感到更多的是惶恐不安。因为我觉得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其实距院领导的要求和…

初中生物复习教学经验总结

本学年,我收获很多,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最大的体会是老师间的竞争合作促进了自己的能力,也体会到对学生的任务要落实到位才能保证他们的成绩。要教好一个学生不难,但是要教好四个班的学生就必须真正全心全意付…

高二英语教学经验总结

教学感悟高二英语教学的一些感悟一、高二英语总体概况高二学习是整个高中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打好高二的基础,对于成功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高二有五科会考,是高中阶段任务最繁重的一年。高二英…

关于催收不良贷款的经验总结

在国家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后,如何才能盘活银行信贷资金对各家银行的赢利能力影响尤为至关重要,所以,有必要就本人在一线开展不良贷款收回工作中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具体有:一、心要诚。作为一名优秀的信贷工作者,必须…

____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经验总结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发展趋势。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新课程校本教研的基本内容之一,校长和教师也逐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

裤子经验总结

裤子经验总结一H的放松量男西裤1018cm牛仔裤312cm女西裤610cm欧板裤48cm牛仔裤44cm老年人1016cm二立裆深公式H4仅供参考深与浅显示人体个身高美感立裆浅显示人的腿特别长一般应该用在女裤之中...

经验总结

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说课稿唐江红旗学校朱健一教材分析1说课内容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2教材的编写意图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

NPI经验总结

XXNPIConfigBuild经验总结20xx年3月18日ABC项目XX项目组迎来了EVT的NPI对于XX团队成员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具有挑战的工作虽然只计划生产1710片但是却计划了两个星期的NPI时间因为团队...

超短经验总结

淘股吧超短整理操作超短线的核心秘诀做最强势的品种不参与调整主升浪是短线暴力的核心机密做超短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来操作最强势的品种来捕捉一个主升浪的股票操作过程中需要结合题材事件驱动的基本面板块效应来决定是否买入需要...

面试经验总结

面试中常见问题及其回答技巧1quot报考动机quot类问题quot报考动机quot是各种应聘面试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面试中主考官询问你的报考动机是要从你的回答中进一步了解你的价值观念以及一旦录取后你想做什么工作怎...

经验总结(128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