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导师制”研究总方案

时间:2024.4.7

最近,我校实行了全员育人导师制,是国家的一个课题,并且在其他学校取得了很优异的成果。全员育人导师制在我们学校的实行,必定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很大提高,对于学生成长乃至终身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学生的生活,进行德育,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导师制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使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另一部分。 
  全员育人导师制[1]是把学生以小组或宿舍为单位,学校全体教师都参与育人,都担任导师,每个导师负责一个或几个小组或宿舍。全员育人导师制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的整个教育过程,从学习、生活到德育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

     三大步育人模式”是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核心方法论,是导师的育人抓手,是学校的发展平台。 
  一.“三大步”科学育人模式 
  模式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就是模式。学校发展和育人模式是一种学校发展和育人的方法论,把解决育人问题的方法归结到理论高度,就是学校发展和育人模式。 
  “三大步”学校发展和育人模式是中小学校解决学校发展和育人问题的系列方法论。“三大步”学校发展和育人模式是以班级为单位,学校整体实施,教师全员参与,方法上以学生自我励志为主,师生互动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育人为先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特色建设,最终促使学生走向健康快乐成功的中小学校发展模式和育人模式。三大步科学育人模式使学生励志成长,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发展。 
  二.“三大步”学校发展和育人模式的内涵 
  一个学校的成功育人,一定是学生成长、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一定是对教师的正确评价、管理和有效培养,肯定也是素质教育和升学成绩的和谐统一。 
  “三大步”的内涵分三个层面: 
  (一).学生励志教育每日三大步(读-思-行) 
  第一步、阅读成长励志信(每日早中晚三次);第二步、反思并填写成长记录(学生个人每天晚自习结束前,反省自己一天的行为);第三步、行胜于言,实际行动。 
  (二).教师专业发展每月三大步(1次公开课-2次活动课-3个典型生) 
  第一步、教师每月参加全校公开课一次;第二步、教师每月举办班级主题活动课二次;第三步、教师每月至少做三个典型学生工作。 
  (三).学校特色建设每年三大步(演讲-培训-出书) 
  第一步、励志演讲(请清华北大优秀学生或其它有励志意义人士做一次全校规模的励志演讲);第二步、教师培训(课题和专业成长方面);第三步、著书一册(校本研究、办学特色方面)。

摘要:员育人导师制是把学生以小组或宿舍为单位,学校全体教师都参与育人,都担任导师,每个导师负责一个或几个小组或宿舍。全员育人导师制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的整个教育过程,从学习、生活到德育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一种育人的组织形式,核心是导师怎样育人,关键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怎样育人。说到底,必须提高成绩。就是说,一定要成绩提高了,我们的育人才是“正确的”。这是在应试教育大文化背景下的无奈和必须。这种现象,可能要持续不知道多长时间。现在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能不能有办法提高成绩又有效育人,二是对导师的育人怎样评价。三大步育人模式,以其操作简单、效果快捷的特点使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并且德育成效显著。本文从三大步育人模式构建的学校德育四大体系进行了说明,把其平台和“抓手”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且从实践层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全员育人 导师制  励志教育 三大步模式  成效



概 述

一.导师制的发展和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现状

导师制的前身是伊斯兰教苏菲派师徒相授的宗教传承制度。亦称师承传系制度。导师是苏菲各教团高品位的精神领袖,苏菲派认为,导师是达到认主、近主之途的引路人,一般穆斯林非经导师的指引,无法获得经典的奥义及秘传的真知,实现人主合一的最高精神境界。

当代教育,班建制、学分制以及导师制被认为是学校教育的三大管理模式。当前,我国导师制主要是在研究生中实行,本科生的导师制也陆续有学校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最早产生于英国,15世纪英国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创办新学院,并在新学院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它主要是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聘请一些学术造诣高、品德优秀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我国在清末明初之时开始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而一些教育制度也得以实践,如学分制、导师制。新中国成立前,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和费巩训导长的领导下,曾有一段时间也实行了导师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新中国建立后,由于政治上的影响,我国教育全面学习前苏联的经验,1952年改学分制为学年制,教育制度基本采用前苏联的模式,学分制与导师制多用于研究生教育。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对本科学生的培养方式再次受到人们的重视,全国有部分高校陆续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在中小学实施导师制,十几年前就有学校提出,近十多年全国很多学校进行了尝试,但是由于成效不大、又没有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均不了了之,或者形同虚设。中小学的导师制之导师,还缺乏真正的大学导师的地位和荣誉,以及相应的待遇。也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只是停留在校本基础上和尝试阶段。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把学生以小组或宿舍为单位,学校全体教师都参与育人,都担任导师,每个导师负责一个或几个小组或宿舍。全员育人导师制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的整个教育过程,从学习、生活到德育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

全员育人导师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学生的生活,进行德育,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全员育人导师制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使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另一部分。

全员育人导师制,这一提法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历史。20##年,在齐延龙校长和教科所温德峰主任的主持下,日照实验高中申报了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寄宿制中学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把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提法重新重视起来。日照实验高中,在进行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导师如何育人、如何评价导师的育人,导师的育人如何能提高成绩等等。长期一段时间,形成了“全员育人全员不育人”的局面。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理论研究也出现了困境,可以参照的国内外理论,均不合学校现状。20##年9月到11月,我应邀在日照实验高中住了3个多月,深入研究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后来,把全员育人导师制和我的研究成果“三大步育人模式”进行了结合。三大步育人模式使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研究,得到了深化和突破性进展。20##年,日照实验高中的高考成绩,得到了惊人的突破。20##年的生源比20##年差,同样规模的考生,20##年却多考出370个本科。全校师生欢欣鼓舞,更让人庆幸的是取得了非常好的德育成效(详细见后文)。

20##年1月14日,山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学习推广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先进经验的通知》(鲁教基字〔2008〕6号),公布了山东省一批对素质教育进行积极探索、具有推广价值的先进经验名单,其中全员育人导师制位居前列。《通知》号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力宣传推广这些实施素质教育的先进经验,使这些先进经验在更多的地方和学校得到传播、借鉴和实践。这一文件的下达,从行政上,肯定了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做法,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20##年12月29日,中国教育学会批准设立“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王军担任课题组组长。

   《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第二章“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第(五)条提到:“坚持德育为先。切实把德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加强道德教育,强化道德修养,培养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和健全人格教育,培养学生自觉规范行为,形成积极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完善德育工作机制,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的德育体系。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班教导会制度和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核制度。实施“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行动”,逐步实现每个城区、县(市)至少建设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各类文化、科技、体育场馆等公共资源要经常性地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建立和完善公益性校外教育资源免费向学生开放制度。树立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齐鲁校园文化。把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大中小学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  

全员育人导师制,重要的学术会议有,20##年7月在济南召开的“阶段成果总结大会”;以及20##年8月在龙口召开的全国大会。两次大会,对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了总结。其中,希望出版社出版、王军主编的《我们有话对你说》上下册,《我们有话对你说》续集上下册,作为导师的育人平台,成为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核心成果。王军提出的“导师评价三阶段理论”得到了一致认可。

    二.全员育人导师制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中小学实施导师制存在的难题

1、实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导师制实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浮于形式,处于一种游离于管理之外的“自由”、“随意”状态,更谈不上考核与评价工作。久而久之,造成“做好做坏一个样”,导师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2、学生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对于导师制了解不够,缺乏主动性,把找导师看成是一种负担,认为没有什么必要,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缺乏极大地影响了导师制作用的充分发挥。

3、导师缺乏积极性。由于学校的多数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再承担导师工作,尽管许多教师非常愿意与学生交流,却难免力不从心。导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导师工作的认识和态度参差不齐,有极少数的导师对导师功能、工作性质和目标仍没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和把握,这些都导致了导师工作状态不尽如人意。 

4、学生和导师互动意识淡薄。导师制是一种双向互动过程。但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部分学生和导师在新的管理模式下仍然遵循师道尊严、师教生学的传统观念,使得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师生互动意识淡漠,学生更习惯于洗耳恭听,老师更习惯于谆谆教诲。如果学生只被动地听,老师也只能一味地重复性灌输,天长日久,老师与学生之间难以建立双向互动关系。 

5、指导交流场地难以安排。在实行导师制的过程中,导师需要与学生有更多的接触机会,认真观察和了解学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但由于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普遍较多,指导交流场所以及指导内容难以安排和控制。

   (二)深化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研究,是突破中国教育瓶颈的一条路。

中国教育存在严峻的德育问题,现行的班建制存在严重弊端。德育为核心的问题,成为中国教育几十年的瓶颈。主要问题有:

1.学生知与行脱节,责任意识差。从幼儿开始就进行的思想品德课程教育,使得大部分中学生对道德规范是十分了解的,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不去遵守。学生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例如,许多学生都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方法,可是却不能做到身体力行。另外在当代学生中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那就是缺乏责任心、责任感;关心自己多,关心他人和社会少,对集体活动和公益活动缺乏热情。

2.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很多青少年对人生迷惘,对学习、对生活失去爱好和兴趣,以享乐好逸为荣,这正是缺乏理想、信念的表现,拜金主义思想冲击着青少年,他们片面追求物质享受,有的为了追求名利不择手段,有的甚至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班主任工作不堪重负。任课老师的工作围绕教学和成绩,基本上不履行育人的职责,以至于任课老师班上的纪律问题等,基本上全部推倒班主任身上。任课老师育人职责缺失,导致班主任工作不堪重负。因此,非常有必要推行全员育人。

这些现象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

社会原因: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中学生对金钱、义利等重大问题的看法发生了变化;社会大环境的浮躁,急功近利也对他们造成巨大冲击;一些大众传媒、网络不健康的传播与宣传,青少年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他们具有极强的模仿心理和模仿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最容易做出违反道德规范要求的事情。

家庭方面:社会的大环境也影响着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寄托了父母的全部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许多家庭过分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做人”方面的道德品质教育,甚至一些家长自身在道德方面也存在问题,做出了一些违背道德甚至违法乱纪的事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部分家长缺乏教育子女的必要知识,不是教育不科学就是放任自流。

学校方面:首先,在学校德育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思想品课教学,德育教材,只能让学生停留在认知层面,对于品德的形成规律把握不够。其次,教师的道德修养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有的老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有的不注意自身修养,学生难以亲其师,信其道。最后,学校缺乏系统的育人环境,很多学校一谈德育,就感觉德育无非就是多搞几次活动、多开几次班会,很多学校只抓“形象”工程,忽略育人这一本质目的。

社会信仰和个人理想方面:我国的社会信仰是共产主义,这种政治信仰,很难和学生个人的前途命运、生活向往以及日常行为结合起来,失去了信仰本身具有的精神力量。没有信仰的个体,精神的力量和行为的约束力相对弱小。

现在,我们给予老师的称呼是“教师”“人民教师”,非常明显是教学层面的概念。通过导师制的实施,我们给予老师另一个称呼“导师”“育人导师”。对老师育人的工作给予重视和肯定。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一种育人的组织形式,核心是导师怎样育人,关键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怎样育人。说到底,必须提高成绩。就是说,一定要成绩提高了,我们的育人才是“正确的”。这是在应试教育大文化背景下的无奈和必须。这种现象,可能要持续不知道多长时间。现在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能不能有办法提高成绩又有效育人,二是对导师的育人怎样评价。三大步育人模式,以其操作简单、效果快捷的特点使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并且德育成效显著。本文从三大步育人模式构建的学校德育四大体系进行了说明,把其平台和“抓手”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且从实践层面进行了论述。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理论研究

    全员育人导师制,简言之就是把学校的全体学生以小组或者宿舍为单位进行分配,全校所有的教师都担任育人导师都参与育人。初看起来,全员育人导师制比较适合中国教育的现状,尤其是中小学。但是实施起来会出现不少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导师的评价问题,最核心的问题是育人成效。如果没有公平和恰当的导师评价,就不会产生有力的行政管理;如果没有全面和现实的育人成效,很难成为持久的学校育人机制。这两个问题,是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学校的现状,也是全员育人导师制十多年来没有大发展的现状。我讲的这种育人成效,是综合考虑育人和成绩两个方面,又综合考虑学生成长、学校发展和家长要求。能不能既提高育人绩效又提高成绩?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如何育人,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这是我们研究的核心问题。我们的研究,在山东省进行了七个学期近四年的应用,为实验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成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从理论到实践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导师育人理论和学校管理理论的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们从四方面着手进行了研究:学生励志层面、班级育人课程层面、导师育人操作层面和学校评价层面,在家校合作教育方面也进行了探索。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理论研究,实际上是导师育人平台的研究。这种育人平台一定是建立在育人成效的基础上,并且实现对育人成效的恰当评价上,同时也是导师制和班建制的和谐统一,教学和育人的和谐统一。我们进行了德育创新,研发了励志教育三大步模式,在实践中又发展成了四大理论体系。具体介绍如下:

一.学生励志体系

励志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动力,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成长。根据积极心理暗示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潜意识理论,根据态度和价值转化的“顺从-认同-内化”过程,利用三大步模式,从励志入手,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激励学生生命自觉,让学生从“被成长”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用自己的意志战胜挫折。

    具体做法如下:

    学生励志教育每日三大步。

    第一步,集体朗读励志信。每天早中晚各一次,每次大约的时间是5分钟,同样的励志信内容要求读三周。励志信的主题根据教育部的德育教学大纲设计,励志信的内容涉及中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励志信在形式上以传统信函方式增加神秘感。

    学生朗读励志信的方式,要求全体起立、挺胸抬头,双手捧信,齐声朗读。每封励志信开始的第一天第一次,要求举起右拳和导师一起宣誓。每周周一,要求全校师生在国旗下集体朗读励志信。励志信的神秘,国旗的庄严,国歌的神圣,集体的氛围,让学生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下,潜移默化开始改变;让学生在自我的肯定中,生命自觉励志行动。

    第二步,填写成长记录。学生每天晚上填写成长记录,记录时要求只记进步不记忏悔,只记快乐不记烦恼,因为进步和快乐的累积会产生巨大的力量,“给我自信助我前行”。利用积极心理暗示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让学生肯定自己、认识自己和发现自己。

    由于成长记录,导师每天一次或每周几次进行批阅,和学生进行交流;也由于学生有很多困惑需要导师指导。根据实践情况,学生填写时,也可以记录体会和感受,记录心情和计划,以和导师交流,达到及时的肯定和指导。

   第三步,反省和自我评价。每天晚上,学生填写成长记录的过程,就是一个反省和自我的过程。成长记录是以文字方式表述,反省和自我评价以量化的形式进行表述。表述的对象,前者偏重思想后者偏重行为。第三步要求,对自己每天克服坏习惯树立好习惯的进步,自己给自己打分,极好记4分,很好记3分,好记2分,差记1分。如果一个学生不想记1分,那说明他想进步。中国古语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三省吾身”等说法,就是这个道理。美国领导人富兰克林在年轻时采用了同样的办法,克服掉很多坏习惯。

    总体来讲,学生励志教育每日三大步,就是“读”“思”“行”,对应于品德形成的三个层面: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动。由于励志信的神秘感,增强了学生的认同度,因此对德育内容的内化程度大。

    二.导师育人体系

    导师育人体系,以导师为工作中心。

    对于导师的育人,我们没有探索高深的理论,只做了应用性的可操作性的研究。现实的讲,对于学校的导师,实际上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教学。因此,我们必须要把导师的育人工作落实到育人成效上,让导师在育人成效上感受到职业幸福和成就,增加他们的自信和育人信念,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育人是根本,而不是受到低效甚至失败育人实践的打击,更不是应付检查。基于此,我们结合三大步模式,研究了便于见实效,便于操作,便于行政管理的导师每月三大步的育人理论。

    第一步,每天批阅一次成长记录。对于学生填写的成长记录,要求导师每天批阅一次,批阅时,要求导师要善于发现与呵护学生的优点、特长和进步,给予学生肯定、赏识和鼓励。

    第二步,每月进行一到两次小组活动。导师对自己所带的小组,每月进行一到两次活动,活动要体现体验性和实践性。活动的主题围绕励志信的主题。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游戏和赛球,可以是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可以是传统活动,也可以是创新活动。

    第三步,每月进行三个典型学生的工作。导师对负责的小组学生,每月对三个学生进行重点工作,工作方式可以是家访、谈心,或者其它。

    导师是全员育人导师制中的育人工作者,在导师每月三大步的每一步,都会体现自己的育人理念和方法。

    在育人实践中,由于学生处在一个积极向上、天天向上的氛围中,处在肯定和赏识的环境中,自然是很好的以自信心教育为主的励志教育,但是,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也要适当进行挫折教育。前者的主要做法是“夸”,后者的主要做法是“批”。对于这两个字,导师要认真把握,夸是夸学生人好做的事也好,批是批学生做得事不对(人依然好)。夸对人,批对事。告诉学生,做事情要负责,违章必罚违法必究。

三.班级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以班主任为工作中心、以课堂为阵地。

课程体系的主题围绕励志信的主题,设计课件。形式上主要以学生喜欢的形式为主,比如励志视频、课堂讨论、励志歌曲和流行歌曲等。内容上有思想高度也有理论总结,课件的栏目有“励志视频”“我们有话对你说”“每周一歌”等。时间三十分钟左右。

课程体系的安排根据励志信的周期,一封励志信的周期是三周,课程体系一个主题也是三周。三周的教学分别是解读、巩固和提高,递进推进。

现在,我们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

四.学校评价体系

学校评价体系,以学校管理为工作中心。

    当下,学校经营管理的主要方向还是迎合家长迎合“市场”。现在的中国教育机制和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基础教育,最主要考虑的是学校发展问题,而学校发展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家长,而不是学生!让我们认真地思考一下,学校口口声声的讲学生为本,实际上,实质上他们考虑的不是学生——不是学生的成长,而是家长的要求,“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很多学校的口号,以致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方向,就是例证。现实中的实际是家长成了教育的“市场”,因为学生至少是高考以前的学生,受到家长的思想统治和经济控制。让我们分析中国学生家长的现状,就会知道这一点。“今年考得怎样?”“什么大学?”“你的理想是什么大学?”,这些关心以致攀比,就像“你吃了吗”一样普遍和普通,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孩子所在大学的品牌成为了家长培育孩子的终极成果,再加上考上考不上的“级别”,成为了家长的荣辱观。这些,不适合学生成长,阻碍了学生的成长。以成绩和高考为中心,导致了学校育人成效大打折扣。这是学校教育存在的主要的根源性问题。很明显,家长不认为学校好,学校肯定办不好,办不下去。

这样,学校的评价就成了成绩为中心。因为,成绩是量化的,很好评价和管理。育人的评价就很难,因为效果很难量化,很难量化就很难比较,难比较就难评优劣,就难管理。这一点成了中国基础教育的难题,使育人流于形式,使成绩超度重视。

关于学校评价问题,我提出了粗放型评价为主的导师三阶段评价概念,在实践中应用,可操作性比较大。实验校反映比较可行,部分学校已经进入了准细化评价阶段,探索出了校本的办法。详细内容请参与我的论文《全员育人导师制中导师的评价问题》。

由于导师的评价公平合理,消除了组织内耗,增加了行政力量,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

    五.家庭教育体系的探索

    在全员育人导师制理论的研究中,以上几个方面已经比较成熟,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也比较大。对于全员育人导师制,我们还缺乏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论,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工作,家长如何进行孩子的励志教育,这方面难度比较大。但是,我们有了一些探索,比如召开以导师为召集人的家长会——“导师家长会”,发展了班级家长会;比如家长签阅成长记录,及时了解孩子和导师,对孩子进行赏识,对导师工作进行肯定,家长和导师形成合力,促进孩子发展。这些做法效果不错,但不太成熟不够系统,需要继续丰富和完善。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理论研究,以学生为本,兼顾学校现状。提出了“高考励志”的理念,把高考成功和人生成功,作为不同的概念给予学生解读;让学生认识到“大学价值”和人生价值的差别。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践研究

全员育人导师制,在十余所实验校进行了实验。在实践中,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其中,以曲阜一中20##年11月进行的全校5000名家长的普查规模最大。在调查研究中,理论得到了发展,研究人员增强了信念,学校增加了信心。具体成果如下:

一.受导学生分组问题

全员育人导师制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怎样进行因材施教,怎样针对学生个性化差异进行指导学习、思想、生活?怎样让全员育人导师制发挥最大效能?根据学生个体状况,根据学科状况,根据学校管理状况分好受导组,十分重要。

1、学生自选导师

学生根据自身状况可自行选择导师。全员育人导师制最大特点是师生间建立密切的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根据个人学习状况,思想状况选择自己喜爱的导师,非常有利于导师施教、导学。具体操作办法是将导师状况、导师应代学生总数公布于学生,学生进行选择,如果这位教师已经满员,学生可选另选其他导师。有的学校已经开发了类似的选导师软件,操作起来非常快并且以学生为本选导师,给学生最大自由和自主空间。学生选导师的优点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选我所爱,爱我所选。缺点是随意性很大,导师所带学生数量很有可能不均衡,工作量上有差别。

2、班主任指定

我国普通高中大多数学校教育模式都是班建制,全员育人导师制是建构在此基础上的,班主任是总导师,除了负责协调所代班级的学生与导师外,仍肩负着行政班的管理任务。班主任和同学们朝夕相处,对每个学生思想、学习状况都有很深刻的了解,可按照学科和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分配导师,例如音体美特长生可分配给音体美教师。也可按照学生性格特点、思想状况进行分组,分导师。存在文理科之分的学校,班主任也可以按照文理科特点分配导师。目前,班主任指定导师是各校实施导师制分组的主要模式。班主任指定优点是效率高,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学生的思想状况班主任不可能做到十分确切的了解。

3、按宿舍管理分组

按宿舍分配导师适合于寄宿制学校。一名导师代一个宿舍或多个宿舍,对学生进行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按宿舍分导师往往给学生和教师传递这样的信息:导师是社长,只管宿舍卫生、纪律。导师的精力可能会受到更多牵扯,育人效果会打折扣。

4、按学习组分组

以学生为本,自主、互助式学习方式是目前高中课改的主要目标,课堂展示也变成了这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从各个环节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小组作用非常重要,按照学习小组进行导师的配备是一个比较好的探索,除了师生间关系更为密切,小组内生生间协作关系、同学关系也更明显,体现了和谐的育人和学习氛围。

    为了量化管理导师育人效果,很多学校把学生评价导师作为一个积分因素,学生的分组也为此提供了便利。小组成员各自评议自己导师后,组长召集组员再集体按照平均分数给导师一个等级,并附有全小组商讨后的评语,这样更有利于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推进。

   二.全员育人导师制在高中

   当今社会,学生的思想、学生的成长环境在改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在提高,教育教学的难度在加大,怎样才能实现育人与成绩双丰收?这些都成为目前学校所面临的巨大考验。在实行励志教育三大步和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十余所实验高中,他们从中都得到了很多方面的提升。

 1、给每位同学充分发展空间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途径,是让每位同学充分发展的教育模式。龙口三中是烟台市的一所名校,他们学校积极探索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引领,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实现育人目的教育,但是随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他们学校越来越意识到学生教育不能像种植“人造森林”,要给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个性空间,每个学生都需要受到同样的关注,但仅靠班主任是不够的,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全员育人导师制,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这样,龙口三中在办“特色教育”的时候找到了有力抓手,实现了让每位同学充分发展的教育理念。

    2、让学生用自己力量成长

    作为一名校长,如何才能科学地抓住学校管理的核心?如何才能在现有基础上取得突破性发展,跃上更高发展平台,牢固地树立自己的竞争优势?靠传统的办法、老一套是绝对不行的。唯有遵循教育规律,突破传统,大胆改革是根本的出路。全员育人导师制能够实现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广西贵港江南中学,他们学校大胆进行生本教学改革。由于种种原因,虽然开头不错,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一段时间后,并没有取得预先想象的结果。从学生方面来说,原以为实行生本教育后,学生普遍就会更自觉、更主动、更投入、更积极地学习,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很快提高,但是结果发现并不是这样。原先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在新鲜感过后又回复老样子。想学的依然想学,不想学的依然不想学。学生的整体成绩不见有多大提高。这促使他们进一步深入思考。不是生本教育不好,不是走错课堂改革的路。问题在于,生本教育侧重是方法的问题,方法再科学,如果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解决,一样不能搞好学习。因此,江南中学认识到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想动力问题。全员育人导师制给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据统计,今年高考江南中学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一本上线人数比去年增加88人,达到279人,增幅达46%,占全市一本增加人数的44%,二本以上上线达1082人,增幅30.8%,三本线以上1662人,增幅达39.3%,目前,有1人达北大录取线,1人被复旦大学录取,6人被武大录取,1人被中大录取,1人被中央财大录取,1人被北外录取,是近几年来录取质量最好的一年。

    3、实现学校“特色教育”新亮点

    怎样让自己的学校办学有特色?怎样让自己的学校走在兄弟学校前列?“三大步”励志教育是学校开展 “特色教育”的推进器。山大附中,针对学习自信心较弱的现状,借鉴了三大步教育模式,全校范围内组织了“励志教育”活动,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同学们每天三次朗诵励志信,教师每天批阅成长记录,全校师生从中受益匪浅。山大附中真正实现了“特色教育”新亮点。

    4、育人抓的好,成绩自然好

   弘德中学是一所私立学校,他们对励志教育三大步深有体会。20##年高考中,他们学校亮点纷呈,成绩喜人,学校在“三大步”励志教育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高考取得骄人成绩。重点上线92人,本科二批上线232人,三批本科上线340人。弘德中学高考成绩骄人绝非偶然。近年来,弘德中学切实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三大步励志教育,坚持开放式办学、立体化育人的办学特色,让学生“燃起激情、树立自信,成功习惯养成训练,最后取得中高考成功”。 弘德中学还在全员育人导师制基础上制定了完备的学校考评管理评价体系,育人、成绩、学校管理同时上了台阶,学校知名度上去了,很多学生慕名前往就读。育人抓的好,成绩自然好,这正是他们学校的真实写照。

三.全员育人导师制在初中

据统计,初中生心理基本健康的比例是82.9%,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当今的青少年存在很多问题,如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沉湎于网络无法自拔;性格既偏执又脆弱;与家长、老师缺乏交流。初中生是可塑性最强的年龄,教师正确的引导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山东区在实施励志教育三大步模式实验校中,金岭回中、马尚二中、周村实验中学初中部几所学校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取得丰硕成果。金岭回中紧抓中学生心理特点,围绕励志信,学校每周确立一个励志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各班级承办主题墙报,可分为名人故事、我的课堂我做主、小组宣言等板块。各个办公室也以此为话题,以教师赠言、学海引航等形式承办办公室墙报。这样,每个楼层都形成了一个励志长廊。身处其中的耳熏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将励志教育吸收到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目前,金岭回中的励志教育正在有秩序、有计划的开展,下一阶段学校将通过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励志歌曲比赛、主题班队会、校园心理剧、观看励志影片、励志手抄报评比、励志日记展等方面加大励志教育的工作力度,以励志教育为中心,以临淄区教育局构建德育体系为指导,继续完善德育体系工程,打造民族地区教育的品牌。

    马尚二中是淄博市张店区的一所乡镇初级中学,他们以励志教育三大步为契机,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加强队伍建设。学校针对“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验与研究,在“人人德育、事事德育、处处德育、时时德育”的教育理念引领下,调整领导小组人员设置,形成校长负总责,政教主任具体负责,分管领导、级部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层层负责,值日组、督察组、学生会交叉管理的的德育网络。抓学生的德育首先要抓好师德,马上二中教师在实验课题的指引下实现了专业成长。周村实验中学初中部,以家庭教育中的励志为突破口,在全员育人导师制的下,实现家校联合办学,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四.全员育人导师制下的教师专业成长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来自教师本身的成长动力;而教师的成长动力主要源于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幸福感。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是实现导师“教书”和“育人”的必要前提。不断加强有效评价,持之以恒,知行统一,是不断激发教师自主成长的内驱力的必要条件。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需要完善一系列导师评价制度,以制度的实施促使教师主动发展。

1、建立建全导师工作及专业成长评价机制,激励教师专业成长。

制定对导师工作业绩进行评价的标准,导师的工作业绩评价。

2、建立导师工作及专业成长档案,引领教师自主发展。

导师运用工作及专业成长手册,制定个人成长的目标、计划,记录成长过程,描述个人成长轨迹,展示个人成长成果,让老师们在目标的引领下自主发展,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3、搭建导师学习交流的平台。

构建导师培训机制,建立导师外出学习培训制度,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培训学习;通过定期举行“优秀导师”评选,“优秀受导学生”评选等活动,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4、建立导师工作育人实践案例写作制度,促使教师形成自我评价能力。

建立导师与人案例写作制度,导师定期提交育人反思案例,导师在育人工作中一有所得,及时写下,字数不作要求,及时记录育人心得和优秀案例。不定期举行“导师经验交流会”。曲阜一中等实验学校在这方面开展了很系统的工作,取得很大成绩。

5、以科研为导向,促进导师专业成长,实现全员育人导师制校本化

导师在育人的同时,参与全员育人导师制子课题研究,丰富育人理论。然后再以全新科学的理论指导校本育人实践。实现导师由理论践行者到专家的飞跃。例如,锦州二高中根据生源情况在育人同时开展《单亲家庭子女的关爱和励志教育研究》,临沂二十五中结合校本开展的《经商家庭子女的励志教育研究》等子课题。

五.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要点

1、确立导育关系

学校建成以班主任为总导师,全体任课教师为导师的育人导师体。导师在认真做好学科教学的同时,对受导学生进行思想指导、心理疏导、习惯引导和学业辅导。导师工作主要有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与其他任课教师、家长及时沟通,形成育人合力。

2、建立管理、评价机制

按照励志教育三大步课题组编印的《导师工作手册》,导师需要开展并完成一系列具体工作。例如,导师每日批阅学生填写的成长记录,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取得的进步及时汇报给家长,并广泛听取意见和要求;每月指导三名“典型生”;每月带领受导学生进行两次小组活动。另外班主任,还负责每周一次的班级主题活动课。

实验学校充分发挥评价的规范、导向与激励功能,建立健全了导师工作评价体系,对每位导师实行教学与育人工作的管理,以职业道德、工作量、工作表现、专业发展、育人效果对导师的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定期举办优秀导师评选,优秀受导学生评选。

3、定期学习交流,促进导师专业发展

导师撰写育人案例,学生写受导心得,定期举办优秀导师经验交流会,介绍成功育人经验、展示教书育人成果;定期开展与家长进行互动。导师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结合个人在日常工作中的实践,内化为具有个性特长的教育能力和育人理念,不断提高自身育人能力和水平。

4、科研研究,理论校本化

导师在育人的同时,参与全员育人导师制子课题研究,丰富育人理论。然后再以全新科学的理论指导校本育人实践。

5、申请课题组支持,专家指引实践

邀请教育专家培训教师,积极寻求全员育人导师制有效抓手,利用励志教育三大部课题组研发的教材《我们有话对你说》、以及配套班级主题活动课件、小组活动课件,在专家引领下有步骤,科学开展。

六.全员育人导师制育人成效综述

全员育人导师制,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入手,利用心理暗示效应,达到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班级积极团结向上;校园安全和谐文明;教师素质提高和教师专业水平提高。

1、校园文化浓厚,教室窗明几净,宿舍整洁条理。很多学校,校园卫生学生能自觉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校园内基本杜绝了乱丢乱扔垃圾的现象,卫生天天保持良好,营造了一个井然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

2、学生明理守信,言行规范。全员育人导师制能把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学生尊敬老师,热爱学校的多了,顶撞老师,违纪的同学少了。处处会听到老师早、校长好、同学好的亲切问候,不文明的声音在校园内绝迹了。课间操口号响亮、富有朝气,引来周边兄弟学校来校观摩、指导工作。

3、学习秩序井然,学习风气日趋浓厚。现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大,信心充足,目标明确,干劲十足,课堂效率提高了。读书学习蔚然成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的风气正在日益形成。

4、家长喜看学生变化。周村实验中学一位家长在给学校信中写到:“孩子比以前改变了很多,自己的事自己做了,饭菜也不挑剔了,经常与我们沟通,学习有了信心,感谢学校开展励志教育活动。”,家长到校或打来电话反映,孩子在思想方面有很大的改变,尊敬家长,懂礼貌了,在家努力学习,懂得礼让他人,主动替家长干活等等,家长对孩子的变化感到满意。

5、育人理念得到提升,工作方法贴近学生。学校把全员育人导师制作为课题实施,立足学校实际,立足学生实际,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了班主任和导师的育人艺术,提高了育人素质。教师实现了从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转变;实现了从学生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实现了从面向少数到面向全体的转变;实现了从成就学生到解放教师的转变。

本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

在学校励志教育体系中,学生励志每日三大步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核心部分。学生励志每日三大步指:集体朗读励志信、填写成长(成功)记录以及反思和自我评价。三大步看起来简单,但简单背后不简单,蕴涵了深厚的育人道理。

第一、积极心理暗示的基本规律

     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办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影响的过程,它用一种提示,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暗示按其施受关系可以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他人暗示是指被暗示者从别人那里接受了某种观念,使这种观念无意识中发生作用,并使它实现于动作或行为之中.自我暗示则是指自己把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并使它实现为动作或行为。

中国的不少成语说明了心理暗示的道理,如杯弓蛇影、四面楚歌、望梅止渴等等。暗示的作用巨大,不但能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还能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机能。按其效果可分为积极的暗示,消极的暗示。因为暗示是作用于人的心理,从而使人的行为发生改变,因此,其影响作用具有长效性,能较深刻地影响受暗示者的行为;又因为暗示是通过不明显的方式作用于对象,因此较易为对象所接受。青少年学生,其心理还不够成熟,不够稳定,但他们自尊心强,爱面子。因此,使用暗示手段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大步育人模式通过集体朗读励志信、填写成长记录、批阅成长记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励志信的主题和内容,积极向上,进行了很好的积极心理暗示,比如《我文明我有礼貌》、《我要让今天充满阳光》、《我是中国人我有中华魂》、《我的人生永远美丽》等励志信。学生填写成长记录,要求“只记进步不记忏悔,只记快乐不记烦恼。因为进步和快乐的累积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树立自信助我前行。”也是很好的积极心理暗示。教师批阅时要求“要给予学生肯定、激励和鼓舞。要善于发现、呵护、肯定学生的优点、特长和进步。”同样是积极地心理暗示。这样,重要的励志理念和道德规范,让学生在反复和肯定中,得到认同,在认同之后,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在内化成自己思想之后,形成习惯。

    第二、道德认同的“顺从认同内化”的基本规律(价值内化理论)

心理学家一般比较赞同用价值内化来描述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H.C.Kelman)描述了价值内化的三个阶段:顺从、认同、内化。

顺从是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相一致,而在认知和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心理和态度受外部影响很大,奖励与惩罚可以施加影响。三大步育人模式理论认为,利用集体的氛围感染和从众心理,也可以施加影响。三大步育人模式在集体朗读励志信的形式上,对个体的学生来讲,是一种顺从;学生开始阶段填写成长记录,是一种顺从;学生开始阶段采用“富兰克林”法自我评价,也是一种顺从。在以上三种教育干预中,集体朗读励志信,利用了集体的氛围感染和从众心理,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以达到从众性认同;填写的成长记录,导师批阅后,学生得到的是肯定、激励和支持,以及引导和指导,以达到深度性的认同;“富兰克林”法自我评价,评价自己改掉坏习惯树立好习惯的进步,通过自我比较和班级排名等方法,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利用学生攀比和向上心理以求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影响,比顺从深入一层。认同不受外在压力的影响,而是主动接受他人或集体的影响。三大步育人模式中,学生在集体的氛围中由于从众心理而认同;在教师的肯定中、在自我的反省中,由于积极心理暗示而认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关键理念由于多次反复,二十一天,多达五十多次,进入潜意识,增加了认同的强度和深度。还有一些教育过程,比如班主任召开的主题活动课,全校性的演讲比赛,给爸妈一封信等等,多层次多角度,让学生口服心服。

    内化是指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比顺从深入一层,主要表现是一致、接受和主动。知识的东西是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系统讲解和学习教材来掌握,是可以“教”的;情感、意志、行为则需要激发学生内部积极心理和内部潜能,其方法是“激励和唤醒” 。课题组采取主题活动课、小组活动、导师批阅成长记录等办法,结合集体朗读励志信为主的学生励志每日三大步,让学生实现深度认同。三大步育人模式中,由于学生认同度高,因此内化程度高。

    第三、潜意识的基本规律 

潜意识,是指潜藏在一般意识底下的一种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又称“右脑意识”“宇宙意识”。潜意识,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称为“潜力”,也就是存在但却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潜意识聚集了人类数百万年来的遗传基因层次的信息。它囊括了人类生存最重要的本能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与宇宙法则,即人类过去所得到的所有最好的生存情报,都蕴藏在潜意识里,因此只要懂得开发这股与生俱来的能力,几乎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如果将人类的整个意识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浮出水面的部分就是属于显意识的范围,约占意识的5%,换句话说,95% 隐藏在冰山底下的意识就是属于潜意识的力量。  

潜意识的特点之一是是非不分,积极消极、好的坏的统统吸收,常常跳过意识而直接支配人的行为,或直接形成人的各种心态。因此,我们要通过一定形式的训练,努力开发利用有益的积极成功的潜意识,使积极成功心态占据统治地位,成为最具优势的潜意识,甚至成为支配我们行为的直觉习惯和超感。对可能导致失败消极的潜意识加以严格的控制。

    三大步育人模式,励志信的内容全部是积极向上,比如《精彩人生今天开始》《我文明我有礼貌》,通过积极心理暗示,使之成为最优质的潜意识。学生填写成长记录,要求“只记进步不记忏悔,只记快乐不记烦恼。因为进步和快乐的累积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树立自信助我前行。”教师批阅时要求“要给予学生肯定、激励和鼓舞。要善于发现、呵护、肯定学生的优点、特长和进步。”一个学校,在三大步励志教育实施的几年内,没有一点儿消极主题和内容。也不允许教师责骂和体罚学生。就这样,多层次多角度,对失败和消极的意识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让积极向上的氛围笼罩在学生的时间和空间。

    影响一个人潜意识最重要最重要的关键,就是要不断地重复,不断地重复,再一次地重复,大量地重复,有时间随时随地不断地确认目标,这样的话,目标终究会实现的。每封励志信每天读三次,每封信同样的内容读三周,在二十一天中,以反复增加了刺激强度。学生不断地想像、不断地自我确认、不断地自我积极暗示。

    学生的潜意识要通过激励、唤醒和加强等手段去激发和培养。三大步育人模式除了集体朗读励志信、填写和批阅成长记录外,还通过“富兰克林”自我评价(三大步第三步)、主题活动课和导师的小组活动等方式,合力唤醒学生潜意识,激发内在动力,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成长,爱国守纪、孝悌信仁。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让学生用自己的意志战胜挫折。

   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在其介绍成功经验时,往往会提到一点,每天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斯曾说过:“无论什么见解、计划、目的,只要以强烈的信念和期待进行多次反复地思考,那它必然会置于潜意识中,成为积极行动的源泉。”

第四、教育激励的基本规律

教育激励,就是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教育激励的主体是教育工作者,主要是教育者,有时是学生家长,有时是教育组织机构。教育激励的客体(对象)是受教育者,即学生。教育激励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积极上进;有时是为了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其按激励者所期望的轨道和方向前进。

目标激励模式。目标激励就是用吸引人去努力实现某目标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模式。我们采用的目标激励,一是信仰(信念)目标激励。信仰涉及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目标也包括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等。让学生产生对人生的信仰和信念,是三大步育人模式的特点,学生的人生理想(前途命运)一定要和学生个人的人生幸福联系起来。课题组提出“我的未来一定是流星花园里的美好、我对社会的贡献无人可比”,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

道德本身是一种社会规范,不会产生激励作用,“三好学生”是荣誉,道德由于被赋予了荣誉、地位和权威,道德因其被赋予的东西而产生激励作用。道德因其纳入的体系(比如宗教)而神圣,因其神圣而产生激励作用。

典型激励模式。典型激励就是用突出的、典型的人或事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模式。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利用典型激励时,不要把典型神圣化,要注意说明他的平凡和平常,要注意突出典型的精神层面。应用自己学校已经考上重点大学学生的成长经历激励学生,成了老师们惯用的激励方式。

信任激励摸式。信任激励就是激励主体用自己的信任、鼓励、尊重、支持、关怀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模式。信任激励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模式。教师信任学生,对学生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有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信任激励可分为多种:工作信任----教育者把某项工作委托给学生去负责或办理,以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如让学生负责班组工作、团队工作、文体工作、科代表工作等,学生会很负责任地去完成老师和同学交给的任务。有的学校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和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实行学生干部轮流制,这种方法很好,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可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在锻炼中得到全面发展。人格信任----体现师生的平等,废除师道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人的尊严,讲求民主,崇尚平等,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和主人翁意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把各项工作和学习搞好。成就信任----信任学生能够积极上进,不断追求,取得成就。对他们取得的成绩,教师、家长要细心观察,及时鼓励,充分肯定,不能视而不见,不能无动于衷,这样会挫伤小孩子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成就感。尤其是对一般学生和较落后的学生,要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不能用老眼光看人,总是盯住其不足之处。要多对学生给予表扬、肯定、支持、关心、鼓励、理解、宽慰等,使小孩子在赞扬声中健康成长,在鼓励之中不断前进。友谊信任----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朋友关系,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上级与下级的关系。要让学生感到亲切、和蔼、温暖、可信、可敬,彼此间相互信任,建立友谊,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加倍努力,激励才能真正见效。在学校的励志教育体系中,通过批阅成长记录、小组活动和典型生等育人环节,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信任激励。

教育激励的手段基本上是精神激励,主要形式是表扬、奖励(正激励),也有批评、惩罚(负激励)。奖励通常是颁发奖励证书或奖牌,一般是奖励学习用品,发奖学金。

教育对象的年龄差异很大、层次较多,教育自身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教育激励也必须分层次来进行。面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所选取的激励目标、激励内容、激励措施、激励方式等也必然会有所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因此,学校励志教育体系,在中学我们分为六个阶段,初中三个阶段、高中三个阶段。高三和初三,考虑到学生升学的需求,特别推出《亮剑高考》等中高考励志的成果,用中高考励志,实现考学目标。我们还推出了职业学校的励志教育体系,撰写了《技高一筹富足一生》的励志信。教师在批阅成长记录的时候,初中年级要放在肯定、表扬和赏识上;高中年级放在交流、关爱和指导上;对毕业班的学生放在学习指导上,对学习的指导,就表现了对学生的关心,这种关心就是一种力量。

在班级里班主任要:1、发挥榜样作用,实施榜样激励。2、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实施情感激励 3、促进学生交往,实施尊重激励。4、加强学生合作,实施竞争激励。

第五、德育的基本要求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对德育的概念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胡守棻(fēn)主编的《德育原理》(1989)认为:“德育即是将一定的社会或阶级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根据德育的概念看来,课题组根据《规划纲要》精神,按照德育课程大纲,把德育内容,由浅入深的、成序列的编排成以励志信为主导的德育读本《我们有话对你说》;对学生励志每日三大步的第一步的要求是,每日集体朗读励志信三次,这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完全符合德育的基本要求。

高中实施全员导师制的研究——以潍坊中学为例

发表时间:20##-6-18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 理论版》20##年第3期供稿   作者:赵娜 耿加恭

赵娜         延边大学教育硕士   133000   潍坊中学  261000
耿加恭        潍坊中学   261000
摘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管理模式的创新在带来重大作用的同时,也出现的一些新的教育教学问题。本文主要以探求新的管理模式为出发点,以潍坊中学为例来研究全员导师制,最终论证高中导师制对于辅助高中教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导师制   全员导师制  班级管理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建立了符合学生实际的选课制度、学分管理制度,学生在自主安排学习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由于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和选择能力还不成熟,无法自主选课;“走班制”的出现让学生更难管理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各高中学校纷纷进行了探索研究,高中导师制是一种比较突出的形式。
        一、高中导师制的含义
        针对本文要研究的高中导师制,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比较明确的定义。当前国内各中学中所实行的“导师制”,因为在具体实施过程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导师制的名称、类型和涵义不尽相同。潍坊中学在实行导师制时,是这么给导师制定义的:“导师制是一种优化的班级管理模式,它不同于以前仅靠行政领导和班主任少数人员管理的管理模式,而是由全体教师全员参与管理,“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人人受关爱”,是一种亲情化、个性化的培养机制。“导师”的“导”指的是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业辅导。笔者认为,高中导师制就是指在保留原有的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以班主任为核心,集中班级其他授课教师作为学生的导师,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辅导的一种教学辅助制度。
        二、潍坊中学实施全员导师制的必要性
        1、弥补班主任制管理模式不足的需要
        随着教育的改革,班主任制管理的弊端不断显现,最突出的就是,班主任既要负责全体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的工作,又要承担自己学科的教学任务,加之现在的班级规模都比较大,学生出现的问题较之前也比较多,班主任的工作比较繁重劳累,这就导致班主任很难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不能有效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使得中学教学中出现了“教书”与“育人”的脱节。另外,选修课的开设使“走班制”应运而生。“走班制”就是学生上课的教室不固定,上什么科目的课程就去该学科教室的一种模式,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高中生德育工作的需要
        近些年,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给中学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比如: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缺乏目标,价值观存在很大偏差;高中生对是非的判断力比较差,遇到事情时不能很好的控制自身的情绪,容易冲动;在网络世界里的暴力色情垃圾信息、视频等,冲击了高中生的价值观念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给传统的德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德育模式主要依靠班主任和思想政治教师来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学校里主要是德育处来管理,“教书”与“育人”的脱节很难来解决现在的德育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新课程改革中进行选课指导的需要
        高中新课程改革建立了选课指导制度和学分管理制度,将学生的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改革的初衷是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个性特点来选择课程,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但高中生因自身各方面素质不成熟,在面对众多门类的课程时无法结合自身实际自主选择。潍坊中学按照课程设置的要求实行学分制管理后,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选课,潍坊中学在借鉴其他学校经验的基础上实施了全员导师制。导师制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制度,可以通过导师的作用,非常有效的指导学生选课。
        三、潍坊中学全员导师制的实施
        潍坊中学是潍坊市市属高中,在校学生4680余人。为了更好的创办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学校在20##年9月实施了“全员导师制”。实施的主要步骤为:宣传发动(教师和学生动员会)→选聘导师和受导学生→师生互动(档案制度、家庭联络、谈心沟通、导师会诊)→考核评价。
        四、潍坊中学实施全员导师制的评价
        在师生关系上,随着学校实施全员导师制的逐步深入,学生更加喜欢把自己的导师当作自己的朋友,教师也在指导过程中更加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家长们对教师的努力也更加的认可,学生越来越喜欢自己的导师,这样既融洽了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在这种平等友好的关系中健康成长,又有利于教师在工作中转换自身的角色,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而提升自身的素质。
        在学习方面,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帮助逐步增大,教师在施导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在选课上给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考试方面给学生提供指导,使学生在受导的过程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这样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出现良性循环的局面。
        在思想方面,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和人生、认识自我,教师也身体力行,用自己的优秀人格高尚品质影响学生,使他们具备健康的思想观念,作为自己行动的先导,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很好的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在心理方面,教师对学生在心理方面的帮助逐步增大,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及时跟学生进行交流和谈心,了解学生心理方面的动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压力,解决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感情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及时释放自身的压力,还学生一个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在健康成长的同时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还较好的践行了情商教育理论。
        总之,我们不难看出,潍坊中学实施全员导师制在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失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符合多元智力理论、情商教育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和因材施教原则的。作为潍坊市率先实行全员导师制的高中,潍坊中学在改革和完善的道路上迈出了很大一步,也取得了重大成效。但因为还在实验摸索阶段,全员导师制的实行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导师资源少、时间少、任务重,学生对导师制认识不够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解决。
参考文献 
【1】周国宝.论新课程下的德育方法改革.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28).
【2】靳继恩.关于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教育探索,2001,(7):70 
【3】张小芳.中学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现代教育论丛,2009.7

开学报到注意事项:

1.今天中午来校后入住公寓,家长安排晚住宿即可离校。确需校外住宿者须有家长陪读,并在来时由家长带上申请书

2.在班主任办公室放的书本水壶等及时搬走,郭龙龙有钥匙,学生12:30教室集合。

3.下午1点教室按时交费1590元,注意人身财产安全

4.准备好作业、回执单、通知书、假期见闻等材料以备检查。

更多相关推荐:
20xx高中导师制工作总结

董君莉从20xx年x月入职于北师大大同附中以来,学校就实行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学校始终坚持新课程教育理念,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特别注重德育与智育的均衡发展。学校实行导师制的管理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德育与智育联动,…

导师制工作总结

导师工作总结韩洪福一工作回顾取消班主任实施导师制是我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招生工作的一大亮点之一是学校对社会对家长的一份庄严承诺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一项创举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与我校实际一对一教育被公认效果最好的教育...

20xx高中导师制工作总结

20xx高一导师制工作总结唐华兵入职滨湖寿春以来,学校就实行了导师制工作。学校始终坚持新课程教育理念,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特别注重德育与智育的均衡发展。学校实行导师制的管理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德育与智育联动,促…

高中导师制工作总结

践行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感悟从20xx年x月入职于xxx以来,学校就实行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学校始终坚持新课程教育理念,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特别注重德育与智育的均衡发展。学校实行导师制的管理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德育与…

高一年级组导师制总结

20xx20xx学年高一年级组导师制工作学期总结为深入开展民主课堂改革营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氛围做到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促进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制管理体系的构建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办法一指导思想以学...

导师制活动总结

“导师制”活动总结党英侠2003年x月,我开始从事了我喜爱的工作——教师。刚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利津一中,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有很多的东西要学习,有很多的理论要掌握。尤其是如何完成由一名学生到教师这一角色的转变…

导师制工作总结

“导师制”工作总结我校实行“导师制”的工作核心是,对学生进行“导心、导学、导行”,让每个教师做学生的成长导师,让每个学生在思想、学习和行为方面受到应有的关爱。本期,我担任高三6班A、B、C、D、E、F6位学生的…

“高中导师制”研究总方案

高中导师制研究总方案一高中导师制研究的提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中课程改革即将在我省展开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精神本次高中课程改革力图构建重视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满...

导师制总结

导师制工作总结泰安长城中学高一万会义今秋开学我担任六个班18名学生的导师通过一学期的导师工作收获很多使我体会到了导师工作的意义和乐趣看着受导学生在我的教导下渐渐地变好起来他们变得自信了变得勤快了变得爱学习了我很...

导师制学习总结

导师制个人学习总结音体组185陈海龙20xx年9月我顺利通过县教师选调来到新的教育教学环境新邵职业中专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有很多的东西要学习有很多的理论要掌握尤其是如何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这一角色的转变如何将...

初中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总结

导动心灵册画人生初中全员育人导师制经验总结一年来我校在市教育局和镇教管办的关心指导下积极开展育人制度建设的探究和实施工作用以解决学校工作中的难题寻求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把全员育人导师制作为十二项...

学生成长导师制总结

学生成长导师制阶段工作总结随着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广大教师积极争当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切实转变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做学生的朋友努力在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已初步形成学生成...

高中导师制总结(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