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3.31

第一编 总论

一、本编小点

1、1894年,法国社会学家史摩尔和温辛特合编了第一本《社会学》教科书,其中第五章专门论述有关社会心理学的内容。

2、社会期许偏差:即个体有获得赞赏和接受的需要,并且相信采取文化上可接受和赞许的行为能够满足这种需要,从而使研究的结果和可靠性都大打折扣。

3、迎合心理:被研究者出于好心而主动配合研究者的意图,故意表现出符合研究者主观愿望的心理变化。

4、逆反心理:就是被研究者出于“好奇”或反暗示,而暗示,而故意反常地表现出自己的心理活动。

二、社会心理学的定义(选择题)

1、心理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定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社会心理学试图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2、社会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是艾尔乌德,他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3、我国学者的定义:

我国社会心理学第一人孙本文认为(1964年《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应以个人行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为研究对象,从个人的立场上说,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从社会的立场上说,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中个人的行为。

吴江霖在1982年4月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成立大会的报告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群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胡寄南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是: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一)、实验研究法 :

指在控制情境之下,实验者有系统地操纵自变量,使之发生改变,然后观察因变量随自变量的改变而受到的影响,也就是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法信度和效度是通过实验中的三个设计实现的,即实验组与控制组、事前测验和事后测验、随即化。

三种实验法:

1.实验室实验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研究)

优点:控制条件严格,避免许多其他因素的干扰,所以实验结果说服力强。

缺点:关在实验室内,脱离了社会生活,增添了人为因素,故真实性较差。实验结果推广应用需谨慎。

2.自然实验法:(又称现场实验 在自然情况下控制条件进行实验,分析研究由此发生的相应心理变化)

优点:很大程度上可以推断出因果关系,更接近真实生活,其实验结果较易于推广。

缺点:运用时必须与有关方面建立协作关系,控制条件与施加实验措施不如实验法方便。

3.模拟实验法 (设计一种认为情境对真实社会情境的模拟,探求人们在特定社会情境下心理活动的发生和变化)

优点:如果人为因素未被察觉,其反应真实可信

缺点:模拟生活情境必须逼真,不被人察觉。

(二)、调查研究法

是研究者根据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材料,然后作统计,最后作出科学结论的一种方法。

1、问卷调查(结合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问题而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

注意:

1)    可以针对人们的情绪、动机、需要等心理状态,运用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广泛的调查,以收集资料并加以分析归纳。

2)    调查前必须精心设计调查表,调查问卷可以采用无记名方式。

3)    面对面访谈必须在融洽的气氛中,使人们的心理状态能无拘束的反映出来。

4)    调查所得的情况可提交有关部门参考。

优点:简便而切实可行,最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调查对象广泛,方式简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的第一手的资料。运用最为广泛。

缺点:被调查者的填写内容可能有偏差(社会期许偏差),问题分析不够深入(选择典型重点访问可以加深深度)

2、现场观察(围绕着团体生活的正常活动进行的系统观察,以获得数据作出结论。 完全自然的状态下)

现场观察与一般观察的最大区别:观察者在活动中的被试中,并隐藏自己的身份

注意:在研究前,必须明确“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和“怎样做记录”等问题。

此外,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进行连续性观察(对同一问题要作多次观察,避免偶然性)

2)进行轮换性观察(对同一课题变换几次对象进行重复观察)

3)进行隐蔽性观察(研究者的观察活动力求不被研究者观察到,避免迎合心理、逆反心理)

优点:被试不会受到暗示,研究结果更可信。对于所研究的团体既没有实施任何外来影响,又能够掌握研究对象许多生动活泼的实际材料,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资料可靠性强。

缺点:由于团体的特殊性,很难把研究成果运用于其他团体中;即使对团体成员的心理活动看的很清楚也很难做出一般的推论。

(三)档案研究法

是研究者收集历史上所记载的某个团体或个人的心理活动的资料,加以分析,从中寻找社会心理活动的规律。

档案研究也是一种广义的调查研究,所不同的是:调查研究往往局限于当前活生生的情境进行现场调查或现场观察,以收集第一手资料,是一种动态性的研究。档案研究多半是收集档案记载的历史材料,如文件、记录、电影、录像、录音、图片等现成的资料,进行分析,是一种静态性的研究。

(四)心理测验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通常使用的心理测验主要是关于人格方面,如自我评定、投射技术、他人评定、语义分析、情境测验等。

(五)相关研究法

是研究者试图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是否有关。严格的说,相关研究是对研究结果的处理。

优点:有可能在较少人力和时间的条件下,有效地收集到所研究问题的大量资料,使研究者在较短时间内发现变量间的联系和关系。

缺点:所提供的材料说明因果关系时往往模糊不清;其次,相关法观察到的变量间的关系也可能根本不存在,而事实上是由某个另外的未知因素造成的。所以不能根据相关法得出的证据作轻易地肯定或否定。

四、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进程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选择研究课题;其次是制定研究计划;再次是进行具体研究,收集资料;最后是整理与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一)慎重选择研究课题(问题提得好,可以影响研究工作的其他阶段的进程)

1)    首先要选择那些时代感强、现实意义大的研究课题,同时还要考虑到所研究的课题有助于建立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

2)    选择课题要具体明确,不宜过大。有些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范围虽然很广泛,也不宜回避,可以有计划的分段解决。

3)    选择课题还要根据目前现有的条件,要选择研究者自己熟悉而又感兴趣的课题,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创造性。

为了选择最合适的课题,使问题的研究具有针对性,在确定课题阶段需要作最一般的调查研究,调查包括对实际生活的考察,以及阅读有关文献,以了解动态,从中得到启发。

(二)详细制定研究计划(是整个研究工作的关键性阶段和决定性环节)

1、设定控制条件

2、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和人数

研究对象的范围要根据研究课题来确定,这其中有一个研究对象的代表性问题。

研究人数也要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研究方法的特点以及研究者的现有条件来决定。

在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和人数之后,须用一定的方法抽样,具体有:有意抽样(人数很少,进行长期观察)、随即抽样、分层抽样。

3、确定研究步骤

实验研究:必须详细规定实验的全过程

调查研究:须列出调查提纲与调查程序,写出调查指导语。

4、明确收集材料的指标

指标必须同所研究的课题有密切的关系,有一定的针对性与特异性。

必须确立多种指标,从多方面来搜集资料,使研究结果丰富,呈立体状,增强说服力。

(三)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是执行研究计划的问题,这个阶段需花费一定数量的人力与时间,目的是获得大量的数据与典型材料,为解决研究课题提供确凿的依据。

(四)撰写研究报告

1、撰写研究报告的方法

1)题目

题目体现了研究报告的主题,一般在题目中点明题意,也可以不点明,有德海可以加副标题,有的研究报告还会采用提问的方式。

2)研究的目的、意义

要讲清楚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揭示出研究该课题的背景,即介绍过去有关类似的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或意见分歧等情况。

3)研究方法

无论是调查研究报告还是实验研究报告,都要把研究对象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研究时间、条件控制等问题讲清楚。

4)研究结果与分析

5)结论建议

结论部分要简要的总结研究课题的意义、研究方法及其结果,从研究结果表明研究者的观点。研究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在结论中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以供实际工作者参考。

6)参考文献

既能反映研究者的功底与水平,也能给他人扩展视野,提供信息。

2、撰写要点

1)    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

2)    应着重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3)    讨论与分析客观实在

五、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填空)

关于社会心理学历史:1976年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P。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他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划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社会分析学三大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们社会心理学界与之对应,提出了将社会心理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孕育阶段初创阶段确立发展阶段的观点。

六、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判断)

1859年德国的M。拉扎鲁斯和H。施坦塔尔两人合作创办的《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为社会心理学的经验描述阶段的前奏。

1875,德国学者A。舍夫勒在其著作《社会躯体的结构及其生活》一书中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一词。

从社会学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传统是由G。塔尔德、G。黎朋和E。A。罗斯等社会学家发展起来的。

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传统以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为代表。

1908,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书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七、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理论来源(选择题)

(一)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1)拉扎鲁斯、施坦塔尔《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

(2)谢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主义上提出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

(3)冯特《民族心理学》

(二)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1)塔尔德《模仿律》提出用模仿解释人的社会行为

 (2)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主张社会不能还原为个体,群体并非个体之和。群体 是一种结构形式,能以与构成它的个体不同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为。

 (3)列朋《群众心理学》是法国社会心理学有关群体意识理论发展的高峰。

 (三)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麦独孤,本能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天的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基本源泉和动力”。

  “十二种本能”:求食、拒绝、创新、逃避、斗争、性与繁衍、母爱、亲合、控制、服从、创造、建设。

七、几个重要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

德国心理学家,犹太人。倡导“群体动力学”,认为群体是一个整体,具有自己的特点,只有根据群体所处的环境和当时的时代精神,才能理解群体动力。

F。H。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

F.H.奥尔波特用实验方法系统地验证了“群体因素对个体运动的影响”,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合作群体中存在的社会刺激,会使个体的工作速度和数量方面有所增加。他还指出社会促进还受个体差异的影响。他的主要贡献是1924年的《社会心理学》的教科书,里面用相当大的篇幅讨论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

谢里夫:

“游动效应”。社会规范是群体成员行为的参照标准。在实验室用似动错觉的内容来研究群体规范的形成,发现人们的认识受到以往的学习和现在的态度的影响,但在群体中却主要受制于群体认识的影响。

第二编  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它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是逐步内化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内容

1、基本社会生活技能社会化——生活自理技能和谋生技能

2、行为规范社会化——法律规范社会化和道德规范社会化

3、社会角色的社会化――是按照社会所规定的角色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角色扮演过程含有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

4、政治社会化——爱国意识的发展:国家形象阶段、抽象国家观念阶段、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5、民族社会化――尊重、喜爱自己民族的习惯、风俗、传统。

三、社会化的类型

个体一生经历的社会化的类型很多:

1、早期社会化――基本的社会化,即使儿童掌握语言、学习本领,使他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内化,与周围环境保持平衡

2、预期社会化――是引导个体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学习)。如学校里的教育,企业、军队里的训练。

3、发展社会化――是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需要个体产生新的期待、承担新的任务。

4、反向社会化――是年青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一代。

5、再社会化――个体舍弃过去的社会标准,重新学习新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这常发生在一社会专门机构中,如新兵、监狱、寄宿学校中。

四、社会化的特点

1、贯穿终身

2、双向互动

双向:社会文化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3、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

共性指同一国家、民族、阶级的社会化有某些共同特征。

个性是主要的,指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由于个体的遗传特点差异,社会化有差异;即使是完全相同的遗传素质(双胞胎的出生顺序带来的期望不同所造成的社会化差异)。

五、影响社会化因素 (简答、论述)

(一)遗传素质

1、人类的遗传素质是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素质。他包含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社会因素,以生物体内的物化形式遗传给后代。(先天预成的语言装置 / 大脑)

2、个体先天具有的其他生理或心理特征(身高、肤色、血型、智力、气质)

(二)社会文化

?   文化一般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财富,而且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风俗、习惯、传统及生产力水平等。

?   如地域(南北、城市与农村)、经济(西北、东南沿海)、信奉的宗教、风俗等等。

(三)家庭

家庭双亲在子女社会化中地位――潜移默化,时间长(占2/3),学前期是社会化的最佳时期。

家庭双亲的影响反应了社会的要求――父母将自身已内化的社会文化灌输给子女,父母会告诉他什么是可以允许的,经过长期的学习,子女就认识到父母的要求。

1、家庭背景

从儿童一出生起,家庭便赋予他诸如种族、阶层、宗教、经济状况、地域特点等多种社会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决定了个体社会化的特定内容,也会影响到其社会化的途径、方式和结果。

2、家庭结构

在家庭中儿童同哪些成员交往、谁是教育的主要执行者等问题,关系到家庭的结构和类型,对儿童社会化会影响。

(1)隔代教育问题:祖辈精力、见识、观念等较弱——制约社会化

                   祖辈时间、经验、阅历等有优势——促进社会化

(2)独生子女问题:

充分独享父母之爱,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有强烈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有利于培养孩子活泼、健康、积极、主动、进取的良好品格。

家庭中兄弟姐妹的缺失,让他们相对缺少与同伴交往的早期经验,不利于从“自我中心”中解脱出来。

家长承担起同伴的角色,容易让孩子在语言上、心理上表现出早熟化和成人化的特征。

独生子女在家中独有的地位容易让父母把爱和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无原则的迁就、依顺、包办一切,从而造成他们心理幼化、特别是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较低。

3、家庭氛围

家庭气氛对子女性格的影响。如长期争吵、敌对、冲突会导致子女焦虑一矛盾、神经质、心理变态、反社会行为。

4、教养方式

?家庭的教养方式是有形的塑造。

?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主要是父母的教育动机、教育内容,更主要的取决于教育方式。

通常家长的教养方式分为以下几种:宠爱型、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四种类型 。

①宠爱型家庭

?孩子摆在高于父母的不恰当的位置上,满足孩子的所有的要求(合理的、不合理的),包办孩子的一切,家长宁肯自己省一点也要满足孩子,常常因为心疼孩子而迁就他,使得孩子勤劳节俭的作风较差,而且助长了孩子学习不努力的不良习惯。

②放任型家庭

?孩子的独立行为了解较少,甚至对不良行为也不加干涉或过分迁就,孩子缺乏来自于家长的道德规范教育,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道德,同时使孩子学习不努力、勤劳节俭精神较差。

③专制型家庭可以包括下面三种情况

?过分保护型家庭严格保护孩子,经常按照家长的意志为孩子安排学习内容,陪孩子做作业,帮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结果妨碍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和勤劳节俭道德的养成,同时助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惯和不思进取的思想。

?干涉型家庭对孩子的日常活动包括看电视、交友等日常活动限制过多,管教过于严厉,使得孩子经常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自制能力。因而在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表现较差,学习不努力的情况十分突出。

?否定型家庭的家长经常批评、责怪、打骂孩子,对孩子否定多于肯定,管教过于严厉,使得孩子较少接受正面的教育引导,这样不利于孩子的社会道德的形成和努力学习精神的养成,而表现为文明素养较差、个人信用较差、勤劳节俭精神较差。

④民主型家庭

?给孩子自我发展的自由,尊重和信任孩子,并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交流,鼓励孩子上进,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道德规范。而且孩子在和谐的家庭气氛中容易产生发挥自身潜能的动力,在学习上表现出主动性较强,很少有学习不努力的情况。

5、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

(四)学校

学校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社会规范、价值观、知识传授给下一代的专门社会化机构。具体通过教材、教师、教育方式、考试、学生组织来实施社会化。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

目前我国的教育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教学大纲”为主体,是一种“功利主义”

1.教育内容和教科书

选择教学内容的两条原则:一是灌输给学生的内容必须经过选择,人们必须确定社会存在必须的一般的信念、态度、技能等,它们将会成为所有的孩子都会接受的教育的共同因素;二是教育必须根据每个儿童“注定的特殊环境”发展其所需的身体、智慧与道德的状况。要注重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认识价值。

教科书是权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的基本依据,但又不仅如此。在传递 知识的同时,它往往也会传递出一定的思想观念,如科学思维或人文精神。

2、教师

教师的威信来自学识、个性、形态、性别的魅力。 其表现有:(1)学生确认教师所讲的知识是真实的,所提出的意见与希望是正确,就会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积极实现教师提出的希望与要求。(2)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要求,并转化为主观需要。有威信的教师对学生具有鼓动性,能够激励学生进步。(3)学生对于有威信教师的表扬和批评都易于接受。(4)学生还会把有威信教师作为自己的理想榜样,自觉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言行中加以效仿。教师威信对于学生的社会化有很大影响。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就是通过教师的形象体现出来。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分析,对之提出相应的要求,这就是期待。教师期待能够影响学生绩效,也可能影响学生的动机、成就期望和自我评价。积极地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3、教学组织

对教学组织特别是贯彻于各种不同教学和评价方式方法中的教育理念,往往也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1)不同教育方式(开放教育法和传统教育法)

(2)不同目标氛围(班级的不同目标倾向对学生的动机模式具有一定作用)

(五)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一个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

这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12-25岁)的影响尤为重要。这一时期他们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其心理依附由父母转为同龄伙伴,同龄群体所构成的心理场对他们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因素。

同辈群体的主要特点:

1、是由个人自由选择结成的非正式群体,具有较强的内聚力。

2、基本上是平等关系

3、交流和交往的内容十分广泛

4、有自己的亚文化

5、一般有较强的权威性的核心人物。

群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群体风气、纪律、要求使儿童意识到自身在群体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群体的舆论和评价,诱发儿童的自我意识并明确其在群体中的角色和地位。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积极作用:(同伴教育)

1、可以满足青少年的情感交流的需求和促进情感的发展成熟;

2、促进青少年的学习和兴趣爱好的发展;

3、是青少年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

4、影响青少年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

5、影响青少年社会角色的培养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6、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环境适应能力和合作竞争的本领。

消极作用:

1、主流文化可能相悖,且群体趋向于反权威的支持,引导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甚至反社会行为。

2、同辈群体具有较强凝聚力,但也表现出一定的自卫性和排斥性,不利于群体间交流。

3、群体内部非制度化的行为规范对成员的控制是非正式的,随意性较强。

4、维系同辈群体存在的单一的情感纽带,不具有稳定性,缺乏理性指导,易义气用事

5、青少年受群体核心人物的影响,但这种魅力型权威也不易盲从。

(六)大众传媒

受众广泛,影响巨大而深刻。(看书体会吧)

(七)人的自主因素(补)

?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因素,对社会化有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没有它则没有人的社会化。例: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以上诸多因素之间并非一定是相辅相成,有时完全背道而驰。如学校的社会化内容与群体、与家庭、与周围小环境,都会不同。 它们共同促使个体在丰富多彩但也并不平坦的社会化之路上前进。

六、社会化过程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在童年时代,儿童对父母及周围成人的依赖程度比较大,活动空间比较小。

?   青年期以前的社会化,多以父母与成人的肯定、赞赏、奖励或否定、责骂、惩罚等形式被强化。

?   青年期已能自觉地进行榜样的选择,生活空间也进一步拓展。

成人期的社会化:工作、婚姻与父母角色的影响

?   工作:空间的拓展与变换

?   婚姻:生育和养老功能将社会化

?               恋爱是婚姻最主要的基础

?               相似性或互补性?

?   家庭:传统核心家庭占主流

?               非主流家庭越来越多

?   核心家庭、单身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网络家庭。

七、社会化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关于个体社会化的论述――(1)人格结构三个层次中的“超我”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从社会化角度看,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2)超我是从自我中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形成的。 (注意人格的结构及人格发展的五个时期)

2.埃里克森新精神分析理论关于社会化的论述――认为人格的发展不只到四五岁,而是贯穿一生,也就是说社会化是一个人毕生发展的过程。人格发展经历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矛盾核心问题,矛盾解决了人格才会进一步发展。(注意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二)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观点――个体发展是由一个一系列带有普遍性的阶段组成的规则的过程。个体所处的环境在其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个体本身在发展中也发挥着积极能动的作用。

个体在环境的作用下,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沟通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因素,个性就是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形成。

2.科尔伯格――儿童对自己的社会地位、角色、经验与他人有不同之处,于是就会调整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注意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和道德两难故事)

3.最近的进展――“认知策略”的提出。通过与他人的接触,通过大量的观察,儿童逐渐掌握了关于他人在什么情形下做出何种反应的知识,这就是认知策略。当这一认知策略影响到儿童行为时,它就成为社会化过程中认识上的中介因素。

(三)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与条件反射强化)

(四)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看书吧)

八、自我的定义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九、自我意识的结构(詹姆士)(填空、选择)

自我可分为两部分:主我“I”(知的我,纯粹的我)、客我“me”(被知的我,经验的我)。如“我觉得我十分懦弱”“我感到心里很难过”,前者是主观的人,后者是客观的我。自我意识是主我对自我的认识、体验与控制。

客我可分为三种:物质自我(对外貌、风度、家属、所有物的认识)、社会自我(地位、亲友、经济地位)、精神的自我(智力、性格、气质)。

十、自我概念的特征(七特征)(填空、选择、简答)

1、它是有组织有结构的

2、它是多层面的

3、它是阶层性的

4、它具有稳定性

5、它具有发展性

6、它具有描述性及评价性

7、它具有区别性

自我意识的特征

1、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自我意识的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

2、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主我和客我之间的矛盾  青年期自我意识的矛盾

十一、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填空)

自我意识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力三种成分的统一体。

(一)自我认识

――是主观我对客观我的认知与评价。即认识+判断。如“我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是认识,在此基础上,判断出“我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1、自我认识的形成和发展:(1)自我观察和自我反省(2)他人评价与反馈(3)社会比较(特别是评价)

(二)自我体验

――是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也就是主我对客我的一种态度。自我的情绪体验反映了主观我的需要与客观我之间的关系。 包括:1.自尊 2、控制感和无助感

3.成功感和失败感――成功感、失败感是根据个体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期望水平而确定的。

4.自豪感和羞耻感――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相一致时,会有自豪感;之间有较大差距会有羞耻感。

5.内疚――由于自己的行为违反社会道德准则,侵犯了他人利益而受到良心上责备;羞耻则是由于个体的智慧、能力与努力不够,对社会贡献少于他人,比不过别人。

(三)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己对行为与思想的控制,即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制约作用。其有两种作用,一是发动、二是制止。它对于个体的态度转变具有决定作用。

影响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

1、生理上,神经系统的发育水平直接影响着儿童自我控制的水平。

2、情感上,内疚感和同情感是自我控制发展的基础。

3、认知上,记忆、思维、语言等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控制发展的前提。

4、经验上,互动经验对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十二、延迟满足

是为了得到以后更有价值的东西,愿意延缓立即得到奖励。

它的现实意义:(研究结果)

1、对于学前儿童,抵制眼前奖励的诱惑而有耐心的等待是相当困难的;

2、学龄儿童延迟满足的能力逐渐提高。

3、10-20岁的儿童表现出很强的等待延迟奖励的意愿。

4、一般有控制能力的儿童和能延迟满足的儿童相对比较成熟,有责任感,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即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遵守规则。

十三、奥尔波特的自我发展理论(选择题)

奥尔波特把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生理的自我:自我最原始的形态,它的中心是个体的躯体。

­社会的自我:个体对自己被他人或群体所关注的认识,是个体的中心部分。

­心理的自我: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认识,即个体能感受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状态与特征。

十三、米德的符号互动的自我观点(自己总结吧)

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

十四、性别角色的定义

性别角色是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适当的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性别角色来自社会分工。

十五、性别角色的获得与分化(简答和论述)

(一) 性别角色获得的生物学因素

1.遗传基因

2.性激素

3.大脑

(二) 性别角色分化的社会文化因素

1.    文化背景

2.    家庭

3.    学校

4.    大众传媒

十六、性别角色的相关理论(选择题)

(一) 弗洛伊德尚男抑女论

生殖器阶段(3—6)性别分化开始,男孩和女孩分别出现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

(二) 埃里克森内部空间观

(个人理解)心理选择模型与生理解剖结构相似。男女的内部空间决定了人们对外部空间的认识

十七、性别角色差异的研究(p167比较灵活的题目,请自己体会)

第三编  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是对人及行为的认知,而不是对物。它包括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和外显的行为活动,具体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评价等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途径有:

1.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 对他人情绪、情感认知的线索――非言语信息(表情动作)。

◇ 表情既是先天又是后天习得的

◇ 情绪的认知与判断受主观因素所制约――(1)对各种情绪表现模式与规则的了解。(虚假表情与真实表情有模式上区别);(2)认知者与情绪者的关系;(3)认知者本身的情绪体验

◇非言语信息是判别情绪-情感状态的依据之一

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通过了解一个人的过去生活;了解在家庭中的地位;外貌等。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包括对自己与他人以及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人际关系中一个明显特点是:认知者的情感成分参与其中。

研究人际关系的方法有:是莫雷诺“社会关系测量法”、苏联的“参照测量法”、塔基乌里的“关系分析法。”

三、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必考)(简答题)

(一)印象形成

1、 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

(1)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的特征:表面性、片面性、类化、归因(由外部表现推测内部思想)

第一印象的作用——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2)个人好恶的估价——影响印象形成的主观因素

一旦个体把某个人放在喜欢或不喜欢的范围内,对这个人的其他认知就会归入相应的范围。

要注意:觉察者的情绪状态

投射作用——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使人们把自己具有的东西看成是别人也具有的——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3)信息本身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A.    信息的先后及性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当一种属性中性的合意的信息与先前建立的很合意信息联系在一起评估时,综合结果不增加,反而会减少。

获得资料的先后顺序也会影响印象形成:知道一个人的积极肯定的品质,会有助于以后获得更多积极品质,建立好印象。

B.    消极否定的信息对人造成的影响

对于积极肯定的信息和消极否定的信息,个体并不同样对待。相比较,个体更注重消极否定信息。一种消极否定的品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

(二)印象管理

1、印象管理是一个人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怎样才能给别人留一个好印象呢?”

2、印象管理策略

印象管理的理论假设是人类都有一种基本动机——都渴望被别人积极看待,避免被别人消极看待。

(1)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

——是指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自己的策略。

A、讨好技术——希望被别人喜欢。他包括意见遵从、热情相助、抬举他人。讨好技术应该说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不正当的手段。

B、自我宣传——希望被别人看做能力超强者。是一个主动地过程。

C、威慑——通过树立一种令人敬畏的形象来取得社会权利和影响力。最可能出现在上下级关系中。

D、恳求——利用自己的弱点来影响他人。两种途径:坦率展现不足-降低威信-形象易被接受。提高他人自我效能感-增加喜爱程度。

(2)保护性印象管理策略

——尽可能的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看待自己。

A、借口和辩解

借口和辩解在职责划分上有所不同:借口承认活动本身是错误的,但当事人否认他应该承担责任;辩解是当事人承诺对于活动的责任,但否认活动本身是错误的。

B、事先申明

C、自我设障——在结果的成败不确定时,个体在自己工作过程中自行设计障碍,从而为随后的结果提供一个外部的解释理由。

D、道歉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的区别: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印象管理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

四、社会认知的偏见(简答、大题)

(一)个人偏见

与个人的经验、价值观有关,但也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1)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叫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机制。陌生人。冷静、客观地对待第一印象,思想上具有改造甚至否定第一印象的准备非常重要。

      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叫近因效应。熟人

2)光环效应: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往往会对他的人格品质也倾向于给与肯定评价。也称晕轮效应(以偏概全)。“一俊遮百丑”。外表充满魅力,其他无关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

3)宽大作用(也称积极性偏见)认为个体在评估他人时具有一种特殊的宽大倾向,因为对他人作出积极肯定的估价是愉快的事。

4)投射效应——个体认知他人时把自己的特性归属到他人身上。推己及人。有些人总是从好的一面来解释别人,因为他本人就是一副菩萨心肠。而有些人则总是从恶意来判断他人的行为,即使是好事,他也会认为;这是“别有用心”,这是因为他本人猜疑心重。

(二)社会偏见

1、社会偏见就是社会刻板印象——对某一类事物产生的一种固定的看法。如对“南方人”、 “北方人”、“日本人” 的看法。

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考虑到刻板印象的影响。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居住在同一个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个种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刻板印象一般说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2、如何消除社会偏见

(1)接触假说——并不是所有的接触都可以达到消除偏见的目的。

奥尔波特指出,群体接触的方式要具有四个充分条件才能减少偏见.首先,核心部分是要在基于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建立合作性相互依赖关系;其次,群体间接触要建立在身份平等的基础上;再次,群体间接触必须是那些可以增加相互熟悉度的接触;最后,这种群体性接触还要有制度上的支持。

(2)再分类——重新划分我们和他们。将原来的圈内群体和圈外群体重新划分到更大、更广泛的类别中去。例“国共合作”

五、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重点)

(一)海德的理论

海德——归因思想的创始人

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力量即外部归因(情境归因)如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个体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个体本身即内部归因(个人倾向归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可以认为个体的任何行为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内外两方面原因共同的结果,但在每一特定的时刻,总有其中某一种原因起作用。

海德归因理论的核心在于:只有首先搞清楚其根本原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然后才能有效的控制个体的行为。

(二)维纳的理论

把形成个体行为的许多可能原因归入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的四个范畴之中。

对成功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             内在的   外在的 

?   稳定      能力       工作难度

?   不稳定     努力       运气

能力、努力、任务难易、运气是个体分析成败的主要因素。成就动机高的人将成功归于能力强、失败归为不努力;避免失败的人则将成功归于运气好、容易,失败归于无能。

(三)凯利的三度理论:

凯利从三个范围来进行归因:客观刺激物、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或条件。

他将外界信息分成三种不同的信息资料:

一致性信息:该行为与他人的行为是否一致;

一贯性信息:该行为与行为者在其它场合的行为表现是否一致;

区别性信息:行为者的行为在不同情况下对不同的人是否相同。

六、态度的定义(填空)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因素组成的、比较持久的的个人的内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的中介因素。即一种准备状态。

七、理解态度决定于价值

人们对于某个事物所具有的态度,取决于该事物对人们的意义大小,即事物所具有的价值大小。

同样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一张外国邮票对一般人并没有价值,就会有无视的态度,而对于集邮爱好者来说价值就很大,所以会很珍惜。

八、高成就者的态度典范(了解)

自我尊重、责任心、乐观主义、目标定向、富有想象力、警觉性、创造性、喜欢与他人交往、发展的倾向性、对压力的积极反应、信任、快乐、敢于冒险、现实性。记得看书哦

九、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判断题)(了解)

态度与行为:态度含有行为的倾向性。态度与行为关系比较复杂,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还受情境、认知因素,甚至是过去的经验行为的影响。记得看书哦

十、态度的形成过程包括:服从(顺从)阶段同化阶段内化阶段。(填空题)

十一、社会态度转变的策略(简答题)

(一)通过宣传说服改变态度

1、宣传说服的方式:如通过交流意见、参观访问、观看电影、电视等。

2、说服中的共同规律:

(1)      宣传说服要与情绪唤起相结合

一方面“好心情效应”

一方面可以通过唤起人们内心恐惧感或焦虑感等来达到目的。

(2)      宣传说服的两种途径:一是中心途径,二是外周途径(中心比外周更持久)

(3)      单面宣传和双面宣传

(4)      宣传说服中的“登门槛效应”——先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当被接收后再提出更大的要求,从而达到改变人们初始态度的目的。

(5)      宣传说服中的“门面效应”——如果对某个人提出一个很大而又被拒绝接受的要求,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得多。

(二)通过行为改变态度

(三)通过群体规范改变态度

十二、动机与活动效率(判断题)

0701         倒U型

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低或过高,均会造成活动效率下降。

十三、动机由需要所激发(了解)

需要    焦虑状态    动机     行动     目标     需要满足   新需要

 


十四、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选择题)

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活动能使人获得满足感,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与报酬,无需外力作用的推动。

影响内部动机的因素:奖励、自我控制与自我决定、外在动机的施加。

外部动机不是因为个体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产生的行为动力,而是由活动以外的刺激诱发出来的推动个体去行动的刺激。

十五、动机的分类

1、亲和动机——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2、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的动机。

十六、成就动机的培养(简单注意)

1、独立性的早期教育有利于成就动机的培养

  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该注意的问题

  A)家庭教养方式。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对其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他们的成就动机就越强。

  B)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的氛围有闪玩其成员成就动机的提高。

2、自我要求是成就动机培养的前提

十七、挫折的定义:

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十八、挫折后的行为表现——自我防卫(选择题)

1、积极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升华、增强努力、补偿、改变策略再作尝试

2、消极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攻击行为、固执行为、倒退、逆反、厌世情绪

3、妥协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自我安慰(酸葡萄、甜柠檬、合理化)、自我整饰、责任推诿、

第四编  群体社会心理学

一、相符行为

1、从众——是个体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2、众从——即群体中由于多数人受到少数人意见的影响而改变原来的态度、立场和信念,转而采取与少数人一致的行为。

3、服从——是指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别人的愿望而作出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而被迫发生的。

4、顺从——是指对他人的请求作出肯定的答复。

区别:

从内心是否愿意来看:众从和从众的改变都是既体现在行为上又体现在态度上的,即都是出于内心愿意而放弃

自己原有的意见。

服从与顺从虽然表现出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但内心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从是否受到强制来看:服从是在强大外界压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带有较大的强制性

                顺从行为是应人要求而产生的,要求或请求的发出者既不是权威者也不是权威机构,而是平等的或者低于接受者。没有什么强制性。

从发生者与接收者来看:从众是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众从是群体(大)与群体(小)或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服从是群体与个体或个体与个体的关系

顺从是个体与个体的关系

二、人际交往的定义

——在社会活动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的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三、人际交往的条件

1、交往双方运用的符号系统必须是双方共同理解的。

2、交往中信息传递尽量少受外界干扰

3、信息接收者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四、人际交往的起点——动机分析(简答题、选择题)

交往动机理论有

1、自我呈现论——是交往者通过自己的言行向他人呈现自我,即将较好的自我形象呈现给他人,以达到影响他人、控制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

2、社会交换论——人际交往也是讲究报酬与代价,除非双方得利,否则难以维持。人们总是尽可能地使报酬大于代价,所以人倾向于保持对自己有益的人际关系。

3、社会实在论——为了维护和发展某一群体,其个体通过人际交往参照他人标准,使自己的态度行动与他人保持一致,避免认知失调。

五、人际交往的工具(简答题、填空题)

1、人际交往的语言符号系统:口头言语、书面言语

2、人际交往的非语言符号系统:视-动符号系统(手势、面部表情、体态变化)、时-空组织系统

六、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

七、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简答题)

1、接近性——空间距离越小越容易成为知己

2、相似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英雄所见略同。(年龄、性别、个人社会背景、态度的相似)

3、互补——需要互补、社会角色互补、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如内向与外向

4、能力与特长——比较突出、与众不同。(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会增加他们的吸引力。)

5、仪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八、利他行为的定义

——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注意亲社会行为)

九、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一)助人者的因素

1、情绪——人们在心情好的时候更愿意帮助别人。

2、移情——设身处地的以别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心境的心理历程,从而产生利他行为。

3、其他个人因素

(1)性别——在尴尬的场合女性比男性助人行为少。

(2)年龄——6-12岁儿童随年龄增长利他行为有所增加。

原因:①随着生理年龄增长,明白利他是一种社会赞许行为;②儿童认知结构发生变化,自我中心减弱,开始为他人着想。

(二)受助者因素

1、受人喜欢的人

2、值得帮助的人

3、求助的人

(三)情境因素

1、他人的在场——旁观者人数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2、物理环境——天气和城市规模,对助人行为有影响。

3、时间压力 ——人们觉得自己太匆忙了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帮助他人。

4、社会文化因素——受到当地社会文化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的影响。

十、冷漠行为的定义

——是指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而需要得到自己的帮助时,却坐视不救、袖手旁观的态度。

十一、冷漠行为的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因为他人在场对人们的救助行为产生了抑制作用。

旁观者效应的作用:

1、观众——在他人在场时,旁观者更加小心的评估自己的行为,在对别人未知时,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处于尴尬的位置。

2、榜样——每个人都有模仿他人行事的倾向,这种倾向在紧急情况下更突出。

3、责任分散

十二、侵犯行为的定义

——有意伤害他人且不为社会所许可的身体行为或言语行为。

十三、侵犯行为的控制(论述题)

(一)宣泄

宣泄即能量的释放,一个人有了强烈的侵犯性情感,如果让他以某种方式把这种情感释放出来,就能达到消除其实际侵犯行为的目的。

阿伦森提出的三种释放侵犯性冲动的方法:

1、用体育活动来消耗侵犯性能量,如球类比赛、跑步、跳高、拳击等。

2、进行一些没有破坏性的、幻想的侵犯行为。如想象打一个人。

3、做一些直接的侵犯行为。如痛斥他人、伤害他人。

如松下电器公司的“精神健康室”,如果工人心请不悦或对某个管理者心存怨恨,就可以去重建平衡。里面有各种哈哈镜、几个象征经理、老板的橡皮塑像,旁边备有棍子。就可以使工人不至于把对管理者的不满转移到工作和人际关系上,而影响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二)惩罚

根据强化理论,对于侵犯行为的惩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侵犯行为,即“杀一儆百”

惩罚的有效性必须注意:

1、一般来说,惩罚要相对重些,使侵犯者感到痛苦与压力,以便吸取教训。

2、惩罚要及时,发现侵犯行为之后要尽早的进行惩罚。

3、惩罚必须具有针对性,惩罚量的大小与其严重程度要相对称。

运用要慎重,惩罚本身也是一种侵犯行为。人类可能由于害怕受到惩罚或报复而抑制他们的攻击性行为。虽然惩罚使人顺从,却很少使人内化,往往会减少直接攻击,而增加人们对他人进行含蓄的,非直接的和替代性攻击。

(三)移情

移情就是对他人感情的移入。移情能力与侵犯行为之间呈负相关。

移情能力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培养。

犯罪心理学家发现,让性暴力犯罪者观看他所侵犯的受害者痛苦反应的录像,可以有效地降低其重新犯罪的可能性。移情能力的培养是罪犯改造的重要步骤。

(四)置换

当一个人遭受挫折和烦恼,但由于某种原因又不能对挫折源进行直接还击时,个体就可能以另外的方式对另一目标表现出侵犯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置换攻击或替代性攻击。

如一个小孩想看电影,父亲不准去,他就会生气,但处于对父亲的地位和权威的认识,他又不能攻击父亲,于是他就会对别人发脾气,他可以发泄怒气的对象很多,如妈妈、兄弟姐妹及邻居的小朋友。

替代的基本规律是:替代者越像受挫源,个体对该对象的侵犯倾向就越强烈。然而替代者越像受挫源,个体就越感到对挫折源的焦虑,因此替代性侵犯大多倾向于更弱小和没有风险的对象。

(五)去个性化的避免

去个性化是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六)大众传媒的控制

(七)认知干预

让个体学会正确认识事件,帮助他们对侵犯线索进行良性归因。

十四、群体的定义

群体是个体的共同体,个体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就形成了群体。个体通过群体活动参加社会活动,成为社会成员。

十五、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思考如何对待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根据定员编制、章程或其他正式文件而建立。学校的班级、工厂的车间与生产班组、部队的组织等

非正式群体是在心理动机的方向一致——同情、观点相近、信念一致、承认权威、个别人的威望——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定员编制,没有条文规定,没有固定的形式。钓鱼打猎爱好者

以下群体凝聚力易出简答、大题(记得结合书)

十六、凝聚力的定义

群体的凝聚力乃是群体成员发生作用的所有力量汇合。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即为认同感、归属感、力量感。

十七、群体凝聚力产生的条件

1、目标整合

2、志趣相投

3、相互包容

4、互补

5、外界压力与威胁

十八、凝聚力的作用

1、群体的控制力增强

2、群体成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增强

十九、社会助长作用——许多人一起工作,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

社会惰化作用——若有许多人一起工作,往往会降低个人活动效率。

减少/避免社会惰化作用

◆ 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切;◆ 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能激发人们的卷入水平;◆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导;◆ 群体的团队精神,鼓励个人努力;◆ 个人相信:群体成员也象自己一样努力

二十、大众心理的连锁反应(大题)(要结合书)

(一)流行

1、定义:流行是指社会上许多人都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使这种生活方式在较短时期内到处可见,从而导致彼此之间连锁感染的现象。

2、特点:新奇性、爆发性、短时性、周期性、两极性、常态性

3、产生原因:

流行的社会因素:1)流行受社会文化所制约 2)流行依靠大众传播工具的宣传 3)流行要有经济基础

流行的心理因素:1)从众与模仿 2)求新欲望 3)自我防御与自我显示 4)流行的个别差异

(二)暗示

1、定义: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某种间接地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

(三)舆论

(四)流言

更多相关推荐: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19xx年美国社会学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2FH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3...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Aronson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

社会心理学重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第一节概述1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2麦孤独英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3最早提出了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20世纪3040年代用实证方法研究社...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回顾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回顾1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做出过关键的贡献它们是孕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母体219xx年社会学家罗斯心理学家麦独孤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复习总结

1社会心理学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2解读人们理解和解释社会环境的方式3社会情境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个体生存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和法律历史...

社会心理学部分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一社会思维1自我1自我的含义即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主我与客我詹姆斯镜我米德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罗杰斯2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一思辨期积累思想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二经验描绘期成型阶段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总结.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总结社会心理学1社会心理学2社会心理学3社会心理学4社会心理学5社会心理学6社会心理学7社会心理学8

社会心理学重点内容总结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一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区别p1p6简答或论述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情景的力量的科学尤其关注我们是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关于环...

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一)

119xx年美国社会学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2FH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3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

心理咨询师 社会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社会心理学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FH奥尔波特哥哥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和的学科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弟弟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倾向于心理...

社会心理学课程总结

社会心理学课程学习总结院系名称政治与历史系班级名称20xx级地理科学2班学号20xx050080姓名王辽我和他们因为是师范专业的缘故以前接触过心理学的相关课程那时候心理学给我的感觉是很枯燥的一本书上全部都是理论...

社会心理学知识总结(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