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 社会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4.29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 F.H.奥尔波特(哥哥)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和的学科”。

●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弟弟)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倾向于心理学的定义)。他人的影响包括:

1) 现实的影响;

2) 想像的影响;

3) 隐含的存在的影响(不包括“虚拟”影响,“宏观”的影响)。 ■除心理学外,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乃至哲学等都与社会心理学有密切关系

社会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和反应系统,社会行为是人对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

1) 个体的习得行为;

2) 亲社会行为;

3) 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

勒温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P, E)。

其中,

P——个体

E——。

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奖赏是给予喜欢的刺激,属于正强化,取消惩罚,以引发所希望的行为属于负强化。

● 价值中立原则

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 再社会化

关于再社会化,正确的说法是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2) 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 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家庭;

学校;

大众传播媒体;

参照群体。

社会化的分类

●(一)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

●(二)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而不是“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三)道德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包括:

1) 道德观念;

2) 道德情感;

3) 道德行为;

4) 道德判断。

(四)政治社会化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 社会角色的分类 (一)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按角色获得的方式可将角色分为:

1) 先赋角色;(父母)

2) 成就角色。(老师、心理咨询师)

(二)规定型角色和开放型角色

1) 规定型角色 (公务员、军人、警察、心理咨询师)

2) 开放型角色 (朋友)

(三)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

1) 功利型角色 (银行家、企业家、商人)

2) 表现型角色 (学者、教授、心理咨询师)

(四)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1) 自觉角色 (演员、心理咨询师)

2) 不自觉角色 (性别角色、足球流氓)

角色失调

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形式:

●角色冲突;

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

●角色失败。

(注:角色3要素用的都是中性词,角色失调4形式用的都是贬义词——郭勇)

自我的概念

● 关于自我,正确的说法是:

1) 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

2) 是个体对自已存在状态的认知

3) 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

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不含自我评价)。

● 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

●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

自我概念的功能

● 自我概念的功能主要有:

1)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2) 解释经验;

3) 决定期待。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年龄段要记住)

心理自我发展阶段大致从青春期到成年。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自尊的概念

● 自尊是个体对其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对其扮演的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自尊需要包括两方面:

1) 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

2) 对名誉、地位支配、赞赏的欲望。

詹姆斯(1890)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

意思是说,自尊取决于:

1) 成功;

2) 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不取决于“自信”)。

● 印象形成的效应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由于信息出现的顺序不同而影响印象形成的现象包括:

1) 首因效应;

2) 近因效应。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

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第一印象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 近因效应是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一般来说,近因效应容易出现在下列人之间:

1) 熟悉的人;

2) 亲密的人。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表明,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

(二)光环效应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可能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

(三)刻板印象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

1) 偏见;

2) 歧视。

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和印象控制。

● 中国人重视的他人是重要他人。

● 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可控性原因表明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

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

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较准确的预测。

● 影响归因的因素

影响归因的因素包括:

1) 社会视角;

2) 自我价值保护;

3) 观察位臵;

4) 时间因素。

亲和动机(教材中全部错用为“亲合”,是不规范用字)

● 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联系的心理倾向被称为。

● 亲和是人际吸引的较低层次(不是最低层次)

● 亲和的起源:亲和起源于。

影响亲和的因素

● 影响亲和的因素主要有:

1) 情境因素;

2) 情绪因素;

3) 出生顺序(与“智力”无关)。

1.情境因素

2.情绪因素

亲和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

1) 恐惧越强烈,越会增强亲和倾向;

2) 焦虑越强烈,越会减少(不是增强)亲和倾向。

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和倾向越高。

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亲和倾向较低。

3.出生顺序

出生顺序是影响亲和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高。

● 抱负水平

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称为抱负水平。

关于一个人的抱负水平,正确的说法是:

1) 个体的抱负水平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

2) 以往成败经验影响抱负水平;

3) 个体的抱负水平与实际成就是有差异的。

●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

1) 目标的吸引力;

2) 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

3) 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 侵犯的构成

■侵犯动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以使自己获得平衡和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

侵犯的构成包括如下因素:

1) 伤害行为;

2) 侵犯动机;

3) 社会评价(不包括“敌意”,不包括“侵犯体验”)。

● 侵犯的影响因素

侵犯的影响因素包括:

1)情绪唤起水平;

2)道德发展水平;

3)自我控制能力;

4)社会角色与群体;

5)大众传媒的影响。

●●专栏2-9] 去个性化和侵犯行为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状态会使个体的侵犯性增加。

●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利他行为中有一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其意思是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

有益于他人,需要或接受报酬的行为属于助人行为。

他人在场,会影响助人行为。一般情况下,在场人数越多,助人行为越少。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1)心境;2)内疚;3)人格。

3.利他技能

● 嫉妒 嫉妒是指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嫉妒情绪的特点包括:

1) 针对性;

2) 持续性;

3) 对抗性;

4) 普遍性。

● 羞耻与内疚

1.羞耻 羞耻是指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正确的说法是:

1) 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等,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

2) 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

3) 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并试图做出努力,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2.内疚 内疚是指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态度的概念

● 态度是指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一)态度的特点

态度的特点包括:

1) 内在性;

2) 稳定性;

3) 对象性

(没有“系统性”)。

●(二)态度的成分

态度的成分包括:

1) 认知成分;

2) 情感成分;

3) 行为倾向成分。

●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态度的模型。在态度的模型中,“C”是指,“B”是指行为倾向。A(Affection)情感;B(Behavior)行为;C(Cognition)认知。

一般地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三)态度的行为

(四)态度的价值观

正确的说法是:

1) 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的;

2) 价值观不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

● 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提出,人们在态度转变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

海德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可简称为P-O-X模型。P-个体;O-他人;X-另一对象。

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他人。

根据海德的平衡理论,P-O-X模型中:

1) 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2) 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不平衡状态。

(注:在P-O-X三角模型中,遵循正负数加减运算的规律,即相邻两边遵循“同号得正”(正正得正,负负得正),“异号得负”(正负得负)的规则,再同第三边用运用同样规则,最终结果得“+”号的为平衡状态;得“-”号的为不平衡状态。)

P-O为肯定时:强平衡,强不平衡

P-O为否定时:弱平衡,弱不平衡

态度测量

● 常用的态度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

行为反应测量是测谎仪的工作原理

● 沟通的功能

沟通的功能有:

1) 获取信息;

2) 情感分享;

3) 维持心理平衡;

4) 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

5) 协调群体行动,促进效率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人际沟通的分类

人际沟通的分类包括:

1)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2) 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3) 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4) 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5) 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

按信息流动方向,沟通可分为:

1) 平行沟通;

2) 上行沟通;

3) 下行沟通。

虚拟沟通的进程主要由沟通者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象来引导。

目光与面部表情

一般来说,最能准确反映人的内心状况的体语形式是目光。(目光难以做到随意控制) ●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

除了目光接触外,面部表情也是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

身体运动和触摸

●人在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人际距离

霍尔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表明,公众距离为12英尺~25英尺。

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属于个人距离。美国学者霍尔提出●四种人际距离。

1)公众距离

2)社交距离

3)个人距离

4)亲密距离

记忆口诀:四种人际距离“公交人亲”

社交距离(4~12英尺或1.22~3.66米)。

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的联系。

人际关系的特点有:

1) 直接性;

2) 情感性;

3) 个体性(没有“功利性”,也不包括“角色性”)。

人际关系特点:“体直情”

系统性不是人际关系的特点。

● 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程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可以分为如下水平:

1) 情趣爱好方面;

2) 态度;

3) 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

4) 隐私方面。

记忆口诀:自暴程度的四个水平:“情态自私”

*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1)相互性原则;

2)交换性原则

2)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4)平等性原则等(不包括“独立性”原则)。

强化原则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

记忆口诀: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相互交换自保平等”

1.相互性原则

2.交换性原则

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是指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已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

3.自我价者保护原则

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4.平等原则

人际吸引的概念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和、喜欢和爱情。

喜欢是中等程度的人际吸引。人际吸引的最强烈的形式是爱情。

●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一)熟悉与邻近

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二)相似性

(三)互补 (相似的特殊形式)

在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中,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

互补对于人际吸引是重要的,互补的形式主要有:

1) 需要的互补;

2) 社会角色的互补;

3) 人格特征的互补(没有“情感的互补”)。

(四)外貌

(五)才能

(六)人格品质

记忆口诀: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近似互补才貌品”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

叫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

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更为低下的现象,称为社会抑制。

社会促进的效应有:

1) 结伴效应;(社会比较压力)

2) 观众效应。

在有人陪同的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的效率,这是结伴效应。

模仿的意义

● 模仿的意义主要包括:

1) 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2) 模仿是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

3) 模仿可以促进群体形成。

● 塔尔德的《模仿律》 塔尔德最早研究模仿,并提出模仿律。

塔尔德的模仿律包括:

1) 下降律;(社会下层模仿上层)

2) 几何级数律;(时尚、谣言)

3) 先内后外律 (本土优于外域)

(没有“上升律”)。——塔尔德模仿3定律

1. 下降律:电视广告中经常请大明星做主角,根据塔尔德的《模仿律》这可能是应用了。

2.几何级数率

3.先内后外律

塔尔德在《模仿律》中指出,“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这被称为先内后外律。

● 爱情的概念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又浪漫色彩的高级感情。 关于爱情,幼儿也有爱情体验是不正确的说法。

爱情与喜欢

● 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主要在:

1)亲密;

2)依恋;

3)利他(不包含服从)

记忆口诀:爱情与喜欢的区别: “亲依利”

双方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觉得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爱情的特点。

婚姻的概念

●婚姻的动机有:

1)经济;

2)繁衍;

3)爱情。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第二篇: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知识点(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概述

一、1.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像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2.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社会心理学之父---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其中,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二、1.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⑴哲学思辨⑵经验描述⑶实证分析。对应的,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2.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3.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其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这一时期,有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⑴达尔文的进化论⑵德国的民族心理学⑶法国的群众心理学⑷英国的本能心理学⑸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4.实证分析阶段始自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5.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要遵循价值中立原则,但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一、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二、1.社会化的基本条件:⑴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⑵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2.个体社会化的载体:⑴家庭⑵学校⑶大众传播媒介⑷参照群体。

3.社会化的分类:⑴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⑵性别角色社会化。“性”是个生物学概念;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是心理学概念;性别角色表示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是个社会学概念。

三、社会角色的分类:

1.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2.规定角色和开放型角色;

3.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工人、农民是功利型角色,教师、咨询师是表现型角色);

4.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1

四、角色失败,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五、1.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

2.自我的概念: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镜我,是由他人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的行为及价格有更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积极的自我暗示)。

3.自我概念的功能:⑴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⑵解释经验⑶决定期待。

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阶段:⑴生理自我(始于出生8个月左右,3岁左右基本成熟)⑵社会自我(大致从3岁到13、14岁)⑶心理自我(这阶段需时10年左右,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

六、1.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是一种高级需要。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

2.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

3.影响自尊的因素:⑴家庭中亲子关系⑵行为表现的反馈⑶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⑷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一、1.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2.印象形成的效应:⑴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熟人之间,易出现近因效应;生人之间,易出现首因效应)⑵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⑶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3.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之三四:⑶加权平均模式⑷中心品质模式:真诚、热情是积极的中心品质,虚伪、冷酷是消极的中心品质。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4.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5.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其常见策略有:⑴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⑵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⑶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⑷投人所好。

二、1.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行为原因的分类:⑴内因与外因⑵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⑶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3.控制点理论: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外控者,消极的。

4.个体归因时往往遵循的主要原因:⑴不变性原则⑵折扣原则⑶协变原则。

三、1.凯利归因理论也称三维理论,考虑三种信息:⑴特异性信息⑵共同性信息⑶一致性信息。

2.玛莉为什么对小丑笑?

高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刺激客体(三高,外归因)

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行为主体(两低一高,内归因)

高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情境

2

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一、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二、1.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2.亲合起源于依恋。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的影响。

3.亲合的作用:⑴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⑵获得信息⑶减轻心理压力⑷避免窘境。

4.影响亲合的因素:⑴情境⑵情绪⑶出生顺序。

三、1.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2.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⑴目标的吸引力⑵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⑶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四、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五、1.侵犯的构成: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

2.挫折-侵犯学说要点:⑴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例关系⑵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呈正比例关系⑶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3.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4.侵犯的影响因素:⑴情绪唤起水平⑵道德发展水平⑶自我控制能力⑷社会角色与群体(如果社会对一种社会角色较为容忍,那么拥有这种社会角色的个体的侵犯性就会明显增加。在群体活动时,个体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⑸大众传媒的影响。

5.去个性化和侵犯行为:呈正相关。⑴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⑵群体活动是去个性化最常见的情境⑶大量研究表明,侵犯与去个性化有密切的联系。在去个性化状态下,人群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目标,并且攻击的强度远超寻常而不能停止。

六、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⑴自然环境⑵社会情境(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影响,因会导致去个性化,责任分散)⑶时间压力⑷利他的对象的特点。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⑴心境⑵内疚⑶人格。

3.利他技能。

七、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1.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的第三大危害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

2.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嫉妒情绪具有如下特点:⑴针对性⑵持续性⑶对抗性⑷普遍性。

3.羞耻与内疚。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 3

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体验。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和一种重要方式;而过多或过少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都对个体发展不利。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像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第五节态度

一、1.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2.态度的特点:⑴内在性⑵对象性⑶稳定性。

3.态度的成分:认知C、情感A、行为倾向B(不是行为,而是倾向)。因而有人把态度的三种成分说称为态度的ABC模型。

4.态度的属性:⑴方向⑵强度⑶深度⑷向中度。

5.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⑴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威信、立场、说服的意图、说服者的吸引力)⑵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信息差异、畏惧、信息的倾向性、信息提供方式)⑶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人格、个体的心理倾向)⑷情境(预先警告、分心、重复倒U)。

二、态度平衡理论之一------海德的平衡理论:

1.海德提出了一个P-O-X三角模型说明他的观点。P-个体,O-他人,X-另一个对象。

2.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P-O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而P-O联系为否定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

3.三个关系相乘,结果为“负”,则不平衡;结果为“正”,则平衡。

三、1.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倾向。

2.目前无法直接测量,常用的间接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

3.行为反应测量法是测谎仪的工作原理。

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

一、1.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2.沟通的功能:⑴是获取信息的手段⑵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⑶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⑷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⑸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3.现实沟通:是沟通双方牟对方的身份和角色都有比较清楚的把握的沟通,面对面沟通是最普遍的现实沟通形式(电话等到媒体沟通有时也是现实沟通)。

4.虚拟沟通: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一种沟通方式。

5.虚拟沟通与网络成瘾:网络成瘾是过度利用网络,对网络形成高度的心理依赖的现象。网络成瘾会使个体角色混乱,人格扭曲,道德感弱化,学习工作受到极大影响。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秩序和公众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害。

二、1.体语即身体语言。是非语词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装饰、 4

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等。

2.体语沟通就是通过身体语言实现的沟通。

3.目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最有效地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

4.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

5.人际距离是沟通与交往时,个体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⑴公众距离(12-25英尺,3.5-7.5米)⑵社交距离(4-12英尺,1.2-3.5米。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距离属社交距离)⑶个人距离(1.5-4英尺,0.45-1.2米)⑷亲密距离(0-18英寸,0-0.5米)。

三、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其特点是:⑴个体性⑵直接性⑶情感性。

2.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自我暴露就是自我开放,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其广度与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3.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⑴相互性原则⑵交换性原则⑶自我价值保护原则⑷平等原则。

4.心理学家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夫妻、亲密朋友之间等关键的人际关系的融洽,才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幸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5.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⑴熟悉与邻近⑵相似性⑶互补⑷外貌⑸才能⑹人格品质(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第七节社会影响

一、1.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2.从众的功能:⑴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⑵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

3.从众的类型:⑴真从众⑵权宜从众⑶反从众。

4.从众行为的原因:⑴寻求行为参照⑵对偏离的恐惧⑶群体凝聚力。

5.影响从众的因素:⑴群体因素(规模临界值大致在3-4人)⑵个体人格因素⑶情境的明确性。

二、1.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他人在场有实际在场、想像在场、隐含在场。

2.优势反应是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

3.社会惰化也称社会逍遥,“磨洋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原因:个体在群体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 三、1.模仿是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相似诉现象。

5

2.模仿的意义:⑴模仿是学习的基础⑵适应作用⑶促进群体形成。

3.塔尔德的《模仿律》:⑴下降律⑵几何级数律⑶先内后外律。

四、1.暗示指在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暗示者的方式去活动。

2.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⑴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影响⑵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则暗示效果明显;被暗示者年龄、性别与暗示效果也有关系;⑶被暗示者所处情境是暗示作用的客观环境。个体处于困难情境又缺乏支持时,往往容易受暗示。

3.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其特点是:⑴双向式⑵爆发性⑶接受的迅速性。

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

一、1.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爱情是一种社会现象)。

2.爱情与喜欢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情感,其区别主要在三个方面:⑴依恋⑵利他⑶亲密(性)。

3.激情爱的理论:哈特菲尔德认为激情爱的裨是个体的紧唤起的状态被贴上了“爱情”的标签。爱情是生理唤起和心病理标签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沙赫特的“情绪二因素理论”,情绪=生理唤起×认知标签。

4.爱情和浪漫能持续多久?5年。(P173专栏2—18)

二、1.婚姻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

2.婚姻的动机一般来说有三种:经济、繁衍和爱情。(现代社会,爱情第一、繁衍其次、经济第三)。 6

更多相关推荐: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19xx年美国社会学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2FH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科学3...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编总论一本编小点11894年法国社会学家史摩尔和温辛特合编了第一本社会学教科书其中第五章专门论述有关社会心理学的内容2社会期许偏差即个体有获得赞赏和接受的需要并且相信采取文化上可接受和赞许的行为能够满足这种...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Aronson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

社会心理学重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第一节概述1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2麦孤独英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3最早提出了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20世纪3040年代用实证方法研究社...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回顾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回顾1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做出过关键的贡献它们是孕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母体219xx年社会学家罗斯心理学家麦独孤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复习总结

1社会心理学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2解读人们理解和解释社会环境的方式3社会情境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个体生存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和法律历史...

社会心理学部分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一社会思维1自我1自我的含义即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主我与客我詹姆斯镜我米德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罗杰斯2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

20xx年心理学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汇总(6)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强的考研辅导机构考研就找凯程考研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20xx年心理学考研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汇总6一记忆概述1记忆的含义记忆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2记忆的过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

社会心理学课程总结

社会心理学课程学习总结院系名称政治与历史系班级名称20xx级地理科学2班学号20xx050080姓名王辽我和他们因为是师范专业的缘故以前接触过心理学的相关课程那时候心理学给我的感觉是很枯燥的一本书上全部都是理论...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 知识点

第七章社会态度第一节社会态度概念一社会态度的概念态度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态度的三个构成要素认知情感意向在态度中认知是指人的一定的价值观念意向是指人的行为的准...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一概述二社会化与自我三社会知觉与归因四社会动机与社会情绪五态度六沟通与人际关系七社会影响八爱情婚姻与家庭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科学Myers20xx主要研究人们的思想感情...

学前心理学选择题知识汇总

选择题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绪论儿童期018岁广义的学前期06岁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观察法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实验法对学前儿童进行实验就是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

社会心理学知识总结(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