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实验总结

时间:2024.4.7

课程改革实验总结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条件和机遇。作为全省首批进入实验的学校,在短短一年多的实验中,我校在区教育局、镇中心学校的领导下,从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学习,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新的评价方式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初步有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抓学习促观念的转变,全员进行新课程培训,深刻领会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保证课改实验在正确思想指导新进行,确定我校新课程实验的基本思路。

观念是行为的指南,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课程改革,离不开现代教育观念的支撑,离不开教师对新课程相关内容的深刻反思和全新的理解。因此,更新教师的观念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而落实这一前提的基础是认真学习,在教师头脑中初步建立课改的基本理念。 我校采用的学习方式是:学校组织集中学,内容是关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文件,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相关的政策措施等;教研组边学边讨论,内容是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深入了解各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实施建议等;教师个人边学习边反思,主要内容是各科《课程标准》,准确的把握其内涵,领会其

精神实质,明确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反思我们教学中的成败,确定课堂改革的基本思路。另外,我校还定期召开课题组教师的研讨会、座谈会,及时交流心得体会;通过学习讨论,实验组教师的观念得到了较大的转变,对新课程的理念也有了较为全面、深刻的理解。同时,我校还组织教师观摩了体现课程标准理念的各类教学观摩研究活动,参加了济南、烟台、淄川、桓台、平邑等地市组织的语文、数学观摩会,倾听了崔峦,郑国民等新教材编写者的报告,了解了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教材的使用方法,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师操作新教材的能力。领会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结合小学教学的现状,我校确定了课程实验的基本思路: 一是"全",全面落实课改要求,开足实验课程,配齐实验教师;二是"实",深刻领会课改的精神实质,从当前小学教育的实际出发,扎实进行教学的研究,处理好继承和批判的关系,构建实而活的课堂教学过程;三是"新",体现新的学生观,创设自由、民主、和谐的新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切实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探究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过程,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路,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

进行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我校课改实验组根据新教材的特点,主要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认

真钻研教材,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做好铺垫;二是切实落实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路。把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教师间加强合作,发挥各自长处,共同探究,互相交流作为课改实验的主要内容。在校长的带领下,集体研究教材,设计教学,组内10人轮流执教研究课,及时展开讨论交流。自我评价,展示教学设计意图,反思成败得失;组内教师互评,各抒己见,发表看法,提出建设性意见;最后,由校长作总结归纳,把实践经验及教训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更好地指导课程改革。我校先后上了语文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的实验研究课16节,并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形成了"课前搜集资料--课中充分参与--课后拓展延伸"的自主参与式学习过程。我们将第一课时教学基本流程概括为:"进入学习情境--熟读课文,识字--理解课文--作业建议";将第二课时教学基本流程总结为:"回读课文,识字--理解、识记生字--指导生字书写"。这样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自主学习品质。数学进行了学生实践性的课程的研究,共上研究课6节,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出"问题情境---主动探究---归纳概括 ---巩固提高---实践运用"的基本教学过程。艺术课主要进行学生对作品的体验和感悟,改革重学科知识传授、轻学生欣赏、品评的能力的做法。

三、把课改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用课题研究促课改的推进,把课改作为课题研究的实践形式,二者互相促进,有利于课改发展。

实施新课程,不懂教育科研的教师常常只是个"教书匠",不能成为时代需要的研究型教师,更不能成为教育家。根据小学教师的教育水平和研究能力,我们认为,不妨把小学教师高科研特别是进行课题研究的目的定位放的低一些,定位于这样两方面:一是通过学习,促进对有关教育现象和问题的深入思考;二是通过实践,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说,学习和思考对新课程实验对有积极的意义。我校的《探导式教学》〉以成为区教科所的立项课题。新课程实验的教师,大多数是各学科课题组的成员,把课题实验和新课程的实验结合起来,是我校进行课改实验的一个新的尝试。从目前情况看,二者确实互相促进。教学和实验融为一体,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把课题的研究融入课改之中,激发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教师对教学中问题进行思考,实效性非常明显。我校教师聂晓文、王谦、李辉多次在区课改研讨会上出示公开课。 另外,我校重视了教师的备课研究,以年级组为单位,先研讨,后写教案,上完课再进行反思,效果十分明显。

四、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积极探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形成性评价直接指向正在进行的教育

活动的过程,对过程进行评价暗示着还有改进的时间和机会。新课程评价要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改进和自我学习的作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在教学中,我校坚持"三个角度入手,多种形式评价,以激励促发展" 。新课程以人的发展为本,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自然也要多角度的进行评价。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切入,综合考虑,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注意了三个结合: 1 、口头--书面评价相结合。 口头评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针对性强,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可以达到"以情动情"的效果。形成性评价应以口头评价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记录。书面评价,我们除了记录学生的长历程中的典型事例外,还经常在学生的作业本后写上一些激励性的评语,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 、文字--图案评价结合。针对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征,我们还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图案,图文结合进行评价。作业后的一面小红旗往往会使学生兴奋一周,课本上的一颗红五星也能让孩子激动好几天。研究表明:学生心理处于兴奋状态,潜能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学习效率也会更高。可见,一个个小小的图案,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3 、自我--他人评价结合。我们坚持"日常--阶段评价结合"、"定性--定量评价结合"。除了随堂即时评价外,还改革了学期的终结性评价,从知识和能力、学习方法和过程、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学生的评价手册,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反思: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因此,学生的评价体系不应该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应该是激发前进的"泵"。教师真诚的、富有激励性的语言便是动力之源。皮格马利翁效应启示我们,教师积极的期望会唤醒学生积极的心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抱以积极的期望,学生成功的机率会大大提高。"好学生是评价出来的。"以激励性语言为基调,加强感情"投入",唤起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是发挥评价发展功能的前提。

五、扎实实地进行实践探究,及时反思总结,积累经验,推进课程改革的发展。

实践是我们发现真理的源泉,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我们的认识是否正确。学习了新课程的相关资料,有了理论知识的支持;经过研究探讨,对教学过程达成共识后,我校实验组教师积极进行实践,执教了21节研究课。 撰写了研究论文和教学设计共17篇,涌现出了一大批以王谦、聂晓文、贾亮、李辉为代表的区级优秀骨干教师。

五、试验中面临的几个问题

1、大班授课对课改实验影响较大,如何解决班大与课程实验的矛盾。 2、课程实验提倡的新理念与目前社会的现实的矛盾,使学校处于一种两难之中,如何摆正这一关系。 3、综合实践活

动课缺少必要的资料和理念的支持,开设这一课程难度不小,像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而且有不同年级)怎么来上,校本课程怎样开发,值得研究。 4、目前的培训缺乏针对性,如何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从操作层面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总之,在一年多的试验中,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但是我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由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马尚中心小学一定会取得课程改革的新成绩。


第二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阶段性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阶 段 性 总 结

白泡子乡中学

二OO二年十二月十三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阶段性总结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依据《黑龙江省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广工作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密山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体方案》的精神,加快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落实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的各项任务,即:通过学科课程改革实验,验证学科课程标准是否适应义务教育的要求,积极探索如何运用新课程标准指导教育教学问题;通过新教材的作用,验证新教材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构建一个具有教师个性特色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探索如何在学科课程教学中建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探索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完成上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各项任务,现将我校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作以总结。

一、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以《密山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在我校迅速开展转变教育思想大讨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更新教育观念,是实验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才能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一切先进的教育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育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同旧教育观念的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在教师的思想意识中还没完全摆脱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而在应试教育观念尚未获得根本转变的情况下,学校所实施的教育改革也因此变得缺乏成效或事倍功半,为

此,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组织教师学习和培训,开展反思与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抓住机遇,来一次教育观念的“启蒙运动”。把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的行为方式发生转变,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状,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丰富多彩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使用新教材的感受

通过近一阶段对新教材的使用与旧教材比较,总体上认为这套教材较好,具体特点如下。

1、教材图文并茂,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合理

在文字编排,插图等方面合理。适合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标题新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说,北师大出版的数学教材,其中有这样的标题:《数怎么不够用了》,实际本节课引入负数的概念。

2、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记忆内容不多,动手操作的较多。

3、教材的内容有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给教师和学生留有一定时间和空间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潜能,有助于形成积极主动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有助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

高,总之,对新教材使用时间不长,对新教材的整体感悟不是很深,有待于在今后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探索。

三、构建适应新课程和教学模式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不断深入,为适应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过程,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育理念目的。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态与价值观,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的需求,关注学生发展中的富有个性的学习。通过市进修学校的培训后,及观摩课,在教师课堂教学实践尝试几种教学模式,但不成熟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语文学科:尝试“导、读、悟、赏、练”教学模式;历史学科:“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具体操作如下:1、展示问题;2、分组讨论;3、点拔示范;4、范例迁移;5、反馈小结。数学学科:采用“合作-探索”教学模式,即“过程”与“结果”、“合作与自主”、“情境”与“创新”在这一模式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发挥其主体的能动性,同学之间的互助精神得到大力发扬,学生群体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进一步开发,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发展了个性品质。

四、增加投入,保障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扶持此项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千方百计地外派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其中,体育高级教师李运龙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在佳木斯培训;英语教师卢明星到哈尔滨参加培训,及时为他们解决旅差费。去参加市进修学校举办的培训及观摩课人数累计80人。宁可在其他方面少投入或不投入,也要在教师培训等活动多投入。在开学期,为了迎接鸡西市教育学院体育教研室孙德化主任来我校检查指导体育工作及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需要,就地取材,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自制体育器材和教具,如:旱地冰球拍、玉米小垫子、铁环、多人二足练习板、高跷、旱地龙舟、升

降扣篮架等,累计资金叁仟余元。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提供物质保证。

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1、加强领导,制定计划,完善各种制度

根据《密山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精神成立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及实验指导小组,制定我校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及学科实验方案、计划、教研组活动计划,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任务与目标。行之有效、扎扎实实开展教研工作。

2、加强学习,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提供理论依据

开学初,我校利用每周五下午时间集中学习,进行专题理论讲座和平时自学,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教学方法的亲探》、《新教材研究》、《走进新课程》等,不断充实教师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

3、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新学期伊始教务处组织全教师观看新课程课堂教学实录光盘。制定学校及教研组教研活动计划,采取以骨干教师带动策略,人人参与,全面开展,每位实验教师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确定研究专题,努力探索具有教师个性特色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方式。开学以来,校级公开课四节、校极汇报课三节、教研组研讨课十节、让“自助餐”走进体育与健康课受到鸡西市教育学院体育教研室主任孙德化及市进修学校体育教研员白元光的高度评价。学校组织一次实验教师说课标、说教学设计竞赛。

六、宣传课程改革取得社会和家长的支持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不仅仅是学校、教师、学生的行为,同时也是政府、社会、家长的行为。需要政府、社会、家长的支持。学校把上级课改会议精神及时向当地政府进行汇报。召开家长座谈会,利用问卷形式进行沟通,家长对课程改革工作给予支持。

七、改革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方式

1、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是教师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挥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的评价体系,克服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因疑,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的“学”的价值,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促进学”。具体评价内容为:1、教学目标设计关注学生发展;2、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3、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自主发展;4、教学效果检验发展。根据以上内容制定《白泡子乡中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标准》。

2、教师评价

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及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评价不再是简单地判定谁是优秀的教师,谁合格或达标,而是和教师一起分析自己工作中成就、不足,提出改进计划,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具体评价内容:1、职业道德;2、学科知识;3、教学能力;4、文化素养;5、参与共事能力;6、反省与计划性。

3、学生评价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本次课程改革学生评价工作的基础,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考试仍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

应注意根据教育的目的、性质和对象,可选择不同的考试方法,注意将形式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惧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和同伴的观摩与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成绩与作品集,其他有关说明学生进步的证据。在学科学习中的学习中的学习过程的参与表现,如课前能预习,课上注意听讲,有集体观念,乐于与他人使用,主动帮助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课下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能按时完成作业等内容,使评价起到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八、建立新型教学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涫围绕教转。教学关系表现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这样的“双连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谈不上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人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合作交流,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在课堂中,表现为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九、存在问题与不足

1、实验设备、条件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师资水平亟待提高。

2、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束缚和影响,教育观念有待于进一步转变,单一的考试评价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3、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难度很大,尽管我校做了很大努力,但开发的几个学科还不够完善。

总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进程中,学校的办学思想有一定的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一定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一定的改善,在今后的工作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为推进密山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而努力。

白泡子乡中学

20xx年12月13日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

海南华侨中学高二历史备课组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已进入第二个学年,在这个学年中我备课组认真执行学校教研室各项实验方案,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讨,去解决。现就我备课组的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

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在我校实施已经近一年了,一年来,我校按照《诸暨市课程改革示范学校工作意见》精神,扎实有效地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实验。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一、课改实验工作回顾(一)统一认识,树立课…

长清文昌中心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

长清区文昌中心小学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20xx年x月,课改在我校正式启动,半年来,领导重视,专家指导,实验教师积极探索,整合了三方面的力量,为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切实的保…

公地学校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报告

公地学校新课程实验总结报告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积极制定了《新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我校在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直接领导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学校教育实际出发,调动各方力量,全面开展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协作式课程实验,积极营造有利的课改氛围,整个实验的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总结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跟上时代改革的步伐我校从20xx年秋季开始在一年级进行了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因此我们紧紧抓住这个契机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有效措施指导并...

实验中学实施新课改工作总结

实验中学实施新课改工作总结推行新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是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一大方向上半年陈校长多次带领教师到广丰新实中学瑞昌一中铅山一中学习本学期龙南实验中学开始尝试推行新课改教学模式一学期来我校师生一起经历一个...

独李镇中学课堂改革实验总结(1)

独李镇中学248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三原县独李镇中学20xx年9月按照县教育局的安排和学校实际工作的需要我们在反复研讨了国内诸多名校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我校提出了实施讲练结合四环八步课堂教...

济南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报告

济南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报告强化研究有效实施扎实推进济南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济南市教学研究室随着20xx年新课改高考的结束新课改工作已经走过了整整三年三年多来我们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发扬科学求实的精神深入...

济南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报告

济南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报告强化研究有效实施扎实推进济南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济南市教学研究室随着20xx年新课改高考的结束新课改工作已经走过了整整三年三年多来我们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发扬科学求实的精神深入...

济南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报告

济南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报告强化研究有效实施扎实推进济南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济南市教学研究室随着20xx年新课改高考的结束新课改工作已经走过了整整三年三年多来我们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发扬科学求实的精神深入...

八年级济南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报告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济南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报告强化研究有效实施扎...

新课程改革实验总结(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