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

时间:2024.5.8

产业转型升级的“韩国经验”

自二次世界大战至今,韩国政府根据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把握机遇。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政策。适时而稳健地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转换升级,在短短的几十年里,韩国创造出了辉煌的产业发展业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船舶、汽车、电子和半导体制造业大国之一。

一、韩国产业升级的历程

战后至今。韩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历程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19xx年以前的进口替代阶段。19xx年以前,由于战争的破坏,使得韩国经济处于萧条状态,面对缺少资源和资本技术实力的形势,韩国实施了进口替代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的着重点是保护和促进消费品工业的发展,以满足内部消费需求,稳定经济和社会,这一政策对当时经济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1962~19xx年的出口导向阶段。由于重视进口替代而忽视了出口带动作用,大量的进口导致韩国国际收支逆差巨大,对海外进口的依赖性明显。为缓解这种不均衡局面,增强韩国经济的良性发展能力,韩国产业政策导向开始从“进口替代”逐步转向“出口导向”。从1962~19xx年,韩国积极从国外引进技术,优先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韩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出口贸易的政策和支持出口的金融机制,设立了一系列促进出口的机构。19xx年4月,在加入关贸总协定(GATT)初期,韩国政府充分利用国内的廉价劳动力和纺织工业的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使轻纺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出口的主力,为韩国的资本和技术积累创造了条件。

(3)1972~19xx年的重化工产业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韩国产业政策转向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其战略是促进中间材料与生产资料的进口替代,并促进资金密集工业的发展。如造船、钢铁、汽车、有色金属与石油化工等。这些工业被称为战略工业,国家给予了各种奖励措施,主要的政策有:一是由建立国家投资基金,以优惠利率提供大型投资所需的资金:二是为这些“新生产业”提供保护措施,直到它们在国际上拥有竞争能力为止;三是允许某些工业进行垄断性生产以克服小规模的国内市场问题。

(4)1980~19xx年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80年代以后。随着新的科技革命在世界兴起,韩国政府将“贸易立国”、“重化工业立国”战略向“科技立国”战略转变,目标是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向机械电子等技术密集型高技术产业转变。在对纺织、水泥、石化、钢铁、家电、汽车、造船等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增加创新出口优势的基础上。瞄准精密化学、精密仪器、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并给予重点关注和扶持。确定了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为战略发展重点,使韩国产业结构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5)90年代后的产业结构高技术化阶段。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对产业政策进行了反省,对“金融、企业、劳动力市场、公共部门”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并顺应世界信息化浪潮,确立了产业结构高技术化的发展方向,重点抓住以大集团企业为中心的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与此同时,还着重抓了中小企业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在资金、税收、用地、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帮助,并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大

大增强了韩国产业的技术含量,使产业结构得以进一步提升。第一、二、三产业在GNP中所占的比重由19xx年的8:46.1:45.9上升到20xx年的4:34.7:61.3,极大地提高了韩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21世纪,面对新的发展时期和竞争时期。韩国产业又面临一个新的转型要求。实现新的产业换代和升级。为此。韩国推出了一系列的振兴计划,对21世纪初产业结构做了以下调整:第一。对韩国仍具有优势的产业(如纺织、水泥、石化、钢铁、家电、汽车、造船等),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产品精深加工和多样化,提高国产化率和附加价值。第二,对韩国尚处于引进或吸收改良阶段的产业(如精密化学、精密机械、计算机、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重点扶持。使之成为21世纪初最大的出口产业。第三,将韩国处于萌芽阶段的新型产业(如信息通讯业、环境保护产业和生物工程等)做为积极发展的未来产业。韩国将在有选择、有步骤地开发其若干技术的同时,积极引进和消化尖端技术,从而为最终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奠定基础。

二、韩国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做法

1,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韩国建立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80年代以前。韩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家指导性计划干预,其产业政策直接由政府部门做出并执行,而且有明确的国家计划和优惠政策。80年代后,韩国才放弃了国家的直接干预,通过法律来确定产业政策。可以说,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政府在产业政策、技术创新政策、产业集群政策等方面的推动密不可分。

2,推行企业集团化战略。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目标,20世纪70年代起,韩国政府采取各种财政、信贷、贸易等优惠措施,扶持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减少了资本的分散性和不节约性,提高了资本集中度。大型企业集团的迅速成长,使韩国产品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促进了出口,带动了各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促进了韩国经济的增长。这种政府主导推行的大企业集团化战略,适合于韩国在比较薄弱的工业基础上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发挥规模优势,增强国家竞争力。

3,优先发展“战略产业”。在20世纪60年代。韩国经济起飞阶段,实行的是“重工轻农、重出口轻内需”的倾斜产业政策:在1972~19xx年之间,韩国的产业政策倾向于重工业,确定了钢铁、纤维、汽车等十大战略产业,保证了产业结构从轻纺工业向重工业的顺利过渡: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韩国才提出发展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进入21世纪,又把信息技术产业作为韩国的重点发展产业,并出台了“促进信息化基本计划”、“网络韩国21世纪”等一系列措施。目前,半导体、液晶显示器、移动通信终端机已成为韩国的主力出口商品。韩国还计划在今后5年集中投资开发第四代移动通信、信息保护系统等核心技术,促使信息技术产业继续成为拉动韩国经济、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动力。纵观韩国产业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韩国政府在特定阶段采取的都是有选择、有重点的产业政策。 4,实行推动产业技术升级的财税政策。一是注重支持技术创新的政策立法。19xx年,韩国政府制定《科学技术振兴法》,强化税收在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9xx年,政府颁布了《新技术产业

化投资税金扣除制度》。这是韩国政府为扶持重点产业而制定的一部直接税收鼓励法。19xx年和19xx年,韩国分别制定了《科研设备投资税金扣除制度》和《技术转让减免所得税

制度》。19xx年,为简化税制,韩国实行“关键部门的特别税收待遇”。重点部门有权在免税期、特别折旧、投资税收抵免三者中选择一项,以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二是鼓励技术开发创新。韩国19xx年颁布了《技术研究开发促进法》,并经19xx年和19xx年两次修改完善。该法提出了免征年度研究开发非资本性开发的税金、减轻研究开发设备的进口税、免征企业研究机构不动产土地税、减轻投资税收,开发费用税收扣除与研究试验设备加速折旧,新技术开发的流转税与所得税减免,设立企业技术研究开发预备金制度等优惠措施,鼓励技术开发和创新。三是鼓励科技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对技术转让所得税及市场开发,包括申请专利或实用新型的本国人转让或出租该技术的所得、转让自我开发的技术工艺所得、处于市场开发适应期的技术转让产品等,根据《租税特例限制法》实行减免制度。同时,对国内的新技术产业化投资,在投资当年纳税年度中,实行税收抵扣等优惠:对技术集约型企业的发展包括由科技部认定的新技术和通过招标确定的国内需要的技术项目给予税收优惠。 5,注重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韩国政府注重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纤维纺织行业曾经是韩国的战略产业之一,但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由于受到中国等亚洲国家产品的激烈竞争。韩国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开始下降,韩国不少纤维类制品企业纷纷向低生产成本国家和地区转移生产基地,韩国政府有关部门及纤维企业组织机构对该产业进行结构大调整,特别是在产品结构调整上下工夫。组织韩国的化纤、纤维、印染和纺织企业展开大协作,共同合作,加强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成立了韩国染色技术研究院、韩国纤维开发研究院以及周边的染色工业园区,形成了从染色、配色到实验、数码技术开发、集中污水处理、热能供应等一体化研制和开发与应用。集产、研、学为一体的高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和生产中心。据韩国产业资源部统计,自19xx年至20xx年期间,韩国纺织服装行业在韩国各主要行业中的出口成绩最佳,累计创出761亿美元的顺差。年均外贸顺差达120多亿美元。在各行业里居榜首。类似的传统产业,韩国也大力进行升级。


第二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几个问题的国际经验和启示_以日本_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例


《经济问题探索》20xx年第3期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几个问题的3国际经验和启示

———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例

陈 朔,冯素杰12

(1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082;21南开大学,天津300071)

  摘 要:本文选取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等三个样本,,最后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出口;劳动力转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级,,。本文拟从四个

,最后

得出一些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由图1~6不难看出,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产业结构演变是符合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即产值结构都不断由附加值较低的第一产业向附加值较高的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几个问题的国际经验和启示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例

二三产业则不断上升。图1 1950~19xx年日本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化 图2 1950~19xx年日本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  图1和图2资料来源:转引汪斌《东亚工业化浪年版和日本银行国际局编《以日本为中心的国际比潮中的产业结构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xx年较统计》19xx年版、日本矢野恒太纪念会编《日本版。有关数据计算根据日本经济企画厅编《国民收100年》,时事出版社198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几个问题的国际经验和启示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例

年版等资料编制。入统计年报》19xx年版、《国民经济计算年报》1995

图3 1960~19xx年韩国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化 图4 1963~19xx年韩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  图3和图4资料来源:转引汪斌《东亚工业化浪计局编《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统计资潮中的产业结构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xx年料汇编》(1992),中国统计出版社19xx年10月第1版。根据[日]奥林茂次等编《世界经济统计》,东版,第251~252页;[日]日本银行国际局编《外京大学出版会19xx年9月初版,第123页;国家统国经济统计年报》(1994),19xx年12月出版,第    作者简介:陈朔(1974-),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冯素杰(1974-),女,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

   3基金项目:本文由国家社科项目“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互动关系研究(07CJL004)”(项目负责人:冯素杰)和国家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与坚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06ZD028)”(项目负责人:柳欣)基金资助。20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几个问题的国际经验和启示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例

255页、268页的有关数据,按现价计算编制。注:自来水。

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矿业、建筑业和电气、煤气、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几个问题的国际经验和启示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例

图51952~19xx年台湾地区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化 图61952~1994  图5和图6资料来源:转引汪斌《东亚工业化浪19xx年的3611%提高潮中的产业结构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xx年到7219%,版。根据EconomicPlanningCouncil,TaiwanStatistical19xx年的DataBook,1975,pp1661;CouncilforEconomicPlan1年的3810%,到19xx年进一步降至ningandDevelopment(CEPD),Taiwan;70年代,重化工业产品出口产品的结ta,19911pp115-16,41,2131;,其出口重点由原来的钢铁、化学、船舶FreeChina,Vol1LXXVNopp40-等耗能高的产品转向机械工业耗能低的产品,至7041,48-49,and119911pp16年代末,出口结构扩展到高技术产品上来;20世纪-7;转引自[日80年代,轻工业产品出口绝对值和增长率均持续下后的课题》,日本《》第17卷第1降,重化工业中的钢铁等出口也不断下降,机械工号,19xx年9月出版,第67页;[日]日本银行国业产品出口进一步大幅上升,尤其是机械工业中的际局《外国经济统计年报》(1994),19xx年12月出高技术产品等增长势头十分猛烈,在出口贸易结构版,第277页。注:图中第一产业指农林水产牧畜中逐渐形成以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体,附加价值高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矿业、建筑和电力、煤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格局。

气、自来水业;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交通运输20世纪60年代后韩国一直推行出口主导型增长和其它服务业。政策,其国内生产对出口的依存度从19xx年的

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来看,日本在416%猛增至19xx年的4817%。60年代带动韩国经19xx年的偏离度为4416,至19xx年偏离度降为15,济高速增长的出口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

①19xx年进一步降为1114;韩国在19xx年的偏离度业制品,70年代支撑韩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出口

为4815,到19xx年降到1616②;台湾地区则从1970产品则是以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学工业制品居主导地年的4214降到1713,韩国下降速度要快于台湾地位。从出口结构来看,韩国经历了由一次产品出口区③。19xx年日本和韩国第三产业偏离度已非常小,到工业制成品出口,由轻工业制成品出口到重化工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几乎同步变动,而台湾地区第业品出口的转变。

二产业的偏离度较小,第三产业偏离度仍较高。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决定优先发展

二、进出口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那些投资少、技术设备简单、生产周期短、效益回收三个国家或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某一阶段无快的劳动密集型民生必需品工业,如食品、纺织、鞋一例外地采取了“贸易立国”和“出口导向型”发类、皮革等,一方面以生产替代进口满足内需,另一展战略,而且这一战略均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果。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原材料和燃居民收入继而提高其生活水平。出口则以农产品和料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工业制成品则大量外销的国家产加工品为主。由于消费品出口导向型工业的迅家,其对外需的严重依赖性在国内产业结构中有着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发展转向第二次明显的体现。二战后日本出口贸易结构也经历了由“进口替代”时期,即生产资料进口替代时期。80年低级到高级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国内代初台湾工业发展面临的条件发生了新变化,劳动资本不足而劳动力过剩,大力发展以纤维为主的轻与能源密集型产业逐渐失去了发展上的比较优势,工业产品出口;到了50年代后半期,伴随着工业结台湾当局决定除继续发展轻纺工业、重化工业外,构的重化工业化,其出口结构也相应地趋向重化工又着重发展了电子通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由此进业化。机械工业、钢铁、化学制品出口大增,重化工入新的工业升级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快了台

①19xx年日本第一二三产业的偏离度分别为2213、-919、-1214;19xx年偏离度分别为715、-316、-319;19xx年则分别为417、-517、1。②1970韩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偏离度分别为2318、-1013、-1414;19xx年偏离度分别为916、-612、-018。

③1970台湾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偏离度分别为2112、-818、-1214;19xx年偏离度分别为816、-115、-71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几个问题的国际经验和启示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例

21

湾经济由农业转向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工业转向资的1955~19xx年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46198%本技术密集工业的过程。下降到13183%,26年下降了33个百分点,可以说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这26年是日本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辉煌时期;同一时经济发展依赖于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现代期国民生产总值也从31947万亿日元增加到148万亿工业部门的扩张又需要从传统的、维持生计的农业日元,增长了3715倍,名义GDP平均增长速度部门不断地吸收剩余劳动力,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1518%,最高年份达到了2319%;属于新兴工业化向城市转移,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共有的现象,国家的韩国在其劳动力转移最快的1965~19xx年间,是一种全球性的历史进程,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58146%下降到34101%,16代化的必然结果。年下降了24个百分点;国民生产总值也从01789万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一亿元增至38万亿元,增长了48倍,名义GDP平均国劳动力在一、二、三次产业中的分布将呈现出由增长率高达2814%,最高年份达到了3918%;我国正三角向倒三角的转变。从世界各国城市化水平和1966~19xx年,第劳动力转移进程来看,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农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下降到19150%,15年村劳动力转移最为迅速。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发现,下降了近,DP平均高达17183无论是发达国家的日本还是新兴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当劳动力迅速转的韩国和台湾,他们在劳动力快速转移阶段都有一,17%以上(表1)。些相似之处。属于发达国家的日本,表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几个问题的国际经验和启示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例

1   较高的人均收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所增大,但随后日本政府采取措施,通过市场机制转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民收和收入再分配政策调整收入分配制度,使收入分配入人均水平低且增长缓慢,大大影响了农民最终消均等化。19xx年日本的中产阶级占总人口的比重达费,使得农业再一次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并以农到42%,19xx年达到76%,经过20世纪70年代经民购买力不足制约整个经济正常发展的形式表现出济高速增长阶段之后,于80年代达到最高水平来,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扩大8118%。收入的高速增长和中产阶级的壮大,对于缩投资和内需,促进经济的较快增长和以人均国民收小整个社会的收入差距极其有利。入为重要标志的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将会极大推韩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伴随着在发展过程中保动非农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持相对不变的高水平的收入均等。在日本经济高速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世界各国发展历史看,增长时期,劳动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仅有略微提高,经济增长是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助推器,与剩余劳动但在韩国却有明显的提高。在1965至19xx年间,由力转移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于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韩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

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收入分配问题呈日趋均等的趋势;19xx年至19xx年间,由于工资众所周知,提高国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是经济收入者与财产收入者之间以及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发展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如果经济增长导致收入差距日渐扩大,收入差距略有增大;19xx年以来,分配的更大不平等,那么不仅广大公众无法分享经收入分配差距又缩小了,这主要是工资收入者与财济发展的成果,而且可能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产收入者收入差距缩小和广泛促进小工业部门发展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日本的收入不平等有所致。(表2)

表2 韩国收入分配变化情况

每20%人口收入比例最低20%

第二组20%

第三组20%

第四组20%

最高20%

最高/最低196551713161515231341197xxxxxxxxxxxx316132214411651621xxxxxxxxxxxx5221445137xxxxxxxxxxxx0161022164513818xxxxxxxxxxxx612221443177116  资料来源:数据转引[韩]宋丙洛1韩国经济的崛起[M]1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第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几个问题的国际经验和启示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例

184页122

  钱纳里教授等人对6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分析后有利于家庭收入的分配,因为工资收入比财产收入发现台湾地区是唯一能够在经历飞速经济增长的同分配得更为平均,所以当工资收入比重上升时,有时又在缩小差距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地区。在20世助于改善收入分配;其次他认为随着经济重心从农纪50年代随后的20年飞速增长时期,台湾的收入分业转向非农业,农业收入的增长速度比非农业慢,配情况有了显著改善(见表3)。飞速的经济增长伴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农业和非农业随着改进的收入分配,贫困者的收入比富人的收入部门间的收入差距拉大了,但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力增长得快得多。从19xx年到19xx年间,20%最穷家不断转移到城市,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农业和非庭的收入份额由717%增加到819%,而20%最富家农业部门内的收入不均却在不断下降,尤其是非农庭的收入份额却由4111%下降到3715%,最富与最部门内部收入不均在下降,因此整个社会的收入分穷的比例也由513下降到412。为什么别的国家在高配在改善;另外他还认为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速增长时收入分配恶化,而台湾地区的收入分配状长,吸纳了更多劳力,增加了工资收入的比重,进而况却改善了呢?郭婉容教授首先将家庭收入分为工改善了收入分配状况。

资收入和财产收入两部分,工资收入比重的增加将

表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几个问题的国际经验和启示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例

  资料来源:1964~19xx年数据转引郭婉容,格斯塔夫?雷尼斯,约翰?C?H?费1台湾的经济之路

[M]1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1第34页;1980~19xx年数据转引[韩]宋丙洛1韩国经济的崛起

[M]1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1第185页1

五、结论和启示意义区均以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为主,这一时期通过对上述三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分化工、钢铁、机械等重化工业的产值和比重均快速析,我们可以得出下述几个结论:增长。

(一)产业结构是动态变化的,它的升级推动了随着重化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业结构开经济的高速增长始转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发展上来。以电子、通

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经济起飞的根本原讯、生物技术、信息产业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产业开因就是在不同阶段采取了相应的倾斜发展的模式,始迅速发展,成为促进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导充分运用“后发优势”,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产业。

(三)制定恰当的产业政策术,分阶段地依次选定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

升级,并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包括最倡导市场经

(二)主导产业均经历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济的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均会利用产业政策对市场型→技术密集型的更替过程经济进行干预。产业政策体现在政府通过政策倾斜

国际经验证实产业结构的变化伴随着主导产业对产业发展的支持、保护和调整。产业政策的实施的更替。主导产业的发展一般经历劳动密集向资本一般通过财政税收、金融借贷、贸易保护、行政管制密集再向技术密集调整,其产出从低附加值到高附与指导等手段相联系。

加值演变趋势。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由于不同的日本政府曾以提供低息贷款、加快折旧、减免国民收入水平具有不同的需求结构,注重国内外需税收等政策对新兴产业、主导产业进行扶持;采取求结构的变化,尊重产业结构演进的普遍规律,选制定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和设备投资审查批准权和择适合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主导产业,是这些国家行政指导劝告方式以促进产业合理化,使过度竞争得以快速腾飞的主要原因。转化为有效竞争;采取官民协调体制,通过补充价

在经济起步阶段均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格机制的调节机能和利用政府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生产轻工业产品,实现劳动力的迅速转移与合理利的诱导作用,有重点地将资金分配给主导产业部门,用,解决国内就业问题,通过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以加强竞争力。

产品赚取了外汇,获得了资本,提高国民收入水平,韩国20世纪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是在劳动密集继而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通过出口和进口提型产业结构的框架下实现的,而这种产业结构的形升自身生产水平和消费结构。成与发展是与政府60年代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

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密集型产业作为外向型经济起飞突破口的产业政策

2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几个问题的国际经验和启示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例

的积极引导密不可分。从韩国产业政策的内容看,出口导向工业化始终是其一项重要的支柱政策,无论是60年代直接鼓励出口产业,还是70年代的重化工业高度化和80年代以后的产业结构技术密集化,都是以鼓励出口或者以增强出口竞争力为主要目的,这既是由韩国国情决定的,同时对加速韩国工业化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高新技术产业是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先导的产业正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各国纷纷将信息产业作为今后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方向,各国都要尽力赶上世界技术升级的这辆列车,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五)外贸结构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个样本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某一阶段,均采取了“贸易立国”、“等战略,而且均收到较好的效果。

列夫1托尔斯泰曾说过“的,化迈进的征途中的变迁如同“世上的家庭”,又有因各自,这要求我们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必须考虑充分自身的国情。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各国在由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过程中那共同的一面,即表现为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的一、二、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在总产值、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此消彼长的产业结构变迁历程。不仅如此,主导产业的更替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都有相似的轨迹。尽管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会因时代不同而呈动态变化,但是后起国家在很多方面重复发达国家过去的故事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当然由于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产业政策、地理位置等方面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产业结构的转变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模式,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根据国内外需求结构的变化适时调整产业结构,确定不同时期的主导产业和发展重点,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过渡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一点就是国外经验对我国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最重要的启示。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我国应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引进国外关键技术和设备,同时大力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充分考虑和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这些产业的技术含量,

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强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必须看到,由于国情的差异和时代环境的变化,一些当初对于其它国家是“灵丹妙药”的经验,今天未必适合我国。举例来说,“贸易立国”“出口导向”等战略是这三个样本国家或地区共同的成功经验。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也采取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并且成绩斐然,但是今天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与其它小国劳动力总量较少相比,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出口导向对世界市场的冲击是其它小国远远不能比拟的。以服装业、制鞋业为例几十万人生产服装和皮,世界市场可,但对于,“出口导向型”的战略使其经济更脆弱,外部风险更大。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国内市场规模大小使我国与上述三个国家或地区截然不同,上述样本国家或地区人口相对要小得多,其国内市场也相对狭小,无法在内部消费其经济产出,而我国国内潜在市场巨大,完全有可能从外需向内需转变,从而大大缓解外部因素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小国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收入差距拉大问题会由于人口较少相对容易解决。三百万人的脱贫和致富与三亿人的脱贫与致富其难度显然是大大不同的,在对待收入分配问题上,及早解决我国经济中出现的收入分配状况恶化问题,避免它积重难返,是已经提到议事日程的刻不容缓的一件事情。因此当前要将产业结构调整与收入分配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考虑,以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朔,冯素杰1经济增长速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J]1南开经济研究,2005(5):45~471

[2]郭婉容,格斯塔夫?雷尼斯,约翰?C?H?费1台湾的经济之路[M]1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第34页1

[3][韩]宋丙洛1韩国经济的崛起[M]1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第184~185页1

[4]汪斌1东亚工业化浪潮中的产业结构研究[M]1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第63~74页1

(编辑校对:余朝锡 史爱平)

2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几个问题的国际经验和启示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例

更多相关推荐:
产业转型升级案例分析

制香产业转型升级报告一改革的背景一面临的困难XX香产业历史悠久是弥足珍贵的自主品牌300多年前xx将制香技术带到XX经过几百年来的历史沉淀已发展成为全国四大制香基地之一但受限于自然条件区位资金等因素当前传统香产...

对广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分析

对广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分析摘要广州正处于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但是并不是说广州已经是合格名副其实的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要建的目前广州正处于发展模式转型的坎上转的好广州的下一步发展就有希望转得不好可能中心城市的...

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只有夕阳的企业和技术没有夕阳的产业无论是传统产业也好抑或战略性新兴产业也罢只要有市场需求就有发展的基础和空间佛山一直以制造业著称作为广东省制造业发展重镇传统产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不仅产值...

当前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当前对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一发展基本情况开发区始建于19xx年19xx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xx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沿江地区重点发展的15个园区之一开发区规划总面积平方公里建成核心区面积近平方公...

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思考

镇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思考结合镇现有产业的布局和结构谈谈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出一些对策措施和建议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先说说什么是产业结构理论上...

产业转型升级的十大原理

产业转型升级的十大原理原理一从发展结构来看增量改革与存量调整的有机衔接是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及做强做大的成败关键受原有体制机制发展模式经营业态产业环境以及市场替代等方面的影响从单纯的传统产业升级入手推进一个经济体整...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工业增长后劲惠城统计局张淑贞近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惠城区的工业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速工业经济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确立了工业立区工业强区的局势当下内忧外患小企业频频倒闭...

申论必看热点:互联网+与产业转型升级

申论必看热点互联网与产业转型升级背景链接互联网就是利用现有互联网软硬件及信息技术作平台嫁接各行各业的生产与服务嫁接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嫁接百姓日常生活使生产服务管理生活变得更高效更绿色更得体更省心更便利更智慧的创新...

白塔镇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推进白塔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新形势下白塔镇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体现本人就推动白...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助推工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助推工业转型升级中共衡东县委书记刘运定近年来衡东县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和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新兴产业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初步形成了以节能机油泵节能电机电子产品循环...

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经验借鉴31国外经验借鉴311德国鲁尔区经验借鉴鲁尔区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西部从19世纪中叶开始发端其显著特点一直是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并是德国的能源基地钢铁...

赛迪方略—新形势下的综合保税区产业转型升级

赛迪方略新形势下的综合保税区产业转型升级内容提要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加速调整技术创新竞争日益激烈上海自贸区挂牌试点运作的背景下综合保税区作为我国区域参与国际交流竞争的重要平台要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

产业转型升级总结(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