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改革

时间:2024.4.27

提纲:

一、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二 、项目设计类型

三、教学方法

四、单节课程教学程序

一、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主要有学科课程、任务课程和项目课程三种。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以经典学科知识为内容的课程。强调让学生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职业课程的学科特征是(1)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关连度低;(2)课程内容没有建立与岗位任务的联系;(3)教学方法主要是基于符号的讲授。

学科课程虽然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但是,这些知识由于是在与任务相剥离的条件下学习的,不能构建其工作意义,不能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按照学科课程结构开发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有违职业教育性质。职业教育不能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职业教育不能只是学习理论知识,因此,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要解构学科课程体系,建立新的课程结构。

2、任务课程

任务课程是依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课程。主要特征是围绕一个个孤立的工作任务,

学习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合格的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任务课程的优点在于建立了岗位任务与学习之间的联系;建立了岗位任务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任务课程存在的问题是,它围绕孤立的任务进行抽象的学习,因此,难以把握完整的工作过程,从而影响整体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难以体验每一个局部工作任务的终极意义,因此,难以激发个体的学习兴趣。

掌握完整的工作过程对职业能力培养来说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 衡量职业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并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意义上理解每一个工作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项目课程

项目课程通过项目整合了工作任务,是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 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它是任务本位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项目课程优点是通过项目整合被分解了的工作任务;项目成为工作任务的载体。项目课程强调整体的学习工作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计工作过程的能力,这是任务课程无法获得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获得具体结果的完整工作过程更感兴趣。

项目化课程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 其意义就在于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赋予学生以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主决策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

力。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大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对人类、对社会的责任感。

项目课程的特征是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关注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知道什么;以工作任务为学习内容,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完成工作任务,知识、技能的学习结合任务完成过程来进行;他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 教学顺序按照项目编排来展开。学习项目设计可以是跨工作任务的,只要能服务于工作任务的学习就行,不必拘泥于工作任务的逻辑顺序。

项目课程优点是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有利于避免任务本位课程围绕任务教的状况;有利于学生把握任务之间的关系,把握完整的工作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缺点是对知识系统性有影响

职教课程的发展从知识本位 课程项目化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因为课程项目化的体系结构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项目化的知识表征方式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形成;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高职院校优良学风的形成。项目课程应当成为当前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课程项目化是突出高职办学特色、促使课程改革优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

二 、项目设计类型

项目设计要围绕工作任务来进行。

要注意项目与任务的区别。任务是形式化的过程,项目是具体的“实

物”。

项目课程在形式上表现为产品(服务),内容则是工作任务,目标指向是职业能力。因此,项目设计时,需要对工作任务做综合化处理。许多项目是跨任务的。

1、 循环式模式

课程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的系列典型产品展开,每个项目都包括该门课程全部任务所构成的完整工作过程,并且工作过程基本是一致的。

项目排序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随着项目推进,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循环式模式是项目设计的主体模式,最能体现项目课程特色。

高职教学改革

高职教学改革

2、分段式模式(贯穿项目模式)

一门课程只选择了一个大型完整的综合项目,涵盖了该门课程需要学习的全部任务,所构成的完整工作过程。

根据工作任务界线,把这个项目划分为若干部分(小项目或任务),学生按照工作顺序逐步完成各小项目,最终完成整个项目。

3、对应式模式

工作任务之间也可能不构成流程关系,可针对每个任务进行项目设计。

循环式模式的特征-----针对一个任务可进行一个或多个项目设计。

高职教学改革

三、教学方法

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法,例如传统讲授; 讨论式讲授;讨论、研讨;小组工作;独立工作等等。二是现代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法,主要是行动导向的教学法,包括项目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计划演示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等等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指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完成一项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项目以工作任务的形式出现。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得到一个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通常采用六步法实施教学活动。

第一步:咨询(获取信息)

学生通过项目任务书和借助提示性问题与解答提要,获得工作目标的整体印象、了解任务要求、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关联。 第二步:计划

学生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设计,通过有关工作过程的提示性问题,确定具体工作步骤,并形成工作计划,拟订检查、评价工作成果的标准。

第三步:决策(做出决定)

学生上交工作计划,拟订检查、评价工作成果的标准。师生根据相应提示文的步骤召开专业性会谈,共同找出工作计划的缺陷和知识的缺陷,并通过教学或附加学习来补充。

第四步:实施

由学生独立开展工作活动,教师只是在发现错误时才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第五步:检查

检查计划实施的过程,即在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后,依据先前拟定的评价标准,自行检查工作成果是否合格,并逐项填写检查单。 第六步:评价

学生把工作成果交给老师进行评估,师生共同讨论评价,并提出不足及改进建议。

2、任务教学法

1、提示工作任务

教师首先讲清楚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的内容、条件和目标,并通过

工作任务的提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完成工作任务

教师在简单演示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在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如果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而难以完成任务时,应尽快转入第三阶段。

3、提出问题

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提出问题,即要完成本任务,需要先完成那些任务,获得那些知识,如果学生能基本完成任务,那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针对问题解决的。

4、查阅和理解教材和其他资料,或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获得理论知识。

5、回归工作任务

4、四阶段教学法

四阶段教学法起源于美国,二战后在欧洲发展成熟并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其鲜明的特点在于对教学活动进行分步设计,即按照实际工作过程描述要点,给出操作指导,即依据做什么、怎样做以及为何而做等问题,把工作过程拆分成相应的学习活动。这种程序化的技能训练教学方法由以下四个步骤组成:一是准备: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讲解学习内容的意义,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工作过程的积极性;二是教师示范:教师演示工作过程,讲解工作要求及操作程序,告诉学生“怎样做”;三是学生模仿:组织学生按教师示范的步骤重复教师的操作,在必要时解释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教师观察学生模仿的过

程并得到反馈信息。其中,学生通过对于整个工作过程的模仿建立起最初的行动协调框架,以便将来独立完成工作;四是练习总结:学生在已经建立的行动协调框架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通过不断扩充行动模式并在细节上协调动作与行动,达到逐步符合要求地完成工作活动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监督练习过程、检查练习结果、纠正错误并归纳总结。鉴于四阶段教学法中作为教学内容的工作活动的局限性,该方法比较适合相对简单的工作过程,即借助官能活动的行动调节和行动设计,而不太适于“亚目标设计”和“多行动区”协调层面的工作行动。

5、引导文教学法

引导课文是为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开发,常以引导问题的形式出现,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性工作过程的提示性文字或声像材料。引导文教学法是指借助引导文,通过学习者对学习性工作过程的自行控制,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学习性工作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是项目教学法中最常用的方法。运用 引导文教学法,学生在引导问题的指引下,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式学习,通过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问题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是引导文教学法的亮点。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机会从相关技术材料中独立获取信息,并经过个性化思维过程对其加工,最终获得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项目教学中,为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避免不必要的教师干扰,要把过去教师的讲授和演示材料转化成声像制品,开发指导学生

独自完成学习--工作过程的引导材料,供学生自主决定参考。这些引导性的文字材料就被称为引导文。引导文的主要类型,包括:任务描述、引导性问题、学习目标描述、质量监控单、工作进度计划、工具和材料需求表、专业信息来源指示单(比如指明专业杂志、文献、技术资料、劳动安全规程和操作说明书)以及基于企业内部经验总结的辅助性材料。引导问题、提示描述以及工作计划和检查单构成了所谓的引导文材料主体,用以在方法上指导学生行动导向的学习过程。引导文教学法特别适于支持协作式学习。工作小组依据引导文来回答引导性问题、编制提示描述或制定工作计划和检查单。

引导课文教学法的实施包括以下6个步骤 :第一步,获取信息;第二步,制定计划;第三步,做出决定;第四步,实施计划;第五步,检查计划;第六步,评价成果。

6、问题导向的学习

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获得实际的应用能力和相应的知识。其目的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它主要包括如下学习步骤:a.遭遇困难情境;b.分析困难所在;c.把困难表述成有待解决的问题;d.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e.着手解决问题,发现并表述解决方案的有待改进之处;f.总结解决方案;j.评价解决方案。

四、单节课程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即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它决定先学什么,后学什么。也是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因此,教学程序设计是否合理,

不但关系教学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关系课程目标的落实。

教学程序即教学步骤的设计要服从学习动机发展规律和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做到目标先行,学习动机与能力形成环节完整,不缺失。学习结果考核与迁移应用及时。

教学程序设计的依据是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学生特征等。

1、 目标导向的教学程序(6个阶段)

(1)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具体任务学习内容、标准、作用)

(2)刺激对先前学习的回忆(认知、技能、态度)

(3)提供学习指导(知识学习、技能学习)

(4)诱发学生行为(模仿、整合、熟练)

(5)评定学习结果

(6)促进记忆和迁移应用

2、 问题导向的教学程序

(1)提出问题

(2)寻找办法

(3)解决问题

(4)归纳总结

(5)迁移应用

3、 项目导向的教学程序(六步法程序)

(1)项目开发动员

(2)成立项目开发小组

(3)编写项目开发计划书

(4)实施项目开发计划书

(5)项目评估

(6)项目总结


第二篇: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总结


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总结

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的目的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都有了更高的的要求,根据我院的学科定位和培养目标定位,结合我系实际与专业特点,我系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我们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与团队精神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竞争能力。与此相适应我们进行了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更好的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我系在20xx-20xx学年继续深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情况

1.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继续贯彻“启发式”教育的原则,改革“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启发、讨论、研究式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教师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选性,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采取了如下具体措施

(1)系里组成了由系主任任组长,教学副主任任副组长,各教研室主任为成员的教学改革小组,督促并检查改革情况。

(2)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取长补短。

(3)组织名师、教学能手进行示范教学。

(4)组织学生座谈会,征求学生的意见,并及时反馈教师本人。

(5)积极组织并申报教改课题。

2.具体改革情况

在启发式教学原则下,我们鼓励使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大多数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

(1)在基础主干课程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大多采用了探究式、发现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

在一些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一些老师发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比如在课堂留有一定的时间与学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课堂中的问题。

(2)在专业选修课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大多采用了比如讨论式、探究式、发现式、创造式、自学式等教学方法,突出研究式和自学式,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教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有些课程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3)让学生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

在应用、实验类课程中,教师讲、练结合, 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大都采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教育类课程中,有些教师采用了参与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步骤。大都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

(4)在习题课中,有些教师让学生轮流走上讲台自己讲解完成的习题,这样既牢固掌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讲课能力,比如高等代数、近似代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点集拓扑等。

(5)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现代教育手段和技术的运用将有效地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借助计算机进行实验,猜想、解释或证明数学绳索论的正确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日后从教中运用教育技术的自觉性和意识。在20xx-20xx学年,我系共有十一门课程使用了多媒体教学。

(6)双语教学。为了在“更广的学科领域中、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扩大外语实践时空,培养外语思维能力,拓宽外语学习环境。为此我系积极推广双语教学试验,现在我系共有两门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分别为:概率论、数理统计。

(7)为了深化改革,本学年我们我们积极组织老师申报课题,本年度省级立项教改课题三项,校级立项教改课题一项。

通过座谈、调查问卷学生对我们的课堂效果满意率在95%以上。 专家和同行的评价中满意率在97以上%。

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改革得到了是有成效的。

虽然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方面还缺乏系统性、完整性。

更多相关推荐: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总结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交流来稿单位教务处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在我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我院在教学工作中坚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xx12号和国家...

高职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浅析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工程系教育部教高[20xx]2号文指出:“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面对竞争激烈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拥有国家职业技能证书的毕业生往往具有较强的优势就业市场需要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具有一定职业水平的从业人员那么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高职院校就应该围绕就业市场的需求进行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成果总结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成果总结本成果是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高专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原则的研究课题的成果已经通过教育部委托的鉴定机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组织的课题鉴定20xx...

浅析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浅析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摘要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结构体系不合理导致了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重中之重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做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使理论与实践...

高职院校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一、专业建设。我院申报新增设专业共计五个,其中建筑工程管理、计算机控制技术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为新增设专业,批复两个(前两个)。小学教育及学前教育作为重新向教育部备案的两个专业(材料与申报新增设专业相同)。应用…

高职教育“行动导向”课程改革实践总结论文

高职教育“行动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总结摘要:高职教育改革日渐深入,主要在两个方面: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国家示范高职高专的课程改革的成绩显著,不同等级的精品课程就是最好的结果。本文从课程改革的理念导出教学改革的方…

20xx年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 王洁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本着促进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经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批准20xx年7月23日2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20xx年暑期高职艺术...

高职教学改革

立足务实不断求新努力搞好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泰坦时空信息技术学院高职教学工作阶段小结一基本情况20xx年我院经申报审批开办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方向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高职专业20xx年春招计算机应用技术网...

20xx年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高级研修班学习总结 李霞

20xx年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高级研修班学习总结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李霞20xx年的七月我有幸参加了广州轻工职业学院暑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这次培训每天的感觉是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

20xx年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高级研修班学习总结 郭弟强

20xx年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高级研修班学习总结山东经贸职业学院郭弟强20xx年7月23日至26日我和三位同事满怀热情的来到了广东省的省会广州市来到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欣...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路与方向

探讨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方向和途径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加深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英语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一门基础课其教学应坚持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学用结合强调基础性实用性针对性...

高职教学改革总结(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