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试题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5.4

第一章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教育概念: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定义的理解:

首先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称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

其次,这个定义把“教育”看做是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

再次,这个定义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促进”或“加速”的作用

最后,该定义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说明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特征。

教育要素:教育者,学习者 ,教育影响。

教育的形态

(一)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撞门的教育人员、机构以及与性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三)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     教育的起源

(一)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二)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三)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四)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二、     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 农业社会的教育

特征: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二) 工业社会的教育

特征: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4.教育的复杂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有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三) 信息社会的教育

特征: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的理解

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4.教育的终身化合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原始教育,指教育产生的最初阶段,或者说原始社会最初阶段的教育。

特点:

1. 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2. 教育的社会性与无阶级性。

3. 教育内容和形式贫乏而简单。

4. 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阶段。

特点:

1、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教育与生产实践对立,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

4、教育方法上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5、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形式。

现代教育是以适应社会生产需要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教育体制。

特点:

1、教育与生产劳动由分离逐步走向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2、学校教育的普及性。

3、学校教育制度日趋完善。

4、创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实行班级授课制。

5、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内容逐渐科学化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

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学记》——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    (1)、1623年,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    (2)、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    (3)、1803年,康德的《康德论教育》。

?    (4)、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    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

?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著作是《普通教育学》(1806)。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教师中心

教材中心(社会间接经验为中心)

课堂中心

1、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

3、实用主义教育学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5、批判教育学

1、实验教育学

用自然科学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

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

3、实用主义教育学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代表性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1916)、《经验与教育》(Experience and Education,1938)。

基本观点:

?    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

?    第二,教育即学生个 体经验继续不断的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目的;

?    第 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

?    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    第五,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

?    第六,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评价:

?    杜威认识到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社会之间的联系,把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相结合;

?    他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突出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发现知识,获得直接经验,突出学生直接经验对其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    不足之处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杜威是“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    儿童中心

?    个人直接经验为中心

?    活动中心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    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    第二,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

?    第三,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    第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    第五,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制约。

?    第六,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5、批判教育学

?    时间:20世纪70年代之后

?    代表人物:鲍尔斯与金蒂斯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布厄迪尔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吉鲁的《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

?    主要观点:

现代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点

?    第一,教育学的发展总是受到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反映着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

?    第二,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后来的教育学发展可以批评这个传统,但是却不能绕过这个传统。

?    第三,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没有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理论争鸣,就没有现代教育学的发展。

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第四节 教育学的价值

?    一、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    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    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    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领悟教育的真谛

?    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拓展教育工作者的视野

?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    4.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    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第二章 教育功能

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

教育功能定义: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的表现:对内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对外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的类型

(一)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功能: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本体功能、固有功能。

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衍生功能、工具功能。

(二)从作用的方向看, 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有助于、有碍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消极影响和作用

(三)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显性教育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脚趾,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的结果

隐性教育功能:是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

(四)多维度的复合分类

1、教育的中介转化地位

(1)教育能有目的、有选择、有规范地把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要求转化为人的素质,把人的素质提高到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水平上,从而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相互转化。

( 2 )  教育处于中介转化地位,由此引发了教育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两个基本关系,产生了对教育的两个基本要求,也就是两条教育基本规律:

一是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

二是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活动的客观依据

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构成了教育活动的两个客观依据,也构成了教育基本规律的客观依据

3、人是教育的基本着眼点

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

1.个体发展的含义:个体发展通常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2.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发展起一定的促进或制约作用。

教育对个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个体发展是主客观统一作用的结果。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的功能和促进个性化的功能

个体具有社会性和个性

(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学校教育通过以下实现个体社会化:

1、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的社会化

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3、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发展个性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

个性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具体表现。它既反映人性的共同性,也反映其差别性

(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个性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

个性化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所以,个性化是一个尊重差异性的求异过程

学校教育实现个体个性化: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个体谋生功能:只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技能,为他们谋生创造条件

个体享用功能:受教育过程需要满足的过程

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第一,过重的学业负担、惟“智”是举的做法,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二,现存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

第三,教育的功利性驶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

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

(一)教育对人口的正向功能

1.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

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结构

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的质量

2、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人口质量是指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

直接方面,入学者已有的水平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间接方面,年长一代的人口质量影响新生一代的人口质量,从而影响以新生一代为对象的学校教育质量。

教育对人口的作用

1、教育可以控制人口的数量

2、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

3、教育可以完善人口结构

4、教育可以促进人口合理流动

(二)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影响

1.教育的文化保存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

(三)教育对经济的正向功能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主要表现在:

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

(1)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

(2)职业和专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的支持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1)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一种高效的扩大的再生产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四)教育对政治的正向功能

1、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

2、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1)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2)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3、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

第四节   教育功能的实现

一、教育功能的形成

(一)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

1、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和谐一致,教育价值功能取向的确立是一个对社会各组成部分和个人功能需求的认同过程

2、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冲突、对立

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

(二)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

(三)教育功能直接结果的产生

二、教育功能的释放

包括两各环节:

1、产品的输入

2、产品的利用

第三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一)概念

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二)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它是国家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教育方针的内容包括:

教育的性质(说明教育为谁培养人)

教育目的(说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说明教育怎样去培养人)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教育目的是位于教育方针之下,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目标与规格。可以说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在培养对象上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

(二)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

(三)教学目标(课程或教学的)

二、目的的基本类型

(一)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

(二)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三)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一)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1、社会依据

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

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2、人的依据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人的需要

(二)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性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是教育理论中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领域。

1、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在对待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虽都视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但在其态度上,具有对立与非对立之分,具有激进和非激进之别。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每个人身上存在着双重人格,一种人格为个体我,一种人格为社会我,塑造社会我,这就是教育目的。

3、价值取向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

以动态的、层次对等的方式来认识来看待教育目的选择中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我们通常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四)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

1、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

2、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

4、要防止教育目的实践性缺失

教育目的实现的理性把握

(1)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

(2)要确立和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1.确立全面发展教育观的必要性

2.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发展

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

4.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

(一)教师的概念及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

(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与作用

1.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首先,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次,教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先导”作用;

再次,教师是人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在学生发展中起着引导作用。

2.教师职业的地位

(1)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

(2)教师职业的经济地位

(3)教师职业的法律地位

(4)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

4.教师职业的权利

教师职业的权利主要是指法律赋予教师在履行职责时所享有的权利。

教师享有的社会权利,除一般公民权利外,还包括职业本身特点所赋予的专业方面的自主权:

①教育的权利

②专业发展权

③参与管理权

5.教师职业的从业标准

有没有从业标准和有什么样的从业标准是教师职业专业地位高低的指示器

(三)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专门职业: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与服务理想的职业群体;对自身职业具有控制权的职业群体。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它需要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训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

专门职业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需要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在职前必须接受过专门的教育;

二是提供专门的社会服务,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是拥有专业性自主权或控制权

2.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

(四)教师的职业角色与职业形象

思考:你认为教师职业角色有哪些?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教师职业的特点

1.职业角色多样化

2.职业训练的专业化

二、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

(一)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

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具体内容是:

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拓展

3.专业能力的发展

①设计教学的能力 ②表达能力 ③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④教育教学交往能力 ⑤教育教学机智 ⑥反思能力 ⑦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⑧创新能力

4.专业自我的形成

教师专业自我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创造并体现符合自己志趣、能力与个性的独特的教育教学生活方式以及个体自身在职业生活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

三、(1)教师的职业角色

1.学习者和学者

2.知识的传授者

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

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5.学生学习的榜样

6.学生的朋友

(2)现代教师职业形象

教师的职业形象是教师群体或个体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其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与行为方式的整体反映。

1.教师的道德形象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的基本行为规范,是教师自己对职业行为的自觉要求。

2.教师的文化形象

教师是以文化为中介来与学生发生关联,对学生产生实质影响,并实现对社会的文化功能。

3.教师的人格形象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教师的人格形象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特征的整体体现,具体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性格、气质、兴趣等。

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特点

(一)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首先是由教学活动的任务决定的,教学要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即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尽可能缩小与人类认识的差距,就必须先掌握人类文明的精华

其次,学生学习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不可能凡事都经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再次,学生以系统学习知识经验为主,可以缩短学生个体的不成熟期,使其今后的发展顺利一些。

(二)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①独立性

②选择性

③调控性

④创造性

⑤自我意识性

(三)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二、学生的地位

(一)学生的社会地位

(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1、“教师中心论

2、“学生中心论

3、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

学生作为教育认识的客体是指学生相对于社会的要求、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认识来说都处于一种被动状态,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将一定社会要求转化为学生内部需要,将新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素质。

然而,在教育过程中外界的一切影响并不是简单地输送或移植给学生,必须经过学生主体的主动吸收、转化,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人。

三、     学生的发展

含义: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量、质、结构方面变化的国策还能够与结果。

(一)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和阶段性

要求:循序渐进,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同时,由于身心发展各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具有连续性,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准备,这就要求考虑各阶段教育的衔接。

2、稳定性和可变性

要求: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内容、方法等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要根据时代特征、地域特点、文化特点,不断革新教学内容、方法,以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

3、 不均衡性

要求:教师要把握其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教育措施,使其获得最佳发展。

4、个别差异性

要求:深入了解每个个体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水平,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5、整体性

要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性,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二)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1.生理成熟期提前

2.学习目的的多元化、实用化

3.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

4.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5.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增多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有:

①学习方面的困扰,包括学习方法烦恼、学习压力感大、考试焦虑、学习挫折、记忆力衰退、神经衰弱等;

 ②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包括同学关系烦恼、交友困惑、师生关系烦恼、与家庭的间离感等;

 ③青春期生理、心理困扰,如性心理苦闷、早恋困惑、体相烦恼、孤独感等;

④人生发展中的烦恼,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新生综合症、人生困惑感、自卑感、自杀倾向等

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一、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

二、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二)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三)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师生关系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关系

(二)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三)师生在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三、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

(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教师方面

(1)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2)教师领导方式

(3)教师的智慧

(4)教师的人格因素

2、学生方面

学生受师生关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3、环境方面

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二)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三)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第六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及课程理论

一、课程含义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课程即教学科目

(广义)课程:是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一些教育家认为,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

他们建议课程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弊端、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改造社会和社会活动规划等方面。

课程应该有助于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这些都需要使学生具有批判意识。各种活动的总和。

(狭义)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2、课程即学习经验

代表人物:杜威

美国教育家杜威根据实用主义经验论,认为惟有学习经验,才是学生实际意识到的课程。所谓课程,即学生的学习经验。

3、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代表人物:鲍尔斯和金蒂斯

课程就是“从一定社会的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

4、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一些教育家认为,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

他们建议课程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弊端、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改造社会和社会活动规划等方面。

课程应该有助于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这些都需要使学生具有批判意识。

课程的含义(王道俊)

课程(Curriculum):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

狭义:指某一门学科。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

在现代课程的视野中,许多研究者认为,最能揭示课程本质的深层涵义是:课程是学生经验的建构,是师生在不断互动中建构意义的过程。

课程与学科、教材

学科(subject)——是根据教学目的而划分的教学内容的各门科目,但有时也与狭义的课程混用。

教材(subject-matter)——则为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如中小学的语文、数学、外语等皆为学科。

而广义的课程则包括以上所有的内容。

在传统课程体系下,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考试内容成了课程资源的“核心”。

课程资源封闭,单一是成了我国课程体系的通病。导致课程脱离实践,脱离生活,学生对课程缺乏亲切感,学习动机不足。我们很少从我们的课程观去反省学生厌学的问题。

新课程

课程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创生的一系列“事件”,是动态的,具有生成性。

课程不再是“文本课程”,而是“体验课程”。

课程内涵的发展

1.从强调学科知识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结果到强调过程本身

3.从强调教材的单一因素到强调教材、人与环境等多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二、课程理论流派(了解)

(一)经验主义课程论

(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四)存在主义课程论

(五)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三、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the subject curriculum)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

优点: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组织,可以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智力,易于评价

缺陷:忽略学科之间的联系,忽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

(2)活动课程:强调以儿童的活动、经验为中心

特点:经验性、主体性、综合性

不足:儿童从活动中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评价活动课程

优点:

1.把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利于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交往和组织能力、创新与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地社会适应性。

2.重视儿童动机、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发展。

缺点:使儿童获得知识不系统、不完整、不利于高效率传递人类文化遗产。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两者之间的差异

               学 科  课  程                      活  动  课  程

     认  识  论         知识本位                      经验本位

    方  法  论          分  析                                    综  合

     教育观念             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          

                           “教育为生活作准备”               “教育即生活

知识的传递方式     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

 知识的性质         学术性知识        现实有用的经验性知识

 课程的排列           逻辑顺序                    心理顺序

课程的实施                 重学习结果                          重学习过程

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灵活多样

学习的结果           掌握“双基”     培养社会生活能力、态度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都服从于整体的课程目标,都是学校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二者各有利弊,只有互相补充,而非互相排斥,才能保证课程的和谐与完善。

(二)  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1、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

综合课程是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的课程。

主要观点:综合课程坚持知识统一性的观点。综合课程可以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

优点:

*使学科知识学习走向综合

*内容的选择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

*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

*可以发挥学习者的迁移能力

综合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难:

1)教材的编写

2)师资问题

2、“核心课程”

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如中国的语文、数学和英语

既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也指对学生有直接意义的学习内容。

核心课程既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也不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它主张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为中心。

优点:

*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实用性、适用性

*内容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

*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和改造社会

缺陷:

*课程的范围和顺序没有明确规定,学习内容零乱

*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统一性课程会受到影响

*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甚至会背离家长和学校的期望

(三)显性课程与潜在课程

显性课程

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在大多数情况下显性课程是以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的方式呈现。

潜在课程

(也称为隐性课程、隐蔽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则时常带有非预期性、非计划性,以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方式呈现,具有潜在性。

(四)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1、国家课程

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权威性。 (2)多样性。 (3)强制性。

2、校本课程

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优势:

更具地方特色,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

教师能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订校本课程;

使用校本课程能使教师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增强教师参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鼓励和吸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在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

负面效应:

加剧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一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专门理论和专门技能;所耗费的教育资源高于实施国家课程的需求;流动教师无法正常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修订和质量追踪,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和连续性。

四、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计划最终都是通过教师的教案而得到实施的。

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1 .前人的知识和社会的需求是经典的课程资源——学科专家决定。主要文本形态是教材。

2 .学生自己的经验是生动的课程资源。

课程实施要以学生个体经验为依托。学生的经验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3.现实的社会生活是最鲜活的课程资源

4 教师的教育素养是最直接的课程资源

教师的学科素养,教育素养,人格品质,沟通能力等都能成为课程资源。

课程实施的水平不是直接由教材决定的,最终是由教师的素质决定的。

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简单地教授统一指定的教材,可以选择适合的教材并有效地整合多种课程资源,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实施教学。

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发展需求选择教材、增删教材、补充教材

总之,在现代课程体系下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在这种理念中:

(1)课程是开放的系统。

(2)课程是动态的经验。

(3)课程是面向生活的体系。

(4)课程是师生“共建”的活动。 

课程不再是静态的教科书。

五、课程评价

(一)学生学业的评价与课程本身的评价

(二)课程评价、学业评价和测量

"课程评价"的外延最大,"学业评价"其次,"测量"最后。

“学业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业,可以了解学生学业的进步或退步状况,掌握教学与学习效果。

“课程评价”:它不仅包括学生学业的评价,而且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可以说,学生学业的评价和课程本身的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两个同等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程评价的基础。

(三)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一门课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形式。

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

(四)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与人文—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

1.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

 又称"传统评价观",它以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为代表。其核心思想是,目标是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出发点,通过测量目标的达到程度判断教学效果。概括地说,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就是采用标准参照测试测量学生的学业,从而决定目标实现的程度。

2.人文—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

又称"新潮课程评价观"。其倡导者非常注重环境对课程的影响以及课程运行的整个过程,认为在评价过程中,不能只考虑测试的结束,应该考虑多种因素。它提出,研究课程运行的整个过程是了解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

第三节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

(一) 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

(二)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

(三)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

(四)科技革新与课程变革

(五)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

1.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与课程变革;

2.学生需要与课程变革;

3.课程变革着眼点,

课程应当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去选择课程内容,实现新的发展,从而创造出又一个新的"最近发展区",然后再着眼于这个新的发展区去选择课程内容。

二、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

A.大多数国家的课程政策都强调社会协同、经济振兴和个人发展方面的目标;

B.开发既确保核心内容的学习,又为选修学科提供更多机会的课程框架;

C.确认了整体主义的课程取向,强调心智、情感、心理和精神向度的平衡;也强调了儿童中心的、活动本位的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促进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并鼓励自我导向学习;

D.对课程实施问题的决策制定则倾向于下移到地方和学校一级。 

(二)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

A.课程结构从内容本位转向内容本位与能力本位的多样化结合,以保证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

B.调整课程结构,吸纳新出现的学科领域,这些新学科领域或者被整合进既有学科(如环境教育),或者作为独立学科(如增加外语学科)

C.小学和初中阶段诸学科的连续性日益增加。

(三)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

A.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其职业生涯的有机组成部分.

B.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科书一般是由政府资助提供,而补充材料通常是由政府和私营机构开发和传播。在课程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增加,多种媒体的作用日益明显。

三、我国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

第一,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在课程教材改革中的积极性。

第二,突破以往课程改革中的许多禁区,如"个性发展"、"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内容在各地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改变课程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合适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1.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2.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

3.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5.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

6.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新世纪课程改革应朝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第一,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位。

第二,在课程政策上,要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第三,在课程内容上,要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

第四,在课程结构上,要更新课程种类,恰当分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努力实现课程的综合化。

第五,在课程实施上,要超越忠实取向,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新取向。

第六,在课程评价上,要超越目标取向的评价、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在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即"教育为大众科学为人人"。

在课程设置上,强调课程要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社会服务口现在则更强调人的发展。

在课程目标上,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知识内容上,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和性,强调学科间的联系。

 

第七章    课堂教学
第一节   教学与教学理论

一、教学的本质与理念

要理解教学的本质,需要对现有的教学的界定进行分析,进而了解教学究竟是什么。

(一)    教学的概念

教学的含义:

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做是思考和行动主体,在于老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学生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教学的概念通常有四种指称与用法:

1、在的意义上使用

的意义上使用教学,即从教师、教育者的角度理解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传授知识教学就是经验的传递等。

在这一意义上使用教学,看到了教对于学生学的重要性,看到教是教学的必要成分与前提,但教不是全部的教学。

2、从的意义上理解教学

与上一个定义相反;

如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发展能力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这一理解看到了学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但同样不能概括出教学的全部。

3、从的意义上使用

这种用法,明确指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双边活动,或教学是教师传授与学生学习的共同活动。

如教学是在特定条件下,以传递知识为中介,教师的教和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

实际上,这一理解在强调共同活动的前提下包括了从教师一方或从学生一方入手解释教学,也包括从共同活动的结果来解释教学。

4、在教学生学的意义上使用

一般而言,这一认识是在强调师生双边的共同活动的前提下提出的,其基本的宗旨是强调教学应当更加关注怎样教会学生学习。

思考:为什么要教会学生学习?

信息爆炸——知识的无限性、学生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教学本质诸说

在我国,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有着多种,大致包括以下几种:

1、认识说

基本观点: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这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基础的一种学说,基本的看法是教学本身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与人的认识过程相比较而言的);

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简略性。

2、发展说

基本观点: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这一学说看到了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

关注了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预见性;

强调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

3、交往说

基本观点: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又有四种观点:视交往为单纯的教学背景条件、视交往为教学手段与方法、视交往为教学内容、对象和目标、视交往为教学本身。

4、实践说

基本观点: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理解:教师作为实践主体对学生客体的转变、塑造的过程;另一种是指师生共同的实践活动或行动过程。

总结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到教学的本质:

教学是以教材为中介,教师引导下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交往的过程。

2.教学相关概念的关系

1)教学与教育

2)教学与智育

(二)教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古代教学思想精华

2.近代教学思想精华

3.当代教学的新观念

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2)从重视知识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二、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一)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基本方式。

图例讲解法是指教师运用语言、文字、声像、实物及实际演示等各种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各种感受器官及操作活动接受信息的教学方法。

(二)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

教学方法:

程序教学是指将教材分成连续的小步子,严格地按逻辑编成程序的一种自动教学模式。例如:

斯金纳---程序教学

1.教学目标

现成的知识

2.教学程序

1)解释(2)显示问题(3)解答(反应),(4)确认

3.师生角色与教学策略

教学机器=教师,制定小步子序列和及时强化。学生始终处于活跃和忙碌的状态,是学习的主人。

制定小步子序列;及时强化;自定步调。

(三)认知教学理论

教学方法:

现法:学生运用教师提供按发现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进行再发现,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发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例如: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

l、教学目标:学科的基本结构

2、教学程序:(l)提出问题(2)创设问题情境(3)提出假设(4)评价、验证,得出结论。   

3、教学策略:发现法;螺旋上升的课程;直觉思维;内在动机   

(四)情感教学理论

意义学习是一种全人参与、自我发起、自我评价并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与教学模式。例如:

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

1、教学目标

充分发挥作用的人l)有洞察力(2)有创造性(3)有建设性(4)有选择性

2.教学程序

l)阐明辅助情境(2)提出问题(3)提供资源,共同讨论

3.教学策略

A创设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B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C提倡意义学习。D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

(五)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它认为学习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

本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 何谓教学设计?

2. 为何进行设计?

3. 设计什么?

4. 怎样设计?

何谓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这一术语被用来描述包括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指导试验和修改以及评定学习的整个过程。

——教学设计专家  格斯塔弗森

教学设计是分析学习需要和目标以形成满足学习需要的传递系统的全过程。         

——教学设计专家  布里格斯

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一个为教学活动制定规划和决策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意义:

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有利于学习者对内容的理解

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创设或烘托教学的情境和气氛

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模式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尽可能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变化来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

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包括他们原有的知识水平、技能和学习动机、状态等。

 

3.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4.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

5.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

6.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教学设计的四要素:

教学目标(教学要到达的预期目标是什么?)

教学内容(未达到预期目标,应选择怎样的知识经验?)

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

教学评价(如何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

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    明确本次教学的预期目标——教学目标

?    选择适合内容的恰当方式——教学模式

?    计划教学活动的基本流程——教学步骤

?    获取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教学评价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的含义

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

具体做法:

设计教学目标的做法和要求

做法一:对目标进行分类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做法二:对目标进行分解

            细化

            有可操作性

 

做法三:对目标进行规范表述

        行为主体

        行为动词

        情境或条件

        表现水平和标准

设计教学目标的要求

要求一:钻研课程标准,分析课程内容

要求二:了解学习者的状态

                知识

                需求

(二)怎样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1.了解三种不同的知识类型和特点

2.了解不同的课型结构

3.了解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具体阐述在第三节)

(三)教学步骤的设计

 

教学时间的安排

教学节奏的把握

教学环节的衔接

(四)教学措施设计

1.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首先,要明确选择教学方法的标准:

1)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选择教学方法

2)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3)根据教师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4)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其次,尽可能广泛地了解有关新的教学方法,以便自己选择

第三,对各种可供选择地教学方法进行比较,主要比较他们之间的特点、适用范围、优越性和局限性等

2.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3.课堂教学结构的确定

(五)教学评价设计

获取教学效果信息的手段

观察

提问

作业

 

教学设计的成果形式——教案

教案的结构:

1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2、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3、课型(说明讲授新课,还是复习课)

4、课时(说明第几课时)

5、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6、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7、教学环境(是在网络机房,多媒体教室,用什么软件。提示要提前准备)

8、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措施) 

9、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10、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三种不同的知识类型和特点

陈述性知识具体设计要注意:

1)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系统上

2)对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作认真分析

3)恰当引入教学媒体

程序性知识设计

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应确定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运用概念、规则和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有充分的练习。

 

 

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讲授、谈话、讨论、阅读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演示、参观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练习、实验、实习、实践活动

以上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绝对的,创新与综合的应用才是教学的灵魂。

 

教学时间设计

1.把握好整体时间分配2.保证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3.科学规划单元课时4.注意学生的专注时间

5.防止教学时间遗失

第三节   课堂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概说

(一)教学策略的含义

1.对教学策略的不同认识

1)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2)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

3)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4)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的定义

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教学策略的特征

指向性

操作性

整体综合性

调控性

灵活性

层次性

三、几种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应用

(一)讲述策略

功能:一是说明是什么或者怎样做;二是解释原因

步骤:

第一阶段:介绍讲述纲要

第二阶段:详述内容

第三阶段:综述要点

特点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讲授具有如下特点:

1、以教师为主,即主要由教师思考讲什么,怎样讲等问题。

2、讲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的信息。

3、信息传递具有单向性。

表现形式

诠释性讲授,如介绍概念与术语的含义;

描述性讲授,说明一个过程、一种结构或一系列的步骤;

原因性讲授,说明为什么做某事或事情发生的原因。

一般程序

阅读大纲、教科书→预设教学目标、内容→老师传授→学生记忆

讲授内容

内容常常与课程性质相关,也与某一教学具体的内容相关。

任何内容都可以使用讲授。

具体而言:

1)理论性与实践性内容

内容常常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两种性质。

理论性课主要在于让学生了解、理解或应用理论解决问题。

 

讲授则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

对于是什么的知识,主要是帮助学生如何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关于方法与应用的知识,则主要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规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实现;对于怎么办(对于个人的认知活动的认识与调控)的知识,则主要提供给学生必要的策略。

第二

理论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理论思维,因此,讲授中应注意逻辑性——一是理论本身的逻辑,一是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

第三

每一种理论性内容,都应注意与一定的教学方法相联系,而方法又与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相关联。

如某一概念的教学,可以是让学生知道,也可以是让学生理解,还可以是要求学生应用。

法则可以是归纳的,也可以是演绎的。

 

实践性内容

实践性内容常常与学生实际的操作相关联。

这一内容的设计,则应注意:

交给学生为什么实践?

向学生说明实践性内容的本质。

说明实践性内容的操作程序(可通过示范和教师讲解)。

说明实践性内容教学后的结果。

2)呈现

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呈现内容时应考虑:呈现主要内容,呈现时间,呈现时机。

呈现时伴随教师的讲解。

3、讲授时间设计

教学中教师的讲授时间常常较多。如果一节课属于讲授,则应主要由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要形式,但当一节课包括多种任务时,则考虑:

教师整体的讲授时间;

学生参与时间;

学生专注时间;

防止教学时间的浪费。

讲授应注意的问题

过短的时间呈现过多的内容或长时间呈现过多的新知识;

讲授时内容缺乏组织性和逻辑性;

讲授时不顾学生的原有基础;

没有注意学生的需要。

(二)对话的策略

1)问答策略及其运用

?    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

?       什么是问题?

?       对人具有智力挑战性质,没有现成的直接方法程序或算法的待解决问题.

问题的教学意义?

?       创设冲突情境(悬起一根拐杖)

?       启动定向思考(经纬网)

?       鼓励思维发散

?       培育问题意识

有效问题的特点:清楚/有目的/简短/有序

策略

1.整体分析知识结构,针对教学目标设计关键提问

 2.分析提问的语言表达,制定提问计划表
提问的语言应力求做到ABC,即准确、简洁、清晰,避免不规范、冗长或模棱两可的提问。

3.分析学生认知结构,调节提问范围

4.分析学生心理水平,激发学生参与程度

2)讨论策略及其运用

讨论是班级成员之间的一种互动交流的方式,目的在于通过交流各自的观点形成对某一问题的理解、评价与判断。

特点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帮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

 

讨论的形式

讨论按照组织形式可以分为全班讨论和小组讨论;

按照课型特点,可以分为:导向式、自由式、竞赛式、双向咨询式、随机式;

根据讨论的内容,可以分为一般与专题讨论。

教学应灵活运用表达与交流的方式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采用全班交流、小组交流、同桌交流,同时又兼用了一帮一型、组长轮换型等交流方式。

一般,同桌交流适于动动脑筋相互启发就能得出结论的问题,小组交流比较灵活,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对于难度较小的问题或临时遇到的冷场则可采取这种办法,全班交流常常是解决重难点内容或解决争议的问题。一帮一型主要用于优势互补的学生,组长轮换型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当然,交流方式绝对不可能一成不变,必须根据问题的难易、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灵活选择。

 

讨论的设计

1、讨论话题的选择

话题应有价值;

话题应可以讨论;

话题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的重点或难点上;

根据学科的性质,话题可以得到一致的结论,也可以不用得到一致的结论。

——如果是一节讨论课,教师必须预先向学生说明讨论的话题,以便学生做必要的准备。

2、小组的确立

教学中,一般应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小组以58人为限。

自愿组成小组;

要求学生事先准备;

限制每人的发言时间;

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与指导;

综合报告。

3、全班讨论

教师解释讨论的话题;

对于学生之间的争执,教师要给与调解;

协调每个学生的发言时间;

鼓励每个学生发言;

当学生讨论出现话题转移时,应及时纠正;

学生出现疑问,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线索;

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4、结论的处理

讨论一般应当得到一个结论;

有时不一定追求一致的结论,而是让大家收集信息以共享;

讨论的结果都应当做总结(教师或学生);

讨论的结论有时是延伸性的,即为学生以后的研究提供基础。

5、讨论的时间和时机

根据教学的情况临时安排的讨论,就应当注意时机,时机选择恰当,有助于对某一问题获得学生的支持;

讨论的时间一般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而定。

总结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可以通过讨论实现;

讨论常常花费很多的时间;

教师的引导在讨论中非常重要。

(三)案例分析

所谓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

1、案例的作用

?    ●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形成对某一知识的形象具体的解决方法;

?    ●案例是学生成长的阶梯。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将听讲式培训导向参与式培训,在搜集案例、分析案例、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和多角度解读的过程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一个典型的案例有时也能反映人类认识实践上的真理,从众多的案例中,可以寻找到理论假设的支持性或反驳性论据,并避免纯粹从理论的研究过程中的偏差。

2、案例的组成部分

?      ●主题与背景
每个案例都应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通常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要富有时代性、体现改革精神。

●情境描述

?      案例描述应是一件文学作品或片段,而不是课堂实录,无论主题是多么深刻、故事是多么复杂,它都应该以一种有趣的,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讲述。
案例描述不能杜撰,它应来源于真实的经验(情境故事,教学事件)、面对的问题;当然,具体情节可经适当调整与改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紧紧环绕主题并凸显出讨论的焦点。

●问题讨论

?      首先可设计一份案例讨论的作业单,包括学科知识要点、教学法和情境特点,以及案例的说明与注意事项。然后提出建议讨论的问题,如学科知识问题、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和情境问题、扩展的问题。

●诠释与研究

?      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包括对案例中的基本做法、观点的认识与研究,所得的结论可在这一部分展开。这里的分析,应回归到对课堂教学基本面的探讨才能展现案例的价值,如果仅限于个别情境或特殊问题,或陷于细节、技巧的追索,会失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3、案例分析教学设计

?      首先弄清教学任务。在案例教学中,一般的任务是让学生能分享别人的经验,并通过实际的案例,解读与体验别人的成功之道;

?      因此,教师首先应当了解案例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

其次,开发与撰写案例

?      案例不应当只是一个故事,而应当与主题相关联的对某一实例的提升;

?      案例可以是借用其它人做的,也可以是自己撰写;

?      注意案例与所需要研究的问题之间的一致性。

第三、程序

?      案例教学的一般程序是:提供案例——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或发表意见——结论

第四,问题设计

?    每一个案例不是仅仅让学生听一个故事,案例呈现后,要设计相应的问题;

?    问题可以是理解性的,即让学生理解案例;

?    问题可以是解读性的,让学生对别人的各个方面作出自己的解读;

?    问题可以是拓展性的,从案例中提升某些具有规律性的认识;

?    问题可以探究性的,要求学生对案例中多种可能性作出判断。

注意事项

?      1、案例不等于举例;

?      2、案例需要开发;

?      3、案例呈现后需要学生的认真研读;

?      4、案例需要教师给与一定的分析;

?      5、案例允许学生作出自己的解读;

?      6、案例有时不需要得到一致的结论。

(四)实验

?      实验的特点是集实验方法原理、技能和数据处理为一体的一门学科

?      其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1)实验的程序

2)实

?     

3)实

?     

?      其次,对实范;

?      第三,还

?      第四,最

4)实

?     

(三)指导策略

1.活动指导策略的功能与表现形式

2.活动指导的策略运用

1)学生活动方案的设计

第一,教师要确定活动的主题

第二,制定学生活动目标

第三,选择活动的方法和组织形式

2)学生活动基本条件的提供

3.自主活动的引入

4.自主活动的促进

5.成果交流的组织

有效教学的理念

提出的背景: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现实课堂教学

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理解:

1、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是在学生想学 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

2、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幺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 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3、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有自己的独特性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的理念

1、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有效教学的策略

内容

教学准备策略:课堂前制定教学方案的工作,如何形成教学方案教学准备的结果即教案。

教学实施策略:教师实施教学方案时,发生在课堂内外的一系列行为。

教学评价策略: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与结果正视、作出的一系列价值判断行为。           例如

评价教师教学行为的部分项目

?    1.教学能力

?    A交流信息:清楚的呈现学科内容

?    B维持注意:知道怎样引起或维持课堂上学生的注意

?    C组织材料:保持内容的完整性和结构性

?    D领导方式: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学生的信任

?    E教授技巧:恰当地利用例证和阐述

?    F课堂控制:维持一种有利于学习的课堂气氛

2.教师态度

A积极热情:对学生真正关心、爱护

B思想开放:容忍或接受学生的不同观点

C可以接近:学生愿意与之交往

D品行良好: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3.智慧活动的激发

A激活智慧活动:提出新奇或有意义的问题

B积极参与:组织并熟练地指导讨论

C扩展知识:把教材同其它知识领域联系起来

D区别对待:擅长于利用或发挥学生的特殊才能

4.对学生的影响

A保持兴趣:使学生还想进一步学习这门课程

B维持动机:用各种方式激发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和愿望

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1.学生主动学习

a.学生参与的时间和广度

学生主动活动的总时间

学生独立思考和个别学习的时间

回答问题与示范的人次

b.学生参与他人合作、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时间和次数(小组学习和讨论是实质性的学习)

c.学生参与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述所学的知识

学生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综合问题

学生参与开放性问题或一题多解、提供多种解题方法或答案的次数

学生回答有创意的人次

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

d.学生参与过程中有情感因素投入,学生被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所吸引

2.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a.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

表达意义是否丰富、流畅

是否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

回答是否有新意和独特性

分析是否深刻、深入

b.教师对创造力的培养和学生创造性表现可以从以下方面评价:

教师提出了一个开放性问题?

对于开放性问题,学生提供了几种解答?教师提供了几种解答?

学生回答问题有创意的人次是多少?

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是多少?

学生提问有创意的人次是多少?

课堂教学中有多少时间用于集体自由讨论?

 

?    课堂教学中有多少时间用于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或研究?

?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容许学生思考的时间平均是多少?教师批评学生或否定学生的次数是多少?

?    3.教师的教学设计

?    教师教学设计的观念

?    教师对学生发展水平的了解程度

?    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的整体把握

?    教师能否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时间和空间等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  班级组织

一、班级组织的概念

(一)班级组织概念的历史考察

(二)班级组织的改造

道尔顿制

特朗普制

(三)班级组织概念的界定

班级组织是班主任与全班同学明确班级发展目标、形成班集体、建立班级组织、有效开展活动的过程。

二、班级组织的发育

第一个阶段: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第二个阶段: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第三个阶段: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

三、班级组织的结构

(一)班级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对待非正式组织的策略:

1.分析利弊,防止极端;

2.合理利用,正确引导;

3.主动联系,加强沟通;

4.因势利导,促进转化。

(二)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

(三)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

(四)班级组织的规模

四、班级组织的特点

1.班级组织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

2.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

3.情感是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纽带。

4.师生交往的多面性。

5.班主任和教师需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组织班级活动。

五、班级组织的功能

(一)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1.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

2.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活动的基本技能。

3.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

4.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二)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1.促进发展功能

2.满足需求的功能

3.诊断功能

4.矫正功能。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内容

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和教师通过对班级教育条件的理顺,采取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集体,从而有效地推进有计划的教育行为的过程。

班级管理的意义:

首先,班级是学习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

其次,班级组织是学生交往的基本场所,是学生生长的重要环境

再次,班级管理的效能与效益是实现学校管理整体效益的基础。

一、班级组织建设

班集体的形成过程:

1.松散阶段

2.合作阶段

3.形成阶段

4.优化发展阶段

1.班级组织设计

2.指导班级建设

专制型

放任型

民主型

二、班级制度管理

(一)成文的制度

(二)非成文的制度

三、班级教学管理

1.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2.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

3.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

4.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四、班级活动管理

(一)班级活动的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

2.开发智力

3.劳动技术教育

4.审美教育

5.身心健康教育

(二)班级活动的形式

1.班会

2.专题讲座

3.知识竞赛或智力竞赛

4.社团活动

5.社会实践活动

 

(三)班级活动过程

1.活动的准备

2.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动机

3.活动开展

4.活动的总结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的角色作用

(一)班主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护者

(二)班主任是对学生产生全面影响的教育因素

(三)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

二、班主任建设和管理集体的操作方法

(一)创造性地设计班集体目标

(二)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

(三)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

(四)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

(五)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四、班主任工作的策略与技巧

一、了解学生的策略与技巧

(一)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途径

1.学科学习活动

2.班集体活动

3.学生在校的独立活动

4.学生家长和社区的反映

(二)了解学生的技巧

1.观察

2.谈话

1)谈话的形式

商讨式

点拨式

触动式

突击式

渐进式

2)谈话的注意事项

做好谈话的准备

态度诚恳

谈话的方式因人而异

尽量不作记录

注意谈话的体态和面部表情

3.分析资料

4.访问

5.讨论问题

二、组织与培养班集体地策略与技巧

(一)确立班集体奋斗目标的策略与技巧

1.确立班集体奋斗目标的基本依据

2.确立班集体奋斗目标的主要方法

班主任定夺法

师生共商法

(二)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策略与技巧

1.酝酿讨论

2.制定规范

3.贯彻落实

4.检查督促

(三)选拔与培养班干部的策略与技巧

1.班干部的选拔

1)新班班干部的选拔

2)先进班班干部的选拔

3)后进班班干部的选拔

2.班干部的培养

(四)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的策略与技巧

1.对优秀学生教育的策略与技巧

1)正确看待

2)提出更高的奋斗目标,严格要求

3)加强对优秀学生的自我教育

 

2.对有特殊才能学生的教育策略与技巧

3.对落后学生的教育策略与技巧

1)寻找发展落后的原因

2)热爱、关心、尊重、信任落后学生

3)对落后学生的要求要灵活

4)正确对待落后学生进步过程中的反复

三、协调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策略与技巧

(一)协调家庭教育策略的技能

1.建立家长委员会

2.通过多种途径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1)开好家长会

2)做好家访

3)建立书面联系

4)举办家长学校

(二)协调社会教育的策略与技能

1.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

2.采取多种途径协调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1)主动与社会宣传机构协调

2)主动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协调

3)主动与专业性社会教育机构协调

 

第十章  学生评价

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

一、学生评价与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

学生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二、学生评价的标准

评价标准是在实施评价过程中进行价值判断的准则,具有显著的社会性特征,并因评价对象和要求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三、学生评价的类型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一般是在教育、教学或学习计划实施的前期阶段开展的评价,重在对学生已经形成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发展状况做出合理的评价,为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以获取更好的效果。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一般以学习内容的一个单元为评价点,采用及时的反馈和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

3.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和学习后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和学习全过程的检验。它表示距离最终目标的程度,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区分,一般在学期中和学期末进行,次数较少。

()相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1、相对评价法

相对评价法是根据所要评价对象的整体状态确定评价标准,以被评价对象中的某一个或若干个为基准,通过把各个被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对照比较,判定出每个被评价对象在这一集体中所处位置的一种评价方法。

2.绝对评价法

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整体之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被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其达到标准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

3.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

四、学生评价的功能

n 1、诊断功能

n 2、导向功能

n 3、发展功能

n 4、管理功能

五、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

n 1.倡导构建以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

n 2.以质性的评价模式取代量化的评价模式

n 3.强调测评的真实性和情境性

n 4.鼓励学生评价中的合作行为

n 5.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

第二节  学生的学业评价

n 一、学生认知学习的评价

n ()认知学习评价的种类

n 对认知学习的评价一般可以采用测验、行动观察、实验、评定等方法,其中测验是使用最多、最经常和最便利的。

中小学教育中比较常用的测验类型。

n 1.准备性测验和结果性(终结性)测验

n 2.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n 3.客观性试题测验和主观性试题测验

()测验的有效编制

n 1.有效测验编制的基本标准(要素)

n (1)信度

n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的程度。

n (2)效度

n 效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的程度,即通过测验能杏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2.测验编制的过程

n (1)明确测验的目的

n (2)界定测验试题的难度

n (3)确认测验的可行性

n (4)提供测验的评定标准

二、学生技能学习的评价

n ()学生技能学习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n 技能按其性质和特点一般可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

()学生技能学习评价的实施

n 1.口头语言表达技能的评价

n 第一,语用。正确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语言交际。

n 第二,语脉。说话有条理,表达通顺、连贯。

n 第三,语态。神态自然,并有恰当的表情。

n 第四,语意。说话意思清楚明白。

n 第五,语汇。说话具体,用词丰富生动。

n 第六,语量。能自主地控制音量和速度。

 

n 2.实验操作技能的评价。

n 3.动作技能的评价。

n 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经历三个阶段,

n 泛化阶段(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

n 分化阶段(改进和提高阶段);

n 自动化阶段(动力定型阶段)。

n 动作技能发展的最重要特点表现为动作的熟练化和自动化,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是评估的重要内容。

三、学生情感学习的评价

n ()学生情感学习评价的类别

n 学生的情感学习评价中一般由三个类别构成:兴趣、态度、品德。

n ()学生情感学习评价的个案

n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评价一般有两个方面

n 一是学生兴趣的倾向性,即学生喜欢学什么,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实施因材施教;

n 二是对各个学科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获取教学反馈信息。

第三节  学生品德评价

品德心理结构一般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部分

一、学生道德认知的测评

二、学生道德情感的评价

三、学生道德行为的评价

()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标准

()我国中小学学生品德评价的常用方法

1.整体印象评价法

整体印象评价法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通过日常对评价对象的观察和了解,经过综合分析并以此对评价对象的品德状况给予终结性整体评定的方法。

2.操行评定评价法

操行评定评价法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平时对被评价者的观察和了解,用书面语言描述的形式对被评价者品德发展的状况做出评价的方法。

3.操行计量评定法

操行计量评定法是指使用以百分为满分或实行百分制计分法,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计分规则,依据学生的品行表现予以加分或减分,以对学生的品德做出评价的方法

第十一章教师的教育研究

第一节  教师即研究者

一、教师即研究者观念的提出

二、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优势和素养

优势

素养

三、教师教育研究的意义

1.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融为一体。

3.教师的教育研究也是教育科学繁荣的需要

4.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和价值感、尊严感。

5.教育研究有利于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知识。

第二节  教师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

一、教师教育研究的特点

1.改进教育的研究与描述和解释教育的研究

2.置身教育之中的教育研究和置身教育之外的教育研究

3.为了教育的研究和关于教育的研究

二、行动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际工作者在现实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景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对行动研究的认识

1.行动研究即行动者用科学方法对自己的行动所进行的研究。

2.行动研究即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际中问题而进行的研究。

3.行动研究者即行动者对自己实践进行批判性思考。

三、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

1.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2.分析问题

3.研拟解决问题的可能策略

4.实践尝试行动策略

5.反馈与评价行动结果

6.总结

第三节  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如何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

访谈

座谈

二、如何进行观察

1.结构性观察

2.非结构性观察

三、如何进行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包括人或事件)的变化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的研究方法。

四、如何收集研究资料

1.文献资料的收集

2.实际资料的收集

五、如何表达研究结果

1.研究报告(主要是调查报告)

2.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3.教育教学案例。

思考:全面发展是不是要求均衡发展?

?    1、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学生可以而且应当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保持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就个人来说,基本素质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

?    2、在教育工作中,要承认学生的个人特点,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别,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有比较完善的基本素质,又能充分发展其特长,形成丰富而独特的个性

思考: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否矛盾?

–  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只有经过全面而充分的挖掘,人才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人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以独特的方式形成自己的特征。

–  个性发展又是全面发展的条件。只有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和自由的发展,个体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实现。

–  因此,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不仅不是矛盾的,而且是一致的。

如何理解素质教育?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是指事物的本来性质;结合到教育领域来说,它“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而“‘素质教育’呢,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知识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柳斌《关于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实现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

1.素质教育的内涵: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目的: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第一个层次是做人。

第二个层次是成才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明确三个观念

?    一是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学生课业负担。

?    二是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

?    三是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平均发展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

?    教学思想
             应试教育的信仰是
“容器理论”,把学生头脑当作知识仓库,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

?            素质教育强调教学要以开发智力为重。

?    教学内容

?    应试教育强调以课本为中心,忽视知识的相互渗透和综合化。素质教育不是采用单一课程,而是多种课程的互补。

?    教学过程

?    应试教育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素质教育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教学结构

?    应试教育是单渠道的。强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只抓课内不抓课外。教学方法一般是讲、练、背、考。而素质教育则是多渠道、多层次的,课内与课外两条渠道并举。

?    教学效果

?    目前,教学基本上有三种水平。其一是记忆水平。其二是说明性水平。其三是探索性水平。    应试教育基本上只能达到第一或第二种水平,素质教育教学则要求达到第三种水平。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双轨学制

是欧洲18、19世纪形成的一种学制:一轨是供贵族、地主等有闲阶级享用的学校,其发展是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其发展是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

单轨学制

是一个自下而上的体制,其结构是: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人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单轨制最早产生于美国,后被世界许多国家先后采纳。

分支型学制

沙皇俄国时代的学制属欧洲双轨学制。十月革命后,苏联制定了单轨的社会主义统一劳动学校系统。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又恢复了原文科中学的某些传统和职业学校单设的做法,于是就形成了既有单轨学制特点又有双轨学制某些因素的苏联型学制。

教育平等的涵义

第一:人即目的

第二:教育权利平等原则

第三:教育机会均等原则

义务教育: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第四:差别性对待原则

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指人们不受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性别、地域等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在事实上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教育平等的实践

1.初等义务教育的兴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

3.中等教育的普及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常见的几种课型结构

1、传递──接受式

该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在我国广为流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都用这种方法教学。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1)理论基础

根据行为心理学的原理设计,尤其受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训练心理学的影响,强调控制学习者的行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认为只要通过联系──反馈──强化,这样反复的循环过程就可以塑造有效的行为目标。

2)教学基本程序

该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是: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

复习旧课是为了强化记忆、加深理解、加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激发学习动机是根据新课的内容,设置一定情境和引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是教学的核心,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以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为主,学生一般要遵守纪律,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师布置给他们的任务。巩固练习是学生在课堂上对新学的知识进行运用和练习解决问题的过程。检查评价是通过学生的课堂和家庭作业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间隔性复习是为了强化记忆和加深理解。

3)教学原则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的认知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力求使得所传授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需要很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要对学生在掌握知识时候常遇到的问题有所经验与觉察。

4)辅助系统

课本、黑板、粉笔、挂图、模型、投影仪等。

5)教学效果

优点: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能够培养学生的纪律性,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缺点:学生对接受的信息很难真正地理解,培养单一化、模式化的人格,不利于创新性、分析性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培养的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建议

在介绍讲解性的内容上运用比较有效,当期望学生在短时间掌握一定的知识去应试时比较可行,教师不可在任何教学内容上都运用这种模式,长此以往必然造成一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出一大批没有思想与主见的高分低能者。

 

2、自学──辅导式

自学辅导式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也有很多教师在运用它。

1)理论基础

从人本主义出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基于先让学生独立学习,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进行指导。它承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试错的价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2)教学基本程序

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程序是:自学讨论启发总结练习巩固。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布置一些有关新教学内容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自学,在自学之后让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发现他们所遇到的困难,然后教师根据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启发,总结出规律,再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

3)教学原则

自学内容难度适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点拨,先进行自主学习,后教师进行指导概括和总结。

4)辅助系统

要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的辅助设施,给学生自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5)教学效果

优点: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缺点:学生如果对自学内容不感兴趣,可能在课堂上一无所获;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教师非常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必要时进行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不同学生进行讲解和教学,所以很难在大班教学中开展。

6)建议

最好选择难度适时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自学,教师要有很高的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避免讲解而是多启发。

 

3、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1)理论基础

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的理论,注重学生的前认知,注重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

2)基本程序

教学的基本程序是: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

首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做假设性的解释,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总后总结规律。

 

学习者受到科学问题的吸引。

问题的指向要明确,研究目的清晰。

首先,展现难以说明的事物现象

其次,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在体验中接触具体的事物,寻找没有看到的问题。

疑问就会与的积极性联系起来。     

3)教学原则

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前认知特点实施一定的教学策略。

4)辅助系统

需要一定的供学生探究学习的设备和相关资料。

5)教学效果

优点:能够培养学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的精神,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缺点:一般只能在小班进行,需要较好的教学支持系统,教学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6)实施建议

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设一个宽容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对那些打破常规的学生予以一定的鼓励,不要轻易地对学生说对或错,教师要以引导为主切不可轻易告知学生探究的结果。

 

5、抛锚式教学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1)理论基础

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情境性教学

2)基本程序

?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3)教学原则

情境设置与产生问题一致,问题难易适中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4)辅助系统

巧设情境,合作学习。

5)教学效果

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等

6)实施建议

创设情境适时抛出问题,注意情境感染与熏陶作用。

终身教育:教育平等的制度基础

   制度化教育:一次性教育——终身 的生活准备 ;学龄期教育,以现成的知识作准备;被动接受教育 ;英才教育,偏重知识传授; 重在培养与选择杰出人才 ;封闭的学校;以学校化社会为背景;  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人员

终身教育:终身”的教育——终身的生活准备;作为“继续教育” ,终身的教育; 主动学习; “全人”的教育,全面教育; “普遍”的教育; 开放的教育机构; 以非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人员为背景; “学习化社会”

1.基本原则或原理:连续性——整体性(“一体化”)

2.方法:重视作为教育基础的个人和小组,学习的主题是个人、小组而不是课程和教师。其次要求教育循序兴趣原理-支配人类活动的重要规律。再次广泛应用小组学习法。自后广泛采用创造性,非指导性的教育方法

3.意义:推动社会持续发展;保证人的真正个性的发展和自我实现,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问题二、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

在目标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意义:

1.  促进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

2.  有效发挥学生评价的引领作用

3.  完善人才的选拔方式

基本原则

1.  向导性原则

2.  发展性原则

3.  公平性原则

4.  多样性原则

5.  可行性原则

教育思潮的宏观演变

1.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

2.从科学主义、经济主义到推崇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

3.从国家主义教育到国际化教育

4.从阶段性教育到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终身”的教育——终身的生活准备;作为“继续教育” ,终身的教育; 主动学习; “全人”的教育,全面教育; “普遍”的教育; 开放的教育机构; 以非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人员为背景; “学习化社会

1.基本原则或原理:连续性——整体性(“一体化”)

2.方法:重视作为教育基础的个人和小组,学习的主题是个人、小组而不是课程和教师。其次要求教育循序兴趣原理-支配人类活动的重要规律。再次广泛应用小组学习法。自后广泛采用创造性,非指导性的教育方法

3.意义:推动社会持续发展;保证人的真正个性的发展和自我实现,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全民教育含义:1.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道德发展的需要2.··是广义的,范围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教育不仅是投入更是产出,教育有各种传送体系,包括正规教育和不定性教育,学校应当与丰富的学习环境相结合在一起3.全民教育是一项新的社会责任,赞助者、家庭和非政府组织都要贯彻这一政策

更多相关推荐:
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3、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2、规律的概念: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现代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0.1教育学学科形成标志,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论述教育目的以实践哲学为理论基础,论述教育途径方法途径以心理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课堂课本,杜威教育思想:生活活动学生三中心)…

大学 教育学 知识点总结

1.最早将“教育”一次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2.斯宾塞认为教育就是为美好生活作准备。3.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4.我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5.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动物的教育是自发行为…

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1、谈谈你对教育概念的认识?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首先,这个定义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征”,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称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

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转]教育综合知识绝密口诀(20xx考教师的必备)《教育心理学》开头来一段: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斯金那的老鼠,班杜拉的宝宝。苛勒的猩猩抓香蕉,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布鲁那:“我发现!”奥苏泊尔:“我接受!”…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公共课教育学知识点总结--20xx年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顾明远先生----教育大辞典-----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要求…

现代教育学知识点总结(靳玉乐主编)

0.1教育学学科形成标志,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论述教育目的以实践哲学为理论基础,论述教育途径方法途径以心理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课堂课本,杜威教育思想:生活活动学生三中心)…

教育学 复习资料与考点总结

教育学考点总结绪论学会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一教育学将会是你具有教师的资格12教育事实a一方面教育事实作为研究对象是存在于现实的客观存在物而不是主观臆测的观念b另一方面教育事实是正在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包括3教育问...

第六章教学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教学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教学的意义和任务一教学的概念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途径教学是完成智育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

山香招教教育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概述1教育概念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

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及教师编制考试试题及答案及教育学部分

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一填空20个20分1认为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234动觉枕叶视觉56性789的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10心理学产生211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美国华生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美国马斯洛罗杰斯完型心理...

20xx年内蒙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学》重要知识点总结5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xx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报考即将启动兴安盟人事考试信息网整理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资料帮助广大考生备考希望大家顺利通过考试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第一节儿童身心发展概述小学教育的对象是六七岁...

教育学知识点总结(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