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总结

时间:2024.4.7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一) 计算机的诞生、发展、分类、特点及应用等基本知识
1.计算机的诞生、发展与分类;

1)诞生:1946年,美国为计算弹道轨迹而研制成功了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2)发展:

    阶段        时间         逻辑器件                    应用范围

     第一代    1946——1957    电子管                   科学计算、军事研究

     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                    数据处理、事物处理

     第三代    1965——1970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包括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

     第四代    1970——至今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应用到了各个领域

  3)计算机分类:

计算机按照体积、性能、价格等方面综合指标分类可以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等类别。

2.计算机的特点及其应用
 1)主要应用:

 A科学计算:弹道轨迹、天气预报、高能物理等等

B数据处理:企业管理、物资管理、电算化等

 c过程控制:工业自动化控制,卫星飞行方向控制

 d辅助工程:CAD、CAM、CAT、CAI、CBE等

 e人工智能:计算机下棋、密码破译、语言翻译等

 2)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备记忆功能、具备逻辑判断能力和自动运行能力。

3、微型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字长:知己算计能够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单位为位(BIT)

  2)主频:指计算机主时钟在一秒钟内发出的脉冲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3)内存容量:是标志计算机处理信息能力强弱的一向技术指标。单位为字节(BYTE)。

 8BIT=1BYTE 1024B=1KB 1024KB=1MB

  4)外存容量:一般指软盘、硬盘、光盘。

4、计算机安全: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来源和传染过程 

a、定义:

     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 

   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被称为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

b、来源:

     无聊程序或实验品
、蓄意破坏
、研究实验用

c、传染过程:

     统运行时, 病毒通过病毒载体即系统的外存储器进入系统的内存储器, 常驻内存。该病毒在系统内存中监视系统的运行, 当它发现有攻击的目标存在并满足条件时,便从内存中将自身存入被攻击的目标, 从而将病毒进行传播。 而病毒利用系统INT 13H读写磁盘的中断又将其写入系统的外存储器软盘或硬盘中, 再感染其他系统。

 2)防范计算机病毒的主要方法

   1.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不打开可疑邮件和可疑网站。

  2.不要随意接收聊天工具上传送的文件以及打开发过来的网站链接。

  3.使用移动介质时最好使用鼠标右键打开使用,必要时先要进行扫描。

  4.现在有很多利用系统漏洞传播的病毒,所以给系统打全补丁也很关键。

  5.安装专业的防毒软件升级到最新版本,并开启实时监控功能。

  6.为本机管理员帐号设置较为复杂的密码,预防病毒通过密码猜测进行传播,最好是数字

     与字母组合的密码。

  7.不要从不可靠的渠道下载软件,因为这些软件很可能是带有病毒的

(二) 计算机及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计算机通过执行程序而 运行,计算

    机工作时软硬件协同工作,二者缺一不可。

 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方式
 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通常分为5大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储存器、输入设备  

和输出设备。如图1-1

                       图1-1

 2)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

从存贮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

中去。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依此进行下去,

直至遇到停止指令。

     程序与数据一样存贮,按程序编排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取出指令,自动地完成指

令规定的操作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这一原理最初是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

依曼于1945年提出来的,故称为冯.诺依曼原理。

2.微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运算器、 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五大

   部分由总线连接。 控制器和运算器合在一起被 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①运算器:其功能是对数据进行算数运算(加、减)或逻辑运算(与、或、或异)以及移

           位操作等,主要完成对数据的加工处理。

 ②控制器:协调、控制各部件的动作,安排操作秩序、取出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

 ③存储器: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记忆装置。

 ④输入设备:把程序、数据等信息转变为计算机所能够接受的电信号,并送入计算机的装

           置。

 ⑤输出设备:把计算后的运算结果或工作过程以一定形式表达出来的装置。

3.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系统软件:是一组为保证计算机系统良好运行而设置的基础软件,通常作为系统

          资源即软设备提供给用户使用。

应用软件:是指用户在各自应用领域中为解决各类问题而编写的程序,也就是直

         接面向用户需要的一类软件。

指令和程序:指令就是指挥计算机执行特定操作的命令。任何一条指令都包括两部分: 操

             作码和地址码。

             程序则是一系列指令有序的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完成某种预定的任务。

程序设计语言的概念:

① 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最简单,是由0、1组成,能被机器直接理解、执行的指令集合。

② 汇编语言——为克服机器语言程序的缺点,人们通常用助记符(几个字母构成                    的符号)来代替机器语言指令。

③ 高级语言——为了使编写的程序更直观、易懂,更易于面向问题和对象,人们设计和推出了多种多样的更接近于习惯用的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的高级语言,如BASIC、C、FORTRAN、COBOL、PASCAL、JAVA等。

④ 源 语 言——是指可以导出另一种语言的语言,它所产生的语言称为目标语言。

⑤ 目标程序——由语言处理程序(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将源程序处理(汇编,编译,解释)成与之等价的由机器码构成的,计算机能够直接运行的程序,该程序叫目标程序。

⑥ 可执行文件——通常用来处理或者辅助处理其它文件。

4.计算机的数据与编码:

① 数据的存储单位:位(bit)、字节(Byte)、字(Word)。

② 西文字符与ASCII码:

      西文字符——西文是由拉丁字母、数字、标点符号以及一些特殊符号所组

                   成的,它们统称为字符,所有字符的集合叫做字符集。

      ASCII码 ——ASCII码是用七位二进制表示一个字符,由于从0000000到1111111

                  共有128种编码,可用来表示128个不同的字符。其中包括10个数字、

                26个小写字母、26个大写字母、运算符号、标点符号以及控制符号等。

③ 汉字编码及几种常见汉字编码:

      汉字编码——为汉字设计的一种便于输入计算机的代码。

      常见汉字编码——根据汉字处理过程中的不同要求,有多种编码形式,主要可

                    分为四类:汉字输入码、汉字交换码、汉字机内码和汉字字型码。

5.计算机技术常用的进位计数制及其书写规则;数制及不同数制间数据的转换(二、八、十、十六等进制);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
6.常用字符、图形数字化编码。

(三)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及使用

1.操作系统的功能、分类及用户界面

   基本功能:①处理机管理的功能      ②存储器管理的功能   

             ③设备管理的功能        ④文件管理的功能

   分类:①批处理系统  ②分时系统  ③实时系统  ④微机操作系统 

         ⑤多处理机操作系统    ⑥网络操作系统   ⑦分布式操作系统

   用户界面:

2.Windows中文操作系统的鼠标和键盘的使用;系统的启动和退出

3.Windows中文操作系统的“桌面”及其各部分的作用

  桌面:充当操作系统与用户进行交互的媒介,并把计算机中的硬件资源的软件

        资源有机的联系在一个屏幕上,操作方便,归类清晰。

             桌面的组成:图标、“开始菜单”和任务栏。

  图标:在Windows2000中大部分如文件、文件夹、驱动器、打印机、快捷方式

        等都以一定的图形方式提供给用户使用。

  任务栏:用软件名并控制多个任务、多个窗口的切换

4.Windows中文操作系统的“开始菜单”

5.Windows中文操作系统的“窗口”、“对话框”的操作

6.控制面板:

  背景和外观的设置:①在“背景”选项卡中可以对桌面的背景显示进行设置

                    ②“外观”选项卡中主要进行窗口外观和其它一些图形对

                      象风格的设定

  屏幕保护程序:在“屏幕保护程序”选项卡中,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相应的屏

                幕保护程序,然后进行相关设置和预览。

  颜色和分辨率:在设置选项卡中可以进行显卡的显示颜色位数设置,显卡输出

                的分辨率设置以及进行显示的高级设置。

  鼠标属性:    在“鼠标属性”对话框中包含“鼠标键”、“指针”、“移动”和

               “硬件”选项卡。

7. 文件浏览、查找和重命名,设置文件夹的查看属性,添加、删除、移动、复制文件或文件夹等;




第二篇:计算机应用基础总结


20xx年下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

教学总结

新田县职业中专 唐丹

这学期,我授课的科目是高等教育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班级是家电28班,模14班,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编写教学计划、备课,到课堂教学、答疑、批改作业、成绩考核、操作练习,我都踏踏实实地做好。学生成绩的取得,首先要把握好课程的导向,明确教学目标,这样就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其次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对于方法的把握,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集体讲授法、小组协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信一点——重复是最好、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很多的时候是让学生自己反复操作练习。

一、把握课程导向,明确教学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校的一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一个关于计算机科学的入门介绍。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个方面,即计算机的组成和发展、操作系统平台的介绍及应用、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网络基础知识及应用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概念性基础层次的内容。本课程比较系统、深入地介绍一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配合相应的课后练习,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

技能的培养。

二、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理论与实操需要互相结合、要讲究同步

按照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每周共2节课程,都是在机房里教学,期中大部分时间里是学生在操作练习。所以我们在学期的教学计划中,或者是在每周备课的时候,甚至是在每次课讲解理论的时候,都必须时刻保证所上的理论内容要使得操作练习中学生有明确的目的,而不能任由学生漫无目的的练习或无事可干。在讲解理论的时候,不仅仅要告诉学生理论内容,也要让学生对本次课操作练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在安排操作练习时,也需要根据本次课的内容予以安排,通过练习不仅要求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同时也要求能够对上次课饿内容进行补充重复练习,以及对下次课的一个正确开启的作用,这样才不会浪费课程的时间。

总的来说,就是我们不能够按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本目录的内容按“部”就“搬”来教学,而是应该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学习情况、学习内容的侧重点等的实际情况调配好理论与操作练习部分,这样才会得到“教”而“学”,“学”就“会”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

利用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同步,三维动画演示、模拟实物形成过程等特点,把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教学气氛,还能有效地突破教学

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WINDOWS、WORD、EXCEL等都是面向用户的图形界面,靠传统教学手段“黑板+粉笔”,学生很难掌握。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和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很清楚的讲解操作过程,实现了操作过程的可视化,同时,教师也可提出问题和要求,可以随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根据不同操作及其效果对比,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学校网络资源,适当的给学生一些自主上网学习的时间,通过网络来解决我们在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同时在以后的工作,遇到不同问题也能解决好。

(三)转变教学理念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我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应教会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每次课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是学习一个工具,过去许多老师按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即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教学效果并不好。在实践中,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中,我总结了讲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新的方法,即“提出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结论和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实际到理论,由个别到一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操作要求,先利用图片进行效果展示,那我们要达到这样的要求需要哪些工具呢?(提出问题),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之前所需知识,发现很麻烦,于是我们就介绍新的办法或工具(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那这个方法或工具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于是就是归纳结论和规律,最后会安排适当的练习进行巩固,学生也会

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新饿问题??整个过程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积极思考,并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品尝艰辛和乐趣,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当然,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并不等于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就要求教师要有新观点。

(四)理论联系实际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操作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许多学生不清楚或不理解的问题,通过上机操作便可迎刃而解,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成果很大部分体现在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上。有些教师认为上机是同学们自己的事,只要照实验书本操作即可,教师只等同学提问答疑。其实不是这样,学生会做,并不等于熟练,为了提高熟练程度,实验课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上机任务。为此,我每次上机都安排上机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期间教师应在同学之间来回穿梭发现问题并加以辅导,下课前开始检查作业,同时还做好记录作为平时成绩。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样,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同学都会按时上机并完成作业,有助于提高和巩固知识的掌握。在组织学生上机的实践过程中,还要适当地设计一些大型的作业,有目的地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成功中享受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发现教学不足,提出改进思路

《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传统的必修课程相比,在教与学上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其一,学生在中学所接受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深

度及应用能力也有所不同。入校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已达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要求,也有一部分仍处于零起点;其二,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懒惰,对学习缺乏兴趣沉迷于游戏。

(一)试行分层次教学方案

在入学初,首先对学生进行模拟测试,按进行分层次教学。经过分层后,任课教师则可根据不同级别班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学生水平较高,以加强、提高为主;中等学生大多数对计算机有所接触,但不熟练则按正常的教学进度及要求来上课;而部分学生水平相对较差,基本上没有操作过计算机,则以加强基础操作为主。根据学生自身水平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分层次教学使教学得到整合,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培养自学能力。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进而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端正学习的态度和作风,明确学习目的,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只有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不断地自我提高,而不是仅仅掌握课堂上的一点知识,从而也真正体现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从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来看效果良好达到了预定目标,同时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艺术。

20xx年x月

更多相关推荐:
计算机应用基础总结

1:可以直接对填充区域作描边操作,改变对象的线条的宽度,颜色及样式的工具是墨水瓶。2:使用索套工具对导入的位图进行选择时,应先对位图执行打散命令或使用快捷键Ctrl+B。3:绘制线条时,除可以设置的纯色和渐变色…

计算机应用基础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黄艳君本学期我担任11财贸班的五笔教程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讲授。虽然有过几年的教学经验,但因为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的知识基础,还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使教学的顺利开展有一定的难度和遇到不少…

计算机应用基础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校的公共基础课,也是我每学期必上课程之一。虽然这门课上过数次,但我从来不敢马虎怠慢,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编写教学计划、备课,到课堂教学、答疑、批改作业、成绩考核、…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大全

第一篇计算机基础1计算机发展史中计算机诞生时间的三个第一世界上发明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19xx2美国世界上第一台按存储程序控制功能设计的计算机EDVAC19xx19xx美国世界上第一台投入运行的实现存储...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时代在进步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带来计算机教学也日新月异绚丽多彩给计算机一线教学的老师带来无限的压力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校的公共基础课也是我每年的必上课程几年来年来经我教过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班级有...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总结

学期教育教学总结寿宁职业技术学校本学期我继续担任11(11)、11(15)和11(16)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对学生也有所了解,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计算机水平差异很大。有的学生经常上网…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结专业:班组:学号:姓名:目录...1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1.1计算机知识概述...21.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31.3微型计算机...31.4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信息编码)..…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1.19xx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在美国问世。2.计算机的时代划分:电子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和大规模集成电器计算机时代。3.计算机的主…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报告

院系:医学院(填写自己的学院)班级:20**级护理1班(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填写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自己的学号)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室名称:公共机房实验实训指导老师:杨光荣实验实训地点:2#实…

关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几点心得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讨论尹明军摘要中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实用性技能性的特点中职教育模式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关键词中职教育学生教学方法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改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成果总结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由于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与之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教育显得相对滞后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现在中职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目标专业设置专业课...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总结报告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总结报告班级P311210学号29姓名陈桂梅计算机实训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我感觉自己还有好多东西要学还有好多的东西不懂呢这是我大学以来第三次实训每次实训我都感觉学到了好多东西因为是一天到晚的不...

计算机应用基础总结(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