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真正完美第五版中医内科学总结

一、感冒(卫表不和,肺失宣降)

⑴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和荆防达表饮 ⑵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和葱豉桔梗汤 ⑶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⑷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平时玉屏风散) ⑸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⑴外感咳嗽

①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和止嗽散 ②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③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凉燥—杏苏散) ⑵内伤咳嗽

①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 ②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③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④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痿(久病损肺和误伤津液。肺虚津气失于濡养) ⑴虚热: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 ⑵虚寒:温肺益气——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 四 肺痈(痰热素盛,蒸灼肺脏,血败肉腐化脓) ⑴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⑵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⑶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

⑷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 五、哮证(痰伏于肺,痰壅滞气道,肺失宣降) ⑴发作期

①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和小青龙汤(表寒里饮) ②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3.寒包热哮 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 祛风涤痰降气平喘 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 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平喘固本汤

⑵缓解期①肺虚:补肺固卫——玉屏风散,若气阴两虚可用生脉散 ②脾虚: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③肾虚:补肾摄纳——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肾不纳气—参蛤散

六、喘证(外感或内伤导致肺气上逆,宣降失常,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⑴实喘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中医内科学总结

Ztq-09---《中医内科学》

感冒

时行感冒:在一个时期广泛流行,症候多相似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

时行感冒可见于任何年龄,虚人易感,不一定有慢性病,多为时疫流行期,接触患病之人而诱发,症候特点多实证,也有虚实相兼,病情较重,有传染性,病程较长。一般感冒以青壮年多见,患者形体壮实,多无慢性病,诱因多为寒温失调,过度疲劳,症候特点为形实,邪实,症实,属实证,无传染性,病情较轻,病程较短。

⒈风寒感冒:主症:轻者鼻塞声重,喷嚏,时流清涕,咽痒,痰清稀色白;重者恶寒重,发

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药:葱豉汤加味或荆芥败毒散。

⒉风热感冒:主症:发热,微恶寒,汗出不畅,头痛,鼻塞浊涕,口干而渴,咽喉红肿疼痛,

咳嗽,痰黄粘稠。

治法:辛凉解表,清肺透邪。方药:银翘散加减。

3.暑湿感冒:主症:发于夏季,发热,汗出热不解,面垢,鼻塞流浊涕。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

4.体虚感冒:主症: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倦怠无力,气短懒言,反复发作,稍有不慎则发

病。

治法:益气解表。方药:参苏饮加减

咳嗽

张景岳班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咳嗽的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肝,肾等,总的治疗原则: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1. 风寒袭肺: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主症:咳嗽頻剧,气粗或咳声音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药:桑菊饮加减。

3..痰湿蕴肺:主症: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粘腻或稠黄或稀薄,每于晨间咳痰尤甚,因

痰而嗽,痰出则咳缓。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4.痰热郁肺:主症: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

…… …… 余下全文

篇三 :中医内科学总结及歌诀

一、感冒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感冒四时风邪袭,咳嗽头疼流鼻涕,恶寒发热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岐,尚有气虚参苏施,加减葳蕤滋阴虚。二、咳嗽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5.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 清金化痰汤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咳为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大纲,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俱有桑,二陈三子法中土,内伤痰热清金方,肝火泻白黛蛤合,肺亏沙参麦冬尝。三、肺痈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肺叶生疮成脓疡,风热痰火瘀毒伤,咯吐腥臭脓血痰,邪盛正实辨证纲。初期清解银翘良,成痈如金苇茎汤,溃脓加味桔梗施,恢复沙参桔梗匡。四、哮证1. 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2. 缓解期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哮证发作痰鸣喘,宿根新邪肺不宣, 邪实正虚辨标本,寒哮寒痰射麻专, 定喘汤方主热哮,缓解固本最相关, 肺脾肾虚有主次,玉屏六君肾气丸.五、喘证1.实喘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2.虚喘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2)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喘分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风寒痰郁里热型,麻黄桑白麻石甘,痰浊二陈三子合,肺气郁闭五磨专,生脉补肺肺金虚,肾虚肾气参蛤散。六、肺胀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肺气胀满多老年,喘咳上气病缠绵,苏子三子六君子,痰浊壅肺应精选。越婢桑白适痰热,痰蒙涤痰安宫丸,平喘补肺金水虚,水泛真武五苓散。七、肺痨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肺痨正虚瘵虫罹,性属传染慢虚疾,咳嗽咯血形羸弱,潮热盗汗特征具,月华丸治肺阴虚,百合秦艽火旺亟, 保真汤主气阴耗,阴阳补天大造需。八、痰饮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苓桂术甘半夏斟,甘遂半夏或己椒2.悬饮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2)饮停胸胁:逐水祛饮-十枣汤控涎丹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气汤、泻白散3)饮退正虚:温补脾肾、兼化水饮-金匮肾气丸,邪犯胸肺柴枳长,若停胸胁十枣良,络气不和香附使,阴虚内热沙麦尝.九、自汗、盗汗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桂枝汤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4) 邪热郁蒸: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肺卫不固玉屏风,营卫不和桂枝主,阴虚火旺归六黄,邪热郁蒸龙胆处。十、血证1.咳血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咳血总由肺中来,燥热桑杏汤化裁,肝火泻白黛蛤合,阴虚百合固金筛。2.吐血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3)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归脾汤吐血由胃呕吐出,泻心十灰胃热著,肝火犯胃龙肝泻,气虚血溢归脾主。3.尿血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尿血实热小蓟饮,虚热知柏地黄斟,脾虚归脾汤堪用,肾虚山药功中肯。十一、心悸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3)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心虚胆怯安神志,心血不足归脾施,阴虚火旺补心丹,阳虚不振用桂枝,苓桂术甘水凌心,桃仁红花瘀阻治,惊悸怔忡当细辨,斟酌病情分虚实。十二、胸痹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阴寒痰浊并血瘀,本属阴阳气血虚,标实宜通虚温补,血府逐瘀活法立,栝蒌半夏或白酒,痰壅寒凝证有异,左归生脉合养营,参附右归从本议。十三、不寐1.实证1)肝郁化火:疏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温胆汤2.虚证1)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朱砂安神丸2)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生气血-归脾汤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不寐虚实道理深,肝郁化火龙胆斟,痰热内扰胃不和,温胆为法崇经云,心脾两虚归脾施,阴虚长沙妙绝伦,心胆气虚安神志,是疾尚虚医精神。十四、厥证1.气厥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2.血厥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3)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厥证昏仆气逆乱,搐鼻参附针为先,醒辨气

…… …… 余下全文

篇四 :20xx中医内科学总结 全

一、感冒

感冒四时风邪袭,咳嗽头疼流鼻涕,恶寒发热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岐,尚有气虚参苏施,加减葳蕤滋阴虚。

1. 风寒证: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荆防达表汤

2. 风热证:辛凉解表 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 小便短赤加六一散、赤苓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 参苏饮 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者--玉屏风散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咳为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大纲,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俱有桑,二陈三子法中土,内伤痰热清金方,肝火泻白黛蛤合,肺亏沙参麦冬尝。

A 外感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桑菊饮 夏令夹暑+六一散、鲜荷叶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 桑杏汤 若凉燥证(燥证+风寒)--杏苏散

B 内伤咳嗽1.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症情平稳后可服六君子丸

2.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 清金化痰汤

3.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泻白散合黛蛤散

4.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沙参麦冬汤

三、肺痿☆

肺痿病属慢虚疴,主症咳吐浊涎沫,痿如草木萎不荣,日炽霜杀叶萎弱,肺中津气失濡养,虚冷较少虚火多,滋阴润肺麦门施,草姜姜草虚寒卓。

1.虚热:滋阴清热,清肺生津 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

2.虚寒:温肺益气 甘草干姜汤/生姜甘草汤

四、肺痈

20xx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医内科总结 1

肺叶生疮成脓疡,风热痰火瘀毒伤,咯吐腥臭脓血痰,邪盛正实辨证纲。初期清解银翘良,成痈如金苇茎汤,溃脓加味桔梗施,恢复沙参桔梗匡。

1. 初期:清肺解表 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 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热毒瘀结,咯脓浊痰,腥臭味严重+犀黄丸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完美总结

上篇 总论

第一节 感冒 第一节 水肿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哮病 第二节 淋证

第四节 喘证

第一章 肺系病证 第五节 肺痈 第五章 肾系病证 第三节 癃闭

第六节 肺痨

第七节 肺胀 第四节 阳痿

第八节 肺痿

第一节 心悸 第五节 遗精

第二节 胸痹 第一节 郁证

第三节 不寐 第二节 血证

第二章 心系病证 第四节 癲狂 第六章 气血津液 第三节 痰饮

第五节 痫病 第四节 消渴

第六节 痴呆 第五节 自汗

第七节 厥证 盗汗

第一节 胃痛 第六节 内伤

第二节 痞满 发热

第三节 呕吐 第七节 虚劳

第四节 噎膈 第八节 肥胖

第三章 脾胃病证 第五节 呃逆 第九节 癌病

第六节 腹痛 第一节 痹证

第七节 泄泻

第八节 痢疾 第二节 痉证

第九节 便秘

下篇 各论 第一节 胁痛 第七章 第三节 痿证

第二节 黄疸

第三节 积聚 第四节 颤证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中医内科学总结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一.感冒(伤风、冒风、冒寒),感受触冒风邪而导致的疾病。病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素问·骨空论》曰:“风者百病之始也”。《丹溪心法》提出本病病位在肺,治疗分辛温、辛凉两大法则。

病位在肺卫;基本病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以卫表不和为主。治疗原则为解表达邪。 病程一般3—7日,多发于冬春两季。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

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一般感冒常见于青壮年,虚人感冒见于老年人,时行感冒(具有广泛的传染、流行性)见于任何年龄。

二.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病名见于《内经·素问》,《素问·咳论》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景岳全书》指出咳嗽分外感和内伤。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病位: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治则:外感咳嗽治以祛邪利肺;内伤咳嗽治以祛邪止咳,兼以扶正。

1.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咳嗽: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风燥咳嗽: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7.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提出“哮喘专主于痰”。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关系到脾肾肝心。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病理因素:伏痰是发病的潜在“夙根”。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1.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中医内科学复习总结

第一章 外感病证(病机:外邪侵表,正邪相争,脏腑功能失常)

感冒

概念:感受风邪,引起卫表失和,肺失宣肃,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

病因:六淫(风)、时行病毒和正气亏虚,随季节不同,风邪常兼挟风寒、风热、暑湿而致病,病位在肺卫

临床表现:常呈多样化,卫表不和可见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肺失宣肃可见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在辨证时,有风寒、风热、暑湿之区别;有普通感冒、时行感冒之不同。

治疗原则:解表发汗,疏风宣肺,时行感冒则多偏重于清热解毒。

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or荆防败毒散

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or葱豉桔梗汤

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痢疾

概念: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而为痢,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病机:痢疾病位在肠腑,与脾胃有密切的关系。病理因素:气滞血瘀。

治疗: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调和气血为始终。

第二章 肺病证(肺气亏虚、阴津亏耗、寒邪犯肺、邪热乘肺、痰浊阻肺)

咳嗽

肺气不清,失于肃降,发为咳嗽。有外感、内伤两类。外感为六淫犯肺;内伤为脏腑功能失调(肺气虚,肺脾虚弱,肝火犯肺,痰火内饮)而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

《景岳全书·咳嗽篇》病理因素为“痰、火”

1.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利气-三拗汤&止嗽散

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利气-桑菊饮

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2.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