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中学语文文言虚词总结

四川大学〃夏杰平

中学语文当中,文言文阅读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尤其是文言虚词的理解和翻译。其难,主要在于释义的理解和准确,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

虚词是与实词相对应的一种词性分类。过去曾以意义为标准,意义实在的叫实词,意义空虚的叫虚词。现在以功能为主要依据,认为:能够充当句子成分(当然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就是虚词。

【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几个主要特点: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的活用等。

【虚词】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中学最常见常考的 5个文言虚词:

以,而,之,其,于。

初中常用常考的 12+2个文言虚词:(附加:虽,然)

以,而,之,其,于;为,乃,则,且,者;焉,也。

高中新课标要求的18个文言虚词:

以,而,之,其,于;为,乃,则,且,者;焉,也。若,与,所,因,何,乎。 其他常见的文言虚词16个(补充):

虽、然、是、此、斯;彼、耳、安、矣、哉;孰、胡、曷、虽然、然而、然则?? (同音巧记:以儿之奇愚,谓奶而窃者,盐也。若愚,所因何乎?)

一,以

【用法】: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对象。译为:用,拿,把,跟,与等。例:以刀劈狼首。(《狼》)又可译为:凭,靠,凭借。例:何以战。(《曹刿论战》)。 ②表动作与对象间的多种关系。可译为:根据,按照。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因为”、“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

…… …… 余下全文

篇二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虚词总结

文言虚词总结

【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 “至于” “如果”等。

①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高考链接】(05山东卷)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 ②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其】

…… …… 余下全文

篇三 :必修二文言虚词总结.ppt.Convertor

文言虚词总结

“其”

1 代词

(1)人称代词,相当于“他 他们 它”。

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

例:“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3)第一人称,我、自己

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失其所与”

(4)指示代词,那、那些

例:“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 副词

(1)表示反问的语气,可译为“难道”

例:“其孰能讥之乎?”

(2)表示揣测的语气,可译为“大概”

例:“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希望”“还是”

例:“吾其还也”

“汝其勿悲” 《与妻书》

(4)表期望、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可要”

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 连词

(1)用于并列的分句,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

“还是”、“是??还是??。”

例:“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

(2)用于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例:“其如是,孰能御之? ” 《孟子见梁襄王》

4 助词 ,无实义

例:“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

例: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代词

(1)人称代词,相当于“他 他们 它”

(2)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

(3)第一人称,我、自己

(4)指示代词,那、那些

副词

(1)表示反问的语气,可译为“难道”

(2)表示揣测的语气,可译为“大概”

(3)表示商量的语气,可译为“希望””还是”

(4)表期望、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可要”

连词

(1)用于并列的分句,表示选择,可译为 “还是”、“是??还是??。”

(2)用于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 …… 余下全文

篇四 :赤壁赋文言虚词总结

《赤壁赋》文言虚词总结

1.之

⑴(代词)它。①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②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⑵(代词)这。①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⑶(助词)的。①壬戌之秋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③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⑷(助词)取独。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②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③不知东方之既白(20xx年浙江)

⑸(音节助词)①扣舷而歌之

2.与

⑴(连词)和。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0xx年湖南)②则物与我皆无尽也③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20xx年山东)

3.于

⑴(介词)在。①月出于东山之上(20xx安徽),徘徊于斗牛之间(20xx年重庆)②于是饮酒乐甚③托遗响于悲风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20xx天津)

⑵(介词)表被动。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焉

⑴形容词词尾。①少焉

5.所

⑴组成名词性短语。①纵一苇之所如②而不知其所止③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6.而

⑴(连词)表修饰关系。①扣舷而歌之②顺流而东也③倚歌而和之(20xx年浙江)④抱明月而长终

⑵(连词)表承接关系。①正襟危坐而问客曰②羽化而登仙③耳得之而为声④客喜而笑 ⑶(连词)表转折关系。①而今安在哉?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⑷(连词)表并列关系。①侣鱼虾而友麋鹿

7.其

⑴(代词)它的。①而不知其所止

⑵(代词)他。①方其破荆州

⑶(代词)这,那。①其声呜呜然②何为其然也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20xx天津) 8.乎

⑴(介词)于。①枕藉乎舟中

⑵(疑问语气助词)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⑶(反问语气助词)①而又何羡乎!

⑷(句中停顿语气助词)①知不可乎骤得

⑸形容词词尾。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②飘飘乎如遗世独立③郁乎苍苍

9.者

⑴组成名词性短语。①逝者如斯②客有吹箫者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0.然

⑴(代词)这样。①何为其然也

…… …… 余下全文

篇五 :新课标文言虚词总结

文言虚词总结

【而】

(一) 连词

1. 表并列关系

(1) 蟹六跪而二螯。 (《荀子·劝学》)

(2) 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左传·殽之战》)

2. 表递进关系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3. 表承接关系

(1)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2)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前赤壁赋》)

(3) 武夫力而拘诸原 (《左传·殽之战》)

4. 表转折关系

(1)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庄子·养生主》)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3)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殽之战》)

5. 表修饰关系:

(1)子路率尔而对曰: (《论语·先进》)

(2)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 (《前赤壁赋》)

(3)项王按剑而跽曰。 (《鸿门宴》)

(4)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6.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1)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二)代词

指代第二人称,你,你的:

(1)而翁

(2)而其毋忘乃父之志!

【故】

1. 因此,所以:

(1)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劝学》)

2. 原因

(1)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墨子·非攻》)

3. 旧交情:

(1) 君安与项伯有故? (《鸿门宴》)

4. 故意地:

(1)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

(2) 侯生下,见其客朱亥,睥睨,故久立与其客语。 (《信陵君窃符救赵》)

【乃】

(一) 代词:你(的),你们(的)

(1)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示儿》)

(二) 副词

1. 表肯定,是,原来是:

(1) 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2)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 …… 余下全文

篇六 :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总结

文言虚词

【一】之

1.作动词:到,往

晏子之齐

夜驰之沛公军

2.作代词:

(1)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助词:

(1)"的"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宾语前置的标志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3)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4)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二】而

1.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4)表示转折关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6)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2.作代词。作第二人称"你","你的"

而翁归,当与汝复算尔。(《促织》)

…… …… 余下全文

篇七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一、而

1.作连词

⑴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③惑而不从师

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⑸表示顺承(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②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⑹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更”。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⑺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因此”。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作代词

⑴你,你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③若欲死而父。

3.作动词

⑴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4.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

⑴【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⑵【而后】才,方才;然后.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

⑶【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等,表示时间短暂。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俄而百千人大呼;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⑷【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更进一层的意思。

…… …… 余下全文

篇八 :文言虚词总结

高二文言虚词总结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 …… 余下全文